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3

WHMooooooooo
首页 > 医学论文 >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锅盖子

已采纳

选用抗(耐)病品种由于禾谷多黏菌产生的休眠孢子分布于残留的病根或土壤中,且具有极强的抗逆性,选用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田间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松散型品种易感病,所以应选直立紧凑型品种。

285 评论

wuli小拧

1、防治小麦黄花叶病,可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另用5%氨基寡糖素75毫升或2%菌克毒克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2、染病后小麦入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

270 评论

Rainbow蓓

苗期发病,先在未展开的心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短条纹褪绿斑,后叶片展开,褪绿斑结合成不规则的褪绿花叶;叶片僵直,叶色发黄,有的还出现褐色坏死短条斑;植株矮小,分蘖少,根系发育不良,新根少。重病株不能抽穗,或穗小,瘪粒多,剑叶、叶鞘及颖壳上仍具褪绿花叶症状。

85 评论

xiaotingzi

1.选好品种,选用抗、耐病品种优良抗病的小麦品种。2.选好播种时机,轮作倒茬,冬麦适时迟播,避开传毒介体的最适侵染时期。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3.选有机肥,施肥能有效改善小麦的“黄花叶病”。

305 评论

淡淡的生活

感染大麦黄花叶病毒的大麦在2月中旬出现症状。幼叶上出现绿色条纹或黄色叶片,老叶上常出现坏死斑。3-5月气温升高后,花、叶症状逐渐消失,新叶无症状,但分蘖减少。易感植物往往穗短,发育不全。对于病房附近的地块,在耕地时,注意避免农具与病房交叉使用,以免通过携带病残和病土的方式传播。因地制宜选择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抗病品种。与油菜、小麦或蔬菜作物轮作多年可以缓解这种疾病。适时晚播,为保证亩产一定穗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苗期施用基肥提高抗病性。拔节期注意水肥管理,提前加大氮肥施用量。小麦黄花叶病,即小麦花叶病毒病,通常发生在小麦苗期至复壮期。发病初期,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生长停滞。严重时,整株植物慢慢枯萎死亡。

引起黄花叶病的因素很多。干旱、土壤缺水、幼苗虚弱、感染根部的土传病原菌和害虫。其中,病毒被小麦红蜘蛛、小麦蜘蛛和蚜虫取食后的传播是主要的关键因素。建议喷洒杀虫剂(如阿维菌素、哒螨灵),混配杀菌剂(如醋酸铜、恶霉灵)和营养增产剂(如磷酸二氢钾、油菜素内酯、钙螯糖醇等),然后喷在叶子上。能有效防治黄花叶病。

病毒可以通过病田的根部、土壤和水流传播。病毒传播的载体是多粘类禾草,主要通过田间病土传播,病田10 cm范围内的表土具有较强的疾病传播能力。土壤离种子10cm以内发病率高,即使离种子30cm也能感染。田间感染主要发生在出苗后一个月,苗期10cm表层土壤温度高于℃时大麦开始发病,低于℃时不发病。品种抗病性存在差异;多棱大麦发病率较轻,二棱大麦、早播和连作的发病率较重。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抗病品种。

如镇农7号、株大麦3号、沪麦16号、豫麦2号等。进行了4年多的大面积轮作,大麦黄花叶病只侵染大麦青裸,因此与小麦、油菜等其他作物轮作。适时晚播,根据当地经验,适时晚播(至土壤温度9℃以下,比当地播种期推迟10天左右)可避免多粘类病毒传播高峰,达到降低发病率、增加产量的效果。深耕土壤30cm,将表土翻入深层,可防止病土地转移或扩散。病前期合理施肥,及时施用速效氮肥,可以促进麦冬的旺盛生长,防止病株过早死亡,达到防病增产的效果。

221 评论

他们的快乐

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也称为纺锤体斑纹花叶病,主要通过患病的土壤,患病的根和患病的田间水传播。它也可以通过树液摩擦接种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机械耕作传播到周围的田野。媒介不被种子或昆虫传播,而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禾本科。

发病期:播种冬小麦后,禾本科多毛菌产生游动孢子,该孢子感染小麦幼苗的根,并在根细胞中发育成浆体。病毒然后侵入根部以繁殖并向上扩展。该病毒在小麦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次年春天出现症状。收获小麦后,禾本科多孢菌的休眠孢子过盛。

发病原因:

1、环境因素:对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秋播后的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次年的重新绿化期间的温度与该病密切相关。禾本科多孢菌休眠孢子萌发感染小麦的最佳土壤温度为15℃左右,较高的土壤水分更有利于休眠孢子的萌发和游动孢子的感染。

2、小麦播种时间过早,播种量大:许多农民通常在月初完成播种,每亩播种量通常为25-30公斤,比最佳播种量大得多。每亩播种量。播前土壤温度过高有利于禾本科多孢菌休眠孢子的萌发和感染,因此来年病情较重。晚播不利于休眠孢子萌发和游动孢子感染,病情轻。同时,过早播种和过度播种(过度播种)很容易导致冬季之前小麦幼苗的旺盛和过早衰老,并降低小麦的抗病性和抗病性。

3、广泛的管理和措施不足。大多数农民对植物病虫害的认识仍处于“预防和控制”阶段,而没有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当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时,农民将开始喷洒进行预防和控制。他们认为预防是“浪费金钱”。根据调查,在小麦幼苗开始变绿并进行了麦田管理的地块中,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频率较低。相反,管理方法更广泛,当小麦幼苗出现症状时,在管理的地块上病害更加严重。

4、农业作业不规范。由于农业机械的混合使用,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似乎在大多数城镇中被交叉感染。此外,农民的种植管理意识薄弱,在管理自己的土地是不考虑土壤传播。该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迅速传播。

应对措施:

1、轮作,轮作是预防土壤传播疾病的关键措施。通过与非寄主作物如油菜籽,马铃薯和其他蔬菜的轮作,可以改变禾本科多粘菌的生活条件,并达到减少病原细菌和疾病的目的。

2、选择抗病和抗病品种,控制小麦黄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

3、加强田间管理,收割前茬后及时耕种并消除残茬,并施以完全分解的农田肥料,以增加农田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并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及时清除田间及其周围的杂草;适时播种,以免出现禾本科多粘菌最合适的感染期;避免传播通过患病的身体,土壤,农业机械等;禾本科多粘菌内部和外部的犁沟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田间的湿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第二年春天,草和追肥可增强单个植物的抗病能力。

231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麦叶绣病的论文

    锈病是小麦常见的病症之一,今年锈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大爆发,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需要特别注意。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0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上发布的

    超爱吃的丫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麦叶枯病论文

    这可能是因为缺少一些微量元素,植物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施肥。

    雪梨的天空shell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麦叶枯病发生和防治论文

    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病害,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在我国主产麦区均有发生。小麦受害后,子粒灌浆不饱满,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和叶鞘,有时

    45度向上傾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小麦病毒病论文

    一、小麦赤霉病 1.发生: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南方冬麦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麦区、川滇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等地经常流行危害。小麦受害后千粒重降低,

    b玻璃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黄瓜病毒病论文

    从地面茎基部开始,先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病部软化缢缩。叶片逐渐下垂,后全株枯死,叶片青枯,但病株维管束不变色。

    snowberry91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