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和笨蛋
去了西藏的人,大多都有不少旅途趣事可以给朋友们讲述。每当他们被旁人问起“这次旅途有什么收获时”,这些圣地归来者都会侃侃谈起一路上的艰辛,以及“洗涤灵魂”、“净化心灵”……
可一旦你在四下无人时再次询问,这些人又会涨红了脸,支支吾吾道:“好像,放屁变多了……”。
本意是想给人生进行一次升华,没成想最后提升的只有“放屁”的威力,对于不少西藏旅行者而言,这是他们不愿说的秘密。
西藏固然好,但“去西藏旅行”这件事,可能没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梦幻。
你不仅需要面对长途旅行中的鸡毛蒜皮,还要时刻警惕让你浑身不适的高原反应。
并且旅行博主更不会告诉你:在风景美照和大段旅行感悟背后,藏着的是几天几夜的连环屁。
“去了西藏,为什么放屁变多了?”,近几年的网络上,一些旅行经验比较少的人,开始时常发出这种提问。
西 气 东 输
他们大多是初次前往西藏,心里怀揣着美好向往。可到了地方,就又被屁崩得睡不着。
在旅行攻略中,人人都说要小心高反,为此大家伙都准备不少药和氧气瓶,试图做好最万全的准备。
但突如其来的肠道反应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同高原反应因人而异一样,圣地的放屁反应也有大有小。
有的人可能屁事没有,有的人则大屁小屁连环窜。
大伙本来抱着虔诚的心态前来,试图收获一段治愈心灵的完美旅行。
但最后印象最深的记忆,却还是于夜里三点被自己的屁崩醒。
由于“放屁”这事多少有些隐私,所以人们大多不会在旅行游记上多提。只有在能匿名提问的平台上,我们才能窥见这华服下的虱子。
而大多数身体发生这些奇妙变化的旅行者,最开始并没多想,只将其当作偶然的身体不适。
直到他们在噼啪声响中,不得不和同行者互相告解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个体现象。
在响屁纷飞的情境中,旅行者们这才明白一个道理:西藏最能净化的,不是心灵,而是肠道。
不过这并不是这块风水宝地的特殊功效,而是因为一种名为 高海拔肠胃排气症的胃肠道综合症。
它通常被简称为 HAFE ,核心症状是“在高海拔地区,人会自发排出更多直肠气体”。
简单来说,就是站得越高,放屁越响。
“高海拔肠胃排气症”可能是不少旅行家的天敌,它会毫不留情地毁灭你对于登高的全部体验。
而它背后的原理却十分简单,主要是因为大气压力的差异。
人们走向高原,外界气压的逐渐降低。根据波以耳定律,人体肠道内的气体则会随着外界气压的降低而膨胀,便会开始忍不住“排气”。
高海拔vs低海拔
这个神奇病症被发现于1981年,而它的发现及命名者,则是两位医学博士,保罗·阿尔巴赫和约克·米勒。
在1980年的一个夏天,这两位博士前往科罗拉多州西南部的圣胡安山脉徒步旅行。当他们上行到一定高度时,突然感觉周围的空气闻起来“不太对劲”。
在路上和帐篷里,这两位博士的肠道一路高歌,以至于没有虫子敢靠近。回到家后,他们把这个“不正常现象”写成报告,发给了《西方医学杂志》。
1981 年 2 月,《西方医学杂志》发表这篇报告。随后该编辑部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纷纷表示自己也感同身受——大伙在此前一直对此羞而不谈,直到明白自己不是唯一一个才放下了心。
也是从这个症状被正式发现后开始,人们才发现旅行中的那些屁味都得到了解释。
根据《赫芬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估计,仅仅是乞力马扎罗山,每年的登山者都会给这里带来75立方米的屁。
知道之后看山体周围的云雾都不觉得美了。
不止是登山者会遭遇屁味难题。一些跳伞俱乐部也会提前给体验者们打好预防针。
对于不少极限运动的爱好者而言,“高海拔肠胃排气症”可能比高海拔更让他们感到刺激。
不过对于不爱 旅游 或运动的普通人而言,倒也不能太过放心。
因为这种屁病可能离你也不远。
几年前曾有这样一条新闻:一位乘客因为太能放屁导致飞机迫降。
事情发生在2018年2 月 11 日。在 Transavia航空的 HV6902 航班上,一位男性乘客一直“毫无歉意”地进行肠道排气。
在周边乘客因为难以忍受而提醒他之后,这位男子仍然大放特放,且没有抱歉的意思。也是因此,他和其他乘客起了冲突,引发了机舱内的混乱。
最终,这位飞机屁王导致该航班不得不在维也纳提前降落。
放屁放到飞机迫降,虽然这个例子多少有些夸张,但“在飞机上爱放屁”的现象却是实打实的。
是的,即使人们乘坐飞机,也会因为气压的变化而略微受到“高海拔肠胃排气症”的影响。
在飞机上容易放屁,不少人恐怕都已经发现了这个神秘现象。
不过或许是由于人们对此略有羞涩以及症状不够明显,“飞机上屁多”的现象,人们可能很少在生活中谈起。
但实际上各位旅客早已深受其害。最好的例子,就是网络上已经开始流传一些实用小教程:“如何在飞机上偷摸放屁”。
对于“飞机屁”,网友们甚至还搞起了分级。
用咳嗽掩饰屁声,越隐秘越成功
虽然有了科学依据在背后撑腰,但没有人想在机舱里因为响屁而被人侧目,因为你没有地缝可钻。
一名叫Lilian Achieng Gogo肯尼亚议员或许被这些闷屁大师伤害过,甚至还要求制定一项法律来打击在“飞机上放屁”的行为。
当然,她只是提议机组给乘客发点防胀气的药物。
而为了彻底杜绝这种现象,一位英国设计师还特意设计了一种屁垫,能有效吸收臭味。
且便于拆卸。
很显然,没人想在机舱这种密闭空间里臭屁连连。不过,由于大多数飞行旅途不会过长等缘故,“高海拔肠胃排气症”造成的飞机屁现象其实不会对普通人有太多的影响。
顶多就是考验一下诸位的括约肌,或是旅途中偶尔会闻到毒气。
但它有时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危机:一架货机曾装载2186只山羊飞往吉隆坡,中途因为货仓响起火警警报而迫降。
奇怪的是,在这期间,机组人员检查货仓时却并未发现火情。后来他们才得知真相:
山羊们因为紧张加上“高海拔肠胃排气症”的影响,开始集体放屁。最终形成了巨大的屁体烟雾,引发了火警警报。
当然,这只是小概率现象。如果你在飞机、高原上也遇到了这种紧急屁情,其实大可不必慌张,这只不过是正常无比的生理反应。
如果你实在忍受不了尴尬,可以试着在前往高海拔地区或坐飞机前少吃一些容易酿出臭屁的食物。
如果这些对你还是不太有效。一家新西兰医疗机构的建议或许可以帮到你……
Let it go。
本文摘自:地球人研究报告
高小果3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jingbin657501
您好,经过在期刊导航网查询,《西部医学》并非核心期刊,以下内容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西部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原刊名《川北医学杂志》(1989年创刊,内刊),2001年更名为《西部医学》,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3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 51-1654/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672-3511,国内邮发代号为62-243, 国外邮发代号BM 2902,月刊,大16开本,全铜版纸印刷,于每月20号出版。《西部医学》主要设置了专家述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 、影像医学 、临床药学 、检验医学 、临床护理、综述与讲座、作者●读者●编者等栏目。《西部医学》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第一批合格期刊,是《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等收录。
《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仅次于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世界权威医学杂志,与《柳叶刀》Lancet,《英国医学杂志》BMJ号称世界四大权威综合医学杂志。
在19世纪末,显微镜使科学家能够观察药物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微生物效应,这些新技术最终使许多传统的中世纪“神奇”药物和治疗方法落伍. 然而,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
这是一种谣言。喝咖啡并不会降低得肝癌的风险,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喝多了会让神经变得衰弱,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试行)》(川人发〔2006〕34号)、《关于对省属高等院校教师、科研、教辅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