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1

A明天你好!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与冥王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长虹饮练

已采纳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同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一颗“行星”。冥王星在远离太阳59亿公里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跚跚而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冥王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倍,这不仅比水星质量小,甚至比月球质量还小;它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克,反照率为50%-60%。冥王星于1930年1月21日被汤博发现,而洛韦尔对冥王星的发现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冥王星的定义小行星序列号:1343401. 概况根据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大行星。太阳系中有七颗卫星比冥王星大(月球、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六和海卫一)。公转轨道:离太阳平均距离5,913,520,000千米(天文单位)直径:2274千米 质量:*10^22千克罗马神话中,冥王星(希腊人称冥界的首领为Hades哈迪斯)是冥界的首领。这颗行星得到这个名字(而不采纳其他的建议)是由于他离太阳太远以致于一直沉默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凑巧的是冥王星(pluto)开头的两字母是发现者Percival Lowell是缩写。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一个后来被发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亚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台的Clyde W. Tombaugh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发现了冥王星后,人们很快发现冥王星太小及与其它行星运行轨道有差异。对未知行星(Planet X)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没发现任何东西。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号飞船计算出的海王星的质量,那么另一个质量差异就消失了,也就不会有第十颗行星了。冥王星是唯一一颗还没有太空飞行器访问过的行星。甚至连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只能观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很幸运,冥王星有一颗卫星,冥卫一。也是靠着好运气,它才能被发现。这是在1978年,它在向着太阳系内运行时,刚好运行到轨道的边缘时被发现的。所以可能通过冥卫一观察许多冥王星的运行,反之亦然。通过精密计算什么物体什么部分在什么时候被覆盖,以及观察光亮曲线,天文学家能够绘出两个半球光亮区域与黑暗区域的大致地图。冥王星的半径还不很清楚,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数值1137千米被认为有±8的误差,几乎近1%。尽管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总质量知道得很清楚(这可以通过对冥卫一运行轨道的周期及半径精确测量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而确定),但是冥王星和冥卫一分别的质量却很难确定。这是因为要分别求出质量,必须测得更为精确的有关冥王星与冥卫一系统运行时的质心才能确定测量出,但是它们太小而且离我们实在太远,甚至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此也无能为力。这两颗星质量比可能在到之间。更多的观察正在进行,但是要得到真正精密的数据,只有送一艘太空飞行器去那里。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反差极大的天体(次于土卫八)。探索这些差异的起因是计划中的冥王星特快计划中首要目标之一。 冥王星的轨道十分地反常,有时候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从1979年1月开始持续到1999年2月)。冥王星与海王星的共同运动比为3:2,即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刚好是海王星的倍。它的轨道交角也远离于其他行星。因此尽管冥王星的轨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并没有。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碰撞(这里有十分细致的解释)。就像天王星那样,冥王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几乎成直角。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知道很不很清楚,但大概在35到45K(-238到-228℃)之间。冥王星的成份还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约2克/立方厘米)表示: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一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有关冥王星的大气层的情况知道得还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帕。冥王星的大气层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点时才是气体;在其余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气层的气体凝结成固体。靠近近日点时一部分的大气可能散逸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卫一上去。冥王星特快任务的计划人想在大气滑凝固时到达冥王星。冥王星和海卫一的不寻常的运行轨道以及相似的体积使人们感到在它们俩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关系。有人曾认为冥王星过去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但是现在认为并不是这样。一个更为普遍的学说认为海卫一原本与冥王星一样,自由地运行在环绕太阳的独立轨道上,后来被海王星吸引过去了。海卫一,冥王星和冥卫一可能是一大类相似物体中还存在的成员,其他一些都被排斥进了Oort奥尔特云(Kuiper柯伊伯带外的物质)。冥卫一可能是像地球与月球一样,是冥王星与另外一个天体碰撞的产物。冥王星可以被非专业望远镜观察到,但是这是不容易的。Mike Harvey的行星天象图可以显示最近冥王星在天空中的方位(以及其他行星),但是还得靠更为细致的天象图以及几个月的仔细观察才能真正地找到冥王星。由行星程序如“灿烂星河”可以绘制准确的天象图。2006年8月24日,该行星经布拉格会议讨论,从九大行星行列中排除,正式降格为矮行星。2. 主要数据质量:地球质量 半径:1350千米 周期:90465日 轨道半长径:天文单位 轨道偏心率: 轨道倾角:°冥地距离:5900000000km 3. 行星资格的争论冥王星刚被发现之时,它的体积被认为有地球的数倍之大。很快,冥王星也作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被写入教科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文观测仪器的不断升级,人们越来越发现当时的估计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它的体积要远远小于当初的估计。此外,冥王星(pluto)的行星身份也一直以来成了天文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这也是因为一直以来对行星没有一个具体清楚的定义。尤其,自1992年首次发现“柯伊伯带”(Kuiper Belt)以来,更多关于天文发现加剧了人们其行星资格的争论。新发现重新引发争论自从7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以致最近20年间冥王星离太阳比海王星还近。从发现它到现在,人们只看到它在轨道上走了不到1/4圈,因此过去对其知之甚少。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即其冰幔特别厚,只有氢、氦、氖可能保持气态,如果上面有大气的话也只能由这三种元素组成。进入21世纪,天文望远镜技术的改进,使人们能够进一步对海王星外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s)有更深了解。2002年,被命名为50000 Quaoar(夸欧尔)的小行星被发现,这个新发现的小行星的直径(1280公里)要长于冥王星的直径的一半。2004年,被命名为90377 Sedna(塞德娜)的小行星的最大直径也达到了1800公里,而冥王星的直径也只不过2320公里。2005年7月9日,又一颗新发现的的海王星外天体被宣布正式命名为厄里斯(Eris)。根据厄里斯的亮度和反照率推断,它要比冥王星略大。这是1846年发现海王星之后太阳系中所发现的最大天体。尽管当初并没有官方的共识,它的发现者和众多媒体起初都将之称为“第十大行星”。也有天文学家认为厄里斯的发现为重新考虑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供了有力佐证。就连冥王星的显著特征——它的卫星和大气,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海王星外天体带中的一些小行星也有自己的卫星。而且厄里斯的天体光谱分析也显示它和冥王星有着相似的地表,此外厄里斯也有一个较大的卫星戴丝诺米娅(Dysnomia)。

191 评论

蒙古无双皇帝

反正大家都是复制粘贴的,直接给链接算了,呵呵百度百科:互动百科:这里还有个帖吧:维基百科(因为上传不了,只能复制了):冥王星,正式名称134340号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第十大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它于1930年2月18日被发现,并以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中文意译为冥王星。起初,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第五号决议,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dwarf planet)。而在2008年6月,国际天文学会再将冥王星做为子分类类冥矮行星(Plutoid)的原型[1][2]。目录 [隐藏]1 发现 2 漫长的公转 3 小小世界 4 表面温度 5 行星地位的争论 6 卫星 7 对冥王星的探索 8 东亚各国对冥王星的命名 9 参见 10 参考文献 11 外部链接 [编辑] 发现 艺术家笔下的冥王星及卫星卡戎。1930年被发现后冥王星一直被当作行星,至2006年才被归类为矮行星。之前多次搜索冥王星失败的原因是它比人们预计的要暗弱得多。在1919年,天文学家休姆逊曾以摄影方法纪录到冥王星,但其中一张照片中冥王星的像在污点上,在另一张相片中冥王星则靠在明亮的恒星附近,结果没有被发现。1894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建造了以其名字命名的罗威尔天文台。他试图在那处搜寻一颗可能存在的新行星,一颗摄动海王星公转的天体,称之为“行星X”。罗威尔计算出了那颗行星的所在位置,然而在他有生之年却未能找到这颗行星。1916年罗威尔去世后,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继续在罗威尔天文台进行搜寻,把在同一天空、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底片,在背后灯光的照射下轮流先后显示,就会看到所有的恒星都没有变动,只有被拍摄到的行星会有位置变化,这样就能发现行星和小行星。1930年1月18日与23日,汤博在双子座拍摄两张照片,在这两张照片上发现一个移动的小点,从而发现冥王星。他在同年3月13日公开这项发现。[编辑] 漫长的公转冥王星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的40倍。而且,它环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因而要花上248个地球年才能围绕行太阳一圈。冥王星于1989年9月5日通过近日点(下次为2237年9月16日)、并将于2114年2月19日过远日点(上次为1866年6月6日)。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在远日点约有74亿公里;近日点也有44亿公里。另外,轨道偏心率较大,使冥王星有时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要略近一些(例如在1989年~1999年2月9日),但冥王星不会因轨道与海王星相交而与之碰撞,因为冥王星的轨道和海王星轨道相比是倾斜的,冥王星近日点时的位置在海王星轨道“上方”,距离海王星轨道亿公里以上。[编辑] 小小世界1988年6月9日,冥王星刚好运行到一颗恒星的前面,根据恒星被遮掩的时间,天文学家们测定冥王星直径约2344公里,比月球还要小,其质量也只有月球的五分之一。所以冥王星是个小小的世界。冥王星离太阳极其遥远,因而在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阳,也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而已。即使是最靠近太阳的时候,它所获得的太阳光也只有地球的九百分之一,所以冥王星十分寒冷(从-212℃到-234℃)。[编辑] 表面温度冥王星的表面温度为43K,低于其卫星卡戎的表面温度。科学家认为冥王星表面存在“反温室效应”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种理论模型认为,阳光将冥王星表面的氮冰加热成为气体,从而没有加热到冥王星的表面[3]。[编辑] 行星地位的争论冥王星由于尺度小(比其他八大行星小得多)、轨道扁长,许多人对它能不能算一颗真正的行星表示质疑:其它的一些天体,例如小行星2060(喀戎)的轨道与冥王星十分相似。 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还有着7个比冥王星更大的卫星,包括月亮。 在海王星外有一沿轨道运行的天体带——柯伊伯带。许多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就是这一轨道带上最大的天体之一,并相信海王星是最后一颗“真正的”行星。 有说冥王星拥有卫星—冥卫一(卡戎),因此它该作行星论,但天文学家及后相继发现小行星243(爱达)等部份小行星同样皆有卫星,所以拥有卫星被认为不再是判定行星的标准。1998年曾有建议把冥王星剔除太阳系行星之列,但当年国际天文联盟(IAU)否决。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第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正式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2006年9月7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把已知或即将成为矮行星的天体赋与编号,冥王星现编号为小行星134340号。2008年,国际天文学会再次将冥王星划为类冥王星[1],为矮行星项下的子分类。[编辑] 卫星冥王星现有三颗已知的天然卫星。冥卫一名为Charon(卡戎),于1978年被发现。据天文学家计算所得,它与冥王星形成了一个双行星系统:它们的质心在冥王星表面以外。2005年5月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S/2005 P1及S/2005 P2两颗冥王星的新卫星,并于翌年6月底的国际天文学合会会议上命名为Nix(尼克斯)与Hydra(许德拉)。 ⑰[编辑] 对冥王星的探索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在2006年1月17日发射无人探测船新视野号,对冥王星及柯伊伯带进行探索任务。在制定这探索计划与发射探测器当时,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尚未有人造行星探测器到访的行星,但有点讽刺的是当探测器经过漫长的旅行成功到达目的地前,冥王星已于2006年8月24日被列入为矮行星。当然,冥王星的等级划分并不会真的影响到探索任务本身。

134 评论

龙龙爱龙眼

2006年8月24日注定会被载入天文学史册。自1930年被发现时就列入9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长久以来因为与其他8大行星的诸多不同而饱受质疑,终于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上被正式降级为矮行星。

这一结果给许多人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尤其在美国——这个第一次发现冥王星、又第一次向它发射了探测器的国家——对冥王星总是抱有特殊的感情。15年过去了,“新视野号”探测器回传的数据,为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决议再次添上科学佐证,关于冥王星重返行星行列的呼声也逐渐消弭。当然,一切远未尘埃落定,毕竟,科学是一项能不断带来惊喜的动态事业。

冥王星与卡戎

时间回溯至20世纪初,克莱德·汤博还只是美国堪萨斯州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虽然从小酷爱天文学,家中困窘的经济条件却使汤博无缘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回到家中料理农活。业余时间,汤博喜欢将农具改造成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当时的美国天文学界正沉浸在寻找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预言的那颗影响了海王星轨道的“第九颗行星”中,拜这股狂热之风所赐,亚利桑那州的一位有钱的业余天文爱好者珀西瓦尔·洛韦尔出资建立了美国最早的天文台——洛韦尔天文台,用以寻找这颗神秘的行星。1929年,洛韦尔天文台招收业余天文爱好者作助理,汤博将自己在观测时画出的火星与木星图寄给天文台,顺利得到了这份工作。

冥王星的发现者克莱德·汤博。193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洛韦尔天文台工作的汤博发现了海王星外的一颗新行星,取名普鲁托(汉译冥王星)

虽说是助理,但工作内容只是对比望远镜拍下的照片中群星运动轨迹,经年累月地在一张张布满凌乱星辰、且星辰位置几乎不变的照片中找不同,需要强大的毅力坚持。1930年,在日复一日地观察了14个月后,汤博注意到照片上一颗随时间运动的“污点”,比较其背景中星星的位置,通过其运动速度来计算距离,汤博证实了这个污点是海王星外的一颗新行星。

按照惯例,新行星的名字将从古典神话人物中产生,进入决赛圈的是克洛诺斯 (Kronos) 和普鲁托 (Pluto) 。在希腊神话中,克洛诺斯是天空之神乌拉诺斯与地母盖亚的儿子,推翻了父亲的残暴统治后成为第二代众神之主,但因为走上了父亲的老路,最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宙斯推翻。既然乌拉诺斯已经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 (天王星) 的名字,他的儿子成为第九颗行星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可惜的是,提议这个名字的天文学家杰克逊在同行中风评不好,他提出的名字自然也就被同事们“恨屋及乌”。

相比之下,普鲁托的意象与新行星更贴合。普鲁托是罗马神话中的冥王,对应希腊神话中的冥府之神哈迪斯——宙斯与波塞冬的兄弟。传说中,这位死神外表冷峻,驾着黑色战马拉着的战车,身披黑袍,手持双叉戟,他居住的冥府是生者无法到达的地方。冥府外环绕着黑色的河流,流淌着罪人的眼泪。

《卡戎》,亚历山大·利托夫琴科,油画,描绘了冥府摆渡人卡戎带领死者渡过冥界之河的场景。希腊神话中,死者都要乘坐卡戎的船渡过冥河才能到达冥府,因此古希腊有在死人舌下放一枚钱币的传统,为了让亲人有船费。1978年,根据卫星发现者本人的要求,冥卫一被命名为“卡戎”

黑暗、寒冷、阴森是人们对冥府的固有印象,正与新行星的特点若合符节:这颗距离太阳44亿—74亿千米的行星,人类早已无法用肉眼观测,即使在功能强大的哈勃望远镜中也只是一个模糊的点,太阳光要经过平均个小时才能到达它冰冷的表面。

最终,普鲁托 (汉译冥王星) ——一个英国11岁女孩的建议被全票通过,成为这颗行星的新名字,理由是首字母pl正是洛韦尔天文台创始人珀西瓦尔·洛韦尔姓名缩写,冥王星的符号“ ”也是由这两个字母组合而成。

双星共舞

由于技术原因,当时的天文学家只能通过海王星对冥王星的引力粗略估算冥王星的质量,得出的结论是与地球大致相当,冥王星因此当之无愧地荣升太阳系第九颗行星。

然而,随着观测的深入,意外情况出现了:此后的70年里,冥王星的质量在不断向下修正。1978年,当冥卫一卡戎被发现后,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通过冥王星和卡戎之间的引力,才第一次正确测算出冥王星的质量,结果证明冥王星的质量仅为地球的。

更尴尬的是,人们越是观测冥王星,就发现它与其他行星的不同之处越多。包括地球在内的8大行星公转轨道都近乎正圆,冥王星轨道却是极扁的椭圆形,远日点距离太阳49个天文单位,比近日点的29个天文单位远了整整20个天文单位,再加上它的轨道与黄道面有17度倾角,当冥王星运行至近日点时,它其实进入了海王星的公转轨道内。

冥王星与冥卫一卡戎概念图

冥王星与卡戎的质量差距不大,二者之间存在 1 1 潮汐锁定,也就是说,冥王星和卡戎都永远以同一面朝向着对方。卡戎的运转周期与冥王星自转周期相等,在太阳系行星周围已发现的数百颗天然卫星中,是唯一的同步卫星。

另一方面,冥王星与卫星卡戎的关系也是太阳系内绝无仅有的存在。冥卫一卡戎的直径1212千米,略大于冥王星直径的一半 (2376千米) ,质量约为冥王星的1/8,这是什么概念呢?拿地月关系举例,月球的直径3476千米,还不足地球的1/3,质量更是只有地球的1/81。无论从大小还是质量看,卡戎对冥王星来说都是一颗相当大的卫星,以至于两者共同的质心竟在冥王星之外。严格地讲,卡戎并不是在围绕冥王星旋转。通常卫星会被自己环绕的行星潮汐锁定,例如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但因为冥王星与卡戎的质量差距不大,二者之间存在1 1潮汐锁定,也就是说,冥王星和卡戎都永远以同一面朝向着对方。

同时,卡戎的运转周期与冥王星自转周期相等,在太阳系行星周围已发现的数百颗天然卫星中,是唯一的同步卫星。有科学家提出假设,认为冥王星和卡戎分别来自不同的个体,在经历一次大碰撞之后形成了目前的双星系统。碰撞的过程中,原来系统中的卫星可能会留存下来,而碰撞产生的碎片也可能会重新组成新的卫星,这很有可能是目前发现的冥王星其他四颗卫星尼克斯、许德拉、科罗珀斯、斯提克斯的来历。

被开除“行星籍”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冥王星同类”,冲击着冥王星的行星地位。200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布朗团队宣布在冥王星外侧的柯伊伯带中发现了一颗直径1300千米的新天体,取名“夸奥尔”。2004年,布朗团队又在距离地球约129亿千米之外发现了小行星2003VB12 (昵称“塞德娜”) ,这颗小行星直径上限大约在1800千米,接近冥王星的2/3。终于在2005年,还是这个布朗团队发现的小行星2003UB313 (昵称“齐娜”) ,给了冥王星“致命一击”。齐娜星一切条件都与冥王星相差仿佛。更要命的是,根据亮度和距离推算,齐娜星的体积很有可能比冥王星更大,如果冥王星是行星的话,那么齐娜星无疑有实力跻身成为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

压死冥王星的“最后一颗稻草”——“齐娜”也在会上得到了正式的官方命名——厄里斯 (Eris) ,希腊神话中的灾厄女神,她的金苹果引发的蝴蝶效应直接招致了特洛伊的毁灭,对于“齐娜”来说实在是个“实至名归”的好名字。

决议的通过,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小行星带的王者谷神星借此机会正式跻身矮行星之列,告别了之前的小天体身份,不过对于刚刚发射了冥王星探测器的“新视野号”项目组来说,十几年来为了 探索 最后一颗人类未造访行星的努力突然被“降级”,有点令人难以接受。项目负责人艾伦·斯特恩尖刻地嘲讽:“吉娃娃难道就不是狗?”也有天文学家指出,地球的轨道内也有数以万计的近地小行星,算不算是清空了轨道?大家都等待着探测器带回的数据,能够为这项决议一锤定音,抑或让冥王星逆风翻盘。

奔赴冥王星

1989年8月,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空间探测器“旅行者2号”经过海王星后飞向更远方, 探索 未知的太阳系边界,冥王星成为唯一一个未被人类探测器造访过的行星。冥王星在天文学界备受冷待,其中的原因科学家们心照不宣:这颗处在太阳系中最外围的行星,不论是自身条件还是运行轨迹、大气环境、温度气候都注定与地球相去甚远,研究价值不大。在此之前的“旅行者1号”造访土星后,原本有机会抵达冥王星,但由于轨道原因,且土卫六“泰坦”与地球大气层相似,科学家最终在冥王星与“泰坦”之间选择了后者。

2003年2月,“新视野号”项目正式立项。如果能在2006年1月27日之前发射,探测器可以借助木星轨道的引力实现加速,预计在2015年飞近冥王星,大大节省燃料与飞行时间。如果晚于2月2日发射,探测器将完全无法借力木星,到达冥王星的时间将再拉长3年。经历了因政府预算减少导致项目差点流产、燃料储备不足、发射当天地面突刮强风、第二次发射当天控制中心断电的种种风波后,2006年1月19日,载着人类 探索 未知的无限希冀和冥王星发现者汤博的骨灰,“多灾多难”的“新视野号”终于发射成功,斯特恩也大松一口气:“如果新视野号是只猫,那它可能已经死了——因为就算是猫也只有9条命而已。”

“新视野号”探测器。探测器上搭载了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远程勘测成像仪、太阳风分析仪、紫外成像光谱仪、高能粒子光谱仪、无线电科学设备、尘埃计数器等 7 件仪器,用来研究冥王星大气及地表物质的成分和温度

“新视野号”由美国“宇宙神”V—551型火箭送出地球和太阳逃逸轨道,相对地球速度为每秒千米,逼近第三宇宙速度每秒千米 (达到宇宙第三速度意味着有能力脱离整个太阳系) ,9小时后就飞过月球,1年后即抵达木星,截至目前依然是有史以来发射起始速度最快的人造天体。在此之前,用时最短的“尤利西斯”探测器到达木星也花了一年半时间。

探测器采用飞越方式探测冥王星而不进入轨道,因为一旦进入轨道需要将现有速度降低90%,对燃料的需求将提升到目前的1000倍,且无法再继续前进 探索 柯伊伯带。飞越木星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新视野号”上的绝大部分仪器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省电力,延缓设备老化,每年仅唤醒一次。2014年12月7日,“新视野号”被全面唤醒并一直保持清醒状态,为接下来的探测工作做好准备。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抵达距离冥王星最近的位置。

“新视野号”探测器传回的冥王星照片

人类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冥王星。这是颗淡褐色的星球,地表比大多数科学家预料的更富有纹理,其地质呈现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令人惊讶,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赤道附近的心形区域,目前被非正式命名为“汤博区”。科学家在其中找到了冰冻平原与冰冻山脉的地形特征,“汤博区”东半部覆盖着高反照率的氮冰高地,其中一部分氮冰通过冰川运动流入西半部较为平坦的斯普特尼克平原。与冥王星地表布满氮冰、甲烷冰不同的是,冥卫一卡戎的表面更多是水冰,地表温度-230 ,表面大气仅约10pa,稀薄到几近于无。最新传回的局部区域高清图像显示,卡戎北半球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凹陷中央耸立一座山峰,这一特征目前还难以用科学解释。

2015年7月15日,“新视野号”成功飞越冥王星,向着更远处的柯伊伯带深入。

太阳系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到今天的主流解答是,太阳系主要由三个区域构成,一区为类地行星、岩石质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二区为类木行星、气液态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以小行星带为界;三区为海王星轨道以远的柯伊伯带、离散盘和奥尔特云,被降级后的冥王星是目前已知的柯伊伯带最大天体。

“新视野号”探测器。探测器上搭载了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远程勘测成像仪、太阳风分析仪、紫外成像光谱仪、高能粒子光谱仪、无线电科学设备、尘埃计数器等 7 件仪器,用来研究冥王星大气及地表物质的成分和温度

参考文献:

季江徽、蒋云、王素《“新视野”号成功飞掠冥王星及其卫星系统》

傅承启《理性的回归——评IAU关于太阳系行星的决议》

谢懿《柯伊伯带和太阳系的彗星盘

156 评论

青蛙公主999

冥王星的质量不属于行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于是命名为大行星。

自从8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

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

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

扩展资料

星体特征

冥王星围绕太阳公转一个周期大约需要248年,它的椭圆形轨道位于太阳系中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区域。冥王星的椭圆形轨道意味着,当它处于较近位置时,距离太阳大约44亿公里,而在最远位置时,距离太阳约为73亿公里。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知道很不清楚,但大概在35到55K(-238到-218℃)之间。

冥王星曾是海王星的“卫星”:1965年,研究人员发现一个轨道共振——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间轨道存在一个最佳引力点,这个轨道共振能够避免两颗星球过于彼此接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冥王星

32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星芽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去未开发的山上去玩,因为这种地方会非常危险。

    纯情小泰伦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空中王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在民航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航空运输服务链的终端,民航运输地面服务企业面对政策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改善经营能力、提高管控水平、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建设

    快乐皇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与王立世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王立世诗歌选作者王立世夹缝夹缝里的草弯着腰夹缝里的花低着头夹缝里的空气异常稀薄夹缝里的鸟鸣已变调夹缝里的阳光都被折射过夹缝里的风如箭夹缝里的雨像子弹夹缝,夹缝你

    美丽世界的angel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与天王星故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是被英国的一个天文学家发现的,这个天文学家用肉眼观察到的,当时的亮度非常的弱,然后根据古代的神仙的名字进行了命名。

    加勒B海盗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王爱红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精品】幼儿园学期春季工作计划4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

    小鱼果MM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