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8

流浪停吗
首页 > 职称论文 > 建筑灭火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angyin1116

已采纳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在各领域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高层建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以及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建筑的安全隐患问题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高层建筑安全隐患进行整理,分析具体解决此类问题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问题;防火设计;

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剧增,人口密度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出现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但因高层建筑带来的火灾问题也在逐年上升,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火灾的频发程度,是防止建筑火灾隐患的关键。

一、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问题

(一)人口密度大,人员疏散有一定难度

在高层建筑施工设计中,由于建筑高度较高,所以居住用户的人数也较多,若遇到火灾问题,现在第一时间内实现人员的疏散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人数较多,同时疏散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若想将人员快速送到安全区域困难较大。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相关的消防队伍测试中,经验丰富的消防队员若想从离地150米的高空到地面的时间要长达15分钟。而烟气和火源传播蔓延的速度却很快,同时在人员疏散的过程与烟气和火源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对立的,这也给人员疏散带来一定难度[1]。

(二)管井数量多,容易引发烟囱效应

普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装饰装修材料都具有一定的易燃易爆的属性,当火灾出现时,极容易通过井管进行速度传播,如楼梯通道、排烟道、电梯井道等等,这些井管容易出现烟囱效应,对建筑防火带来难度。

(三)高层建筑结构因素影响

从高层建筑的结构上看,其与一般性的建筑相比更为复杂,因此,救援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尤其是近些年玻璃幕墙在高层建筑施工的普遍应用和推广,给建筑的防火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若火灾来临时,玻璃幕墙因碰撞或温度过高产生破碎现象,则容易在建筑内的人员带来严重的危险,同时玻璃幕墙的增多也给建筑的消防供水带来了难度。

(四)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在面临火灾风险时,消防队伍所应用的灭火器具往往无法送达建筑火灾高度,这给火灾的扑救带来极大的难度。火灾现场高热的辐射烟雾能迅速蔓延,同时高处空气流通较快,消防队员难以及时切断火灾源头、当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后,建筑内的水源供给就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需要消防车通过室外补给的方式进行灭火,而消防用水的耐压程度往往无法送到满足高层建筑灭火的需要。而此时若高层建筑未安装消防电梯,则消防队伍就要戴好防护面具,采取从走步梯的方式进行灭火,不但消耗了大量体力,同时还会与建筑内部疏散人员形成对流延误救火时间[2],使消防队伍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进行火情扑救。

(五)高层建筑的功能相对复杂

从高层建筑的功能上看,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建筑功能已经逐步向复杂化趋势发展,电气组件和设备较多,进而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尤其是遇到管理不当的问题时,极易引发火灾。特别是那些面积较大的综合高层建筑,一旦引发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

二、如何有效解决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问题

(一)做好施工阶段的防火设计

高层建筑的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尤其要注意建筑的防火问题。首先,要在设计环节中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复查和责任划定与倒查机制的建立,保证施工设计与相关的消防制度要求相一致。同时,作为消防安保部门还要做好高层建筑消防施工的验收和审核,重点审核内容要遵照相关的消防制度展开,对于开发商以及施工个人的篡改消防施工设计内容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此外,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加强重视,如采用的隔离墙应具备加强的防火性能,进而提升建筑的整体防火性能,当火灾发生时,不会导致建筑内的人员因过于慌乱,错失逃生的机会。同时在逃离通道电梯设置也要把控整体的安全性,确保人员的顺利逃生[3]。

(二)组建火灾自救组织

在建筑火灾发生时,若想顺利地实现建筑内部人员的疏散,单独依靠消防队伍的救助显然不切实际。因此,要做好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案制定,在具体方案制定上应该参照相关的规定。首先,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来制定专属的消防设计方案,内容要根据相关的防火设计规定执行,只要符合规定内容的,均可进行采纳和借鉴。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方案来制定自身的方案。其次,应由建筑住户与物业结合建立火灾应急队伍,在火灾来临时,帮助建筑内的人员进行自救,同时因其更了解建筑内的构造和地形,也可以在消防队伍赶到后帮助消防队员进行现场的营救。

(三)火灾发生时的防火设计

在高层建筑施工设计中,对于建筑物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有着明确的规定,这对于与高层建筑的防火性能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单独一个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不会对周遭其他建筑物造成影响,同时也能为自身内部人员的疏散提供便利。因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城市街道繁华的地区,往往交通较为便利,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周边车道的防火设计,这是不容忽视的要点。其次,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可将建筑内部人员进行分流,在火灾不太严重时,首选电梯进行疏散,因电梯的疏散速度高于楼梯,所以在火灾蔓延速度不高时,可选用电梯。此外,高层建筑的顶端也是疏散人员的主要场所,楼顶可以作为直升机救援的主要场所[4]。

(四)火灾照明灯与疏散指示标牌设计

当火灾来临时,往往会出现断电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给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带来难度,因此,要求在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中,注意穿插专门的照明灯,并规定此类照明灯平时不予使用,只在火灾来临时点亮。同时,在防火设计中,还要注重疏散指示标牌的建立,这将为停电后的人员疏散起到指示作用。而为将事故照明灯与指示标牌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在设立时应注意将其设立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如楼道口、电梯间隔处等等。同时安装的地点周围不能有其他易燃品的出现,避免火势蔓延烧毁此类标识和指示灯。此外,还要设立单独的供电系统,保证其电源的稳定性。

(五)消防电梯的设计

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对火灾的火源进行扑灭,降低火势,延缓火灾蔓延速度,减少人员损伤的主要力量是消防队伍。所以消防队伍集合并到达火灾现场的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整体建筑的高度较高,若只依靠步梯攀爬的方式进行火灾救援显然会错失救火的最佳时间。因此,设计并投用专业的消防电梯是十分必要的,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救火的整体效率。在设计此类电梯时,应注意在电梯井壁的材料应用上,保持机房的隔墙耐火程度应不少于两小时,并在井道的顶端设置排烟系统[5]。

(六)火灾预防制度的制定

除了上述设计的要点外,我们还应该做好火灾预防制度的设计。并由建筑的物业主管部门对高层建筑的业主定期进行防火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具体制度中应包含如何正确的使用电器和火源,如何避免火灾隐患,当火灾到来时,应具备哪些素质,如何正确的逃生和等待救援等内容。同时,还要进行定期的消防管理,对于建筑内部现有的消防用品以及设施进行试验检查,确保设施的完整性、可靠性。除了一些居住型的高层建筑外,一些综合性的商业建筑楼梯,如商超、百货等大型建筑也需要加强防火设计,如通过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烟雾警示器等等。此外,各类餐饮部门也应该做好废水的处理和收集,因此类用户排污废水中,油脂的含量较高,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处理好此类废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避免此类废水靠近废水,提升综合高层建筑楼梯的消防能力。

(七)自动警报系统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住户总量大,种类也不尽相同。有居家型、商户型、餐饮型、办公型等等,若想在第一时间知道火灾发生现状,必须要安装自动警报系统。这也是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设置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因此,应该配备专人进行警报系统的维护,以备火灾来临时,警报系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八)提高建筑结构的耐火等级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应根据业主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结构材料。尤其是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建筑结构施工中,所采用的吊顶以及装饰用品材料,应具备耐火性能和隔热性能。如轻钢龙骨装饰材料,同时在材料进场之前应经过耐火隔热的相关测试,在确保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一些原有木结构建筑以及一些耐火隔热性能较低的钢架结构建筑,或已经在装饰施工环节投入可燃吊顶的高层建筑施工,需要进行改建施工,其目的是提高此类建筑的耐火隔热性能。如在钢结构建筑的钢架支撑上涂上防火涂料,或者贴敷隔热材料等方式,提升钢结构建筑的防火性能。再如在紧急疏散楼道间的墙面上,应有防火涂料。对于一些酒店的客房装饰中,窗帘、床上用品外罩包裹上都可以采用防燃、阻燃的材料。再如一些高层综合体建筑中所采用的地毯,应有防燃、阻燃材料,并按照国家的消防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制定建筑防火分区,在火灾出现时,能实现防火分隔的目的,能有限降低火势的蔓延,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若发生火灾,其蔓延速度极快,并且疏散难度较大,威胁住户的人身安全。因此,应从源头把控,加强施工设计环节的防火设计功能,提升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并组织建筑内部人员展开防火自救,当火灾发生时避免慌乱,根据指示标志和照明灯的指示方向找到正确的逃生通道路线,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能力,正确解决火灾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蓝天翔.城市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检查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4):129-130.

[2]梁煜.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J].今日消防,2020,5(10):87-88.

[3]刘思池.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分析及解决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8):67+69.

[4]万帅,吕牮楠.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4):67-68.

[5]张楠.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应策略探讨[J].今日消防,2020,5(07):110-111.

338 评论

kobe紫米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现状是怎样的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火灾235 941起,死亡2 496人,伤残2 506人,直接财产损失亿元。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由早期的简单构件发展为现今复杂的空间整体受力结构,以其大跨度、大空间、良好的结构整体性能以及有竞争力的综合经济效益,正逐步成为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劣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开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反应和抗火性能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的现状国外学者对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开展较早,始于20个世纪初,并成立了许多抗火研究组织,比较有名的有美国建筑火灾研究实验室、美国消防协会、美国的波特兰水泥协会、美国预应力混凝土协会、英国的BRE(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这些组织对建筑结构的抗火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建筑材料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结构、构件火灾下的升温过程及温度场的确定;火灾条件下结构和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及耐火性能方面的研究,并编订了相应的建筑规范及行业规则。国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火性能的研究稍晚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尽管早期Ashton等人的试验研究认为预应力混凝土在火的作用下存在许多问题,但其后一些学者的试验和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火的作用下仍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有关文献介绍了美国进行的18个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板和梁的耐火试验。在这些试验构件中,预应力筋分为有粘结和无粘结两种。在耐火试验中,实测了时间与预应力筋温度关系,典型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1所示。在图中还可以看出不同保护层厚度与耐火时间的关系。Gustaferro等人在预应力混凝土抗火方面做了不少试验研究,他们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等结构或构件在不同情况下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提出了合理的计算方法。他们通过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的抗火试验,得出在1,2,3,4小时的抗火等级下的保护层厚度和构件最小尺寸的建议值。Ashton等人与Gustaferro同期也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预应力梁抗火试验研究,包括不同比例试件的耐火极限试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能满足结构的不同耐火等级,其耐火性能主要取决于其预应力筋在火灾中所达到的温度,因此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梁的截面形式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结构在火灾下的承载力随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增加和荷载减少而提高,并且轻骨料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抗火性能好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板。Joseph等进行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的试验研究,试验着重研究了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对构件抗火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荷载和端部约束情况的影响、辅助钢筋的作用等问题。Abrams等人对不同骨料和喷有隔离层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Krishnamoorthy等人通过徐变和温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出了试验结果,其中包括不均匀温度对结构变形性能的影响及内应力和弯矩随时间的变化。国外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已对预应力混凝土在火灾作用下的承载力及极限耐火时间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们认为温度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蠕变性能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合理的分析方法必须考虑混凝土温度蠕变特性,弹性理论已不适用,蠕变率的分析方法被认为是预测整个加载阶段结构特性较满意的方法。他们的试验研究为预应力混凝土抗火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国内抗火研究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着手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研究,但国内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抗火方面的试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足够的试验数据。国内规范中涉及预应力混凝土的抗火内容主要是参考国外经验确定的,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防火部分第三章第条规定用保护层厚度来满足不同耐火等级要求,它对不同耐火极限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主要取自美国《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手册》。同济大学对5榀相同尺寸的单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3榀有粘结预应力框架和预应力钢丝进行了火灾试验,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高温作用下,预应力钢丝的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均表现出与常温下不同的性能。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延伸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升温速率和温度越高,其抗火性能越差;在同一升温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承受的荷载越大,其抗火性能越不利;③对于预应力框架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框架试验结果不同,荷载大小对抗火性能的影响可能要比温度的影响明显。预应力度大的结构受温度影响大,抗火性能差。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力大的结构,其抗火性能比有效应力小的结构差。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比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差。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刚度明显减小,但仍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并反映出较好的恢复性能。2 存在的问题尽管国内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性能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诚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许多方面有相似性,但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特性,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所进行的试验及研究,基本上是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构件在标准火灾下极限耐火时间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了截面内部温度分布及升温对预应力钢筋强度的影响等因素;二是以往试验主要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性能,由于结构的相互作用,因此受火构件的热变形将对其他构件产生影响,并存在较大的内力重分布,目前尚无专门研究,一般的解决办法是直接引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等火灾的有关结果,而这些结果是否能直接使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尚缺乏试验验证;三是以往的分析方法仅以热传导作为判断依据,无法对结构响应和损伤如位移、开裂、屈服等进行有效的判断,特别是材料的高温蠕变对结构火灾响应的显著影响缺少一定的研究;四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具有许多特殊性,而以往的试验研究较少涉及。3 今后应开展的工作(1)预应力材料高温性能研究。采用高强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是目前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的一个主要特征,因此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在高温下的蠕变性能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的基本内容。必须要通过材料试验研究高强钢丝和钢绞线在高温下的强度、变形、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特别是钢丝和钢绞线的高温蠕变性能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有效预应力的影响。此外要重视材料高温(火灾)性能数据库的建立。由于混凝土和钢材本身化学成分的差异,在温度影响下材料热工、力学性能有较大的离散性,如何对目前国内外进行的高温材料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建立可供计算机程序调用的材料高温(火灾)性能数据库是火灾材料研究的一个重点。(2)高温下预应力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拟用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得到差分-有限元瞬态非线性温度场计算基本方程和各类常用边界条件,由此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分布,并根据热弹塑性基本理论建立预应力混凝土火灾反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基本方程。方程可用于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下的变形、内力变化及预应力筋的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确定预应力结构火灾反应的一些基本特征。(3)结构火灾的计算机仿真试验分析。一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试验是最直接反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手段,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常都应用于各类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由于试验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足尺模型试验,采用缩小比例的模型能基本反映火灾全过程的反应规律,但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受试验条件、试验经费的限制,也无法进行大量的模型试验。在进行模型试验的同时,要研究如何采用计算机仿真试验以避免上述限制。通过大量仿真试验,了解不同形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能力,并提出改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能力的方法。笔者通过对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火灾位移的计算机仿真分析,可以得出如图2所示的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火灾下位移的实测值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的比较。由图2可见,计算所得的位移变化规律与实测相符,但仿真分析得到的结构位移较实测要大,误差最大时为40%。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由于试件混凝土含水率偏高,造成计算温度场高于实际温度分布,而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料性质与温度密切相关,从而产生结构计算误差。并且温度越高,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离散性越大,另一方面,材料的高温蠕变的相关资料较少,这些也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总之仿真分析时的参数取值是否准确将影响分析结果,合理的参数取值依赖于可靠的实验结果。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156 评论

fantienan002

现代消防员一直牢记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接受的有关火灾行为的培训内容。他们知道燃烧三要素(燃料、氧气和温度)的三面形,即燃烧三角形。这里燃烧三角形会很快发展成为燃烧四面体,增加一个无穷连锁反应的第四坐标,并且了解火灾行为中三种传热方式。但是,人们逐渐发现火灾烟气的危险性更高,尤其是塑料制品燃烧产生的烟气,这个结果让人们很震惊。因此,人们开始深入研究火灾行为,包括轰燃、回燃以及不同灭火行为的灭火效果。同时,人们也开始估算火灾荷载,即单位面积或者单位英镑木材或者复合材料的热量释放大小,通常以Btus/1b(英国的热力学单位)。描述或行为开始使用以下几个新的参数:°F(华氏温度)、水容量(gal/mn)和水压力(1b/in2)。近年来,火灾行为方面的计算机模型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NIST和UL开展的灭火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模型和研究仍需进行进一步验证,以确保灭火行为及时和一直在发展变化的火灾行为保持一致。1基础理论虽然当前积累的火灾理论是建立在燃烧四面体和火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基础上,对于这些火灾理论,不同的人褒贬不一,而且其中的火灾发展阶段或者火灾描述方式,通常是定性的,而非定量的。比如,将轰燃定义为房间内所有物质同时开始被引燃的时刻。现在,这些火灾理论急需发展深化,用定量的方式认识火灾行为。在定量描述火灾行为时,应使用国际单位而不是英国单位,温度应使用摄氏度(℃),长度应使用米(m)等等,这与所有的技术报告以及大多数的计算机模型均是一致的。虽然英国单位也是可行的,但是应用范围并不广,比如,描述一个12ft×10ft×8ft房间的火灾实验,顶棚温度可达1200°F,而相应的计算机模型一般房间尺寸为×3m×,顶棚温度为650℃。据研究,三种传热方式———热传导、热对流以及热辐射,在分析火灾发展和蔓延(包括轰燃的发生)时都很重要。对于传热过程的理解,一般认为是,热传导是分子热运动和分子能量传递的过程,热对流是流体的运动过程,热辐射为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每种传热方式均包含着能量从一个物体的高温处传导到另一个物体的低温处,能量一般被界定为做功的能力大小。正确使用当前的消防术语,就必须定量描述火灾行为。虽然本文并不会使用公式运算(教科书和课堂上可以使用类似的方式),但是本文将重新界定火灾动力学中的传热过程和描述火灾能量的术语。2传热过程研究传热过程,最重要的就是确定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确切传导了多少能量,比如从一个火焰(流体)给一个固体表面(比如墙体)进行的热对流传热大小。将这种热传导方式定义为热通量(heatflux),描述为单位面积的热能量(heatenergy)大小,并使用变量q描述三种传热方式中任一个的热通量大小。既然不同的热通量均为q,那么衡量热能和面积的单位是什么呢?热通量通常以kW衡量,面积通常使用m2。因此,热传导通常以kW/m2来衡量。那么这个单位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应用到灭火中去呢?当然,传热过程时刻在周围影响我们。虽然人们不能“看到”热量被传导,但是可以看到辐射热源将一个暴露部件点燃,墙上插着的铁棒通过热对流将纸盒点燃以及热对流将内部装修材料引燃。从定量角度来看,q的值可以衡量一个物体是否能够发生引燃以及它将带来的损失。比如,刨花板(在没有点火源的情况下)在一个外部20kW/m2的热源作用250s后能够发生自燃。裸露的皮肤在4kW/m2的热源下会被烧伤。在许多教科书中,轰燃被定义为房间内所有可燃物同时被点燃的时刻,一些消防研究者认为,热顶棚到达地板的热通量达到20kW/m2时即可发生轰燃。目前在互联网上搜索火灾资源,不同的实验对许多材料的点燃能量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另外,实验报告还对火焰、羽流、顶棚烟气层以及特性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的热通量进行了研究。在灭火应用中,定量描述传热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换灭火方法。例如,我忽然收到消息,一所高中旁的偏僻位置的汽油储罐群发生了火灾爆炸(开放的蒸气开始爆燃),堤坝泄露的火焰不断释放辐射热。定量描述火灾爆炸对于高中的辐射热量大小,需考虑火焰高度、学校与罐体之间的距离以及火焰的辐射热通量,是否足矣将学校的可燃物质引燃。了解消防术语和热流量大小可以使每个人面对火灾进行个人防火时更好地理解各种技术报告参数。比如,近期对于便携式广播的热测试以及失效测试将热流大小作为测试准则之一。考虑以下场景:假设消防员头盔顶部带有辐射计(测试辐射大小的装置),而轰燃的临界辐射热通量大小为20kW/m2,那么假设消防员在接近轰燃热源时了解火灾的各种实时参数,那么这将十分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在进行火灾内攻时,通过控制空气供应来管理空气量十分重要,那么为什么不去更多地了解消防员周围的火灾情况呢?在未来,在消防员进行内攻时,可能就可以随时监控辐射热通量的大小。3火源能量今天,很多防火研究者都使用热释放速率衡量火源能量的大小,他们认为这是火灾发展的唯一重要因素。对于消防员来说,这个变量可以衡量火灾危险程度。如前所述,许多年来,依据火灾荷载进行火灾风险预评估,尤其会使用火灾中每磅的特定可燃材料对于地板的释热(Btus)。今天,优化的火灾风险评估会使用最大热释放速率。不管是哪种火灾,热释放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开始比较小,逐渐增大到一个峰值,最后随着火灾烧完或者通风情况发生变化而逐渐减小。在图上,“火灾的整个生命周期”就像一个山形,而山坡比较陡或者一般根据燃烧材料的不同而不同。热释放速率的峰值,也就是“山”的顶点常用于衡量火灾危险大小,因为它通常是火灾中的最危险条件。热释放速率一般用Q(一般被称为“大Q”)表示,大火时使用kW或者MW衡量。对于一些常见材料的火灾,包括废纸篓等的最大热释放速率从4~50kW不等,圣诞树的最大热释放速率为3~5MW,聚乙烯沙发大约为3MW。在过去的15年里,实际火灾的计算机模型一直使用NIST开发的FDS模型。最早的火灾模型模拟了华盛顿在1989年发生在CherryLane的一起火灾,火灾中两名消防员殉职。火灾模型用于模拟火灾发展,包括火灾中的通风变化,图1显示了变化的热释放速率。注意,热释放速率的猛然增大发生在建筑侧门在140s被突然开启的瞬间。当前,FDS以及它的附加产品Smokeview(可以提供FDS计算机模型的可视化图像)不仅用于研究实际火灾,还可用于设计新建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用于“性能化”消防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虽然不能满足规范中的防火要求,但是可以达到一定的防火性能。这种防火性能评估时,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火灾规模(热释放速率使用kW或者MW衡量)需加以考虑。重要的是,在建立计算机模型时,需要选取火灾种类并且进行建模,并且选取合适的疏散时间、设计合适的灭火系统等等。当然,显而易见的是,选取一个最危险场景下的火灾模型至关重要。基于一种特定的火灾规模你可以进行消防设计。根据经验,在设计火灾场景时务必谨慎。有时设计者可能低估火灾规模,如果对于火灾规模没有准确的衡量依据,请及时咨询相关专家。做这种类似的决定并不容易。有一次,参加了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消防规范修订过程。最难确定的是火灾现场人员的疏散时间。依据重要的火灾报告和专家建议,评估的最危险的火灾场景的最大热释放速率为20MW。这种火灾规模用来设计排烟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排烟而为疏散人群创造一个清洁的疏散路径。最终,要求实际火灾规模为20MW,使用丙烷燃烧器制造上浮的烟气羽流。最终排烟系统通过了测试。在设计灭火预案时,火灾规模将怎样发挥作用?在预案时,火灾模型将帮助消防员对社区内目标危险进行火灾模拟。只要运行模拟模型,就能清晰地看到火灾的发展过程,烟气的流动过程以及灭火部位的火灾场景。火灾模拟可以确定建筑的耐火水平、灭火水量以及可行的灭火策略。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82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内外数学建模的现状研究论文

    是的,优秀的 好 的

    幽花零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内外新型城镇化研究现状论文

    你可以去看看(城镇化与集约用地)上的文献,自己去找下这类的资料

    blueberry31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有模板吗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万能模板指的就是可以随时套进去的这种模板,因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常就是出现在论文的里面,然后具体的一个模板指的就是在国内外的研究方面是国内起步的

    恋上这个冬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线性回归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参考格式: 一、介绍主题,提出感兴趣的主要问题 实验报告的前几段应该对主题进行有趣的描述。研究项目的介绍部分应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按顺序排列)

    海鲜饭泡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建筑垃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

    坏坏的小幸福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