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0

aprileatapple
首页 > 医学论文 > 扶阳术治理少阴病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23456789小姐

已采纳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治则方药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1.寒化证 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宜四逆汤。 2.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 ①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②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3.少阴兼太阳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如方名)。 4.少阴兼阳明里实证 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记得采纳啊

321 评论

我们的2016

现在有很多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不是月经不调,就是痛经,要么就是满脸的青春痘。还有很多40岁以上的女性,更年期快到了,睡不着、心烦,各种问题找上来。

十女九寒,很多女性的体质偏向寒性。寒性体质常年得不到保养,会导致什么情况?就是所说的月经不调、痛经、气色蜡黄、头晕眼花,神疲肢倦,长痘痘……这些先不用说了,最可怕的是不孕不育!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甚至流产!

百病起于寒,宫寒在妇科病及妇科不孕症中占一半以上,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1、月经异常

月经异常经前小腹有坠胀感,并出现白带增多、腰酸或痛、两乳胀痛等现象,少数有反胃、作呕反应;行经腹痛,小腹发凉,月经色黑有血块,个别女性痛经达到难以忍受之程度。

2、下腹寒冷有时作痛

经期有时错后,色淡而量少,精神较差,平时腰酸腿软,小便较多,月经量少,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脉沉。真阳不足的则腰酸如折,面色黯黄,自觉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温,主要脚冷而疲软,口淡而无味,喜食辛燥,月经略有错后,有白带,小便频或失禁,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沉弱。 体寒乃百病之源。

俗话说"十病九寒"、"病从寒中来",女性在天凉时衣着单薄违背了 养生 原则。女人的生殖系统最怕冷,冷天比较耗损阳气,下半身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容易出现手脚冰冷、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甚至月经不调的症状。

3、发胖

宫寒者的另一表现是浑身发胖,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充当起"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

其实,扶阳调养最适合女性朋友,扶阳医学 重视阳气,强调扶阳 。

《黄帝内经》说: 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1、扶阳补阳气、驱寒气——调理妇科

扶阳派的治病之法可以调和阴阳,激发人体自愈力,并且我们也常说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寒则温之,冷则热之,我们可以运用扶阳疗法来达到调和阴阳的功效。寒去元气自回,而去寒当用热。扶阳在古代就是用来治寒病的,正是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

2、活血化瘀、除色斑——养出好气色

寒则凝,凝则淤,淤则堵。中医认为,多数色斑为痰、淤、湿、毒等邪气在表皮淤积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黄褐斑、雀斑。

扶阳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淤。故而,很多皮肤问题,如斑、痘、黑眼圈、眼袋、皱纹、松弛、暗淡,甚至很多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妇科囊肿、痛经、不孕不育、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等,都可以通过扶阳医学来调理。

3、温阳、补气、活血——告别月经异常

月经对于女性的重要不需多言:

1、月经正常的女性,才可以怀孕,而且皮肤比较细腻而有光泽。

2、周期性的月经正好可以排除经络的淤血、病邪。

3、女性由于有月经的保护,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强,所以女性的平均寿命也比男性长。

如果女性经血不畅,气血淤结,甚至说已经闭经了,那么以上一切都烟消云散。

至于闭经,可以用扶阳疗法:

中医认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或痰湿血瘀的阻滞、冲任二脉不通,都是可能导致闭经的。故而我们治疗闭经需要补气活血——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扶阳为巩固阳气,可使气血协调、血脉通畅而行气活血,月经也就来了。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307 评论

侠女游浆糊

中医之根,在阴阳之理。阴阳不分,即易庸医杀人。西医不知阴阳,故日杀万人而不知。 自明代朱丹溪出,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中医界遂有滋阴派的兴起。根据我40余年的临床经验,阳亢阴虚体质,在20多年前,确实时有所见。近10多年来,阳亢体质,已极为罕见。阳虚阴盛体质,倒触目皆是。正如大名医李可大师所说,“阳虚者十之八九,阳盛者百不见一”,确是从临床中得来的真知灼见。 其实朱丹溪之本意,是说阴精有限,欲火无穷。“山林不能给野火,海水不能实漏卮”。精液再多,难供无穷泄耗,终有告竭之时。诫人当“慎房事,远女色”,以保真阴。勿纵性欲之阳火,当惜续命之阴精。当今扶阳派勃然兴起,狠批滋阴谬论。力挽狂澜,时起大症,案例罄竹难书。 今人推扶阳派祖师为清代之郑钦安。其实扶阳祖师,当推《黄帝内经》。《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医圣张仲景在《厥阴篇》说:“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意谓阳气少,为病进。少阴厥阴危证死证,全是阳虚之证。阳证易治,阴证难扶。 证诸临床事实,是清火极易,扶阳实难。有几例胃癌食管癌肺癌,尿毒症,肝腹水,吐血症,全是死于虚寒亡阳。留得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滥用凉药,都是丧生折寿之道。 滋阴和扶阳均是补法,都是从人体阴阳平衡为出发点,对“滋阴派”和“扶阳派”通过“三因治宜”的方法分析,探讨现代治未病的中医思维。通过数据分析、类比等方法总结着眼于现代临床指导。可知,现代仍是“宜温者多,可滋者少”,“宜补者多,可攻者少”。滋阴者,填精补髓;扶阳者,温形补气。滋阴、扶阳均为扶正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金匮真言论》云:“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诸多医家争鸣于滋阴或扶阳,多有失原则,不求本于阴阳之因,而费时在阴阳之理。有人就用类比佐证法说明阴阳有余、不足,岂不知万物皆有阴阳交感所有,又以物反证,难免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弊。 1学术背景 一种理论的产生皆可为“三因制宜”所剖析;三因制宜其实就是整体观上所建立的辨证论治。《素问·异法方宜论》云:“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五方治法各异,但皆能桴鼓相应。如东西方医学的差异,《中西医文化的撞击》一书中又说:“西医是工业文明下的产物,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中医是农业文明下的产物,充满着中国哲学内涵和东方的智慧”。 因地 滋阴派 朱丹溪(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偏于南方,丹溪认为南方湿热,郁在中焦,因此在《格致余论》提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人之阴气,依胃为养”。又教人“收心养心”、“动而中节”,以免相火妄动而伤阴。很显然,丹溪仍有道家 养生 思想,虚静为保。 扶阳派 郑寿全(1824年1911年),字钦安,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伤寒学家。从古至今由于邛州的地理环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人们不会出现食不果腹的现象,因此就不会饮食失节,劳役、忧思伤脾等伤阴之劳,多半温饱 娱乐 伤气,动则伤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些都是对命门元气的损伤,钦安扶阳则是对先天之本的固护。 因时 王欣麒通过对《内经》中因时治宜的总结归纳,认为时间节律主要有超年节律(运气学说)、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等;这是自然时间节律下的生理变化,笔者在这里主要提出人为因素下的生理变化或自然时间节律下的病理变化对滋阴派和扶阳派的影响。 滋阴派 朱丹溪为滋阴派的创始人,《格致余论》中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著名论点。《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在生理状态下,丹溪晚东垣不久,生活在扰攘之世,时值兵连祸结,百姓流离失所,饥困交加,故饮食失节,劳役、忧思伤脾,所以当时脾胃病是极为常见的。因此丹溪甚至提出“补肾不如补脾”的观点。元·胡天游,《述志赋》中云:“俛争食于鸡鹜兮,仰阔视而扬扬余。”人与禽争食,可见其生活的悲惨。由于时代的缘故,胃虚不受大补,丹溪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清和则能运”,“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也,惟与谷肉菜果相宜”。 扶阳派 郑钦安为扶阳派的开山宗师,他认为,清初以后,温病学说逐渐兴起,以致用药多以寒凉轻灵为风气,相延日久,则形成一种倾向,不求经旨,拘守成法,脱离辨证,出现崇尚阴柔、恣用寒凉的流弊。为了扭转时弊,郑钦安从推重阳气的观点出发,反复批驳了“畏温热而喜寒凉”的倾向及对附子等辛热药物的偏见。丹溪之后兴起了温病,是时代的产物;钦安批判过用寒凉之药而损伤脾胃亦是时代的变迁。 因人有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这个时代和所处的地域密不可分,就时代和地域而言,丹溪时期人民处在战乱和少数民族统治的压抑环境当中,生活是心惊胆战、食不充饥;思虑与饥饿多伤脾胃,形体的成长又依靠脾胃之后天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丹溪则以五谷之味清淡滋养脾胃。钦安深知当时之人多为真元耗散,而非脾胃受损,因此创立“火神派”,固护真元之气。钦安在《医法圆通》中云:“人之运动,全在先天一团真气鼓动耳。饮食虽入于脾胃,非真气鼓动,不能腐熟水谷。真气鼓动,则一切饮食,立刻消溶,脏腑一身,立刻俱受其泽。”钦安一方面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饮食,妄为而动耗散阳气,另一方面则强调了人本身元气的重要性,通过温补和调动本能元气来保持身体阴阳平衡。 2现代临床意义 《中西医文化的撞击》写道:“中医治疗,着重于治人。医生把患者看作是‘病的人’是机体阴阳失衡的患者……”有学者在中医思维下指出“无病不虚”。横观国民体质,由于 科技 的进步,人们锻炼 养生 越来越被忽略,体质远远不及古人;西医的“三素”生物导弹以及割除病灶极大的伤害了人体平衡。笔者认为,滋阴或扶阳都是扶正,这对今天的临床指导是有重千金;但对今天的临床选择首先要有个整体观,三因制宜的去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余天泰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总结为十端:①体质因素;②寒邪作祟;③嗜食生冷;④工作烦劳;⑤房事太过;⑥作息无常;⑦恣用苦寒;⑧滥用激素;⑨滥用抗生素;⑩慢性病上升。 阴虚主要是津液和精的亏虚,阳虚主要是内阳不足和外阳耗散;通过以上十端可知,耗阳多余伤阴,从整体的角度讲现代应该是以扶阳为主,滋阴为辅。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中言:“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四圣心源·天人解》云:“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通过研读丹溪医案,我们不难得知丹溪并不是只补阴而不温阳;姜德等人研究统计,丹溪补气频率,补血频率,补阴频率,补阳频率;不难看出,丹溪的辨证论治是客观的,即“有是证,用是药”。火神派亦不是只温阳而不顾阴;正如钦安所言:“予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

215 评论

相关问答

  • 阴阳平衡百病不生论文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世间万物的变化虽然多得不可胜数,然而它的要领却只一个,

    阿里嘎多~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扶阳术治理少阴病论文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

    aprileatappl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扶阳医学期刊

    医学教育期刊目录 一、核心期刊 1、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二、国家级期刊 1、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beibeidesignwa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论文

    少阳病寒热属性探讨少阳病的寒热本质是什么?少阳病的特点是寒热交替。张仲景自己对寒热交形成机制的解释是“血尽气弱,理开,邪气入,与正气抗衡,受胁而缚。”邪分,寒热

    dianpingya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气血阴阳月经病论文

    关于月经病,黄帝内经是这样说,是怎么说啊。你怎么说到一半就停了啊。快点说完啊。

    蛋糕上的草莓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