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8

水中央1985
首页 > 医学论文 > 英国医学期刊糖尿病研究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骷髅

已采纳

这是因为水果蔬菜里面还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人体之后能够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强体抵抗力。而且能够让身体糖分代谢的更快,所以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

249 评论

以心为马

原理就是蔬菜水果里面有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可以给身体补充,同时促进血液流通,所以能够预防糖尿病。

124 评论

叶子飞扬

“得知自己是二型糖尿病的时候,感觉天都塌了下来” ,正在上班的小月突然收到朋友发来的信息。

一直以来,她都知道朋友很喜欢吃甜食,甜甜圈、奶茶、棒棒糖等等各种带甜味的食物,没有一个能逃得出朋友的掌心。

虽然小月知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对于吃甜食是很忌讳的,可不幸的是,朋友却得了这么一种病,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但她没想到的是,即便爱吃甜食,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得了糖尿病, 况且朋友不过才34岁的年纪 ……

2020年,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2017年中国成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 ,较2015年增加了2%左右。[1]这表明糖尿病在中国是一个严峻的 健康 问题。

按照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糖尿病被大体分为以下3种类型。

Ⅰ型糖尿病

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病因是体内生产胰岛素的 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不全 。这类糖尿病患者的 身体不能自主合成足够的胰岛素 ,导致体内血糖水平过高。

胰岛B细胞的减少成因尚不明确,但根据临床研究来看,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Ⅱ型糖尿病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糖尿病, 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 。Ⅱ型糖尿病的 诱发因素有超重或肥胖,活动减少,高血压高血脂等 。

患者的特征为高血糖,相对缺乏胰岛素, 会带来例如心脏病、中风等一系列并发症。

妊娠糖尿病

这是一种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是由于胎盘产生特殊的孕激素,这些孕激素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效率降低,从而导致血糖的升高。

妊娠糖尿病一般会在 婴儿出生后消失 。但如果是症状严重的孕妇,可能需要服用降糖药。

这几类糖尿病的区别主要是, Ⅰ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Ⅱ型糖尿病多发于老年人,而妊娠糖尿病只发生于孕妇 。在症状上,Ⅰ型糖尿病有多食、多饮、多尿的症状,而Ⅱ型糖尿病则没有。

Ⅱ型糖尿病由高血糖导致,会对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首先是糖尿病肾病 ,由于血糖异常,患者的 尿液中会出现大量的尿蛋白 。长此以往会 严重损害肾脏功能,导致肾衰竭 ,这类肾病是Ⅱ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其次, 糖尿病会对心脑血管造成危害 。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增加了心脏的血流负担,造成糖尿病 心衰、心律失常 等疾病,这类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此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缺乏,会引起体内长期的糖代谢紊乱,脂肪和蛋白质加速分解,体内毒素难以及时排出体外, 很容易出血酮酸症中毒 ,病死率极高。[2]

糖尿病的研究在医学领域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层面,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是全面而多方位的。但尽管如此,Ⅱ型糖尿病还是无法被彻底治愈。

一是Ⅱ型糖尿病的 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受到很多因素包括遗传、肥胖、饮食不合理和缺乏运动的影响,导致体内胰岛细胞的受损,最终胰岛细胞不再生。但尚无针对这一病理机制的治疗方案, 目前的糖尿病治疗以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为主。

二是 降糖方式单一,人工降糖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补充胰岛素 。但是人体合成血糖的方法不止胰岛素,还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等。

目前运用较多的糖尿病治疗方法有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体外注射补充胰岛素等等。

逆转和治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治愈指通过医学治疗的手段,使患者的病因彻底被清除,回到患病前的 健康 状态,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可以在不服用降糖药的情况下,随便进食。

逆转则指的是通过治疗和干预,使患者的病情好转,保持相对的 健康 。

要做到糖尿病的逆转,主要还是通过日常习惯的改善。

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热量和糖分的摄入,否则摄入了过多的糖,就会转变成脂肪,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2015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针对数百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研究人员改变了他们的饮食,每天只吃一种热量极低的流质食物。

数月后,研究参加者的体重平均减少了10公斤。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 控制饮食中热量的摄入,多以清淡、少油饮食为主。

日常锻炼

有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在连续运动一周后,体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的降低。建议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 开展日常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加,体内代谢循环加快,有利于血压和血糖的控制 。

一些有效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对于身体虚弱人群或老年人,则可以采取快步行走的锻炼方式。

缓解压力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身体的胰岛素分泌也会增加。因此,日常工作压力大的人群要适当缓解压力,保持心情的乐观与积极的心态。

保证睡眠

睡眠不好会导致人的空腹血糖升高,而且熬夜也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

美国疾控中心专家亨利·卡恩博士等专家总结了一套“糖尿病风险自测题”,能够大概预估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该项自测题总共有9题。

1.母亲患有糖尿病?

回答肯定,得13分。

2.父亲患有糖尿病?

回答肯定,得8分。

3.患有高血压?

回答肯定,得11分。

4.年龄在55~64岁之间?

回答肯定,得5分。

5.有吸烟史?

回答肯定,得4分。

6.你的腰围有多粗?

男性:腰围不到89厘米,得0分;89~93厘米,得10分;94~99厘米,得20分;厘米,得26分;107厘米以上,得35分。

女性:腰围不到81厘米,得0分;81~89厘米,得10分;89~厘米,得20分;厘米,得26分;104厘米以上,得35分。

7.身高是多少?

男性:身高在170厘米以下,得8分;170~175厘米,得6分;176~178厘米,得3分;超过178厘米,得0分。女性:身高在158厘米以下,得8分;158~160厘米,得6分;161~164厘米,得3分;超过164厘米,得0分。

8.安静时的心率是多少?

男性:68次/分钟或以下,得0分;68以上,得5分。

女性:73次/分钟或以下,得0分;超过73,得5分。

9.体重为多少?

男性:不足公斤,得0分;超过公斤,得5分。

女性:不足公斤,得0分;超过公斤,得5分。

【测试结果】

20分及以下: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5%;

21~32分: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9%;

33~42分: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16%;

43~54分: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25%;

55分及以上:未来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大约为33%。

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大部分都是2型糖尿病,由不 健康 的饮食和作息引起。虽然2型糖尿病无法治愈,但是却可以进行控制和预防。关键还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谣零零计划##2021春节医路守护##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09 评论

天天考古

《英国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成果,吃白米饭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55%。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天天要吃的白米饭居然会是“这个样子的”!有许多人就开始不吃或少吃白米饭了。

对于这个劲爆的研究结果,我们该如何来看待呢?今天小于老师就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白米饭是由稻米经过研磨加工过后留下的胚乳部分,这一部分相对于全稻来说,营养成分单一,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构成。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所谓糙米(一种粗加工的粮食)相比,缺少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以及少量的矿物质等,当然,也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些部分,才使得白米饭的口感要明显优于糙米。而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都属于人体每天所需要摄入的营养素之列,但是,因我们饮食结构的原因,这些营养元素本身就容易缺乏。

其次,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并非由某一种食物引起(例如吃糖多或吃白米饭多)。所谓代谢性疾病是人体对能量的代谢出现问题。人体能量来源主要是通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获得。对一个正常人来说,这三种能量物质的摄入应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有两个条件,其一是三者所提供的总能量不超过人体每天所消耗的能量;其二是三者之间的供能比例要保持在合理水平(碳水化合物55%-65%;蛋白质10%-15%。脂肪20-30%)。如果一个人的日常饮食结构出现任何一种或两种偏差,长此以往,都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影响代谢,从而引起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现在就研究结果来看,《英国医学杂志》中的调查要素只局限于白米饭吃多吃少这个问题上,而其他很多影响调查结果的要素没考虑其中。例如,在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相似(当然报道中并未提及)的情况下,所谓白米饭吃得多的人,并不一定每天吃的食物总量和米饭吃得少的人一样。或许白米饭吃得多的人,其他类型的食物摄入量也很高。

目前来看,世界各国正式发布的膳食指南当中(尤其是亚洲国家,因为更适合我们),都没有对白米(精米精面)进行否定,只是鼓励居民多增加粗加工粮食、杂粮、薯类的摄入,最好占到每天粮谷类食物的20%-40%,精米精面60%-80%。

因此,根据这个研究成果来看,这份研究不论从参考要素的全面性,还是从研究报告的严谨性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在这种局限性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也不具有普遍性。所以,结果你懂的。

作者介绍:于良,中国营养师联盟执行秘书长,全国十大金牌营养讲师,人民网《人民健康营养“识”堂》专栏作者,第十六届北京市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优秀奖,北京营养师协会首届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二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三言良语说营养》主播,喜马拉雅FM签约主播,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特邀讲师,《健康时报》《中国食品报》《中国中医药报》撰稿人。

285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糖尿病研究前沿论文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方孔金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外糖尿病研究概况论文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aprileatapple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糖尿病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这都行。。。。。

    大果果就是我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糖尿病研究论文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除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外,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做好早期正确的健康教育意

    小特别1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英国医学期刊method的研究

    来自于/欧洲肥胖会议、《英国医学期刊》 如果您 *** 大,穿牛仔裤不好看,不要泄气,因为研究显示,腰细 *** 大的人较长寿,但若 20 多岁就体重过重,则要

    stella84070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