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羯女悠悠
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病害,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在我国主产麦区均有发生。小麦受害后,子粒灌浆不饱满,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和叶鞘,有时也为害穗部和茎秆。小麦拔节至抽穗期为害最重,受害叶片最初出现卵圆形浅绿色病斑,逐渐扩展连接成不规则黄色病斑。病斑继续发展,可使叶片变成枯白色。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
(2)发病规律
在冬麦区,病菌在小麦残体或种子上越夏,秋季侵入幼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来年春季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春麦区,病菌在小麦残体上越冬,来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小麦残体和带菌种子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低温多湿有利于此病的分生和扩展。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用6%的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有效成分)或三唑酮按种子量的~(有效成分)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千克,对水5千克,拌种50千克,然后闷种6小时,可兼治腥黑穗病;三是田间喷药,重病区于小麦分蘖前期用多菌灵或百菌清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可有效控制叶枯病的为害。
小桥人家1982
农业防治为选择抗病好的品种,在深翻土地时注意病残体要充分的腐熟分解,另外注意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病重的地块实行轮作,药剂防治为前期用20%粉锈宁乳油进行拌种,小麦的孕穗前后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施。
一、小麦叶枯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首先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深翻土地的时候要让病残体腐熟分解,用病残体沤肥时,需要充分的腐熟后再施用,同时注意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发病比较重的地块要实行轮作。
2、药剂防治:前期做好种子处理,用20%粉锈宁乳油公斤拌种100斤,或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公斤加5千克水进行拌种125千克,然后堆闷6小时,小麦的孕穗前后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施,或者用1:1:140波尔多液喷施。
二、发病原因是什么
1、小麦的叶枯病又分为黄斑叶枯病、雪腐叶枯病和链格孢叶枯病,而黄斑叶枯病是主要的发病类型,且发病迅速,对小麦的影响很大。
2、一般田间的土壤过于湿润时或者小麦的长势较弱时容易发生,当然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小麦灌浆期最重。
3、小麦叶枯病主要对上部功能叶片造成危害,特别是旗叶的危害最大,刚开始为黄褐色斑点,然后变为纺锤形或者椭圆形,且外围有着黄色晕圈。
4、像连续的阴雨天气特别容易发生叶枯病,一般的地块的发生率在5%左右,较为严重的地块的发生率达到了60%以上,因此要做好防治工作。
日月草112
麦苗青青露锋芒,风吹麦浪五谷香,四季耕耘三餐足,勤俭持家六畜旺。看似普通的小麦,产量占全球粮食总产量超2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凭借坚韧的筋骨,养育着祖祖辈辈的人类。但随着社会发展,自然条件的改变及小麦品种的频繁更换,病虫害问题愈加突出,制约着小麦产质的提高。尤其是小麦发生叶枯病时,如防控不及时或者措施选择错误,黄叶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籽粒皱缩,千粒重降低,轻则减产5%,重则减产3成至5成。为解决此类问题,接下来通过叶枯病的症状特点、发病原因、防控措施,并结合实践生产经验,提出相应防控建议。症状特点叶枯病,发病期主要集中在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孕穗期出现症状,扬花灌浆期盛发,降雨频繁年份和区域的发病概率高。其包括叶斑病和叶枯类病害,病原超过20种,常见的如根腐叶枯病、雪霉叶枯病、黄斑叶枯病等,病症特点分别是:根腐叶枯病。主要发病期是在抽穗前,初期叶片有小型褐色斑点,病斑数量逐渐增大,连接成片,呈椭圆或者不规则状。遇到阴雨天,病斑旁还会有水渍状的斑点。雪霉叶枯病。主要发病期是5月,病斑出现在植株的上半部分叶片上,如旗叶和倒2叶,呈暗绿色,水渍状,病症的扩张速度快,几天内,病斑就能完全覆盖叶片,致使叶片失绿枯萎。黄斑叶枯病。别名黄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颜色是黄褐色,严重时出现黑褐色霉层,病斑呈椭圆。虽然叶枯病的种类繁杂,病症的衍化进程却十分类似,能总结涵盖成芽腐、苗枯、基腐、鞘腐、叶枯、穗腐六大类型,病斑由小到大,由部分叶片扩展到全部叶片,颜色由暗绿到黄褐再到黑褐,长势由强到弱。发病原因品种问题。不同品种的小麦针对叶枯病的抗性和耐病性有差异,选择错误的品种,比如周麦9号、鲁麦23和皖麦19,就会增加叶枯病的发病概率,相反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就能一劳永逸,如郑州874、周麦10号等,减小防治该病害的压力。温度降水。温度、湿度和降水是叶枯病的影响因素,其喜在低温高湿环境中生长繁殖,研究表明:三月,温度回暖,蛰伏的病菌复苏;四月温度显著升高,利于病害蔓延;五月降雨量大,雨热同期,麦田湿度增高,加上田间的光照不足,病害快速扩张。菌原残留。叶枯类病害大都是以种子、土壤和有机肥为初始侵染源,生长季节的再侵入主要靠分生孢子借风和雨,侵入叶部、茎部和穗部。病菌原残留在小麦种子上,麦田连作病菌在土壤中不断累积,施用有机肥时未充分腐熟致使病菌残留,待越夏越冬结束,温度合适,菌原就会侵入幼根、幼芽和幼苗,集中爆发。用肥不当。施肥时,偏施速效氮肥,施用量过大,小麦茎弱身重,倒伏问题突出,田间郁闭,采光通风不畅,加重病害。防控措施叶枯病防治过程中,要坚持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策略,重点用药剂喷施发病点,再以其为中心向拓展防治。农业防治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定期轮作,种植其它作物,倒茬口,以免病菌原在土壤堆积,还要选用无病原残留的种子,做好相关校验工作安排。合理施肥,基肥要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别只施氮肥,还要增添磷钾肥,满足小麦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加强土壤管理,播种前,深翻土壤,把残叶深埋,无害化处理地表的病菌原,可用来沤制肥料或者当燃料。改善采光排水,合理控制种植密度,规避高密度种植带来的田间郁闭问题,提高麦田的采光通风条件。遇到连续降雨天,还要注重田间的排水,避免雨水积滞。药剂防治包括:药剂拌种,能控制苗期根腐死苗问题的出现,且能抑制侵入病原的扩张,推迟病害的发生时期,建议使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纹霉净可湿性粉剂、多菌灵、三唑酮或扑海因等进行拌种。穗期防治,孕穗期前后喷施代森锌粉剂或者波尔多液,或者采取组合喷施的策略,如可用80%的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适量磷酸二氢钾,以周为喷施期,连续喷施两三次。综合来看,小麦叶枯病的防治并不简单,要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始终都要坚持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发挥小麦的调节优势、药剂拌种为辅的原则,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绿色环保,还能防病增产的效果。
花生青枯病发病原因:连作地容易发病,高温多雨,湿度大,时晴时雨的天气更易发病。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发病较少,贫瘠的砂质土发病较多。一般蔓生型花生品种有较强
锈病是小麦常见的病症之一,今年锈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大爆发,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需要特别注意。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0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上发布的
这可能是因为缺少一些微量元素,植物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施肥。
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病害,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在我国主产麦区均有发生。小麦受害后,子粒灌浆不饱满,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和叶鞘,有时
目前,小麦已经进入产量,到了决定性时期,但发生了很多地块白粉,对今年小麦的高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小麦一旦感染白粉病,就很难完全控制。今天的篇介绍了面粉粉病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