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1

罗曼蒂克123
首页 > 职称论文 > 大学生婚恋观论文30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水晶朵朵

已采纳

都说人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上一个“爱情观”。虽然她是包含于“三观”中的,或者说这“三观”是根本、决定了其他的一切,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把她提出来,不为别的,就因为她的特殊性和人性…… 以上四观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必不可少的要思考的问题,不管广度深度,都会或多或少的想过,经过若干时间的琢磨之后就初步形成了。虽然这些问题比较难想通,并且很费事费时,但终究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自己的“四观”,由此似乎“观”这么难的哲学问题也不是很难,因为就是再没文化的人,他也形成了——所以啊,得到属于自己的“四观”并不难,而难在不属于自己、或者说是自己甚至任何人都无法掌控的那一部分——就是对错、正确与否。只有正确的、真理性的、好的、积极向上的、真善美的,才是我们人类真正想并且也是应该追求的,但是古今中外谁都无法给出一个“标准”,或是有办法证明自己的就是对的、就是所有人都应学习和效仿的对象。这或许就是哲学无限而又有限、有限中又蕴涵了无限的、讨厌的、复杂微妙的、玄奥到人的智慧无法理解领悟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其实是极弱智的,连自己从哪里来、死后又走向何方、人生中该何去何从……等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说来确实是有点悲哀哪!那人又能怎么办呢?只好继续求索下去并继续郁闷下去…… 这就让我想起了曾经一期《百家讲坛》有关于哲学和智慧的一讲,题目好象叫《智慧的痛苦》,得,不用看别的了,光题目就够好好琢磨一阵儿的了。智慧-的-痛苦,看似矛盾却又觉得很贴切玄妙,说不出来的一种感觉呀!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其中一段的大致内容如下:哲学其实是所有学科里最特殊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哲学是唯一一门连自己到底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学科,并且其中的所有的最基本问题也至今无一能解,而哲学的发展史已经有2600多年了,所以这是学哲学的人一个很不好意思的地方…… 好了,扯远了,咱们今天只谈“爱情观”。谈谁的呢?只能谈自己的了,虽然不愿意说,但也只能写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我不知道哪。那怎么谈呢?就边讲故事边叙谈吧! 先说说大体状况。 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她?为了方便起见,就以自己的本性为第一主体叙说,所以刚刚那个问题就应该是你为什么会喜欢她?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是男读者,就顺着看和想就行了;女读者就请反过来想就行了——即多了一道转换程序。 我想没人知道吧?当然了,有人就说“我就是喜欢她的相貌”、“我就是爱她的身材”、“无所谓,出于需要吧”……有这些想法的人要注意了,我现在跟你扯的不是这些,而是什么是爱?什么是爱情?还有它们的本质? 其实人类现在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至少在我的定义域里不是这样。什么意思?这就要先分析一下爱情的由来发展甚至是有没有“爱情”的问题。 人在变人之前,也是一种动物,动物的两****合始于自然及其规律:两****合的最本质也是唯一的目的就是保证自己种族的繁衍生息、保证本物种传承下去、生生不息。这就是“性”的原始本质或者可以叫做“性”的原始兽性。 后来,有一种生物进化成了人,但只是身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再有就是大脑的质变,除此之外没什么了,尤其是性本能,还是基本上保持原状。 再经过千万年,人渐渐地开始有了思想、思维、能进行思考、有了语言、有了知识、有了能够表达和抒发情感的方式…… 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人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管理智、右管情感(包括性)。人类文明的千年发展实质上影响的是“左脑”,正是因为人有了知识、智慧、伦理和道德情操,才从人文上彻底脱离了动物、是更大程度上本质性的转变,简而言之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但作为“右脑”主管的性方面却没什么实质上的发展,顶多就是有了“左脑”的干预和影响——实质就是以“左脑”为代表的所谓的人文、道德、伦理、理、性道德、和什么一段时期内流行并严格遵守的所谓的“妇德”和什么所谓的男人的那一套……等等。所以,说了几千年探讨了几千年的所谓的“爱情”、或说人类长久以来向往的什么真正的、纯真的、传统意义上的、美好的“爱情”是不存在的。说到这儿,有的人就不高兴、不同意了,就要反驳我了,那就请你先等一会儿,听我说完好吧!其实分析到这儿,我也挺伤感情的,我甚至比你更不愿相信和接受这一观点,但思前想后,事实就是事实,要实事求是,人应该成熟点儿了,不能感情用事,要坚强!所以呢,后来想通了:表面上,是伤感情的,甚至要崩溃了。但也没什么不好啊——只有打破旧“观念”,才好开创新的。虽然不存在爱情,至少是传统上的爱情,但我们正好可以重新定义啊,即从一个新的起点上探讨真正的我们人类定义的符合“真理”的爱情,开创出来新的、真正的、正确的“什么是爱情”!但很难!为什么难?因为要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想通这些难以琢磨透的问题,这也是我提出并思考至今的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 什么是爱情?什么又是真爱?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是真的爱他(她)?如何判断对方是否是你的真爱?如何判断对方对你是真心的?真爱是否唯一?如果不是,那到底应该选择谁(别说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一类话,先要的就是理论上的分析)?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男人有没有贞操?是否也该守贞操?爱情是否应该是一对一的?如果是一对一的,假设你和你的伴侣不能白头偕老,即中途对方由于意外或天灾人祸没能与你相伴到老,早早的将你撇下,那你是应该为对方守着贞节(或是为你当初的承诺、或是你的爱情观、或是你对她太深情不愿再找)一直孤单、寂寞甚至痛苦直到老死,还是重新再找一个?真爱能否找到?如果有属于自己的真爱,但是一直到年龄不小了,不能再拖的时候还遇不到你的那个“她”(“他”),那该怎么办?是将就屈从的找一个,还是为着你的那个“她”一直守身如玉下去却又不知得等到何时、甚至有一辈子都等不到的危险,那岂不是白等?该如何看待?…… 我经过常年的研究、分析、琢磨、思考,也只完成了个别几个,所以我的“爱情观”并未100%的形成和完善——其实其他的“三观”又何尝不是呢!都得用不知多少年的生命去追寻答案……所以我一直到很矛盾,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找女朋友的原因。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渴望一个笑容。花好月圆的夜里邀约在灯下的石子路,互吐心声。在最易编织梦想的大学校园里,在情感世界里,一幕幕爱情故事正在上演。走近大学生的恋爱世界,感受一下恋爱现状,或许,各人各有自己的论断吧。给一个恋爱的理由先一个忧郁的女生给笔者读了她的文字:寂寞的时候,你会想起谁?是否还是习惯夜晚的黑,看眼前的冷风胡乱地吹。大多数学生身在异乡内心孤独,渴望交流成了他们恋爱的主要目的。“大学的课程相对轻松,有很多人为了打发课余的无聊或是一种好奇,也开始了一段罗曼蒂克史。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找个女朋友纯粹是为了玩玩和一种炫耀吧。”经管院黄同学这样告诉记者。一位女生说:“我想我的恋爱并不会刻意带着什么目的,它应该是生理心理都需要的,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而一名大四男生的话更理性些:“或许我们可以更现实地看待恋爱,我们可以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如何去爱,也可以丰富人生。”恋爱VS消费彼此在一起,消费是常事,男生受传统观念影响,掏钱总是很爽快。但对于恩格尔系数很高的学生阶级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经常逛逛街要有一定的经济作基础哦。电信学院的曾同学提倡在某些场合实行AA制比较合适,为了恋爱花许多父母给的血汗钱,那是挺不成熟的表现,恋爱并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一个女生俏皮地说:“我为爱情投资的就是感情,我喜欢他关心他,我要用我的情感铺垫到达他心灵的路。钱只是传递感情的媒介,一份小小的生日礼物送去了祝福,一杯牛奶送去了温暖。”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异地恋也占了很大比重,于是电话、手机、QQ还有短信成了交流的主要工具,不要小看这些花费,可能并不逊色于在一起的花费哦。电信学院的小高也有幸福的烦恼:“没有手机的时候电话卡一张接一张地买,有了手机短信一条接一条发。我现在的手机费一个月都要一百多,平常只有在伙食里抠了,我还要攒点钱去××市看她呢。”他的一位舍友说:“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距离哪能隔开爱情啊,但面对面的交流少了,多花点钱是难免的。”天平两端的砝码“学习重要,我放在第一位的绝对是学习。”立志考研的姚同学这样说。他也曾渴望花前月下,细语呢喃,但就业的严峻让他感到学业的重要,他说:“我想我的爱情鸟一定会飞来的,只是不是现在而已。以后再说吧。”社科系的一位同学说:“恋爱与学习本身并不是一对矛盾体,我们都已长大成人,怎样能只面对一件事而不学会处理可能会产生冲突的多种事情呢?人生的轨道上不能划出哪段是学习期,哪段是恋爱期,只要保持清醒,做到心中有数就行。很多时候,有的同学把爱情当成一种动力,在学习时更努力,自习时互相帮助,培养感情,倒也其乐融融。”当然还有不少为爱“疯狂”了一把的,此时他们需要调节一下天平上的砝码,摆正两者的关系,使之平衡。这份爱会有结果吗?相信大家还记得张学友的“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吧,但有很多人只是恋爱的匆匆过客,他们并不需要所谓的结果,只要这个过程值得留恋就行。电信学院的周同学说:“大学生的恋爱其实没有多少深厚的根基,很多所谓的恋人之间就是一种苟合,临到毕业还不是各自飞吗,说不定为了点小别扭就分道扬镳。这样的恋爱十分无聊。”一位大四的学长认为大学里的爱情是不完整的,但没有爱情的大学是不完美的,它就像一门选修课,即使挂了也无所谓,我们不能为大学里的爱情上保质期。学生恋爱问题面面观- -

189 评论

yaodabian0214

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篇三 《浅谈大学生恋爱心理》 [摘 要] 美好的爱情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大追求,而大学生恋爱已经越来越被人视为平常了。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其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恋爱就象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它总是奇香无比,但真正吃的时候却辣的你痛不欲生,后悔莫及,发誓永不再吃,然而辣劲刚过,你又对它朝思暮想。越辣越香,越香越辣,你永远在思念与后悔之间游离,这就是恋爱的逻辑。——《恋爱的人们》罗曼 [关键词] 恋爱;恋爱心理特征;心理困境;解决方法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再新奇了。卧谈会上、餐厅饭桌旁、课间教室里,都常有兴致勃勃的谈论。一些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双成对活动在校园里。爱情是那样独具魅力,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有哪些?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恋爱 恋爱,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时,爱情有另一种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 二、当前大学生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什么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3.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4.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 三、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 恋爱心理困境之一: 总感到自己缺乏吸引力,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 上述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对恋爱吸引力的误解与缺乏科学的认知。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在魅力,实际上男女大学生,在选择异性对象的条件上大多都认为性格、才能、人品和 兴趣 爱好 更具吸引性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以增强自信;其次,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许提前消失。 恋爱心理困境之二: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 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择偶中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等都会事与愿违,极易伤害自己和同学。为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于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恋爱心理困境之三: 由于上大学时心理年龄都还很小,思想也不成熟,没有能力去处理那失败的恋爱带来的问题。所以,许多大学生在恋爱前都会考虑到恋爱失败怎么办?害怕承受不了而不敢爱。甚至于有些大学生在恋爱失败后,由于承受不了失败恋爱的打击,思想上看不开,成天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甚至是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例如:报复、自杀等一系列过激行为,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恋爱心理困境之四: 不知如何面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 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四、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辅导的重点在于优化大学生们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强化大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即对自己、对朋友、对父母、对社会和集体承担不同的责任。 具体做法: 一是开设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才、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以及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 健康知识 教育; 二是进一步为大学生们提供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机会与条件; 三是为大学生们提供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机会,让他们去感受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功心理体验。 总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五、结束语 恋爱,不要功利,未来的变数很多,现在出色的未必将来就是胜者,你和他/她都是如此; 一切随缘,不要为了排遣寂寞和无聊而去寻找恋情,要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其实找些朋友比找个恋人更容易happy; 但是如果真的遇见让自己心动的人,那就抓紧机会主动上前吧,学生时代的恋情还是很珍贵的,值得回味一生。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 作者:(美)泰勒(Taylor),(美)佩普劳(Peplau),(美)希尔斯(Sears). [2]《恋爱心理学》 作者:烨子. [3]《完全图解恋爱心理学》 作者: 穆铭. [4]《男人的真话与谎话》 作者: 李达烨. [5]《情爱物语——情爱告白 》 作者:彭彦彰. [6]《男人的特权女人的选择》 作者:张维青,刘纳.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3000字 2. 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 3. 大学生恋爱心理参考论文2000字 4. 大学生恋爱心理方面的论文 5.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179 评论

加杰特侦探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社会上鱼龙混杂的性文化泛滥,传统的爱情观、两性观、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有人曾就“大学里是否可以谈恋爱”这一问题对某校600余名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对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者达82%,有的大学生认为大学里要么去考研,要么去谈恋爱,更有甚者认为大学期间如果不谈恋爱,大学就等于白上了。由此可见,大学生可以谈情说爱已经得到同学们的广泛认同。诚然,爱情作为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青春一同到来,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青春的激情使大学生充满了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希望了解异性和被异性了解。实际上,早在中学时期,他们就朦朦胧胧地产生了对爱情的憧憬,只不过在升学的压力、父母师长的严格管束下,在一定程度上被理性约束了起来。一旦进入大学,家庭的约束力度陡然降低,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迅速增加,又面临着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爱情”便如猛然冲开了闸门的洪水一般四处弥漫。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既然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是怎样的呢?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一)对待恋爱比较认真,认为恋爱应以感情为基础,他们一般心理较成熟,有一定的责任心,彼此比较了解,恋爱是在朋友的基础上,互帮互助、日久生情而建立的。因而这种恋爱比较稳固、持续,对恋爱双方的学业影响也不大,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还能产生促进作用。这种恋爱即使破裂了,对彼此的伤害也不是很大,做不成恋人还可做朋友嘛!因而这种恋爱观是值得肯定的。(二)对待恋爱态度不认真,不是真心的。这类大学生认为谈恋爱就是为了玩一玩,为了满足各种欲望。他们基本上没什么责任心,恋爱双方彼此不甚了解,也没什么感情基础,因而这种恋爱是短暂的,当然恋爱导致的结果是不愉快的,甚至是可怕的。一旦双方感情破裂,恋爱关系结束,男女双方便反目成仇,很少有还继续做朋友的。这种恋爱关系的破裂对双方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一般来说,对女性的伤害更大。女性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受到伤害,便觉得受不了,产生消极反应,有的从此看破红尘,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义;有的精神失常,导致精神病;还有的干脆以身殉情,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凡此种种,在各高校屡屡发生。既然这种恋爱观会产生如此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分析这种恋爱观产生的原因。二、错误恋爱观原因分析爱情作为人类所拥有的共同精神财富,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无私的、公正的。但是实际上人们对爱情的获得程度、体验和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与个体自身的素质、知识修养、能力等方面有关,并受到各自的恋爱观的制约。恋爱观由恋爱的原因、动机来决定。上述错误的恋爱观产生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失去奋斗目标与前进的动力进入了高等学府,有些学生新的理想尚未建立起来,出现了理想真空地带,表现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位学生坦言:“进入大学以来,我的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仿佛人生一点意义都没有,头脑一片空白。”这一表白,反映了很多大学生的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于是转到谈情说爱,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二)好奇,存在试一试的想法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交往异性,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到具体体现。(三)排解孤独、寂寞校园文化生活单调,课余生活枯燥乏味,三点一线连成了每天的全部,再加上家庭的干预与影响较中学时大为减弱,对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适应性较差,以至感到孤独、无聊、空虚、寂寞,一些学生为了释放多余的精力、寻求精神快慰而谈恋爱。(四)追求性刺激当前社会上格调低下的性文化泛滥,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的世界正处于无栅栏状态,黄色的信息随处可看;另外,大学生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两性观,追求感官刺激作为与异性交往的原因与目的。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性这种生理需要,同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1(五)攀比心理作祟有些大学生谈恋爱纯粹是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做祟的结果,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心里难以保持平衡,随大流,赶紧找一个,以满足虚荣心。(六)为以后的人生积累经验有的大学生认为,“大学里谈恋爱,如同种试验田,取点儿第一手经验,为以后成熟的爱情打基础”。2对恋爱的态度,“就在半梦半醒之间,我们忘了还有明天”、“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等港台流行歌曲总是在校园里经久不衰,格外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不知是这些流行歌曲影响了大学生的恋爱观,还是大学生的恋爱观在流行歌曲中寻找到了共鸣,不问结果,只问过程,已成了他们获取爱情的真实写照。三、对策建议如今,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现象,许多高校采取不禁止、不引导的消极不作为态度,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目的不尽相同,错误的恋爱观对大学生是相当有害的,因此,高校里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在明晰了大学生错误的恋爱观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积极疏导大学生感情困惑,引导学生端正学习、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我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我们要改变以往校园文化单纯满足学生的娱乐、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的状况,这些只是低层次的功能。要使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赋予大学生先进的文化意识,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不自觉地形成这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当前,校园里中西文化在交流中碰撞,许多西方思想观念——诸如性解放、游戏人生等使学生陷入价值的迷雾,甚至误导学生的行为。这就要求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拨开迷雾,满足学生思想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也是校园文化的高层次需求。(二)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心理学家提出:大学生所处的青春期后期,重量发育的机体结构、形态和机能都已相当于成人水平,但从心理发育的水平看,大学生的心理虽正快速趋于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尚处于“半生半熟”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从两方面入手:(1)加强青春期教育。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羞于谈性,父母对子女更是竭力回避谈论性,学校也不开生理卫生课,即使开也往往一带而过,致使大学生缺乏生理卫生的起码知识,虽然一只脚已经跨进了高等学府的门,但另一只脚却在蒙昧和无知的道路上跋涉。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性意识成熟,渴望交往异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充沛的精力,同时也存在性审美和性道德意识薄弱,还不能带着批判的观点去欣赏影视、书刊广告、画册等作品,很可能经不起性爱镜头的诱惑,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去模仿,导致性道德沦丧、性违法犯罪。对此,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最好是由思想教育工作者会同校医,把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不再觉得神秘、好奇。(2)重视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困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爱情的烦恼,如果避开不谈没有心理辅导员来疏导,若不能得到及时清理、舒缓,这种困惑就会越积越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三)帮助学生确立大学阶段的目标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学行为的必要前提。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力量、没有积极性,也就难以步入成功的殿堂。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高中时期的奋斗目标已变成现实,新目标又未建立,不少学生感到茫然、空虚,进入“动力真空带”或称“理想间歇期。”这就需要教育者尽快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什么样的目标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动力呢?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目标对人的行为有激励力量,而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对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实现的难度两个因素。根据目标对人的行为影响的这两个特点,教育者应该帮助正在被空虚、无聊困扰着的同学,判定一个这样的目标,即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对自己生活有意义的目标,从而战胜空虚、无聊。(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情的内涵和外延学生往往以为爱情是异性之间的纯粹的情感,这是片面的理解。学校应利用课堂教育或其它形式的活动,向学生明晰爱情的内涵与外延。伦理学认为:所谓爱情,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男女双方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的互爱和自愿承担相应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生伴侣为目标,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地结成的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换言之,爱情有四个构成要素:只能在异性之间、它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爱慕、希望通过结婚完成双方的永久的结合,它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强烈社会责任。只有正确地、全面地理解了爱情,大学生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情感寄托。(五)进行性伦理道德教育教育者应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观与西方性道德观的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性道德观,明确什么样的性意识,性行为是符合我国社会道德标准的。

219 评论

麦兜的秒杀季

写作思路:站在大学生的立场来看待大学校园恋爱的这件事情,客观的写出自己的观点。

正文:

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一般把爱情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和传统的恋爱观差别不大。向往童话式的爱情,并且对爱情忠贞。

此类学生更为注重对方的品德,他们彼此相互依赖支持,不仅不会对学业产生消极的影响,反而会为了彼此的未来而一起努力,还能起到一定的动力作用。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对以后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青年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爱情都有一定的向往,有恋爱的需要。因此,他们的恋爱只是为了暂时的需要。其恋爱动机具有多元性,有的注重的是功利价值,有的是注重物质享受等。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自制力较差,对行为不负责,只是为了排解孤单、寂寞,满足好奇心等。这类学生恋爱比较随意,观念开放,过早地发生性行为等。

168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生恋爱观思修论文

    对于大学生而言,提倡树立科学的恋爱观,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爱情方面,大学生应该把共同的思想、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追求放在首位,把良好

    红色高跟鞋H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青年婚恋观调研论文范文

    象牙塔的恋爱与婚姻——关于我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一、绪论二十年前,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还很鲜见。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已是大学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是社会

    暗旦无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大学生婚恋观论文3000字

    都说人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上一个“爱情观”。虽然她是包含于“三观”中的,或者说这“三观”是根本、决定了其他的一切,但我还是觉得

    罗曼蒂克12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恋爱婚姻观的论文

    大学生爱情观论文1500字 大学生爱情观论文1500字。爱情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很多大学生对待爱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看法,我们的爱情观都有所不同。一起来

    成工197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3000

    恋爱心理问题是困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pinguo09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