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8

潘潘大小J
首页 > 医学论文 > 火龙果炭疽病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来自巴厘岛的松

已采纳

这个是炭某病,可用波尔多液(即硫酸铜1份,生石灰5份,水300至600份),或30%氧氯化铜600倍液,或80%代森锌处理。火龙果栽培技术苗期管理育苗床宜选通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整细作畦,畦带沟50cm,667平方米施腐熟鸡粪或牛粪1500至2000千克,掺入谷壳灰1000千克,充分搅匀,在整地时施于畦面以下20cm的表土层;其后再施100至150千克钙镁磷肥,用锄头充分搅拌,施于5cm深的表土层中,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种于苗床,浇透水,并喷洒500倍多菌灵1次,每隔10至15天施5至7千克复合肥,等长出第一节茎肉饱满的茎段,即可出圃。栽种管理火龙果栽后12至14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每年可开花 12至15次,4至11月为产果期,谢花后30至40天果实成熟,单果重500至1000克,栽植后第2年每柱产果20个以上,第3年进入盛果期,单产可达2500千克/亩。其高产栽培要点如下比1.薄肥勤施比由于果实采收期长,每年都要重施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要均衡长期施用。开花结果期间要增补钾、镁肥,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树盘用草或菇渣覆盖。天气干旱时,3至4天灌一次水。火龙果同其他仙人掌类植物一样,生长量比常规果树要小。所以施肥要以充足、少量、多次为原则。幼树(1至2年生)以施氮肥为主,做到薄施勤施,促进树体生长。成龄树(3年生以上)以施磷、钾肥为主,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施肥应在春季新梢萌发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肥料一般以枯饼渣、鸡粪、猪粪按1比2比7配方,每年每株施有机肥25千克。或在每年7月、10月和翌年3月,每株各施牛粪堆肥千克、复合肥200克。火龙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层,所以施肥应采用撒施法,忌开沟深施,以免伤根。此外,每批幼果形成后,根外喷施硫酸镁+硼砂+磷酸二氢钾1次,以提高果实品质。由于火龙果采收期长,要重施有机质肥料,氮、磷、钾复合肥要均衡长期施用。完全使用猪、鸡粪含氮量过高的肥料,使枝条较肥厚,深绿色且很脆,大风时易折断,所结果实较大且重,品质不佳,甜度低,甚至还有酸味或咸味。因此,开花结果期间要增施钾肥、镁肥和骨粉,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火龙果的气生根很多,可以转化为吸收根。进行扩穴改土,可逐渐扩宽根系分布;也可绑扎牵引诱导气生根下地。2.摘心比当枝条长到至米长时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3.间种与人工授粉比种植火龙果时,要间种10%左右的白肉类型的火龙果。品种之间相互授粉,可以明显提高结实率。若遇阴雨天气,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开或清晨花尚未闭合前,用毛笔直接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4.截枝比每年采果后截除结过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出新枝,以保证来年的产量。火龙果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爬墙种植,也可以搭棚种植,但以柱式栽培最为普遍,其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所谓柱式栽培,就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围种植3至4株火龙果苗,让火龙果植株沿着立柱向上生长的栽培方式。种植规格双季节柱的株行距为米乘2米,按每柱周围栽4株苗计算,每667平方米可植750株。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注意不可深植,植入约3厘米深即可,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水份管理火龙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幼苗生长期应保持全园土壤潮湿。春夏季节应多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长状态。果实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果实生长。灌溉时切忌长时间浸灌,也不要从头到尾经常淋水。浸灌会使根系处于长期缺氧状态而死掉,淋水会使湿度不均,而诱发红斑。在阴雨连绵天气应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冬季园地要控水,以增强枝条的抗寒力。

240 评论

小宝151205

火龙果炭疽病,该病发生于茎部表面,初期感染时,产生大量红色病斑,形成茎组织病变;中后期病斑逐步扩大,直至相互愈合连成一片,颜色开始变成白色或黄色,表皮组织松弛,病斑组织进一步发生变化,出现黑色细点,在茎表皮形成突起。果实前期不会被感染,待果实成熟并转色后,才会被病菌侵染。感染的果实呈现水浸状及凹陷畸形,病斑最后呈现出淡褐色,病斑不久后扩大,相互链接愈合。可用百分之60甲硫•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 (低毒)使用40-60克/亩 喷雾 (保护 治疗)本品是一种内吸性的低毒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广谱杀菌、作用机理独特、不易产生抗性,具有向顶性传导功能。

341 评论

骆驼非洲

火龙果是一种热带水果品种,在种植期间容易感染炭疽病等病害。为了更好地防治火龙果炭疽病,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关于火龙果炭疽病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等相关知识,详情如下:火龙果炭疽病图片火龙果炭疽病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发病症状该病发生于茎部表面,初期感染时,产生大量红色病斑,形成茎组织病变;中后期病斑逐步扩大,直至相互愈合连成一片,颜色开始变成白色或黄色,表皮组织松弛,病斑组织进一步发生变化,出现黑色细点,在茎表皮形成突起。果实前期不会被感染,待果实成熟并转色后,才会被病菌侵染。感染的果实呈现水浸状及凹陷畸形,病斑最后呈现出淡褐色,病斑不久后扩大,相互链接愈合。病菌病原由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菌,盘圆孢属(Gloeosporiumsp.)真菌引起,分生孢子盘埋生生长,盘上积聚很多根无色、棒状的分生孢子梗。孢子梗形状易于识别,其顶端细胞膨大如球状,分生孢子产生于梗顶端。分生孢子形状多样,单胞,无色,内含数个油球,其一端稍窄短棒状或长椭圆形。当大量分生孢子聚集时,形成橘红色的粘质物。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体在病残体或病部上越冬,越冬期不明显。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接种体为分生孢子,其传播途径主要借助于风雨或者昆虫活动,人为因素也有利于孢子飞散传播。低温干旱不利于病菌发病,主要发病在高温多湿的环境,其最适生产发育温度为25度。该病菌侵染植株较多,除侵染火龙果外,还可侵染蟹爪兰、仙人球、仙人掌和荷花等多种常见花卉。火龙果炭疽病图片火龙果炭疽病发病原因火龙果炭疽病的发生、流行、危害有多种原因,主要与树势强弱、品种抗病性、田间管理、物候期、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及果园的通风透光情况等有密切关系。1.品种抗病性调查发现,果园种植同一品种火龙果,炭疽病的危害较为严重;混搭不同品种火龙果,其发病率相对较轻。由此可知,多个品种混合栽培的果园比单一品种种植的果园发病率低。同时发现,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2.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发病影响较大。钦州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为本地火龙果炭疽病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雨量大且雨日多,种植区域湿度大,阳光照射不足较易发病。炭疽病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多雨适温的条件下大量萌发繁殖。3.病菌数量新老果园种植环境相差较大。在十多年甚至几十年老果园里,大量烂果、落果掉落地面,经过多雨天气,逐渐腐烂、病变。如果未能及时将病变果实清理出果园或清园不彻底,在适宜的环境下,病原菌开始大量萌发繁殖和积累,致使病菌越冬基数变大,第二年病害危害更加严重。而在新果园,由于病原菌积累较少,发病也较少。4.施肥不当不同肥料作用各异。过于施肥作用不大,还易形成危害;多年一直偏施氮肥,会导致枝条长势相对纤弱,易于炭疽病的发生和危害。5.果园大量积水果园排水不畅,积水较多,导致植株根系淹水,呼吸不畅,养分没有得到及时吸收,树体营养不良,抵抗力急剧下降,易引发病害。6.重复使用常规农药果农对炭疽病的防治模糊,其使用的防治炭疽病药剂大多为防效较差的常规农药,没有做到对症下药,未能最大限度地杀灭病原菌,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以致造成较大的损失,并导致病害流行。火龙果炭疽病发病规律1.品种差异抗病性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种植的火龙果品种。由观察可知,种植台湾引进的白肉品种(种名:白玉龙)抗病性差,发病率普遍较高;而种植泰国白肉品种(种名:白玉龙)受到病菌侵染的概率较小。2.发病率随茎节位置不同而不同,老茎节和嫩茎节发病相对较轻,中部茎节发病比较严重。因为中部节位新陈代谢活动比上部幼嫩节位弱,同时中部表皮的坚硬蜡质层还没有完全形成,病原菌侵入概率增大;老茎的表皮层已完全木栓化,并且其表面覆盖有厚厚的蜡质层,不利于病原菌侵染,减小了发病概率。在生长中,中部茎节结果较多,大部分茎节为结果枝,感病后对火龙果产量影响较大,有时能减产三成以上。3.水肥施用及耕作制度不同的果园管理制度,温度、湿度差异较大,其中灌溉方式对果园湿度影响较大,炭疽病的发生也有很大差别。喷灌的果园,炭疽病发生相对其他灌溉方式发病严重,主要原因是喷灌使果园的空气湿度明显增大,为病原菌的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导致病原菌的大量繁殖。果园冬季清理措施可减少发病率,果园里的杂草、病果等长时间不清理,炭疽病危害比较严重。4.病菌数量果园头年发病率高,没有对果园及时清理,第二年病原量高,发病率也较高。及时对果园发病枝条的病斑、病残体进行剪除并集中销毁,用除草剂清除园内杂草并及时带出果园或深埋,其发病率较低。火龙果炭疽病图片火龙果炭疽病综合防治1.测报工作是防治的前提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分离病菌病原,看有无变异,再针对病原情况,选择施用药剂。做好测报工作意义重大。2.保护无病区,防止蔓延钦州市火龙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相当于5年前的两倍,而且现在以更快速度增长。应加强检疫工作,控制病区,严格制止从病发区向无病区调种引种;建立无病留种区域,选留无病菌种苗,扩大种植。3.种植和培育抗病优质品种病害防治应从苗头开始,不同品种种苗抗病性差异较大,种植抗病抗菌品种是防治火龙果病害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4.减少田间病菌残留最主要的物理措施,一是清除田间地头病残体,发病的枝条可结合疏果疏枝剔除,并且将病残体深埋或集中烧毁;如果发现炭疽病的植株,应立即截除病斑并集中销毁。二是清理株里行间的杂草。5.加强水肥管理一是不能漫灌和长期喷灌。漫灌致使植株根系长期处在缺氧状态、呼吸困难而死亡;喷灌大幅增加果园的空气湿度,有利于火龙果炭疽病发生。二是改变栽培方式,起垄栽培,建设果园排灌渠道。起垄栽培不仅可以促进根系生长,而且可以防止水淹,有效减少“大水漫灌”和台风雨造成的“积水”危害。钦州火龙果大部分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既能有效防病又可节约水资源。三是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改变偏施氮肥、复合肥的习惯,最好施用已经腐熟的有机肥,不能施用未腐熟的土杂肥。适量增施磷钾肥,调节树体营养结构,增强植株的抗病性。6.化学防治果园病害防治应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炭疽病可在生长季节使用百克(450g/L咪鲜胺水乳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轻病茎节可人工用刀挖除肉质部,切口涂抹50%多菌灵,视病情发生情况,隔10d左右防治1次,共防治2~3次。繁殖的种苗应先进行喷药防治,3~4d后再采种苗枝条;而繁殖的苗圃可喷波尔多液防治,一般每隔10~15d喷药1次,共喷2次。为了防止病原产生抗病性,尽量采用栽培技术措施和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喷药时做到选药正确,并采取多种药剂轮换使用。

207 评论

wumeiyan01

这个是炭且病,可用波尔多液处理。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除菌剂。它是由约500克的硫酸铜、500克的熟石灰和50千克的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料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一般呈碱性,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但久放物理性状破坏,宜现配现用或制成失水波尔多粉,使用时再兑水混合。该液为保护性除菌剂,通过释放可溶性铜离子而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在酸性条件下,铜离子大量释出时也能凝固病原菌的细胞原生质而起除菌作用。在相对湿度较高、叶面有露水或水膜的情况下,药效较好,但对耐铜力差的植物易产生药害。持效期长,广泛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棉、麻等的多种病害,对霜霉病和炭且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叶部病害效果尤佳。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除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该制剂具有除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除菌剂。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除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2+),Cu2+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同时Cu2+还能破坏其细胞中某种酶,因而使细菌体中代谢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即能使细菌死掉。防治对象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炭且病、轮纹病,可于苹果落花后开始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至240倍液,半月喷一次,并和其他除菌剂交替使用,共喷3至4次。防治苹果烂果病(轮纹病、炭且病),可在往年出现病果前10至15天喷石灰倍量式或多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每15至2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采果前25天停用。防治苹果霉心病,应在苹果显蕾期开始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防治苹果、梨锈病,可在苹果园周围的桧柏上,喷洒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160倍液。防治葡萄黑且病、炭且病、霜霉病,可喷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160倍液,每12至15天喷1次,共喷2至4次。进入雨季之后,使用波尔多液防治葡萄病害效果好。

224 评论

dp73255815

这个是炭且病。可用苯醚甲环唑处理。苯醚甲环唑,是内吸性除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产品特点: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除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分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防除对象除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分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炭且病、白腐病效果也很好。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番茄、甜菜、香蕉、禾谷类作物、稻、大豆、园艺作物及各种蔬莱等。对小麦、大麦进行茎叶(小麦株高24至42厘米)处理时,有时叶片会出现变色现象,但不会影响产量。防治对象对子囊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抱属、尾孢霉属、刺盘抱属、球座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菌,白分菌科,锈菌目和某些种传病原茵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同时对甜菜褐斑病,小麦颖枯病、叶枯病、锈病和由几种致病菌引起的霉病,苹果黑星病、白分病,葡萄白分病,马铃薯早疫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方法主要用作叶面处理和种子处理。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主要用于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30至125克/公顷。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的应用主要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旱疫病、西瓜蔓枯病、辣椒炭且病、草莓白分病、葡萄炭且病、黑痘病、柑橘疮痂病等。梨黑星病:在发病初期用10%水分散颗粒剂6000至7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制剂至克(有效浓度至毫米/升)。发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建议用3000至5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制剂20至33克有(效侬度20至33毫米/升),间隔7至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用2500至3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制剂33至40克(有效浓度33至40毫米/升),发病严重时用1500至2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制剂50至克(有效浓度50至毫米/升),间隔7至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葡萄炭且病、黑痘病:用1500至2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制剂50至克(有效浓度50至毫米/升)。柑橘疮痂病:用2000至25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制剂40至50克(有效浓度40至50毫米/升)喷雾。西瓜蔓枯病:每亩用制剂50至80克(有效成分5至8克)。草莓白分病:每亩用制剂20至40克(有效成分2至4克)。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用800至1200倍流或每100升水加制剂83至125克(有效浓度83至125毫米/升),或每亩用制剂40至60克(有效成分4至6克)。辣椒炭且病:发病初期用800至12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制剂83至125克(有效浓度83至125毫米/升),或每亩用制剂40至60克(有效成分4至6克)。注意事项1、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因为铜制剂能降低它的除菌能力,如果确实需要与铜制剂混用,则要加大苯醚甲环唑10%以上的用药量。苯醚甲环唑虽有内吸性,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传送到植物全身,但为了确保防治效果,在喷雾时用水量一定要充足,要求果树全株均匀喷药。2、西瓜、草莓、辣椒喷液量为每亩人工50升。果树可根据果树大小确定喷液量,大果树喷液量高,小果树喷液量最低。施药应选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进行。晴天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风速大于每秒5m时应停止施药。3、苯醚甲环唑虽有保护和治疗双重效果,但为了尽量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因此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应在发病初期进行喷药效果最佳。

228 评论

相关问答

  • 火龙果根腐病的相关论文

    1、修剪:火龙果根部腐烂,需要立即为其脱盆并修剪烂根。2、消毒:往火龙果根部涂抹草木灰,再放置在半阴透气处。3、移栽:将火龙果重新栽种至疏松透气的土壤中。4、养

    忘记高傲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丝瓜炭疽病论文

    丝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可不知!相对来讲,丝瓜是不容易受害病虫害侵害的蔬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病虫害的发生变得频繁,需要关注以及防治了。接下来小编就为大

    喊我11就很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炭疽病方面论文

    炭疽病的结构是:炭(上下结构)疽(半包围结构)病(半包围结构)。炭疽病的结构是:炭(上下结构)疽(半包围结构)病(半包围结构)。拼音是:tànjūbìng。炭疽

    修普诺斯090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有关苹果炭疽病的论文

    苹果炭疽病,对于果农来说,是经常碰到的一种病症。在渤海湾产区和北方苹果产区都有发病情况。病菌主要寄生苹果、梨、葡萄、核桃等多种果树。我们老家甘肃这边的情况是套袋

    伊斯忐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论文

    炭疽叶枯病,树立预警意识,雨前喷药保护。果农应改变“不见症状不喷药”和“害怕下雨迟喷药”的防治误区。青岛农业大学李保华等教授试验研究表明:7月份是苹果炭疽叶枯病

    杨杨杨远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