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2

福尔萝卜丝
首页 > 医学论文 > 伤寒杂病论是谁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薄荷红茶cheer

已采纳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240 评论

yiliudewendu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所写

一、作者介绍

伤寒杂病论是由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张仲景是“四大名医”之一,他的医学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用三十余年时间创作了数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伤寒杂病论》了。

二、结构与内容

1、伤寒的概述:这部分主要是对伤寒病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分类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病机病理: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伤寒病的病机和病理,是理解整个病程的重要基础。

3、治疗方法: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等。

4、其他杂病:伤寒杂病论中除了伤寒病外还涉及了许多其他疾病,如心腹杂病、头痛杂病、暴病杂病等,内容相当丰富。

三、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1、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是中国中医研究的一部重要经典。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经验,被认为是中医方剂和治疗方法的宝库。

2、对于后人的学习和借鉴有重要影响。此外,伤寒杂病论还是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历史地位

1、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一,但其中有许多方剂在现代医学中已被证实有一定疗效。

2、如黄芪、人参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注射用的柴胡加芍药汤也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剂之一。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中医学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243 评论

秋末夏初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并著述了《脉经》。

《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释、研究、整理甚广,并形成了伤寒学派和经方派。《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促进了中药方剂治法的应用发展,被后世称为“医门之圣经”。

《伤寒杂病论》共载方360余首,许多名方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

仲景方剂被称为“经方”。经方在君、臣、佐、使的配伍运用和加减变化上具有严谨的法度,遣方用药,各具特点。如伤寒六经各有主证,主证有其主方,主方有其主药,根据病证变化,加减化裁,极其灵活。方药剂量也颇有讲究,方中某一药物剂量的增损,即左右整个方剂性能,时至今日仍屡屡见诸临床,故后人有云“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从整个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入手,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的正气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寻找出伤寒发病的规律,并提出了以六经论伤寒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各种病理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指导药方的医书。

250 评论

相关问答

  • 谁写的伤感杂病论文

    一、《伤寒论自序》质疑(《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07期P320)湖北省鄂州市华容人民医院 廖又明《伤寒杂病论》原书早已亡佚。传之于世的《伤寒论》一书,学术界一

    sherilyxi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伤寒杂病论文献

    记住这十五条,你才能入门 一、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它是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学,其辨证大法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诊断与治

    淡定的机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伤寒论中病的论文

    [1]陈亦人.论《伤寒论》的特色与优势[J].国医论坛,1996(01).[2]陈亦人.疑难病证的诊治思路与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01).[

    飞云纵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伤寒杂病论论文

    1、题目 题目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 2、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包括四部

    汀汀2008200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伤寒杂病的论文

    学习伤寒杂病论要明白伤寒的意义,杂病的意义,论的意义,伤寒是使寒伤的意思,寒就是被封藏的阳气,阳气是靠水来封藏的,虽在言阳,阴寓阳中,当人体的阳气不按一年节气或

    潘潘大小J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