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6

starjing99
首页 > 医学论文 > 湿疹中医辨病辩证论治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非你莫属88

已采纳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一种慢性病,很痒,治愈后易复发。

湿疹的治疗应该去当地医院皮肤科,治疗药品有内服药和外用药膏,及膏药。

不要自己去药店买药使用,因为你不是医生,需要对症下药。

用药后注意不要用手抓挠,不要用热水洗患处。

以下的照片是常用的几种治疗湿疹的药,仅供参考。

134 评论

菜菜~小

湿疹的辨证论治湿热型【证见】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治法】清热利湿,佐以祛风。【方药】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风热型【证见】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佐以利湿。【方药】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2.中成药(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血虚风燥型【证见】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治法】养血祛风。【方药】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湿疹的外治法1.急性湿疹(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214 评论

1号女王

湿疹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没有找到病因,或者是平时不注意护理,就很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如果湿疹处于急性期的话,患者需要对患处进行适当的清洗,然后涂抹一些相关的药物,如 润安舒洁-霜,还是可以的。如果属于慢性的或亚急性的湿疹,在使用的药物方面,需要与急性期的有所区别。患者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调整,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忌口虾蟹等蛋白质成分过于复杂的食物,还有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332 评论

奔跑de小土豆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通常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情绪方面等都有关系。湿疹患者一定要做好护理,饮食忌口很重要。

343 评论

相关问答

  • 皮肤湿疹辨病辨证分析论文

    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乃先天禀赋不耐,后天失调养;饮食不节,过食醒发动风之食物,炙熄厚味,浓茶烟酒,辛辣刺激之品,伤及脾胃;生湿停饮,使脾为湿困,水湿停滞,或因外感

    虎妞198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常见病湿疹论文

    湿疹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湿疹,那么后代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局部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和物理疗法。外用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非激素类药物等,可以缓解症状、

    罗夕夕197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辨病与辩证论文

    浅谈病证结合中医教育 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是在西医传入中国的背景下,中西医相互碰撞、借鉴而逐步形成,本文是关于病证结合中医教育论文。 1辨证论治概述及教学中遇到的

    刘阳7802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医儿科风疹辨证论治论文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注射 小儿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同时也能减轻患儿家长因

    amy22981557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湿疹中医辨病辩证分析论文

    病初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外越肌肤则疹色鲜红,浸淫流液,病久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粗糙肥厚,缠绵难愈。总之,该病属

    搜奇猎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