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xiaoyanzz
浅谈李白的诗文风格 孙荣念摘要:我是一名中学教师,由于教学的关系,对古诗词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李白的诗更有一种痴迷。本文从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创作风格、艺术成就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浅述:一、 李白的生平。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也来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异说纷纭,他的思想性格更是非常独特,旷世少有。李白的思想性格。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二、 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体现。其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三、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位,体现在他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其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关键词:生平 、思想品格 、创作风格 、意象 、影响正文: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而在古诗教学中要使学生对离现实语言较远的诗文产生兴趣,对优美的诗句领悟内涵,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品格,从而领会其创作风格,领悟诗的意境和蕴含的美好思想。基于此,我阅读了李白的诗集和一些相关资料,对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际遇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一、 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 我觉得,李白的一生由两条主线所贯穿:一是他的仕途生涯,二是道教对他的影响。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京,这时候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但不久后,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安史之乱起,李白以为报国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后却被定为反叛罪,长流夜郎。在途中被赦免。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之时,他再次从军,无奈半道病还,逝当涂,年62岁。 我认为,李白将盛唐士人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理想化了,同时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穄”的儒家用世思想,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必然导致失败。但是他始终向往这样的理想。所以始终在成功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李白一生受到了道家,纵横家,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中,贯穿李白的一生,则是道教对他的影响,之所以这部分单独提出,就是因为神仙道教信仰在他思想中有重要的地位。少年时代生活于道教浓郁的蜀中之地,自然耳濡目染,后又学习了纵横术。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多次举行了入道仪式。正因为如此,李白在不少的诗中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另外他的狂傲不拘,飘逸洒脱的气质也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贺知章曾称他“谪仙人”。“狂”是他人生的象征,他的侠胆、仙趣、狂饮都极大的刺激着其个性中那高傲狂放的因素,使他的个性意识常处于一种膨胀状态,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狂放、倨傲达观的性格。尽管他在诗歌中常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是行乐的感慨,其实是出于内心深处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诗中,李白常通过对仙境和神仙生活的描绘,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以神仙的洒脱快活,表示对现实世俗的反抗;于飘飘欲仙的奇异想象中,将强烈的自我意识,天真的自命不凡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充分表现了出来。二、李白的创作风格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评价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谈论:《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问奈何事栖碧间,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他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再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把一个水、月、白云连成一体的琉璃世界,和在这个世界里产生的奇妙想象,写得那样明净秀美,如入神仙境界。 仅仅谈到七绝的成就,简直就是在抹杀李白诗歌的成就。李白的五绝同样也是无人匹敌的。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绝和七绝的诗人只有李白一人。他的五言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的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出无尽的情思韵味,做到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练而内涵丰富,这就是绝句的最高境界,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及《劳劳亭》等。 我感到,绝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洒脱的气质,全都灵感一闪地反映出来,脱口即成绝唱。 李白不仅绝句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时的悲愤。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叹,于诗中再三嗟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猴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极力渲染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险难,也是诗人对于世道的体认的渲染。再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此诗的乐府旧题,含有以饮酒放 记得采纳啊
linalingxj
李白有感于“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对“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诗坛状况提出批评。因此,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和诗歌风骨,就成为他振起诗道的革新手段,这主要体现在他大力拟作古乐府的创作实践中。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能曲尽拟占之妙。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出自蓟北门行》、《侠客行》等,均属于缘事而发之作,表达的J士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寄托。再一方面,则是用古题写己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李白用古题写己怀的乐府诗,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必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如《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这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末成时的悲愤,于是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慨,再三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再如《将进酒》,此诗的乐府旧题,含有以饮酒放歌为言之意,李白由此引发,抒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还充分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 李白的这一类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我”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摹似的个性特色。如《行路难》,从语调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诗人在选择乐府旧题抒写己怀时,常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诸于字句音节时,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杂言体的乐府中尤为明显。李白乐府的代表作,如《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等,大都是以五、七言为主的杂言体。这种杂言体乐府,在体制和格调方面,与唐代盛行的歌行体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李门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
一janice一
浅谈李白诗歌的特点摘要: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也来的天才诗人,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异说纷纭,他的思想性格更是非常独特,旷世少有。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他的山水诗歌里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他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他的山水诗却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窠臼,充满着雄奇壮美的色彩和磅礴的气势,想象丰富,具有强烈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达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巅峰,使其诗歌具有“惊风雨“,“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李白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作为盛唐诗人中艺术个性最鲜明的一位,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好吃的小蓝
李白乐府诗的特点如下:
1、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旧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表达李白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寄托。
另一方面,用古题写己怀,因为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上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在李白的乐府诗中,李白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
他常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生命。
3、李白的歌行作品抒情的意味更浓,诗人以主观情感为核心,飞腾想像,虚实相间,既不讲平仄,也不求对仗,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并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造成回旋震荡的节奏旋律,形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通过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铺垫,加上教师精练做指导,以及高考前适度专题训练, 提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优化政府职能的关系研究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