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6

殷血丹霞
首页 > 职称论文 > 毕业论文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糖奶爸

已采纳

问题一: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 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问题二:敏感性分析有哪些作用 作用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1、确定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敏感因素。寻找出影响最大、最敏感的主要变量因素,进一步分析、预测或估算其影响程度,找出产生不确定性的根源,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2、计算主要变量因素的变化引起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变动的范围,使决策者全面了解建设项目投资方案可能出现的经济效益变动情况,以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善和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 3、通过各种方案敏感度大小的对比,区别敏感度大或敏感度小的方案 问题三:敏感度分析含义是什么? 敏感度分析是使模型的变量在某特定范围内变动,以观察模型行为或变化情形的一种分析方式。模型的评估总是存在着风险;敏感度分析有助于降低此风险。 问题四:什么是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分析应用广泛,主要是在求得某个模型的最优解后,研究模型中某个或若干个参数允许变化到多大,仍能使原最优解的条件保持不变,或者当参数变化超过允许范围,与那最优解已不能保持最优性时,提供一套简洁的计算方法,重新求解最优解。 在本量利关系的敏感分析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研究分析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时盈利转为亏损。 基本方程式: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每次令一个参数为变量,其他为常量。 2、个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主要采用敏感系数计量。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例如计算利润对单价的敏感度 假设单价变动20%,利润为r,单价为s,单位变动成本为c,销量为q,固定成本为f。 单价变动前 r1=q*(s-c)-f 单价变动后 r2=q*[s*(1+20%)-c]-f 则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r2/r1)/20% 表示的含义是单价变动1%,利润变动变动多少个百分点 在工作中,为了让你的分析报告更好看或者内容充实,有时候还可以附上敏感分析表和敏感分析表。所谓敏感分析表,就是假定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上下浮动0、5%、10%、15%、20%(这些间距可以自由设定)时,利润的绝对额是多少。弥补敏感系数只能反映利润随项目变化而变化的相对量的缺陷。而敏感分析图则连续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绘制时,参照敏感分析表的数据绘出点,然后连线即可。 问题五:利润敏感性分析有何意义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1、确定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敏感因素。寻找出影响最大、最敏感的主要变量因素,进一步分析、预测或估算其影响程度,找出产生不确定性的根源,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2、计算主要变量因素的变化引起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变动的范围,使决策者全面了解建设项目投资方案可能出现的经济效益变动情况,以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善和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 3、通过各种方案敏感度大小的对比,区别敏感度大或敏感度小的方案,选择敏感度小的,即风险小的项目作投资方案。 4、通过可能出现的最有利与最不利的经济效益变动范围的分析,为投资决策者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程度,并对原方案采取某些控制措施或寻找可替代方案,为最后确定可行的投资方案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利润敏感性分析法是在投资项目评价和企业其他经营决策中常用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它是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重复分析不确定因素(如销售量、价格、成本、投资等)变化时,将对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如利润、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的影响程度。 利润利润敏感性分析法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进行利润的预测和规划。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利润敏感性分析法可以分为单因素利润敏感性分析法和多因素利润敏感性分析法。 问题六:敏感度分析是什么意思?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度分析您所说的这个词语,是属于FRM词汇的一个,掌握好FRM词汇可以让您在FRM的学习中如鱼得水,这个词的翻译及意义如下:预估若分析的一个主要预测出错可能出现结果的技巧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七: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1.敏感性分析的含义: 改变纳入标准(特别是尚有争议的研究)、排除低质量的研究、采用不同统计方法/模型分析同一资料等,观察合并指标(如OR,RR)的变化,如果排除某篇文献 对合并RR有明显影响,即认为该文献对合并RR敏感,反之则不敏感,如果文献之间来自同一总体,即不存在异质性,那么文献的敏感性就低,因而敏感性是衡量 文献质量(纳入和排除文献的证据)和异质性的重要指标。 敏感性分析主要针对研究特征或类型如方法学质量,通过排除某些低质量的研究、或非盲法研究探讨对总效应的影响。(王吉耀第二版P76中) “排除某些低质量的研究,再评价,然后前后对比,探讨剔除的试验与该类研究特征或类型对总效应的影响”。(王家良第一版八年制P66、154) 敏感性分析是从文献的质量上来归类,亚组分析主要从文献里分组病例特征分类。 敏感性分析是排除低质量研究后的meta分析,或者纳入排除研究后的meta分析。 亚组分析是根据纳入研究的病人特点适当的进行分层,过多的分层和过少的分层都是不好的。 例 如在排除某个低质量研究后,重新估计合并效应量,并与未排除前的Met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该研究对合并效应量影响程度及结果稳健性。若排除后结果未 发生大的变化,说明敏感性低,结果较为稳健可信;相反,若排除后得到差别较大甚至截然相反结论,说明敏感性较高,结果的稳健性较低,在解释结果和下结论的 时候应非常慎重,提示存在与干预措施效果相关的、重要的、潜在的偏倚因素,需进一步明确争议的来源。 2.衡量方法和措施 其实常用的就是选择不同的统计模型或进行亚组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偏倚来源,慎重下结论。 亚组分析通常是指针对研究对象的某一特征如性别、年龄或疾病的亚型等进行的分析,以探讨这些因素对总效应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而敏感性分析主要针对研究特征或类型如方法学质量,通过排除某些低质量的研究、或非盲法的研究以探讨对总效应的影响。 建议可以看参考王吉耀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敏感性分析只有纳入可能低质量文献时才作,请先保证纳入文献的质量!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如果是RCT,可选用JADAD评分。如果病因学研究,我认为使用敏感性分析是评价文献质量(前提是符合纳入标准)的较为可行的方法。 敏感性分析是分析异质性的一种间接方法。 有些系统评价在进行异质性检验时发现没有异质性,这时还需不需要作敏感性分析? 我的看法是需要,因为我觉得异质性也是可以互相抵消的,有时候作出来没有异质性,但经过敏感性分析之后,结果就会有变化。 (三)对入选文献进行偏倚估计 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评估(包括作漏斗图,和对漏斗图的对称性作检验)。可以用stata软件进行egger检验。 人是活的,软件是死的,临床是相对的,统计学是绝对的。 我们应当区分三个概念: 一是:文献/试验质量,现在Cochrane协作网称之为“纳入研究偏倚风险” 二是:文献报告质量,这实际上是一个写作表达水平的问题 三是:文献所报道试验的试验质量,如试验设计等等 而系统综述/系统评价尤其是Cochrane系统评价一直强调的是第一类的概念,即为纳入研究偏倚风险的评估,具体内容可在线阅读其官方网之系统评价作者手册5或安装RevMan 5版本后内包含的手册5内相关内容,我再怎么说也没有他们的权威或准确。 95%CI的宽窄实质上反映了试验的精度高低,换言之,上下限的间隔较小、则其精度高,也即是意味着数值资料可靠性比较高,其结果可信度较高,反之则提示可能由于原始数据“丢失”,或样本数量较少所致。......>> 问题八:简述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含义与内容 1、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并设定这些因素的变动范围; 2、确定分析指标; 3、计算各不确定因素在可能的变动范围内发生不同幅度变动所导致的方案经济效果指标的变动结果,建立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并用图或表标表示出来 4、确定敏感因素,对方案的风险情况作出判断

104 评论

汤糖躺烫湯

1.敏感性分析的含义:改变纳入标准(特别是尚有争议的研究)、排除低质量的研究、采用不同统计方法/模型分析同一资料等,观察合并指标(如OR,RR)的变化,如果排除某篇文献 对合并RR有明显影响,即认为该文献对合并RR敏感,反之则不敏感,如果文献之间来自同一总体,即不存在异质性,那么文献的敏感性就低,因而敏感性是衡量 文献质量(纳入和排除文献的证据)和异质性的重要指标。敏感性分析主要针对研究特征或类型如方法学质量,通过排除某些低质量的研究、或非盲法研究探讨对总效应的影响。(王吉耀第二版P76中)“排除某些低质量的研究,再评价,然后前后对比,探讨剔除的试验与该类研究特征或类型对总效应的影响”。(王家良第一版八年制P66、154)敏感性分析是从文献的质量上来归类,亚组分析主要从文献里分组病例特征分类。敏感性分析是排除低质量研究后的meta分析,或者纳入排除研究后的meta分析。亚组分析是根据纳入研究的病人特点适当的进行分层,过多的分层和过少的分层都是不好的。例 如在排除某个低质量研究后,重新估计合并效应量,并与未排除前的Met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该研究对合并效应量影响程度及结果稳健性。若排除后结果未 发生大的变化,说明敏感性低,结果较为稳健可信;相反,若排除后得到差别较大甚至截然相反结论,说明敏感性较高,结果的稳健性较低,在解释结果和下结论的 时候应非常慎重,提示存在与干预措施效果相关的、重要的、潜在的偏倚因素,需进一步明确争议的来源。2.衡量方法和措施其实常用的就是选择不同的统计模型或进行亚组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偏倚来源,慎重下结论。亚组分析通常是指针对研究对象的某一特征如性别、年龄或疾病的亚型等进行的分析,以探讨这些因素对总效应的影响及影响程度。而敏感性分析主要针对研究特征或类型如方法学质量,通过排除某些低质量的研究、或非盲法的研究以探讨对总效应的影响。建议可以看参考王吉耀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敏感性分析只有纳入可能低质量文献时才作,请先保证纳入文献的质量!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如果是RCT,可选用JADAD评分。如果病因学研究,我认为使用敏感性分析是评价文献质量(前提是符合纳入标准)的较为可行的方法。敏感性分析是分析异质性的一种间接方法。有些系统评价在进行异质性检验时发现没有异质性,这时还需不需要作敏感性分析?我的看法是需要,因为我觉得异质性也是可以互相抵消的,有时候作出来没有异质性,但经过敏感性分析之后,结果就会有变化。(三)对入选文献进行偏倚估计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评估(包括作漏斗图,和对漏斗图的对称性作检验)。可以用stata软件进行egger检验。人是活的,软件是死的,临床是相对的,统计学是绝对的。我们应当区分三个概念:一是:文献/试验质量,现在Cochrane协作网称之为“纳入研究偏倚风险”二是:文献报告质量,这实际上是一个写作表达水平的问题三是:文献所报道试验的试验质量,如试验设计等等而系统综述/系统评价尤其是Cochrane系统评价一直强调的是第一类的概念,即为纳入研究偏倚风险的评估,具体内容可在线阅读其官方网之系统评价作者手册5或安装RevMan 5版本后内包含的手册5内相关内容,我再怎么说也没有他们的权威或准确。95%CI的宽窄实质上反映了试验的精度高低,换言之,上下限的间隔较小、则其精度高,也即是意味着数值资料可靠性比较高,其结果可信度较高,反之则提示可能由于原始数据“丢失”,或样本数量较少所致。但可行区间较宽的试验未必不能纳入分析!其 实,在制作一片合格或高质量的系统评价包括定性与定量的过程中,在我以前的实践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甚至不少结果也是粗制滥造,制造垃圾。现在我最大 的体会就是,除了必须具备系统评价相关方法学的能力以外,关于专业背景与对临床试验设计、实施、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等相关知识也是同等重要。系统评价的基础一直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就是关于某干预措施的RCT其试验设计、受试标准的设置与把握、试验实施、统计学分析等环节没有错误发生,即单个试验 其试验质量与结果统计学分析都是恰当合理的,而纳入系统评价中÷,重点评价其避免试验偏倚的努力程度或者偏倚风险的大小而已。四、总结:(一)结果的解释Meta- 分析结果除要考虑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外,还应结合专业知识判断结果有无临床意义。若结果仅有统计学意义,但合并效应量小于最小的有临床意义的差值时,结果不 可取;若合并效应量有临床意义,但无统计学意义时,不能定论,需进一步收集资料。不能推荐没有Meta-分析证据支持的建议。在无肯定性结论时,应注意区 别两种情况,是证据不充分而不能定论,还是有证据表明确实无效。(二)结果的推论Meta-分析的结果的外部真实性如何?在推广应用时,应结合该Meta-分析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考虑其样本的代表性如何,特别应注意研究对象特征及 生物学或文化变异、研究场所、干预措施及研究对象的依从性、有无辅助治疗等方面是否与自己的具体条件一致。 理想的Meta-分析应纳入当前所有相关的、高质量的同质研究,无发表性偏倚,并采用合适的模型和正确统计方法。(三)系统评价的完善与应用系统评价完成后,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包括: ①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和临床医师的评价; ②接受成本效益评价; ③关注新出现的临床研究,要及时对系统评价进行重新评价。临床医师只有掌握了系统评价的方法,才能为本专业的各种临床问题提供证据,循证医学才能够顺利发展。

137 评论

美食风中沙鸥

而亚组分析主要从文献里分组病例特性来排除,比如排除平均年龄大于80的文献,排除营养不良率大于60%的文献,等等 亚组分析主要从文献里分组病例特征分类。 这句话是正确的,你说的后边的不对。 敏感性分析是排除低质量研究后的meta分析,或者纳入排除研究后的meta分析。 亚组分析是根据纳入研究的病人特点适当的进行分层,过多的分层和过少的分层都是不好的。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描述性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的描述,另一部分是结合专业知识对结果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如果完全没有思路推荐使用spssa

    QINGCHUN曲终人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分析性论文模板

    SPSS软件是“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是数据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spss统计分析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

    崽崽龙0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组织行为分析论文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

    37856552ah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

    问题一: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 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不确

    殷血丹霞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可行性分析

    问题一:论文可行性怎么写 一、首先就是提出论题焦点 二、说明历史材料证明该论题有哪些关点被证明 三、提出你自己同意或是新的证点,并举证 四、还可能

    思得不瑞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