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Mooooooooo
摘要: 在散文教学内容定位的理论思考上主要有两种思路,就是王荣生先生提出的:“文体——教学”和“辨体——识人——断文——教学点的选择”。实际上散文教学内容的定位也可以根据散文表现出的意味进行。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意味,有的表现情感,有的发表议论,还有的是表现谐趣,甚而一篇散文有几种意味在里面。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散文所表现出的意味来确定它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 散文教学内容定位思考方式
散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因为散文文体的“无特征”、“无规范”性,一篇散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充当的角色和实现的课程目标的不明确性使得散文教学内容的定位较为困难。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并形成了两种基本的教学思路。第一种是“文体-教学”,也就是从对散文文体特征的思考过渡到对散文教学内容的思考。韩向东首先辨析了散文的文体特征,然后指出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在整体上应该教学什么,最后,确定具体种类散文的教学内容[1];第二种是“辨体-识人-断文-教学点的选择”。郑桂华认为,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首先是“辨体”,即认识散文文体特征,其次是“识人”,就是要了解作家的创作在整个散文谱系中的位置,就是了解这个作家的散文的特点,然后是“断文”,是指分析某一篇散文的特点,最后是“教学点的选择”[2]。
应该说这两种思路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后一种思路更为详细。它们都有以下的环节:辨体,断文,教学点的选择。即第一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第二步,认识某一类或者某一篇散文的特征;最后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内容的定位可以根据散文表现出的意味进行。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意味。具体地说,有的散文重在表现情趣,抒发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通过回忆往事,表现出深挚的父子之爱,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歉意以及关于人生的悲欢离合的感叹。《背影》表现出的情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阅读这样的作品应该把重点放在品味作品中表现的丰富的情趣或情感。另外,有的散文重在表现理趣,发表议论,如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比较了秦国得天下的艰难和失天下的容易,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情感在这种散文中不是重要的成分,观点才是它的灵魂。所以,这类散文的教学内容应该定位在理解散文的论点以及得出论点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散文,那就是表现谐趣的散文。这种散文不是一般地抒发情感,也不是发表议论,而是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意味,它给人的感受是幽默风趣。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在文章中,作者联系社会现象,对《伊索寓言》中的寓言重新解读,赋予它新的含义,尽管作者也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发表了一定的议论,但是它表现出的主要意味是谐趣。一般来说,一篇作品表现某种意味,有时同一篇散文也可能表现多种情趣。如《兰亭集序》,既表现了宴游之乐,也表现出了作者的人生观。
孙绍振先生曾从这个角度对散文进行了分类:第一类是抒情散文,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诗化的、美化的、审美的散文;第二类是亚审丑的幽默散文,不追求美化,甚至要“丑化”,但是追求“以丑为美”的效果;第三类是审智散文,它既不审美,也不审丑,而是审智,以睿智为主,以智性为特点。[3]
因此,我们抓住散文所表现出的意味来确定它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具体地说,对于以表现情趣或情感为主的散文,我们把品味作品中的情趣或情感作为教学内容;对于以表现理趣为主的散文,我们把理解作者论述的观点以及论述的过程作为教学内容;对于以表现谐趣为主的散文,我们把品味作品中的幽默风趣的特点作为教学内容;对于有多种意味的作品,我们就以分析多种意味为内容。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因文而异。
注释:
[1]韩向东:《散文“教学内容”应如何定位》,《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
[2]郑桂华:《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与原则——以〈听听那冷雨〉为例》,《语文学习》,2008年,第5期。
[3]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大力非水手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哲理散文的教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苏教版教材(必修五)所选的一篇哲理散文。本文选自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本书采用的是独白式的写作方式,思想精练,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内容丰富,展示了内心的世界;文字隽永,蕴含了文学的意味。课本所选文本较短,表述抽象,含义深刻,而且文字间跳跃性强,有时确实给人以“零星无序”的感觉。所以,教学有相当的难度。以至于有些教师让学生随便读读,或者干脆略过不讲,美其名曰“大胆取舍”。那么,对于这样的哲理散文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作为哲理性的文本
法国的维克多·吉罗说过:“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可见这篇文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思辨性强,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文章的思想呢?
1.抓住标题
虽然《思想录》里很多记录的都是“偶然闪现出的思想”,而且课文节选部分的标题也是编者所加。但毕竟这个标题突出了人的二重性(或者相反性),即脆弱性和伟大性,或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因此也成为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语)般众人皆知的名句。那么,抓一句及其余的方法应该较为适合本文的教学。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苇草”是中心词,可见人具有一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从这个“本源”看,人与其他事物并无二致。但人又是“能思考的”,这就突出了人作为人的“特殊性”。而这个性质形成了人的伟大。认真深入地揣摩标题的内涵,就抓住了文本的关键,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联系作者
纯理性的文字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障碍,因此有必要补充一些感性材料。如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作者的经历是再有说服力不过了:
帕斯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不仅仅来自抽象的理论思辨,更是一种真切的生命体验。这位英年早逝的哲学家在他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当中,有一多半时间是在病魔缠身中度过的,才十八岁身体就开始羸弱不堪,二十刚出头就发生过中风,糟糕的健康状况甚至令他终生没有结婚。正是这种切肤之痛使他相信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同一棵苇草没有什么区别,脆弱到可能因为一口气、一滴水而被毁灭。然而另一方面,帕斯卡尔又实在是世间罕见的天才。只说他作为《思想录》的作者在哲学史上就已占据崇高的地位了。一个如此脆弱的躯体内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尔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吗?对于他的一生,恐怕没有比这个比喻更为贴切的评述了。
梭罗评价帕斯卡尔说:“正如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他的书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确实,我们从以上这段文字能够看出,帕斯卡尔可以说就是“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的代言人。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作为人的“脆弱与伟大”矛盾统一的特点。学生结合这样的拓展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格言式文字时,就会更好地调动自己知性和感性两种思维,从而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
3.作好铺垫
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本文时,先设置这样的一个预习:
阅读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选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文章开篇以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引入,两篇文章有着潜在的共通之处。学生课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做圈点批注,自由畅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论点的认识。
由于理解本文有难度,先来阅读一篇与之有紧密关联且难度稍低的文章,并且写了个人的阅读体会。这样学生可以在思维方面先“预热”一下,之后再看文本会容易一些,也更有体会,效果自然也更好。
4.联系自身
对于类似《思想录》的语录体文本,有时需要选取一些关键语句,比如“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等,要求学生以其为核心,扩写一段文字。这样不仅可以使文本中的哲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收获,而且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所以,对于哲理性较强的文本采取这种“以写促读”的方式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的。它会“逼迫”着学生有意识地深入思考,并且还得尽可能地扩展思维“寻找”到自己阅读中或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来阐释。这个过程既训练了学生在输入信息方面的接受、理解能力,也带动了输出信息方面的表述、阐释能力。当然,应以前者为主。
二、作为节选性的文本
1.在全文乃至全书的视角中了解文本的意思
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比如教学本文应先让学生了解一下全书的大概:
帕斯克尔的思想理论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思想录》中,此书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之外,另辟蹊径:一方面它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现这一主导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界限,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种揭示矛盾的方法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考察了所谓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知识、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其中既夹有若干辩证思想的因素,又复浓厚地笼罩着一层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
看了以上这段话,对于有些课文中的句子可能理解就会更容易、深入一些。比如课文的`一句话:“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的卑贱啊!”这样两句话是既对立矛盾,又有机统一。既体现了思想本身矛盾的一面,又体现了其辩证的一面。
2.突出节选文本的核心意思
虽然是节选文本,但是我们的教学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面面俱到。节选部分总体还是会有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意思,因此不能“以全概偏”“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比如教材节选的部分(《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主要意思包括人的思想性、人的伟大性。所以,教师应该把教学的内容主要定为这样的思想传达与引导。正如:“就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吧。让他热爱自己吧,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足以美好的天性……让他爱自己吧:他的身上有着认识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
三、作为翻译性的文本
翻译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一定的“隔阂”。因为这是翻译本身带来的矛盾。直译带来语言的“陌生化”,意译有时无法最大限度地传达作者的思想。虽然教材所选均为权威译本,但毕竟国外的哲理小品语言上和直接用母语写作而成的哲理散文还是有些区别的。但一般来说鉴于作者翻译文本(尤其是哲理性文本)时更侧重传递作者的思想,所以教师就不应将品味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不是完全不关注语言。只是关注语言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需从语言的应用方面对文本精细化研讨,即处理语言“不是那种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严谨”。有的教师对待此类文本和对待经典的母语文本时不加区别,执著于个别词的选用、个别句子的表述上,应该说侧重点的确定是有所偏差的。
当然,同为外国哲理小品,理解的难度还是有所不同。这和文本本身所表述思想的抽象性以及这种思想和读者自身的距离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苏教版教材同一单元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在理解的难易程度上还是有差别的。后者接近我们对学生经常教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其主要不同是面对同一问题时存在着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比如对待爱情的态度,会有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把爱情提高到如此的程度。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加引导、解释。
参考资料:
1.徐兴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解析》,《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2.刘岩《评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语文建设》2005年第9期。
3.刘丹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08年第11期。
4.何兆武《经典七日谈》,北京大学出版社。
5.徐敏南《三种类型文本的教学思考——兼谈〈一点眼泪换一滴水〉的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西安)》,2011年第1/2期。
这有很多,我给你比较典型的记叙文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论文关键词: 散文;文体;界定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散文这一概念含混不清,时至今日,人们对其功能的认识依然扑朔迷离,一是无法将其与非文学散文区分,一是无法与小
这篇《相忘于江湖》的确不是简媜写的,他写的是另一篇。《读者》已经公开表示了。这篇《相忘于江湖》是风约湘裙写的。你可以到这个地址查看简媜的《相忘于江湖》:我实再找
分类: 生活 >> 美食/烹饪 解析: 桐城派源流 初创时期 时间为清康熙、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
这篇杂文以作者文革时期下乡插队时的一个故事为叙述主体,故事主角“猪”是中国散文中非常罕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的选择其实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