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正正
人人都说锻炼好,但已经退休的著名中医徐再春教授,却不这么认为。他曾说:“人生有一傻,没病吃药最傻。别老照镜子看肚子有没有大起来,特别是老年人,不要患上慢性病后拼命锻炼。在40岁前必须锻炼,在50岁前适当锻炼,在60岁后不锻炼、多保养。”其实不光中老年人,年轻人也该注意锻炼适量。可是很多人的运动方式都不当,那么我们来看下在运动中都容易犯哪些错误呢?教你避免~一、关于运动1、走得多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时,会使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大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细胞活性大大降低。2、速度快对于走路和跑步而言,强度就是速度,强度过大容易发生运动伤害。比较常见的有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及腰部的疼痛和损伤。3、早起就猛跑不吃早餐或不补水就出门“狂走猛跑”,会导致血糖过低。早起时,人体血液更黏稠,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运动风险更大。此外,凌晨是心血管病高发期,高危人群应避免清晨剧烈运动。4、严寒酷暑无阻研究表明,极端温度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一热一寒,是心脑的“大敌”。目前早晚温差大,一定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避免过度运动。5、靠走路减肥人体一天中摄入的热量越多,器官负担越重,但如果再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器官的负担则翻倍,久而久之,加快器官衰老。二、关于休息1、小憩20分钟 — 让心脏动起来多项研究表明,小憩是减压神器,能提高灵敏度和工作效率,也更有利于心脏健康。研究发现,一周午睡3次以上、每次小于30分钟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37%。2、喝杯热茶 — 让大脑动起来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水能够让你的大脑提速14%,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天气渐热,喝杯热茶还是清热止渴的法宝,因为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加速汗腺分泌,还可以利尿。3、伸个懒腰 — 让肺动起来伸懒腰能增加对心、肺的挤压,增加全身的供氧,还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收缩和呼吸的加深。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4、吃健康零食 — 让肠胃动起来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吃点健康零食,既可以让你得到身心的放松,还有助于补充营养。建议在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给自己来个短暂的“茶歇”,酸奶、水果、坚果等都是比较健康的零食选择。5、简单运动 — 让身体动起来拉拉筋、扭扭腰,或者深蹲、靠墙站立、高抬腿、俯卧撑都是比较简便易行的运动,还可以练一两组瑜伽或太极的动作,时间不必太长,几分钟就能让身体充分放松。6、晒太阳 — 让免疫力动起来晒太阳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国人晒太阳的时间仍远远不够。不妨在你感到疲倦时,把晒太阳这个功课补上。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是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此时可以散散步,或者边晒太阳边打电话,一举两得。可以多晒晒背部、双腿和头顶,有助于钙的吸收、合成,还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晒15-20分钟为宜。7、发呆5分钟 — 让精神动起来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他们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另有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风险降低25%。要想长寿,平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避免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养成适当、不过量的运动的习惯,能够使我们达到长寿的目的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en2012070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缺乏运动会让年轻女性在未来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增大。
研究人员从英国选取了万名年龄在22~90岁之间女性的健康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缺乏运动对所有年龄组的女性都构成了最大的风险。30多岁不爱运动的女性,在今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高出近50%,这一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40岁后不爱运动的女性今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高出38%,50岁后不爱运动的女性今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高出28%。
该研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温迪·布朗教授将不爱运动描述为“未得到充分关注的心脏病风险因素。”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越早形成运动习惯,对自己的心脏健康就越有利。研究显示,缺乏运动的人比超重或肥胖的人更易患心脏病。心脏是人体的重 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 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心脏内 科专家介绍说,缺乏体力活动已经确定为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大家都知道,高血压、高血脂、髙血糖、肥胖等都是引起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而控制这些因素除了饮食调节,科学的运动也很重要,适当的运动能够燃烧过多 的卡路里,帮助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血脂,长期锻炼还能使高血压程度减轻, 同时能增强心肺功能。现在相当部分退休老人己重视锻炼,有条件的“白领”也有了这面的意识。 但是大多数人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我们了解到,保持每周3~5次有规律的运动锻炼,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散步(快步)、慢跑、游泳、有氧操、骑脚踏车、 打球等运动项目,就足以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xiao叶子0118
是的。《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新发布的一项持续15年、涉及8万人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普通人通过锻炼身体可降低28%的死亡风险。下面这些运动项目对健康和长寿的影响最明显。01 持拍类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持拍的小球运动对速度、耐力、爆发力、反应力、控制力等的要求都很高,不仅锻炼肩肘、手部、下肢等部位,还能调动大脑功能,实现眼到手到心到。持拍类运动训练到的运动部位更全面,强度适中又包含队友间的互动,因此健身效果特别好。可减少综合死亡风险4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56%。02 游泳游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41%,可减少综合死亡风险28%。并且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延缓呼吸机能减退。游泳几乎不会造成运动损伤,更适宜长期坚持,非常适合关节不好的人,以及超重和肥胖的人。03 瑜伽瑜伽可降低死亡风险27%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36%。瑜伽是一种身心同练的运动,可以改善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等,具有身心疗愈的功效。04 跑步跑步,装备比较简单以及不太受场地限制,容易进行,因此跑步的人群相对比较多。跑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45%。跑步主要是下肢力量,增强心肺功能,延缓大脑衰老。腿部力量强,人老了也能站得稳,降低跌倒的风险。跑步前先热身10分钟,运动后要做拉伸运动,跑步时上身要直,两臂放松,自然摆动。结束后也适当做一些放松运动,让机能更好的过度,恢复平静状态。05 大球运动大球运动未能明显降低死亡风险,但有出众的健康好处。大球类运动更多体现竞技体育的精神,对运动者的心理素质、反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是训练。
魅力人生
人体“发动机” 心脏是一个强壮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强力泵。心脏之于身体,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 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的话,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而通过抢救不能复跳,那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终止了。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而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病。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
夏筱筱筱瞳
生命在于运动。持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简直把体育运动看成了一种对延长预计寿命的投资。但是,柏林科学中心社会研究所的国民经济学家格特·瓦格纳博士对此提出挑战,他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人的预计寿命是不能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延长的。瓦格纳指出,尽管许多项研究都表明,体育活动对某些可测量的健康状况指标有积极的影响;也有许多情况表明,坚持体育活动可使人避免某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使身体有舒适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意识,本身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还不能根据经验说明被当作手段的体育运动对改善健康状况是否真正有效,原因之一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往的调查工作只着眼于某些成功的而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失败的运动员。”他同时指出,目前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关系的许多研究是纯粹的概况研究,这里包含着通常无法检查的假设,例如“那种认为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一切可变项目都相同的假设,一般是不正确的。”他根据在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所作的调查,说明不熟练工人和学徒同高级公务员之间的预计寿命的差别大约为8年。并就此指出:“这说明,良好的教育和稳定的收入很可能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预计寿命的最有效手段。”这种因教育程度和工作条件而产生的预计寿命的差别,很可能大于因搞不搞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差别。因此,他认为必须创造卫生事业以外的条件,例如缩短工作时间并实行弹性工时制,充分增加实际收入,从而使人们有可能腾出足够的业余时间从事包括体育锻炼在内的自己喜爱的各种活动。他说:“通过技术进步提高预计寿命的战略可能比改变行为的战略更有意义。”
九尾小妖
坚持运动肯定比那些不运动的人更长寿,首先在运动过程中,你的身体中的压力得到了释放,一些不好的情绪都被释放掉了,对于一个人来说的话,那是相当不错的,很多人都通过运动来减压,这也是一个主要的措施,但是其实运动减压只是运动的一个副产品而已,其实最主要并不是通过运动去减呀,而是通过运动来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得到。活跃和激发,因为大家都知道人体这个本身就是由各个器官和细胞组成的,那么就在运动过程中,你的人体才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百变珠珠侠may
运动能延长寿命,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挪威研究人员对万名在1923年至1932年间出生的老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70来岁的老年人每周进行6天运动,运动强度不管是温和、中等或者激烈,都可以平均减小40%的死亡率。
为了得到这一研究结果,有关科学家们分别在1972年和1973年对其中6000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与访问。之后在2000年,科学家们又重新访问这批志愿者,并对其进行跟踪研究直到2011年。
这项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对于经常久坐不动的70来岁的老人来说,每周至少进行3小时的运动可以延长5年寿命。
运动好处
1、老痴风险低。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年时期做有氧运动多的女性,40年后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降低88%。
2、免疫系统抗老。英国伦敦大学将125名年龄在55~79岁之间的业余自行车运动员与75名年龄相仿、但极少运动的人对比发现,骑车的人免疫系统更能承受老化风险。
3、肌肉更健壮。发表在美国《体育与运动科学评论》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从事每周4次、每次45分钟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的男性,其腿部肌肉量增加了5%~6%。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 有氧运动十大好处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老年人每天运动30分钟 可延长寿命5年
无敌小肉
运动可以延长寿命经常参加运动对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可以减少很多疾病引起的死亡,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中风和癌症。运动还会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高;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精神健康;另外,足量的运动还会提高睡眠质量。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运动还会减少骨质疏松,这样会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参加150分钟中等强度到剧烈强度的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指需要适量的努力并明显增加心跳的运动(如快走);剧烈运动是指需要更大的努力并使呼吸急促和心跳次数大幅增加的运动(例如,跑步或快速游泳)。多项研究表明,运动会增加寿命。美国的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6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1项来自瑞典,5项来自美国)。这些研究涉及近65万20-90岁的人,调查了生活方式因素和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平均调查了10年,在此期间有82465人死亡。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些人的体力活动水平对预期寿命的影响。与业余时间不活动的人相比,每周体力活动水平相当于每周快走75分钟的运动量可以延长预期寿命年;喜欢运动,运动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周150分钟快走的运动量延长预期寿命年。与II度肥胖且不运动的人相比(II度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大于35),体重正常的人并且每周运动量达到150分钟快走的水平,预期寿命可以延长年。然而,体重正常但不运动的人比I度肥胖并且每周运动量达到150分钟快走水平的人少活年(I度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在之间的人)。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每天都运动,而不是把每周需要的运动量集中在一天完成。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业余时间参加运动,即使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运动量,与业余时间不运动的人相比,死亡风险也降低。另外,适度的运动即使不能减轻体重也会有很多好处。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让你活得更健康更长。 *这里所说的运动包括休闲运动,体育锻炼以及一些职业涉及的体力活动。怎样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是根据体重和身高计算出来的。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例如: 如果体重为75公斤,身高为米,则BMI=75/()=判断体重是否健康的标准:·体重过轻=<·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体重指数为30或更高
孕妇在平常饮食上保证每周吃两次鱼就可以补充dha了,吃亚麻籽油、核桃油也可以转换dha。不喜欢吃鱼的孕妇可以买孕妇专用的dha补充。
医学核心期刊有如下:《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核心期刊是对以公
以下是一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可能适合医学论文发表: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 中华医学杂志4.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 中华医学遗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
刚才看了一下孩子的手也是,后来想起来了,孩子右手的无名指小时候受过伤,指甲掉过。可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生长受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