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囡囡
浅析在胃结肠肿瘤中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糖类抗原CA199(CA199)在胃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6例胃结肠肿瘤、111例胃结肠良性病、9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CEA, AFP,CA724和 CA199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对TM单独及不同组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各TM在胃结肠肿瘤组的浓度显著高于胃结肠病良性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胃结肠良性病胃结肠恶性肿瘤中,逐步 Logistic回归法模拟变量的AUC高于单一TM的AUC. CA724,CEA,CA199联合应用的敏感性、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最高. 结论: 基于logistic 回归的ROC分析可以改善诊断的准确性. 在胃结肠肿瘤的鉴别诊断中,CA724,CEA及CA199联合分析是较好组合.
【关键词】 胃肿瘤 结肠肿瘤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类 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199 诊断
0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已在胃肠道肿瘤的筛查和辅助诊断方面显示了其应用价值,但如何能使多种TM合理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仍是目前临床诊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分析了胃结肠肿瘤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和糖类抗原CA199(CA199)的分布,同时应用ROC曲线[1-4]和 Logistic回归[3-4]评价上述单个指标和不同组合对胃结肠肿瘤的诊断能力.
1对象和方法
对象
收集住院胃结肠恶性肿瘤106(男61,女45)例,平均年龄(31~88)岁. 其中胃癌47(男29,女18)例,平均年龄(38~82)岁;低分化型11例;中分化型27 例;高分化型9例;结肠癌59(男32,女27)例,平均年龄(31~88)岁;Dukes A,B,C,D期 分别为9,16,23,11例. 所有病例均经内窥镜检查、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 另选临床明确诊断的胃结肠良性病变组111(男82,女29)例,平均年龄(21~72)岁. 其中消化性溃疡58例,溃疡性结肠炎53例. 正常对照组92(男55,女37)岁,平均(16~83)岁,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肺疾病,无胃肠道病变.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及配套试剂(德国罗氏公司).
方法
术前或放化疗前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 凝固后以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上清液,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AFP,CEA,CA724和 CA199,正常参考值分别为< mg/L,< mg/L,<×103 U/L,<35×103 U/L.
统计学处理:对各组患者TM的浓度分布进行 KS正态性检验. 计算 TM中位浓度及百分位数(P25 和 P75)并进行 KruskalWallis和MannWhitney U检验;用绘制ROC曲线并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TM单一和联合检测对胃结肠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结果
正态性检验对4个TM在各组患者中的统计学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KolmogorovSminov test),Z=~<,属非正态分布,以下统计学处理均使用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ic tests).
各组TM浓度除AFP(χ2=)在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之外, 其余3个TM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CEA,AFP,CA724和 CA199在各组中依次升高(表1). 表1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略]
在各组阳性率按参考值,胃结肠肿瘤患者的4种TM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差异(P<,表2). 表2CEA,AFP,CA724及CA199在各组中的阳性数及阳性率[n(略)]
胃结肠肿瘤组、胃结肠良性病组Logistic回归和 ROC曲线
胃结肠恶性肿瘤组与胃结肠良性病组血清CEA,AFP,CA724和 CA199单一变量的 ROC曲线T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EA:(95%可信区间:~, P<);CA724:(~,P<);CA199:(~,P<);afp:,p>,图1),统计显示无差异.
逐步Logistic回归法和模拟变量的ROC曲线运用软件逐步回归计算出胃结肠恶性肿瘤组与胃结肠良性病组血清AFP,CEA,CA724及CA199的 Logistic回归方程,AFP被剔除(P>,P 表示根据CEA,CA724和 CA199联合推测胃结肠恶性肿瘤发生的概率). P= ex / ex+1;x= + ×ln CEA + ×ln CA724+ ×ln CA199. 用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通过模型中的概率值(PRE)来拟合ROC曲线(图1). 单一TM和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三种TM预测概率的AUC如表3所示,当4种TM单独检测时,CEA的AUC最大,CA724次之,AFP最小,而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剔出AFP)联合3种TM的AUC要大于各项TM单项检测的AUC. 表3单一肿瘤标志物和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三种肿瘤标志物预测概率的AUC(略)
评价参数根据 ROC曲线和逐步 Logistic回归,计算出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表4). 联合分析:以CA724为基本指标,在此基础上与AFP,CEA,CA199指标联合分析,按任一指标超过“界值”即定为胃结肠肿瘤,CA724,CEA,CA199的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最高,并兼顾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余指标的联合方式虽然特异性有所上升,但敏感性等其余参数明显下降. 表4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分析对胃结肠肿瘤的诊断效率(略)
3讨论
CEA,AFP,CA724和 CA199对胃结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5]. CEA是传统的肿瘤相关抗原,在消化道各种肿瘤中均可升高,且结果可靠稳定,缺点是特异性不高;在非肝脏来源的胃结肠肿瘤中,AFP浓度升高不到21%;CA724属糖蛋白类癌胚胎抗原,其浓度上升与肿瘤分期(如Dukes分级)有关;CA199在多种消化道腺癌中升高[5-8].
ROC曲线以良、恶性胃结肠病为研究对象,以敏感性对假阳性率(1-特异性)作曲线,是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综合反映. 本文通过绘制ROC曲线,并比较不同TM的.AUC,同时按照AUC原则提供“界值”,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区别胃结肠良性病与胃结肠恶性肿瘤[4]. 用逐步Logistic回归拟合最佳曲线时,AFP(P>)预测价值相对较小而被剔除. 这样得到的ROC曲线可以从几何意义上直观地反映模型拟合情况,通过曲线下面积定量反映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以此更好地对模型优度与实际资料的符合情况进行评价[1-3]. 本文方程拟合的优度和预测效果比较理想,其预测概率ROC曲线的AUC为.
目前TM应用尚有不足之处,如用单项指标判别,漏诊率较大,在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联合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4-9]. 本文中TM组合,与单一项目比较,灵敏度呈上升趋势,特异性呈下降趋势,而Youden指数增加,以A724+CEA+CA199组合最佳. 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适当的TM联合检测是十分必要的[9]. 联合分析的价值大小可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来衡量[8]. 因AFP对诊断胃结肠肿瘤价值较小,未进入回归模型,其余三个指标则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此结果与两组间TM浓度分析结果相吻合(如表1所示). AUC和Youden指数能综合反映TM的诊断能力,因此我们通过ROC曲线,以Youden指数最大为原则,首先重新设定界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单一指标和多指标的联合分析,得出CA724是胃结肠肿瘤研究中的最佳单一指标,多项联合分析以CA724+CEA+CA199为最好,与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结果一致. 然而,本文logistic回归拟合模型的效果有待在有病理学组织检查为标准的更大患者人群中验证. 至于它评价胃结肠肿瘤外科治疗、化疗、放疗的效果、判断预后[6]、肿瘤转移情况以及能否单独用作疗效评估[1,9-10],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rumback LC, Pepe MS, Alonzo TA. Using the ROC curve for gauging treatment effect in clinical trials[J]. Stat Med,2006,25(4):575-590.
[2]Molodianovitch K, Faraggi D, Reiser B. Comparing the areas under two correlated ROC curves: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J]. Biom J, 2006,48(5):745-757.
[3]Dodd LE, Pepe MS. Partial AUC estimation and regression. , 59(3):614-623.
[4]宇传华. SPSS与统计分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56-408.
[5]Lothar Thomas主编,吕元,朱汉民,沈霞等主译. 临床实验诊断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79-682.
[6]Ferroni P, Palmirotta R, Spila A,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umor tissue content in colorectal cancer[J]. Oncology,2006,71(3-4):176-184.
[7]Lai IR, Lee WJ, Huang MT,et al. Comparison of serum CA724, CEA, TPA, CA199 and CA125 level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currence[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2:49(46):1157-1160.
[8]Pepe MS, Cai T, Longton G. Combining predictors for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J]. Biometrics,2006,62(1):221-229.
[9]Louhimo J, Kokkola A, Alfthan H,et al. Preoperative hCG beta and CA724 are prognostic factors in gastric cancer[J]. Int J Cancer,2004,111(6):929-933.
皇冠家具厂
21-胃癌 [病例摘要]男性,52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月 2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稍好转。近半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来我院就诊,查2次大便潜血(+),查血Hb96g/L,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吸烟20年,10支/天,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深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似见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粘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异常,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胃癌 (二)诊断依据 1.腹痛、食欲下降、乏力、消瘦 2.结膜苍白、剑突下深压痛 3.上消化道造影所见 4.便潜血2次(+) 二、鉴别诊断(5分) 1.胃溃疡 2.胃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胃镜检查,加活体组织病理 :了解肝、腹腔淋巴结情况 3. 胸片 四、治疗原则(3分) 1.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 2.辅助化疗 22-肝癌(原发性,肝细胞性) [病例摘要]男性,44岁,工人,右上腹疼半年,加重伴上腹部包块一月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钝痛,为持续性,有时向右肩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自服去痛片缓解。一月来,右上腹痛加重,服止痛药效果不好,自觉右上腹饱满,有包块,伴腹胀、纳差、恶心,在当地医院就诊,B超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转我院。患者发病来,无呕吐、腹泻,偶有发热(体温℃)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公斤。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多年,否认疫区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中无遗传性疾病及类似疾病史。 查体:℃、P7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清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巩膜轻度黄染,双锁骨上窝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平软,右上腹饱满,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肝脏肿大肋下5cm,边缘钝,质韧,有触痛,脾未及Mruphys sign(-),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上界叩诊在第五肋间,肝区叩痛,听诊肠鸣音8次/分,肛门指诊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Hb 89g/L, WBC ×109/L , ALT 84IU/L, AST 78IU/L, TBIL 30μmol/L, DBIL 10μmol/L, ALP 188IU/L, GGT 64IU/L, A-FP 880ng/ml, CEA 24mg/超:肝右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8cm, 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肝癌(原发性,肝细胞性) (二)诊断依据 1.右上腹痛逐月加重,伴纳差,体重下降 2.乙型肝炎病史 3.巩膜轻度黄染,TBIL上升,GGT上升,A-FP上升 超所见 二、鉴别诊断(5分) 1.转移性肝癌 2.肝内其它占位病变:血管瘤,腺瘤等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上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检查 3.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 四、治疗原则(3分) 1.手术 2.介入治疗 3. 肝移植 23-梗阻性黄疸:胰头或壶腹周围癌 [病例摘要]男性,53岁,无痛性、进行性皮肤黄染伴皮肤瘙痒半月入院 半月前,患者自觉全身皮肤瘙痒,数日后,偶然发现皮肤发黄,伴尿色深,但无明显纳差、腹痛及发热等表现,因既往有胆石症病史,故自行服用消炎利胆片及头孢拉啶胶囊,黄疸未见消退,并有加重趋势,遂来院就诊传染科,门诊检查:ALT 145IU/L, AST 105IU/L, ALP 355IU/L, GGT 585IU/L, Tbil 80μmol/L, Dbil 68μmol/L, Glu ,B超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13×8×6cm3, 肝外胆道受气体影响显示不清,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否认既往肝炎、结核、胰腺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查体:℃,P70次/分,Bp110/79mmHg,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黄染,有搔痕,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黄染,颈软,无抵抗,甲状腺不大,心界大小正常,心律齐,未闻杂音,双肺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软,全腹未及压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右上腹可触及鸡蛋大小肿物,压之不适,肠鸣音3-5次/分。 辅助检查:Hb102g/L, ×109/L, 中性73%,淋巴24%,单核3%,尿胆红素(+),尿胆原(+),便Rt(-),HbsAg(-), 肝功能、B超检查已如上述……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梗阻性黄疸:胰头或壶腹周围癌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 1.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伴体重下降2.尿胆红素阳性,DbiL及GGT 均增高 3.右上腹可扪及肿大之胆囊,B超示肝内胆道扩张 二、鉴别诊断(5分) 1. 内科黄疸病因,瘀胆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2.胆道结石梗阻:一般有疼痛及炎症表现 3.少见情况: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炎症,结核,淋巴结肿大等 三、进一步检查(4分) ,重复B超检查:胆道及胰头部情况 2.十二指肠镜,有条件时作:ERCP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 四、治疗原则(3分) 1.手术减黄 2.手术切除肿瘤 24-梗阻性黄疸:胆道肿瘤 [病例摘要]女性,61岁,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近一个月入院。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明显黄疸,皮肤瘙痒,伴有轻度腹痛,无明显发热,经对症治疗后即缓解,反复发作时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体重、食欲、睡眠无明显变化。6年前曾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 查体:发育营养正常,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上腹部可见手术瘢痕,腹平坦,未见肠型蠕动波,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或肌紧张,肝脾未及,未扪及包块,Murphy征(-),无移动性浊音,肠鸣正常。 本院B超:肝内胆管扩张,直径,肝总管直径,胆总管内未见结石。 实验室检查:×109/L, HGB134g/L,中性粒细胞78%,尿胆红素6mg/ 252IU/L, TBIL 233μmol/L, BDIL μmol/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梗阻性黄疸待查:胆道肿瘤 胆道结石待除外 (二)诊断依据 1.黄疸伴有大便颜色变浅 2.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超示肝内胆管扩张 4.胆囊结石手术史,黄疸伴有轻度腹痛 二、鉴别诊断(5分) 1. 内科黄疸病因,瘀胆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2. 胆道炎症或结石 3.肝胰肿瘤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影像学检查:CT或MRI 2.必要时以PTC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协助 四、治疗原则(3分) 1.手术探查 切除肿瘤或引流 2.体外引流: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备注:此题较难: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胆管癌 25——梗阻性黄疸 胆总管结石 [病例摘要]男性,50岁,主因间歇发作性腹痛,黄疸,发热 3个月而入院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餐后突然上腹痛,向后背、双肩部放射,较剧烈,伴发烧38℃左右,次日发现巩膜、皮肤黄染,于当地医院应用抗生素及利胆药物后,症状缓解。随后2个月又有类似发作2次,仍行消炎,利胆、保肝治疗,症状减轻。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来我院。半年前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无烟酒嗜好,无肝炎、结核病史 查体:一般情况好,发育营养中等,神清,合作。巩膜、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颈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或反跳痛Murphy征(-),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109/L, BHb161g/L,尿胆红素(-), TBIL(总胆红素)μmol/L, (正常值), DBIL(直接胆红素)μmol/L(正常值<);B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欠均匀,为脂肪肝之表现,胆总管内径约,可疑扩大,未见结石影,但未探及十二指肠后段及末端胆总管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 (二)诊断依据 1. 间歇发作性腹痛,伴有黄疸、发烧 2.餐后发作上腹痛,向后背及肩部放射,为胆绞痛之表现 3.有胆囊结石病史 4.实验室检查有轻度黄疸所见 超示胆总管可疑扩大 二、鉴别诊断(5分) 1.内科黄疸的病因,如肝细胞性、溶血性、药物性黄疸 2.肿瘤:胰头癌、壶腹周围癌,以渐进性无痛性黄为主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发作时重复血尿便常规及肝功、胆红素检查 2.影像学检查:CT、钡餐 3.必要时以ERCP或内镜超声协助 四、治疗原则(3分) 1.开腹探查 总胆管切开探查,引流 2.或EPT手术 备注:总胆管下端结石,经ETP切开取石 26-缺铁性贫血消化道肿瘤 [病例摘要]男性,56岁,心慌、乏力两个月 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 查体:℃,P96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尖部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 化验:Hb75g/L,×1012/L,MCV76fl, MCH24pg,MCHC26%,网织红细胞, ×109/L,分类中性分叶69%,嗜酸3%,淋巴25%,单核3%,plt:136×109/L,大便隐血(+),尿常规(-),血清铁蛋白6μg/L,血清铁50μg/dl,总铁结合力450μg/d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缺铁性贫血 2.消化道肿瘤可能大 (二)诊断依据 1.贫血症状:心慌、乏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隐血(+);有关铁的化验支持诊断 2.病因考虑消化道肿瘤:依据:中年以上男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 二、鉴别诊断(5分) 1.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 2.慢性病性贫血 3.海洋性贫血 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2.胃镜及全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或纤维肠镜 3.血清癌胚抗原CEA) 4.腹部B超或CT 四、治疗原则(3分) 1.去除病因,若为消化道肿瘤应尽快手术 2.补充铁剂 3.若手术前贫血仍重,可输浓缩红细胞 27-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例摘要]男性,35岁,头晕、乏力伴出血倾向半年,加重1周 半年前无诱因开始头晕、乏力,间断下肢皮肤出血点,刷牙出血,服过20多剂中药不见好转,1周来加重。病后无鼻出血和黑便,二便正常,进食好,无挑食和偏食,无酱油色尿,睡眠可,体重无变化。既往体健,无放射线和毒物接触史,无药敏史。 查体:T36℃,P10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舌*正常,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化验:Hb 45g/L,RBC ×1012/L,网织红细胞,WBC ×109/L, 分类:中性分叶30%,淋巴65%,单核5%,plt 35×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阳性率80%,积分 200分,血清铁蛋白 210μg/L,血清铁 170μg/dl, 总铁结合力280μg/dl,尿常规(-),尿Rous试验阴性。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半年多贫血症状和出血表现 2.体征:贫血貌,双下肢出血点,肝脾不大 3.血象:三系减少,网织红细胞减低,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1分 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正常,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降低,尿Rous试验阴性 二、鉴别诊断(5分)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1分 3.急性白血病 4.巨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穿刺或活检 2.骨髓干细胞培养 3.糖水试验和Ham试验以除外PNH 1分 4.肝肾功能以利于治疗(肝功异常不能用雄性激素) 四、治疗原则(3分) 1.对症治疗:如成分输血,造血生长因子 2.针对发病机理给药:①针对干细胞:雄性激素,输脐带血,有条件可考虑骨髓移植;②改善微循环:654-2,一叶秋碱,硝酸士的宁(选一种);③抑制免疫:强的松,左旋咪唑 分 3.中医中药:辩证施治 28-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例摘要]女性,21岁,学生,头晕、乏力、尿色黄半月,加重1周。 半月前突然头晕、乏力,尿色深黄,进食减少,化验肝功能正常,体温℃,不咳嗽,嗓子不痛,1周来加重,胸透未见异常,化验Hb85g/L, 网织红细胞7%.睡眠、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半年多来有关节疼痛,有时口腔溃疡,无光过敏,月经正常 查体:℃,贫血貌,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可疑黄染,咽不红,颊粘膜有一溃疡,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质软无压痛,脾侧位可及,双膝关节轻压痛,无红肿,下肢不肿。 化验:H82g/L,×1012/L, 网织红细胞, ×109/L,分类:中性分叶68%,嗜酸4%,淋巴22%,单核6%,plt124×109/L,尿蛋白(+),RBC3-8/高倍,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尿隐血(-),尿Rous试验(-),大便常规(-),血总胆红素36umol/L,直接胆红素4umol/L,Coombs试验阳性,X线胸片(-)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继发性)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有贫血症状,尿色深黄;体检巩膜可疑黄染,脾大;化验Hb降低,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Coombs试验阳性 的依据①年轻女性,低热,关节痛,有时口腔溃疡;②查体:低热,口腔粘膜溃疡,脾肿大;③有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④肾脏病变 二、鉴别诊断(5分) 1.原发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药物性及其他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急性黄疸性肝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穿刺检查 2.血清结合珠蛋白等其他有关溶血性贫血的检查 谱及其他免疫抗体检查4.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 、C4 检查 5.肝肾功能、腹部 B超 四、治疗原则(3分) 1.首选糖皮质激素2.其他免疫抑制剂3.对症治疗 29-急性白血病 [病例摘要]男性,35岁,发热,伴全身酸痛半个月,加重伴出血倾向一周 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二便正常,血化验异常(具体不详),给一般抗感冒药治疗无效,一周来病情加重,刷牙时牙龈出血。病后进食减少,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敏史。 查体:T38℃,P9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前胸和下肢皮肤有少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咽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骨轻压痛,心率96次/分,律齐,肺叩清,右下肺少许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 化验:Hb82g/L,网织红细胞,WBC:×109/L,原幼细胞20%,plt:29×109/L, 尿粪常规(-)。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急性白血病 2.肺部感染 (三) 诊断依据 1.急性白血病:急性发病,有发热和出血表现;查体:皮肤出血点,胸骨压痛(+);化验:Hb和plt减少,外周血片见到20%的原幼细胞 2.肺感染:咳嗽,发热38℃;查体发现右下肺湿罗音 二、鉴别诊断(5分) 1.白血病类型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穿刺检查及组化染色,必要时骨髓活检 2.进行MIC分型检查 3.胸片、痰细菌学检查 4.腹部B超、肝肾功能 四、治疗原则(3分) 1.化疗:根据细胞类型选择适当的化疗方案 2.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 3.有条件者完全缓解后进行骨髓移植 3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 [病例摘要]男性,36岁,咽痛3周,发热伴出血倾向1周 3周前无明显诱因咽痛,服增效联磺片后稍好转,1周前又加重,发热39℃,伴鼻出血(量不多)和皮肤出血点,咳嗽,痰中带血丝。在外院验血Hb94g/L,×109/L,血小板38×109/L,诊断未明转来诊。病后无尿血和便血,进食少,睡眠差。既往健康,无肝肾疾病和结核病史。 查体:℃,P8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Ⅰ°大,无分泌物,甲状腺不大,胸骨有轻压痛,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肺叩清,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化验:Hb90g/L,×109/L, 分类:原始粒12%,早幼粒28%,中幼8%,分叶8%,淋巴40%,单核4%,血小板30×109/L,骨髓增生明显-极度活跃,早幼粒91%,红系,全片见一个巨核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凝血检查:",对照",纤维蛋白原,FDP180ug/ml(对照5ug/ml),3P试验阳性。大便隐血(-),尿蛋白微量,RBC多数,胸片(-)。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3.右肺感染 1分 (二)诊断依据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①发病急,有贫血、发热、出血;②查体: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③血化验呈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见幼稚粒细胞,以早幼粒细胞为主;④骨髓检查支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依据:①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发生DIC;②全身多部位出血,③化验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FDP增高、3P试验阳性 3.肺部感染:发热、咳嗽,右下肺有湿罗音 二、鉴别诊断(5分) 1.其他急性白血病 2.其他原因出血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 2.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或基因检查 线胸片+痰细菌学检查 四、治疗原则(3分) 1.维甲酸或亚砷酸治疗 治疗:小剂量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3.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
通常情况下,人体细胞的代谢可使它们变为容易排泄的废物,被排出体外,但也可能在酶的生物转化作用下,使它们变成能直接引起细胞遗传物质DNA突变的物质,形成癌细胞。然
这个影响真的是很大的,很多女性都是因为这样的疾病才会去世的,所以很影响这个寿命的长短。
阴道镜检查是什么阴道镜检查是利用将子宫颈或生殖器表皮组织放大的显微镜,配合光源及滤镜之作用,清楚的检查子宫颈、生殖器,让医生可以观察子宫颈上皮及血管的变化,以诊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早期胃癌:随着病情发展,胃的功能和周身状况逐渐发生改变,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可时隐时现,可长期存
.....我也有兴趣知道,不过ls的是通讯嘛,没有详细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