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呗颖1
教材里的插图是语文教学资源的一种。插图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是除却文字的另一种表达。插图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材变得好看;而且增添了教材的趣味,使教材变得好玩;更激活学生想象力,使教材变得生动。插图是用色彩,图画来表达意义,学生利用插图,读图,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我将从三个方面说明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里的插图:色彩,功能和意义,并且作出相应的教学实践指导。 有人说,部编版教材就像一本童话。从部编版教材整体色彩上看,它确实很鲜艳。插图里包括各种小动物,内容丰富多样。但我想说部编版教材并不幼稚。 首先,对于初入小学的学生,从他的心理成长特点来看,他们对色彩更敏感。 文字是抽象的,更何况初入小学的学生不能够全部认识这些黑色的小密码,所以当他们翻开教材的时候,首先闯入他们心里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内容生动的画面。再从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来分析,儿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即使你让他画夜晚,他也会画的五彩斑斓。比如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夜晚的天空是蓝色的吗?儿童靠的是感觉来体会这个世界,而不是理性。所以,色彩艳丽的图画更加符合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次,部编版教材插图更有中国味儿。 部编版教材里主体色彩是鲜艳的,但是在这些鲜艳的色彩里点缀着一些含有中国特色的插图。比如水墨画,京剧脸谱,剪纸等。《天地人》就是一幅非常巨大的插图,选用的是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的名作。整个画面非常空旷,浑然一体的天地间有两个人站在山顶。这幅插图就是天地人,尽管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但广阔的天地背景和生动的人物形象,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也会有心灵上的震撼。除此之外,部编版初始教材里所有的古诗配备的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插图,这些插图从色彩上体现的是中国画的特点,重要的是插图的内容与古诗的意境相符,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喜爱读古诗。 1. 解释 :部编版教材当中绝大部分的插图都具备此功能。识字和课文中的插图是解释文字的内容。插图配合文字,使得文字表达的内容具体,生动,形象。比如《识字日月明》这一课“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这一句话对于初入小学的学生不容易理解,教材配图选择了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三个小学生合作种树,先让学生看图,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就容易多了。 2. 补白 :补白就是补充空白。教材里有一部分插图功能是用来补充课文内容没有指出的内容,这种功能叫补白。比如《小兔子乖乖》,小白兔是如何判断妈妈回来没回来的,课文里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课文插图却指了出来,如果这篇课文要是没有插图,是不是就不知所云了。再比如《秋天》,课文下面的插图和课文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是秋天的意境,这就是对课文的补白,可以让学生来说说。 3. 推测 :学生学习课文会把课文和自己的经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产生了推测。课文里的插图会帮助学生准确的推测。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推测雪地上的画是谁画的,大家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再比如《小蜗牛》,故事在情节上有相似性和重复性,学完前两三个自然段可以让学生看图猜一猜下面的内容。 1.教材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对教材的第一感觉就是他对这个学科最直接的感受。教材太深,太难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太枯燥,学生也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我爱学语文》就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解释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的实践活动就是听、说、读、写、思。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也是语文教材中课文例子最主要的呈现方式。学生随着年级升高,会把注意的焦点逐步从关注图转移到关注文字,但高年级的课文并没有删除插图,原因就是课文的插图不仅具有诸多功能,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材里的插图,并不是随意安排和选择的。如果我们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课文里的插图大多数场景都是生活场景,而很少有课堂和学校里的场景。通过这样的安排是想告诉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在学校里,更多的时候是在学校以外。这是一种大语文教学观念的体现。 3.教师上课制作PPT,会上网选择图片。教材里的插图是教材编者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师要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结合图文学习,有个性的化理解和表达。 1. 培养读图的能力,为看图写话做铺垫。 初入小学的学生视觉广度和宽度不够,他的目光只会聚焦在插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让他看图说话他会说到局部的内容,甚至可能会说出与课文有出入的内容。教师要擅长引导学生分步读图,有序读图,说完整的内容。 2. 教学时先出图,再学习课文,推测不理解的词语的含义。 教师可以把教材的插图投放在屏幕上,去掉文字,让学生读图,说说图上的内容,接下来,再学习课文。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图式,学生学习阅读就是利用图式一边推测一边阅读,一边验证。当头脑中的图式被印证以后,就会加强,当头脑中的图式没有被印证,就会修正。课文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的时候,还可以回过头来再看看图,联系图上内容说说词语的含义。比如《比尾巴》这一课中“谁的尾巴扁”,其中“扁”字是一个难理解的词语,再看看图上鸭子的尾巴,又平又薄就叫扁。 3. 看图片背诵课文内容。 部编版教材增添许多诗歌和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积累,一年级上册就有许多诗文要求背诵。但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第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机械记忆保持不会太久。记忆的常识告诉我们,要想记忆保持的久,进入长时记忆里,是有方法的,反复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联想记忆。所谓的联想,就是把记忆的本体和自己熟悉的东西之间建立联系。对于学生来讲他对图片就是敏感的。特别是古诗词,结合图片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后,可以反复看图背诵古诗。再如课文《四季》,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后,把图片出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背诵课文。
银色手链
人类自从踏入21世纪,就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读图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我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为切入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追问近年来教育在关注插图方面的不足和误区。以此为根据,对2004年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调查与研究,同时引入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验数据,来评估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设计,为迎接“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对插图的未来趋势与前景作科学的展望
好想你chen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少教师认为它只起了装饰的作用,因而对它重视不够。以下是我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让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成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契机 要想认识一种事物离不开仔细观察,而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让插图成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契机,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由近及远、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整体到区域性等方法。只有坚持长期的、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例如,对于《 一去二三里 》这首古诗,课文专门配有插图,图中有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等。插图将诗中恬静的乡村生活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学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然后问他们:“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色美吗?美在哪?”学生按我之前教给他们的方法,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插图,很快就说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江南美景。可见课文中的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让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成为学生品词酌句的支点 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都是一些优秀的美文,只有弄清词句的意思,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然而有的词句,不容易用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去理解这些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例如,在教学《 船长 》这一课中,当学生读到“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沉着镇定地指挥全体人员有条不紊地撤离,而自己却以身殉职,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时,我适时出示了哈尔威挺立船头的课文插图。 图中船长正目光凝然,注视前方,脸上是那么的安详平和!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本来不好理解,但有了插图的帮助,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船长的动作、神情,从而理解他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苏教版教材中“口语交际”环节,虽然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了平台,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课文插图加强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这样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习作习惯。 例如,在教学《 荷花 》这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接着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出图中的荷花美在哪里,然后再结合课文来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通过“比一比”看自己与作者描述的荷花有哪些不同。这样的先说后比,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完善自己的表达。同时,不同的学生同说一幅画的内容,所用的方法和言辞也是富有个性的,学生在倾听中可以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 让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前提,语文学习同样离不开想象。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来启发学生,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从而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写作。 例如,在教学《 普罗米修斯盗火 》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我先让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狂风在怒吼,普罗米修斯拖着伤残的身体,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普罗米修斯,此时此刻,没有食物,没有水源,陪伴你的只有烈日的炙烤、鹫鹰的撕咬和无穷无尽的痛苦,你会做何种选择? 是放弃,向宙斯祈求原谅?还是让鹫鹰被你征服,感叹“你是真正的王者,我要啄掉你的铁环,陪伴着你……”?插图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于是有的学生写道:“无情的烈日啊,请将你的光芒收拢,你看不到普罗米修斯已干渴万分,没有水吗?疯狂的暴风啊,请你停住脚步,你的脚步就像一把刀在不停地割著普罗米修斯的面板啊!你们知道,你们在肆虐谁吗?是普罗米修斯,他是为人类无私奉献的普罗米修斯啊!”由此可见,课文插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两天九节的各种课型为我们带来了对语文教学的全新认识,也对语文学科中的语文要素有了诸多的了解,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起
小学数学论文写法如下:1.科学性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科学总结,首先要立论正确,论据严谨,符合教学规律。2.实用性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升华,既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
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通用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我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课程教学,还是一种新语言能力的教学、新思维方式的培养。下面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欢迎大家浏览。 【摘
小学英语论文题目一:[1]立足核心素养开发英语课外资源研究[2]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复习课的“深度学习攻略”[3]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4]小学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