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Simon
通常对症状可疑的羊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生前可直肠取粪或采取新鲜粪便,常用的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必要时可进行虫卵计数。饱和盐水漂浮法具体方法:取可疑粪便5 ~ 10克,加人10 ~ 20倍饱和盐水混匀,通过毫米孔径(60目)带网过滤,滤过液静置 ~1小时,则虫卵已充分上浮,用一直径5 ~ 10毫米的铁丝圈与液面平行接触,以蘸取表面液膜,将液膜抖落在载片上,覆以盖玻片即可镜检。镜检时,各种线虫虫卵一般不易区分,除了毛首线虫 卵、细颈线虫卵、仰口线虫卵、马歇尔线虫卵等具有特征外,其他各种虫卵均不容 易区分辨认。加之各种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亦无必要对虫卵的种类加以鉴别,只要在粪检中发现大量虫卵存在,羊的每克粪便内含1 000个以上虫卵就应驱虫。羔羊每克粪便含2 000 ~ 6 000个虫卵则认为是重度感染。死后病尸剖检诊断,可以在相应肠段发现虫体,加以鉴定,可区别是哪些线虫引起的疾病。
TracyJunli
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毛圆科、毛线科、钩口科、圆线科、毛尾科等多种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消化道内引起各种线虫病的总称。这些线虫分布广泛,且多为混合感染,对绒山羊危害极大。主要特征为贫血、消瘦、腹泻,严重时可造成羊大批死亡。大量线虫感染还可以降低羊的抵抗力,激发其它疾病的发生。病原种类繁多,主要科、属、种有:1.毛圆科。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皱胃,偶见于小肠,又称捻转胃虫。虫体呈毛发状,因吸血而呈淡红色。颈乳突明显,头端尖细,口囊小,口囊内有1个背侧矛形小齿。雄虫长15~19毫米,交合伞发达,有1个“人”字形背肋偏向一侧;交合刺短而粗,末端有小钩,有引器。雌虫长27~30mm,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液)的肠道,故形成红白相间的外观;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有一个显著的瓣状或舌状阴门盖。毛圆属的蛇形毛圆线虫,寄生于小肠和皱胃,主要寄生于小肠。也可感染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虫体细小。雄虫长4~6mm,交合伞侧叶大,背叶不明显,背肋小,末端分小枝,1对交合刺粗而短,近于等长,远端具有明显的三角突,引器呈梭形。雌虫长5~6mm,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长刺属的指形长刺线虫,寄生于皱胃。外形与血矛属线虫相似。雄虫长25~31mm,交合刺纫长。雌虫长30~45mm,阴门盖为两片,阴门位于肛门附近。奥斯特属,主要寄生于皱胃,少见于小肠。虫体呈棕褐色,长10~12mm,口囊浅而宽。雄虫有生殖锥和生殖前锥,交合刺短,末端分叉。雌虫尾端常有环纹阴门在体后部,多具阴门盖。常见的种为环形奥斯特线虫和三叉奥斯特线虫。马歇尔属,寄生于皱胃,偶见于十二指肠。形态与奥斯特属线虫相似,但不具引器,交合刺分成枝,末端尖。雌虫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常见的种为蒙古马歇尔线虫。古柏属,寄生于小肠、胰脏,很少见于皱胃。虫体小于9mm。前方有小的头泡,食道区有横纹,口囊很小。雄虫交合刺短,末端钝,生殖锥和交合伞发达,无引器。常见的种有等。侧古柏线虫、叶氏古柏线虫。细颈属,寄生于小肠。本届线虫种问大小差异大。头前端角皮有横纹,多数有头泡,颈部常弯曲。雄虫交合伞侧叶大,交合刺细长,远端融合,包在一个共同的薄膜内。雌虫尾端有一个小刺。常见的种类是尖刺细颈线虫。
2.毛线科食道口属,寄生于结肠。有些种类的幼虫可在肠壁形成结节,所以又称为结节虫。口囊小而浅,其外周有明显的口领,口缘有叶冠,有或无须沟,颈乳突位于食道附近两侧,其位置因种不同而异,有或无侧翼膜。雄虫的交合伞发达,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阴门位于肛门前方附近,排卵器发达,呈肾形。寄生于羊的主要有: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微管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甘肃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牛的主要有辐射食道口线虫。
曾涛~家居建材
山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道绦虫、肝片吸虫、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 癣、羊鼻蝇、羊虱、蜱及脑包虫等。肠道绦虫、肝片吸虫、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等等这些都是山羊常见的寄生虫病,那么除此之外,山羊常见的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呢?北京农博力尔科研所专家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1、绦虫病最常见的为莫尼茨绦 虫。虫体长1—5米,白 色,细长。主要寄生在小 肠,严重者虫体堵塞肠管。 感染绦虫病的山羊很快消 瘦,皮毛粗乱无光,食欲减 退而饮欲增加,并出现腹 泻、贫血和水肿,少数还会出现神经症状。治疗:可用别丁,按每千克体 重100毫克,加水溶解灌服,效果很好。也可用1%硫酸铜溶液按每千克体重2毫升灌服。2、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虫,虫体扁平,很像树叶,比南瓜子略大,般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感染率20%—30%。患肝片吸虫病的山羊消瘦、贫血、颌下水肿,到后期出现泻,最后导致肝中毒而衰竭死亡。治疗:可用硝氯酚驱虫,每千克体重口服4—5毫。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各一次;也可用5%肝蛭净悬,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口服;或选用驱虫效果良好别丁,每千克体重100毫克。3、消化道线虫病常见的有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等,感染 率可达100%。症状表现为:机体消 瘦,食欲下降,贫 血,有时腹泻,多发 生在春、夏、秋三 季。捻转胃虫主要 寄生在真胃。虫体 长10—30厘米,主 要危害真胃粘膜和 腺体并分泌毒素。 病羊精神不振,瘦弱贫血,生长发育停止,腹泻,常和前 胃疾病并发死亡。肠结节虫主要寄生在大肠。虫体长10—20厘米,在肠壁上形成米粒到蚕豆粒大小不等的无数结节。结节大量增生后,使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病羊的明显症状为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腹泻时粪稀带血,严重时可引起后肢瘫痪。钩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以羊血为其营养,造成肠粘膜溃疡。发病羊极度贫血,消瘦,颌下水肿,长期腹泻,可引起羊只大量死亡。鞭虫主要寄生于大肠和盲肠内。虫体长35—70毫米,羊体感染后,一般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引起腹泻,因吸收毒素而引起贫血和食欲下降等中毒症状。治疗:可用左旋眯唑每千克体重8毫克内服;或用丙硫咪唑或甲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5毫克配成混悬液内服。另外,也可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广谱抗虫药,进行皮下注射或口服;或者选用四氯乙烯按每千克体重—毫升口服,效果良好。4、肺丝虫病又称网尾线虫病,是由网尾线虫寄生于肺支气管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连续不断咳嗽,消瘦无力,流鼻涕,喷嚏,呼吸困难,常因呼吸道被虫块阻塞而窒息死亡。治疗:可采用消化道线虫病的用药剂量和用法。此外,还可用氰乙酰肼,按每千克体重17—18毫克,溶水内服;也可配成20%溶液按成羊3—5毫升、小羊1—3毫升,微温时作肘后皮下注射,效果良好。5、羊疥癣又称“螨病”,以脱毛、搔痒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冬、春季节,尤以冬季蔓延最快。病单奇痒无比,表现为到处擦痒,用嘴啃咬,引起皮肤发炎、脓肿,皮肤变厚并盖满大量痂片,羊毛大片脱落,尤以头部最为严重。病羊常因长期不安、贫血、消瘦死亡。治疗:最简便的方法是药浴,可用的辛硫磷乳油水溶液,或—的敌杀死。药浴应在天气晴朗无风时进行,药液现配现用,药液温度应保持在20—35℃。20%双甲咪乳油1千克配成500—600倍稀释液,也能有效杀灭疥螨,控制疥癣病的发生。另可采用患部剪毛涂擦以上药液,或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毫克,或20%碘硝酚每千克体重毫克,治愈率达90%以上。对未被感染的健康羊群,每年春、秋季应用2000—5000倍低浓度“敌杀死”进行药浴预防,羊舍及用具用的“敌杀死”喷雾。6、羊鼻蝇蛆病病羊表现为上呼吸道发炎,有大量鼻涕、脓液,喷嚏,咳嗽,消瘦。侵入气管及肺部者呼吸困难,侵入鼻窦而累及脑膜者,可引起神经症状。此病可周期性重复出现,直至死亡。治疗:可用3%来苏儿液直接喷人鼻孔,每羊每侧鼻孔20—30毫升。7、羊脑包虫病又称“疯羊”、“转圈病”,以转圈为主的脑神经症状明显,较易诊断。治疗:每年春季可用吡喹酮粉剂口服预防,剂量为每千克体重60—80毫克。治疗可采用臂部分点注射吡喹酮注射液(用10%食用油或石蜡油稀释),每千克体重50—60毫克。若用药10天后效果不明显者可进行第2次用药。8、山羊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防制寄生虫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第一,采用驱虫、药物预防。改变以往限于春秋两季驱虫的习惯,采取全年4次驱虫、2次药浴的定期预防方法。第二,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羊舍要定期消毒,粪便必须经生物发酵处理,杀灭中间宿主和传播介体。第三,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山羊的饲养条件,提高山羊机体的抵抗力。最好采用离地羊床的饲养方式,以减少各种寄生虫的传播感染机会。了解了山羊常见的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有哪些之后,提醒用户,防制寄生虫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北京农博力尔公司是一家专业化从事草食动物饲料营养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羊的反刍生理特性,设计了羔羊健壮素,成羊膘肥王,母羊哺乳预混料,母羊哺乳预混料、种公羊预混料,根据羊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配制了不同需求的预混料,可同时满足小羊羔和母羊对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的需求,保障羊的健康成长。
dt930014240
羊尸体消瘦、贫血,消化道各部有数量不等的线虫寄生,卡他性肠炎,大肠内可见到黄色小点状的结节和化脓结节。真胃粘膜水肿,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和针尖大到粟粒大的小结节,肝、脾不同程度萎缩。病羊的全身病变以贫血、水肿为主,粘膜和皮肤苍白,血液稀薄如水,内部各脏器色淡。有胸水、心包积液和腹水,腹腔内脂肪组织变成胶冻状。肝可由于脂肪变性而呈现淡棕色。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肺部,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肺膨胀和肺气 肿,肺表面隆起,呈灰白色,触摸时有坚硬感;支气管 中有黏性或脓性混有血丝的分泌团块;气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 可发现数量不等的大、小肺线虫。
巧儿妹妹
前后盘吸虫病牛、羊吞食了含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拉稀,粪便呈粥样或水样,腥臭。颌下水肿,严重时整个头部、全身水肿。基本信息中文名:前后盘吸虫病英文名:Paramphistomiasis病原学:前后盘吸虫季节分布:四季疫苗预防:是病原或病因前后盘吸虫的种类很多,虫体的大小、色泽及形态构造因其种类不同而异。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较常见的是鹿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 cervi)。成虫寄生于牛、水牛、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的前胃(主要是瘤胃与网胃交接处),偶尔也见于胆管。成虫体呈圆锥状,背面稍弓起,腹面略凹陷,粉红色,雌雄同体,长~,宽~。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又称后吸盘位于后端,比口吸盘大,虫体靠吸盘吸附于胃壁上。 前后盘吸虫的发育史与肝片吸虫相似。成虫在终末宿主的瘤胃内产卵,卵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外界适宜的温度(26~30℃)下,发育成为毛蚴,毛蚴孵出后进入水中,遇到中间宿主淡水螺而钻入其体内,发育成为胞蚴、雷蚴、尾蚴。尾蚴具有前后吸盘和一对眼点。尾蚴离开螺体后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牛、羊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而受感染。囊蚴到达肠道后,童虫从囊内游出,在小肠、胆管、胆囊和真胃内寄生并移行,经过数十天,最后到达瘤胃,逐渐发育为成虫。 临床症状前后盘吸虫的成虫主要吸附在牛、羊的瘤胃与网胃接合部,此时临床症状及对动物的危害不甚明显。但在感染初期大量幼虫进入体内,在肠、胃及胆管内寄生、发育并移行,刺激、损伤胃肠黏膜,夺取营养,则对动物造成极大危害。本病的发生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主要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常有腥臭,有时体温升高。病牛逐渐消瘦,精神委顿,体弱无力,高度贫血,黏膜苍白,血液稀薄,颌下或全身水肿。病程较长者呈现恶病质状态。病牛白细胞总数稍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约占10%~30%,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淋巴细胞减少。到后期,病牛极度瘦弱,卧地不起,终因衰竭而死亡。病理变化成虫感染的牛、羊,多在屠宰或尸体剖检时发现。虫体主要吸附于瘤胃与网胃交接处的黏膜,数量不等,呈深红、粉红、或乳白色,如将其强行剥离,见附着处黏膜充血、出血或留有溃疡。因感染童虫而衰竭死亡的牛、羊,除呈现恶病质变化外,胃、肠道及胆管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及脱落,其内容物中可检查出童虫或虫卵。 疾病诊断(1) 成虫寄生的诊断,可用水洗沉淀法在粪便中检查虫卵。虫多日的形态与肝片吸虫的很相似,但颜色不同。 (2) 童虫,其生前诊断主要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推断或用驱虫药物试治,如果症状好转或在粪便中找到相当数量的童虫,即可作出判断。 (3) 死后诊断可根据病变及大量童虫或成虫的存在。 治疗方案1、按内科常规护理。2、杀虫治疗 (1)硫双二氯酚(别丁):为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为50mg/(kg·d),分3次服,隔日服用,15治疗日为1疗程;(2)依米丁(吐根碱):1mg/(kg·d),肌内或皮下注射,1/d,10d为1疗程,对消除感染,减轻症状有效,但可引起心、肝、胃肠道及神经肌肉的毒性反应,需在严格的医学监督下使用,每次用药前检查腱反射、血压、心电图,并卧床休息。(3)三氯苯达唑:12mg/kg,顿服,或第一天5mg/kg,第2天10mg/kg,顿服,可能出现继发性胆管炎,可用抗生素治疗。
可能患了羊脑包虫病羊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一多头蚴寄生在羊脑及脊髓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以脑炎、脑膜炎及周期性转圈运动为特征,多见于犬
每年定期预防性驱虫2次,秋冬季各一次。治疗用药方法甚多,如左旋咪唑,口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8毫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一次每千克体重用5-6毫克。磷酸海群生药,每千
一般在生食水生植物后2~3个月,可有高热。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持续1~2周,甚至长达8周以上,并有纳差、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数月或数年后
通常对症状可疑的羊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生前可直肠取粪或采取新鲜粪便,常用的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必要时可进行虫卵计数。饱和盐水漂浮法具体方法: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