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2

Sophie小蕉
首页 > 医学论文 > 羊病治疗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凤凰来临

已采纳

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临床症状:该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但以唇型感染为主要症状。病羊先于口角上唇或鼻镜处出现散在小红斑,以后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脓疱、脓肿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形成大面积和痂垢,痂垢不断增厚,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严重影响采食。病羊表现为流涎、精神萎缩、被毛粗乱、日见消瘦。治疗: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效果显著。首先对感染病羊隔离饲养,圈舍进行彻底消毒。给予病羊柔软的饲料、饲草,如麸皮粉、青草、软干草,保证清洁饮水。剥离痂垢后,一定要剥净,然后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疮面,再用2%龙胆紫(紫药水)或碘甘油(碘酊、甘滑:1:1)涂擦疮面,间隔3-5天再用1次。同时,肌肉注射VE0.5-1.5g及VB20-30g,每日2次,连续注射3-4天。预防:保护羊只皮肤、粘膜勿受损伤,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特异性预防:采用疫苗预防,未发疫地区,羊口疱弱毒细胞冻干苗,每头0。2毫升,口唇粘膜注射,发病地区,紧急接种,仅限内侧划痕,也可采用把患羊口唇部痂皮取下,剪碎,研制成粉末状,然后用5%甘油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浓度,涂于内侧,皮肤划痕或刺种于耳,预防本病,效果也不错。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山羊丝状衣原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阴雨连绵、寒冷潮湿、羊群密集、拥挤等因素有利于传染的发生,主要见于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羊只缺乏营养、容易受寒感冒,因而机体抵抗力降低,较易发病,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发病率可达87%,死亡率达34.5%。临床症状:病羊高热,病初体温升高达41-42°C,呈现稽留热或间歇热,病羊精神沉郁,反应迟纯,食欲减退,但饮欲随病程的发展而增强,呼吸困难,有时呻吟,气喘,湿咳,初期流浆液性鼻涕,1周后变为脓性,铁锈色。按压羊只胸壁表现敏感疼痛,听诊肺脏有湿性。诊断:由于本病的流行规律,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都很特征,根据这三个方面,不难作出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治疗:确诊后,健康羊和病羊隔离饲养,羊舍、食槽及周围环境应用20%石灰乳消毒。每头病羊用″914″静注或磺胺嘧啶皮下注射,或病初使用足够剂量的土霉素、氯霉素有治疗效果。对病羊深部肌肉注射特效半先(吉林生物制品研制)0.1ml/kgBW,疗效显著。预防: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每年5月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苗,大羊每只5ml注射,小羊每只肌注3ml。 痘病是由豆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痘疹)。临床症状:山羊痘潜伏期6-8天,病初鼻孔闭塞、呼吸促迫,有的山羊流浆液或粘液性鼻涕,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有浆液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到41-42℃,鼻孔周围、面部、耳部、背部、胸腹部、四肢无毛区、有两分至一元钱硬币大小的块状疹,疹块破溃后,有淡黄色液体流出,时间长了结痂。全过程约4周左右。山羊痘并发时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炎症,严重时可引起脓毒败血症死亡。治疗:山羊痘用青、链、霉素无效,接种山羊疫苗,该病停止发生。①免疫血清:大羊10-20毫升,小羊5-10毫升皮下注射。②对症疗法:10%NaCl液40-60cc或NaHco3液250cc,静脉滴注。局部用1%高锰酸钾液洗涤患部,再涂擦碘甘油。③支持疗法:10%葡萄糖液500cc、5%葡萄糖酸钙40cc、青霉素380万、链霉素2g,一次性静脉滴注。预防:①平时注意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②检疫:特别是引进种羊,隔离4个星期,检疫不带混群。③疫区内用疫苗预防接种,羊疫鸡化毒苗,0.5ml/只/尾根部皮下注射,免疫期一年。④发病山羊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和消毒,病死山羊尸体立即深埋,防止病源扩散。

327 评论

李嘉图路

养羊要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品种,还要选择生长健康的公羊和母羊进行繁殖,养殖规模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养殖环境进行综合确定,建造布局结构合理的羊舍或暖棚,根据羊的生长年龄、品种以及个体的大小和不同的用途进行合理的放牧。在饲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饲料、秸秆以及青干草和农副产品进行喂养。

一、养羊技术

1、羊种的选择

在城镇郊区和农村地区,养殖户在选种的过程中应当选择那些适合本地气候的品种,同时还要选择那些生长健康的公羊和母羊进行繁殖,同时,在选种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种羊是否接受过相应的疫苗接种,要保证种羊的健康情况。通过种羊在农户养殖区域的自我繁殖可以提高羊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幼羊的抵抗能力,防止其他的病原体进入到养殖系统中。

2、养殖规模的确定

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规模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养殖环境进行综合确定。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家庭目前现有的草场面积、耕地数量、需要饲料的数量等条件进行合理的确定。对于养殖年数过久的养殖农户,在自然环境和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扩大养殖规模,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一般情况下,农户养殖母羊的数量定位为35只是比较适合的。

3、设备选择

(1)以往农户养羊常采用桩拴系、露天饲养的方式,导致羊群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状况。实行设施养殖,能够增加养羊的效益,建造布局结构合理的羊舍或暖棚,无论在炎夏还是寒冬,羊群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促其快速生长与增重,此外,饲养设施的合理建造与布局,还能够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

(2)舍址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座北朝南、避风向阳、通风干燥、接近牧地或饲料地、有水源处。羊舍门窗、地面及通风设施要便于通风、保温、防潮、干燥、饲养管理、确保舍内有足够的光照(只要座北朝南即可)。

4、合理的放牧

在养殖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羊的生长年龄、品种以及个体的大小和不同的用途进行合理的放牧,在放牧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要求之外,还应当根据牧场中牧草的实际生长状况进行合理的放牧,放牧过程中应对羊群进行合理分配,适时适度的进行放牧。在春季和冬季,放牧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个小时内比较适合,而夏季和秋季的放牧时间一般维持在10小时左右比较适合。

5、喂养方式

当季节进入冬春季节时,由于牧草进入枯草其,而贮存的牧草营养含量也有所下降。在养殖的过程中,只依靠放牧难以保证其能够摄取充足的营养,因此在这个季节的养殖过程中应当添加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喂养。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利用饲料、秸秆以及青干草和农副产品进行喂养。对羊群进行补喂,尤其是羔羊,在补喂过程中特别要注重营养的搭配,主动添加蛋白质和矿物质。

二、羊病防治

1、自繁自养,注重饲养管理质量

饲养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对羊群的食欲、精神以及粪便等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进行检查、治疗,并做好患病羊和正常羊的隔离工作。当出现疫情时,要做好隔离、消毒以及封锁等紧急应对措施。在病羊尸体的处理上,要进行妥善的处理,及时深埋或者焚烧,有效的切断传染源。

2、注重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

确保羊舍卫生、干净,并保持干燥,及时对羊群产生的粪便进行清除,并选择固定的地点进行堆积发酵,以便能够充分的利用,确保羊饲料的新鲜程度,避免出现发霉变质等情况,要确保蚊蝇等能够传播疫病的传染源远离羊群,有效切断羊感染疫病的途径。

3、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杜绝传染病传入

(1)做好入场检疫工作,如需从外地调羊,只能从非疫区购羊,还要经过当地兽医部门检疫并出具检疫合格证。购进的羊应再次检疫并隔离观察至少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者,经消毒、驱虫、没有注射过疫苗的羊只还需要补注疫苗,然后才能与原有的羊群混群饲养。

(2)羊场所有会用到的饲料和用具,也要从安全地区购入,以防疫病传入。定期进行检疫,要定期对羊群进行某些传染病的检疫,如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扑杀、隔离治疗等,防止其在羊群中扩大传播。

4、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1)如果过多的使用抗生素,会很容易导致羊所带有的病原体对药物产生强烈的抗药能力,从而导致药物失去本应起到的功效。所以,要将使用的抗生素控制在合理的剂量范围内,且务必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使用(具体用药剂量需要咨询当地兽医)。另外在联合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

(2)总之,饲养人员需要积极的分析各种羊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注意掌握常见的羊病的防治办法,才能更好的保证羊群的健康生长,提高整体饲养水平。

284 评论

小小亦儿

在防治羊病的过程中,给药方法有多种,应根据病情、药物的性质、羊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 口服法水剂口服法是将少量的水剂药物或将粉剂和粉碎的片剂、丸剂加适量的水,制成混悬液,装入橡皮瓶或长颈玻璃瓶或一般的长颈酒瓶中,抬高羊的嘴巴,给药者右手拿药瓶,左手用食、中二指从羊右口角伸入口中,轻轻压迫舌头,羊口即张开。然后,右手将药瓶口从左侧口角伸入羊口中,并将左手抽出,待瓶口伸到舌头中段,即抬高瓶底将药送入,对于易打呛的药可一口一口的灌,咽下后再灌。羊如呜叫或打呛时,应暂停灌服,到羊安静时再灌服。对于羔羊,可用10毫升注射器(不要针头)吸水剂药物直接注入口咽部,使羊吞咽内服。粉剂给药法是将粉剂拌料或用一塑料管装药直接撒在羊的舌面上,让羊吞服。(二) 注射法注射法是指将灭过菌的液体药物用注射器注入羊的体 内。注射前要将注射器和针头用洁水洗净,煮沸15分钟以上 再用。注射器吸入药液后要直立,推进注射器活塞,排除管 内气泡后,用酒精棉球包住针头,准备注射。常用的注射法 有以下几种:1. 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法多用于羊痘预防接种。部位 一般在尾巴内面或股内侧。方法是:如在尾下,以左手向上拉紧尾部,使注射部位皮肤绷紧,右手用注射器(1毫升的针管,5~6号针头),在确实的保定下,将针头刺入真皮内,然后把药液注入,使局部形成豌豆大的水泡样隆起,拔出针头即可。2.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把药液用注射器注射到羊的 皮肤和肌肉之间。部位是在颈部或股内侧皮肤松弛处。注射 时,先把注射部位的毛剪净,涂上碘酒,用左手拇指、中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食指在前端压一小凹,右手持注射器用针头沿左手食指前沿刺进皮肤下面,如针头能左右自由活动,回抽无血,即可注入药液。注完拔出针头,在注射点上涂擦碘酒。如药液较多可分点注射。凡易于溶解的药物、无刺激性的药物及疫苗等,均可进行皮下注射。3.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是将灭菌的药液注入肌肉比较 多的部位。羊的注射部位一般是在颈部。注射方法基本上与 皮下注射相同,不同之外是:注射时以左手拇指、食指成 “八”字形压住所要注射部位的肌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向肌肉组织内垂直刺入,对于瘦羊,应斜向刺入,防伤到骨骼,回抽无血,即可注药。一般刺激性小,吸收缓慢的药液,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均可采用肌肉注射。4.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已经灭菌的药液直接注射到 静脉内,使药液随血液很快分布到全身,迅速发生药效。羊 的注射部位是颈静脉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界处。 注入方法是先把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后,用左手按压静脉靠近 心脏的一端,使其弩张,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向上刺入静 脉内,如有血液回流,则表示已插入静脉内,然后用右手推 动活塞,将药液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后,左手按住刺入孔,右手拔针,按压一会儿,在注射处涂擦碘酒即可。如药液量大,也可使用静脉输入器,刺入方法同静脉注射,凡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及药物刺激性较大,不宜皮下或肌肉注射的药物(如九一四、氯化钙等)多采用静脉注射。输液时速度不要过快,天冷时药液温度低时应加温后进行。(三) 灌服给药法1、 胃注药法对于一些易引起打呛的药物,如醋、中药冲剂等药物的灌服。胃管前端涂少量液体,胃管可从鼻孔插入或外套一约15厘米长的钢管从口中插入,插时若羊反抗剧烈、咳嗽,应拔出重插,插入后,用拇指和食指捏压气管后部,应能捏到胶管的存在,必要时可配合拉送胶管确定胶管是否已插入食道。在确定胶管已插入食道前不可把胶管放入液体内,否则易导致异物性肺炎。此法适用于羊瘤胃臌气时放气。2、 灌肠注药法是向直肠内注入药液,常在直肠炎、大肠炎、便秘时使用此法。方法是让羊站立保定,在橡皮管前端涂上凡士林,插入直肠内,把橡皮管的盛药部分提高到超过羊的背部,使药液注入肠腔内。药液注完后,拔出橡皮管,用手压住肛门,以防药液流出。注液量一般在100~200毫升之间。也可采用人工授精保定法注入药液,即由助手将羊头夹在两腿中间,提举羊的两后肢,使其头部朝下,然后进行直肠注药,数分钟后再放下后肢,任其自由排出灌肠液体。(四) 瘤胃穿刺注药法瘤胃穿刺注药,常用于瘤胃臌气放气后,为防止胃内容 物继续发酵产气,可注入止酵剂及有关药液。有些药液(如 四氯化碳、驱虫剂)刺激性强,经口入消化道反应强烈,可采用瘤胃穿刺注药。方法是:如果瘤胃臌气,穿刺部位是在左肷窝中央臌气最高的部位,局部剪毛,用碘酒涂擦消毒,将皮肤稍向上移,然后,将套管针或普通针头垂直地或朝右侧肘头方向刺入皮肤及瘤胃内,气体即从针头排出。如臌胀严重,应间断放气,气放完后再注入相应的药物;如为泡沫性臌气应先注入适量的消沫剂才能放出气体,然后,用左手指压紧皮肤,右手迅速拔出针头,穿刺孔用碘酒涂擦消毒。如注射驱虫剂或其他药物,穿刺部位是在左肷部髋结节与最后肋骨所引水平线的中间,距腰椎横突5~10厘米处。(五) 腹腔穿刺注药法腹腔的容积较大,很多药液可以通过腹膜的吸收作用达 到治疗的目的,一般用于补充体液与营养物质及腹腔透析,以治疗内脏某些疾病。部位是在右肷部。方法是先剪毛、消毒,取长针头刺入腹腔,针头刺进后能左右活动,再接上带药的注射器或输液器,徐徐将药注入即可。如用大量液体进行透析疗法时,应待药物在腹腔内停留30~60分钟后,于腹下部脐前5~l0厘米处,用长针头穿刺腹腔壁并进入腹腔,排出多余的积液。(六) 气管注药法气管注药法是将药液直接注入气管内。注射时多采用侧 卧保定,且头高臀低,皮肤消毒后将针头穿过气管软骨环之 间,垂直刺入,摇动针头能自由活动,接上注射器,抽动活塞见有气泡,即可将药液缓缓注入。如欲使药液流入两侧肺 中,则应注射两次,第二次注射时,将羊翻转,卧于另一侧。 该法使用于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和肺部疾病。也常用于肺部 驱虫(如羊肺丝虫病)。(七) 皮肤表层涂药法皮肤表层涂药法多在羊患有疥癣、虱、皮肤湿疹、外伤、 口疮等时采用,就是将药物直接涂到病变部位表面。如羊患 疥癣时,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刮去干燥的皮屑,再把调好的 敌百虫油剂涂到患部即可。如患乳房炎可在乳房外部涂抹一些相应的药物。

344 评论

深海R蔚蓝

如何预防羊生病

180 评论

相关问答

  • 牛羊病治疗及防治论文

    牛口蹄疫症状: 牛口蹄疫病毒潜伏期为2~4天,最长1周左右。病牛初期体温升高到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流涎咂嘴,开口时有吸吮声。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

    泷泷大魔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牛羊病治疗及防治论文题目

    牛消化道线虫病的病原包括毛圆科、毛绒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多种线虫。这些虫体寄生在牛的第四胃、小肠和大肠中,在一般情况下多呈混合感染。对牛来说主要有指形长刺线虫、

    我是一只喵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羊痘病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羊痘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病例初期为痘疹,后变水泡,脓包,最后干结成痂脱落而痊愈。病羊体温升高(4

    开心往前飞tt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牛羊病治疗及防治原则论文

    一、症状类型 1.持续不退的发烧 奶牛持续数日高烧不退,体温日差在1℃以内的高热,称之为稽留热。多见于牛瘤、大叶性肺炎、牛副伤寒和牛败血症等。 2.呼吸

    Jacksperoll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羊螨病的治疗论文

    发病症状羊嘴唇、口角附近、鼻边缘、眼圈及耳根部等处极易发生疥癣,发病后患羊精神很不安定,患处皮肤发红、剧痒,常在木桩和墙上擦磨;继而出现疹、水泡、脓疱和痂皮。绵

    星不所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