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6

似曾相识SaMa
首页 > 医学论文 > 退烧药论文药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加菲猫爱烤鸭

已采纳

卫生福利部统计,台湾的孩童一年平均感冒6至8次,去年台湾人整理花费近20亿购买感冒成药,但研究指出,经常拿来治疗感冒的解热镇痛药无法纾解咳嗽、流鼻水等症状。医师也指出,小儿发烧经常使用的退烧药,也跟解痛镇热药一样不会缩短感冒病程,只有改善疼痛与退烧功能。

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2014年我国高达585万人因上呼吸道感染至门诊就诊,平均孩童一年感冒六至八次,成人为二至四次。民众经常一有感冒前兆就私自服用市售的综合感冒药、解热镇痛药等,以纾解感冒症状。尼尔森统计国人2015年购买感冒成药报告,台湾人每年花费近二十亿元购买感冒成药,约6834粒感冒胶囊(锭)、300万瓶的感冒糖浆、六公吨的感冒热饮等。其中感冒胶囊(锭)若以十颗一盒的厚度换算,堆叠起来的高度超过一百三十座台北101。然而,根据考科蓝实证文献研究指出,使用解热镇痛药并不能加 *** 冒复原的速度,也不能改善咳嗽与流鼻水,颠覆多数人的认知。

林口长庚医院药剂部临床药师游佳玲与药学科主任陈琦华综合九个全球性临床试验发现,解热镇痛药不能缩短感冒病程,也无法改善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状。游佳玲指出,感冒主要由病毒引起,可能造成头痛、喉咙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状,解热镇痛药有解热退烧与镇痛止痛的效果,虽然能缓解发烧与疼痛症状,但是对于咳嗽、流鼻水等症状,依然需要止咳药或是抗组织胺来治疗。

他们建议,民众看诊时无须动辄要求医师开立解热镇痛药,自行购买成药钱也要清楚告知药师当时的症状,选择适合的药品,避免造成身体负担。「对症下药、多喝水、多休息」才是快快好的最佳选择。

除了解痛镇热,医生也经常开退烧药来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烧,游佳玲也说,退烧药必须在小儿发烧时使用,「没有发烧就不用吃」。他强调,感冒最重要的还是靠个人抵抗力,退烧药的作用主要是让小孩休息,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呕吐、倦怠等症状,「依然无法缩短病程」。

107 评论

追趕跑跳碰

感冒发烧是常见病,那发烧后如何退烧呢,常见的退烧药有哪些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常见的退烧药,希望能帮到你。常见的退烧药 1.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10mg/kg,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退烧药只起降温作用,并不针对引起疾病的病原体进行治疗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布洛芬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属于较新的药物,在儿科退热方面比较安全、高效,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以及成人的解热镇痛。其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强,对胃肠刺激作用小,对造血系统无影响,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 2.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次,每4小时1次,每24小时不超过5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4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可家庭常备。 3.尼美舒利(慎用) 商品名:瑞芝清 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mg/天,分2~3次服用。 优点:根据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家们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约1/100万),所以,在临床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发热疼痛的治疗。 缺点: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2002-2005年,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 4.赖氨匹林 商品名:来比林 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儿童一天按体重10~25mg/kg,分2次给药。 优点: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由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片剂、水溶液及混悬液(滴剂),没有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所以对于口服药物困难的孩子,医生也常选择这类药。 缺点:因为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有的会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所以16岁以下的儿童都应该谨慎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询问过敏史。 注意:这类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用药,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 5.柴胡注射液 中药柴胡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副作用少。规格为每支2毫升,用量3岁以内小儿每次肌肉注射1/3~1/2支,大于4岁每次一支。 6.安乃近 属于呲唑啉基类活性药物,规格有注射剂和片剂,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安乃近药效明显,但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退烧药有哪些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化学类药物一般有见效快的优点,同时也可能会带有不同的副作用。 常见儿童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从以上对6种儿童退烧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退烧药成分对应产生的副作用情况。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为明显,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有过敏体质的孩子会产生药疹、荨麻疹,危及患儿生命。这些类别的药物也正逐渐被淘汰掉。 有些退烧药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由于退热针剂副作用较多,因此婴幼儿应首选口服退热药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和布洛芬(如美林)。由于这些药物都配制为水果口味,易于为婴幼儿接受。而退热药物的服用也有讲究,以前多为体温超过℃时服用,而现在的观点认为:为了发挥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每日服用4次(即每隔4~6小时服用1次)更加合理,同时孩子的体温也控制得更趋于平稳。 宝宝发烧其实首推物理降温。当宝宝体温超过℃,可以给他枕冰袋、洗温水澡、擦擦酒精,还要尽量多喝水。晚上,父母精力不够,就要使用药物降温。如果孩子有高热惊厥史,则要尽早用药。 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儿童成长过程,发烧是频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小儿发热体温℃~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医生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猜你喜欢: 1. 儿童发烧39度怎么办 2. 儿童发烧39度怎么办 3. 小儿感冒发烧吃什么药好 4. 低烧范围是多少 5. 宝宝发烧用什么药好

327 评论

apple13810

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都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小儿退热药。如果宝宝发烧没有超过°的话一般不吃药,而采用物理降温就好,多喝水。

105 评论

33人见人爱

您好,这道题由小生来回答哈,不正之处请指正~退烧药在药理学中属于“解热镇痛药”,属非抗炎解热镇痛药,主要成分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扑炎息痛”。其药理作用是抑制机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镇痛作用强,抗风湿作用弱,对血小板凝血功能无影响。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南药学论文退改

    大概是“修改后请提交修改稿,然后再复审”。有很大希望,好好修改就可以接收。 网上看到的一段话:分享退改的一个经验今年我遇到一篇文章退改,看上去两个审稿人,一个比

    叶子青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际药学杂志退稿

    1 投稿要求1.1 请作者投稿前仔细阅读本《投稿须知》。一旦投稿,即被自动认为全部作者已阅读本《投稿须知》,并已理解和接受本《投稿须知》的内容和要求。1.2 请

    流浪猫想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华西药学杂志退稿

    医学核心期刊是指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准后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经各高校、医学研究所、医学行政机关等机构根据期刊刊录文稿被摘引率等系统的对期刊按医学学科进行评

    starlight0503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烧伤医学论文

    医学毕业论文,这个是选题内容,有不一昂

    桐叶封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药学杂志稿件退休

    执业药师的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法定退休年龄是指公民在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后,应当退出劳动关系或者工作关系,并依法律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可以享

    七彩娃娃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