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5

静静19811215
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药物论文笔记大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安德鲁鱼

已采纳

药物效应多种多样,是不同药物分子与机体不同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作用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包括基本骨架、活性基团、侧链长短及立体 构形等因素。这些构效关系是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它有助于加强医生对药物作用的理解。药理效应是机体细胞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从药理学角度来说,药 物作用机制要从细胞功能方面去探索。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1、渗透压作用: 如甘露醇的脱水作用。 2、脂溶作用: 如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3、膜稳定作用: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如局部麻醉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等。 4、影响PH: 如抗酸药中和胃酸。 5、络合作用: 如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重金属离子而解毒。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 1、干扰或参与代谢过程: ①对酶的影响,多数药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如新斯的明竞争性抑制胆碱酯酶,奥美拉唑不可逆性抑制胃粘膜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而有些药本身就是酶,如胃蛋白酶。 ②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伪品掺入也称抗代谢药,如5-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相似,掺入癌细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 ③影响核酸代谢,许多抗癌药是通过干扰癌细胞dna或rna代谢过程而发挥疗效的。许多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也是作用于细菌核酸代谢而发挥抑菌或杀菌效应的。 2、影响生物膜的功能: 如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影响na+、ca2+或k+的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 3、影响体内活性物质: 乙酰水扬酸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4、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如麻黄碱促进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 5、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在体内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参与,干扰这一环节可药理效应。如利尿药抑制肾小管na+-k+、na+-h+交换而发挥排钠利尿作用。 6、影响免疫机制除免疫血清及疫苗外,免疫增强药及免疫抑制药通过影响免疫机制发挥疗效。 5、影响受体功能:掌握受体的概念和特征。 熟悉受体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概念。 了解受体的类型及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 (1)受体概念:受体为糖蛋白或脂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药物相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的细 胞成分。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受体仅是一个"感觉器",对相应配体有极高的识别能力。受体-配体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偶合,受体都有其内源性配 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等。 (2)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 ①特异性与结构专一性; ②饱和性与立体选择性; ③可逆性与内源性配体; ④识别力与高度敏感性。 (3)激动药与拮抗药 ①激动药:能激活受体的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效应力)。 ②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部分激动药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 ③拮抗药:能阻断其活性的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结合。非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不可逆结合。 (4)受体调节与药物作用关系:受体可经常代谢转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数量,亲和力及效应力受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 ①耐受性、不应性 、快速耐受性:连续用药后药效递减是常见的现象。由于受体原因而产生的耐受性称为受体脱敏。 ②受体向下调节:在激动药浓度过高或长期激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与耐受性有关。 ③受体向上调节: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时,受体数目增加。与长期应用拮抗剂后敏感性增加有关,如突然停药时会出现反跳反应。 (5)注意点: 1)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不仅要有亲和力,还与内在活性有关。 2)两药亲和力相等时其效应强度取决于内在活性强弱,当内在活性相等时则取决于亲和力大小。 3)结合体:某些细胞蛋白组分可与配体结合,但没有触发效应的能力。如酶、载体、离子通道及核酸也可与药物直接作用,但这些物质本身具有效应力,故严格地说不应被认为是受体。 4)储备受体:剩余下未结合的受体,拮抗药必须在完全占领储备受体后才能发挥其拮抗效应。这对理解拮抗药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 5)超拮抗药:个别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对静息状态受体亲和力大于活动状态受体,结合后引起与激动药相反的效应。 二、受体类型: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传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大致可分为下列4类: 1.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又称直接配体门控通道型受体,存在于快速反应细胞的膜上,受体激动时离子通道开放使细胞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引起兴奋或抑制效应。如乙酰胆碱、脑中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受体都属于这一类型。 蛋白偶联受体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m-乙酰胆碱、阿片类、嘌呤类、前列腺素及一些多肽激素等的受体,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受体需要g- 蛋白介导其细胞作用,g-蛋白有两类,其一为兴奋性g-蛋白(gs),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另一为抑制性g-蛋白(gi),抑制ac. 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及某些淋巴因子的受体属于这一类型。 4.细胞内受体甾体激素受体和甲状腺素受体,触发的细胞效应很慢。 三、第二信使 受体在识别相应配体并与之结合后需要细胞内第二信使将获得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机制才能发挥其特定的生理功能或药理效应。 蛋白g蛋白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内侧的调节蛋白,静息状态时与gdp结合。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使camp增加。gi抑制ac,使 camp减少,g-蛋白还激活磷脂酶c(plc),调节ca2+、k+等离子通道。对鸟苷酸环化酶也有激活作用,作用非常广泛,介导多种效应。近来发现g -蛋白还介导激活磷脂酶a2(pla2)而产生花生四烯酸(aa),后者是各种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的前体。[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2. 环磷腺苷(camp)β受体、D1受体、H2受体等激动药通过gs作用使ac活化,ATP水解而使细胞内camp增加。α受体、D2受体、mach受 体、阿片受体等激动药通过gi作用抑制ac,细胞内camp减少。Camp受磷酸二酯酶(pde)水解为5‘amp后灭活。 3.环磷鸟苷(cgmp)cgmp作用与camp相反,可独立作用而不受cgmp制约。cgmp可激活蛋白酶g而引起各种效应。 4.肌醇磷脂α、h1、5-Ht2、m1、m3等受体激动药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介导激活磷脂酶c(plc)plc使4,5-二磷酸肌醇磷脂(pip2)水解为二酰甘油(dag)及1,4,5-三磷酸肌醇(ip3)。 5.钙离子细胞内微量ca2+对细胞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白细胞及血小板活化等。细胞内ca2+可从细胞外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流入,也可从细胞内肌浆网等钙池释放,两种途径互相促进。

272 评论

胃食眉眉

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一、影响溶解度因素: 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 2、溶剂的极性 3、温度 4、药物的晶形 5、粒子大小 6、加入第三种物质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 制成可溶性盐 2、引入亲水基团 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 (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 (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 (4)用量、配比 流变学简介 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非牛顿液体: 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 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 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 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 粉体学 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来源:考试大 二、粒子径测定方法: 1、光学显微镜法 2、筛分法 3、库尔特计数法 4、沉降法 5、比表面积法 三、比表面积的测定: 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 3、折射法 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1、 休止角:θ越小流动性越好, 2、 θ<300流动性好3、 流出速度:越大, 4、 流动性越好 5、 内磨擦系数:粒径在100-200um, 6、 磨擦力开始增加, 7、 休止角也增大。θ≤300 为自由流动,θ≥400不再流动,增加粒子径,控制含湿量,添加少量细料均可改善流动性。 表面活性剂 一、概念: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并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二、分类: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 肥皂类:高级脂肪酸的盐, 2、 硬酯酸、油酸、月桂酸 一般外用3、 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4、 叶桂醇硫酸钠, 5、 sls), 6、 乳化性强, 7、 稳定, 8、 软膏剂乳化剂。 3、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广泛应用的洗涤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 新洁尔灭等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卵磷脂:对热敏感,60℃以上变为褐色,易水解,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 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中呈阴离子性质,起泡,去污; 在酸性中呈阳离子性质,有杀菌能力。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 脂肪酸甘油酯:hlb为3---4, 2、 用作w/o 型。 3、 蔗糖脂肪酸酯:不 4、 溶于水, 5、 可形成凝胶, 6、 作o/w 型。 3、脂肪酸山梨坦: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司盘span,酸碱酶易水解, w/o型4、聚山梨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吐温(tween),粘稠状黄色液体,对热稳定,增溶作用不受ph影响,是常用的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 o/w 型 5、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myrij ,较强水溶性,o/w 型。 6、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brij ,较强亲水性质,o/w 型。 平平加 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poloxamer,普朗尼克pluronic,增溶作用弱亲水、亲油、润湿、分散、起泡、消泡。poloxamer188 (o/w 型):制备的乳剂能耐热压灭菌和低温冰冻。来源:考试大 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 形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来源:考试大 2、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hlb 3--6:w/o型 hlb 8--18:o/w 型 hlb 7--9:润湿剂 hlb 13-18:增溶剂 3、增溶作用 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cmc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粒性药物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现象称增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征值krafft 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krafft 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型):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聚氧乙烯链发生脱水和收缩,使增溶空间减小,增溶能力下降,表面活性剂析出,溶液混浊,这一现象称起昙。这一温度称浊点或昙点。吐温类有,泊洛沙姆观察不到。来源:考试大 四、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1、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增加或减少 2、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变性 3、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阳>阴>非 吐温20>60>40>80 4、 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十二烷基硫酸钠产生损害, 5、 吐温类小。 五、表面活性剂应用:增溶、乳化剂、润湿剂、助悬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或杀菌剂。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论文读书笔记大全集

    药学专业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就要求学生要为学好专业课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

    长安三太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药学论文读书笔记大全书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爱上牛肉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药学药物论文笔记大全初中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

    Joyce@静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药学论文分类笔记大全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药学论文

    今天天很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药学史论文笔记整理大全

    中药的发展历史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为汇集整理先秦时期大量蕴积的药物开发利用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北朝时期,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更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yoyoyoyoyo22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