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2

溪爱Mr彬
首页 > 职称论文 > 蒲公英的药理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刺猬小姐最女王

已采纳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观念就是,蒲公英叶和蒲公英根的有效活性成分基本相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根具有一定消炎、抗病毒的功效,未提及有抗癌的功效。那么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在传统中医学中,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炽盛证,如痈肿疖疔等外科火热疾病,以及咽痛、发热等疾病。日常生活中,用蒲公英泡水,能够达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也没有提到抗癌,那么蒲公英根能够杀死癌细胞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一说法是由加拿大温莎大学的Pandey 教授提出的,他把蒲公英根提取液和癌细胞放在一起,结果发现癌细胞被大面积杀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研究只是针对试管里的癌细胞以及部分动物,人体临床试验虽正在进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最后结论,所以,从临床医学角度来看,说蒲公英抗癌并不十分准确。

另外,根据一些相关报道,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也一直关注蒲公英根的医学价值,他们在官网上提到实验室研究表明蒲公英根提取液可能对结肠癌、胰腺癌、黑素瘤有抑制作用,但这些都缺少人体研究。

说白了,蒲公英根在实验中可以杀死癌细胞,但是都未进行相应的人体研究,离真正的治疗癌症还相差甚远呢,广大朋友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不少朋友会说了,也不要求蒲公英杀死癌细胞,平时日常生活中,用蒲公英根泡茶当做茶水喝,是不是可以防癌呢?

其实,蒲公英作为一个食物来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摄入过度也是有风险的。

据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观察,蒲公英根有雌激素刺激活性,所以激素敏感性的癌细胞在蒲公英根的刺激下可能会生长的更快。

另外,在中医来看,蒲公英泡水,虽然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治疗作用,但是长期服用会中伤脾胃,影响其运化水湿、调畅气机的功能,从而出现纳差、呕吐、腹痛、泄泻等症状,所以蒲公英泡水偶尔为之,长期服用还需谨慎啊。

277 评论

八宝爱上粥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材,其营养成分极为丰富。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从蒲公英干料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治疗痈肿疔毒、治疗肺痈咳痰、治疗湿热黄疸、可治疗小便淋沥涩痛、治疗乳痈等作用,可作保健品及食品原料。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中医认为,本品味甘苦性寒,入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此药花含叶黄呋喃素、维生素B2,根含多种三帖醇,本草含肌醇,天冬酰胺、苦味质、皂甙、树脂、菊糖,此外,尚含果胶、胆碱等。药理实验发现蒲公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水浸剂有相当强的利胆作用。另外,还有抗肺癌之作用。基于上述,故以本品为主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兹举例如下。乳痈蒲公英、夏枯草各30g,水煎,分3次服。若再用上方鲜品捣敷患处,则效果更佳。疔疖、无名肿毒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g,野菊花、紫背天葵各15g,生甘草9g,水煎,分3~4次服。连服5~10天。臁疮蒲公英30g,明矾末少许,共捣,以温开水调敷患处,每日1换,以愈为度。附骨疽蒲公英30g,茯苓、车前子、川牛膝各15g,金银花18g,水煎服。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丹参。瘰疬鲜蒲公英、鲜夏枯草各等分,捣烂如泥,调适量浙贝末,敷患处。每日1换,愈则停用。肠痈鲜蒲公英90g,败酱草30g,赤芍18g,水煎,分3次服,甚验。肺痈鲜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薏苡仁各30g,水煎,分4次服。宜连服1周。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刺针草各30g,海金砂、连钱草各15g,郁金12g,川栋子9g,水煎2次,将药汁浓缩至150ml,分3次服,宜连服3~5剂。眼疾肿痛、赤脉络目蒲公英、白菊花各30g,车前子12g,水煎,分3次服,2~3剂即见显效。痄腮蒲公英、绿豆、白菜各30g,金银花15g,水煎,分3次服。热淋蒲公英、马鞭草、车前草各30g,水煎,分3次服,以愈为度。胃热气滞作痛蒲公英30g,陈皮、砂仁各,共为细末,饭后用温开水送服3g,日服3次,病去则止。

251 评论

哈密赖赖

但注意,药食同源原理并不意味着药材可以像日常食品一样吃。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药食同源目录,其中共有110种中药列入名单,包括丁香、八角、茴香、马齿苋、花椒、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枸杞子、蒲公英、人参 、山银花、玫瑰花、夏枯草、当归等,它们既是中药又是食材,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但是注意,虽然部分中药可药食两用,但也有食用讲究, 需要在限定使用人群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换言之不能随意食用。

以人参为例,人参虽是很好的滋补品,但食用时一定要注意体质,还要特别讲究食用量和间隔的时间长短。在临床上关于人参的不良反应报道为数不少。 长期或者大量食用人参可导致“人参滥用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兴奋、高血压、头晕、失眠、神经过敏、欣快感、皮疹、腹泻、食欲减退等。有的人还会出现水肿、视物模糊等。阴虚体质、发热、感染、高血压等患者尤其要注意不宜吃人参。

可见, 每一味中药都有功效主治、服用剂量及适宜和不适宜人群 ,如果随意服用,“治病”变成“致病”,对人体造成伤害。

药食同源物质食性强于药性,多为补益药,性味多平和,具调养、康复、保健作用,且有悠久的食用 历史 。日常餐桌上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有以下几种。

山药味甘,性平。常被认为有健脾、益肺、固肾、涩精等功效。作为食用,山药所含的膳食纤维丰富,相比精细主食,如大米苗条等,更有饱腹感,对于控制食欲和体重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另外,其所含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 对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能够有效减轻肠胃的负担。

而药用方面,研究表明,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和山药皂苷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受损胰岛细胞,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从而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产生积极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山药是药食两用,但我们不能将菜场买来的山药直接入药,也不能把医院配的山药作为食材使用。因为 药用山药需要经过中药的加工炮制 ,根据《中国药典》检验标准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医生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剂量。而 作为食材的山药是新鲜的,含水量较高,不符合药用标准 ,因此不能混用。

蒲公英又被成为“药草皇后”,营养物质丰富,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同时也包含黄酮类、酚酸类、甾醇类、多糖类等多种功效成分。

很多临床研究表明,蒲公英对人体 健康 有益,近几年更是有一种说法,认为蒲公英能抗癌,但其实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蒲公英有抗癌作用”的结论是从加拿大潘迪教授发表的论文中断章取义而来,潘迪教授研究DRE(蒲公英提取物)抗癌已经多年, 但其发表的“蒲公英能杀死98%的癌细胞”的结论主要是基于试管内的细胞实验 ,跟作用临床上,帮助患者消灭体内的癌细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潘迪教授论文也明确说明了,这只是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这些结果只是使他相信DRE“会成为”一种替代治疗手段,而不是“证明”了DRE“是”一种抗癌药物。

因此,虽然蒲公英功效良多,但其并没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要避免将其神化。目前,已经被明确证实的主要有以下3个药理功效。

①抗炎

在民间人们常将蒲公英用作抗炎剂,这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国外学者研究了蒲公英叶提取物对P物质和脂多糖刺激的原代培养大鼠星形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显示蒲公英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TNF-α的产生,且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白介素-1(IL-1)的产生来实现的,由此可推测蒲公英叶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抗炎效果。

②杀菌

蒲公英抑菌谱广泛,研究发现其除了对各种细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病毒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抑菌环实验验证了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③消肿

《本草正义》有言“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症,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为捷效”。如今,蒲公英广泛用于临床,对外科的淋巴结炎、疖肿、乳腺炎、丹毒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不过,要注意的是,蒲公英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服用,因为极少数人将蒲公英泡水喝之后会出现过敏的情况。此外, 蒲公英性寒凉,所以肾功能不全、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枸杞味甘,性平,主要活性物质是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同时还含有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等多种有机物以及钙、锌、铁无机物,常被认为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中医临床上也常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病症。

以“枸杞能明目”为例,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玉英教授 表示:“枸杞子确实有明目的作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眼睛得到充足的血液才能够看东西清晰,这就叫目得血而能视。枸杞子有补肝血、益精血的作用,所以就有明目的作用。”因此,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容易疲劳干涩的上班族们,常用枸杞子泡水饮用,对眼睛疲劳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枸杞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夏季泡茶饮用,冬季煲汤。客观来说,枸杞子泡水喝的害处不大, 一年四季喝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坏处。其最大的副作用是过量食用会导致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红肿不舒服。枸杞子泡水对食用人群没有限制,只是针对某些身体不适症状时需暂停食用。

那么,哪些身体不适者需注意食用枸杞呢?以下三类人群需注意:

总结:我国的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皆有药食同源、药食同理的说法,这是我们的祖先在 历史 长河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从宏观来看,中药和食物起源、性质有相同之处,但对人体的功能却是不一样的,说药食同源、同理,绝非指药食不分,药食的内涵和功能是不同的,必须严加区别。#谣零零计划# #家庭 健康 守护官#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86 评论

树果衣嘎凌

蒲公英这两年被炒的很火,很多人把蒲公英说成了神仙草,包治百病的样子,甚至有了“蒲公英抗癌”的传言,作为一个有素养的科普者,必须很负责任地说一句:这事还不一定呢。

蒲公英抗癌是传言,却不是空穴来风。虽然蒲公英是我们的传统中药,但蒲公英能抗癌这事,还是西医发起研究的。

从2010开始,美国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开始研究蒲公英根提取物。在癌症中心的官方网站上,这样写道:

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白血病、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有消毒作用,但在人体试验中效果不明显。

由此可见,蒲公英抗癌这事暂时还没有定论,不要瞎传,误导了病人可不好。

虽然蒲公英抗癌是传言,但蒲公英自身的药用价值却不是虚的。蒲公英是写入药典的一味中药,也是药食同源的野菜,既能吃、也能喝,用好了,真真有3大好处:

一、清火去燥

蒲公英从药性来讲,是偏凉性的,所有凉性的中药都有个共同的作用,就是清火;蒲公英的味道偏苦,而苦味也常是清火的标志。

蒲公英虽然不是大寒的植物,也没有苦似黄连,但它清火去燥的功效却很突出。尤其适合清内火,去燥热,对由此引发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二、保肝利胆

蒲公英对肝脏的好处从中西医两个角度都说得通:

从中医角度讲,蒲公英是排毒的,所以又被叫做“解毒草”,可见其排毒效果多好。而肝脏是人体排毒解毒的器脏,吃蒲公英或者喝蒲公英茶水都可以帮助肝脏排毒解毒,减轻肝脏负担的同时,也能帮助肝脏自身排肝毒。

从西医角度讲,肝脏中肝糖原的数量与肝脏的功能成正比,蒲公英中所含有的蒲公英甾醇,能够影响其中人体中间代谢,间接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三、养胃杀菌

很多人不知道,蒲公英还能对胃有好处,其实古医书中就有记载蒲公英对胃病有效,如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这样写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而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很好的杀菌消炎作用,对多种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胃病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更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所以,经常吃点蒲公英或者喝点蒲公英茶水既能杀灭抑制幽门螺杆菌,又能修补胃黏膜的损伤。

秋天喝蒲公英适宜三种搭配

中医讲究君臣佐使的搭配,也就是说,任何药物都不能独立完成一个病症的治疗,所以,即便蒲公英功效很多,想要取得好的效果,也要进行适当的搭配。

现在正值秋季,秋天喝蒲公英最适宜三种搭配:

一、蒲桂菊茶:蒲公英+金银花+桂花+胎菊花

功效:去秋火、降秋燥

金银花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归肺、心经,养心润肺之良品。

桂花特别适合润秋燥,对皮肤干裂、声音沙哑、口腔炎、牙周炎有一定疗效。

胎菊花也是清热去火的良品。能够疏风,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二、蒲公英苦丁茶:蒲公英+荷叶+小叶苦丁

功效:保肝降脂、清血防病

荷叶中的黄酮和生物碱类可以使血清的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有所下降,不仅对预防脂肪肝有帮助,而且能起到清血的作用,对预防秋冬季高发的心脑血管病也有帮助。

从小叶苦丁中提取的富含糖的组分可有效降低四氯化碳致转氨酶的升高。减轻肝脏脂肪堆积极坏程度,具有稳定的保肝作用。同时,小叶苦丁中的阿克苷可以增强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动脉收缩,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明显降低。

三、蒲公英白茉莉茶:蒲公英+白茉莉花

功效:杀菌养胃、缓解胃痛

秋冬季节,很多人会胃口不佳,或者消化不良,吃点冷凉食物,还会出现胃疼等情况,这个时候,可以用蒲公英搭配茉莉花,一起泡水喝,可以有所改善,杀菌养胃,缓解胃痛。

茉莉花,主温脾胃,有化湿和中、理气解郁之效,常用于脾胃湿浊不化、少食脘闷、腹泻和下痢腹痛等症。

179 评论

梦朦胧6620

蒲公英能抗癌效果很小,有利胆保肝、胃肠保护、降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有研究发现蒲公英对大肠癌、胰腺癌有抵抗作用,发表在pancreas上的一篇论文认为蒲公英根部提取物对人胰腺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能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但以上研究仅限于实验室的离体实验,证明力很弱,连动物试验都不如。花花草草或许能够提供科研思路,但想要靠吃把癌症治好,那就是无稽之谈了,1-2吨原料才提炼出那么一点,你想想,靠吃的话,一天得吃多少!「抗癌效果」用在这些食物身上更多的是营销手段而非科研成果。任何药草都有利有弊,切不可把它认定为抗癌的良药,任何结论都是通过实践实验来证明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认知。

蒲公英因其花序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如绒球一般,花开后,它随风飞扬的样子很有诗意。外出踏青时,郊外常能见到,采摘它嫩的枝叶,打火锅或焯水后做成可口的菜肴,或是经过加工后做成蒲公英茶,代茶饮,炎炎夏日既能解渴,还能消炎祛火。

蒲公英是较为常用的中药材,人们又称它为婆婆丁、浆薄薄、黄花苗、尿床草、黄花郞。其性寒、味微苦、甘,为清热解毒类中药,也是植物类的抗感染中药,具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的功效。全草均可采用,既消炎降火,又利湿通乳,善治目赤、火毒咽痛、热淋涩痛、湿热黄疸以及各种疮痈乳痈。

蒲公英主要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蒲公英多糖、挥发油、谷甾醇、黄酮类、菊糖、果胶、咖啡酸、胆碱等活性成分,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铁、锌、钙、磷、锰、硒等微量元素等营养素,药理研究发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还有利胆保肝、胃肠保护、利尿、抗疲劳、抗氧化、降脂、降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蒲公英在养生保健方面,是不错的野菜。蒲公英制成茶剂代茶饮,既方便快捷又有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降脂、通乳的作用,还有护肝的效果。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建议长期服用。因其性偏苦寒,阴疮痈疽、脾虚便溏者,要慎用。

260 评论

明月丶夜灬

蒲公英有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并且很多时候蒲公英对于上火这方面也是有着很大的功效,其次就是对肠胃也有着很大的好处

95 评论

花花洒洒洒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干燥全草入药。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具有消痈散结、清肺祛痰、清利湿热等功效,为治疗乳痈之良药。

功效与作用

1、消痈散结:蒲公英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力强,又能消痈散结。凡热毒痈肿,不论外痈、内痈均可应用。因其兼能通乳,故历来被视为治乳痈要药;

2、清肺祛痰:蒲公英性味苦、甘而寒,可以清肺祛痰、清热解毒,用于痰热郁肺,常与金银花、鱼腥草等合用;

3、清利湿热:蒲公英具有清利湿热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常配伍大黄、芦根等。

适宜疾病

从蒲公英中已鉴定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倍半萜内酯、酚酸类等,蒲公英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

蒲公英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螺旋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腮腺炎、乳腺炎、急性阑尾炎、痢疾、疮疡等病症。

306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研究的英文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论文题目能吸引读者浏览全文,提高文章的被关注度。下面是药学论文题目,欢迎阅读参考! 药学论文题目【1】 1. 西洋参中奥

    猪猪的面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蒲公英论文范文资料

    好仄F汻寸*镄

    还是曼特宁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制药公司成本的论文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论文日本佳能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小泽秀树坦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做了严格控制,在保证优质产品的

    好猫墙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蒲公英的药理研究论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观念就是,蒲公英叶和蒲公英根的有效活性成分基本相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根具有一定消炎、抗病毒的功效,未提及有抗癌的功效。那么这个说法是怎么

    溪爱Mr彬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蒲公英花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什么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过的、对本文有启发的文献,一般标注在文章末尾。有的会在文章具体位置中标明具体的参考页码,有的不会。受文献启发的地方不一定要和原文

    幸福的小猫zz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