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儿…点滴缘
2000 年,李宁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实现了中国首例转有人 α 抗胰蛋白酶基因(hmAAT)的转基因羊,由此声名大噪。作为动物分子遗传育种专家,李宁在动物功能基因组、克隆分子机理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原创性成果。研究期间曾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3 项、省部级一等奖 3 项和省部级二等奖 2 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63 计划先进个人、WCGALP 青年科学家奖、首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遗传学会 “李汝祺” 优秀论文奖等多项殊荣。其发表学术论文多达 260 余篇,其中刊登在 Genome Research、Nature 等权威期刊的论文达 160 余篇。2007 年李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外界认为是 “最年轻的明星院士”。
麦生啤酒
代表论文、著作序号 论文 题目 发表刊物、及时间、期卷号 是否核心期刊 是否被SCI、EI收录 作者排名1、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Recovery Stress of Fe-18Mn-5Si-8Cr-4Ni Alloy Acta Metallugical Sinica, , , Oct., 1999 是 EI 0004。512。1832 12、 Fe-Mn-Si-Cr-Ni合金回复应力的研究 功能材料,Vol. 29, , 1998 是 EI99084。735940 13、 热机械循环对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功能材料,Vol. 28, , 1997 是 EI 97113。942844 14、 含碳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 功能材料,Vol. 27, , 1996 是 EI 970436。25103 15、 时效温度对Fe-Mn-Si-Cr-Ni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 功能材料,Vol. 31, , 2000 是 EI 010155。02552 16、 热机械循环训练对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的影响 功能材料,, , 2000 是 EIP0138。665。0998 17、 时效工艺对Fe-Mn-Si-Cr-Ni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 功能材料,, , 2002 是 EIP03137。420551 18、 影响Fe-Mn-Si-Cr-Ni合金相变点的因素 功能材料,, , 2002 是 EIP023971。080679 19、 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球铁高温性能的影响 热加工工艺,, 1997 是 EI 980341。40583 110、 高铜马氏体不锈钢抗菌性能的研究 特殊钢,, 是 EI 033576。16178 111、 时效时间对Fe-Mn-Si-Cr-Ni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 是 EI01015。499632 112、 中间退火温度对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 1997 是 EI971139。41836 113、 多元合金奥氏体耐热球铁的强化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 是 EI971239。75676 114、 齿科铸造Co-C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 是 EI97123。975678 115、 奥氏体耐热球铁中稀土作用的研究 热加工工艺,, 1996 是 EI 980140。18897 116、 Effect of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Shape Memory Effect of Fe-18Mn-5Si-8Cr-4Ni Alloy Acta Metallugica Sinica, , , Oct., 1999 是 EI P0045。121831 217、 Shape Memory Effect of as Aged Alloy J. Mater Sci & Tech. Vol. 16, , 2000 是 EI P0011。540。0927 SCI 双检 218、 Factors Effecting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in Fe-Mn-Si-Cr-Ni-C Alloy J. Mater. Sci. & Technol., , , 2000 是 EI P010。155。02466 SCI 双检 219、 Effect of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Recovery stress of Fe-18Mn-5Si-8Cr-4Ni Alloy Scripta Mater 44(2001) 是 EIP012565。50657 SCI 双检 220、 淬火温度对冷拉态Fe-18Mn-5Si-8Cr-4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功能材料,, , 1999 是 EI P00095。310881 221、 淬火温度对冷拉态Fe-18Mn-5Si-8Cr-4Ni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 功能材料,, , 1999 是 EI P0009。5310。880 222、 时效温度对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功能材料,, , 2000 是 EI P01015。502。551 223、 不同淬火态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循环训练效果的研究 功能材料,, , 2000 是 EIP。01-386-65。099-9 224、 时效时间对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影响 金属热处理,, 2000 是 EI000953。17827 225、 锂对工业纯铜再结晶温度的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1 是 EI ID246。627 326、 热处理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功能材料,, , 1993 是 EI P9310-11-23。602 327、 碳含量对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机械工程材料,, , 1996 是 128、 热处理工艺对阻尼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机械工程材料,, 2004 是 129、 固溶处理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机械工程材料,, 2004 是 130、 碳含量对不同淬火态Fe-Mn-Si-Cr-Ni-C系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 1999 是 231、 碳含量对不同淬火态Fe-Mn-Si-Cr-Ni-C系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 1999 是 232、 高温回火对9Cr-1Mo钢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加工工艺,, 1999 是 233、 碳含量对Fe-Mn-Si-Cr-Ni系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 功能材料,,1998 是 234、 铬、铌和矾对9Cr-1Mo钢焊缝回火组织性能的影响 焊接学报,,,2002 是 EI收录源期刊 235、 Fe-Mn-Si-Cr-Ni-C系形状记忆合金时效效果的研究 功能材料,, 是 EI收录源期刊 236、 热处理工艺对Cu Zn Al形状记忆合金相变点的影响 四川大学学报,, , 2002 237、 锂对工业纯铜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净化作用及热力学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是 338、 固溶处理温度对减振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四川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3 239、 热处理对减振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 2004 是 140、 深冷处理对钴铬钼高熔铸造合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4 是 341、 深冷处理对口腔中熔合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是 342、 银对18-8铬镍不锈钢抗菌性能的影响 特殊钢,, 是 143、 3Cr13马氏体抗菌不锈钢性能 特殊钢,, , 2004 是 2
江南Andy
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82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牧医系。1992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与都柏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后留校,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973”专案首席科学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专家,也是中国克隆技术的领军人物。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院士。曾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作为动物分子遗传育种专家,发展和克隆了多个影响动物重要生产性状的基因,并由此发展和应用了相关的动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曾经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享受国家国务院津贴。发表学术论文217篇,其中SCI论文82篇。主编了课程教材《动物遗传学》,并出版了英文专著《Genomics and Biotechnology in Livetock Breeding》。同时还获得发明专利3项,19项专利正处于公示期。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动物遗传育种学的特聘教授,李宁同时也是“973”项目“农业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我国首例转有人α 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诞生就是李宁的科研成果。2000年,在国家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顺义区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农大与北京兴绿原生物技术中心合作试验成功了我国首例转有人α 抗胰蛋白酶基因的3只转基因羊,在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亮相。
同时,李宁领导的课题组,都是围绕着细胞克隆牛的生产技术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上,多应用于高产奶牛、优质种公牛和优良地方品种种牛的保护和扩大繁殖。
基于种种科研成果,2005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评为”北京市优秀中共党员“。作为领军人才,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克隆牛和转基因奶牛群体。
切尔西在成都219
姓 名 成 果 名 称 类别 出版单位、 期刊名称(年、卷、期) 署 名 合作者 备 注 1 穆涛 对男子后排进攻战术运用及地位的探讨 论文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独著 2 穆涛 篮球教学中投篮技术动作的力学分析 论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独著 3 穆涛 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初步探讨 论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独著 4 谢东北 低强度力学信号刺激与骨质疏松防治 论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 8 独著 核心 5 谢东北 心理亚健康-概念的廓清和诊断标准的选择 论文 《现代预防医学》 第一 林玲 核心 6 谢东北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 《中国实用医药》 第一 钟富有 7 谢东北 运动抗骨质疏松及其生物信号转导途径 论文 《福建体育科技》 独著 8 谢东北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体育干预 论文 《社区医学杂志》 独著 9 谢东北 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杀菌途径-NETS 论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第一 郝选明 核心 10 林玲 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人才需求特征与培养目标的改革 论文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第一 肖桃芳 11 赖月波 多哈亚运会中、日竞技游泳成绩的对比解析 论文 《体育世界》 第一 校外 12 赖月波 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策略 论文 《考试周刊》 第一 校外 13 黄佑琴 论技击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渗透 论文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第一 刘庆华 14 黄佑琴 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基金的投资原则及特征分析 论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第二 李平 核心 15 黄佑琴 论大学生武德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文 《武术科学》 独著 16 黄佑琴 论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体育教师信息能力培养 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 第一 柯谷鑫 17 赵金岭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探析 论文 《商场现代化》 第一 张淑香 核心 18 赵金岭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双语教学的理性审视 论文 《时代文学》 第一 张淑香 核心 19 吴玉华 “花样跳皮筋”娱乐化教学模式及效果研究 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 校内 20 许小珍 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研究 论文 《商场现代化》 第一 李金珠 核心 21 李金珠 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走势的透析 论文 《湖北体育科技》 独著 22 涂运玉 赣南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论文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独著 无 23 涂运玉 健美操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论文 《时代人物》 第二 校外 24 傅小惠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成绩的评价体系 论文 《体育学刊》 第一 王保平 核心 25 傅小惠 我国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第一 王佳宾 核心 26 刘曦红 刍议就业视野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论文 《科教文汇》 独著 27 刘曦红 对赣南师院体育专业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论文 《科技信息》 独著 28 罗明辉 基于和谐社会需求的赣南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论文 《时代人物》 第一 涂运玉 29 黎冬梅 大型赛事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论文 《商场现代化》 独著 核心 30 黎冬梅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论文 《集团经济研究》 独著 核心 31 黎冬梅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和体育文化的影响 论文 《集团经济研究》 独著 核心 32 黎冬梅 我国体育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其应付对策 论文 《集团经济研究》 第一 郑荫治 核心 33 黎冬梅 论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论文 《商场现代化》 第一 肖锋 核心 34 肖锋 知识分子体育意识与行为“不和谐”的社会学分析 论文 《浙江体育科学》 第二 王雪峰 35 张允蚌 客家体育文化与赣南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整合的研究 论文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第一 校外 36 张允蚌 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论文 《体育世界》 第一 校外 37 张允蚌 成功激励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尝试 论文 《成功》 第二 校外 38 王保平 新形势下的体育院校创业教育 论文 《中国成人教育》 独著 核心 39 王保平 从规则变化看竞技健美操的创编 论文 《体育科技》 独著 40 王保平 运动预适应与心机细胞的保护 论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二 李宏伟 核心 41 王保平 新课标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论文 《考试周刊》 独著 42 李宁 高校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课程的价值探讨 论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第一 肖波 核心 43 陈祥塔 体育赞助:伏击与反伏击 论文 《管理与财富》 第一 校外 44 廖敏 江西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盲点与弱点探析 论文 《考试周刊》 独著 45 廖敏 对健美操表现力的研究 论文 《中日科技博览》 第一 校内 46 徐欣 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的效应分析 论文 《企业经济》 独著 核心 47 徐欣 学校体育践行奥林匹克教育的理论依据 论文 《吉林教育》 独著 48 陈俊青 影响新农村老年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论文 《湘南师范学院学报》 独著 49 胡美兰 高校体育管理要适应教学改革 论文 《教育与职业》 第一 校外 核心 50 胡美兰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对策研究 论文 《商场现代化》 独著 核心 51 黄超 关于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论文 《教育与职业》 第一 胡美兰 核心 52 黄超 展望我国2008年奥运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 论文 《商场现代化》 独著 核心 53 黄超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的结症与出路 论文 《商场现代化》 第一 胡美兰 核心 54 樊明康 试述中长跑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 论文 《体育世界》 第一 55 樊明康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西部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 论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第一 王翠梅 56 兰师文 “互助式”教学法在高师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 《科技信息》 独著 57 兰师文 高师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采用“互助式”教学法的可行性研究 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 韩露 58 李鸿煊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研究综述 论文 《中国市场》 独著 核心 核心 59 冯赣梅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分析 论文 《商业时代》 独著 核心 60 汪玮琳 职业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论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独著 核心 61 汪玮琳 奥林匹克思想对女性现代化进程在影响 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 朱荣 62 汪玮琳 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探讨 论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 谭亚彬 63 屈文倩 舞龙舞狮在城市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推展策略研究 论文 《科学时代》 独著 64 屈文倩 网球运动员手臂力量训练方法探讨 论文 《体育世界》 独著 65 屈文倩 赣州农村中学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 《中国成人教育》 独著 核心 66 谭亚彬 赣州市幼儿体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二 徐雅娜 67 刘 霞 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论文 《体育世界》 独著 68 赵宝椿 体育赞助中的埋伏营销现象及规避策略分析 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 李田 69 赵宝椿 亚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现状分析 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 李田 70 赵宝椿 儿童少年血压与身体发育指标的相关分析 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 李田 71 王兴泽 交变负荷对机体影响的机制研究 论文 《体育科学》 独著 核心 72 王兴泽 定向越野运动体能训练 论文 《科学时代》 独著 73 王兴泽 健康体适能评价对健康参与者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 论文 《科学时代》 独著 74 王兴泽 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形成之探析 论文 《科学时代》 独著 75 王兴泽 健康体适能评价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形成的实验研究 论文 《科学时代》 第一 谭亚彬 76 王丽良 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论文 《赣南医学院学报》 第一 吴磊 77 王丽良 再认识“快乐体育” 论文 《科学时代》 第一 陈绍团 78 黄永飞 高校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论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一 校外 核心 79 黄何平 跟骨骨密度及骨强度与运动的相关性 论文 《中国工程与临床康复》 第一 核心 80 黄何平 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 《体育世界》 第一 校内 81 黄何平 《运动创伤学》教材内容与体系建设研究 论文 《体育世界》 第一 校外 82 朱同祥 浅析我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 论文 《健康大视野》 独著
囩囩囡囡
李宁,男,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第二军医大学和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解放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胃肠学组组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胃肠外营养专业)临床药理基地主任,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肝胆胰疾病(英文版)》等多种杂志的编委。主要研究方向:胃肠外科、外科营养、小肠移植。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军队“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课题。发表论文70篇。参加“外科学(第六版)”、“外科病最新治疗”、 “肠外瘘”、 “现代器官移植学”等12本专著的编写。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多种奖励。被评为“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医学专家”和“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
2000 年,李宁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实现了中国首例转有人 α 抗胰蛋白酶基因(hmAAT)的转基因羊,由此声名大噪。作为动物分子遗传育种专家,李宁在动物功能基因组
这位90后美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就是目前在南方医科大学任职的李琳教授,李琳是一位90后,她年纪轻轻就被评选为大学教授,让人十分羡慕,28岁的李琳成功被评选为南方
李雯,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毕业于1999年7月。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科学家们发现,如果人钾含量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这不是简单的诱发因素,而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 缺钾带来的严重后果,可能会导致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