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3

实言舌实言兑
首页 > 职称论文 >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穗宝儿yz

已采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稻的市场交易为广大的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入。但是,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那么,水稻稻瘟病是什么呢?水稻稻瘟病如何防治呢?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一、水稻稻瘟病的传播途径稻瘟病的病菌主要靠空气气流传播,在当年发病的稻草上越冬,次年7月上旬,温度适宜时,病稻草上的病菌借气流传播到水稻叶片上引起发病。在病斑上发生大量的灰绿色霉层就是病菌,靠风、雨再传染到其他叶片、节、穗颈上,造成持续发病。水稻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种植感病品种、插秧密度过大、施用氮肥过多过晚,都会导致发病加重。若7月阴雨连绵,雨日多,形成低温、高湿,光照少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二、水稻稻瘟病的发病条件气候条件不仅影响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并直接影响病菌的繁殖,传播和侵染。温度:最适于稻瘟病菌繁殖和侵入的温度为25-28℃,水稻连续遭受数天低温再转为正常温度时,3-6天后稻株抗病性显著降低,尤其夜间有15℃以下的低温影响更明显,因而晚稻抽穗期遇寒露风或骤然降温,常加重穗颈瘟的危害。湿度:平均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雾多雾重或时晴时雨,雨日多,阴雨连绵等湿度大的天气,病菌生长繁殖快,孢子形成多,侵入率增高。光照:光照不足有利于病菌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并使稻株同化作用缓慢,呼吸量减少,淀粉与氨态氮比例低,硅质化细胞少,组织柔嫩,抗病率降低,易发生病害。品种和生育期在导致稻瘟病发生流行因素中,水稻本身的抗病性是主要的。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不同,幼苗3-5叶期、分蘖盛期和孕穗期至抽穗始期最易感病,同一器官(如叶、茎节、穗等)在幼嫩时期较老熟时期易感病,所以在水稻分蘖盛期,新叶增长速度最高时最易感染叶瘟。三、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症状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具体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叶瘟、节瘟、穗颈瘟危害最为严重。苗瘟:由种子带菌造成,常发生于3叶前。受害后,苗基部变灰黑,上部变褐,若田间湿度较大,则可产生灰黑色霉层(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根据病斑可分为4种类型,即慢性型、急性型、褐点型、白点型。慢性型病斑边缘褐色带有淡黄色晕圈,中央灰白色,由暗绿色小斑扩大为梭形斑,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呈近圆形或椭圆形,叶片正反面均有褐色霉层;褐点型病斑一般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白点型病斑在嫩叶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一般不产生孢子。节瘟:水稻抽穗后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绕节扩展,病部变黑,易折断。穗颈瘟:穗颈部初现褐色小点,造成枯白穗和秕谷。四、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1)减少菌源收获后及早处理病稻草,不在秧田附近堆积病稻株,稻草不堆放在明年准备做种田的附近,病稻草最好堆放在避风雨处,不能用病稻株催芽、盖种、扎秧把、堵水口或搭棚,以免菌源传播。利用病稻草做堆肥,要充分腐熟后施用(堆肥发酵温度在52-56℃,病菌经10天左右死亡)。另外要搞好播种前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前晒1-2天,用泥水选种,再用1%生石灰水侵种2-3天,也可用50%多菌灵千克兑水50千克侵30千克谷种,侵泡48小时。(2)栽培管理肥料:一次性过量施用氮肥比分次施用或在保肥力差的沙土、浅土田比粘土、深土田上施用都更有利于病害流行。偏施、迟施氮肥使稻株贪青徒长,组织幼嫩,硅质化程度下降,株间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高,都可加重病害发展。适施补施伯示麦磷钾肥可提高稻株的钾氮比,促进氮的正常代谢,降低可溶性氮化物含量,增加茎秆纤维素,稻株组织坚硬,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灌溉:水分管理对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影响也很大,稻田长期深灌,冷水串灌使土温水温降低,土壤缺氧,根系发育不良,降低生活力和抗病力。同时田间湿度增大,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3)水稻稻瘟病用药要点遵循“重在预防,早抓叶瘟,狠治穗瘟”的原则。主要按3个步骤进行:第1步早期预防。在水稻拔节期,如果阴天或下雨天连续2d以上,应马上施药预防稻叶瘟。预防用药有三环唑、咪鲜胺或新长山的稻瘟酰胺等产品,视天气情况连续预防2——3次,每5——7d喷施1次,可基本控制稻瘟病的发生。第2步及时用药。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控制病情,以防病菌扩散全田造成流行。选用的药剂有富士一号、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等,不可漏喷。第3步看田施药。如果叶瘟和穗瘟发生已经很严重,每穴有30%以上的有效穗受害时,可根据水稻所处生育期采取2种解决方法:一是稻穗未到完熟期,叶片有20%保持绿色,这时要继续施药以控制病害扩散,而且必须先用强氧化剂先灭菌,然后进行后期保护。二是稻穗已经达到完全成熟,粒皮黄色,稻粒干硬,这种情况就不必采取防治措施,因为即使不防治也不会进行再侵染和扩展。在药剂防治过程中,喷撒农药时要求做到“五准”:一是病虫诊断要准。二是用药要准,对症下药。三是药液配兑要准,按说明书剂量要求配药。四是面积要准,以便准确用量。五是时间要准,把握病害发生的时期及时用药,喷药时间一般选择15:00以后喷药,早上叶片有露水不宜喷药,中午日照强,药液挥发快,不宜喷药。若喷药后8h内降雨,药液被冲洗,等雨后天晴还应补喷,或加入优质的增效剂,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稻瘟病发病率及发病程度逐渐增加,科学有效防治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以上就是关于水稻稻瘟病如何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的详细内容,希望您的水稻田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327 评论

s791144868

要选用感病率不高,损失率低、呈水平抗性的品种。在暂无良好抗病性品种的地区,可用几个不同抗病性基因的品种搭配种植,可以减轻病菌的危害程度。品种的抗病性是抗病栽培的基础,品种的抗病性好,可以减轻防病难度,减少用药次数,提高经济效益,这在病区显得尤其重要。

150 评论

北冰洋的海豚

防治措施用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99%天达恶霉灵6000倍液,或用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800倍三环唑液,或用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1000倍天达裕丰药液交替喷施。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效果良好。

330 评论

whiskey456

金链子多少钱

176 评论

meteorakira

稻瘟病属于多循环单年流行病害。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遇降雨后,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孢子接触稻株后,遇适宜温、湿度萌发并直接侵入表皮,引起周围秧田或大田稻株首先发病,并在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传播,引起再侵染。病菌以表皮上的机动细胞为主要侵染点,也从伤口侵入,但不从气孔侵入。防治策略:以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种植抗病品种:由于病菌群体易发生变异,故在大田生产中应合理使用抗病基因资源。做到①抗病品种定期更换和轮换,避免单一抗病基因长期种植;②抗病品种合理布局;③应用主效抗病基因和微效抗病基因品种。(2)减少病源:①不用带病种子;②处理病稻草;③带菌种子消毒。(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4)应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稻瘟病。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等利用育期相当但高度有差异的感病品种与抗病品种混合间栽,使高感、优质稻的病害减轻80%~90%,延长了感病品种的使用年限。(5)药剂防治:防治苗瘟一般存秧苗3或4叶期或移栽前5d施药;防治穗颈瘟可于破口至始穗期喷施一次杀菌剂,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但刚药次数和间隔期取决于用药时的天气、杀菌剂的种类和田间病害严重度。一般朋药时雨水多、内吸性不好和田间病害较严重时,间隔期相应缩短,用药次数增加。

257 评论

相关问答

  • 水稻播种机毕业论文

    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农

    Q蛋蛋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杂交水稻的研究论文

    分析杂交水稻种植特点论文 一、分蘖和有效穗 1978、1979年秋季,我们在福建的龙海、平和等县进行了杂交水稻高产的调查,较完整地掌握了52块田的资料,结合该地

    樱桃鹿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杂交水稻论文

    分析杂交水稻种植特点论文 一、分蘖和有效穗 1978、1979年秋季,我们在福建的龙海、平和等县进行了杂交水稻高产的调查,较完整地掌握了52块田的资料,结合该地

    yuanning200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水稻毕业论文

    查阅综述文献——自己拟定提纲——查阅各个方面所需文献——整理充实论文,水稻功能叶方面的研究,扬州农业大学(原扬州农学院)比较专业资深(比如凌启鸿教授),可以咨询

    fairycc082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水稻类论文范文

    水稻种植防病稻瘟增产分析农科论文 一、试验的设计 水稻在本田的生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包括返青、分粟)及生殖生长期,或简称“长苗期”及“长穗期”。一般把“幼穗

    紫雨洋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