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9

Nichkhunnie
首页 > 医学论文 > 试管婴儿医学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pplealing

已采纳

从事不孕症治疗以来,常遇到试管婴儿失败的病人问:「医师为什么我这次又没有成功?」其实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这其中究竟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却很重要的问题呢?

面对各种治疗方案,门诊也常被问及「医师我有需要存卵吗?」、「网路上看到胚胎着床前染色体筛检,我需要吗?」、「医师服用这些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呢?」,从临床医师的立场来看,必须替病人筛选掉没有价值甚至是有害的疗法,免除走更多的冤枉路及不必要的花费。究竟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及科学上的可信度如何呢?在实施这些治疗之前,需要考虑的又是什么?

1. 存卵: 替病人分次治疗取卵后,再统一解冻做单一精虫显微受精术及培养,进一步选择及植入胚胎。 I. 优点: 1.较高的怀孕率;2.有机会有多余胚胎可冷冻;3.负担一次单一精虫显微受精术和胚胎植入费用;4.存卵降低植入次数,避免身心煎熬。 II.缺点: 1.会有多余不必要的卵巢 *** 及取卵疗程;2.单一精虫显微受精术或冷冻解冻,可能造成风险;3.存卵并不会让卵子品质变好。

2.胚胎着床前染色体筛检PGS: 对胚胎尚未放入子宫前,检测胚胎是否有染色体数量异常。 I. 优点: 1.精准医疗; 2.减少植入次数,降低心理煎熬; 3.染色体正常的胚胎,植入后怀孕率约为70%;4.医学上认为PGS可施行单一胚胎植入以降低多胞胎风险。 II.缺点: 1.并不会让胚胎品质变好;2.胚胎切片、冷冻再解冻,原本可植入的胚胎在繁复的手续后,可能造成无法植入;3. PGS须使病人额外花上一笔不小的费用。

3.抗凝血疗法: 习惯性流产跟病人容易形成血栓的体质有关系,因为血管容易形成小血栓,胎盘在子宫内膜生长受限,造成容易流产。但这些治疗方式您需要知道: I.阿斯匹灵: 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做试管婴儿时,服用阿斯匹灵会改善怀孕率或活产率,同时无法排除可能的不良作用。 II.肝素: 2013年考克兰研究发现,无法证明试管婴儿胚胎着床前后,注射肝素是否可改善怀孕率。且不确定是否易造成凝血功能的丧失,安全性仍备受争议。 III.抗磷脂质抗体APA检查: 习惯性流产跟抗磷脂质症候群虽然有关系,但确诊不容易,且跟试管婴儿重复着床失败,并没有一定的关系。2008年美国生殖医学会指引ASRM Guideline指出,比较APA抗体阳性及阴性反应个案,尽管无任何治疗介入,两者临床怀孕率或活产率与阴性抗体者并无太大差别,因此抗磷脂质抗体并不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检验APA并没有特别意义,就算检查为阳性也不需在试管疗程中治疗。

4.免疫疗法: 胚胎的基因有一半属于父亲,对母体来说算半个陌生人,母体认出后会出现免疫反应对付胚胎,因此免疫疗法旨在把免疫反应降低。然而有些治疗方式您需要持以保留态度: I.服用类固醇: 有些医生会针对胚胎可能有的排斥反应预先提供类固醇,压制免疫,但从大规模统计来看,使用类固醇并没有改善试管婴儿临床实验结果。 II.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有些病人做完试管婴儿后会接着注射免疫球蛋白,希望调节免疫功能,以防子宫内膜免疫细胞攻击胚胎。但注射免疫球蛋白跟输血一样,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感染等副作用。2015年英国生殖医学会声明,在没有证据证明注射免疫球蛋白对重复着床失败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考量下,并不支持使用。 III.服用奎宁: 奎宁的使用也备具争议,奎宁在帮助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甚至是预防流产,都没有很明确的论文证明。

那么,对于重复试管婴儿失败的病人,目前医学研究证实有哪些确实可行的方法呢? 1. 子宫腔镜 Hysteroscope :排除子宫内病灶,例如子宫内膜息肉或是肌瘤等。 2. 子宫内膜刮搔 Endometrial scratch :进入疗程的前一个周期,在胚胎植入前将子宫内膜刮搔,做轻微破坏,此时子宫内膜会释放出生长因子,使胚胎较易着床。 3. 移除输卵管水肿: 输卵管水肿会影响到怀孕率,故移除输卵管水肿可改善试管婴儿着床率及活产率。 4. 辅助孵化 Assisted hatching :将病人第三或第五天的将胚胎之透明层用酸或雷射变薄,再植入子宫。此作法用于一般常规病人,临床怀孕率未必会有改善;但有研究显示,用在试管婴儿前次失败或胚胎品质较差之病人身上,会有较好的效果。

不孕症治疗是一段心理建设的旅程,曾经失败过的病人要有信心的接受下一次的疗程才是最重要的。病人失望、丧气的心情我们都懂,也同样感到不舍,我们能做的除了专业上的协助外,只能不断的鼓励再鼓励,千万别放弃,我相信一起和病患做了这么多努力,绝对不会白费,一定可以等到大家的心肝宝贝降临。

185 评论

孔雀凉凉

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基因的生物科技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基因研究

引起人们大惊小怪的,就是让父母能够有意识选择孩子遗传特性的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除了用基因方式医治少数遗传疾病,如囊肿性纤维化外,改变基因的成人还不可能出现。改变成人的基因还不是人们敢于轻易尝试的技术,要恢复或加强成人的功能,还有许多更简单、更安全、也更有效的 方法 。

胚胎选择技术是指父母在怀孕时影响孩子基因组合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最简单的干预方法就是修改基因。这不是一种大刀阔斧的变更,因为它要获得的效果就像筛选各种胚胎、选择具有所需基因的胚胎的效果一样。事实上,这种胚胎筛选程序已经在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中 应用了。这种技术已经用了十几年,但还在试验,在未来5到10年将臻于成熟。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可供父母选择的方案会大大增多。

再进一步将出现对生殖系统的干预――即选择卵子、精子、或更可能的是选择胚胎的第一细胞。这些程序已经在动物身上应用,不过使用的方式对于人类还缺乏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人类比较可靠的一种方法也许是使用人造染色体。这项技术听起来像是不可置信的科幻电影,但已经用在动物身上了。人造染色体植入老鼠身上,连续几代被传了下去。人造染色体也用在人体细胞培养中,在数百次细胞分裂中都能保持稳定。因此,它们可以充当插入基因模块的稳定“平台”。这些被插入的基因模块包括在适当时候让基因兴奋或休息的必要控制机制,就像在我们46个染色体中的正常基因的激活或休息,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生理 组织类型,或取决于它们遇到的 环境状况一样。

当然,为安全起见,需要早期介入才能使焦点集中。你不能去修改一个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生理组织不断变化时被激活的基因,因为我们对这一过程所知甚少,有可能发生不想要的或灾难性的副作用。所以,在人体内使用人造染色体的首次尝试,多半要让被植入的基因处在“休息”状态,到成人阶段才在适当的生理组织中被“激活”。

执行这种控制的机制已经用在动物实验中,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特定基因在发育成熟的有机体中的作用。当然,在体内存在着始终控制基因的机制。不同类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理组织内的不同地点和时间被激活或休息,这对未来的基因工程师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与我们现有的基因相 联系的已证实的调节结构可以复制下来,用以执行对植入基因的控制。胚胎选择的目标

预防疾病可能是胚胎选择的最初目标。这类可能性也许不久就会远远超出纠正异常基因的范围。例如,最近的研究显示,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癌症的发病率降低了近90%。很可能是三体性21(即染色体21的第三个复制品,具有增强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导致智力迟钝和其他唐氏综合症的症状)对癌症有预防作用。假如我们能鉴别出染色体上的哪些基因对癌症有预防作用,会怎么样呢?基因学家也许会把这类基因放在人造染色体上,然后植入胚胎,使癌症发病率降低到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水平,又可以避免复制染色体21上其他基因所引起的所有问题。许多其他类似的可能性无疑都会出现,有些可能性几乎肯定是有好处的。

人造染色体的使用可能会进行得很顺利,尤其因为染色体本身在用于人体前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试验。它们可以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后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用于人体。如今,每一种基因疗法都是重新开始的,所以不可能获得绝对的可靠性。

如果有明确的基因修改案例显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似乎是安全的,不可能更简便更安全了,那么人们就会对它们表示欢迎。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值得这样做。未来基因治疗专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会进行试验,观察这种疗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就不应该拒绝。例如,降低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是每个人都非常需要的增进健康的手段。

用基因延长寿命

防止衰老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科研领域,因为这件事似乎很有可能做到,而且是绝大多数人所强烈需要的。如果能通过揭开衰老过程的基本程序,发现某种手段能使我们开发药物或其他对成人有效的干预手段,那么人人都会需要。

胚胎工程可能比对成人的基因疗法更简单,更有成效。因为胚胎中的基因会被复制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能获得具体组织的控制机制。所以很可能对胚胎的干预 措施 对成人是行不通的。这样一来,父母很可能把怀孕看作赋予孩子健康条件的机会――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如对衰老生物学的研究投入资金,会极大地加速“衰老治疗”。如今,这个领域资金非常缺乏。许多资金都用于研究治疗老年病的方法上,没有用来搞清楚衰老的基本过程,而许多老年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早老性痴呆症、关节炎和糖尿病)都是由这一过程引起的。能加速衰老防止研究进程的另一件事,就是提高这个领域的形象。这个 工作已经开始了,但非常缓慢。吸引年轻的科研人员和严肃的科学家进入这个领域是至关重要的。抗衰老(即延长孩子的寿命)可能将是生殖干预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为孩子谋最大福利是人类的天职。事实上,全球民意测验已经显示,在被测的每一个

国家都有可观的人数对增强孩子的身体和脑力健康感兴趣。他们考虑的不是如何避免某些疾病,而是用干预手段改善孩子的容貌、智力、力量、助人为乐精神和其他品质的状况。一旦技术达到可靠程度,许多人都需要这类干预手段。甚至那些没有这方面压力的人也会这么做,目的是不让孩子处于劣势。当然,人们会很小心,因为他们并不想伤害孩子。总之,如果干预手段失败,他们就得忍受其结果,承受犯罪的感觉。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选择吗?

社会也许并不欢迎某些父母的选择。在美国性别选择是合法的,但在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就是非法的。不少人认为,尽管西方国家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性别失衡,很难说父母的选择伤害了谁,但这个程序在美国也应该是非法的。另一个即将来临的决定是父母是否因为大量基因疾病而进行筛选。父母们不久就能够选择孩子的身高和智商,或选择性情气质的其他特点――容易患病的机制也许不久就会在基因解读中表现得清清楚楚。

胚胎选择技术的第一批希望所在是基因测试和筛选,即选择某种胚胎而不是另一种。一开始,让许多人接受这个技术是困难的,但要控制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胚胎本来就可能是完全自然形成的。这样选择也许是令人苦恼的,但不会发生危险,我猜想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比问题多。有些人担心这样一来会失去多样性,但我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父母所选择的胚胎可能会产生一个有严重健康问题的婴儿。那么是否应该允许父母做这样的选择呢?例如,失聪群体掀起了一个极力反对耳蜗移植的运动,因为耳蜗移植伤害了聋哑 文化 ,把聋哑视作残疾。大多数非聋哑人正是这样看待他们的。有的聋哑父母表示,他们要使用胚胎选择技术来确保他们的孩子继续聋哑。这并不是说他们拿出一个胚胎来毁坏它,而是选择一个能造成一个聋哑婴儿的胚胎。

这造成了真正的社会问题,因为社会必须承担这类健康问题所需的医疗费用。如果认为父母的确有权作这样的选择,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去重视健康儿的出生而轻视有严重疾患的婴儿,那么我们将无法控制这类选择。但如果我们认为存在问题,并极力想与之进行斗争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斗争是很有前途的。

放开手脚,取消禁令

关于由人体克隆产生的第一例怀孕事件见报后不久,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就表示支持参议院的一份提案,该提案宣布所有形式的人体克隆皆为非法,包括旨在创造移植时不会被排斥的胚胎干细胞,即治疗性克隆。我认为这种禁令下得为时过早,也不会有效果,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误导。就是说,这个禁令无疑是错误的。它根本无法实质性推延再生性克隆的问世,我认为这种类型的克隆将在10年内出现。这个禁令把 政治、宗教和 哲学因素注入了基础研究,这将是个危险的案例。这个禁令的立法理念把更多的关注赋予了微乎其微的小小细胞,而对那些身患疾病、惨遭折磨的人却视而不顾。这个禁令用严厉的刑事惩罚(10年监禁)来威胁胚胎科研人员,这在一个妇女在妊娠头三个月不管什么理由都有权堕胎的国家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美国对胚胎研究的限制,已经对旨在创建再生 医学的生物技术的 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些限制延缓了美国在这个领域的前进步伐,而美国在生物医学的科研力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如今这类科研已转移到英国和其他国家去了,例如新加坡,正在为一项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庞大 计划提供资金。这种延误之所以非常不幸,是因为本应发生的好事如今却没有发生。对多数人来说,10年或20年的延误不是个大问题,但对于演员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以及其他帕金森氏病和早老性痴呆症患者来说,却是生与死的问题。

对各种再生可能性的无知,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但这种无知却不能成为公众政策的基础,因为公众的态度会迅速改变。25年前,体外受精着实让人们猛吃一惊,体外受精的孩子被称作试管婴儿。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与他小孩没什么区别,这个方法也已成为许多没有孩子的父母的明确选择。

不管是出于意识形态还是宗教原因,把新技术加以神秘化,把它当作某种象征来加以反对,都不会有效推迟即使是最有争议的 应用。这种反对态度只会扼杀本可以转化为人人支持的生物医学新成果的主流科研。

人类克隆会在某个国家实现:很可能是以暧昧隐秘的方式实现,而且甚至在确认安全之前就实现。抗议和禁止也许会稍稍推迟第一个克隆人的诞生,但这是否值得花费严肃的人类立法成本呢?

不管我们多么为之担心,人类胚胎选择是无法避免的。胚胎选择已经存在,克隆也正在进行,甚至直接的人类生殖工程也将出现。这样的技术是阻挡不了的,因为许多人认为它能造福于人类,因为它将在全球数以千计的实验室里切实进行,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只是解除生物学的主流生物医学科研的一个副产品。

对于迅速发展的技术,我们要做的重要的事,不是预先为它设立条条框框。务必要牢记,同原子武器相比,这样的技术是没有危险性的。在原子武器中,稍有不慎,众多的无辜旁观者即刻就会灰心烟灭。这些技术仅对那些决定挺身而出使用

他们的人才具有危险性。如果我们把关于这些技术的现在的希望和恐惧带进将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预先控制,从而扼杀它们的潜力的话,我们就只能制定出非常拙劣的法律。今天,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预测这些技术未来会出现什么问题。

比较明智的方法是让这项技术进入早期 应用,并从中学些东西。性别选择就是现实世界的 经验 能告诉我们一些事情的极好例子。许多人想要控制性别选择,但与不发达国家不同,在发达国家,自由选择性别并没有导致性别的巨大不平衡。在美国,父母的选择基本上男女平衡的,女孩占微弱优势。以前有人认为,如果给了父母这种选择权,会出现严重问题,因为男孩会过剩。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危险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有些人认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拥有这种权力,但他们究竟担心什么,往往非常模糊。在我看来,如果父母由于某种原因的的确确需要一个女孩或男孩,让他们了却心愿怎么会伤害孩子呢?相反的情况倒的确值得担心的:如果父母极想要一个男孩,结果却生了个女孩,这个“性别错误”的孩子可能就不会过上好日子。我相信,让父母拥有这种选择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们还可以想象出有关性别选择的各种麻烦事件,编出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 故事 。但如果将来事情发生了变化,性别不平衡现象真的出现了,我们再制定政策处理这类特殊问题也不迟。这要比现在就对模糊的恐惧感和认为是在戏弄上帝的思想观念作出反应,无疑要明智得多。这是民主化的技术吗?

阻止再生技术的行为使这些技术造成 社会的极端分裂,因为阻止行为仅仅使这些技术为那些富裕的人所用,他们可以非常容易地绕过种种限制,或者到国外去,或者花大钱寻求黑市服务。

其核心是胚胎选择技术,如果处理恰当,它可以成为非常民主化的技术,因为早期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可以面向各种残缺者。把智商在70到100(群体平均数值)的人向上提高,要比把智商从150(群体百分比最高值)提高到160容易得多。要让本已才智卓绝的人再上一层楼,那非常困难,因为这必须改善无数微小因素的复杂的混合配备状况,正是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个超人来。而改善退化的功能则要容易得多。我们并无超人的案例,但我们却有无数普通人为佐证,他们可以充当范例,引导我们如何去修改一个系统,使之至少达到正常的功能。

我觉得,人们以为我们是平等的创造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于是就认为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基因抽奖可能是非常非常残酷的。你去问问行动迟钝的人,或问问有这样那样基因疾病的人,他们是不会相信什么基因抽奖是多么美妙公平这种抽象言论的。他们就希望自己能更健康些,或者获得某些方面的能力。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在许多方面创造了一个平等的竞技场,因为那些本来由于基因原因处于劣势的人也有了竞争的机会。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技术就像其他技术一样, 发展很快。在同代人之间,富人和穷人的应用差距不会很大,而在两代人之间的应用差距却会很大。如今,甚至比尔?盖茨也无法为他的孩子获得某种在25年后中产阶级也认为是很原始的基因增强技术。

所谓明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懂得什么我们有权控制,什么无权控制。我们务必不要自欺欺人,以为我们有权对是否让这些技术进入我们的生活进行选择。它肯定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形势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去使用这些技术。

但在我们如何应用它们、它们会如何分裂我们的社会,以及它们对我们的价值观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上,我们的确有某种选择余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讨论。我本人对这些技术是满怀希望的。它们可能产生的好处会大大超过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想,未来的人类在回顾这些技术时,会觉得奇怪:我们在这么原始的时代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只活到75就死了,这么年轻,而且死得这么痛苦难过。

政府和决策者不应该对这些研究领域横加阻挠,因为由于误用或意外所造成的伤害,并不是仅有的风险。能够挽救许多人的技术因为延误而使他们继续遭受痛苦,也是一种风险。

当务之急是倾全力获得足够的安全性,防止意外的发生,而要做到这点,协调者看来要牺牲许多间受影响的人的安全。疫苗的例子就是这样。疫苗有许多年没有进展,因为引起诉讼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那个孩子受了伤害,会产生巨大的后果。然而很明显,对接受疫苗接种的全体人而言,是非常安全的。

我认为人们对于克隆也是同样的问题。它在近期可能会影响最多一小部份人。在我看来,拒绝会改变数以百万患者命运的非常有可能的 医学进步,振振有词地宣称这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这是一种奇怪的逻辑。

失去人性还是控制人性?

另一种祁人之忧,认为任意篡改生物机制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人性。但是,“人性”究竟是与某些非常狭隘的生物结构有关,还是与我们接触世界的整个过程、与我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呢?例如,假如我们的寿命增加一倍,会不会使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人性”呢?寿命延长必然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改变我们的互动方式,改变我们的 组织制度、家庭观和对 教育 的态度。但我们还是人类,我敢断言我们会迅速适应这些变化,并会对以往没有这些变化的生活觉得不解。

如果原始的狩猎者想象自己生活在纽约城,他们会说在那样的地方他们可能不再是人了,他们认为那不是人的生活方式。可是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不仅把纽约的生活看作是人的生活,而且是大大优于狩猎生活。我想,我们改变生物机制所发生的变化也是如此。

目前人类还处在进化的早期阶段,至多是青少年期。几千年后,未来的人类来看我们这个时代,会认为是原始的、艰难的同时充满希望的时代。他们也会把我们这个时代看作是人类发展的特殊的光荣的时刻,因为我们为他们的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很难想象即使一千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猜想我们现在的生物重组会大大影响未来的人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基因的生物科技论文范文

130 评论

childrenqj126

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胡长娥 2010-8-17 社区门诊患者输液中的心理护理 薛萍 2010-8-17 腹腔镜手术心理指导及手术前后的护理 王娟 宋丽苓 吕... 2010-8-17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周志艳 2010-8-17 浅谈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郭俊芬 2010-8-16 浅谈门诊治疗中患儿的心理护理 郭益群 2010-8-16 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颜麒麟 2010-8-16 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心理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 岳燕蓉 2010-8-16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曹棉坤 2010-8-16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焦虑的心理护理研究 王晓云 2010-8-12 心理护理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的重要意义 孙琼梅 2010-8-11 试管婴儿孕产妇特殊心理分析及护理策略 李璟 2010-8-11 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 顾俊荟 罗洁玉 2010-8-10 手术患者心理反应分类及护理体会 刘晓丽 2010-8-10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康复期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王志宏 史学军 2010-8-10 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干预 赵淑珍 2010-8-10 妊娠剧吐中的心理干预 辛翠云 2010-8-9 有没有你要的啊!有的话把邮箱给我,我发给你

87 评论

此夏若空820

这一类论文很难找的,费了可大劲儿在才找到的,楼主给个分吧。 浅谈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郭俊芬 【关键词】 癌症晚期;心理反应;护理对策 癌症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现在医学的飞速发展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新的突破,但是彻底攻克癌症这一难关,仍然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癌症患者还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尤其是晚期癌症的患者,大多都要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一系列的治疗过程,在经受种种躯体痛苦的同时,也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患者在经过一番痛苦折磨后,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而积极健康的心态对癌症晚期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护理工作者要做到的,就是给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照顾,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1 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反应 否认期 患者知道自己患不治之症后,常有侥幸心理,此期患者的反应很短暂,面对死亡他们会迫切求医,寻求最好的药物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对待疾病仍抱有侥幸心理。 愤怒期 此期患者常会怨天尤人,愤怒地想为什么患病的是自己?因此会有抱怨、挑剔甚至斥责医护人员与家属。表现为生气与愤怒,充满怨恨与嫉妒的心理,使周围的人难以与之接近,继而拒绝与医护人员配合,甚至拒绝常规治疗。 忧郁期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清楚地看到自己正接近死亡,任何努力都已无济于事,会表现出明显的忧郁和悲哀,明显影响到饮食和睡眠,伴有恐惧、焦虑、悲哀不安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接受期 此时患者对死亡已有准备,恐惧、焦虑、悲哀也都随之消失,显得很安详,身心均已衰弱,对周围任何人和事物都不感兴趣。 2 护理对策 (1)对患者要有高度同情心,做到热情.体贴.耐心.关心,爱护理解患者的一切举动,从而缓解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2)向患者讲授治疗癌症的新进展、新成果,坚定患者对治疗癌症的信心。(3)向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治疗效果,说明药物的疗效高低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并不取决于价格的高低,要患者正确对待药物治疗。(4)对多次住院的患者,更要热情接待,细心讲解疾病复发转移的原因,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并能正确对待。 总之,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我们护理人员应该更多地倾注我们的爱心和关心,多向他们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保健常识,鼓励患者要有坚强的意志,保持乐观的思想和愉快的心情,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1 评论

相关问答

  • 婴儿医学杂志

    一、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一定的局限,目前俄罗斯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也是比较高的,但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并不能一次成功。导致了精子失去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会,很有

    再也再也不吃了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艾滋病编辑婴儿论文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预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具体也不太了解,只是觉得这个实验有点太冒险

    哆哆的卷妈妈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医学论文婴儿DHA

    宝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DHA对宝宝的大脑神经及视力发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地补充DHA,能更好地促进宝宝智力和视力的发育。给宝宝补充DHA可以从食物

    别做慈善家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抗艾滋病婴儿议论文

    携手抗艾,重在预防忘记了是从那一天起,爱滋病这个略带西方色彩的字眼闯如了我们的生活.它惊醒了沉睡中的我们.让我们认识了爱滋,了解了爱滋,惧怕了爱滋,远离了爱滋病

    duduzhu198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婴幼儿早教医学论文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日益提高,而人们针对早期教育在对幼儿教育方面是否能起到作用还存在一定的疑虑,对早教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和明确,可以增进我国在幼儿教育工作方

    慧慧在济南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