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新华文摘编辑

新华文摘编辑

发布时间:

新华文摘编辑

作者:黄离范用,江苏镇江(古称京口、丹徒等)人氏,小学毕业时14岁,为了有书可读15岁便进三联书店做学徒,一路走来,范先生直做到国家出版总署出版局副主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一手创办了《读书》和《新华文摘》,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等经典图书。早在傅聪还不敢踏上祖国大地的时候,范用就开始为《傅雷家书》的出版而奔波了,范用读完《傅雷家书》底稿时感慨:“竟有这样为儿子写信的父亲。我们应该让天下的人都想想,应该怎样做父亲、怎样做儿子!”由于长时间在三联书店担纲总经理,京城文化圈内老人尊其为“范老板”。“范老板”不是大作家,虽然身为三联出版社总经理,有近水楼台之便,一生却仅留下寥寥几部集子——《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等。范用堪称编辑家、出版家这是毋容置疑的。不过据悉其16岁时在重庆,曾在端木蕻良指导下写过小说,故而端木先生曾赠范用诗云:“文坛失落一支笔,枣林凭君作渡船。”范用还有一别号——“三多先生”,哪三多?“书多,酒多,朋友多”。书多自不必多提,据去过范用家的人讲,进了范宅,就置身于一个大书库中,成捆成摞的书顶到了天花板。酒多,范用好酒,喜欢慢慢啜饮,范用的外孙女许双幼时曾撰小文描述范用之好酒:他做什么事情都快,看书快,写字快,走路快,吃饭快,就是喝起酒来,慢慢的。……外公喜欢收集酒瓶,他的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酒瓶……范用有专门的酒室,中外名酒琳琅满目,范用自己曾说:“客人到此,大多是冲我珍藏的酒来的。”朋友多,范用朋友里有名有号的有汪曾祺、杨宪益、丁聪、叶浅予、黄永玉、黄苗子、郁风、罗孚、冯亦代、黄宗江、黄宗英、王世襄、许觉民、王蒙、张洁、李黎等等,也有“无名无号”的,如《读书》、《新华文摘》的“小”编辑们,范用高兴时,便挟上一瓶白酒,拉上三五“小编”去三联书店附近小酒馆里喝上一壶。黄永玉曾题赠范用一幅画,诗曰:“除却借书沽酒外,更无一事扰公卿。”我曾有缘离范先生无限近,数年以前我在《语文世界》杂志任编辑部主任,编辑部有一校对,她曾在范先生手下司校对之职。其时,我们每期杂志有一扉页人物,因范用先生便于联系,也同在东城区著名的东四左近,又因其满是童心童趣的《我爱穆源》,便想用范用先生做当期扉页人物,编辑部编辑小邬也是镇江人氏,范先生同乡,遂遣小邬与该校对同去拜访范先生,据称范先生见到小老乡心情大好,滔滔不绝,思乡之情溢于言请。拍照,赠书,留之共餐。我仰慕先生久矣,完全是追星似的敬仰,非垂涎先生家的美酒美肴,遂让该校对代约改日登门造访。说到美肴,范家曾有“范用酒馆”之称,档次颇高,此酒馆里最常见的是王世襄与汪曾祺,这两位可是京华有名的大美食家。作为美食家的汪曾祺绝非浪得虚名,可是编过《知味集》的;而收藏家、鉴赏家王世襄老先生每次来“范用酒馆”必带齐全副家什,从炒菜的锅到下锅的菜,与老伴推着自行车向胡同深处的范宅走来,像考古一样考究地做起主厨。范用更是有一份手写菜谱,肴馔杂陈,五味俱全,且都一一操刀铲验证过。我那时不谙世事,年少气盛,负气离开《语文世界》,心气有所减衰,遂爽约于范用,现在想来,愧憾之极。唯那位校对送我一本范先生已题赠完的《我爱穆源》,成为与范先生唯一的联系。范用1985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称为“最爱美的出版家”。但是到了晚年,老朋友们一个接一个离去,老伴丁仙宝突发脑溢血辞世,范用精神倍受打击。有一次骑车又摔伤了腿,以致后来一直腿脚不便,便不复出门,也不再留意仪表。他经常跟来探望他的人反复念叨:“我的朋友都走了,我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范用好酒,余亦曾好酒,性格使然,喜痛饮,饮少辄醉,屡教不改。近年浪子回头,戒之,不复饮。唯还喜欢去三联书店看书,看倦了,便在书店一傍的小酒馆里吃米粉、吃馄饨,顺便追思范用。而每闻酒香,屡屡几不能自持。酒伤身,但益心,对于有几份文人情怀或喜怀旧的人,酒更是文章引子,是怀思良药。范用卒于2010年9月14日,虚岁恰是米寿。天地遥隔,终究无缘一见,冒昧做此文,以纪念前辈编辑。

张作耀根据其人其事写成《曹操传》一书,日本光荣公司推出了一款电脑单机游戏《三国志曹操传》,另有其他与曹操传相关的几款游戏。

新华文摘属于三次信息。三次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新华文摘》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

新华文摘编辑部

《新华文摘》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下面是我整理的新华文摘阅读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过读书——仕进而成为官僚士大夫,这是自汉代以来形成的重要的中国文化传统.汉代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了是整个社会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要求外,与汉代儒生的自我改造也是密不可分的.客观上讲,由于先秦的儒生以学习六经、传授知识为主,在秦汉官僚政治社会里是缺少从政的技能与本领的.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走向仕途,他们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改造过程,实际上从汉初就已经开始,当时的几位著名儒生,如陆贾、叔孙通、贾谊、晁错、公孙弘,其思想和政治主张,已超出儒家学派的界域.汉武帝为儒生们开启了一条通向仕途之路,这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这为儒生们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儒生们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其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而统治者则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因此,一个儒生如何才能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是对他们的一个严峻考验.汉武帝在当时虽号称重儒,所重视的也不是那些腐儒,而是像董仲舒、公孙弘、兄宽那样“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治”的儒家.

儒生和文吏在汉初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儒生有时侯可以称之为“文学”,而文吏之俗称则为“刀笔吏”.由王充在《论衡·程材》可知,即便是在东汉,世俗仍有轻儒生而高文吏的习气。王充为此而为儒生抱不平,但在客观上也说明,儒生在事功方面确有不如文吏之处,他们在走入仕途时必须要改造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一定要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真正由读书出身而在政治上又居高位的优秀官僚,必须是二者的结合.据《宋书·百官下》:“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廉……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 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这四科当中,前两项是对文化修养与道德操守的要求,后两项是对管理才能的考量。事实也是如此,自汉以后的儒生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之所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这样的改造,符合以上四科的要求。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过程也是与文吏融合的过程。

在汉代政治舞台的较量中,经过自我改造的儒生最终打败了文吏.之所以如此,除了汉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之外,文吏们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是其最为致命的缺陷。文吏们以商鞅、韩非的法家理论治国,排斥礼义、仁爱、孝悌等人文道德关怀,严刑峻法,刻薄少恩。由此而反观儒生之从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经过自我改造后也具备了吏治之才干,而在于他们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一个真正优秀的儒家出身的官吏,不仅要使其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且还 能够做到“移风易俗”,其代表人物就是蜀守文翁。文翁的意义,不仅在于使蜀地人民安居乐业、移风易俗,为汉代树立了一个儒生出身的官吏的正面形象,而且还在于他的事迹从深层次上说明了儒家士大夫政治所以优于法家文吏政治之处。它使得这个社会的官僚体系不是仅仅停留在事功的层面上,而是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融注其中,使这个士大夫官僚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道器相通的政治文化模式。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19期,有删改)

6.对汉代“儒生打败文吏”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吏们虽在事功方面比儒生强,但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

B.朝廷令郡国限四科举孝廉,引导了儒生自我改造的方向。

C.统治者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文吏未通过严峻考验。

D.儒生们能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

7.下列关于汉初儒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生在有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操守的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

B.儒生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

C.儒生属于与文吏有着严格区别的社会群体,世俗有轻儒生高文吏的习气。

D.很多儒生缺少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的能力。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社会原因外,儒生自我改造是根本原因。

B.称儒生为“文学”,称文吏为“刀笔吏”,表明了儒生地位高于文吏。

C.到汉代,儒家士大夫政治终于取代法家文吏政治,形成官僚士大夫体系。

D.蜀守文翁,做到了“安居乐业”“移风易俗”,是儒家士大夫的代表。

参考答案:

(汉初儒生不是“务实的治国人才”,需要经过严峻考验。)

(儒生走入仕途时才必须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

(A.“根本原因”错。B.说法错误,“即便是在东汉,世俗仍有轻儒生而高文吏的习气。”。C.“取代”说法有误,而且儒生自我改造“这一改造的过程也是与文吏融合的过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3分)

①微信是一款以智能手机终端为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的出现正处于互联网的第三个高速发展阶段——即时网络时代,微信具有“语音短信”“免费”“移动”“便捷”等特点,备受市场热捧,成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互联网服务方式。

②微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微信潜在的用户数量巨大。微信用户的重要来源是网民,而我国网民数量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另一方面,网络使用时间延长。即时网络时代,用户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延长了网络使用时间。网民数量的增长,体现出微信潜在市场的广阔;网民在线对间的延长,表明潜在用户消费能力的增强。

③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微信传播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微信涉及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好友间传播、朋友圈传播以及信息接收等方式。好友间传播,是指通过微信互相添加为好友的用户之间点对点的双向传播。一般而言,数量仅限几百人。朋友圈传播,是指微信用户在增加了朋友圈插件后,可通过手机接收到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动态,也可通过手机拍照发送到朋友圈。传播范围跟自己的好友数量相关。信息接收,是指微信用户作为信息接收端,可以在安装有关插件的前提下,接收来自腾讯网站推送的新闻广播、来自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来自腾讯微博更新的信息,并向自已的好友转发。但是,腾讯系统在传播信息上有所限制,每天只发送两条新闻。

④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这一点决定了微信在产品功能上也做出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导致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较弱。第一,限制信息的大规模传播。微信信息停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只有传受双方可以看到听到,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界面获知。微信目前没有设置向圈外转发的功能,因而无法形成微博式长链条的多级传播,难以形成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传播。第二,降低信息积累,增加信息溯源难度。微信以聊天为主。积累信息的深度不如微博。相比微博而言,微信无法对信息进行搜索和量化分析。第三,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微信也注重了私密性,设计上更尊重个人意志。例如微信上QQ空间及腾讯微博的分享按钮都是默认关闭的,朋友圈的照片没有分享的功能等。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17期,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文章第二段说微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的理由有哪些?(3分)

小题2: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3:说说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小题4: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请你根据下文的链接材料对她加以劝说。(4分)

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微信是即时网络时代的互联网服务方式,微信潜在的用户数量巨大,微信潜在用户消费能力增强。

小题2:(3分)不能。“迄今为止”限制时间(或到目前为止)。说明微信是到目前为止一种增速最快的互联网服务方式。但不排除以后可能还有更快的。去掉就显得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3:(3分)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微信重视个人隐私保护的特点。

小题4:(4分)姐姐,微信固然有趣,但物极必反。如果你过度着迷,不仅损伤的你的视力,导致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还有可能会削弱你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大了你和同事们的距离。你还是少用微信吧。(称呼1分,理由2分,劝说语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小题2:

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小题3: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新课标》7-9年级段口语交际要求可以概括以下几点:

(1)根据场合、对象,文明得体地交流;

(2)表达清楚、连贯、集中。这里要有称呼,语气要委婉。

政治 历史 经济 哲学 社会 管理 教育 新华观察 读书与传媒 法律 文艺作品 文艺评论 人物与回忆 科学技术及读书与传媒 国外社会科学 论点摘编 学术动态 从栏目的设置方面来看,2004年开始改版为半月刊的《新华文摘》,囊括的栏目比以前更多更科学了。政治、新华观察、哲学、经济、历史、文艺作品、美术与漫画之页、文艺评论、人物与回忆、教育、科学技术、读书与传媒、论点摘编等是上下半月均设的13个栏目,而法学、文化、管理栏目与社会、国外社会科学、学术动态栏目是上下半月交替出现的栏目。从编辑手段上来看,改版后的《新华文摘》尤其善于运用“专题”、“相关链接”、“回溯文章”等不同的文章组合表现形式,以便为读者呈现一个学术问题或思想问题的多面性。“专题”一般至少由两篇以上的文章组成,来自于两个以上的文献出处,“专题”名称一般是由《新华文摘》编辑部编辑拟定的。“相关链接”基本上是围绕中心议题而有目的有选择地摘编背景知识、各方反馈、资料索引等作为所选文章的补充。“回溯文章”则是从选摘当下的文章延伸到对过去的经典文章的转载,以旧文新摘的形式体现学术研究的连续性和纵深性。

1945年生于天津。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曾任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编辑部、光明日报摄影美术部记者,中国报道杂志社美术副编审。 发表插图和摄影作品百余幅。擅长水墨画和装饰画。主要绘画作品有《中国地质时期植物景观图》、《歌画谜》等。编辑出版有《中国美术全集插图卷》、《中国京剧传统舞台美术》等大型画册。还组织编辑出版了大量画刊、画册和插图。 业余时间从事少儿美术教育活动,多次在国际少儿绘画比赛中获优秀园丁奖。

新华文摘责任编辑李朱

继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第二封信、第三封信之后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发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中国青年》的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 通过新华文摘杂志社李朱编辑的介绍,我知道了《中国青年》杂志是目前国内最受青年朋友欢迎和喜爱的杂志。所以,我希望通过你们这个平台来和青年朋友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其实,我本人一直乐于和在校大学生交流观点、看法。我与中国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始于1990年,当时我到了很多高校,每次演讲结束,满屋子学生都不愿离去。他们不停地抛出问题。我被大学生渴望成才的热情感动了。之后,只要学生们给我写信,或者邀请作演讲,我能做的,都会不遗余力。而且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时,也不断有在研究院工作或实习的学生来问我各种问题。我发现中国大学生更多的是对生活本身迷失了方向,他们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却没有人指导他们。也许因为我父亲就是一个老师,我非常想帮助这些大学生。 2000年,我突然萌发冲动,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讨论了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就大学生如何对待机遇、学业、工作、他人、自己等问题,阐述了个人意见。 第一封信后,有无数人来信表达观点和表示感谢,于是我决定继续写第二封、第三封甚至第四封。如果说第一封信谈的是学生的基本素质,那第二封主要谈的是领导者的重要品质及有关人才和人才培养的话题,是为那些希望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事业成功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领导艺术的人所写的。 第三封信之前,我和中国学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导人才而展开的。但2004年初发生的马加爵事件让我发现许多的中国学生需要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 于是有了第三封信。这封信是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希望帮助读者理解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写第一封信前,很多人劝我说这样做会被认为不务正业,是在做我分外的事情,但我还是写了。回美国后,这封信和后来的两封信让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在中国所做的最有影响力的事。坦诚地说,自己在中国软件界的影响力并没有给中国大学生写的四封信的影响力那么大。 最后,我相信我们的合作是愉快而圆满的! 李开复 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的。在这封信中,我想对所有同学说: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编者注)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作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的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余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网站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 我曾经说过,中国学生的一大优势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数学、物理等。但是,最近几年,同学们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例子(如丁磊、陈天桥等)之后,也迫切希望能驶上成功的快车道。这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速成的浮躁风气。有许多大学生梦想在毕业后就立即能做“经理”“老板”,还有许多大学生入学时直接选择了“管理”专业,因为他们认为从这样的专业毕业后马上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不少学生进入了管理专业后,才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其实,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地方,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就能走上领导岗位。无论同学们所学的是哪个专业,大学毕业才是个人事业的真正开始。想做企业领导或想做管理工作的同学也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首先在人品方面学会做人,在学业方面打好基础。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最后,在中国的许多大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很多学生在高中时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到了大学里,一旦发现本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就会彻底放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他们看不出数学知识有什么现实的应用或就业前景。但大家不要忘记,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例如,要想学好计算机工程专业,那至少要把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等)、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数学分析学好;要想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可能还需要更高的数学素养。同时,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几何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用演绎、推理来求证和思考的方法;通过学习概率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避免钻进思维的死胡同,该如何让自己面前的机会最大化。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把数学学好,不能敷衍了事。学习数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多门数学课程,而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数学,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21世纪里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只为了考过四级、六级而学习英语,有的同学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求职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等于崇洋媚外。其实,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个与国际脱节的人,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软件行业里,不但编程语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最重要的教材、论文、参考资料、用户手册等资源也大多是用英文写就的。学英语绝不等于崇洋媚外。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学好英语才是真正的爱国。 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也高分考过四级、六级、托福,但是留学美国后上课时却很难听懂课程内容,和外国同学交流时就更加困难。我们该如何学好英语呢?既然英语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那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学”不“用”,更不能只靠背诵的方式学习英语。读书时,大家尽量阅读原版的专业教材(如果英语不够好,可以先从中英对照的教材看起),并适当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文,这可以同时提高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其次,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直接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对话。现在有很多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了学中文,很愿意与中国学生对话、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此外,大家不要把学英语当作一件苦差事,完全可以用有趣的方法学习英语。例如,可以多看一些名人的对话或演讲,多看一些小说、戏剧甚至漫画。初学者可以找英文原版的教学节目和录像来学习,有一定基础的则应该看英文电视或电影。看一部英文电影时,最好先在有字幕的时候看一遍,同时查考生词、熟悉句式,然后在不加字幕的情况下再看一遍,仅靠耳朵去听。听英文广播也是很好的练习英文听力的方法,大家每天最好能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收听广播并尽量理解其中的内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录下来反复收听。在互联网上也有许多互动式的英语学习网站,大家可以在网站上用游戏、自我测试、双语阅读等方式提升英语水平。总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是学习英语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虽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懂得计算机原理和编程知识,但所有大学生都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都应能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识。在21世纪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不学好计算机,你就无法快捷全面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最后,每个特定的专业也有它自己的基础课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许多大学生只热衷于学习最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要求这些方面的基础或经验。这些新技术虽然应该学习,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和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有位同学生动地把这些基础课程比拟为计算机专业的内功,而把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比拟为外功。那些只懂得追求时髦的学生最终只知道些招式的皮毛,而没有内功的积累,他们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的。 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 实践贯通: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上高中时,许多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为什么?有什么用?”的问题,通常,老师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准问”。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不准不问”。在大学里,同学们应该懂得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践、应用如何结合起来,尤其是工科的学生更是如此。 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如果有机会在老师手下做些实际的项目,或者走出校门打工,只要不影响课业,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励的。外出打工或做项目时,不要只看重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有时候,即便待遇不满意,但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我们也值得一试。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实践经验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微软公司希望应聘程序员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有10万行的编程经验。理由很简单:实践性的技术要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不动手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笔试中考高分,而是实践能力。但是,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很惊讶地发现,中国某些学校计算机系的学生到了大三还不会编程。这些大学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确需要更新。如果你不巧是在这样的学校中就读,那你就应该从打工、自学或上网的过程中寻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网上可以找到许多实践项目,例如,有一批爱好编程的学生建立了一个讨论软件技术的网站(),在其中共享他们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成功举办了很多次活动(如在各大高校举办校园技术教育会议),还出版了帮助学生提高技术、解答疑难方面的图书,该网站有多位成员获得了“微软最有价值的专家”的称号。 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曾深入论述了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学习,而是为了“享受”而学习了。在“第三封信”中,我也曾谈到我自己是如何在大学期间放弃了我不感兴趣的法律专业而进入我所热爱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的。 有些同学问我,如何像我一样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呢?我觉得,首先要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作自己的爱好;不要以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亲身体验它并用自己的头脑作出判断;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例如,喜欢玩网络游戏并不代表你会喜欢或有能力开发网络游戏;不要以为有兴趣就意味着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不过,你可以尽量寻找天赋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如果你对数学有天赋但又喜欢计算机专业,那么你完全可以做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最好的寻找兴趣点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惟有接触你才能尝试,惟有尝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的专家学者。当年,如果我只是乖乖地到法律系上课,而不去尝试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我就不会去计算机中心打工,也不去找计算机系的助教切磋,就更不会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通过开拓视野和接触尝试,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时就可以去尝试转系的可能性、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或旁听相关课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其实,本科读什么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正如我所强调的那样,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培养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只要具备了这种能力,即使从事的是全新的工作,你也能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有些同学后悔自己在入学时选错了专业,以至于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力;有些同学则因为追寻兴趣而“走火入魔”,毕业后才发现荒废了本专业的课程;另一些同学因为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对本专业抱有偏见,就以兴趣为借口,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专业。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在大学中,转系可能并不容易,所以,大家首先应尽力试着把本专业读好,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此外,一个专业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也许你对专业里的某一个领域会有兴趣。现在,有很多专业发展了交叉学科,两个专业的结合往往是新的增长点。因此,只要多接触、多尝试,你也许就会碰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数字笔”的发明人王坚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用户界面的研究,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从本科到博士所学的都是心理学专业,而用户界面又正是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就算你毕业后要从事其他的行业,你依然可以把自己的专业读好,这同样能成为你在新行业中的优势。例如,有一位同学不喜欢读工科,想毕业后进入服务业发展,我就建议他先把工科读好,将来可以在服务业中以精通技术作为自己的特长。 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有一本书的作者曾访问了几百个成功者,问他们有哪件事是他们今天已经懂得,但在年轻时却留下了遗憾的事情。在受访者的回答中,最多的一种是:“希望在年轻时就有前辈告诉我、鼓励我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相比之下,兴趣固然关键,但志向更为重要。例如,我的志向是“使影响力最大化”,多年以来,我有许多兴趣爱好,如语音识别、对弈软件、多媒体、研究到开发的转换、管理学、满足用户的需求、演讲和写作、帮助中国学生等等,兴趣可以改变,但我的志向是始终不渝的。因此,大家不必把某种兴趣当作自己最后的目标,也不必把任何一种兴趣的发展道路完全切断,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实在必要时再作出最佳的抉择。志向就像罗盘,兴趣就像风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可以让你驶向理想的港湾。 积极主动:果断负责,创造机遇 创立“开复学生网”时,我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帮助自己”。但让我很惊讶的是,更多的学生希望我直接帮他们作出决定,甚至仅在简短的几句自我介绍后就直接对我说:“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难道一个陌生人会比你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我慢慢认识到,这种被动的思维方式是从小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被动的人总是习惯性 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如果你有一技之长,比如ps高手,你可以再网上开个小店,专门为人进行ps制作,收入不菲。如果你喜欢玩,你可以做游戏代练,但我不认为这样的大学有什么意义。我刚刚毕业,可以负责的告诉你,大学的意义不在于你在学校挣了多少钱,而是在大学里学了多少本领,获得了多少阅历,形成了怎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你毕业的时候,一方面你成绩优秀,另一方面社会阅历丰富,那么说你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大学生。这俩点缺一不可。学习真的很重要,这一点你大四才会体会到。社会阅历就有非常多的方式了,社团、兼职、体育等等,都是途径。记住一点,不要虚度

首先,恭喜你考上本科,不用再像高中那么累,其次,顺便打击下你,对你意志的考验来了,看你自己在独自的环境下怎么自我实现。电脑网络之类赚钱?代练咯,不然打金咯。都可以啊接触异性?胆大心细脸皮厚~你做到这三点,一定手到擒来~

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继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第二封信、第三封信之后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发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中国青年》的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 通过新华文摘杂志社李朱编辑的介绍,我知道了《中国青年》杂志是目前国内最受青年朋友欢迎和喜爱的杂志。所以,我希望通过你们这个平台来和青年朋友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其实,我本人一直乐于和在校大学生交流观点、看法。我与中国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始于1990年,当时我到了很多高校,每次演讲结束,满屋子学生都不愿离去。他们不停地抛出问题。我被大学生渴望成才的热情感动了。之后,只要学生们给我写信,或者邀请作演讲,我能做的,都会不遗余力。而且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时,也不断有在研究院工作或实习的学生来问我各种问题。我发现中国大学生更多的是对生活本身迷失了方向,他们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却没有人指导他们。也许因为我父亲就是一个老师,我非常想帮助这些大学生。 2000年,我突然萌发冲动,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讨论了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就大学生如何对待机遇、学业、工作、他人、自己等问题,阐述了个人意见。 第一封信后,有无数人来信表达观点和表示感谢,于是我决定继续写第二封、第三封甚至第四封。如果说第一封信谈的是学生的基本素质,那第二封主要谈的是领导者的重要品质及有关人才和人才培养的话题,是为那些希望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事业成功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领导艺术的人所写的。 第三封信之前,我和中国学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导人才而展开的。但2004年初发生的马加爵事件让我发现许多的中国学生需要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 于是有了第三封信。这封信是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希望帮助读者理解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写第一封信前,很多人劝我说这样做会被认为不务正业,是在做我分外的事情,但我还是写了。回美国后,这封信和后来的两封信让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在中国所做的最有影响力的事。坦诚地说,自己在中国软件界的影响力并没有给中国大学生写的四封信的影响力那么大。 最后,我相信我们的合作是愉快而圆满的! 李开复 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的。在这封信中,我想对所有同学说: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编者注)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作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的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余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网站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 我曾经说过,中国学生的一大优势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数学、物理等。但是,最近几年,同学们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例子(如丁磊、陈天桥等)之后,也迫切希望能驶上成功的快车道。这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速成的浮躁风气。有许多大学生梦想在毕业后就立即能做“经理”“老板”,还有许多大学生入学时直接选择了“管理”专业,因为他们认为从这样的专业毕业后马上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不少学生进入了管理专业后,才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其实,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地方,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就能走上领导岗位。无论同学们所学的是哪个专业,大学毕业才是个人事业的真正开始。想做企业领导或想做管理工作的同学也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首先在人品方面学会做人,在学业方面打好基础。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最后,在中国的许多大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很多学生在高中时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到了大学里,一旦发现本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就会彻底放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他们看不出数学知识有什么现实的应用或就业前景。但大家不要忘记,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例如,要想学好计算机工程专业,那至少要把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等)、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数学分析学好;要想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可能还需要更高的数学素养。同时,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几何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用演绎、推理来求证和思考的方法;通过学习概率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避免钻进思维的死胡同,该如何让自己面前的机会最大化。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把数学学好,不能敷衍了事。学习数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多门数学课程,而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数学,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21世纪里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只为了考过四级、六级而学习英语,有的同学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求职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等于崇洋媚外。其实,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个与国际脱节的人,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软件行业里,不但编程语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最重要的教材、论文、参考资料、用户手册等资源也大多是用英文写就的。学英语绝不等于崇洋媚外。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学好英语才是真正的爱国。 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也高分考过四级、六级、托福,但是留学美国后上课时却很难听懂课程内容,和外国同学交流时就更加困难。我们该如何学好英语呢?既然英语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那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学”不“用”,更不能只靠背诵的方式学习英语。读书时,大家尽量阅读原版的专业教材(如果英语不够好,可以先从中英对照的教材看起),并适当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文,这可以同时提高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其次,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直接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对话。现在有很多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了学中文,很愿意与中国学生对话、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此外,大家不要把学英语当作一件苦差事,完全可以用有趣的方法学习英语。例如,可以多看一些名人的对话或演讲,多看一些小说、戏剧甚至漫画。初学者可以找英文原版的教学节目和录像来学习,有一定基础的则应该看英文电视或电影。看一部英文电影时,最好先在有字幕的时候看一遍,同时查考生词、熟悉句式,然后在不加字幕的情况下再看一遍,仅靠耳朵去听。听英文广播也是很好的练习英文听力的方法,大家每天最好能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收听广播并尽量理解其中的内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录下来反复收听。在互联网上也有许多互动式的英语学习网站,大家可以在网站上用游戏、自我测试、双语阅读等方式提升英语水平。总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是学习英语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虽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懂得计算机原理和编程知识,但所有大学生都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都应能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识。在21世纪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不学好计算机,你就无法快捷全面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最后,每个特定的专业也有它自己的基础课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许多大学生只热衷于学习最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要求这些方面的基础或经验。这些新技术虽然应该学习,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和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有位同学生动地把这些基础课程比拟为计算机专业的内功,而把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比拟为外功。那些只懂得追求时髦的学生最终只知道些招式的皮毛,而没有内功的积累,他们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的。 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 实践贯通: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上高中时,许多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为什么?有什么用?”的问题,通常,老师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准问”。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不准不问”。在大学里,同学们应该懂得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践、应用如何结合起来,尤其是工科的学生更是如此。 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如果有机会在老师手下做些实际的项目,或者走出校门打工,只要不影响课业,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励的。外出打工或做项目时,不要只看重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有时候,即便待遇不满意,但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我们也值得一试。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实践经验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微软公司希望应聘程序员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有10万行的编程经验。理由很简单:实践性的技术要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不动手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笔试中考高分,而是实践能力。但是,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很惊讶地发现,中国某些学校计算机系的学生到了大三还不会编程。这些大学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确需要更新。如果你不巧是在这样的学校中就读,那你就应该从打工、自学或上网的过程中寻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网上可以找到许多实践项目,例如,有一批爱好编程的学生建立了一个讨论软件技术的网站(),在其中共享他们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成功举办了很多次活动(如在各大高校举办校园技术教育会议),还出版了帮助学生提高技术、解答疑难方面的图书,该网站有多位成员获得了“微软最有价值的专家”的称号。 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曾深入论述了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学习,而是为了“享受”而学习了。在“第三封信”中,我也曾谈到我自己是如何在大学期间放弃了我不感兴趣的法律专业而进入我所热爱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的。 有些同学问我,如何像我一样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呢?我觉得,首先要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作自己的爱好;不要以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亲身体验它并用自己的头脑作出判断;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例如,喜欢玩网络游戏并不代表你会喜欢或有能力开发网络游戏;不要以为有兴趣就意味着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不过,你可以尽量寻找天赋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如果你对数学有天赋但又喜欢计算机专业,那么你完全可以做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最好的寻找兴趣点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惟有接触你才能尝试,惟有尝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的专家学者。当年,如果我只是乖乖地到法律系上课,而不去尝试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我就不会去计算机中心打工,也不去找计算机系的助教切磋,就更不会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通过开拓视野和接触尝试,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时就可以去尝试转系的可能性、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或旁听相关课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其实,本科读什么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正如我所强调的那样,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培养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只要具备了这种能力,即使从事的是全新的工作,你也能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有些同学后悔自己在入学时选错了专业,以至于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力;有些同学则因为追寻兴趣而“走火入魔”,毕业后才发现荒废了本专业的课程;另一些同学因为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对本专业抱有偏见,就以兴趣为借口,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专业。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在大学中,转系可能并不容易,所以,大家首先应尽力试着把本专业读好,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此外,一个专业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也许你对专业里的某一个领域会有兴趣。现在,有很多专业发展了交叉学科,两个专业的结合往往是新的增长点。因此,只要多接触、多尝试,你也许就会碰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数字笔”的发明人王坚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用户界面的研究,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从本科到博士所学的都是心理学专业,而用户界面又正是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就算你毕业后要从事其他的行业,你依然可以把自己的专业读好,这同样能成为你在新行业中的优势。例如,有一位同学不喜欢读工科,想毕业后进入服务业发展,我就建议他先把工科读好,将来可以在服务业中以精通技术作为自己的特长。 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有一本书的作者曾访问了几百个成功者,问他们有哪件事是他们今天已经懂得,但在年轻时却留下了遗憾的事情。在受访者的回答中,最多的一种是:“希望在年轻时就有前辈告诉我、鼓励我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相比之下,兴趣固然关键,但志向更为重要。例如,我的志向是“使影响力最大化”,多年以来,我有许多兴趣爱好,如语音识别、对弈软件、多媒体、研究到开发的转换、管理学、满足用户的需求、演讲和写作、帮助中国学生等等,兴趣可以改变,但我的志向是始终不渝的。因此,大家不必把某种兴趣当作自己最后的目标,也不必把任何一种兴趣的发展道路完全切断,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实在必要时再作出最佳的抉择。志向就像罗盘,兴趣就像风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可以让你驶向理想的港湾。 积极主动:果断负责,创造机遇 创立“开复学生网”时,我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帮助自己”。但让我很惊讶的是,更多的学生希望我直接帮他们作出决定,甚至仅在简短的几句自我介绍后就直接对我说:“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难道一个陌生人会比你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我慢慢认识到,这种被动的思维方式是从小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被动的人总是习惯性

新华社副总编辑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

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副社长:何平、马胜荣、鲁炜、崔济哲,纪检组长:李洪峰,秘书长:张锦,副秘书长:姚光,总编室副总编辑:俱孟军、夏林、刘江、周树春、彭树杰。

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创建于1931年11月,1937年改现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新华社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目前正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而奋斗。

全社从事新闻报道、经营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职工逾万人。

新华社总社设在中国首都北京。

全社的新闻采集和处理系统由总社、国内分社、国外分社三部分组成。

总社除总编辑室外,还设有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音像新闻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新闻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

在国内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5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海外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

同时,分别在香港、墨西哥城、内罗毕、开罗、巴黎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及法语地区等五个可以直接向国外发稿的总分社。

新华社拥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网络等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多手段的新闻报道和发布体系。

在国内,每天通过专线分别向中央、省市、地县、晚报、专业报和电台、电视台播发各类新闻信息稿件,用中、英、法、西、俄、阿、葡7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的向世界各地提供各类新闻信息,总字数为400多万字。

目前,新华社已在海内外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新闻信息用户网络,并与近百个国家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订了新闻交换合作协议。

成立于1993年的新华社音像中心,为各级电视台和广大音像制品订户提供多品种的新闻、专题类节目。

新华社编辑出版20多种报刊,包括《新华每日电讯》(日报)、《新华社外文电讯稿》(英、法、西、阿、俄)、《参考消息》(日报)、《经济参考报》(日报)、《中国证券报》 (日报)、《上海证券报》(日报)、《了望》(周刊)、《半月谈》 (半月刊)、《环球》(半月刊)、《中国记者》(月刊)、《 摄影世界》(月刊)、《证券投资》(周二刊)、《农村大世界》(月刊)、《中国图片》(季刊)、《中国年鉴》(中、英文版)等。

其中《参考消息》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半月谈》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

新华社所属的新华出版社每年出版以新闻和时事政治为主的各类图书400余种。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新华社的通讯技术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包括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新闻通讯、经济信息、资料检索等10多个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拥有包括卫星通讯和互联网在内的传输网络,卫星通讯传输网络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香港、纽约、巴黎、伦敦为转发中心,覆盖全国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通信体系。

近几年来,新华社的经营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新华社所属的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新闻发展公司、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中国图片社、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杭州国际公共关系公司等,在国内同行业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华社还设有新闻研究所、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学院等部门,致力于新闻业务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根据中国 *** 的授权,从1996年开始,新华社又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进行归口管理。

新华网news是新华社主办的新闻网站,有“网上国家队”的称号,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新闻网站。

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邮政编码:100803

电话:

社长和总编辑均为正部长级干部。社长是行政领导,主持全面工作。总编是业务领导,主持日常工作。

新华社的概念: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华社社长的级别:新华通讯社(新华社)是国务院直属机构,与国家广电总局平级,为正部级单位。一般情况:社长,党组书记,总编辑是正部级! 副社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总编辑,秘书长,纪检组长是副部级! 副总编辑和副秘书长是正厅级!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

新华社上海分社副总编辑应该是副厅,上海分社社长应该是正厅级,副总编肯定会比社长低所以说是副厅

新华社高级编辑名单

周锡生,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锡生:男,1954年12月生,江苏武进人, 汉族,中共党员,高级编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留学于希腊亚理士多德大学哲学系。历任新华社国际部编辑,新华社雅典分社记者、首席记者,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新华社华盛顿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2000年初任新华网总裁,2000年9月任新华社网络中心主任。曾获新华社首届“十佳国际编辑”、“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2006年5月任新华社副秘书长兼新华网总裁、总编辑。2006年10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本届中国记协常务理事。2007年9月起任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2011年10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中国记协)副主席。2014年7月,不再担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职务。

@吴学兰 滥竽充数!刚看了吴对乌克兰了局势的点评,太垃圾!没水平!说什么衰败的俄罗斯?!没见识!

吴学兰,女,朝鲜族。1972年2月29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89年9月至1993年8月就读于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1993年8月考入新华社参编部(现为参考消息报社)工作至今。是新华社高级编辑,现主持参考消息报社时政新闻室工作,常年负责参考消息头条的策划与制作工作。其间,1995年至2000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担任客座节目主持人,以采、编、播合一的方式主持《万事精明》《夏娃故事》《早安,北京》等栏目,被评选为最受听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之一。2000年至2002年,任新华社驻莫斯科分社记者。同期,在时事类月刊《环球》杂志开设专栏《红场边缘》,为读者介绍“最真实的俄罗斯”。并为《参考消息》特刊、《国际先驱导报》、《半月谈》、《海外文摘》等刊物撰写了大量稿件。

目前同时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特约时事评论员,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女性电视时事评论员。

央视美女评论员吴学兰,娘家是我们山东临沂罗庄盛庄人。

  • 索引序列
  • 新华文摘编辑
  • 新华文摘编辑部
  • 新华文摘责任编辑李朱
  • 新华社副总编辑
  • 新华社高级编辑名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