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6

虫虫殿下
首页 > 医学论文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王东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最牛牛

已采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仅 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但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算 核心期刊吧,只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

183 评论

鹤顶红IF

【关键词】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实验室doi:目前,各种型号的生化分析仪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仪具有快速、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及多项目、多样本处理能力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各种检测方法学在不断改进,试剂、校准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使得临床生化分析检测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生化分析仪在分析过程中必须共用吸样针、试剂针、搅拌棒以及比色杯,使得交叉污染的问题也随之产生[1]。交叉污染分为吸样针、搅拌棒、样品杯及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其中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常不易发现,具有偶然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最为严重[2]。下面,本文就生化分析仪试剂间交叉污染和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1原因 生化分析仪试剂间的交叉污染主要是因为仪器的清洗能力下降,特别是仪器老化、日常维护欠缺和仪器内积聚的污垢均使得仪器不能有效消除携带污染。生化分析仪的试剂针在加样时要接触各种试剂成分,而搅拌棒需将血清和试剂在反应杯中混匀,如果试剂针、吸样针和搅拌棒清洗不干净,就容易在测试项目之间出现交叉污染,因为前一测试项目在试剂针、样品针或混匀器的残留部分会对下一测定项目造成影响。特别是如果前一测试项目的某一试剂含有下一测定项目的测试所要测定的底物或含有的某种成分与下一测定项目的反应所要测定的底物有作用,就会直接干扰下一测定项目的反应的测定结果;如果试剂污染了,下一测定项目的反应就是前后两种试剂综合作用的结果,会干扰下一测定项目的反应的测定结果[3]。朱武军等[4]研究了26个常用生化项目试剂对TBA测定的干扰现象,发现HDL-C、TC、Cr和TG试剂对TBA测定产生正干扰的原因是由于试剂交叉污染,可能是HDL-C、TC和TG试剂所含的胆酸钠具有胆汁酸的反应特性,从而对TBA测定造成干扰;而Cr对TBA的干扰可能与前者试剂所含抗坏血酸氧化酶有关,其影响了后者氧化还原的进程。 2表现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生化分析仪试剂间出现交叉污染主要表现为某一项目的测定结果一直符合临床要求,一段时间后其测定结果趋高或减低,日益明显;但单独测定该项目时其测定结果又合理起来,钟原胜等[5]检测了DBIL后再检测的ALT发现DBIL试剂对ALT的检测有负干扰,而单独检测的ALT与增加2项对研究对象无干扰项目测定后再测定,则发现检测结果合理,无干扰。而且交叉污染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化验单的检测项目不一定相同,当仪器的清洗能力下降时,如果某检测项目之前有对其有干扰的项目,那么该项目的检测就受到干扰;如果某检测项目之前无干扰的项目,该项目的检测就不受干扰。再者由于质控观察常常不能反映其存在,判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间出现交叉污染具有一定困难性[6]。 3生化分析仪试剂间的交叉污染的处理方法 增加清洗次数及用专用清洗液加强清洗,以提高清洗效果。按常规清洗,一般不易清洗干净,通过增加清洗次数可显著减少生化分析仪携带的污染;生化分析仪专用的碱性清洗液对仪器管道及针腔有较好的清洗作用。对于肌酐、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等污染性较强的项目,要设置增加碱性清洗液冲洗次数的分析程序,才能减少污染[7]。 合理设置项目测试顺序。为了消除部分检验项目之间干扰现象,应将被干扰项目的顺序排在干扰项目顺序之前或中间增加其他项目,使两者的直接联系被隔断,可降低污染[8]。各项目测定顺序安排好后,不要随意更动顺序[9]。 应加强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护。生化分析仪经过长期使用或保养不当,其清洗能力下降,达不到应有的清洗效果,进而引起试剂间的携带污染。试剂针和搅拌棒应每天用无水乙醇轻轻擦拭。如果仪器有加强清洗程序,应当启用该程序以降低交叉污染[1]。 检验工作人员应对仪器工作流程、工作状态充分了解,对各试剂反应原理和组成均应熟悉,合理安排项目顺序或样本顺序,合理设计参数及程序,尽可能地避免交叉污染[3]。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能熟练运用质控方法进行控制[10],在失控时,能尽快查出原因、及时处理,并对具体检测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真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使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总之,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检验人员除了要有高度责任心,熟练掌握生化分析仪的操作保养外,还要有一定分析检测结果是否受到生化分析仪试剂间交叉污染等干扰及处理干扰的能力,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顾光煜,郭群,高磊.肌酐和胆固醇试剂对胆汁酸测定结果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5,23(5):361-362. [2] 叶余辉.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原因及避免方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519-2521. [3] 于雷.生化自动分析仪项目间试剂的交叉污染及其避免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3):168. [4] 朱武军,邰飞,邵燕丽,等.循环酶法测定总胆汁酸试剂交叉污染及预防措施[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9):990-991. [5]钟原胜,牟绍英,李晓芳,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间交叉污染的探讨[J].医疗器材,2011,8(4):120-121. [6]于嘉屏.全自动分析生化仪及其试剂间化学污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11):1301-1302. [7]顾光煜,张葵.临床化学自动分析的携带污染与解除[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6):401. [8]陈继中,李旭光,唐吉斌.试剂携带污染对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结果的影响及消除措施[J].检验医学,2006,21(3):228-230. [9]尚晓私,胡晓丽.日立76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干扰、交叉污染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1):17-22. [10]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97. (收稿日期:2012-05-23)(本文编辑:车艳)

126 评论

阳光明媚1618

浅谈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适合检验医师的培养

目前,检验医师的培养主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9]。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须在2015年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为了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正式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按照该方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限为3年,主要采取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学习为主的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中检验医学科的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此,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了检验医师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双轨合一”的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受到欢迎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都是培养临床应用型高级人才,相同的培养目标使二者实现了“双轨合一”,这不仅不会产生冲突,而且还能相辅相成促进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3]。“双轨合一”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毕业答辩后,可同时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即受训学员在完成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同时,又完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可以说是“一箭三雕”,为受训学员节约了培训时间,有效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效益,深受检验医师培训学员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因此,有理由相信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必将成为未来检验医师培养的主渠道。4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教育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脱节2012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该目录将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这就意味着2013年之后医学检验将不存在,而都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与原有的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但学科性质为理学,定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与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越离越远,与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完全背道而驰。按照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相关规定,五年及以上学制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可作为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仅限2012年12月31日前入学)。由此可见,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学生不能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就不能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不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检验医师的未来发展之路被堵死。这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全脱节,严重阻碍了检验医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因此,强烈呼吁改变医学检验本科教育模式,从检验医学学科未来的发展出发,建议尝试设置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方向)本科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有待完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并轨后,临床规范化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其中检验医学科的专科训练为22个月。从培训时间安排看,11个月的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生源的学员是合理的;但对医学检验专业生源的学员来讲,由于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缺乏的是临床诊疗技能和经验,一年不到的临床专科训练是似乎略显不够,能否适当缩减医学检验科的培训时间,相应延长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值得商讨。另外,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为3年,临床科研创新研究、论文撰写以及答辩的时间仅为3个月,导致科研实验研究和毕业论文准备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多多少少与临床轮转培训存在时间冲突。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总之,从检验医师的定位和岗位职责要求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均能较好地满足检验医师的培养需求,但并轨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既能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又能使学生获得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和学历教育,对有意从事检验医师工作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已经成为检验医师培养的主要途径,但其培养模式有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封忠昕,陈琦,闵迅.检验医师的困境与出路[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4):569-570.

[2]马红雨,朱美财,吕建晓,等.我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81-182.

[3]黄彬,陶丽华,唐乾利,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现状及实施“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19-21.

[4]张竹君,粟薇,邹丽琴.检验医师何去何从[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707-708.

[5]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肠道感染性疾病检验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14):1083-1086.

[6]张继瑜,裘宇容,杨佳,等.检验医师培养的实践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7):904-906.

[7]石应康,秦莉,王兰兰.从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看检验医师的定位和培养[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7(3):1-2.

[8]王凤超,朱安友,胡建国,等.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会[J].淮海医药,2014,32(3):302-303.

[9]乔蕊,张捷.中国检验医师培养现状浅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5-7

173 评论

相关问答

  • 2019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仅 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但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算 核心期刊吧,只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

    轻清净静的美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cscd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仅 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但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算 核心期刊吧,只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

    一抹熙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依据万方数据库2007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统计资料:《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为963,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板块41种期刊中排名第八位;他引率和

    小羊囡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王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仅 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但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算 核心期刊吧,只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

    虫虫殿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国家际检验医学杂志

    我国权威医学期刊有, , , , ,. .. .等等啊

    交换礼物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