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6

mm糖糖豆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眼科健康管理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深夜地黄昏

已采纳

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的基本方法,护士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眼科作为一个小科室,在许多护理同仁的眼中,是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不起眼和不被重视的地方。1疾病只限于眼睛,患者95%以上可以自理;2病情很轻,不会危及生命;3工作量不大,用药简单,即使打针发药发生差错,也不会造成伤残或生命危险;4一般护理部都会将需要照顾的护士或能力相对较弱的护士配备给眼科。

1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要素

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精神,是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是责任的延伸和升华。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有深入细微的工作作风,才能洞察到病情变化。

扎实的理论基础 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病情的等值,迅速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疼痛甚至抢救生命。

丰富的临床经验 把护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不仅会用视、听、触、哭等感觉得到病人病情的主观症状,而且要善于从病人的面部表情、眼神、体态以及言语行为的变化洞察病人的内心活动和躯体情况。

2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大内科工作近20年调至眼科,刚开始也错误的认为眼科工作与大内、大外科相比要简单许多,但护理许多眼病并发其他科疾病的患者后,认为眼科病人潜在的危险非常多,需要护士不仅具备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重症患者不会在自己岗位发生生命危险。我科于2007年至2009年3年时间,共转出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汉族42名, *** 尔族28名, *** 2名,蒙古族2名。内科病历45例,年龄在21-84岁,平均年龄55岁。外科病历29例,年龄在8-86岁,平均年龄39岁。内科疾病中以糖尿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多见。

外科疾病以颅脑损伤多见,现将典型病历介绍如下:

病例1:患者男性,25岁,维族,以“左眼巩膜裂伤”收入我科,因酒后骑摩托车摔倒后导致左眼外伤,在当地医院做初步处理,行头颅CT无异常后送至我院急救中心,在我院再次行头颅CT仍未发现异常,平车推入我科,患者酒醉未醒,烦躁,颜面部及左眼外伤,行清创缝合,遵医嘱给予醒酒对症处理。次日,观察患者未见明显好转,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告知护士长,并通知主管医生,行头颅CT检查,结果回报:蛛网膜下腔出血,转至神经外科专科诊治。 病例2:患者女性,51岁,汉族,以“右眼急性视 *** 炎”收入我科,在询问病史时,患者主诉右眼视物不清,并伴有背部、腹部疼痛、腰部麻木,曾到乌市医科大就诊检查,未发现异常,未做治疗。次日晨12时,发现患者步态不稳,行走时需扶墙栏,有跌倒的危险,感到很意外,立即上前搀扶患者入病室,协助其上床休息,仔细询问,患者主诉:胸部以下麻木,感觉迟钝,右下肢较左下肢无力,感到患者可能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立即将心中疑问汇报给护士长,并通知值班医生,请专科医生会诊及检查,查体:胸四平面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张力减退,双下肢膝反射+++,双侧踝反射++,右侧Babinski+,左侧chardark征+-,考虑:多发性硬化病,建议立即转上级医院诊治。

在74例转出患者中,内科患者年龄偏大,外科患者青壮年居多,且多为酒醉驾车撞车或摔伤致颅脑损伤,病情较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3 讨论

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精神状态的紊乱,排泄物的异常等,都能提示危重病人的状况。因此,通过护士对患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患者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并依靠仪器的帮助来提高观察的效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呼叫医生,并详细询问病史,监测生命体征,使患者得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尽早痊愈。

敏锐的观察力是现代护理人员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之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感是敏锐观察力的基础,只有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病情观察,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具备较强的观察力,使护理人员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达到病情治愈甚至抢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慧玉.浅谈护士观察力的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护理研究杂志, 2010,51.

[2]陈静,闽南华.临床带教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75-476.

[3]陈维英.病情的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基础护理学,1995,103:196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视窗,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护理人员因素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著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5] 潘少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36.

[6] 陈晓梅,胥清容,杜沂岚.西南国防医药,~909.

270 评论

我是你的大白

《浅说健康管理》

[摘要]健康管理,是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是大有前途的朝阳行业,但在我国起步不久,缺乏经验,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亟待政府大力扶持,期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

关键词:健康管理民生重要作用

最近十年左右,在中国大陆,一个新的行业进入社会生活,“健康管理”映入人们的视野之后,往往会似曾相识却陌生,引发起新奇和探寻。“健康管理”是干什么的?“管理”那些事情?它为什么会实现在当代生活中……本文对与“健康管理”相关的问题,试做简要的解说。

1健康管理的定义、宗旨和方法

简而言之,健康管理就是对人体的健康事务控制管理,提供服务,进行干预。在人体没有发生疾病之前,未雨绸缭,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在发现危害健康的危险之初,防微杜渐,制订计划进行干预,或将危险症状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滋长蔓延,防止其渐衍趋重。

对健康管理的定义,诸多专家学者各有阐述,但基本内涵大同小异,差异不大。陈君石、黄建始主编在《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一书中定义为:“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笔者以为,这一论述比较中肯地界定了健康管理的性质和内容。

健康管理的宗旨,乃是调动被管理者及相关各方面的积极性,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预防管理,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收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提高健康质量。

为了实现宗旨,健康管理需要对健康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常采取这样一些手段实施管理:

从健康管理对象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方面,对可能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进行检查、监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角度综合辨析,提出改善体质促进健康的建议,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指导管理对象自觉、主动地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滋生发展,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维护和促进其自身健康。长期跟踪服务,不断循环管理;每次循环周期都要解决某些重要问题,然后继续运行,促动健康管理对象提升健康水平。建立健康档案,完整真实地记录管理过程中被管理人的各种监测数据以及变化情况,可供以后在医院、社区治疗时参考,收到合理用药、减少费用的效果。

2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是时代之需

健康管理作为独立的新行业出现,源自社会文明和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无论是从社会发展方面还是科学进步方面观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把社会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产业结构待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改变。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今后五年(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与公民健康紧密相关的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势在必行。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不可忽视,不容怠慢。

时代在前进,文明在进步。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而健康是生命的首要之义。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足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活着”,而且活得更好更有尊严。人们期盼幸福快乐,无疑会更加关注和讲求自身健康。然而,国内生态的恶化,激烈社会竞争造改生活节奏加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低下,各种慢性疾病的蔓延危害加重,社会保障相对滞后…….都在侵害人们的健康。这些问题,单纯的依赖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力不胜任难以解决,这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担必然要落在健康管理这新兴行业的肩上。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民众健康素质原本不高,“看病贵”“看病难”的长期存在更是雪上加霜,使医疗卫生和保障健康领域尚有许多令人堪忧的地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大众健康主要为题,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治不好的慢性病;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30年里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因慢病死亡的人数已占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

严酷的现实表明:急速蔓延的慢性疾病已经不单纯是因病毒感染而造成的,而是由多种非生物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今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大敌人已经由“细菌病变”转换为形形色色的种种“健康危险”因素;不良好的生活方式,正是导致慢性生活方式病产生、恶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局面,社会大众对于保护健康关注和切入的重点,应当从大医院医生诊治的方式转向社区预防疾病和对健康管理的方式。不言而喻,这正是健康管理行业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有限,而国人实际所用的医疗费用却在飞快增长。例如:1.个人年均医疗费用支出,1980年为元,到2006年便涨到元,26年中增加了30多倍(中国新闻网);2.早在1994年全国用于慢性疾病的费用,已经超过当年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捐款(东方生活网贴《青年报》文章);3.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中国新闻网)。大幅猛增的医疗费用,已经使社会和民众不堪重负,因病致贪、因病返贪的现象并不罕见,使人同情心痛!多有资深专家指出,人体从健康到疾病,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低危状态渐次趋向高危状态,以致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形成疾病,其变化往往是隐微较难轻易发现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影响人体健康5大因素中,遗传占15%,自然环境占10%,社会状态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竟占60%。人类的疾病,有1/3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有1/3的疾病通过有效的信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网上见到上海《青年报》曾有载文称:临床论证,肝癌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从几乎为零上升到70%,而治疗费用只有晚期治疗所用的20-25%。可见,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在陷入危机之前做好预防和控制,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药物对抗并不是维护健康的好办法”(中国健康教育会会长殷大奎);“我国十三亿人口绝不能靠药物维护健康”(卫生部部长陈竺),确是发聋振聩的经验之谈!在当代,维护民众健康确实要有新思维,要走新路子。

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3岁。2010年10月16日《工人日报》一篇文章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2009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占总人口的,京沪等大城市平均每5-6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亿。老人问题日趋加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

当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身体抵抗力逐渐衰弱,活动能力降低,更容易患病。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倍;55岁以上老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而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

中国社会正朝着老龄化转变。预计到2030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这意味着一对中年夫妇将要照顾4位老人。可以想见,届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将会对人口素质,尤其是健康水平产生更高层面的要求。瞻前顾后,应时而变,健康管理行业正是大显身手的关键时机,人们预期健康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3健康管理的特点

从健康管理产生的渊源、承担的社会职能以及它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们会演绎出它具有这样几点特征:

健康管理是有许多事务组成的,其中许多事务广泛触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与学校(健康教育)、劳动(职业病防治)、体育(健体强身)、环保(生活环境)、卫生、医院、防疫(预防、检测化验、治疗)等行业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盘根错节,难解难分,相互制约,彼此纠结。现今,健康管理独立成为新兴行业,在对各类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相关行业、部门、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人多了乱,龙多了旱”,不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既要避免相互推诿,又要防治扯皮纠缠,全社会都要给予关注积极帮助,形成合力,推进健康管理事业逐渐成熟、兴旺发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今的健康管理行业出自传统的医疗卫生体系,或者说二者极似一对连体婴儿;都承担着维护民众健康的职能;在运行模式、专业操作的手段方式上也有诸多相近相同之处;甚至连从事健康管理职业的员工也大都受过医学专业教育或有临床治疗岗位的力,可为彼此融合互相渗透。但这两个行业的专业分工毕竟不同,有着明显区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工作,而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因此健康管理工作者首先必须明确职业界定,尊重职业规律;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紧紧围绕“预防”、“干预”这个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资源的作用,创获最佳的效绩。倘若混淆行业职能的界限,甚至随意扩大地盘,抢夺市场,尊循沿袭传统医院的治疗模式,重心倒置,就会失却竞争优势,丧失活力,陷于自我衰败的境地。

健康管理以维护民众健康为己任,事关国计民生,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大事,当然带有较强的公益色彩。现今由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承担;独立成为行业出现的时间仅有十年左右,缺乏经验,基本上采取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以民营的商业方式运作,社会认知度不高,加之初创阶段经营成本偏高,民众消费能力有限,当前接受服务的对象较少,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的高端人群。所以,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大都举步维艰,“门前冷漠车马稀”,其专业功能尚未明显发挥,社会影响还较微弱。这种存活空间狭窄、缺乏发展活力的困窘局面亟待扭转;迫切盼望政府伸出援手,把健康管理纳入卫生医疗改革的大局,在产生政策、资金投入、配套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

4增强健康管理意识

人们珍惜生命,期盼健康;健康管理可以使人远离疾病,维护健康。然而,不少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在发现疾病之前忽视预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惜财赚钱”,舍不得花钱用于健康服务,甚至认为自己没甾没病,何必花冤枉钱去干什么预防。

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管理观念、作用、效益等等信息深入人心,家户欲晓;提高健康管理的社会认知度,引导大众增强健康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不要等到生病之后才去被动关注健康。

据2010年10月16日《齐鲁晚报》报道,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伊格罗纳博士日前在青岛对该报记者称:“人类疾病中,90%都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因此,他非常强调培养良好的生活反方式。又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已达到同样健康标准的花费计算,在预防上每多投入一元钱,在治疗上就可以建制减支元,并且能够节约100元的抢救费。把少量的钱花在早期的健康管理上,就能明显减低患病风险,即使在患病甚至后期治疗阶段也会节省巨大的费用。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我们既要建立科学的、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也要理性的投入一些资金,参与运用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与人人休戚相关,它服务大众,使大众受益。全社会都应关注健康管理,务请积极支持,人人参与。我期望并相信,这会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健康管理医学论文

    1、探讨建立孕妇健康管理档案对规范化孕产期保健的效果 2、在线诊疗健康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分析 3、浅谈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4、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过程中的人性

    虎呆呆漫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论文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

    明明白白我旳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健康管理与中医治未病论文

    通过学习健康管理,能够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关健康管理师的论文是哪些?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管理师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健康管理师论文篇1 【摘

    liushuang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健康管理医学杂志

    《大健康》省级 万方 3500-4200字符/3版收2023年1月刊,预计2023年1月底左右出刊特殊要求:(编辑部会对文章标题、内容进行修改,不通知作者;不收

    温馨玫瑰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麻风病健康管理论文

    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

    joannekak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