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6

春天里的秋天88
首页 > 医学论文 > 高卫红医学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李利李利5

已采纳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自然》● 科学家揭示肝硬化细胞水平发病机制英国爱丁堡大学炎症研究中心N. C. Henderson和P. Ramachandran研究组合作发现在单细胞水平上肝硬化的纤维化生态位。相关论文2019年10月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为了获得细胞水平的直接相关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设计提供依据,他们分析了超过100,000个人类单细胞的转录组,从而得出了健康和肝硬化人类肝脏中存在的非实质细胞类型的分子定义。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与疤痕相关的TREM2+CD9+巨噬细胞亚群,该亚群在肝纤维化中扩展,从循环单核细胞分化,并且具有促纤维化作用。他们还定义了新型ACKR1+和PLVAP+内皮细胞,它们在肝硬化中扩展,在形态构造上受疤痕限制并增强白细胞的转运。新型疤痕相关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与PDGFRα+胶原生成间充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多谱系配体-受体模型揭示了包括TNFRSF12A,PDGFR和NOTCH信号传导在内的几种促纤维化途径的疤痕内活性。他们的工作在单细胞水平上剖析了未曾被预料的人体器官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并提供了发现肝硬化合理治疗目标所需的概念框架。据悉,目前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疗法治疗肝硬化,肝硬化是全世界的主要杀手。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解码胎儿肝脏造血功能剑桥大学Sam Behjati、Elisa Laurenti、Sarah A. Teichmann 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Muzlifah Haniffa研究组合作解码了人类胎儿肝脏造血功能。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9年10月9号的《自然》上。研究人员对约140,000个肝脏和74,000个皮肤以及肾脏和卵黄囊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确定了人类血液和免疫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组成。研究者从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推断分化轨迹,并评估组织微环境对血液和免疫细胞发育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胎儿皮肤中的生理性红细胞生成以及卵黄囊中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先天性淋巴样细胞前体的存在。研究还证明了在妊娠过程中胎儿肝脏的造血成分发生了变化,其远离了主要的类红细胞,同时伴随着HSC / MPPs分化潜能的平行变化,研究人员并对此进行了功能验证。该研究揭示的胎儿肝脏造血综合图谱为研究儿科血液和免疫疾病提供了蓝图,并为HSC / MPP的治疗潜力提供了参考。研究人员表示,胎儿肝脏中的决定性造血作用支持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但其在人类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相关论文信息:● 新发现可作为黑色素瘤潜在疗法美国西雅图福瑞德·哈金森癌症中心Robert K. Bradley小组和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Omar Abdel-Wahab小组合作,发现了癌症中剪接体内非典型BAF复合物的破坏,并基于这一机制提出了对待一类肿瘤恶化的治疗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9年10月9日的《自然》上。研究人员结合泛癌剪接分析与阳性富集CRISPR筛选来优化促进肿瘤发生的拼接改变。研究团队报告说,多样的SF3B1突变集中在对BRD9的抑制上,BRD9是最近描述的非典型BA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复合体也包含GLTSCR1和GLTSCR1L57。突变体SF3B1识别BRD9内的异常的、深内含子分支点,从而诱导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衍生的毒性外显子的包被和随后BRD9 mRNA的降解。BRD9的清除引起了CTCF相关基因座上非经典BAF的减少,并促进了黑色素瘤的发生。BRD9是葡萄膜黑色素瘤中一种强有力的抑制剂,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或CRISPR介导诱变在SF3B1变异细胞中纠正BRD9 的错剪接可以抑制肿瘤增长。据悉,SF3B1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RNA剪接因子,但对SF3B1突变促进恶性肿瘤的机制了解甚少。相关论文信息:● 癌症中U1剪接体RNA发生高频突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incoln D. Stein研究组研究显示,U1剪接体RNA在多种癌症中发生突变。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2019年10月9日的《自然》。他们报告了在几种肿瘤类型中,U1 snRNA的第三个碱基处高频出现的Agt;C体细胞突变。 U1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碱基配对识别5C突变与肝细胞癌的酗酒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侵袭性IGHV基因未突变亚型相关。U1突变还可以使CLL患者独立接受不良预后。他们的研究证明了剪接体RNA中最早的非编码驱动程序之一,揭示了癌症中异常剪接的新机制,可能代表了新的治疗靶标。他们的发现还表明,驱动程序的发现应扩展到更广泛的基因组区域。据悉,癌症是由称为驱动因子的基因组改变引起的。已知有数百种编码基因的驱动程序,但尽管进行了深入的搜索,但迄今为止仅发现了少数非编码驱动程序。最近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改变的RNA剪接在癌症中的作用。尽管仅在蛋白质编码剪接因子)中发现了导致多种转录类型的异常剪接的驱动子突变,但仍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得到了证实。相比之下,由于表征非编码癌症驱动程序的综合挑战和snRNA基因的重复性,对剪接体非编码成分,一系列小核RNA的癌症相关改变的研究很少。相关论文信息:● 非编码RNA突变可引起Shh型髓母细胞瘤近日,加拿大病童医院Michael D. Taylor研究组发现复发性非编码的U1-snRNA突变驱动Shh型母细胞瘤的隐性剪接。2019年10月9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研究人员报道了约50%的Sonic hedgehog型髓母细胞瘤中U1剪接体小核RNA的高度复发性热点突变,该突变在其他髓母细胞瘤亚型中均不存在。在其他36种其他肿瘤类型的2442例癌症中,发现此U1-snRNA热点突变小于%。婴儿Shh-MB基本上不存在这种突变,这种突变发生在97%的成年人和25%的青少年中。U1-snRNA突变发生在5剪接位点结合区域,并且snRNA突变型肿瘤显著破坏RNA剪接,并带有过量的5隐性剪接事件。突变的U1-snRNA介导的可变剪接使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并激活癌基因,这是治疗的新靶点,并造成了癌症中非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高度复发性和组织特异性突变。据介绍,癌症中的复发性体细胞单核苷酸变异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大多数儿童癌症中很少见。相关论文信息:《英国医学杂志》●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Naveed Sattar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相关论文2019年10月8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搜集了2015年12月31日前四个欧洲国家基于人口的电子基础卫生数据库,其中意大利1542672人,荷兰2225925人,西班牙5488397人,英国12695046人。对120795名确诊为NAFLD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平均随访了年。在校正年龄和吸烟因素后,与匹配的对照组相比,NAFLD或NASH患者的AMI风险比为,卒中的综合风险比为。而在风险因素数据更为完整的组别中,在校正收缩压、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水平、他汀类药物使用和高血压等因素后,NAFLD或NASH患者的AMI的风险比为,卒中的风险比为。总之,对1770万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排除心血管危险因素后,NAFLD的诊断与AMI或卒中风险无关。NAFLD患者的成人心血管风险评估很重要,但无需以特殊方式进行。相关论文信息:● 中国科学家系统评价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研究组对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7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中央对照试验注册中心和等知名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5月20日之前符合标准的文献。入选研究均比较了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两种以上的疗法,且至少报告以下临床结果指标之一: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客观缓解率和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18项符合条件的试验包括4628例患者和12种治疗方法: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基于培美曲塞的化疗,培美曲塞游离化疗以及联合治疗。与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化疗的疗效相当,奥希替尼显示出最有利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达克替尼、阿法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培美曲塞游离化疗、阿法替尼+西妥昔单抗和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联合以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在提供最佳总体生存效益方面也大致相当。但联合治疗引起的毒性更大,尤其是厄洛替尼+贝伐单抗,易导致3级以上的严重不良事件。不同的EGFR-TKIs显示出不同毒性谱。两种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的亚组分析表明,在外显子19缺失的患者中,奥希替尼与最佳无进展生存相关,而在Leu858Arg突变患者中,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化疗与最佳无进展生存相关。总之,与其他一线治疗相比,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对于外显子19缺失和Leu858Arg突变的患者,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最优。相关论文信息:●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学院Evangelos Evangelou研究团队系统分析和批判评价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这一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4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系统搜索了228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描述了408个预后模型的开发,38个模型的外部验证,以及20个针对COPD以外疾病预后模型的验证。408个预后模型建立于三个临床环境:239个针对门诊患者,155个针对住院患者,14个针对急诊患者。这408个预后模型中,最普遍的终点是死亡率、COPD急性加重和再次住院的风险。总体来说,最常用的预测因素是年龄、一秒用力呼气量、性别、体重指数和吸烟。在408个预后模型中,100个得到了内部验证,91个检测了校准开发模型。286个模型无法展示,只有56个模型可通过完整方程式展示。C统计模型可对311个模型进行判别。38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但其中只有12个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团队进行验证。只有7个预后模型的总体偏倚风险较低。总之,该研究对COPD患者预后预测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评估,发现它们的开发过程存在一些方法上的缺陷,且外部验证率较低。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通过更新和外部验证来对现有的这些模型进行改进,并在临床实践中对它们的安全性、临床有效性和成本效益进行评估。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投稿事宜: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130 评论

TT作天作地

选题不是一两个,抓住一个小病例写就可以了。我写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也是雅文网的专家帮忙弄的,靠谱啊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和药液选择社区中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刍议我国“口腔医院”的名称英译解析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的意义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接受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感受性的影响(英文)PDCD5和p53在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对比研究几种口腔消毒液对口腔诊室空气质量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对比口腔炎喷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碳酸氢钠漱口降低粒细胞减少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长春市口腔医疗机构及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白虎汤在ICU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应用“舒爽”中药口腔护理液的临床效用研究儿童形象化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应用效果研究口腔实习生医院感染的自我防护知识调查研究口腔支架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中对口腔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不同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参数在牙菌斑中分布的影响研究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抽样研究小儿电动牙刷在口鼻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297 评论

社区人员

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税光伟 韩旭 张成伟 洪洋 魏攀 指导老师:赵光伟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荣昌 402460摘要: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生猪和种猪跨地域运输越来越频繁,使得猪群传染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在很多猪场,都同时存在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2009年1月四川隆昌某猪场送检病猪3头。该场中部分猪只陆续发生高热、皮肤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一般持续5~7天,发病猪一般以死亡为转归。不同年龄段的猪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疑似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据此笔者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疾病快速诊断中心做了确诊实验。关键词:圆环病毒2型 附红细胞体 混合感染 综合防治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mixed infection Eperythrozoon Shui Guang Wei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f Rongchang campus veterienary medicine department, Rongchang 402460, China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pig-breeding industry intensification degree's enhancement, the live pig and the kind of pig cross region transport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causes the pig group infectious disease's occurrence to be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In many pig farms, simultaneously has many kinds of causes of disease the mixed infections. In January, 2009 Sichuan Longchang one pig farm deliver examines the sickness pig 3 heads. This partial pigs only one after another have symptoms and so on high fever, skin cyanosis, scant of breath, the course continue generally for 5~7 days, the morbidity pig take die generally as the extension turn over. In the disparity in age section's pig group has the varying degree occurrenc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basic similar. Split through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pathology examine, I doubt that the sickness pigs mixed infection with PRRSV virus、PCV-2 virus 2 and . According to this,We decide to finish it in th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Rongchang campus animal disease fast diagnostic word: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Eperythrozoon Mixed infection Integrated Control1 材料与方法1.1Bio-Rad PCR仪、菲恰尔(GL-16A)离心机、JUNYI紫外灯(JY04S-3C)、苏静安泰超净工作台、微量可调移液器等。所有实验均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疾病快速诊断中心进行。1.2猪圆环病毒(PCV)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猪蓝耳病病毒(PRRSV)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索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 临床症状2.1病猪体温41~42℃,稽留热、精神沉郁、皮毛粗乱、心跳和呼吸加快、双侧性震颤,耳部、腹下、腹股沟、四肢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指压不褪色,有较浓的眼屎、眼结膜苍白、厌食或不食、呼吸困难、后躯无力、行走摇摆,病猪初期便秘,呈粪球状,小便深黄色,发病后期下痢和便秘交替出现。3 病料采集 对濒死期的或刚刚死亡的猪进行仔细剖检,无菌操作下分别采集心血、肝、脾、肾等病料,供实验室检测用。4 细菌学检查 4.1血液压片 取抗凝血或鲜血一滴,加3-4倍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1000倍油镜下观察,可见大多数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星芒状或不规则状,并有微微颤动,即可诊断为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判定标准:在油镜下检查20个视野,有25个以下附红细胞体的为感染+,有25-50个附红细胞体的为感染++,有50-70及70以上个附红细胞体的为感染+++。4.2组织涂片 将无菌采取的肝、脾、肾及淋巴结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5 PRRSV和PCV-2的PCR检测5.1核酸提取 病料RNA和DNA的提取分别用Trizol reagents(RNA提取液)和核酸提取液B(DNA)提取,按照说明书提供的方法进行。首先将血清稀释,取100ul释出血清加入500ul Trizol reagents(RNA提取液)充分震荡,混匀后室温放置5min。加入100ul氯仿,用力振荡15s,室温静置10min,4℃13,000 rpm离心5min。小心将上层水相转移到干净的离心管,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充分混匀,13,000 rpm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75%DEPC 乙醇,充分混匀,13,000 rpm离心5min,小心吸去大部分乙醇。将提取管口敞口在室温空气中干燥5min,待乙醇挥发干净,用20ul DEPC H2O溶解沉淀。5.2逆转录 根据标本数取逆转录反应管,取2ul上述获得的RNA并加入7ul PRRSV-SM RT MIX引物进行逆转录。PRRSV 逆转录的反应体系为25ul,反应条件为:30℃5min,42℃45 min后98℃5min灭活转录酶。PCV-2 PCR检测则省去RNA提取与逆转录步骤,直接进行相应的扩增。5.3扩增PCR PRRSV 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为25ul。PRRSV 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4℃变性2min,93℃→2min,93℃ 30 s→58℃ 30s→72℃ 30s,共35个循环;PCV-2 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3℃→2min,后93℃ 30s→58℃ 30s→72℃ 30s,共35个循环。5.4电泳检测 取15ul PCR扩增产物直接用加样枪点样于2%琼脂糖凝胶胶孔中,以5 v/cm电压,1 x TAE中电泳20min后,紫外灯下观察结果。用DL2000 Marker作为参照。PRRSV和PCV-2的阳性扩增带分别为396bp和143bp。6 结果6.1剖检变化 濒死期病猪的典型表现为:病猪尸体消瘦,不同程度的贫血和黄疸,体表皮肤、粘膜黄染,血液稀薄呈水样;皮下水肿,呈黄白色;体表和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和水肿;淋巴结肿大4~5倍,切面外翻,尤以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气管和支气管淋巴结明显,切面多汁呈黄色;肺部的病变主要是肿胀、间质增宽,有散在的橡皮样硬块;肝脏变性且有轻微黄疸、肿大,呈黄棕色;脾脏肿大;肾脏水肿,颜色呈灰白色,覆盖有小出血点。部分病猪心肌变软,心包积液。6.2细菌学检查结果 6.2.1血液压片 1000倍油镜下观察,可见大多数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星芒状或不规则状,诊断为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标记为:+++,结果见图2。6.2.3组织涂片 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6.3电泳检测结果:猪圆环病毒(PCV-2)为阳性;蓝耳病病毒(PRRSV)检测为阴性。结果见图1。 图1 PCV-2和PRRSV PCR检测结果 图2 血液压片油镜观察M:DL2000 Marker;1:PCV-2 PCR产物;2:PRRSV PCR产物7 防治措施7.1该病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改进饲养管理,对发病严重的病猪立即淘汰,发病轻微的猪进行隔离治疗。用2% ~3%的烧碱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用具的清洁卫生;切断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途径。给予全价饲料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不良应激的发生。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是控制继发感染的关键。特别是仔猪断奶后的3~4周是预防该病最关键最有效的时期,要降低饲养密度,尽量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蓝耳病疫苗的接种工作,做好猪群平时药物预防工作,母猪在产前1周和产后1周在饲料中可添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仔猪在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1个月在饲料中可添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同时也拌料一些有预防作用的中药,如清温败毒散进行预防,以减少该病在猪群中流行。7.2猪圆环病毒是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引起和继发感染的疾病已成为世界养猪业的大敌。目前仍无有效防治措施,采取的方法是控制继发感染,特别要加强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采取药物预防,降低猪群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7.3对症治疗 7.3.1治疗圆环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应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发病不严重的猪只,选用新型的抗病毒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进行治疗;同时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Vb1、Vb12、Vc肌肉注射,增强猪自身免疫力;另外,也要采用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如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盐酸林可壮观霉素等配合治疗,尽量少用磺胺类药物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7.3.2目前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疗效较好的药物有长效土霉素,四环素,贝尼尔等,按说明剂量肌注24h后,可见临床症状改善,连用3~5d。另外,对阳性猪群的贫血猪,可应用铁制剂(右旋糖酐铁)、土霉素、Vb12、VC等对症治疗。8 小结与讨论8.1此次疫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8.2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PCV-2感染新生仔猪及断奶仔猪,使仔猪发生先天性震颤和断奶后全身消耗性综合征,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断奶仔猪生长缓慢、发育障碍、机体免疫力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猪瘟等)而加重病情。要抓住关键时期,减少应激,仔猪断奶后3~4周,是预防圆环病毒的最关键时期,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是尽可能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经分析,猪长途贩运,使动物机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加上抵抗力下降,特别是感染附红体和弓形体病后,进一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当遇到传染性疾病流行时,特别是遇到猪圆环病毒感染侵袭,就会造成病猪死亡率增高。8.3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血液病,蚊虫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尤其在多雨季节蚊虫易孳生,加上猪群感染圆环病毒,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该病应消灭蚊虫,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器械的消毒,提高管理水平。从现在的季节来看,正是春季,气温时高时低,忽热忽冷,春季又是病菌活动频繁季节,所以加快了疫病流行。另外,老鼠可传播多种疾病,若鼠害控制不力,则易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控制鼠害。8.4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坚持自繁自养,做到全进全出,加强平时消毒工作,这样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疫病的传入和流行。8.5附红细胞体病的死亡率很低,但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后,死亡率就会显著上升,可达60%以上,这也是造成病猪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采用综合措施后,该猪场的病情基本稳定,得到了有效控制,到2月下旬逐渐恢复正常。参考文献:[1] 马其国,商绍彬,申会刚. 猪圆环病毒2型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 浙江畜牧兽医, 2008, 33(5): 7-9.[2] 谷训国.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J].2008,(6): 81.[3] 苏双,吕雪峰.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J]. 兽医导刊,2008,(8): 25-27.[4] 孙波,王俊珍,窦续鑫.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 湖北畜牧兽医,2007,(2): 39-40.[5] 刘殿忠. 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J]. 兽医导刊,2008,(3): 43[6] 金升藻,金巍,李鹏. 猪圆环病毒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 安徽农业科学,2OO7,35(22):6796—6797.[7] 辛晓星,杨丽萍,张君.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8): 80.[8] 李世江,马开刚,辛光英,于媛媛. 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J]. 兽医导刊,2005,(5): 22-23.[9] 蔡泉,霍翠梅,吴利锋. 猪蓝耳病的RT-PCR诊断报告[J]. 山东畜牧兽医,[10] 刘明寿. 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学及诊断学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6):674~678.[11] Kabay M J,Richard R B.Ellis T E.Acrossectional study to showEperythrozoon ouis infection is prevalent in westem Australian sheep farms [J].Aust Vet J,1991,68:170—172.[12]Nicholls J I,Veale P I.The prevalence of Eperthrozoon ouis in—fection on weanling and adult sheep in north easterm Victoria[J].Aust Vet J,1986,63:118—120.[13]Messick J B,Cooper S K,Huntley M.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using the 16S rRNA gene for detection of Eperythrozoon suis infection [J].J Vet Diagn Invest,1999,11(3):229—236.[14] 王宏,金扩世,马呜啸. 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07,28(10): 32-33.[15] 李继超,徐克发,冉宇生,向绍平. 猪蓝耳病的诊治[J]. 畜牧市场,2008, (8):65-66.[16] 王芳,鄢珣,韩庆彦. 猪2型圆环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甘肃畜牧兽医, 2008,38(4): 13-16.[18] 阎金龙,张志勇,易春玲. 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J]. 吉林畜牧兽医, 2008, 29(4): 24-25.[19] 周凤山,魏桂兰,季燚,徐增强. 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圆环病毒病的诊治[J].畜禽业,2008,(3): 85-86.[20] 何晓剑,韩建珍. 猪圆环病毒的防制[J]. 河南畜牧兽医,2008,29(10): 44-45.[21] 董信田,肖剑,金俊杰,金大春,王跃川. 猪圆环病毒2型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畜禽业,2008,(90):22-24.[22] 王林,王睿, 郭艳杰. 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J]. 四川畜牧医,2005,32(4): 44-45.[23] PCR detection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DNA in blood, tonsillar and faecal swabs from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pigs A. Caprioli[a]; F. McNeilly[b]; I. McNair[b]; P. Lagan-Tregaskis[b]; [c];[d];[b]; F. Ostanello[a]; G. Allan[b] 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 Volume 81, Issue 2, October 2006, Pages 287-292.[24]The involvement of Fas/FasL interaction in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and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co-inoculation-associated lymphocyte apoptosis in vitro Hui-Wen Chang[a]; Chian-Ren Jeng[a]; Chun-Ming Lin[a]; Jiuan Judy Liu[a][b]; Chih-Cheng Chang[c]; Yi-Chieh Tsai[a]; Mi-Yuan Chia[a]; Victor Fei Pang[a][d]&Email: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Volume 122, Issue 1-2, 16 May 2007, Pages 72-82.

341 评论

吃货如影随形

目的:应用市售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性研究,评价市售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实际,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三组。A组患者用A漱口液,B组用B漱口液于患者置胃管后第2~3天行漱口口腔护理,传统口腔护理组用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檫拭做传统口腔护理。观察各组口腔护理前后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口腔气味、患者舒适度、护理用时、口腔护理并发症等指标变化。结果:(1) A、B组实施漱口后细菌培养菌落数较漱口前减少(A组t=,p<;B组t=,p<),而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前后细菌培养没有变化(t=,p=)。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 p<)。(2)A、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对患者的口腔清洁、pH值、患者口腔气味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口腔护理清洁效果强于其它组(F=,p<)。(3)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舒适度比较没有差异。(4)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用时明显高于A、B组(H=,P<)。(5)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均无口腔护理操作发症发生。结论:(1). A组、B组漱口液漱口护理效果明确。漱口与口腔擦拭一样均可达到清洁口腔、改善口腔气味的目的,还可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2). 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杀菌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3).漱口方法简单、省时,舒适度与传统口腔护理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病人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用市售A、B漱口液漱口可替代部分病人传统口腔护理。参考文献:[1] 丁广香. 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11(06)[2] 李金玲. 决明子含漱液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口腔疾患[J]. 护理学杂志. 2011(19)[3] 奚洁,白皎皎,夏文兰,程婕. 高龄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患者口腔感染的护理干预[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18)[4] 杨雯. 口腔护理方法现状及其展望[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09)[5] 李宪红,徐文娟. 清热漱口草药方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22)[6] 顾银萍,林梅. 临床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 2011(17)[7] 刘建坤,崔东晖,赵润平,张曼丽,陈信. 芦荟绿茶冰溶液漱口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J]. 护理学杂志. 2011(05)[8] 黄敬. 口腔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29)[9] 张绮,谢蟪旭,何瑶,王萍,黄玮,彭生诚,唐丽洁,史宗道. 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06)[10] 农小群. 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08)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红叶石楠红斑病论文

    根据您的描叙有较大可能为叶斑病,可用60%多菌灵300-400倍液或托布津300-400倍液防治。用杀菌类药物喷施就好,推荐使用氟吗啉,效果佳,但价格较贵。望采

    麦兜爱李公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刘红卫儿科医生论文

    可以参考下这个案例1.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研究意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手机APP变得密不可分。微信自问世以来,现在已经形成为

    想得快崩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卫生副高论文答辩内科护理

    一、要清楚答辩的程序答辩的程序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考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及本专业新进展。具体方法是在考生所申报的专业范围内由评委统一命题,每套

    我们的201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浙江卫生高级医学期刊目录

    医学核心期刊有如下:《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核心期刊是对以公

    PaperwizPx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卫生副高流行病学方面论文

    厅属单位评审高级职称论文要求如下: 1.主任医(药、护、技)师 在二级及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论文客服QQ,81995535,其中:在一级杂志上发表论

    端木青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