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0488
郑水林1 郭力2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0083;中材国际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陕西咸阳 712021)
摘要 进入21 世纪以来,伴随造纸、塑料、橡胶、涂料、陶瓷等相关工业部门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中国内地非金属矿物超细粉体的产量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各种超细粉体的总产量已超过500×104t。在强劲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非金属矿物超细粉体加工技术与设备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综述了中国非金属矿超细粉碎、精细分级技术与设备发展现状以及最新进展[1~13]。
关键词 非金属矿;超细粉碎;精细分级。
作者简介:郑水林,男,生于1956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非金属矿物选矿和深加工的教学与研究。Email:。
郭力,男,生于1955年,高级工程师,现任中材集团西安工程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宝玉石》杂志总编,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非金属矿选矿和超细深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中国工业化超细粉体加工、超细粉碎与精细分级设备的制造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迄今为止,中国超细粉碎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以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为主,期间国内的超细粉碎技术、设备制造和工艺刚刚起步,许多方面还基本上是空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与国内仿制、开发同步进行的时期,中国的超细粉碎设备体系和超细粉碎技术大体上是在这一阶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今主要的超细粉碎设备制造厂商也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了自主开发和制造为主、引进为辅的阶段,这期间建立的超细粉体加工厂大多采用国产技术和设备。从1996年至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的超细粉碎技术和设备的数量较前10年显著增加,设备的处理能力、单位产品能耗、耐磨性、工艺配套和自动控制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与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综合性能的差距逐渐缩小。
一、超细粉碎
目前工业上所用的超细粉碎方法主要是机械力方法。主要设备类型有气流磨、高速机械冲击磨、搅拌球磨机、研磨剥片机、砂磨机、振动球磨机、旋转筒式球磨机、行星式球磨机、塔式磨、旋风自磨机、高压辊(滚)磨机、高压水射流磨机、胶体磨等。其中气流磨、高速机械冲击磨、旋风自磨机、高压辊(滚)磨机等为干式超细粉碎设备,研磨剥片机、砂磨机、高压水射流磨机、胶体磨等为湿式粉碎机,搅拌球磨机、振动球磨机、旋转筒式球磨机、行星式球磨机、塔式磨等既可以用于干式也可以用于湿式超细粉碎。表1所示为上述各类超细粉碎设备的粉碎原理、给料粒度、产品细度及应用范围。
气流磨机主要有扁平(圆盘)式、循环管式、流化床逆向对喷式、旋喷式或气旋式等几种机型和数十余种规格(图1)。这些气流磨主要用于滑石、石墨、硅灰石等非金属矿物的超细粉碎加工。
机械冲击或旋击式超细粉碎机是国内非金属矿行业应用较多的超细粉碎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系高岭土、方解石、大理石、白垩、滑石、叶蜡石等中等硬度以下非金属矿物的超细粉碎加工。图2所示为用于非金属矿物填料和颜料超细粉碎的机械冲击式磨机。
表1 超细粉碎设备类型及其应用
图1 气流粉碎机
(a)水平圆盘式气流磨粉碎机;(b)循环管气流粉碎机;(c)流化床逆向喷射气流磨的结构;(d) LHY型气旋式气流粉碎机;(e) JFC射(气)流粉碎机
介质超细研磨机包括搅拌球磨机、振动球磨机、旋转筒式球磨机、行星式球磨机和研磨剥片机、塔式磨、砂磨机等几种类型。依搅拌机构的不同,搅拌球磨机有轴棒式、圆盘式、螺旋式及棒盘复合式等几种机型(图3)。这种搅拌球磨机已用于高岭土、重质碳酸钙、云母、滑石等的超细研磨。超细振动球磨机有单筒、双筒式等机型(图4),已应用于石墨、石英、方解石等非金属矿的细磨和超细磨。用于超细粉碎的旋转筒式球磨机的结构特点是磨机的径长比较大(图5),使用球或钢段作研磨介质,在生产中常与分级机构成闭路粉碎作业,这种球磨机—分级机干式闭路作业广泛应用于超细重质碳酸钙的生产。研磨剥片机主要有20 L、80 L、300 L和500 L等几种机型(图6),采用多级串联配置、连续湿法研磨方式,自1994年以来已在煤系高岭土和重质碳酸钙的湿法超细粉碎生产线中使用。砂磨机主要有卧式和立式两种机型(图7),主要用于颜料、重质碳酸钙、高岭土等的超细粉碎和分散。
图2 机械冲(旋)击式超细粉碎机
(a) LHJ型机械粉碎机;(b) CM51A型超细粉磨机;(c) JCF1000型冲击磨
图3 搅拌球磨机
(a) CYM型连续搅拌磨;(b) LXJM超细搅拌磨机;(c)立式螺旋搅拌磨(塔式磨)
图4 超细振动球磨机
(a)MZD单筒式振动磨机;(b)MZ型双筒超细振动磨
图5 球磨机
图6 BP 型研磨剥片机(300 L,500 L)
图7 砂磨机
(a)SEM型卧式砂磨机;(b)FSW-40型卧式棒销砂磨机
辊磨机和滚轮磨是利用碾(挤)压作用和摩擦作用使物料粉碎,再配置精细分级设备生产超细填料和颜料的设备,目前的机型主要有VRM型滚轮磨、辊磨机和环辊磨(图8)。
图8 滚轮磨和辊磨机
(a) VRM型滚轮磨;(b)辊磨机;(c) HLM内分级离心环辊磨
高压射流式粉碎机或超细剥片均化机是一种利用高压(20~60MPa)射流的强大冲击力和压力突然降低的穴蚀效应使物料因冲击和爆裂作用而被粉碎的一类湿法粉碎设备(图9)。这种设备已在云母和高岭土的细粉碎和超细粉碎,以及二氧化钛颜料的分散解聚等中得到应用。
图9 CYB 型高压均浆机
(a)外形图;(b)工作原理
图10 JM 系列胶体磨
胶体磨是利用一对固定磨体(定子)和高速旋转磨体(转子)的相对运动产生强烈的剪切、摩擦、冲击等作用力,使被处理的物料通过二磨体之间的间隙,在上述诸力及高频振动的作用下,被有效地粉碎和分散的设备。国产胶体磨主要有JTM、JM、DJM三种型号,直立式,傍立式和卧式三种机型(图10)。目前主要用于胶体石墨的加工和涂料颜料的分散。
二、精细分级设备
在非金属矿物的超细粉碎工艺中,除了超细粉碎作业之外,还须配置精细分级作业。
根据分级介质的不同,精细分级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空气为介质的干法分级机,主要是转子(涡轮)式气流分级机;二是以水为介质的湿法分级机,主要有超细水力旋流器、卧式螺旋离心机的沉降式离心机等。表2列出了国产主要精细分级机的性能及应用。
表2 各主要精细分级机的性能及应用
图11所示为目前国内工业上主要的干式精细分级机。这些干式精细分级机基本上都与相应的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磨机或气流磨配套使用,其分级粒径可以在d973~20μm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依分级机规格或尺寸的不同,单机生产能力从数十千克/时到7000 kg/h左右不等。
图11 主要的干式精细分级机
(a) QF 5A型微细分级机;(b) FQZ型超细分级机;(c) MSS型精细分级机;(d) ATP单轮分级机;(e) ATP多轮分级机;(f) LHB型涡轮式精细分级机组;(g) FJW500×6超细分级机
湿式分级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基于重力沉降原理的水力分级机;二是基于离心力沉降原理的旋流式分级机,这类分级机包括沉降离心机,如卧式螺旋离心分离(级)机、小直径水力旋流器、LS离旋器、GSDF型超细水力旋分机等机型(图12),分级粒径可达到1~5μm。
图12 主要的湿式精细分级机
(a) LW(WL)型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b) D型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c)沉降离心分级机;(d)碟片式离心分级机;(e)超细水力旋分机;(f)旋流器组
三、技术进展
(一)非金属矿超细粉体干法加工技术
1.精细分级技术
自1985年以来,干法分级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1985年最先进的精细分级机的产品细度d97<10μm;1992年d97≤6μm;2000年d97≤μm;2002年d97≤μm。生产能力(d97≤10μm,GCC):1985年500 kg/h;1990年1000 kg/h;1995年2000 kg/h;2000年4000 kg/h;2005年7000 kg/h。
2.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碎机
高速机械冲击式粉碎机是主要的干法超细粉碎设备,常与精细分级机构成闭路作业,具有粉碎比大,工艺简单的特点。但是,早期的高速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碎机生产能力较小,近年来开发的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碎机在提高其生产能力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如LHJ-260型机械式超细粉碎机[图2-(a)],在给料粒度≤30mm,产品细度d97=10μm时,超细粉碎硬质高岭石,装机195 kW,产量850~1400 kg/h;滑石,装机195 kW,产量1200 kg/h;重晶石,装机202 kW,产量2000 kg/h;硅灰石,装机195 kW,产量1300 kg/h;膨润土,装机202 kW,产量3000 kg/h。
3.环辊磨和滚轮磨
环辊磨[图8(b)、图8(c)]是近两年在方解石超细粉碎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中小型超细粉碎设备。其特点是工艺简单,粉碎比大,单位产品能耗较低。给料粒度20mm,内设分级装置,产品细度可以在d978~20μm之间调节;单机产量600~1800 t/h;能耗(d97=10μm)100 kW·h/t。
滚轮磨[图8(a)]也是近年来干法超细粉碎技术的主要进展之一,这种粉碎设备的特点是单机生产能力大,用方解石生产GCC产量可达5~10 t/h;而且内置分级机,产品细度可以在d976~20μm之间调节。
(二)超细碳酸钙浆料生产技术
国内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造纸技术的应用,使超细碳酸钙浆料的需求量以每年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由此推动了超细碳酸钙浆料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搅拌磨规格:1995年300 L搅拌磨;2000年前后500 L搅拌磨;2003年3000 L立式搅拌磨;2005年3500~5000 L搅拌磨。单机生产能力(d90≤2μm折干量):1995年300 kg/h,2000年500 kg/h,2003年1000 kg/h,2005年2000 kg/h;能耗:1995年250 kW·h/t,2000年180 kW·h/t,2003年120 kW·h/t,2005年90 kW·h/t。
超细碳酸钙浆料加工技术方面的重要进展还体现在产品细度和黏度方面:生产的高品质专用面涂级GCC:浆料固含量75%~78%;黏度<350MPa·s;最大粒度3~5μm,-2μm含量≥97%,1μm含量≥75%;平均粒径~μm。
(三)超细煅烧高岭土原料超细研磨技术
超细研磨是超细煅烧高岭土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硬质高岭岩的超细研磨设备由1995年的BP80研磨剥片机发展到1999年的BP300 研磨剥片机,再到2000年的BP500 研磨剥片机;2001年和2005年CYM3000和CYM5000大型搅拌磨相继问世。年产万吨生产线的超细研磨技术进展情况列于表3。
表3 年产万吨生产线的超细研磨技术进展
(四)高长径比针状硅灰石粉体加工技术
高长径比针状硅灰石粉体的加工是硅灰石矿物重要的深加工技术之一,近年来山西泰华公司开发的TH1200矿物纤维制粉系统和南方硅灰石矿业公司的ACM-700E型冲击式粉碎机能够加工长径比12以上的高长比超细硅灰石粉体。这两种设备的粉碎比较大,单位产品能耗较低。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造纸、塑料、橡胶、涂料、陶瓷等相关工业部门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中国内地非金属矿物超细粉体的产量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各种超细粉体的总产量已超过500×104t。在强劲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非金属矿物超细粉体加工技术与设备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产品细度(降低粉碎极限)、提高单机产量(设备大型化)、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磨耗,稳定产品质量;同时发展高效低耗和大处理量的分级技术和设备;并在现有设备和工艺基础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原料特点和产品细度要求自动优化生产工艺配置和操作参数,达到高效、低耗、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水林.中国非金属矿物粉体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粉体工业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88-93
[2]郑水林.非金属矿加工业发展现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3):3-8
[3]郑水林,祖占良.非金属矿物粉碎加工技术现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增刊):3-8
[4]张国旺,黄圣生,李自强等.国内外超细搅拌磨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增刊):119-123
[5]李三华,张甲宝.CYM-5000L立式搅拌磨在非金属矿超细粉碎中的应用.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7(1):50-51
[6]刘荣贵,张志聪,郭彬仁等.再论新型离心环辊磨研制与应用.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增刊):124-126
[7]孙成林,连钦明,王清发.CYM系列超微亿丰磨的研制及在非金属加工中的应用.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增刊):131-133
[8]王燕民,潘志东,谢平波等.超细碳酸钙颗粒的离心分级(英) .硅酸盐学报,2006,34(8):927-931
[9]冯建明,阎国东.煤系煅烧高岭土生产集成新技术.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增刊):97-99
[10]张梦显.中国硅灰石深加工现状及应用.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5):14-16
[11]孙成林,谢文海.超细粉碎机发展的市场空间.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7(2):44-46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ltra-fine Grinding and Fine Class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Non-metallic Minerals in China
Zheng Shuilin1Guo Li2
(1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Compus),Beijing 100083,China;2Xiangyang Research&Design Institute of Non-metallic Minerals,Xiangyang Shanxi 71202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of ultra-fine grinding and fine class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s for non-metallic minerals in China.
Key words:non-metallic mineral,ultra-fine grinding,fine classification.
夏筱筱筱瞳
王立久主编. 建筑病理学.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年2月.王立久主编. 新型建筑材料. 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年4月.王立久主编. 建筑材料学(第一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7年2月.王立久主编. 建筑材料学(修订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年6月.罗玉萍, 王立久主编. 建筑装饰材料工艺.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年8月.王立久主编. 建设法规. 中国建材出版社(第二版), 2006年6月.王立久编著. 建筑材料工艺原理.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王立久主编,物业管理学,北大出版社,2006年王立久主编,物业管理法规,北大出版社,2006年王立久主编,建筑与装饰材料,北大出版社,2006年王立久翻译,(克里斯丁.比尔著)砌体的设计与构造细部(第五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1) 王立久,张琦.钢筋砼结构中钢筋锈蚀行为的研究现状.建材技术与应用2) 王立久,刘嘉路.人居环境与绿色建材.住宅产业3) 王立久.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高科技研究进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4) 王立久,杨新.高性能砼增韧方法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高性能砼学术交流会议文集,沈阳: 辽大出版社5) 王立久,郑芳宇,任铮钺.高性能砼高流动性实现方法现状及进展.第五届全国高性能砼学术交流会议文集,沈阳:辽大出版社6) 王立久,郑晓东.高性能模网砼流变性能研究.第五届全国高性能砼学术交流会议文集,沈阳:辽大出版社,) 王立久,王文亮,曹明莉.砼结构模型研究综述.第五届全国高性能砼学术交流会议文集,沈阳:辽大出版社,) 王立久,王丹江.砼冻融破坏研究现状.第五届全国高性能砼学术交流会议文集,沈阳:辽大出版社,) 王立久,王兆忠.浅述分形在砼中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砼学术交流会议文集,沈阳:辽大出版社,) Wang Hi-Tech Research Process ofIndustrial Solid Waste in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crete Technology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Ames Iowa USA. Beijing China11) Cao Mingli,Wang on MgO-MgCL2-H2O System Ceramsite Exempted from Sintering.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crete Technology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Ames Iowa USA. Beijing China12) Wang baomin,Wang of Studies and Application of Activation Techniques of Fly ash.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crete Technology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Ames Iowa USA. Beijing China13) Zhengyue Ren,Wang of High fly ash Content in Concrete with Dipy Construction Formwork.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crete Technology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Ames Iowa USA. Beijing China14) 董文辰,康德君,王立久.粉煤灰砼中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综述.国外建材科技15) 史非、王立久. 用粉煤灰制备SiO2凝胶及超细粉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2004(6):) 王立久、任启芳.工业废渣在微晶玻璃中应用. 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应用, 建材工业出版社17) 王立久、张东华.木钙减水剂现状与发展趋势. 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应用, 建材工业出版社18) 王立久、扬新朝、曹明莉. 燃煤发电与水泥生产联产技术可行性研究.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 Wang BM, Wang LJ, Zain MFM, Lai FC. Development of soda residue concrete expansion agent.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 王景贤、王立久. 煤矸石少熟料水泥研究.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04年增刊,总56期/水泥200421) 王景贤、王立久. 纳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混凝土, 2004年11期总181期:) 王立久、邢可. 丙烯酸系减水剂研究进展. 广东建材, 2004年12期:) 史非、王立久.纳米介孔SiO2空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表征.硅酸盐学报24) 史非、王立久.讨论气压干燥制备多孔SiO2空凝胶的研究进展.材料学报25) 查建明、张苗苗、王立久. 生物陶粒在污水处理中作滤料的研究与应用. 广东建材, 2005年1月20日第一期:8—) 张苗苗、王立久. 污水处理用陶粒滤料的工艺研究和应用. 西南给排水27) 王景贤、王立久. 粉煤灰少熟料水泥的研究.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4年第六期:) 邹云峰、王立久. 新型砌筑用保温砂浆的研究.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4年第六期:) 王景贤、王立久、曹明莉. 少熟料水泥的研究进展. 水泥技术, 2005年1期:) Wang Lijiu, Zhang Shuzhong, Zhao Guof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ix ratio design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JOURNAL OF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ume: 35, Issue31) 李维红,王立久,包亦望,陈雄. 脆性材料在双向应力下阻力特性数值模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5年,45卷第3期:427—) Weihong Li ,lijiu Wang. Influnence of stress sparallel to crack plan on subcritical crack propagation in glass under biaxial stress. Key Engineeting Materials33) Weihong Li ,lijiu Wang. Numetical approach to fracture of glass under biaxial stress. Key Engineeting Materials34) 查建明、张苗苗、王立久,生物陶粒在污水处理中作滤料的研究与应用,广东建材,2005年第一期,p8—10。35) 张苗苗、王立久,污水处理用陶粒滤料的工艺研究和应用,西南给排水36) 王景贤、王立久,粉煤灰少熟料水泥的研究,建材技术与应用,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年第六期p8-10,2005年第一期p32—3437) 邹云峰、王立久,新型砌筑用保温砂浆的研究,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年第六期p1-538) 王景贤、王立久、曹明莉,少熟料水泥的研究进展,水泥技术,2005年1期p28-3139) Wang lijiuu,zhang shuzhong ,zhao guofan,Investigatian of the mix ratio design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Cemet and Concrete Reseach40) 李维红,王立久,包亦望,陈雄,脆性材料在双向应力下阻力特性数值模拟,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45卷第3期,427—43241) Weihong Li ,lijiu Wan,Influnence of stress sparallel to crack plan on subcritical crack propagation in glass under biaxial stress,Key Engineeting Materials42) Weihong Li ,lijiu Wang,Numetical approach to fracture of glass under biaxial stress,Key Engineeting Materials43)王立久、李宗梅,褐煤硝酸氧解制混凝土减水剂,辽宁建材,2005年6月44)王立久、曹庆坚,基于网络模型的混凝土细观结构数学模拟,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年6月45)王立久、姜祖强,水泥助磨剂的实验研究,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年6月46)史非 、王立久,环境气压干燥制备多孔SiO2气凝胶的研究进展,材料导报47) 工业废渣在微晶玻璃中的应用 王立久,任启芳 粉煤灰48) 密实系数法混凝土配比设计 王立久,郑芳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6.4 EI收录49) 介孔SiO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研究 史非,王立久 无机化学学报 期第21卷50) 基于集浆比的混凝土水泥石模型研究 曹明莉、王立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51) 用粉煤灰制备SiO2凝胶及超细粉研究 史非、王立久 新型建筑材料 p19-2152) 磁化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赵善宇、王立久 混凝土 2006年第七期总201期p1-453) 滤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王立久、迟耀辉、喻正浩 混凝土 2006年第六期p1-454)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silica aerogels by anovel fast ambient pressure dryingProcess Fei shi,wanglijiu, Materials Letters纳米介孔SiO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表征 史菲、王立久、刘敬肖 硅酸盐学报EI检索期刊 2005,23(8)963-96756) 环境气压干燥新工艺快速合成SiO2气凝胶研究 史菲、王立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57) 环境气压干燥制备多孔SiO2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史菲、王立久 材料导报58)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Silica aerogels prepared via ambient drying. Fei Shi , Li jiu WANG, Journal ofmaterials science&Technology。SCI检索期刊59) 由粉煤灰制备SiO2凝胶及超细粉研究 史菲、王立久刘敬肖、李树海 新型建筑材料 2004,6:9-2160) Synthesis of highly porousSilica aerogels by a novel fast ambient pressure drying process. Fei Shi , Li jiu Wang, Jingxiao Liu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你跑这么慢
建筑类杂志大全1)安徽建材 合肥 安徽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2)安徽建筑 合肥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合肥 安徽省建筑工业学院4)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 南京 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5)北京工程造价 北京 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6)北京规划建设 北京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北京建材 北京 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8)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北京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9)北京修建科技 北京 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10)玻璃钢、复合材料 北京 国家建材局玻璃钢研究所11)玻璃与陶瓷 上海 全国玻璃搪瓷工业科技情报站12)城市 天津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3)城市公用事业 上海 上海市公用事业研究所14)城市规划*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15)城市规划汇刊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16)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天津 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17)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北京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18)城市开发 北京 中国城市煤气协会19)城市煤气 北京 该刊编辑部20)城乡建设 北京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21)城镇供水 重庆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22)重庆环境科学 重庆 重庆市建委技术情报站,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23)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24)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重庆 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25)村镇建设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26)大连建工 大连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27)大连市政 大连 大连市城建局市政工程情报站28)低温建筑技术* 哈尔滨 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等29)地基基础工程 北京 北京市城建设计院30)地下空间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31)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京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建筑大学32)东北市政科技 沈阳 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33)东南大学学报* 南京 东南大学34)防护工程 洛阳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防护工程学会35)福建建设科技 福州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36)福建建筑 福州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37)工厂建设与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部工程建设中心38)工程机械 天津 工程机械杂志社39)工程技术 天津 中国建筑工程第六工程局40)工程建设标准化 北京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41)工程勘察*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42)工程抗震 哈尔滨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43)工程力学 北京 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土木系44)工程设计与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45)工业建筑* 北京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46)公用科技 北京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47)供水与排水 长春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48)古建园林技术* 北京 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古代建筑工程公司)49)广东供水信息 广州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广东分会50)广东建材 广州 广东省建材工业科研所51)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州 广东省建筑科研设计所52)广西城镇供水 南宁 广西城镇供水协会53)广西土木建筑 南宁 广西土木建筑学会54)广州建筑 广州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55)规划师 桂林 桂林市规划设计院56)硅酸盐建筑制品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57)硅酸盐通报 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58)硅酸盐学报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59)国外城市规划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0)国外建材科技 武汉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编辑部61)国外建材译丛 绵阳 西南工学院62)国外建筑科学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63)国外煤气 天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64)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参见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哈尔滨 该刊编辑部65)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哈尔滨 该刊编辑部66)河北建材 石家庄 河北建材科技情报站67)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石家庄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68)河北建筑煤炭工程学院学报 邯郸 河北建筑煤炭工程学院69)河南城建高专学报 平顶山 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 70)河南建筑技术 郑州 河南省建材研究院71)湖南建材 长沙 湖南省建材研究设计院72)华中建筑* 武汉 中南建筑设计院,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73)化工给水排水设计 合肥 化学工业部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74)化学建材* 上海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75)混凝土*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混凝土协会7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苏州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所77)机场工程 北京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78)基建优化 西安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79)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吉林 该刊编辑部80)吉林建筑设计 长春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81)给水技术 北京 北京市自来水公司82)给水排水*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学会83)建材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84)建材地质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研究所85)建材工业技术 成都 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86)建材工业信息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情报研究所87)建材统计与预测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生产协调司88)建工技术 贵阳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89)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长沙 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90)建设监理 上海 建设部建设监理司上海建设委员会91)建筑 北京 建设部建设杂志社92)建筑电气 成都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93)建筑工人 北京 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编辑部94)建筑管理现代化 哈尔滨 哈尔滨建筑大学95)建筑机械* 北京 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中国建筑机械协会96)建筑机械化 廊房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机械化所97)建筑技术* 北京 建筑技术杂志社98)建筑技术及设计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99)建筑技术开发 北京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100)建筑节能 北京 中国建筑业协会101)建筑结构*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102)建筑结构学报*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103)建筑科技 唐山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104)建筑技术情报 北京 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105)建筑科学 北京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6)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郑州 中国建筑砌块协会107)建筑人造板 南昌 江西建筑人造板研究所108)建筑设计管理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109)建筑设计通讯 广州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110)建筑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1)建筑施工* 上海 上海建工(集团)公司112)建筑通讯 天津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113)建筑学报*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114)建筑与预算 沈阳 辽宁省城乡建设经济技术定额管理站115)建筑知识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116)江苏城市规划 南京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17)江苏建材 南京 江苏省建材研究设计院118)江苏暖通空调制冷 南京 江苏省土建学会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委员会119)结构工程师 上海 同济大学等120)军工勘察 北京 国防机械工业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121)勘察科学技术 保定 冶金部勘察科学技术研究所122)兰州城乡建设 兰州 兰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123)辽宁建材 沈阳 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会124)辽宁建筑 沈阳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所125)煤气与热力 天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126)耐火材料 洛阳 该刊编辑部127)南方建筑 广州 广东省建筑学会128)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南京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129)南京市政 南京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130)暖通空调*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131)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青岛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132)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 清华大学133)区域供热 北京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134)人防工程 北京 人防工程杂志社135)山东建材 济南 山东省建材设计研究院136)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济南 山东建材学院137)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济南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138)山西建筑 太原 山西省建筑学会建筑科学研究所139)陕西建筑 西安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140)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141)上海城市建筑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城市建设学院142)上海给水排水 上海 上海市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143)上海建材 上海 上海市建材科技情报所144)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建材学院145)上海建设科技 上海 上海市建设科技情报中心站146)上海煤气 上海 上海市煤气公司147)上海市政工程 上海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148)设计通讯 上海 首钢设计总院149)设计与科研 北京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150)沈阳建筑 北京 沈阳市建工局技术情报站151)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沈阳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152)施工技术 上海 宝钢二十冶技术处153)施工技术(包头) 包头 包钢建设总指挥部154)施工技术(吉林) 吉林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建设公司155)施工技术*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156)施工企业管理 北京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157)石油化工建筑设计 洛阳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筑设计技术中心站158)时代建筑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59)世界地震工程 哈尔滨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160)世界建筑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161)世界建筑导报 深圳 深圳大学,香港该刊编辑部162)市政工程 北京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所163)市政工程国外动态 天津 天津市市政工程科技信息中心164)市政技术 北京 北京市建设局165)市政建设与管理 重庆 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166)室内设计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规划学院167)室内设计与装修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168)水泥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情报研究所169)水泥、石灰 南京 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170)水泥技术 天津 天津市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171)四川建材 成都 四川省建材工业局172)四川建筑 成都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173)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成都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174)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苏州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175)陶瓷 咸阳 咸阳市陶瓷研究设计院176)特种工程设计与研究 北京 国防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所177)特种结构 北京 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178)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天津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179)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 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180)天津市政工程 天津 天津市市政工程局181)铁道建筑 北京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82)通风除尘 武汉 中南建筑设计院183)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上海 同济大学184)土工基础 武汉 湖北省土建学会,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185)土木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86)武汉城市建筑学院学报 武汉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87)武汉市政 武汉 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88)西安建大科技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8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0)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西安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191)西南给排水 成都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192)西宁城建 西宁 西宁市城乡建设局193)新建筑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市建筑设计院194)新型建筑材料* 杭州 中国新型建材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等195)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196)岩土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水利学会等197)岩士力学 武汉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8)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北京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研究所199)园林 上海 上海市园林管理局200)云南建材 昆明 云南省建材科学研究设计院201)云南建工 昆明 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所202)云南建筑 昆明 云南省建筑学会203)浙江建筑 杭州 浙江省城乡建设厅204)中国电梯 廊房 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205)中国给水排水* 天津 建设部城建司206)中国环境科学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7)中国建材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208)中国建材科技 北京 国家建筑材科学研究院209)中国建材装备 北京 中国建材技术装备总公司210)中国建筑防水材料 苏州 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211)中国市政工程 上海 全国市政工程科学技术情报网212)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刊 台北 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会213)中国园林 北京 中国风景园林协会214)中南给水排水 武汉 湖北省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站215)中南勘察 武汉 全国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中南情报站216)中州建筑 郑州 河南省建筑学会217)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西安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218)住宅建设 北京 北京市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219)住宅科技 上海 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220)砖瓦 西安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221)装饰装修天地 北京 国家建材料工业局
什么是权威期刊? 权威期刊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的机构、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但制定标准都有一个大致的原则,如国家权威学术期刊的原则是:1.国家行业主管部委或全
物理化学进展,是一本开源类型的刊物,会容易些
武汉理工大学 不是国家首批211工程,第二批67所之一!更不是985!国家也没有推进什么特色985工程! 1984年6月和1986年4月教育部分两次共批准了33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
传统的耐火材料投Ei,中文的一般都不太爱要,我自己的经历,现在期刊都想要功能陶瓷之类的材料。但是国内最好的Ei耐火材料是《硅酸盐学报》,审稿较为严格,周期接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