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7

有多久没见你
首页 > 医学论文 > 感冒中医内科辩证分析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食戟之喵

已采纳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特征。 为什么说是风邪呢?中医上说大气里有六个淫邪,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气,这六邪气中风是首领,风邪是其它邪气的载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会动,它会载着寒、热、湿、火、燥进入人体,让我们感受到邪气。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只是热,没有风,我们并不会感冒,但如果有风,我们就很容易生病。同样如果只是冷而没有风,我们也没那么容易受寒,可如果有风,我们就会立刻有反应了。我们常说不要在空调底下吹,容易感冒,为什么呢?是因为有风,所以感冒的定义就是触冒风邪。 再看一下临床表现,这些都是常见的临床感冒表现,包含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燥感冒、风湿感冒等的症状。感冒最常见的季节不是夏冬,而是春秋,为什么?风大,且温度适宜,我们没有那么警惕。冬天我们怕冷怕感冒会把自己包裹的很好,出门反而不太容易感冒。而春秋天风吹在身上比较舒服,觉得吹一会儿没什么问题,实际上这恰好是风邪的可趁之机。 什么是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指病人受到了风寒而发生的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我们来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恶寒:为什么会恶寒?我们的身体很智慧,当我们的身体遭受风寒侵袭时,会快速的作出反应,关闭毛孔,以阻止更多的寒邪进入。这个反应是很正确的,却有一个问题,就是关门留寇了,把已经进来的风邪、寒邪关在我们的体表了,出不去了,这时我们就会感到冷,很怕冷,会哆嗦,因为寒邪在我们的皮肤下面,所以我们会出现恶寒。如果有怕冷现象出现时,我们就能判断出我们的体表有寒邪,而且没有散出去。 发热:发热就是发烧,为什么会发烧,很多医生会解释为入里化热了,但很多人不明白,寒邪就是寒邪,怎么到了身体里反而变成热了呢,是怎么化的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寒邪进入身体就像敌人进入了城门里,身体感应到了就要跟它战斗,谁跟寒邪打战呢?就是正气,我们的气血津液就是我们的正气,身体将气血津液也就是正气都调集到了体表来抵抗邪气,正气和邪气斗争时身体的温度自然就会高,这个是正邪交锋时的正常反应,发烧不要害怕,这是身体防御系统提高的一个手段,相当于我们的免疫系统在练兵。很多医生都会说那些不常发烧的人并不代表他们身体好,反而是身体弱抵抗力差的表现,因为正气弱打不起来,邪气长驱直入,还没来得及发烧,邪气就已经进入身体内部了。孩子特别容易发烧,而且一烧就是高烧,因为孩子的正气比较强,反应比较灵敏,所以很容易发到高烧。此外身体的毛孔闭合,热散不出去,这也是导致体温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PS:为什么中医特别反对一看发烧就去挂抗生素?这是因为大量寒凉的抗生素确实可以短时间退烧,但那不是驱邪外出,而是像一场冰冷的雨,把敌我双方都暂时击退了,寒邪是不怕的,它本身就是冷的,再来点冷雨反而没什么事。正气不一样,正气被这样一浇就会被重创,是内伤,很难被恢复。这样第一拨正气被抗生素打倒后,无法跟邪气对抗,就会出现暂时退烧的现象。当身体调集第二拨正气去跟邪气对抗时,就会复烧,你再用抗生素把好不容易调集起来的第二拨、第三拨正气都打压下去了,这时我们的身体就已经很虚弱了,表现出来就是看上去退烧了,可这是真的病好了吗?不是的,这时我们会发现烧虽然退了,却出现了其它症状,比如咳嗽、脾胃虚弱等等。为什么?因为邪气还在,抗生素并没有驱邪,反而伤到了身体的正气,正气无法跟邪气对抗,邪气就自然进入到了身体内部,伤及五脏六腑,所以会咳嗽,甚至发展成肺炎。寒邪就这样一路被抗生素护送到了身体内部,肺为娇脏,又容易受到邪气侵袭,因此肺部疾病就成了感冒发烧后最常见的症状。我们看到感冒发烧后要有一个反应,就是千万不要用药只针对发烧治疗,因为发烧本身不是病源,它只是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 无汗:为什么会无汗?毛孔关闭了,里面的热和寒都没有出入。无汗就是没有热散出来,这时候无汗的现象就是告诉我们要用解表的药。什么是解表?就是帮助身体把毛孔打开。肺主毛皮,肺有一个功能就是宣发功能,就是通过毛孔向外排出身体的浊气,让清气进来,进行气体交换。当我们看到身体不出汗时,就要知道选择解表的药物,比如说麻黄、紫苏叶或者生姜。 头痛,肢节酸疼:为什么会头痛,肢节酸疼?那是因为寒邪进来了。寒是什么?寒就是冷,它有凝、滞的作用。寒凝血於,寒阻经络,因此在头部这种血管比较密集的地方,关节这种经脉比较聚集的地方,在这些气血需要畅通的地方就会造成气血不通,一旦气血不通我们就会疼痛。那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专门治疗头痛或者关节疼痛的药吗?不需要,因为这个时候是寒气进来了,我们只需要用到解表散寒的药,把寒气驱出去,那这些症状自然就好了。 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什么感冒会有鼻子问题?因为肺开窍于鼻,肺为娇脏,邪气从口鼻入,第一个侵袭的就是肺,所以肺要把邪气宣散出去。身体已经把毛孔关闭了,那鼻子就是出口,所以我们会留清鼻涕。清鼻涕其实就是寒气,所以流鼻涕没关系,这是身体正常的排邪反应,邪气没有了自然就不会流鼻涕了。而鼻子不通是什么呢?是因为肺气上逆,本来肺气是要往下走的,这时候邪气侵袭肺部,肺气就往上走了,壅塞在鼻子处,所以就会鼻子不通。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要知道是肺受到了侵害。肺的什么功能受到了伤害?是宣发和肃降功能。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能够恢复这两个功能的药。 咽痒:咽痒、鼻痒,痒是怎么回事呢?痒是有风邪。说明寒邪和风邪一起进入体内,都留在体内没有出去,而且风邪比较重,这时就会有痒的感觉,所以在用药时我们不光要用散寒的药,还要用疏风的药。疏风的药有哪些呢?比如防风、荆芥、白芷等。如果没有痒的症状就不一定要用这些疏风的药,因为这说明风邪不那么明显。 咳嗽:不管是燥咳、寒咳、热咳,都有可能引起咳嗽,所以很难从咳嗽本身辨别寒热。但有几个判断的办法。比如走出去看看是不是吹了冷风会咳的特别厉害那可能就是寒咳;如果是走进房间很暖和的时候或晚上睡觉时被子盖的热乎乎的反而咳的特别厉害,这个时候就有可能是热咳。第二个就是看痰,痰液比较清稀,就像水样的痰液或者发白,就是寒咳。如果痰比较黄比较厚比较浓,这有可能是热咳。第三个主要是看舌苔,舌苔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寒咳,舌苔可能白厚;如果是热咳,舌苔可能是黄厚,腻。如果是寒咳,舌质会比较淡白,如果是热症,舌质会比较红。所以咳嗽的话我们要结合几个方面来判断寒热。 口不渴或喜热饮:为什么风寒感冒口不渴?因为风寒感冒没有损耗我们的津液,口渴不渴跟喝水的多少不是必然的关系,而是跟我们津液的损耗有关系。一般来说寒症体内温度比较低 ,没有那么高,因此不会灼伤我们的津液,所以我们就不会觉得口渴。而热症,比如热感冒,热邪进来后就会损耗我们的津液,比如汗液,它会蒸发我们的津液,所以这时候会出现口渴的症状,想喝水,而且想喝冷水。所以风寒感冒口不渴。喜欢喝热饮,因为寒嘛。 脉浮或浮紧:手轻轻的搭在脉上,感觉跳动的比较有力,因为邪气从口鼻入,跟肺有关系,一般搭的是右手的脉,轻轻的搭一下右脉,能感觉到右脉跳动的非常快,有力,这就是脉浮。紧就是感觉它像一根绳子绷在那儿,很紧绷,这就是寒的表现。一般寒症的时候就是脉浮紧,轻轻的一摸就有了,而且感觉脉很紧绷,像绳子一样,就是这种情况。 治法(治疗思路):辛温解表。 以上的症状都捋了一遍,大家就知道每个症状代表的意义,就可以来辨证寒热了。那治疗的思路方法是什么呢?治疗的方法不是说要用药去退烧、去出汗、去止痛,不是这样的,用药就是辛温解表。辛温解表的意思就是用辛散的、温热的药把毛孔打开以后,让邪气出去散寒,让邪气怎么来的就怎么走,这个就是中医的疗法。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中成药: 第一个是风寒感冒颗粒,只要辨证准确,中成药的疗效和汤剂是一样好的。现在用风寒感冒颗粒来做一个详细的解释,后面就不再详细说明了。以这个药做例子,来看看组方是如何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1.风寒感冒颗粒 组方: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效: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先来看它的组方,麻黄、紫苏叶是可以帮助肺恢复宣发功能的药,它们是辛散的、辛温的,可以把毛孔打开,帮助肺恢复宣发功能,给寒邪一个出路,所以用到了麻黄和紫苏叶。再来看一下防风、白芷,这个是干嘛的呢?这个是疏风的,防风、白芷有疏风作用,它是把风邪散出去了。所以我们看到以上这四味药时,就知道解表散寒的药有了,疏风解表的药也有了,可以把风邪和寒邪散出去了。然后看一下葛根和桂枝,葛根和桂枝都有解肌的作用,什么叫解肌呢?就是把能量输送到肌肉、经脉。桂枝可以解决肌肉酸疼的问题,葛根尤其擅长解决受风寒之后肩颈后背僵直疼痛,中医里有葛根汤,专门用来治疗后背疼痛的,所以葛根能把气血津液输送到后背给经脉,它是舒经的。因此用了葛根和桂枝后,能解决肌肉酸疼的问题,或者后背发寒、疼痛的问题。下面再看苦杏仁和陈皮、桔梗,它们都有帮助肺气下降的作用,理气、化痰、降逆的作用,这个针对的是风寒感冒后的咳嗽、流鼻涕,都可以治,因为它们都降肺气,降肺逆,气往下走,这样就不会有鼻子堵塞、咳嗽了。所以说风寒感冒颗粒是不是只能治风寒感冒的?不是,它还能治疗风寒引起的咳嗽,效果一样很好。那甘草和干姜呢,是补中暖中的,保护脾胃,帮助脾胃生化气血津液,补助正气。中医的组方看起来就像是部队的排兵布阵,有攻有守,这个方子里它有让肺宣发的,也有让肺肃降,也有守中的,还有输送津液给肌肉、经脉的,这样的药用过以后,不光可以把风邪寒邪排出体外,而且也顺带就退烧了,不咳嗽了,肌肉不疼了。所以说治疗感冒很重要,如果感冒不能正确治疗或者不治,当然有人说不治疗七天之后也会好,但那是针对身体正气足的人来说的,如果身体本身比较弱,那后期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症,比如肺炎,甚至心肌炎。所以说中医治未病,它把小病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就不会生大病。所以能够把感冒治好的家庭医生,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家庭医生了。 PS:我们买药看说明书时要看功效,要看用于…… 2.感冒清热颗粒 组方: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感冒清热颗粒的组方和风寒感冒颗粒的组方略有不同,解表的药里少了麻黄,多了荆芥穗、薄荷,这两味药都有疏风解表的功效,但薄荷还有散热的功效。另外这药的末尾还加了苦地丁、芦根,这两味药是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是有这些功效的,为什么要用芦根来利尿通淋?是为了让身体里的热,比如发烧了,身体有内热,通过小便把热解掉。而且芦根还有清肺热的效果,像肺热咳嗽、肺炎,都会用到芦根这味药。因此在这个药的整体功效上,就是拿感冒清热颗粒和风寒感冒颗粒相比的话,它多了清热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退烧的效果要更好些,所以它叫清热颗粒。但千万不要看到这个名字就以为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它还是治疗风寒感冒的药,只不过多了清热的功效而已。 使用前一定要辨证,就是要分辨出来是风寒还是风热。使用时注意看说明书。 3.正柴胡饮颗粒 组方: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效: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用于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正柴胡和小柴胡一样,都是长期被误用或忽略的药。里面主要的药是柴胡,它有和解表里的作用。还有赤芍,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这个药什么时候吃效果最明显?就是有头痛身体痛的时候吃效果是最好。就是说风寒感冒了,并且头痛或者身痛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可以用前面的药,也可以用正柴胡饮颗粒,这个效果更好。 4.感冒疏风片 组方:麻黄、桂枝、苦杏仁、白芍(酒炙)、防风、紫苏叶、独活、桔梗、谷芽(炒)、生姜(捣碎)、大枣(去核)、甘草。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和中。 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它的组方跟风寒感冒颗粒差不多,完全可以替用。 5.荆防颗粒 组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这里面有不一样的药了,有茯苓、羌活、独活,看到这三味药,我们就知道有除湿的功效。因此如果是受寒感冒,尤其是寒湿感冒的时候,就可以选用荆防颗粒。比如说寒冷天淋了雨,或者在湿气很重的地方(深山、海边等)受了寒,这个时候身体里不但有风、有寒,还有湿,有湿邪,用荆防颗粒就特别的对症。这个药的功效里也写了散风祛湿,这个祛湿的功效前面几种药里都没有提到过,就是因为它里面加了祛湿的药。这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舌苔,但凡是有湿的舌苔,首先舌苔是厚腻的,它不是白厚,是厚腻的,看起来水水的,舌头伸出来水拉拉的,这都代表有湿气,都是荆防颗粒的适用症。 6.九味羌活丸 组方: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地黄、白芷、黄芩、甘草。 功效:解表,散寒,除湿。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 这种药也是用于风、寒、湿并重的感冒,它有解表,散寒,除湿的三重功效。一旦身体有湿的时候,就会出现头身疼痛酸重,头重、身体重,四肢酸重。 7.四季感冒片 组方:桔梗、紫苏叶、陈皮、荆芥、大青叶、连翘、甘草(炙)、防风。 功效:清热解表。 用于四季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 四季感冒片的名字起的挺有意思的,看上去好像一年四季都能用,其实这个里面既有解表散寒温热的药,比如紫苏叶,又有清热解毒的良药,比如连翘,那这个药究竟是用在风寒感冒呢?还是风热感冒呢?其实它可以用在寒热夹杂的时候。不明显是纯粹的风寒或者风热,也不是外寒里热,就是寒热都有点的这种情况,痰不浓不稀,有点咽痛,但又流的是清鼻涕,疼痛也不是很明显,又有点口干,但也不想喝太多的水,反正就是寒热夹杂的时候用四季感冒片就对了。尤其春秋季风带点凉带点热,侵袭我们身体时,用这个药,它清热解表,又有散寒的紫苏叶在里面。 8.参苏片 组方:紫苏叶、葛根、前胡、党参、茯苓、陈皮、半夏(姜制)、枳壳、桔梗等13味。 功效:疏风散寒,祛湿止咳。 用于体弱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 参苏片除了疏风散寒外,还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它就有止咳化痰的二陈丸的组方在里面,就是有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是止咳化痰的。如果风寒感冒后出现了咳嗽、痰多的症状比较明显时就可以用参苏片。半夏、陈皮也有理气的作用,所以胸闷呕逆也就可以用。 9.午时茶颗粒 组方:巫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山楂、枳实、炒麦芽、甘草、桔梗、紫苏叶、厚朴、红茶、六神曲。 功效: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这个药的组方很大,但不是说组方大就一定有疗效,中医组方不管大小思路一定要非常明确,好多味药在一起,这几个配伍是干什么的,那几个配伍是干什么的,都应该很明确,不是杂乱无章的。午时茶虽然组方很大,但每一块配伍的方向都很明确,它就是祛风、解表,化湿、和中。而且它的功效也很强大,不光是用于祛风解表,它还治疗积食,就是吃多了食物积在那里,这个时候也可以用午时茶颗粒。它也是受寒后腹痛腹泻的药。因此如果是外出旅游、出差、上学等情况,建议带上午时茶。其实它把前面几种药的功能做了一个组合,而且组合的一点都不乱。 PS:不管用什么药,使用前请仔细辩证,看说明书。中药不分男女老少,以上药孩子都可以用,幼儿减量使用。如果是急症,可以比说明书的用量加量使用,或者按说明书的用量,但频繁(2-3小时)给一次药,保证药效持续性。

99 评论

reviveanna

由风寒郁闭皮肤;,而产生发热咽喉痛,因,肺主皮肤;系喉咙;司呼吸;故风寒感冒会喉咙痛!

122 评论

Christybeauty

首先,重在想这个“寒”字。寒的特性是什么?表现有哪些状况?这样就算不全对,也差太远的。

95 评论

玩儿泥巴小姐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 思维方式 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1 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体操 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自我治疗及预防 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预防 措施 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33):164-165.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2 浅析中医临床思维 摘要: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中医思维 临床思维 1 关于中医思维的概念? 中医学思维是中国医学体系构建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医疗活动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心里等科学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养生治则等进行了 总结 、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1]? 2 中医思维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 辩证法思维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医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它包含着三大内容:①阴阳五行学说;②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③多端思维[2]?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 抽象思维 。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基本指导思想。历代的中医名家无一例外地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一哲学层次的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医疗实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以取类比象的直觉认识和推演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比类取象”是中医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以相似的现象进行简单明洁的援比,常能突破常规的概念抽象。在中医古籍的记载中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获得了比 逻辑思维 更多的认识。在说明中药作用机理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时,都其重要作用。历代医家都大量借助比类取象的方法,或借以求得新知,或借以论证说理。? 类比思维是中医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不仅用于一些未知现象的解释与推演来进行理论的阐述,而且还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古代医案中用类比思维进行辨证者甚多,此类医案,巧取比喻,深入浅出,形象明了,发人深思,易于让后学体会领悟。当然类比思维于临床,不仅要启示于自然社会现象之理,更要与中医基本原则不相违背,所以只有善于将二者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才能正确地应用类比思维于临床。? 因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尽管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思维方法在人们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仍不能被完全取代。况且,目前仍有一些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无法解释,因此类比思维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而形成的多端思维。 多端思维法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分析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得到启发或结论。因为疾病本身就如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一样,是由相关联的多个因素并错综复杂促交织在一起而形成,而多端思维的方法使我们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复杂的因素,从而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中医以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中的六淫、七情等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无不体现多端思维的方法。由于多端思维常常从一个方面展开,而向多个方向延伸,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多种思路,使医生在临床中思路广阔,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提出。? 3 关于临床思维的探讨? 目前对临床思维的认识。 对临床思维这个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多数人是从局限的角度来看待的:第一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即认为临床思维是认识疾病和判断疾病过程中的推理和思维方法,也就是临床医生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3]第二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 医学知识 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4]? 目前对临床思维认识的局限性。 虽然以上对临床思维的理解第二种较第一种要进步,但是从临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只考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考虑较少。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疾病的复杂化,医学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利用 自然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二是局限于诊断与治疗。对疾病的预防、康复等考虑不多。使一些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预防医学思维缺乏。对群体健康问题,尚未纳入考虑之中。而医学的目的不是在于治愈疾病,而是促进、保护和维持健康。当健康受到损害时,将疾病的痛苦最小化。三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就关系到从医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医德高尚的的医生是以病人和社会的利益为追求目的。而不良的职业道德则易引起错位的临床思维,使思维浅表化、狭窄化、金钱化,导致诊治失败。另外,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易患的沟通与理解,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也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良药”。四是重 经验 ,对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方法注意不够,要么“夜郎自大”,要么“固步自封”。五是过分依赖仪器及化验指标。在当代医学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虽然日趋形象化、客观化、数量化、精密化,促进医学诊断和治疗。但过分地依赖先进仪器检测,而忽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传统的诊断和常规检查方法,思维就容易局限化、简单化、偏激化甚至思维逆转现象,造成误诊误治。[5]? 对临床思维的探讨。 临床思维应是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 因此,中医思维是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结合生理与病理现象,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的临床思维,形成有利于病人的综合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方案,提高医学处理的效果与效率。可见,中医思维在临床当中更符合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绪论[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1? [2] 颜德馨.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 [3] 赵书云,姚有为,刘豫安等.医学生临床思维欠缺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 教育 .1998,6(42-43)? [4]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 [5]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107

17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内科五行辩证分析论文

    阴阳的肇始先天八卦传说上古时,阴阳始于气象观测。伏羲氏坐在观象台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伏羲

    童童56485207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眩晕中医内科辩证分析论文

    议论文写作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学生在高考中得分的高低,还关系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重视议论文写作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下是我

    叹久妞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医内科伤寒辩证分析论文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关于伤寒论三阴脏与二阳腑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具体可以分为三阴脏与二阳腑和少阳经证。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本身也有

    为食猫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感冒中医内科辩证分析论文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特征。 为什么说是风邪呢?中医上说大

    有多久没见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医内科泄泻辩证分析论文

    1.脾气虚型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证候分析:

    45度向上傾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