•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37

羅潔愛爾
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杂志谈寿命怎么样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宜木构思家具

已采纳

随便它吧~我不需要~

359 评论

花usahana兔

即便是到了21世纪,天桥上也不乏看手相,算命的“半仙”。他们通常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这条事业线代表着什么,那条爱情线预示着什么,以及生命线象征着你的寿命到底还有多久。

其实,预测一个人的 健康 程度和寿命长短,现代科学给我们提供了4个可靠的指标。中国 健康 教育中心教授沈雁英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给出了她的解读。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曾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研究发现,走路速度 低于每秒钟米的人死亡可能性会增加,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为什么走得快寿命长?步行并不是局部的运动,它可以调动人体的70%肌群,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都会支持和配合。步行慢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体的身体系统可能有缺损,导致走路较为费劲。

快走不仅是反映寿命长短的指标,它还可以帮助人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 “走得快”,也要适量 ,并不是走得越多,走得越快,就会越长寿。尤其是患有膝关节疾病的人群,步行速度快,对膝关节的压力更大。

科学的运动,才是有效的锻炼。健步可不是逛街溜达, 每步多迈出10厘米才有用 ;步数并不是上下班路途+厕所几步+上下楼几步,真正有利于改善 健康 的就是 一次性走完的6000步 ;走路的场地也要有所讲究,最好 选择空气好的公园、草地、塑胶场地等 ,避免废气污染的大马路和水泥地。

第二个指标就是双手的力量。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来自17个国家的近14万名年龄在35~70岁间人,进行了平均4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 握力每下降5千克,可增加17%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及17%的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握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全身的力量状况,我们可以通过握力指数来测量体质是否达标,一般 正常握力指数应大于50。

计算公式:握力体重指数=握力(Kg) 体重(Kg) 100。

握力较弱的人,平时可以多做打拳运动。体力好的人,也可试着做指卧撑,用手的五指支撑做俯卧撑。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利用握力器、哑铃等工具锻炼握力。

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用斑马鱼做了一个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团队发现黑色素瘤喜欢呆在鱼脂肪最丰富的地方,它们会把脂质“吞尽”。研究人员后续又在人体取出肿瘤样本,发现癌细胞一样富含脂肪。

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肥胖与癌症的论文,经过1000篇论文研究,证实肥胖超标与13种癌症的发生有关。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适当的脂肪可以维持机体血糖稳定,保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但是太多的脂肪则可能引起高血压、高血糖等一系列慢性病,甚至增加了致癌的风险。

计算脂肪是否超标,可以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指数, BMI在都属于正常范围。

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

举个例子,身高,体重50kg, 代入公式BMI=50kg/ =。

中国成人居民BMI衡量标准是约等于,小于等于为消瘦,为正常,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脂肪的控制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表示,想要保持身材,就要坚持运动。 每天进行连续运动不少于三十分钟,每周至少保证五天。 另外,饮食结构也要调整,建议 素食和肉食的比例,至少为6 1。

最后一个指标就是烟龄了。呼吸科是接触肺部疾病最多的科室,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 王真表示,科里一共19位医生,年龄在30~50岁之间,没有一个人抽烟。他表示,肺癌与空气污染、抽烟有很大关联。作为呼吸科的医生,太了解肺部疾病的痛苦,所以医生们都不会去主动涉及危险因素。

早在2012年,《中国吸烟危害 健康 报告》中就曾提到: 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

吸烟对肺部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戒烟宜早不宜迟。医生推荐想要戒烟就要 舍得下狠心, 要戒就要彻底断掉;戒烟时,还要 远离烟环境 ,一切与烟有关的人和事都要远离;实在 嘴馋的时候 ,可以吃点水果、嚼口香糖、喝茶等来取代吸烟的冲动。

以上就是关于寿命的4个指标,你都达到 健康 的标准了吗?

#39 健康 超能团# #清风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6 评论

lingling8826

你注意过没有,但凡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生爱动,包括各种劳动、体育运动等,的确,据我国100多寿星的长寿资料,他们有一条共同的长寿秘诀,那就是热爱劳动、坚持劳动和体育锻炼。所以,在这儿我们特别想对听众朋友说一句,要想长寿决不可产生懒惰心理,尤其是那些闲适在家的老年人,要力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使精神旺盛,延缓衰老。二、心情 要“和平”,不要“战争”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前不久,英国一对百岁老夫妇在众多亲友的包围中,度过了自己结婚80周年的纪念日。这对老夫妇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编委会评为创下两项世界之最的夫妻:一项是“世界上婚姻最长久的夫妇”,另一项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夫妇”。就连英国女王也亲自给他们发了一张贺卡,卡上写道:“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成就。我向你们致以亲切的祝贺,并祝你们80周年纪念日快乐。”多么让人羡慕啊!是呀,面对媒体和自己的满堂子孙,夫妇俩说出了他们相伴80年的秘密:今天的争执要在今天解决掉。就是不让矛盾堆积,对,他们采取的是:所有问题入睡前解决105岁的珀西和100岁的佛罗伦萨是英国西部小镇赫里福德郡人。他们于1925年6月1日结婚,两年后搬进了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里,一直携手走到今天。在纪念日的家庭聚会上,很多人都怀着羡慕和好奇之心向老夫妇求教幸福婚姻的诀窍,佛罗伦萨动情地说:“我们并非一见钟情,所以爱情来得并不容易。”她把跟丈夫相处最大的秘诀归结为恰当的争执。她说:“我们一直都有争执,而且现在也有,比如我想看肥皂剧而他不喜欢,我们可能就会吵几句。但不管是什么分歧,一定要在上床以前和解。在入睡前用一个吻和一个拥抱恢复亲密关系。”珀西还把对妻子说“对不起”、“是的,亲爱的”当作秘诀传授给大家。他说,争执的目的在于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分出谁是谁非;也不是翻出旧账,讨论谁对不起谁。真是的,夫妻之间一发生争执就非得争个输赢,那免不了会伤感情。老夫妇的女儿介绍说:“他们都是天性好强的人,彼此退让并不简单,但他们就是这么深谙婚姻之术。”不让吵架影响感情。三、饮食地中海式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坚果、谷类;烹饪时提倡用橄榄油或动物油;食物要新鲜,做菜讲究原你注意过没有,但凡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生爱动,包括各种劳动、体育运动等,的确,据我国100多寿星的长寿资料,他们有一条共同的长寿秘诀,那就是热爱劳动、坚持劳动和体育锻炼。所以,在这儿我们特别想对听众朋友说一句,要想长寿决不可产生懒惰心理,尤其是那些闲适在家的老年人,要力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使精神旺盛,延缓衰老。二、心情 要“和平”,不要“战争”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前不久,英国一对百岁老夫妇在众多亲友的包围中,度过了自己结婚80周年的纪念日。这对老夫妇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编委会评为创下两项世界之最的夫妻:一项是“世界上婚姻最长久的夫妇”,另一项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夫妇”。就连英国女王也亲自给他们发了一张贺卡,卡上写道:“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成就。我向你们致以亲切的祝贺,并祝你们80周年纪念日快乐。”多么让人羡慕啊!是呀,面对媒体和自己的满堂子孙,夫妇俩说出了他们相伴80年的秘密:今天的争执要在今天解决掉。就是不让矛盾堆积,对,他们采取的是:所有问题入睡前解决105岁的珀西和100岁的佛罗伦萨是英国西部小镇赫里福德郡人。他们于1925年6月1日结婚,两年后搬进了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里,一直携手走到今天。在纪念日的家庭聚会上,很多人都怀着羡慕和好奇之心向老夫妇求教幸福婚姻的诀窍,佛罗伦萨动情地说:“我们并非一见钟情,所以爱情来得并不容易。”她把跟丈夫相处最大的秘诀归结为恰当的争执。她说:“我们一直都有争执,而且现在也有,比如我想看肥皂剧而他不喜欢,我们可能就会吵几句。但不管是什么分歧,一定要在上床以前和解。在入睡前用一个吻和一个拥抱恢复亲密关系。”珀西还把对妻子说“对不起”、“是的,亲爱的”当作秘诀传授给大家。他说,争执的目的在于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分出谁是谁非;也不是翻出旧账,讨论谁对不起谁。真是的,夫妻之间一发生争执就非得争个输赢,那免不了会伤感情。老夫妇的女儿介绍说:“他们都是天性好强的人,彼此退让并不简单,但他们就是这么深谙婚姻之术。”不让吵架影响感情。三、饮食地中海式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坚果、谷类;烹饪时提倡用橄榄油或动物油;食物要新鲜,做菜讲究原

292 评论

criminalabuse

长寿的秘诀简单来说,就是懂得养生。那么如果你做到以下几点,离长寿也就不远了!

1、吃两倍的果蔬。

近期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显示:每天吃8份或8份以上果蔬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要比只吃3份果蔬的人低1/4。这是因为额外多吃的果蔬里含有大量重要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提高了免疫系统的功能,避免人体过早衰老。

2.、避免抱怨。

根据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成果: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能多活12年。爱抱怨的人更容易患上病毒性疾病,不太愿意进行必要的自我体检(如乳腺癌和皮肤癌的筛查)。

3、多喝苹果汁。

近期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显示:苹果汁有助于大脑保持年轻状态。每天只需要喝2杯苹果汁就能减少认知障碍症患者大脑中黏性斑块的形成。

4、 画出族谱图,掌握家族病史。

对家族成员的健康史有清晰的了解,可以预测自己未来的健康状况,因为多种疾病都与遗传有关,特别是心脏病和癌症。

5、每晚少看1小时电视。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年过25岁之后,每看1小时的电视,就会将人的寿命缩短20分钟。这是因为:看电视的时间越长,人体处于静坐不动、无所事事的时间就越长;肌肉得不到锻炼,热量得不到燃烧,人们患病和早逝的风险也增大了。

6、确保自己不错过每一项医学筛查。

医学筛查能够在疾病仍处于可以治疗的阶段及早确诊。无论是涂片检查、血压测试或是乳房X光造影检查,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7、关注腰围。

科学家发现腰围比体重(或身高体重指数)更能预测心脏病,因为腰围可以显示内脏脂肪的存在。

8.、每天至少笑20次。

作为成年人,我们平均每天只笑5~15次,而儿童很容易就达到每天笑100次的数量。笑声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压力激素的释放,从而起到抵御癌症的作用。

9、戒烟。

根据芬兰学者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吸烟不仅会让人的寿命缩短约10年,还会降低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因为吸烟者更容易患上让身体感觉虚弱的疾病。

86 评论

福气娃娃TT

不相信!!!!

226 评论

最爱银杏飘

近日,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Gero与美国罗斯维尔帕克癌症中心(RPCI)在科学期刊《自然通讯》发表论文, 称人类寿命可达120岁以上,上限为150岁。

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寿的人—146岁

在印尼有一位叫马巴高索的长寿老人,他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活了146年。老人出生于1870年,在2016年去世,享年146岁。

研究认为,决定人类寿命的因素有二。

一是我们的生物年龄;

二是人体“弹性”,也称自我复原力。

人体是有数万亿个细胞组成,而这些细胞也决定了我们的寿命。通常我们认为,人类的细胞只能分裂50次,过了这个次数就不会有新的细胞产生,如果没有新的细胞,代谢就会终止,当老细胞大量死亡之后,由细胞组成的内脏器官也就会衰竭,最终引发人体的死亡。而人的体细胞分裂平均分裂周期为年。

我们知道,人体内有大量细胞来维持人体正常运转,而细胞又是通过分裂的方式来复制自身,简单来说就是“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一个细胞最后可以分裂复制成很多个细胞。

但是,这些细胞并不能无限制分裂并复制自己,而是有自己的生命终点,那么细胞的生命终点是什么呢?

其实这就和端粒有关。

端粒是DNA链条上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的存在并没有其他作用,就像是DNA链条末端的一个帽子。

但是端粒会伴随着分裂减少自己的长度,简单来说就是细胞每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上的端粒会逐渐变短一些。

我们举个例子,假如最开始的端粒是100人民币,在最开始时,一个DNA链条上含有100元,但是细胞分裂一次就会变成两个细胞,而每一个细胞只能拥有50元人民币,接着再伴随着细胞分裂,人民币再次进行分裂。直到人民币不可再分割时,细胞将会激活凋亡机制。因此,端粒又被科学家称为“生命时钟”。

2009年,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个成果,让三位科学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奖(医学奖)。

1961年美国学者海尔弗利根据实验观察,胚胎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而人体的细胞则是分裂到50代时,就会全部死亡,而分裂的周期大约是年。

因此从端粒的因素来看,人类的理论寿命应该是120岁。

但有很多因素影响端粒的长度,2005年,著名医学期刊杂志《柳叶刀》有一篇文章提到:喝酒抽烟会缩短端粒的长度,因此寿命会更少。除此之外科学家也发现,端粒并不是越长越好,比如:癌症的发生就和端粒过长,或者不再缩短有关。

目前的进展是,科学家在实验室已经成功使用纳米技术保持端粒细胞长度,从而使老鼠的脑细胞寿命被延长了3—4倍。另外,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人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次数从65次增加到200次以上,突破了“海弗里克极限”(即细胞分裂次数极限为40—60次)。如果按照这样的发现速度和各项技术的成熟,人类寿命的无限制提高就将不远了。

到那时,也许人类再也不会为衰老和死亡而困惑,每个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活到几百岁乃至上千岁。

当然了,你可能在现实中也听说过有人寿命超过120岁,其实科学研究不排除有个例行为,因为基因是会存在微小的变异。

科学家认为,在120岁至150岁之间,人体“弹性”也就是自我复原力将会完全丧失,届时寿命上限也就随之降临。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及相关生物科技的发展,人类会越来越临近150岁这一生命极限。

既然人体自身的规律给了我们这个寿命范围,按理来说应该是有很多超过这个限制的人么,但实际的情况是接近这个年龄都极为困难,更不要说超过了!事实上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有很多因素会造成我们无法达到生理寿命,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我们的遗传基因本身具有缺陷,假如是手或者脚这些不影响寿命的部位也许影响不大,但如果支撑生命的关键脏器呢?那么生命就如木桶一样,能盛多少水是取决于最短那一块的长度的!

二、我们的身体细胞因外界的各种因素,比如辐射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分裂错误积累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

三、除了自身因素方面,还有个人的生活作息,心态健康,交友,以及生活环境都可以对个体生命造成影响。

四、疾病感染而医学未能解除病痛最终导致死亡

五、各种意外事故等导致的死亡等等

当然随着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的发展。以后人类的器官一定会像汽车零件一样可以更换。而如果,有的人能够像汽车一样,定期体检,重视保养,估计活到200岁也不成问题!

328 评论

Ashtray喵

根据英国一份医学杂志报道,男性每天凝望漂亮女性几分钟,可以延长平均寿命4至5年。

99 评论

菲歐娜小盆友

长寿秘诀一:一清二白四个好

人的寿命为100~175岁。

这是科学家学研究出的成果而得出的,

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呢,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重视保健。

一项研究观察了33个100岁以上的老人和50多个98岁—99岁的老人,

总结出一个长寿秘诀:一清二白四个好。

就是清淡饮食,菜多肉少,

这么多的长寿老人中100%的饮食清淡,

喜爱玉米粥、绿叶蔬菜、稀饭等五谷杂粮,

吃肉很少。

102岁高龄去世的老中医姜通,在101岁时身体还很健壮,每天坚持问诊,走路健步如飞。他的养生之道是50年不吃米,减少淀粉的摄取;多吃蔬菜和深海鱼;每天喝牛奶;不吃红肉;每周炖一锅土鸡进补。

二白是指喝白开水和白天午休。

大多的长寿老人也没有一个喝纯净水的98%以上是喝白开水,中老年人要健康长寿,

每天必须坚持做到十四个“一”,而其中就有一瓶开水,即一暖瓶白开水。

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每天要喝7-8杯水。有些人身上无光泽,过早衰老,是与身上缺水分不开的。

白天午休一到两个小时,也是长寿老人的好习惯。

据了解,长寿老人绝大部分喜欢午休。

人的健康长寿最大部分取决于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心态良好者,善于自我调摄,保持良好情绪,

可以避免“遭命”(60岁以下),改善“随命”(60~80岁以下),争取“正命”(80岁以上),快快乐乐活百岁。

良好的心态是人身的健康之源、自强之本、长寿之根。

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享寿近百岁。他90寿辰那年,讲述了他的长寿秘诀,他只说了“顺其自然,不背包袱”八个字。凡遇不如意事,任其来去,自己不背苦恼忧虑“包袱”,否则劳心伤神,有害健康。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130岁的阿丽米罕,一有时间就到邻居家串门逗孩子玩;

106岁的努尔艾拉,邻居家有什么事,她总是不请自到去帮忙。

▲阿丽米罕

再者,长寿老人的子女很孝顺,他们的儿女大部分都是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但在这些百岁寿星面前,仍然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童,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寿星。

很多长寿老人,年轻时家庭贫寒,辛勤劳作造就一副好身板,即便上了岁数,也长期坚持锻炼。

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

每天散步25分钟可增加7年的寿命,

经常运动能降低一半死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即使人们从70岁开始锻炼,他们在80岁时患上房颤的概率,在同龄人群中也只占1/10。

起居有规律,睡眠质量好。

这些老人都有非常好的起居规律,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

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

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

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有80%是短寿者。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小时就够了。

102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杂志谈寿命怎么样

    随便它吧~我不需要~

    羅潔愛爾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医学杂志谈寿命的书籍

    推荐《人体使用手册》。看完了,收获真的很大,对人类的身体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从前健康观念几乎产生了颠覆性的重新认识!原来我们的身体比我们以为的要智慧得多!面对疾病

    昵称真是醉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艾滋病寿命论文

    得了艾滋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的,这个需要看治疗程度以及人体状况。得了艾滋病也并非就意味着离死亡不远了,不管是什么病都有一个治疗的过程,好的治疗

    挑剔的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医学杂志平均寿命

    加拿大心理学家对200名男性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发现和其他人相比,那些目光每天能"遭遇"漂亮女性的男子,血压相对较低,脉搏跳动较慢,心脏疾病也少。负责此项研究

    天晴小卷XJ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糖尿病寿命研究论文怎么写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疯疯丫头315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