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6

Joyce@静艳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公益慈善议论文素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蝎子七七

已采纳

最炫民族风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公益的节奏最给人力量,爱的歌声最动人心弦。当今社会,公益和爱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最炫民族风,给无数人以力量,拨动无数人的心弦,并将带动更多的人共同鼓动最炫民族风。林秀贞,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想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份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邦,用一万份的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她的颁奖词是: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洲动容。这就是最炫民族风。张丽莉,是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没有编制的女教师。2012年5月8日20点38分,在失控的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危机关火,她挺身而出,奋力推开两名学生,自己却被汽车碾压,造成双腿截肢。出于爱与责任的惊天一推,张丽莉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中。“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当之无愧,我们难以忘记,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奖台上她那纯洁灿烂的笑容。29岁啊!正是年轻人享受花样年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光,张丽莉却毅然拿这换取了人间大爱。谁能说这不是最炫民族风。社会生活中还有无数这样的公益善举。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若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大叔阿里木靠烧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白名;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还有希望工程,1%工厂……这些又何尝不是最炫民族风?公益爱心没有大小之分,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即使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也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献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传递,最炫民族风就在你我之间穿行。

149 评论

风晓晓你知晓

上学期间,是不是经常因为写作文而头疼?如果有不错的作文素材,就好办了!你知道作文素材从哪里来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慈善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收藏。

闻名于古都西安、成立于2019年12月18日的黄河慈善厨房,运作方法完全中国化,其创始人是英国人托尼。

由遥远的国度来到中国,托尼有着自己的追求。他自小对圣雄甘地和特丽莎嬷嬷十分崇拜,加上信仰佛教,所以选择了“不为挣钱活着,要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生”的道路。托尼克服了语言不通、人们对来自异国的他存有误解、签证手续十分麻烦等重重困难,无怨无悔地在西安坚持到今天。

很多有爱心的人士在托尼的感召下,志愿加入了厨房的工作。西安19粮店鉴于托尼的善行,成本价为他提供包子、稀饭和菜汤。西安天主教爱国会神父王俊,为支持托尼的工作,为他提供了200多平米的一所简易房,使流浪汉有了遮风挡雨的吃饭处所。如今,厨房的注册志愿者已达3000多人。发包子的周期,也由开初的每周一次,增加到3次。于此同时,还增添了为流浪者理发、刮脸、洗澡,为病人治病,为衣衫单薄人发棉被、衣裤。“”地震时,厨房还为受灾的略阳灾民送去价值2019多元的救灾物资,长期资助灾区学生39名。

厨房开办至今六年来,托尼和志愿者们为流浪人员提供了9万多份食物,为万多名贫困农民、学生、受灾群众提供了300多万元的物资援助。隆冬季节,先后为流浪人发棉大衣、棉鞋和被子500余套,为20多位病人请医送药、安假肢;帮助20余位流浪人员找到工作。厨房志愿者还多次深入蓝田、山阳农村,10余次为贫困群众送衣服和米面。为学校学生免费放电影,举办学生运动会。厨房志愿者每年活动次数达到181次,平均每次活动时间不低于3小时。

2019年春,厨房先后为蓝田农村的残疾人送去50辆轮椅。金山乡龙曲村下肢残疾的姑娘杨金娟,在床上躺了六、七年不能下床,当她坐上轮椅,满面笑容被推倒院中时,家人和她激动地泪流满面,在场的志愿者也分享了快乐,领略了自身的价值,从事志愿服务的决心更加坚定。

在家里,我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计划里,我都会列上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妈妈眼里,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平时常帮妈妈洗衣做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妈妈做事时,我总爱在一旁观看,并试着做那么一两下,以至于我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做饭了;常年有病的外婆不能做多劳累的事情,我会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我还和奶奶聊天。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我周末的必修课,我还挺节约的呢!袜子破了都不舍得扔,缝几下继续穿,制衣留下的碎布头,我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以后使用。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我对自己的一惯要求。因此我家庭里充满欢笑、和谐。

我热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各门功课都努力学好。课前,我能认真做好各门功课的预习,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踊跃发言。课后,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正是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使得我的作文多次被老师当作范文评读。我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日常生活中,为学校为班级服务仿佛使命般印在了我心中。从我做起,是我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是我的信念,我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我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他们听懂为止。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认真负责,凡是学校、老师交给的任务,我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为班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同学建立“一帮一”对子,大家都以我为学习榜样,你追我赶,班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我热衷于慈善公益事业,经常参加这一类的活动,我省吃俭用;从来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总是把积蓄很久的零用钱捐给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上次,得知学校一个同学得了重病,学校发出捐款倡议后,我急忙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给了她,希望她早日走出疾病的阴影;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积极响应学校的“爱心募捐行动”,立即拿出了自己平日里的零花钱,并且动员家人为灾区募捐;班上有同学生病掉课了,我上课记两本笔记,作业也不忘那两份,只要有不懂的就去问老师,生怕有一点没弄清楚,把他(她)教错了,平时我都没怎么复习自己的功课,只要一有空就去帮他(她)补习,虽然有时被班上一些的同学误解,在我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但我从没把它放在心上,依然帮助他人。因为,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现在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提及香山矿通修队女工王水莲,不树起大拇指,谈及她的家庭,无不被她对丈夫和子女的深情所感动。

王水莲同志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小受父母言传身教,婚前她就深知:家,女人的一切。她立志将来要做好妻子,好母亲。结婚后,家庭略为贫困,但她忘记曾经的承诺,多年来,王水莲同志为丈夫、双亲和子女付出无限的爱。她说:“祖孙三代一家人,家庭幸福乐融融。”当初她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和子女,凭着对家庭深深的爱,永远忙不完的`家务她脸上幸福的笑容。三代之家充满了爱的温暖,是那么的和睦幸福,那么的温馨,是左邻右舍的榜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水莲同志永远忘记1988年那个深夜。当丈夫因工受伤的噩耗传来,一向坚强的她顿时不知所措,双眼一黑昏倒在地,当她被人唤醒时,三个年幼的孩子正爬在他身边哭着、喊着,望着可怜的孩子,王水莲同志顿时清醒,是啊,她倒下,于是她焦急的背起小的,扯着大的向医院跑去。

医院的丈夫是满脸血迹,不醒人事。看者三个孩子不停的喊着:“爸爸,你醒醒、爸爸你抱抱我…….”,她在也无法,一下字跪在医生面前,抱住医生的腿使劲的摇,声音颤抖:“求求你,救救…….救救他……..”,医生们一天一夜的全力抢救,丈夫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却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生活也自理。从那以后,丈夫在床上再也起来,三代七口之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王水莲同志一人身上,父母因儿子的事故精神过大,常年体弱多病,三个子女的学费压的这位曾经精干的女人喘不过气来。她时常人在深夜默默哭泣,可她放弃,为那深深地爱,为那深厚的母子情,在面前她无奈的挣扎着,为全家的生活她负出了的精力。丈夫看着日渐消瘦的她,总是心疼的流着泪说:“家,你受了太多的苦,真是太委屈你了。”每当此时,她总是强忍着泪水并满脸微笑的安慰丈夫:“孩子他爹,快别说,家是我的一切,咱们的家,再苦再累也值得。”

家境如此,孩子门也非常懂事,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孩子们总是把用完的作业本反过面来再用,老大的衣服穿小了,老二穿,穿小了老三再穿,从来不和别人攀比吃、穿、用。孩子门也友爱,苹果也总是让着吃。王水莲同志说:“家虽是贫困,但从孩子的身上,我看到家庭的温暖,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就,全家人理解,,贫困并家庭的和睦。爱让祖孙三代饱偿了家的温暖,她的执着,使家清贫而幸福。

生活的艰辛,并王水莲同志的工作激情和对他人的奉献。

她曾说:“我家是很,矿也了许多照顾,但我知道,比家的还,我垮下,坐使的救济,我努力工作,的回报、回报社会,为大家更多的。”她是说的,做的,多年来,她上班从来迟到,早退过,所在的班中过一起事故,为感谢矿和同事们的帮助,在工作之余,她时常挑茶水到井口,为井下职工缝补衣服,是每个周五,她把天的义务服务日,她以前为全家的生活学过理发,她的特长为职工义务理发、染发等,风雨无阻,多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有时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每当听到职工微笑着给说谢谢,她是笑得最开心的,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大家的赞扬,今年还被评为“好矿嫂”,矿工会,宣教科《每日信息报》广播、电视多次对其报道,在全矿引起的反响,被推崇为建设矿“文明使者”,全矿女工学习的榜样。

就,王水莲同志一家尊重、互敬互爱,家庭清贫而和睦,充满了爱的温暖,左邻右舌的耪样。在清贫的生活中用爱的行动描绘出了不平凡的动人故事。

276 评论

好吃不懒做也

成龙和他的慈善事业 一场名为“吉马之夜·龙徽干红 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5年成龙上海演唱会将在9月2日于上海八万人体育场隆重举行。作为此次成龙上赛慈善周末的重要活动之一,成龙亲力亲为,誓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做善事乐此不疲 尽管拍电影、做宣传的事情很多,只要有空成龙大哥就会花时间来做善事。 ");ad_dst = ad_dst+1;> 成龙母亲的过世对他打击很大,也使他重新定位了自己,他的好友说:“(成龙)母亲的死,加上身边好友梅艳芳、张国荣、黄沾的离去,世界到处发生的灾难,种种事件令成龙非常触动,甚至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此后不断举办的慈善活动都表现了他真心地希望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愿望。” 成龙更是把整个4月定为“生日月”,用所有时间做慈善。今年4月里,新疆、西安、遭遇海啸袭击的地区、柬埔寨、越南……都留下了成龙慈善事业的足迹。 爱心感动中国 “做名人其实一点也不难,但做一个有德的名人,确实是难上加难” 2004年2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的评选中,成龙因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推荐委员们对成龙的评价是:成龙在好莱坞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概念,然而最打动人心的是成龙的公益心;成龙在国际演艺界为中国争了光,他热心公益,不忘回馈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 成龙表示,刚开始我只是在香港做慈善活动,后来到内地,再后来发展到欧洲、美国、非洲、加拿大……而且我做的时候穿着唐装,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来到外国帮助你们,我希望用我的力量让人家知道,中国人也到你们国家帮助你们,我觉得身为一个中国人,有这个使命去做。 成龙的三个梦 2005年8月8日成龙出现在“吉马之夜·龙徽干红 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5年成龙上海演唱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动情地讲述了自己的三个梦,“我希望世界和平,我希望世界大同,我希望中国没有穷人”。为了慈善事业,为了心中的三个梦,2005年9月2日“吉马之夜·龙徽干红 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5年成龙上海演唱会”将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举行。凭借着成龙在演艺圈内的号召力和多年执著于慈善事业的可贵品质,此次演唱会有来自港、台、韩、及马来西亚的众多艺人前来助阵。 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为了回报社会,成龙于1988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帮助贫苦孩子、残疾人士、老年人,和那些在科学以及艺术领域颇有追求的学生。这些年来,无论是捐钱捐物,还是代言慈善机构,成龙都不遗余力。 随着成龙电影在全世界影响的扩大,成龙的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如今,成龙在近30个国家、50多座城市做了百余件善事。 对于所做的,成龙感到自己能帮的亦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他仍会尽能力所及不断去做。怀着一颗慈爱之心,从香港到内地,从亚洲到非洲,到处都有成龙奔波的身影。为了心中的梦想,这位身着唐装的爱心使者依然不觉疲惫,要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成龙爱心大事记 1988年成龙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 2003年,成龙为了抗击非典组织义演,并捐款150万元。 2004年初,成龙奔赴泰国、韩国、日本等禽流感流行的国家,支持政府和民众抵抗病毒。 2005年年初,成龙赶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以个人名义捐款50万港元给东南亚受海啸影响的地区。 2005年3月底,成龙拉开“保护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大型活动——真心英雄2005中国罗布泊沙漠越野赛”活动。 2005年4月1日,成龙在新疆贫困地区开展助学慈善活动。 2005年7月26日,成龙在贵州贫困地区开展助学慈善活动。 2005年9月2日“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5年成龙上海演唱会 2005年9月3日 慈善募捐晚宴 2007年9月,在成龙――“龙子心”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公益慈善活动上,知名艺人、联合国亲善大使成龙先生表示,要将公益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成龙说,是贫困儿童和孤儿感动了我,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从小没有读过书,目前所得到的知识全是靠后来自学。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那些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帮助那些失去生活来源的人们。 成龙说,公益慈善事业有起点,但没有终点,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

112 评论

者尼私人影院

做公益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温暖他人的心。关于公益的话题作文该怎么写呢?下文是关于公益的名人素材和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潘石屹做过很多与慈善有关的事情,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十年前与一位白血病患者的接触。那时候,他的事业才刚刚起步,突然收到一封白血病患者的求助信,信中提到由于没有治病的钱而打算放弃治疗了。潘石屹被这份字体俊秀、内容真诚的信打动了,立即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和一部分积蓄捐给了那个叫朱晶平的病人,还动员了公司的副总一起捐款。

令潘石屹意想不到的是,朱晶平竟然因此而完全康复,还上了北京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当众感谢潘石屹。节目播出之后,潘石屹的办公室几乎成了“白血病求助中心”,每天大量的求助电话和来信,让潘石屹应接不暇,也难辨个中真假。直到近年,潘石屹与一家专业的治疗白血病机构合作,捐款500万,希望能让更多的身患白血病的儿童活下来。

潘石屹认为做善事固然需要物质支持,但更需要的是慈善、被感动的心。他很气愤那些打着各色名号为自己谋私利或名声的行为。他说:“我做善事有两点,一是救急不救穷,二是关注教育事业。每一次我做善事都感觉到心灵的净化。”

今天一大早,妈妈带我去做公益,我问:“什么是公益?”妈妈说:“是做对大家有益的事。”

我坐上妈妈的电动车出发了。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我看见了一个岁数很大的协警老爷爷,在炎炎夏日下,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我赶紧下车,拿一瓶水,双手递给他说:“老爷爷,辛苦您了。”老爷爷接过矿泉水,笑着说:“谢谢你啊,小伙子。”我望着老爷爷,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一旁的人连声夸我有爱心。

我们继续向前走,看见一位老奶奶戴着帽子,提着一个几十斤重的水桶在马路边擦洗垃圾箱。我连忙跑过去:“老奶奶,你休息一下吧,这个垃圾箱由我来帮您擦吧。”“不用了,我可以的。”“我也可以的,您放心吧,我保证帮您擦得干干净净的”我说。老奶奶有点意不过:“那谢谢你啦!”我利索地拿起擦布在垃圾箱上用劲的来回擦着,不到两分钟,它变得干净多了。

我们又继续向前行,来到了一个广场,一眼望去,到处散落着烟头、饮料瓶和白色垃圾袋,还有许多被人丢弃的纸巾。我说:“这里这么多垃圾,我们到这儿来捡垃圾。”妈妈说:“好啊。”

我们一人拿着一个袋子,开始捡垃圾。我看周围有好多好多的烟头,我蹲下,把烟头一个一个的捡起来,放进我的垃圾袋里。一个叔叔正准备把它抽完的烟往地上扔掉,可是,看见我在捡垃圾,可能觉得自己自愧不如,他疾走几步,把烟头扔进了垃圾桶。我看到旁边这一家果汁店门口有许多空饮料瓶,想去捡,可看到这儿有许多的人不敢去。我鼓起勇气,把空瓶子都捡进袋子里,旁边的人看了都夸我,说我是环保小卫士呢!我听了心里特别开心。

收获不小,捡拾垃圾,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满满的“丰收”。我捡的只是一袋的垃圾,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我感觉那袋子里装满了我的收获!如果人人都捡出一袋垃圾的话,我们的环境将会变得多么美呀!广场上变得更清洁,小河变得清澈,树林变得更加茂盛,天空变得更加湛蓝。相反,如果我们只会扔不去捡的话,那么我们的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将会多么污浊,多么肮脏,到处都是臭气扑鼻的,满地都是“白色垃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

真心希望我们都有一颗公益之心,多为大家着想,未来世界多么美好的。立即行动,每个人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监督自我,多做公益的事。

188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公益的议论文素材

    作文是要靠材料来“编织”的、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吹”。作文的材料是文章内容充实,观点得到佐证的最好素材。下面我整理了一下关于公益的作文素材,欢迎订阅。 1

    飞天之梦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善意议论文素材

    平时感动你的小细节,例如:一个4、5岁小孩子捡起垃圾丢进垃圾箱,公交车上让座,扶起摔跤的老人或者小孩,保护小动物等等。

    雨兰共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公益慈善议论文素材

    最炫民族风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公益的节奏最给人力量,爱的歌声最动人心弦。当今社会,公益和爱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

    Joyce@静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为善议论文素材

    善良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善良又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善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善的作文素材篇1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真正有才能的人

    轻清净静的美好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高调慈善议论文素材

    慈善应该低调还是高调台湾著名民间慈善家陈树菊平时生活非常节俭,迄今为止,她默默向各类机构捐助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2010年,陈树菊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全球百

    我叫马三顺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