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2

骑着猪猪追月亮
首页 > 医学论文 > 儿童雾化吸入药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华尔街学徒工

已采纳

小孩子做雾化有没有副作用

小孩子做雾化有没有副作用, 宝宝年纪太小做雾化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注意提前进行饮食和漱口,保证口腔卫生清洁,一旦有过敏反应应及时终止,那么小孩子做雾化有没有副作用?

雾化有副作用吗

呼吸道疾病的患儿做雾化治疗非常常见,雾化采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由患儿从呼吸道吸入。雾化有解痉、稀化痰液,帮助祛痰的作用,对呼吸道感染、消炎和水肿均有作用。

雾化吸入法可以达到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的疗效,还可以湿化气道,促进痰的咳出,让鼻咽部没有那么干燥难受,尤其是在治疗儿童哮喘时,雾化有比较好的疗效。雾化使药液分散成细小雾滴,具有奏效快、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轻的特点。所以,家长担心的所谓副作用很多时候是由于一些误区导致的。

雾化后为啥会不舒服

那么,为什么很多小朋友雾化后会有不舒服呢?很多雾化药水都含激素,绝对不可忽视“擦干口鼻”这一小事。尤其是幼儿的家长不能雾化完后就“了事”,而应在每次雾化吸入后都要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地擦干小儿面部及口鼻部分。

因为幼儿面部皮肤薄且血管丰富,残留药液可被吸收,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而擦干口鼻可以防止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避免皮肤过敏或受损。另外,残留雾滴留在口鼻皮肤上,还可能使小孩受凉感冒。

雾化是将药物气化后吸入扩散至呼吸道甚至肺部,从而达到疗效,但为了让药物在局部充分发挥作用,雾化吸入半小时前尽量不要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食道,引起呕吐,雾化完后20-30分钟再饮食。也要注意不要让雾化液进入眼睛。

控制时间摆好姿势

雾化吸入时间取决于药液的容量,从儿童角度讲,雾化10-15分钟就够了,每天可做2-3次。

儿童雾化治疗吸入时,适宜采取轻松直立的姿势,就是坐着的时候要让小孩坐直,不要随意靠着两边,用面罩盖住宝宝的口和鼻,慢而深地呼气,吸气末需停留片刻。在小朋友哭闹的情况下,爸爸妈妈们可以自己示范,用语言消除小孩的恐惧,让雾化的效果达到最佳。

我结论

雾化是通过喷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被雾化的众多分散液滴可以捕集气体中的颗粒物质。

婴儿做雾化有副作用吗

雾化治疗是一种治疗咳嗽的辅助性手段,雾化就是把药物从雾化仪态变成雾状的颗粒,通过呼吸直接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能有效的治疗呼吸道相关的一些疾病。雾化的作用就是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系统的病变部位,药效很快。所以雾化在谨遵医嘱的情况下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不要盲目的去相信一些网络上的流言蜚语,从而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婴儿做雾化注意事项

1、雾化吸入前。吸入半小时前尽量不要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气道,引起呕吐,也不要让雾化液进入眼睛,每次吸入后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

2、雾化时的体位。雾化时宝宝最好能采取轻松直立的坐姿,只需平静的呼吸,无需做特殊的配合。

3、剂量。幼儿的喉组织发育不够完善,喉腔及鼻毛的缓冲作用小,假如一开始就用大剂量,大量的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就会使气道平滑肌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加重。所以,对幼儿雾化吸入时,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待患儿适应后再逐渐加大剂量,直到吸完全部药液为止。

4、温度。雾化吸入液的温度应与人体的温度接近,才能避免冷刺激,防止引起气道平滑肌痉挛而致咳嗽加剧或气急加重。冬春季应将雾化吸入液先加热至36摄氏度再给患儿吸入。

5、雾化期间的护理。雾化吸入期间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就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加大吸氧量,拍背,喂清水,待症状缓解再考虑下一次雾化吸入治疗。同时检查雾化液温度、剂量及体位是否合适,进行必要调整。

6、雾化吸入后。雾化完及时清洁雾化器,以备下次使用。

婴儿雾化有什么优点

1 起效快 雾化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通过雾化吸入的药物,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呼吸道和肺部,因此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更为有效。

2 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雾化时,由于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最多只需其它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明显地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全身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其他途径给药如静脉、口服,这一点对于婴幼儿尤为重要。

3 治疗呼吸道疾病 雾化可以直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不但有局部治疗效果,如解痉、消炎、祛痰,还能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缩短病程,可以治疗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支气管炎、咽炎、哮喘、感冒等。

4 免受打针的痛 雾化治疗可让宝宝免受打针的痛苦,只要带上面罩进行呼吸即可。况且,吸入药物直达病变部位,用药量少、见效快、治疗效率高,不通过血液,减少机体的吸收,毒性危害小。

婴儿多大可以做雾化

雾化全称为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从孩子出生之后就可以接受雾化治疗,比如,早产儿支气管发育不良的治疗中,就经常使用雾化给药方式。无论是急性期的治疗还是稳定期的控制,都可以使用雾化。雾化治疗是现在医院里很常用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之一,它和打针吃药一样。

宝宝雾化注意事项

01、雾化前

1、 雾化前,不要给孩子涂抹油性面霜。

2、 进食一小时后,再进行雾化(注意:吸入前,让宝宝漱漱口,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残渣)。

02、雾化中

1、 整个雾化过程大概在10-15分钟,这期间不要松开宝宝的面罩,尽可能密封、贴合面部。

2、 一旦宝宝出现脸红、呼吸急促、头晕、皮疹、心悸等过敏反应,一定要及时中止雾化,并且及时看医生。

03、雾化后

做完雾化,及时让宝宝漱口,并且清洗脸部,避免药物残留。

普通感冒做雾化?

NO!普通感冒一般一周时间就能自行痊愈。

一咳嗽就做雾化?

多数时候不需要。别把雾化吸入药当止咳药。很多时候咳嗽是不需要太担心的,它是在帮身体排出痰液。

而雾化药物虽然相对安全,但毕竟还是有一定副作用。是否需要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宝宝雾化有副作用吗?

雾化治疗,主要是指气溶胶吸入疗法。采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由宝宝从呼吸道吸入,起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解痉、消炎、祛痰等局部治疗以及全身治疗的作用。

雾化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和口服药物、肌肉注射给药、静脉输液给药一样,是一种给药方式。

对于宝宝,雾化治疗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用药量更少:

雾化治疗是将药物分散成细小雾滴,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是其它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给药量少,意味着明显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减少给药量,对于宝宝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给药更精准:

雾化可将药物直接送达患病部位的呼吸道和肺部,直达病灶,给药更为精准。

起效更快速:

相对于口服药物,雾化药物直达病灶,起效更快,疗效也更快。

化痰更有力:

由于宝宝生长发育尚未完善,咳痰能力有限,尤其对痰液粘稠,需要化痰的宝宝来说,优势更为明显。

副作用更低:

相对于全身性药物治疗相比,雾化治疗直达病灶,用药量又少,药物副作用更低。

不过要提醒的是,雾化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如果雾化治疗三天,无明显效果,应进一步寻找病因。

236 评论

小胶带儿

前言——

现在正值隆冬季节,全国各地大部分的气温已经降至冰点以下,不久就是冬至来临。家长们怕孩子受寒感冒而将孩子“宅”在家里,尽管如此,还是挡不住一个个感冒、发烧、咳嗽,气喘,哎,泪崩……

几天前,病房里一名3岁患儿刚刚重症肺炎初愈,不几日,妈妈又领着孩子来到门诊。我一看这不是前几天感染肺炎克雷白杆菌的小家伙吗?这次生病可把爸爸妈妈内心煎熬的不轻。

妈妈说:“宝宝出院几天各方面还不错,就是咳嗽没完没了,嗓子里好像总有痰堵着,是不是病没好透?”

爸爸说:“医生交代说孩子太小,不让随便用止咳药,说是咳嗽是一种保护,可是雾化吸入听人说副作用也不少”。

现在国际、国内儿科学界一再建议,不主张2岁以下及6岁前的儿童服用止咳药和感冒药(至少2岁前不服用);就像儿童应用抗生素不可滥用,以防菌群失调。于是,家长们心里一直犯嘀咕,那孩子咳嗽有痰咳不出怎么办?

家长的问题:

其实,这些年来,雾化吸入治疗的说法来来回回反转了很久,一直争论不休,到底哪方面说法更靠谱呢?

不是说,孩子咳嗽做雾化就能好得快吗?家长带孩子看病,医生大概率会让孩子做雾化吸入,雾化治疗效果有那么“神”吗?

最近,网上又流传雾化吸入,多是激素的作用,激素谁敢用?什么肥胖、水牛背、长胡须和感染?这副作用谁不“退避三舍”?

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并不比输液反应少,黏膜吸收药物快,那是不是药物副作用也会附体?雾化吸入时什么药都可以用吗?那抗生素也能用吗?呵,现在信息如此发达,谁谁一找“度娘”就会有答案,至于准不准就不得而知了。

权威性的指导意见:

其实,雾化治疗并不是什么“新疗法”,更不是因为人们图方便,而从静脉输液疗法中派生出来的。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医学研究就已经使用雾化疗法,作为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而我国临床也开展雾化治疗呼吸道疾病有20 30年了。

为了进一步规范及合理使用儿童用药、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近年来组织全国儿科学界委员专家讨论,先后制定了多部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的临床指南与共识,最权威的有《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这就为我们雾化吸入提供了权威性的指导意见,为孩子的雾化治疗提供了保障及用药规范,只要我们严格把握用药指南,雾化吸入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何谓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将药物和灭菌用水在专业的雾化装置中,通过雾化装置将其溶解并分散成可吸入性的微小雾滴(以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液滴或小颗粒),通过孩子的吸入将这些雾滴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

作用是:

雾化吸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以达到 直接的疗效,而且雾化吸入安全性高、 操作简便, 具有剂量可灵活调节、 应用方便等特点, 且对儿童治疗的依从性无特殊要求, 尤其适于儿科的患儿, 因而在儿科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经研究已广泛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呼吸道与外界相通,雾化吸入是充分利用呼吸道开放性的特点,在孩子呼吸的空气中加入一些经过处理的、可吸入的含有药物的雾滴,来达到缓解气道痉挛、抗炎及湿化、稀薄痰液的作用。

首先,我们还是要强调二者之间的用药途径与治疗目的不同,雾化吸入更多的是用作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因此,相对静脉输液其用药范围可能就没有静脉输液广。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液体、电解质、药物等通过静脉途径输入到身体各个脏器的方法进行治疗。

近些年来,科研部门不断对雾化吸入的驱动装置加以改进,使雾化应用的药物种类增加、安全性逐渐也增强。目前主要用于小儿喉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而且平喘、化痰效果很明显。

1、雾化吸入方便快捷且为无创操作:

雾化吸入便于操作,在家可以选择一个超声雾化装置,在医院则选择空气压缩泵或氧气驱动雾化装置,一般不需要特殊的专业培训,即可操作。而输液则必须是专业的医护人员穿刺输液,无菌操作技术要求严格,因此一般的人是不能操作的。

雾化吸入属于无创伤性操作,孩子不太有戒备心理,治疗的依从性就好于静脉输液,静脉穿刺是有创性操作,因此,孩子见到针头就会哭,不愿意输液。

2、局部雾化用药则起效快:

雾化吸入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不需要经过全身的血液循环来运输,因此药物凑效快,尤其是支气管扩张剂及抗炎用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快。

3、药物的不良反应小:

由于雾化吸入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以局部用药为基础,所以,雾化治疗的用药剂量就比全身用药,即静脉输液量小很多,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用量不足输液或口服剂量的1/10,仅此一点用药安全性就比输液好,不良反应相对少。而静脉输液是通过全身血液运输,其血药物剂量及浓度大、药物半衰期长;因此就会给孩子的肝肾功能增加负担。

同时,尽管再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输液反应的几率也在所难免,液体中的致热源性物质(过敏、凝集、抗原等),将引起孩子突然高热、寒颤、皮肤过敏等超敏反应,严重的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这是静脉输液最大的危害。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通过作用是抗炎,是目前专家共识的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主要用于气道发生的炎症高反应性的治疗,如支气管哮喘。常用并推荐使用 吸入性激素类药物混悬液有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

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儿科学会将【布地奈德】定为儿童抗哮喘类药物的唯一推荐的基础药物目录中,且目前了该药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而丙酸氟替卡松仅适用于4 16岁儿童的轻度至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2、β2受体激动剂: 此类药是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特点是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作为支气管哮喘的短期用药,一般为4 6小时。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及狭窄,可按需使用、在数分钟内起效。一般是将此药与激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β2受体激动剂的雾化制剂常用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两种。

3、胆碱能M受体拮抗剂: 具有支气管舒张作用,主要用于喘息、 咳嗽和有痰的患儿疾病。该药起效慢,但是持续时间相对于β2受体激动剂持久,因此也常与沙丁胺醇类联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联合吸入。 主要雾化药物有异丙托溴铵。

4、 祛痰药: 这类能使痰液变稀、黏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或者能加速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改善痰液转运功能的药物。主要促进呼吸道管腔内积痰排出,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间接起到镇咳和平喘的作用,也有利于控制继发感染的作用。目前国内雾化吸入祛痰药有两种,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和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

不过,经过临床用药调查,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进行雾化吸入。通常情况下雾化吸入的应用、给药,都应该经过医生诊断指导,根据个体差异,诊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任何治疗方法和药物都不能随意滥用。

1、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中成药注射液等。尤其抗生素高度过敏的孩子,即使有皮肤过敏试验,但是,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依然有过敏的风险。中成药制剂,由于药品种类复杂,药物的副作用并没有得到确认,也是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2、氨溴索注射液国内虽有临床应用的报道,但目前还没有雾化吸入的安全性评价说明,2018版将其定为【超说明书用药目录】,并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因此,安全起见,不建议超范围应用。小儿多选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液。

1、首先要将雾化装置清洁消毒,做到一用一消毒,尤其是吸入用的面罩及蒸馏器及管道,要一人一用。

2、做吸入治疗时,教会孩子保持平静,做缓慢的深呼吸,这样才有利于药物的微粒在呼吸道内尤其支气管和肺泡内沉积,尽量达到药物较好的吸收。

3、小孩子要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尽量平稳呼吸,孩子哭闹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因为药物微粒主要是通过气流的惯性将药物送达口咽部。

4、现在适合孩子年龄的面罩,给孩子戴面罩,应尽可能舒适而密闭的贴合在面部,使之药物微粒均匀的吸入且不被喷入眼睛。

5、雾化吸入,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咳嗽、咳痰情况,如果孩子烦躁哭闹,要停止雾化吸入,或者请教医生。治疗后要给或者洗脸,减少药物在其他部位的吸收。同时要漱口或喝水,避免药物在口咽部的残留。

6、雾化吸入也是一种医疗行为,尤其雾化吸入均为处方用药,家长一定要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雾化吸入。

266 评论

潘朵拉的音乐

小儿常用的三种雾化药用量

小儿常用的三种雾化药用量,雾化治疗是很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会用到,例如鼻炎、哮喘、支气管炎等。雾化治疗的疾病不同,所使用的药物也是不一样,下面是小儿常用的三种雾化药用量。

儿童雾化三种常见药的比例是:布地奈 德一支,异丙托溴铵一支,生理盐水5毫升。异丙托溴铵可以换成沙丁胺醇或者特布他林。根据儿童年龄和病情轻重,用药量和频率有些许差异,以医嘱为准。

雾化一般不建议自己在家做,有一些小设备吹出的颗粒太大。做雾化的儿童应该多喝水,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食要清淡一些。雾化半小时后用清水漱口,止咳可以用桔贝合剂和百蕊颗粒。

儿童目前雾化用药主要有普米克令舒(糖皮质激素,抗炎症反应),一般起始剂量是每次1mg,一天两次,如果是治疗哮喘等反复喘息性疾病,需要逐渐减量。

还有支气管舒张剂,20kg及以内的小孩,万托林每次,一天两到三次,爱全乐每次250μg,一天两到三次,博利康尼每次,一天两次。20kg以上的小孩,每次用量为万托林5mg,爱全乐500μg,博利康尼5mg。

儿童常用的三种药物雾化比例为:布地 奈 德,异丙托溴铵,生理盐水少量。异丙托溴铵可用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代替。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在剂量和频率上有一定的差异,以医生的建议为准。雾化一般不建议在家里做,有一些小设备吹出的颗粒太大。做雾化的孩子应该多喝水,不能吃辛辣食物,饮食要清淡一些。

大多数情况下,三种药物的比例是2:1:1的状态,并且婴幼儿时期给孩子做雾化的时候,尽量要意不要在吃奶后立即去做,最好休息20分钟以上再做雾化,同时做完雾化后要注意对面部的清洗,避免雾化药物残留在脸部进而有可能会导致过敏的现象发生,并且要注意时间不要过长。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主要作用:减轻气道炎症,有效控制宝宝的喘息及咳嗽症状。

医院的常用药:布地 奈德混悬液(次,每次配合2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每日1~4次),起效迅速,10~20分钟就可以发挥抗炎作用,对于急症很有效。

支气管扩张剂

主要作用:是宝宝哮喘、喘息的常用药,雾化吸入是最好的给药途径,见效快,解痉作用也很强。

医院的常用药:

①β2受体激动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用量1ml/,同时配合2mL生理盐水每次,每日1~4次),吸入5分钟就起效,15分钟达高峰。有明显气管痉挛的患儿(比如急性喉炎),多用到这类药。

②抗胆碱能药:代表是异丙托溴铵混悬液(250ug/次,配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1~4次),吸入10~30分钟起效,多用于急性发病。

祛痰药

主要作用:能调节患儿呼吸道的黏液分泌,增加纤毛摆动,更容易把痰咳出来。

医院的常用药:盐酸氨溴索(常见浓度15mg/mL,每次1~2ml次雾化吸入,一天两次)。

总结:上面提到的为常规治疗用药,如果是需要长期雾化的孩子(比如哮喘),则需定期随访,及时调整用药,尽可能减低副作用。

宝宝雾化注意事项

01、雾化前

1、 雾化前,不要给孩子涂抹油性面霜。

2、 进食一小时后,再进行雾化(注意:吸入前,让宝宝漱漱口,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残渣)。

02、雾化中

1、 整个雾化过程大概在10-15分钟,这期间不要松开宝宝的面罩,尽可能密封、贴合面部。

2、 一旦宝宝出现脸红、呼吸急促、头晕、皮疹、心悸等过敏反应,一定要及时中止雾化,并且及时看医生。

03、雾化后

做完雾化,及时让宝宝漱口,并且清洗脸部,避免药物残留。

A、雾化有副作用吗

呼吸道疾病的患儿做雾化治疗非常常见,雾化采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由患儿从呼吸道吸入。雾化有解痉、稀化痰液,帮助祛痰的作用,对呼吸道感染、消炎和水肿均有作用。

雾化吸入法可以达到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的疗效,还可以湿化气道,促进痰的咳出,让鼻咽部没有那么干燥难受,尤其是在治疗儿童哮喘时,雾化有比较好的疗效。雾化使药液分散成细小雾滴,具有奏效快、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轻的特点。所以,家长担心的所谓副作用很多时候是由于一些误区导致的。

B、雾化后为啥会不舒服?

那么,为什么很多小朋友雾化后会有不舒服呢?很多雾化药水都含激素,绝对不可忽视“擦干口鼻”这一小事。尤其是幼儿的家长不能雾化完后就“了事”,而应在每次雾化吸入后都要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地擦干小儿面部及口鼻部分。

因为幼儿面部皮肤薄且血管丰富,残留药液可被吸收,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而擦干口鼻可以防止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避免皮肤过敏或受损。另外,残留雾滴留在口鼻皮肤上,还可能使小孩受凉感冒。

雾化是将药物气化后吸入扩散至呼吸道甚至肺部,从而达到疗效,但为了让药物在局部充分发挥作用,雾化吸入半小时前尽量不要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食道,引起呕吐,雾化完后20-30分钟再饮食。也要注意不要让雾化液进入眼睛。

C、控制时间摆好姿势

雾化吸入时间取决于药液的容量,从儿童角度讲,雾化10-15分钟就够了,每天可做2-3次。

儿童雾化治疗吸入时,适宜采取轻松直立的姿势,就是坐着的时候要让小孩坐直,不要随意靠着两边,用面罩盖住宝宝的口和鼻,慢而深地呼气,吸气末需停留片刻。在小朋友哭闹的情况下,爸爸妈妈们可以自己示范,用语言消除小孩的恐惧,让雾化的效果达到最佳。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儿科雾化吸入的论文

    循证护理实践证明了护士自身价值,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为护理学科提高权威性、独立性,促进学科发展提供机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呼吸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

    面包超人3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儿科智能雾化中心论文

    前言—— 现在正值隆冬季节,全国各地大部分的气温已经降至冰点以下,不久就是冬至来临。家长们怕孩子受寒感冒而将孩子“宅”在家里,尽管如此,还是挡不住一个个感冒、发

    快乐@天使3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儿科雾化吸入相关论文

    循证护理实践证明了护士自身价值,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为护理学科提高权威性、独立性,促进学科发展提供机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呼吸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

    Antares米罗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近年儿科雾化吸入论文

    雾化吸入最开始让我们熟知是哮喘病人的使用,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储雾罐、准纳器,都是哮喘儿童家长熟知的名词。所以一说到“雾化”,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家宝宝哪

    RRRenee火锅控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儿童雾化吸入药学论文

    小孩子做雾化有没有副作用 小孩子做雾化有没有副作用, 宝宝年纪太小做雾化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注意提前进行饮食和漱口,保证口腔卫生清洁,一旦有过敏反应应及时终止,那

    骑着猪猪追月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