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9

樱花卫厨ks
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杂志作者简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ngmanjing

已采纳

王兴王兴,汉族,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正颌外科中心主任,口腔种植中心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中文名:王兴别名:王兴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职业:口腔医院教授主要成就: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6篇5次获北京医科大学科研成果奖1次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代表作品:《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的外科矫治》人物经历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多年来致力于牙颌面畸形矫治以及口腔种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正颌外科学组名誉组长,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理事、口腔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及美容分会名誉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美容及整形医师协会顾问。国际牙科研究会会员,国际牙医学院院士,亚洲口腔种植学会顾问。现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口腔医学年鉴、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等15种专业杂志编委。主要贡献(1)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6篇(其中第一作者56篇,第二作者44篇,其他作者46篇),其中SCI收录9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19部。主要学术论著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的外科矫治。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的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口内入路的颌骨牵引成骨技术。颌骨牵引成骨在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中的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附88例报告。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牵引成骨矫治(附112例临床经验与体会)。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牵引成骨矫治。牵引成骨技术在肿瘤术后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器的研制及临床研究。获奖记录5次获北京医科大学科研成果奖,1次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2001年被评为九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共97项,医学12项)。2003年作为指导教师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2004年获美国颌面外科医师协会及美国内固定协会2004年度最佳临床研究论文奖。199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6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50 评论

白白桃花

贾辅忠,主任医师,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66年南京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80年4月至1982年4月在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二内科研修肝脏疾病的临床和免疫机理。从事传染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在治学过程中逐渐确立临床感染病学的完整体系。1992年任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教授。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和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医学研究奖。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共8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著书籍28部,其中《临床肝胆疾病》(1984年)、《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1990年)、《临床感染病学》(1998年)等对拓展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曾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理事、江苏省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导小组副组长。曾担任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专业杂志的编委。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内科学(传染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科协主席。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浙江医学》主编及《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传染病诊治;肝衰竭与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研究。创建了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重型肝炎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建立了我国第一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了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完成了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的构建,研究成果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编著了我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人工肝脏》,引领我国人工肝研究发展的方向。创立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首次揭示微生态失衡在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发现细菌耐药新基因;提出了感染微生态防治新策略;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研究成果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主编专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传染病学》等16部,其中,《传染病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36 评论

桃大大仙

近年来,先后在不同学术期刊和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和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等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下面是主要代表专著。运动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体育科学》 2005,25(7) 63-67.运动应激所致血清IL-1β和IL-6浓度增加及其作用研究 《体育科学》 2006,26(7)33-35.运动应激对T-淋巴细胞膜Na+-K+泵和T-LTI的影响及其与高乳酸和k+血症的关系 《体育科学》 2007,27(8)53-567.运动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研究进展。《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 25(4) 450-452运动与与白细胞介素.《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5. 14(4) 233-237不同强度运动引起的血浆K+、Na+变化及其对表面肌电图地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8; 17(1)93(第一作者,权威核心A级)急性运动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体育科技》 2002; 38(4):34大强度运动前后血pH值、血气指标、Hb、电解质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0;102(5)84 (第一作者,核心)运动所致血浆K+和血pH值的变化对肌肉疲劳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6(1)112两种强度运动后的血气指标及其与血浆K+浓度和pH值的关系.《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6(9)747-运动与白细胞的变化.《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136-139。运动应激对Th1/Th2偏移的影响及其与Cor、BLA和BUN的关系. 《体育学刊》2009年16卷.(5)95-99运动性细胞外K+与肌肉疲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8月,18卷(3),18-23.赛前集训期运动员URTIF与Th1/Th2偏移的关系.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月,33卷(11),57-59. 18.下坡蛙跳运动队TH1/TH2偏移的影响及其与Cor、IL-1和IL-6的关系.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1月,34卷(11),57-59.珠海市成人体质现状的研究.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1月,17卷(1),26-30.承担科研课题1 2005至2008: 中国西部地区国民体质现状研究与比较(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负责人。)完成。2 1998至2001: 《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普通体育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四川省教育厅高教项目)。完成。3. 2001至2004: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及能力培养方案与研究》(四川省教育厅新世纪高教改革工程)。完成。

160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论文作者简介范文

    完整的作者简介包括作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地)、简历信息(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等)和联系信息(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三部分,

    小小荷尖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结核病论文作者简介

    科赫毫不动摇,他在汉勒、达万等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第一次培养和分离出炭疽杆菌。又在271号样品中发现了结核杆菌,并认为该菌是

    李嘉图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医学论文作者简介模板

    1、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2、同一篇文

    Nicole699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宁夏医学杂志作者简介模板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

    不落的恺199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医学杂志投稿作者背景简介

    陈灏珠,中国工程院院士。1924年生,广东新会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本科。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心管研

    皖北一只老色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