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7

hereparadox
首页 > 医学论文 > 小儿外科临床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易洛洛

已采纳

论文的题目在一篇儿科医学论文中有一半文的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开始。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儿科医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一) 1.儿科护理 2.浅谈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 3.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 4.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问题与对策 5.儿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6.儿科护理学 7.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探讨 8.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9.儿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体会 10.以问题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改革 11.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13.临床见习儿科护理学 教学 方法 中的体会 14.如何做好儿科临床护理教学 15.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的应用 16.儿科临床护理中安全用药管理的体会 17.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 18.预防和处理儿科临床护理纠纷的思考 19.儿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临床儿科心理护理体会点滴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二) 1.小儿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2.我国现代小儿科创始人之一、著名小儿肛肠外科专家李正教授 3.小儿科实习护士岗前培训体会 4.小儿科年轻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基础加单次硬膜外与单纯基础麻醉在小儿科手术中的作用比较 6.腹腔镜在小儿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7.小儿科大 文化 ——上海博物馆手工活动 教育 实践 8.小儿科5年住院病人病种构成分析 9.小儿科病房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0.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应用及护理 11.小儿科学家建议婴儿睡在婴儿床上 12.我院2011年小儿科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点评结果分析 13.小儿科的“超级医生”——专访香港著名儿科医生李家仁 14.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7届常务委员会议召开 15.把根留住——记泰兴市后营村小儿科医生张留贯 16.全国小儿外科临床科研设计与SCI论文写作培训班 17.输液泵推注20%甘露醇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 18.足内旋与足外旋 19.针刺配合走罐治疗青少年失眠症128例临床观察 20. 儿童 慢性骨髓炎应用抗感染活性骨Ⅰ期植骨治疗的疗效评价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三) 1. 出生后低体重消化道畸形患儿围手术期血小板监测的临床意义 2. 腹腔镜手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食管裂孔疝 3. 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后的再手术治疗 4. 新生儿皮下坏疽153例 5. 儿童左髂窝软骨瘤一例 6.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7. 三种黄疸测量仪器对新生儿胆红素测定的比较 8. 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9. 正常婴儿不同体位Graf法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0. 浙江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11. 右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 12.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符合率的临床分析 13. 在小儿外科护理中谈人性化服务运用 14. 儿童脊柱侧弯的三点矫正支架治疗 15. 正常儿童Staccato尿流曲线分析 16. 包皮包茎,从小抓起——访珠江医院小儿外科杨六成教授 17. 肠脂垂炎和网膜梗塞症 18. 应用并指分离器治疗儿童并指畸形 19. 51/2号针头与7号针头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评价 20. 晚期肾母细胞瘤的术前治疗 21. 正常男性阴茎生长发育调查 22. 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保守治疗指征 猜你喜欢: 1. 探讨儿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浅谈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3. 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4. 儿科学医学研究论文综述范文 5. 儿科医学论文投稿

149 评论

chenmingzhu

第1篇: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干预的分析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按病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常见的内源性疾病系十二指肠本身肠管发育过程受阻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常见的外源性疾病包括由于胰腺始基未消失形成的环状胰腺和肠旋转过程发生障碍形成索带的外来压迫。随着围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消化道发育畸形在胚胎晚期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并获得及时救治。传统治疗方法为剖腹探查术,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开展及镜下解剖、缝合等基本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腹腔镜技术已逐渐用于新生儿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2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新生儿,均行腹腔镜手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儿中男18例,女10例;出生1~27d,胎龄32~41周,出生体重2100~3750g。均有正常胎便排出,出生2h~7d出现胆汁性呕吐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手术方法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用舐管阻滞麻醉。

18例肠旋转不良施行Ladd手术;6例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纵行切开前壁,切除部分隔膜后横行缝合;2例十二指肠闭锁,2例环状胰腺,均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术后2~5d进食,26例7~13d痊愈出院,2例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后第7天因肠梗阻二次手术治愈。

2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儿因频繁呕吐入院,家长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小经不起手术。首先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可能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同时说明有中转开腹的可能,给家长充分的选择,并向主管医师汇报家属的心理状况。本组均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后行腹腔镜探查术。

呕吐护理(1)预防误吸:由于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胃肠腔内压力增高,极易发生呕吐致误吸,患儿应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如呕吐立即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并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造成误吸;(2)胃肠减压与补液:术前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以便操作;患儿由于呕吐脱水,在胃肠减压的同时,需予以补液,控制输液速度,监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和量,保持胃管通畅,防止呕吐;(3)术前准备:腹部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未脱落的脐带消毒后包好。新生儿皮肤细嫩,清洗时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皮肤损害。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利于术野暴露和术中监测,术前放置尿管。新生儿培养箱通电,保持箱内温度,以备术后将患儿放入箱内。

术中护理为防止新生儿术中低体温,应使用热辐射手术台,注意保暖,选用可加温气腹机,CO2气腹压力低于6,以减少CO2蓄积,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CO:分压,必要时行间断气腹。此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术后护理(1)放入新生儿培养箱保暖,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环境温度易影响体温的升降。新生儿有相对大的体表面积和较少的皮下脂肪,热量较易散发,皮下脂肪酸含软脂酸较多,软脂酸在寒冷时易凝固变硬产生硬肿症。由于手术暴露时间较长,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暖4,均放入新生儿培养箱,并注意监测体温,4次/d。本组患儿术后体温为尤,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为28~33尤。(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儿麻醉未清醒前入监护室由专人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每15分钟测1次呼吸、心率,每小时测1次尿量,注意口唇颜色和面色;予以开放式面罩吸气,2~3L/min。胎龄低于36周的患儿经皮血气饱和度维持在88%~93%,36周以上的患儿为90%~95%。麻醉清醒回病房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面罩吸气1~5d,以促进残留体内CO2的排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2次/d。(3)持续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术后禁饮食,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近端胃肠液积聚,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胃管接一次性引流袋,放置低于胃体水平,使气体和胃内容物自行排出,每1~2h挤压胃管1次,无胃液流出时查找原因,使用有刻度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注意观察胃管留置长度,防止因胃管被鼻腔分泌物污染后胶布固定不牢而滑脱。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等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先夹管观察24h,试喂水,每次5~10ml,1次/2h,如无呕吐和腹胀,可停止胃肠减压。开始少量喂奶,逐渐增加奶量,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如有呕吐、腹胀,再次开放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本组患儿术后2~5d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予以胃肠外营养,以保证患儿营养需要。(4)注意观察,以冀早期发现并发症。本组2例肠旋转不良的患儿Ladd术后第7天出现精神差、腹胀、呕吐黄绿色胃液,立即报告医师后查立位腹平片证实肠梗阻,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治愈。(5)预防医院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存在缺陷,防御机能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易感性5。遵医嘱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控制陪护,每天更换箱内加湿用的蒸馏水,保持培养箱被褥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后开窗通风,温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温水擦洗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区,并保持干燥,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6)气腹后护理和穿刺孔的观察。由于气腹后CO2弥散入血或腹腔内高压影响膈肌运动,导致潮气量减少、CO2潴留,易致高碳酸血症。术后如发现呼吸浅慢、PaCO2升高,应警惕高碳酸血症。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术后也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血、渗液。

3出院指导

由于术后恢复喂养时间短,少食多餐非常重要,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大便性状,调整喂养量。每次喂奶后竖起拍背,防止喂养不当造成呕吐。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腹痛,应随时就诊。本组28例患儿随访2~6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例术后2个月出现间断呕吐,再次手术,发现空肠近段与回盲部粘连,不全梗阻,松解治愈。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具有患儿创伤小、进食早、康复快、美观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第2篇: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或相对急症,发病早,多以呕吐、腹胀、排便延迟或不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诊断有一定难度,有报道病死率高达60%。笔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9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96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3h~30d。病种分布广泛,包括消化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胎粪栓塞、盆腔肿物压迫、膈疝、腹股沟嵌顿疝、消化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护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该病诊断困难,患儿家长心理上对治疗缺乏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其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新生儿呕吐易导致误吸引起肺炎,重者可窒息死亡。因此,应做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外周静脉补液以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有效抗生素;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术后护理体位:术后应常规将患儿置于暖箱中吸气,平卧,防止呕吐,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完全清醒后应定期更换体位,防止新生儿皮下坏疽。

饮食:术后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直至肠功能恢复后停胃肠减压,可由糖水逐渐向配方奶过渡,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切勿过快增加喂养量而发生频繁呕吐。行肠切除术后肠吻合的患儿胃肠减压时间应延长,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术后治疗:禁食水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时间较长者应给予胃肠外静脉营养,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期间应确保外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导管的通畅,防止感染。

腹带包扎:新生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应给予腹带包扎,以防切口裂开,但应注意腹带的松紧,以免影响患儿呼吸。

体内管道的护理:应注意严密保护患儿体内多种引流管道,避免脱落,保证引流通畅。

病情观察:新生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术后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应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否有体温不升或者持续发热;是否有持续的腹胀及呕吐,腹壁是否红肿;口有无红肿以及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对病情变化应作出及时处理,以防呕吐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皮下坏疽、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出院后应注意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持大便通畅;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讨论

新生儿肠梗阻可发生在十二指肠至直肠肛门的任何一段,病因复杂。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的特殊性,起病和发展急而快,病死率高。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及并发中毒性休克、肺炎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2。而并发症常在有效的护理工作中被早期发现,因此,对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工作困难而复杂,要求非常严格:(1)新生儿病房(NICU)属无菌监护病房,家长不能陪同,需要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因观察不严密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2)因新生儿不能交流,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做好与医师的配合交流;(3)对新生儿静脉补液护理困难,尤其是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时,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求更加苛刻;(4)因患儿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出入液计量应做到准确无误;(5)留置体内的引流管(如肠造瘘管、腹腔负压引流管、胃管、尿管等)比较纤细,应加强保护,避免堵塞。

101 评论

张凉凉2779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儿科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科论文 范文 一: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及评价构建

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专家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方法 :采用专家调查法,选取的20名儿科护理专家,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以及儿科医学专家。结果:研究组20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均认为组织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分析得出,专家认为专业素质指标最为重要,意见较统一。结论:我国应注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强化护理专家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关键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临床护理专家(CNS)通常是指在某一专科领域护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才,其通过设置课程教学、实施临床护理以及会诊等方式加快护理学的发展进程。护理专家课程的设置能够提升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护理专家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其护理工作的重要标准,需要进行有效构建和实施。本文以20名儿科护理专家为研究对象,对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 报告 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

20名儿科护理专家,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以及儿科医学专家。成立咨询专家组,专家组人员均具有该领域十年以上工作 经验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

方法

查阅文献及资料,设置调查问卷,参照国内外CNS认证评价的综合分析结果,征求护理专家建议,并根据我国儿科护理情况,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将调查问卷分别分发给20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待完成填写后统一收回。本次20份调查均收回,且均有效。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判断得出P<具有显著差异,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儿科临床护理课程设置的认识情况

研究组20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均认为组织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护理专家权威程度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分析得出,专家认为专业素质指标最重要,意见较统一。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护理的质量,特别是儿科护理,患者起病较急,年龄较小、感知能力较低,不注重临床护理工作会造成意外情况的发生,给患者家人和医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开始出现,其作为儿科临床护理的权威,在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方面较普通护理人员均有明显提升。护理专家是指在某一专科领域护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才,其可通过设置课程教学、实施临床护理等方式提升护理水平[1]。儿科临床护理专家是儿科临床护理的权威人员,因而其在专科护理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应具有更高的水平,能够在临床工作当中及时发现儿科患者潜在的危险,对临床中存在的复杂护理问题通过商讨进行解决,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团结协作使护理质量获得有效提升[2]。本研究中,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儿科临床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以及儿科医学专家对儿科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基本相同。依据国内外相关经验得出,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上,如儿科护理学、小儿外科护理学、婴幼儿病情观察、婴幼儿急救护理学等,这就说明我国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应将儿科专业护理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作为重要的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指标。儿科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亦是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便是临床实践技能,其不仅可作为临床护理专家的职业特征,亦是开展课程教学,实施护理 教育 和护理管理工作的支撑。儿科临床护理专家的评价指标还包括护理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教育能力等,因而临床护理专家不仅需要做好解决复杂护理问题、提升护理质量工作,还应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和 健康知识 宣传任务。儿科专科课程设置一般设置儿科护理学、婴幼儿病情观察、婴幼儿急救护理学、儿科护理诊断学、小儿外科护理学、 儿童 健康评估等课程,此外还应根据专科教学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其他课程,强化专家课程教学工作,构建良好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好的促进临床护理学的发展。本文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发现,儿科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且所有专家的意见比较统一,均认为专业素质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指标,这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我国应注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强化护理专家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升整体护理水平[3]。

参考文献:

[1]樊落,席淑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4-146.

[2]'sresponsibilityforpatientquality,safety,[J].Nurseleader,2009,8(6):34-43.

[3]查丽玲,王建宁,江榕.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3,28(17):10-12.

儿科论文范文二: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探究儿科患者接受临床用药安全护理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4年4一12月所收治的关于药物治疗儿科患者1200例,将其定为实验组,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并将同期所收治的另外12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对患儿及其家属关于 用药知识 掌握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充分的调查,并做好记录工作。结果在患儿及其家属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都比对照组占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安全责任意识的强化,并进行日常的培训,进行系统化和责任化的管理,将合理用药安全护理干预正确应用到患儿上,可以促进患儿及其家属对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好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用药;用药安全;儿科;护理干预

将合理的药物治疗实施在患儿身上,这是儿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针对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一方面要确保具有实际的疗效,另一方面还需要确保合理性和安全性所在,因为这些因素与患儿的健康密切相关。从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患儿的病情比较轻微,因此只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便可以得到治愈。这也就成为了药物治疗成为儿科比较普遍的治疗方法,患儿疾病的康复有赖于正确的用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是保证患儿健康安全的一大保障,如果在临床上出现用药不当的行为,那么就会对患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合理用药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不合理用药则会产生治病害人的不良影响。当前实施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就是护士,因此,护理要做到足够的细心,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严密谨慎。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患儿药物治疗效果产生挂钩关系,护士始终系整个过程中的第一线地位。本文就儿科临床用药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于2014年4一12月所收治的关于药物治疗儿科患者1200例,列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儿687例,女性患儿513例;l岁以内的患儿有478例,l一5岁患儿有450例,5一12患儿有272例,平均年龄为岁。并将同期所收治的另外12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将护理干预实施在患儿及其家属身上,做好调查和记录工作,了解其对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加强患儿及其家属关于用药知识的普及

对患儿群体特点和常见小儿疾病进行 总结 ,可以适当在病房的一些位置贴上小海报,这些小海报主要涉及儿科常用药物、药物用法和用量、用药常识和禁忌的食物等,鉴于儿科患者的缘故,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和一些卡通人物在海报上。每天责任护士一定要对工作负责,在每次给药之前,都需要向患儿及其家属耐心地讲解药物的基本信息,要求是易懂、通俗和避免复杂化。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结合具体的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属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再对每一个群体实施集中的讲解,实现短时多效的目的,让患儿及其家属尽量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护士还应当在给药的时候,特别强调服药的时间,叮嘱患儿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服药,这是因为,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都存在给药时间越长越好的错误观点,这与正确的给药方法是有偏差的。药效的发挥和用药的安全性与用药时间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并不是用药时间越长越好。

强化学习,适应当前临床工作

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就是护士,而护士在药学方面的学习则与患儿的安全用药和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强化护理对各种药物的适用性的认识。当前儿科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在增加,用法和用量除了要依据 说明书 以外,还需要遵医嘱。儿科患儿通常都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在用药方面,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上药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护士原有的药学知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临床工作的需要,那么就需要护士加强自身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常用药物的知识,关注新药物的用法和应当注意的事项,确保儿科用药的安全性。如果护士对于某些药物的用法含糊的话,就需要咨询相关的医师,避免影响患者健康的问题出现。

3结果

在患儿及其家属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都比对照组占有明显的优势。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的情况为100%,对照组则为8233%(988/12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的情况为100%,对照组则为92%(1104/1200)。

4讨论

相当一部分患儿的病情比较轻微,因此只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便可得到治愈。因此出于患儿健康的考虑,在选用药物的时候,除了要确保一定的疗效外,还需要兼顾安全性和合理性。合理用药可以解决患儿疾病问题,但是不合理用药则会威胁到患儿的健康。随着当今新药种类不断推出,药品也在不断更新,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进行系统化管理,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知识的培训,可以减少患儿受到伤害的现象出现,让疗效更佳明显。综上所述,对护士加强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断更新其知识体系,接受定期的培训,让知识有足够多的储备,在规范化管理下,才能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利于患儿用药的安全,让疗效充分体现出来,还有利于解决医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1]段桂仙.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风险管理[J].儿科药学杂志,2015(06).

[2]李继红.护理干预在儿科呼吸道疾病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6).

[3]杨红红,胡雁,周英凤.住院患儿用药差错护理预防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08).

儿科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2. 免费护理论文范文下载

3. 本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

4.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5.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范文3篇

356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儿外科论文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

    暖洋洋的心200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内科临床小论文

    内科医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

    跳蚤的华丽转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小儿外科临床论文

    论文的题目在一篇儿科医学论文中有一半文的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开始。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儿科医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hereparadox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临床小儿外科论文授权书

    李龙军,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88--1990年获小儿外科临床硕士学位,在中国医科大学接受住院医师培养;1993年毕

    zoemai050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小儿外科临床护理论文

    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现已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的康复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下面是我为

    liuruoji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