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1

纳兰依若
首页 > 职称论文 > 哌嗪合成配合物的研究进展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粒粒soso

已采纳

合成氯乙醇经氨化、环合成哌嗪盐酸盐,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制得六水哌嗪合成无水哌嗪的最佳工艺条件:1.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a- ZSM-5催化剂作为脱氨环化反应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通过实验所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硅铝比值为50的ZSM-5型分子筛; 的CaCl<,2>溶液在25℃下浸渍48hr;在110℃条件下干燥3hr左右;最后在500℃下活化.合成实验所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原料液浓度40%(质量分数),反应温度360±5℃,反应空速为 <,-1>.hr<,-1>.在此工艺条件下,乙二胺转化率为,哌嗪收率为,三乙烯二胺收率为 ,总收率为:110-85-0的纯度为,三乙烯二胺的纯度为.对该反应进行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反应的级数近似为级,在 330℃-360℃下装置所在的条件内,宏观动力学模型为R<,m>=×10<6>exp(×10< 3>/T)c<><, m>.4.以乙二胺为原料常压气相法合成无水哌嗪的工艺路线是可行的,经济前景预测和分析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性质分子式:C4H10N2分子质量:沸点:145-146℃熔点:108-112℃中文名称:哌嗪双二甲胺四甲二胺对二氮已环二乙基二胺哌吡嗪无水哌嗪对二氮己环英文名称:Piperazine1,4-diazacyclohexane性状描述:无色透蛤针状或叶状结晶。熔点106℃(无水物),44℃(水合物)。沸点146℃(无水物),125-130℃(水合物),折光率(113℃)。闪点109℃,易溶于水,溶于醇,不溶于乙醚。10%水溶液的pH为。

183 评论

小玩子2603

中文名称: 哌嗪 英文名称: piperazine 中文名称2: 对二氮己环 CAS No.: 110-85-0 分子式: C4H10N2 分子量: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具有氨的气味,有强吸湿性。 熔点(℃): 沸点(℃): 饱和蒸气压(kPa): ℃ 闪点(℃): 107() 溶解性: 溶于水、甲醇、乙醇,微溶于苯、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和聚合物及制药。 健康危害: 大量接触本品,吸入或经皮吸收,能引起虚弱、视力模糊、共济失调、震颤、癫痫样抽搐。此外,本品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紫绀。眼接触引起严重刺激和灼伤。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致灼伤。慢性影响:本品粉尘或液体,对皮肤和肺有致敏性,引起皮肤刺痒、皮疹和哮喘。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哌嗪 药物名称: 哌嗪药物别名: 哌哔嗪,驱蛔灵英文名称: Pinerazine药物说明: 枸橼酸哌嗪片:每片;。枸橼酸哌嗪糖浆:每100ml含本品16g。磷酸哌嗪片:每片;。 六一宝塔糖:为小儿驱蛔药,每粒含磷酸哌嗪。小儿每岁1粒,1次服。必要时2周后重复治疗。 主要成分: 暂无性状特征: 暂无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麻痹蛔虫肌肉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哌嗪在虫体神经肌肉接头处发挥抗胆碱作用,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蛔虫不能附着在宿主肠壁,随粪便排出体外。蛔虫在麻痹前不表现兴奋作用,故使用本品较安全。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迅速,一部分在体内代谢,其余部分由尿排出。两种盐的体内过程相似,但排泄率个体差异较大。 临床用于肠蛔虫病,蛔虫所致的不全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病绞痛的缓解期。此外亦可用于驱蛲虫。 用法用量: (1)枸橼哌嗪:驱蛔虫,成人3~,睡前一次服,连服2日。小儿每日100~160mg/kg,1日量不得超过3g。连服2天。一般不必服泻药。驱蛲虫,成人每次1~,1日2~,连服7~10日;小儿1日60mg/kg,分两次服,每日总量不超过2g,连服7~10日。 (2)磷酸哌嗪:驱蛔虫,1日~3g,睡前1次服,连服2日;小儿,80~130mg/kg,1日量不超过,连服2日。驱蛲虫,1次~1g,1日~2g,连服7~10日;小儿每日50mg/kg,分2次服,1日量不超过2g,连服7~10日。 不良反应: 暂无注意事项: (1)本品毒性低,但用量大时亦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例可出现荨麻疹、乏力、胃肠功能紊乱、共济失调等反应。 (2)有肝、肾功能不良,神经系统疾患及癫痫史的患者禁用。 (3)便秘者可加服泻药。

315 评论

萌萌panda我最爱

1 哌嗪合成工艺 由单乙醇胺(MEA)合成 该工艺以Fe-Ni(Co)为催化剂,压力,温度300℃,乙醇胺与液氨反应生成哌嗪。该路线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反应产物为哌嗪和乙二胺,但收率低,哌嗪的收率仅为25%,联产乙二胺的收率为45%。美为Texaco和UnionCarbide公司拥有该工艺专利。 早期工艺是以单乙醇胺为原料在氢气加压下与过量氨反应制取哌嗪,由于压力高,介质为易爆气体,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危险性,国外公司就有因爆炸而停产的先例。 目前世界上已首次开发成功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的气相法新工艺,该新工艺使物科学单乙醇胺蒸气在减压下于350~400℃时通过固体酸催化剂,经分子内脱水反应合成哌嗪。与液相法相比,新工艺开发的催化剂是气化硅载碱性金属和微量酸性氧化物组成的固体酸,哌嗪收率高,催化剂寿命长。我国浙江大学报道了在15MPa下由乙醇胺与液氨气相合成哌嗪的研究,哌嗪收率仅为36%。 以环氧乙烷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 美国ICTA公司采用环氧乙烷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哌嗪,反应分三步进行。 乙二胺、环氧乙烷和溶剂按一定比例加入缩合反应器内,反应生成N-β-羟乙基乙二胺,N-β-羟乙基乙二胺和水在环化反应器中催化、脱水、环化,生成哌嗪。分离塔分离出六水哌嗪,萃取精馏脱水得到无水哌嗪。 该工艺路线优点是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82%),且每步反应的产物都可作为一个成品出售,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物。缺点是反应需三步完成,工艺复杂,反应时间长,设备投资费用高。陕西省就有一家企业曾计划引进该技术,但因种种原因而搁浅。 以乙二胺(EDA)为原料合成 选用的催化剂不同反应结果也不同。以KZSM-5沸石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40℃,在气相条件下经过3天以上的反应,乙二胺转化率由90%降为80%,生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基本保持在95%以上;若以H型沸石作催化剂,在330℃、3×105 Pa条件下,40%的乙二胺溶液与催化剂接触发生反应,哌嗪收率为36.95%,选择性为57%;或者以CSZSM-5沸石作催化剂,在 340℃的条件下,乙二胺水溶液与催化剂接触反应乙二胺转化率为55%,生成哌嗪选择性为55%大连化物所与复旦大学进行了分子筛催化乙二胺制哌嗪的反应机理研究。 1.4 以β-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 该反应所使用催化剂是Cu-Cr-Fe氧化物,或Cu-Cr-Mn氧化物,压力8~26MPa,反应温度110~3O0℃,反应时间2~40h,哌嗪收率78%~98%。该方法的特点是副产物少,哌嗪收率高,缺点是液相间歇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与反应产物难以分离。天津大学在加压反应釜内由β-羟乙基乙二胺液相反应合成哌嗪,哌嗪的收率达87%。 1.5 以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 反应温度约175~225℃,压力为~,若用Ni-Mgo为催化剂,无水哌嗪产率可达到81%,若用雷诺Ni作催化剂,哌嗪产率仅有50%左右。但是多胺类化合物价格较高,因此用该法生产无水哌嗪成本较高。 1.6 由二醇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 在Ru3(CO)12和Bu3P存在的条件下,乙二醇和乙二胺发生环化、缩合反应,生成哌嗪的收率为60%~90%,在该法催化剂为羟基化合物,较难实现工业化。

348 评论

果果麦片

1. Synthesis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Type of Self-assembledChiralZirconium PhosphonaTe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Heterogeneous Asymmetric Catalysis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A: Chemical .2006(in press).(通讯联系人)2. 有机-无机杂化磷酸锆及胺插层化合物的 MAS NMR研究,无机化学学报, 2006,22(1):111. (第一作者)3. Synthesis of the novel layered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zirconium phosphate-phosphonates Zr(HPO4)[O3PCH2N(CH2CH2)2O]·nH2O, Zr(HPO4)[O3PCH2N(CH2CO2H)2] ·nH2O, zirconium phosphonates Zr[(O3PCH2)NCH2CO2H]·nH2O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ir palladium complexes in hydrogenation. J. Mol. Catal. A: Chemical,2004. 208:129-133。(第一作者,SCI收录)4.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of ion exchanger and solid acid zirconium sulfonated oligo-polystyrenylphosphonate-phosphate supported on ZrO2(SCI收录).J. Mol. Catal. A: Chemical,2004. 217:133-138 (第四作者,SCI收录)5. 1H NMR快速定量测定咔啦咪星B硅烷化反应的硅烷化程度 (SCI收录).《分析化学》,2004,32(10):13. (第一作者,SCI收录).6. 磺酸型水溶性膦配体的合成.《应用化学》,2004,21(5):464-46。(第一作者)7. Synthesis of a new type of amphilic and water-soluble tertiary phosphine ligands substituted by an ethoxylated phosphonic acid chain and their palladiumcomplexes. J. Mol. Catal. A: Chemical,2003,195/1-2:47-53。(第一作者,SCI收录)8. Synthesis of new type of water-soluble hybrid phosphine-phosphonate ligands. Synth. Commun.,2001, 32 (4): 539-546 (第一作者,SCI收录)9. Synthesis of the new type of water-soluble ligands N,N-Bis(dipheny phosphinomethyl) -2-aminoethylphosphonic acid (Ph2PCH2)2NCH2CH2PO3H2 and its sodium salt. Molecules,2001, 6:390-395. (第一作者,SCI收录)10. 一些晶态层状有机-无机混合磷酸锆的制备、表征和层间距分析. 无机化学学报,2001,17(1): 124-128. (第一作者,SCI-E收录),11. [(N-膦酸亚甲基)亚氨基二乙酸-亚磷酸氢]锆-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离子交换与吸附, 1998,14(1):11-17。(第一作者,EI收录)12. A new simple route to N-substituted 2- aminoethylphosphonic acids, ., 1998, 28 (14): 2659- 2664.( 第三作者,SCI收录).13. N,N′-双(二苯膦甲基)哌嗪和钯配合物的合成及苄基氯的催化羰基化反应,《应用化学》,2002,19(4):359-363,(第一作者)。14. 含羟基、膦酸根水溶性膦配体的合成, 《应用化学》,2002,19(12):1154-1157,(第一作者)。15. 膦酸根型水溶性膦配体的质子离解和紫外光谱特性.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4):436-439。(第一作者)16. 一类新型水溶性膦配体H2O3PCH2CH2NHCH2CH2 (OCH2CH2)nN(CH2PPh2)2及其钠盐的合成. 《分子催化》,2001,15(6):441-443。(第一作者)。17. Synthesis of a new type of amphilic and water-soluble tertiary phosphine ligands substituted by an ethoxylated phosphonic acid chain and their palladium complexe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02,13(9): 839-842. (第二作者,SCI收录)18. N-取代氨乙基膦酸为配位中心的Keggin型杂多酸.《中国科学(B辑)》, 2001,31(4): 349-354。(第四作者,SCI收录,EI收录)。19. heteropoly acids of the Keggin type with N-substituted β- amminoethylphosphonicacids as coordinate center. Fu Xiangkai, Cheng Jingrong, Li Longqin, Ma in China(Series B),2001 ,44(5):524-531。(第四作者,SCI收录,EI收录)。20. 胍乙基-双腈乙基胺乙基及胺乙基-膦酸锆-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应用化学》,1999,16(1):11。(第二作者)21. 亚磷酸氢锆/聚乙烯吡咯烷酮/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应用化学》,1998,15(1):17。(第二作者)22. 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锆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应用化学》,1997,14(1):74。(第二作者)23. 结晶度对ZGDMP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物理化学学报》,1996,12(12):1079。(第二作者)24. 带络合基团的混合磷酸-膦酸锆载体的研制,《催化学报》,1996,17(3):260。(第三作者)25.含氮两亲膦配体N,N′-双(二苯膦甲基)哌嗪及钯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羰化反应.《分子催化》, 2001,15(6):444-446。(第二作者)26. 新型负载配位催化剂ZBDPPEDAEPA/TiO2/Pd催化羰基化反应研究..《分子催化》,2001,15(6):447-450。(第三作者)

335 评论

相关问答

  • 合成材料的研究发展论文

    在材料学科上,要求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材料学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沁水冰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皂苷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的毕业论文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

    Mr。。伍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有机合成颜料制备研究进展论文

    生活中的有机合成过去人们常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似乎是个不容怀疑的真理。但今天仔细观察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事实并非总是如此。石油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已改变了人

    馋猫也优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光合作用的研究与进展论文

    人工光合作用技术是指研究人员仿效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利用纳米大小的光感应材料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由此产生氧化还原酶反应。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利用光能生成精密化学物质的

    小吃货圈圈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水杨酸的合成研究及进展论文

    传统合成水杨酸的方法中,通常用2,5-二氯苯酚钾与CO2为原料单釜制备3,6-二氯水杨酸。Kolbe-Schmitt反应是一个非均相的气固反应,是一种高压高温反

    木秀于森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