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5

Chowhound壹
首页 > 医学论文 > 伤寒杂病论文本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涅槃0531

已采纳

链接:

《思考中医》又名《伤寒论导论》,作者以其对中医经典的执著和热爱,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解读和疑难病症研究。为了避免深奥晦涩,作者竭力将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超越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是个案特点和学术规律结合研究的典范。该书名为“思考中医”,是取思考时空、思考生命、思考健康之意,所以它既是中医书,也是传统文化学术书,更是一本超越了时空与领域的人文社科书。

198 评论

sunbaby8893

思考中医e书.exe请右键, 用迅雷(或别的下载工具)下载自己复制出来做TXT吧!

106 评论

叮叮猫儿要飞

因为历史久远,并因连年战乱,再加上《伤寒杂病论》初成书时受限于传播途径,此书流传并不广泛,以至如今所见《伤寒论》个版本均有缺失。目前比较流行的、公认具有研究价值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个。 宋代校正医书局除刊印宋本伤寒论之外,还校勘刻印了《金匮玉函经》8卷,金匮玉函经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特点是条论于前,会方于后。人称玉函本或别本。后经清代陈世杰复刻,流传至今此外,大宋校正医书局还刊印了《金匮要略方论一书》,据宋臣《金匮要略方论序》中云:“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偶的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着、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于是《金匮要略》始有定本。王洙所见蠹简,应是《伤寒杂病论》的另一个传本,宋臣将其杂病以下部分校勘刻印,自此《伤寒杂病论》正式被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桂林古本,又称《古本伤寒杂病论》,或称《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传为仲景46代玄孙张绍祖秘藏之珍本,于光绪二十年,传于其徒左盛德。据左盛德序云:“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稿,于吾所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该版本至今争议较大,多有认为其为伪作者。如郝万山先生,人为此本多半为后人伪托。但视之为真本者,亦有如蔡德元先生、黄维翰先生、周禹锡先生、黄竹斋先生等,对该本均较为推崇。蔡德元先生说:“非单因自序是圣师裔孙所珍藏,且卷符十六者,主要是内容全面、章节合理、句无语病、载方无轶”且对通行版本种种疑问,“读罢古本,皆瓦解冰释矣。”,此外,台湾学者对该版本较为推崇,因为凡是在宋本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在桂本中均有比较好的解决。目前该本流行于世的,主要为1939年刊印的白云阁本(1980年重印并补刻三页勘误表)。广西人民出版社本(1960年出版竖版,1980年重版简体横板)。台湾中医药整合研究小组本(此本以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为底本,繁体化、竖排)此外还有黄竹斋会通本(伤寒杂病论会通)存世。目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此本为后人伪作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是认为此本太过完美,对宋本中凡是历代医家存在争议之处均有改变,所以多认为是后人综合历代医家之言所著之伪作。当然也有持反对观点的,则从用药分析、用字分析等等,来断此书多半为梁代之前的著作。如大黄香蒲汤方中香蒲一味,梁代陶隐居曰:“香蒲,方药不复用。”以此证明该书成书在梁代之前。等等例证不一而足。但不论该书是否伪作,其对于学习《伤寒杂病论》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长沙古本为湖南浏阳刘世祯得自于江西张姓老者处,民国之前未见传世,此书来源近于传奇,一些人认为是伪作。刘世祯在自序中说明他在民国初年得到此书的经历:“先母之丧,以求葬地,漫游江西,於山谷中遇一人曰张老,皓髯而丹颜,逌然类有道者,即与倾谈,遂及医术。质以平生疑滞,应口疏通,余大骇服。张老亦深喜余精审善问,且曰:吾乐山林,不与人接久矣。家有古本《伤寒杂病论》,与世所传异,长沙旧文也。目前无可授者,今以授君,与君邂逅,亦前缘也。余谨受而读之,乃知今本讹脱错乱,注者纷纷数十家,而其理愈晦,亦何怪其然哉?後与宗族之友刘瑞瀜(仲迈)共读此书十余年。”该书为白文本,共计十六卷,卷1、2为平脉法。卷3为伤寒例。卷四温病。卷五暑、热、湿、燥病。卷六至卷十一为六经病。卷十二为霍乱痉阴阳易差后病。卷十三至十六诸可与不可各篇。刘世祯为该书注解,至1905年草成,但后因战乱,注稿大半散失。至1924年,刘世祯与刘仲迈“积十余年之探索,推本师传之义,更互演绎”,由刘仲迈执笔,撰写《伤寒杂病论义疏》十六卷,与1934年印行,后多简称义疏。1999年刘炳凡先生主编《湖湘名医典籍精华》收载此书,并再版。涪陵古本,又称四川古本,是20世纪30年代后发现的《伤寒杂病论》抄本,1934年曾石印公之于世,但流传不广,见之者少。该书伤寒部分为《唐本伤寒论》,杂病部分则是在《金匮要略》基础上,又从《脉经》、《千金方》中选取有关内容增补而成,于仲景书中增加证论百余条,补充方剂百余首,皆为临证必备。此本对深入研究《金匮要略》和运用《千金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长沙古本、涪陵古本、宋本、桂林古本合称四大古本伤寒论。

257 评论

雯浩天使

《思考中医》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思考中医》又名《伤寒论导论》,作者以其对中医经典的执著和热爱,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解读和疑难病症研究。为了避免深奥晦涩,作者竭力将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超越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是个案特点和学术规律结合研究的典范。该书名为“思考中医”,是取思考时空、思考生命、思考健康之意,所以它既是中医书,也是传统文化学术书,更是一本超越了时空与领域的人文社科书。

151 评论

相关问答

  • 伤寒杂病论文献

    记住这十五条,你才能入门 一、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它是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学,其辨证大法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诊断与治

    淡定的机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伤寒杂病论论文本

    《伤寒论》目前有多个版本,以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最为普遍,但它里面内容改动较多。古代最好的版本当属《宋版伤寒论》了,但该版本几乎已经看不到了,明朝的赵开美

    好猫宝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伤寒杂病论文本下载

    去下载个chm版,把文本copy出来

    老猫啊老猫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伤寒杂病论论文

    1、题目 题目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 2、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包括四部

    汀汀2008200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伤寒杂病论文

    平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六气主客第三 伤寒例第四 杂病例第五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伤风病

    飞翔25874325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