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9

痴货哟i
首页 > 医学论文 > 艾滋病病人护理心理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使之懿727

已采纳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可使病人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消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最终导致机体极度衰竭而死亡。自本世纪80年代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最严重的传染病。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HIV感染人数正在急剧增长。1998年6月底累计对1 000余万人进行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 676例,艾滋病病人301例。艾滋病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现将笔者在新加坡医院护理艾滋病病人的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0例均为>男性,年龄25岁~40岁;其中泰国3例,新加坡4例,孟加拉国1例,马来西亚2例;性传播6例,吸毒感染2例,输血感染1例,器械刺伤1例。 临床表现:伴有消瘦、发热、腹泻3例,鹅口疮2例,顽固性咳嗽5例,玫瑰糠疹2例,全身淋巴结肿大6例,贫血6例,卡氏肺囊虫肺炎5例。 实验室检查:HIV-antibodies阳性10例,白细胞降低8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3例,乙型肝炎3例,维生素B12缺乏2例。 治疗:叠氮胸苷(AZT)每次100mg,每日5次。双脱氧肌苷用量:体重>49kg,每次200mg,每日2次;体重35kg~49kg,每次125mg,每日2次。[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2. 护理 消毒隔离: 隔离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隔离的目的、要求以及如何配合,使病人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隔离和护理。 尽可能将病人安排在单人房间,条件不具备时,床位应安排在通风处。合并肺结核时采取门窗紧闭,机械通风,嘱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用纸遮住口鼻,然后将纸扔入不透水的双层密闭袋中,做好标记送出病房。 床头、病历、交班的黑板上做明显的红色标记。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供病人专用,其它生活用品均与其它病人分开。 当病人接受手术及一些辅助治疗或检查时,注册护士应事先通知手术室及辅助科室做好预防准备。 在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人体组织或粘膜时应戴双层乳胶手套。在进行容易发生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应穿一次性围裙、戴口罩及护目镜。 注意自身预防。医护人员做检查操作时要小心,避免被用过的针头、器械刺伤,避免破损的伤口直接感染,工作衣帽被血渍或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清洗和消毒。 病人的排泄物、痰液、残余剩饭倒入不透水的双层密闭袋中,做好标记后送出病房。

335 评论

慕容诗月

心理护理: 病人的心理护理:当病人得知病情后,情绪将一落千丈。一部分病人恐惧死亡的来临,另一部分病人担心受到亲朋好友以及同事的歧视,故情绪非常消沉,不愿与人交谈,拒绝接受治疗,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作为医护人员应向病人做好思想工作,多关心体贴病人,主动与病人聊天,热情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使其积极配合各种治疗。 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当家属得知病人的病情后,情绪变得很低落,大部分家属产生恐惧感,不敢与病人握手,不敢接触病人的物品等。这无形中给病人一种很大的精神打击,使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寂寞,从而产生一种被家庭遗弃的感觉。例如:病人,男,30岁,已婚,以高热、咳嗽、全身皮肤多处糜烂为主诉入院。该病人于3年前到泰国旅游曾经与一位酒吧女有过性关系而染上艾滋病。在未确认之前,病人年轻貌美的妻子整日陪伴在病人身边,非常关心体贴病人,常给病人喂饭、擦身、换衣服等。当病人妻子得知自己的丈夫患有艾滋病时,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数日都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单,拒绝一切治疗,并有自杀的念头。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一方面向病人做思想工作,列举一些艾滋病病人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存活5年~10年的例子;另一方面多次主动打电话与其妻子交谈,向病人的妻子讲明艾滋病的预防与传染知识,鼓励病人的妻子多来探视。当病人的妻子再次出现在病房时,病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部分医护人员得知病人是艾滋病,都不愿意靠近病人,不愿意与病人交谈,做每一项操作总是推三推四,缩手缩脚,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再加上“全副武装”,如一次性围裙、口罩、护目镜、手套,让病人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有一种与众不同感。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戴口罩、护目镜及围裙,让病人有一种亲切感,同时向病人做好解释戴一次性用品的必要性,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3.出院指导 做好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向病人介绍性传播、性疾病及其预防知识等。将病人的病况告知病人的性伙伴,避免密切的性接触。 劝告病人不要献血或参与任何将使别人触及他们血液的活动(如共用注射针头或剃刀)。 感染HIV的哺乳期妇女应对婴儿进行人工喂养,以减少HIV母婴传播的危险性。 鼓励病人戒烟、戒毒。 医院设有艾滋病防治小组,24 h值班,提供热线电话咨询,为艾滋病者及HIV感染者提供预防方案及诊治指南,并在传染病中心(CDC)设有专门的艾滋病病房。

353 评论

小黑妈跃跃

所谓护理心理学,是指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

《护理心理学的应用》

【关键词】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知识、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护理领域,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它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护士与病人两方面,它既要研究护理情境下“病人”的心理活动,又要研究“护士”的心理活动,二者均不可缺。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紊乱,病人大都存在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情况。因此,病人容易出现消极反应,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好的语言沟通,友善的态度,优美的环境,使病人紧张的心情得到松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护士要了解病人的心理,并依据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恰当地医疗和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因人而异,势力利导,进行心理护理。护士首先要十分注意自身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来影响病人的感受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心,减少顾虑,振奋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良好的医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也是对一个护理人员的严格要求。

1、在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的几点

尽职尽责,态度和蔼做事认真负责,做到体态语言优美,面部表情平和易亲近,发自内心的为病人做实事,尽可能做到既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又考虑到技术操作的要求。

热心、积极、主动的搞好医、护、患三者关系

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除了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外,还要尽可能让病人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如:天冷时给病人加条毛毯,弄个热水袋,对病人多句问候,多点关心,让病人感觉多点温暖。

多了解病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充当的社会角色各不相同,社会背景、经济状况都存在差异,躯体方面的任何疾病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各类病人的心理变化差异很大。所以,护理人员应尽量对病人的家庭环境、文化、生活习惯、病情、情绪状况等有所了解,这样就更能够促进护理工作顺利的开展。

做好协助医生诊治、协调好医患关系在协调好医患关系之前必须先处理好护患关系,病人只有在充分信任你以后,才能够相信你所说的话、做的事,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采集到病人基本资料,更好的协助医生,帮助病人。从而促进医患、护患之间的关系。

做病人的知心人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建立浓厚的感情,理解同情病人,换位思考,想想假如现在是自己的亲人来看病,自己怎么做才能让病人感觉最舒服、最满意。

细心做每一件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有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使我们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但是有些差错,有些事故,则是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这就必须靠医护人员的高度自觉性和慎独精神以及严谨的医德来严格的要求自己,做到既不违反各项操作的规范,又最大限度地为病人利益着想[1]。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尽我们最大的能力给予病人多点关心,护理人员的举手之劳能在临床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俗话:“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其次,它能减少医患纠纷,在平时工作中确确实实做到细心周道,将心比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后,就能更容易地化解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再次,它可以减轻一些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些护理工作如:给病人翻身等一些非职业化的操作,患者家属完全可以替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后,家属便会自愿、主动地帮助护理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节省护理人员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劳动强度。最后,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能够促进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是医护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2]。所以,了解病人心理活动,并依据病人的心理活动采取恰当的医疗和护理措施,才能使病人感到满意。病人的良好心理状态,可以促进良好的生理状态;而良好的生理状态,又可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造成身心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疾病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大大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金莲,石贞仙.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47-48.

[2]刘晓红.关于《护理心理学》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分析与思考.山西护理杂志,1998,(1).

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二

《浅谈如何将护理心理学运用到精神科护理当中》

【关键词】 护理心理学;精神科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患心理活动规律即研究在护理过程中护患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相互影响及其规律,护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患者的心理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籍贯、民族、文化、职业和经历不同的心理差异,来运用最佳的护理措施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随着医学发展,医学模式简单陈腐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的心理医学模式方向转化,人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生活方式将影响人的健康,因而精神疾病就变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在健康正常的情况下,大脑能够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适应社会环境,但是人在患病的情况下,不仅有躯体体征,其认识能力,情绪状态,个性心理特点等心理现象都会有所改变。因此精神科护士在护理模式由生物护理向生物心理护理大转变中,在护理体制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大改革中能适应需要,就必须学习护理学知识,由于精神专科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不但要掌握正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还要掌握精神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因此要转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观念使她们在护理精神患者时看到的不仅是精神疾病而主要的是人想到的不只是理性生物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而更要思考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不仅要加强生理方面的技术操作,而且要善于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微细变化,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作为精神科护士应掌握不同情况下患者的心理活动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护理工作。

1、 住院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

新入院患者心理反应最集中的问题是对医院的一切都陌生,表现出恐惧、焦虑、猜疑以及不安全感等心理状态,也有的患者由于受病态支配否认有病,不愿住院故整日吵闹,护士要针对病员的心理,应用适当的语言技巧去解决病员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护士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向他们介绍病室环境,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并根据病情安排好合适的房间向患者介绍同室的病友以求互相帮助,护士应经常征求患者需求,对患者提出的要求能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求得谅解。使他们在院期间能得到医院的温暖而安心住院。

2、病态行为的心理护理

精神专科与其他综合科不一样,护理的患者都是推动理智受症状支配的精神患者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护理,对有冲动、攻击、破坏行为的病员在他们情绪稳定时一方面给予谅解,同时要向患者宣传住院制度,必要时向他们讲解精神患者作案也要根据有无责任能力部分或完全责任能力以及赔偿经济损失。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控能力,从而减少行为及攻击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对于拒食患者首先了解拒食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有自杀企图严重的患者,护士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和勇气,主动配合,并且做到能够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使其缓解症状。

3、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自知力恢复的患者大多数对病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忆此期往往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种是对未来充满信心,而把未来不利因素等考虑甚少;另一种则把未来人生看得相当复杂,他们担心病情反复发作,怕回原单位后不能适应环境怕同事亲友另眼看待,甚至觉得住精神病院以后难以见人,而出现消极悲观情绪,产生自杀念头,而护士应向患者指出任何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会有曲折,教会他们有生活的信心,又有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对于后者护士应向他们做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知识宣传,帮助他们找出容易诱发疾病的因素,提高他担心病情再次复发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怎样去对待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并帮助制定好家庭休养计划,在病员出院前通知单位有关人员送院,向他们介绍精神病的护理知识和出院的注意事项,使他们在出院后能够保持正常人的心理水平,达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而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家庭。

总之,对精神患者的护理要细心周到,常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做好心理疏导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由于幻觉、妄想、支配产生的症状,并且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音乐疗法,加以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的症状得以很快恢复。掌握好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在临床护理当中应想方设法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暗示,应用综合语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明.最新精神疾病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质量安全控制及工作标准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屠丽君,刘玉成.精神神经科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310 评论

相关问答

  •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综合征‘一般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1]。艾滋病是一种世界性难题的疾病’难以攻克‘治愈率几乎为零。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复杂’

    Diana~蜜桃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艾滋病心理护理论文摘要

    2.4 心理护理: 2.4.1 病人的心理护理:当病人得知病情后,情绪将一落千丈。一部分病人恐惧死亡的来临,另一部分病人担心受到亲朋好友以及同事的歧视,故情

    xiaoxiaAND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艾滋病病人护理心理学论文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可使病人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消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

    痴货哟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艾滋病心理护理论文

    3 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对收容教育女性艾滋病乐观偏差的效果评价及启示 陈静; 蒋索; 陈月凤 温州医学院学生处; 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期刊】中国

    紫草莓蛋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老年人艾滋病护理论文

    2.4 心理护理: 2.4.1 病人的心理护理:当病人得知病情后,情绪将一落千丈。一部分病人恐惧死亡的来临,另一部分病人担心受到亲朋好友以及同事的歧视,故情

    画布大小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