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4

京京魅力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图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365家具

已采纳

设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述评、专家论坛、老年医学进展、临床老年医学讲座、专题笔谈等栏目。

259 评论

蒙古无双皇帝

一、欢迎下列稿件: (1)老年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新成果与新进展;(2)老年医学领域的国家、省、部级奖励项目和基金资助项目论文;(3)老年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及数据资料;(4)有关老年医学的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会议纪要、中医经验、临床病理讨论、学术动 态和会务消息等;(5)我国参加国际老年学术会议的重要论著;(6)有关国外老年医学研究进展的介绍。二、对来稿的要求: 本刊系老年医学杂志,临床研究对象应为≥60岁的老年人,基础研究应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 象,为突出老年人疾病特点,实验设计中应设非老年对照组。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 准确,书写工整 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论著摘要、病例 报告、简报等不超过2 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需具体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 选题和设计,或参与 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 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 参与获得资金、收集资料或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 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 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 集体 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 姓名、单位及邮政编码,通信作者只列1位。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 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 。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 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 ,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 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英文摘要中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如作者工作单 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标注方式为 ,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前(左上角)加“?”。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 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 全称,如“H 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英文各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文关键词第 1个字母大写。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 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 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 码。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图或表序写作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 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 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 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 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以5∶7左右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 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 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 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 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 图表的书面材料。8.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 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 应用》一书。 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 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亦不宜采用ng/的形式。 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 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与kPa的换 算关系(1 mm Hg= kPa)。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 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 ng/L± ng/L可以写作(7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字。9.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 、 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 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 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及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5%~95%、(±)% 及4 cm×3 cm×5 cm 。10.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 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 P值(如P=);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 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n)方式表达,不应采用±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 、资 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 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11.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 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 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 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12.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为限,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上角码标出。 参考 文献中的作者按姓前名后书写,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 与之相应的文字 。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 文 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后按引用先后顺序( 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335 评论

李大胆yao一起吧

“Introduce myself to mother again today.”在英国社交网络6字小说征集活动上,一位母亲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作者这样写道。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由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治疗AD的新药——九期一的上市申请,用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轻度至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自1906年德国医生爱罗斯·阿尔茨海默首次发现该疾病以来,AD的发病机制仍然是全世界医疗领域最头痛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经常与衰老混淆。据统计,AD患者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不到6年。由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具有不可逆性,若患者长期参与试验有悖伦理。 请不要再美化阿尔茨海默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文 | 秘丛丛

编辑 | 黄臻曜

“Introduce myself to mother again today.(今天,我又一次向妈妈介绍了自己。)”

在英国社交网络6字小说征集活动上,一位母亲身患阿尔兹海默症(以下简称AD)的作者这样写道。

这些老人脑海中突然长出了“橡皮擦”。而它形成的原因,目前人类还无法解答。很多人把AD称作老年痴呆,其实并不严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医学转化中心主任张岱教授表示:“痴呆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疾病,引起痴呆的原因有很多,AD是其中一个也是治疗最艰难的。”

病患及家属急需摆脱痛苦的现实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其背后有巨大的治疗市场。有关AD治疗的药物探索一直没有停下,但却是一条失败率近乎100%的道路。AD药物的研发失败率极高,且大多停滞甚至失败在III期临床。仅在1998年-2017年期间,全球已有146个AD药物在临床中遭遇失败,仅有4款药物能成功上市。

正因如此,AD治疗药物的进展能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由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治疗AD的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用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轻度至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基于过去17年AD无药获批的历史,GV-971无疑自带“光环”。但在“光环”的背后,有关它的质疑也如影随形。

瞄准肠道,AD的新突破点?

自1906年德国医生爱罗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发现该疾病以来,AD的发病机制仍然是全世界医疗领域最头痛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经常与衰老混淆。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老糊涂”是人在衰老后难以避免的常态。

如果相较健康老年人的大脑和AD患者的大脑,就会发现该病产生的大脑损伤。“AD对大脑的伤害还会严重影响寿命,并且是致命的。”来自剑桥大学化学系错误折叠疾病中心的研究员塞缪尔·科恩(Samuel Cohen)在TED Talk上展示两者的区别。据统计,AD患者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不到6年。

图片来自塞缪尔·科恩的TED Talk演讲

近三十年来,AD药物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β淀粉样蛋白(Aβ),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在大脑中形成块状斑块的蛋白质,而这又会导致周边神经元变性和死亡,主流学界坚持认为β淀粉样蛋白是导致AD的原因。制药公司已经投资了数千亿美元,将320多种候选药物用于临床试验。目前只有五种药物(他克林、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美金刚)被批准用于临床缓解症状,但没有一种能阻止脑细胞萎缩。由于失败代价高昂,很多公司终止了AD药物相关的研发计划。

GV-971和这种研发思路有所不同,它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并以靶向脑-肠轴为药理机制。“临床前作用机制表明,GV-971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GV-971的主要发明者、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

今年9月,耿美玉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论文,揭示了GV-971对于AD小鼠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比如改变Aβ代谢、控制神经炎症以及让肠道微生物组正常化。该疗法在中国34个试验地点招募了818名患者,共历时36周。

耿美玉团队在《细胞研究》发表的论文 来自Nature官网

“瞄准大脑和肠道之间的连接是一个有趣的想法。”纽约Lenox Hill医院精神病学家加亚特里·戴维(Gayatri Devi)博士认为,它的作用机理与目前批准的药物完全不同,并不直接针对脑神经化学物质或斑块沉积。此前大多数AD试验采用单一靶点,而GV-971则被描述为能多位点、多片段、多状态地捕获β淀粉样蛋白。

同时,外界对GV-97的质疑随之涌来,首先是它36周的临床试验时长。美国老年痴呆症协会首席科学官玛丽亚·卡里略(Maria Carrillo)博士表示,在临床试验的第3阶段通常要持续18个月,这是其试验的两倍。

对于这个问题,GV-971三期临床试验主要牵头人、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张振馨在此前媒体的采访中表示,9个月的试验已经不短了。由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具有不可逆性,若患者长期参与试验有悖伦理。“三期临床实验达到36周,已经是在伦理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了解药物效用的方案。”

其次,GV-971的临床试验数据也被认为存在不少问题。该试验主要采用主观评价体系,一般通过病人自填或者访谈的形式。如果试验人员引导病人回答,就容易出现数据偏差。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朗·施耐德(Lon S. Schneider)认为:“它的临床试验报告缺乏一些指标的数据,如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水平、AβPET信号、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这些患者如何逐步改变微生物组的某些迹象,目前这个试验的结果只能算有希望但是很初期。”

GV-971背后的绿谷制药,过去曾将保健品当作“抗癌神药”销售而被媒体曝光,这也是外界绕不过去的质疑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GV-971是“有条件”批准上市。国家药监局要求申请人上市后继续进行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和长期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完善寡糖的分析方法,按时提交有关试验数据。据悉,GV-971将于2019年12月29日前铺到全国的渠道。

另外,绿谷称将于明年启动GV-971在欧美和亚洲的全球临床试验。国外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能看到完整的数据,以此了解AD患者认知能力是如何改善的。“微生物组在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人群中评估药物的作用机理很重要。”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帕拉米塔·查克拉巴蒂(Paramita Chakrabarty)强调。

在研发创新药的层面上,Fusion Fund(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机构)的创始人&CEO张璐认为GV-971有值得认可的一面。“国内之前很多都是仿制药,(这样)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药厂愿意去做创新药,这是非常好的。”她表示对于这个药的前景,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和谨慎对待。“有些时候捧杀也是这样捧杀掉的。”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除了药,AD治疗仍有希望

“不要说治愈,能出现延缓AD病情发展的药物就已经很不错了。”张岱教授说。目前大部分药物针对的是病症的研究,临床效益有限。对于这个公斤的大脑,人类还有太多难解之谜。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数据的持续性收集和监测有助于早期的干预和治疗,这也有望成为解开谜题的第一步。

Fusion Fund投资的一家做早期AD诊断的初创企业SABOS,也是利用AI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寻找AD的病因。张璐表示,通过和很多保险公司合作收集数据后发现,吸烟很大程度上也会增加患AD的可能性。“甚至如果你不经常洗牙,牙龈中的一种特殊的病菌,也可能导致AD。”她补充说,通过更早期发现AD症状,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中国很多的AD患者往往在确诊的那一刻,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阶段。据《中华老年医学杂志》调查,中国AD患者首次确诊的时间平均在1年以上,67%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重度病情。更为严峻的是,目前中国有约1000 万的AD患者,相当于发达国家患者数量的总和。

早期干预变得尤为重要,这已经是全球的共识。张岱教授表示,国内已经有使用心理测量工具调查老人群体的研究。如果发现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人,就会对他们跟踪随访。“在这个阶段就进行一些干预,如能早期发现AD个体,给予抗胆碱酯酶等药物干预,可以较为显著地延缓病情的发展。”但目前这样的研究还没有大规模标准化的临床实验。

另外,据张岱教授介绍,物理治疗正变成不可忽视的辅助手段。国内外临床研究提示,如经颅磁刺激和深部脑刺激治疗,对于改善AD病人的认知功能和其他伴随症状有一定效果,但也需要大样本的重复试验研究予以验证。

一家美国公司Paradromics则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为AD患者带来希望。张璐介绍,Paradromics研发的纳米纤维驱动的机器人,在植入大脑后能重建脑神经递质的传递。“同时也能作为一个接口,把大脑、云端和计算机打通,这样就能更好地获取大脑的信息,研究脑功能的变化。”

目前AD药物以及物理疗法的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得当的护理也能够缓解病情。以欧美国家为例,过去的十年中,数十家专业的AD养老院和护理机构通过物理疗法、心理咨询等方式,让确诊后的AD患者寿命延长至8-10年,这个数字是30年前的两倍。

当然,只是简单的医疗服务解决不了问题。将患有AD的老人完全交由护理机构也有弊病,因为在A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连接,另外亲人的情感陪伴也很重要。因此,日本的做法也值得借鉴——为与家人一起生活的AD患者建立社区中心。

图片来自东方IC

AD的治愈之路依旧黯淡而漫长,但不论是早期干预、药物研发还是持续护理,人类没有放弃反抗AD对生命尊严的侵蚀。“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灾变似乎是专门设计出来考验人们精神的。”美国医生舍温纽兰在《我们怎样死——关于人生最后一章的思考》中写道:良好的护理,志愿小组以及亲友的关心,可以减轻病人一些痛苦,但是这个被人所爱的病人最终还得走过非常痛苦的阴暗山谷。

死亡的终点或许不可逆转,但我们还是要争取「体面老去」的选择权。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是36氪一档关注科技、小趋势的全新栏目。在这里,我们会采访拥有聪明大脑的少数派,深入解读他们对未来的猜想。虽然少数派们的面孔不一,可能是书籍作者、创业者,也可能是科研领域的行业专家。但相同的是,不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无人驾驶和5G,他们预测未来趋势的灵感会在这里闪光。

PS: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与最前沿的科技、最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趋势变化息息相关,并且正在寻求报道,欢迎联系我们。另外,如果你愿意业余时间做一些上述方向的编译工作,成为36氪《少数派的未来猜想》栏目的一名志愿者,也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为成功入选者不定时放送独家福利。(联系人:秘丛丛 ,请附上个人简历或公司相关资料)」

请不要再美化阿尔茨海默症相关阅读:

如何让阿尔兹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患者尽快康复?

老年性痴呆又名阿尔兹海默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它影响到患者日常的生活,造成脑部神经细胞逐渐丧失。引起老年性痴呆病情况复杂,病因众多,至今难以用一种原因解释,可能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康复治疗不容忽视,康复疗法对本病的改善有着一定的作用。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康复与记忆康复。1.心理康复(1)热情关心:医护人员和亲属都要关心爱护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对话时要和颜悦色。同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 等方法,给予开导。对情绪悲观的患者,应该耐心解释,并介绍一些治愈的典型病例,以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亲属对生活有困难的患者,应当积极主动给予照顾,热情护理,以实际行动温暖他们的心。

(2)播放音乐: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选择性地给他们播放一些爱听的乐曲,以活跃其精神情绪。有实验研究证明,音乐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较好地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3)合理用药:如患者疼痛或失眠时,医生要及时使用适当的药物,以减轻其痛苦和症状。

(4)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2.记忆康复(1)智力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们记一些数字,由简单到复杂反复进行训练;亦可把一些事情编成顺口溜,让他们记忆背诵;亦可利用玩扑克牌、玩智力拼图、练书法等,以帮助患者拓展思维和增强记忆。

(2)强化记忆: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走失。在室内反复带患者辨认卧室和厕所,亲人要经常和他们聊家常或讲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强化其回忆和记忆。如能坚持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就有成功的希望。

(3)生活训练:亲人要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促进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294 评论

mono默默

能看。《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老年医学专业领域期刊,面向中国国内外发行。在知网就能看到,2019年3月1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出版文献3384篇,总被下载249815次、总被引27577次。

173 评论

雪蓝的枫叶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33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华老年学医学杂志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叶酸都是真正的维生素B9! 叶酸代谢的最终活性形式5-甲基四氢叶酸(活性叶酸)才是真正的维生素B9。我们所说叶酸的各种作用,

    cissy5211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app

    请查国家级医学杂志可以查出来无数,查核心期刊的方法也是如此。

    么么100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

    创新医学网好像有这方面信息,具体的记不清楚了,你自己去找找看吧

    木匠森林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图片

    设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述评、专家论坛、老年医学进展、临床老年医学讲座、专题笔谈等栏目。

    京京魅力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图片

    医学学术期刊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包括三个等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很多省份会划分自己的一类,二类期刊标准,核心期刊大概就有1000多种,

    孙先生孙太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