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有关余华的研究论文

有关余华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余华的研究论文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至2020年,关于余华及其作品的论文或专著研究大概有50多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但也有部分国外学者的论文。这些研究主要从文学角度,如余华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文学理论;历史角度,如余华的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文化角度,如余华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等。

我刚写完余华的毕业论文,发现关于这个人物的作品创作基本已经被研究透了,写不出什么新意来了,有本书《余华研究资料》,里面将余华研究的精华资料都收集了,很有参考价值,我倒是有个建议,不妨写写余华的现实观及其产生原因探究,应该彻底的话会有突破。余华的创作因对现实的看法不同而前后风格迥异,他的文学现实,生活现实,以及人性现实都是展开研究的内容。

fcnsm 面临崩溃的法律 反对美国 的房价疯狂的了国际饭店看了 看风景价格的来看 见不得分开了个的风格的 国家的感觉就国家开发及开关即可加快各类价格较高 就 的开发的 两个dsl价值观的开始就两个开关家里的客观看了看价格空间广阔。

余华的小说创造了九十年代以来小说的高峰,人们无不是以压抑痛苦的心情读完《活着》的,其同名电影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改拍,在国内外获得了无数大奖。

国外关于研究余华的论文

余华的小说的艺术特色: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四、总结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对我的这篇闲谈之作,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问各位对余华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好! 希望采纳

有的。他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少数在国内外都享有高知名度的作家,而美国又是其作品传播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他在美国的译介研究既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在西方被接受的重要代表。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至2020年,关于余华及其作品的论文或专著研究大概有50多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但也有部分国外学者的论文。这些研究主要从文学角度,如余华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文学理论;历史角度,如余华的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文化角度,如余华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等。

研究余华的论文有什么意义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骑士勋章。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电影。 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还有短篇小说集《黄昏里的男孩》。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最新作品:2005年长篇小说《兄弟》(上)、2006年《兄弟》(下)。余华的出现,为那个时代的文坛,一束灿烂的光芒。他的文字字字使人觊觎,使人战栗。其先期主要描写一些血醒,暴力,以及社会黑暗,而后期,如兄弟,主要通过,描述它那个年代,童年,以及少年,甚至青年的心理及苦难,但也常常,贯穿好几辈的故事。并不使人觉得杂乱,而是让人在阅读中,战栗不已。另一个能对人不经意造成的影响是,我觉得,余华的作品能使任何人,学会感恩,学会怀念,学会感动。其实用一个词就涵盖了,余华作品对我的影响——孝顺。兄弟,我好歹,也写了一会,你给答复啊?就算没有悬赏值,也给个最佳答案呀。 其实关于,余华,你还是自己多看看,他写的真的很好,小弟不才,阐之不尽。最多算杯中之水,其实我现在还正在看《细雨中的呼喊》快看完了,他的作品,其实也被我看的差不多了。自己体会,肯定是最好的,建议,你有闲暇,也去拜读一番。

余华,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1960年4月3日(《四月三日事件》的来源)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鲁院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因陈虹在北京工作,余华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现居浙江杭州。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骑士勋章。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电影。 作品特点: 余华的成名作是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此前他发表了二十几篇小说均没有多少影响,这篇作品发表后,深得李陀等著名评论家的好评,余华于是一举成名。此后,他在《收获》等国内重要刊物上接二连三的发表了多篇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令文坛和读者震撼,在评论家的密切关注下,他很快成为了马原之后中国先锋派小说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由于先锋文本读者甚少,成名之后的余华及时地做出了调整,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作者通过杨飞平淡的叙述口吻,将人性的贪婪,丑恶,冷漠,无情,麻木,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无情地批判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信仰缺失的现实社会,意图唤醒麻木、冷漠、唯利是图的人们。

余华的小说的艺术特色: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四、总结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对我的这篇闲谈之作,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问各位对余华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好! 希望采纳

为什么要研究余华的论文

好呀,,要求有吗?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他的消息观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如果说非得有一个产生的原因,那肯定就是他的经历。

我刚写完余华的毕业论文,发现关于这个人物的作品创作基本已经被研究透了,写不出什么新意来了,有本书《余华研究资料》,里面将余华研究的精华资料都收集了,很有参考价值,我倒是有个建议,不妨写写余华的现实观及其产生原因探究,应该彻底的话会有突破。余华的创作因对现实的看法不同而前后风格迥异,他的文学现实,生活现实,以及人性现实都是展开研究的内容。

与余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余华文学年谱(1983-2014) 1983 (24) 2《“威尼斯”牙齿店》短篇《西湖》第八期3《鸽子.鸽子》短篇《青春》(第十二期) 1984 (25) 1《星星》短篇《北京文学》第一期 2《竹女》短篇《北京文学 》第三期 3《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短篇《北京文学》第四期 4《男儿有泪不轻弹》短篇《东海》第五期 1986 (27) 1《三个女人一个夜晚》短篇《萌芽》第一期 2《老师》短篇《北京文学》第三期 1987 (28) 1988 (29) 1989 (30) 6《虚伪的作品》论文《上海文论》第五期 7《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第一部小说集)小说集作家出版社 1990 (31) 1《偶然事件》短篇《长城》第一期 2《读西西女士的<手卷>》随笔《人民文学》第四期 3《走向真实的语言》论文《文艺争鸣》第一期 4《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论文《外国文学评论》第二期 5《十八岁出门远行》小说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1 (32) 2《呼喊与细雨》(余华第一部长篇小说)长篇《收获》第六期 3《偶然事件》小说集花城出版社 1992 (33) 1《一个地主的死》短篇《钟山》第六期 3《河边的错误》小说集长江文艺出版社 4《在细雨中呼喊》长篇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3 (34) 3《活着》长篇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 (35) 1《战栗》中篇《花城》第五期 2《吵架》短篇《啄木鸟》第四期 3《在桥上》短篇《青年文学》第十期 4《炎热的夏天》短篇《青年文学》第十期5《活着 》长篇台湾麦田出版社 6《活着 》长篇香港博益出版公司 7《活着 》(法文版)长篇法国Hachette出版公司 9《活着 》(荷兰文版)长篇荷兰De Geus出版公司 10《往事与刑罚》(英文版)小说集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 1995 (36) 1《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短篇《收获》第一期 3《女人的胜利》短篇《北京文学》第十一期 4《我为什么要结婚》短篇《东海 》第八期5《战栗》小说集香港博益出版公司 6《余华作品集》(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37) 2《叙述中的理想》随笔《青年文学》第五期 3《长篇小说的写作》论文《当代作家评论》第三期 4《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随笔《读书》第十一期 5《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随笔《天涯》第四期 6《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随笔《作家》第二期 7《三岛由纪夫的写作与生活》随笔《作家》第二期 8《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关于<许三观卖血记>及其它》访谈《作家》第三期 9《许三观卖血记》长篇长江文艺出版社10《许三观卖血记》长篇台湾麦田出版社11《许三观卖血记》长篇香港博益出版公司12《许三观卖血记》(法文版)长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997 (38) 2《我所不认识的王蒙》散文《时代文学》第六期 3《作家与现实》随笔《作家》第七期 4《奢侈的厕所》散文《长城》第一期 5《活着》(意大利文)长篇意大利 Donzelli出版公司 6《折磨》(意大利文)小说集意大利 Einaudi出版公司 7《活着》(韩文版)长篇韩国青林出版社 1998 (39) 2《契科夫的等待》散文随笔《读书》第七期 3《眼睛和声音》散文随笔《读书》第十一期 4《内心之死--关于心理描写之二》散文随笔 《读书》第十二期 6《活着》长篇南海出版公司 7《许三观卖血记》长篇南海出版公司 8《在细雨中呼喊》长篇南海出版公司 9《活着》(德文版)长篇德国Kleet-Cotta出版 10此外在美国,德国,西班牙,荷兰,韩国,日本都有余华的译著出版 1999 (40) 1《“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访谈《当代作家评论》第一期 4《卡夫卡和K》随笔《读书》第十二期5《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随笔《音乐爱好者》第一期 6《黄昏里的男孩》小说集新世界出版社7《战栗》小说集新世界出版社 8《现实一种》小说集新世界出版社 11《我能否相信自己》随笔集人民日报出版社 12《古典爱情》(法文版)小说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3《许三观卖血记》(意大利文)长篇意大利 Einaudi出版公司 14《在细雨中呼喊》(意大利文)长篇意大利 Donzelli出版公司 15《许三观卖血记》( 德文)长篇德国Kleet-Cotta出版 16《许三观卖血记》(韩文)长篇韩国青林出版社 2000 (41) 1《回忆十七年前》散文《北京文学》第九期 2《山鲁佐德的故事》散文《作家》第一期3《网络和文学》散文《作家》第五期 4《文学和民族》散文《作家》第八期 5《内心之死》随笔集华艺出版社 6《高潮》随笔集华艺出版社 7《当代中国文库精读--余华卷》小说集香港明报出版公司 9《世事如烟》(韩文版)小说集韩国青林出版社 10《古典爱情》(法文版)小说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001 (42) 1《没有边界的写作--读胡安.鲁尔福》散文随笔《小说界》第一期 2《灵魂饭》散文随笔《上海文学》第五期3《不衰的秘密文学》散文随笔《大家》第十二期 4《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余华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5《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余华卷》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43) 1《我的文学道路--苏州大学“小说家论坛”上的讲演》访谈《当代作家评论》第四期2《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当代作家评论》第四期 3《这只是千万个卖血故事中的一个》《当代作家评论》第五期 4《自述》《小说评论》第四期 5《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访谈《小说评论》第四期 6《小说的世界》《天涯》第一期 7《文学与记忆》《文学报》2002年3月14 9《灵魂饭》随笔集南海出版公司 10《说话》演讲集春风文艺出版社 11《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自选集云南人民出版社 12《我能否相信自己》随笔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3《灵魂饭》随笔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4《活着》(日文版)长篇日本角川书店 15《在细雨中呼喊》(法文版)长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6《古典爱情》(合集,法文版)小说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003 (44) 1《<说话>自序》散文随笔《当代作家评论》第一期 2《可乐和酒》散文随笔《散文百家》第四期 3《朋友》散文随笔《小说界》第二期 4《什么是爱情》,《歪曲生活的小说》散文随笔《作家》第二期 5《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英文版)长篇美国兰登书屋 6《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随笔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7《黄昏里的男孩》,《世事如烟》,《战栗》小说集台湾麦田出版社 8《在细雨中呼喊》(韩文版)长篇韩国青林出版社 9《世事如烟》(意大利文)小说集意大利 Einaudi出版公司 10《许三观卖血记》(荷兰文)长篇荷兰De Geus出版公司 11《往事与刑罚》(挪威语)小说集挪威Tiden Norsk Forlag出版公司 2004 (45) 1《阅读,音乐与小说创作》散文随笔《作家》第十一期 2《文学中的现实》散文随笔《上海文学》第五期 3《远行的心灵》散文随笔《花城》第五期 4《余华作品系列》(十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5《许三观卖血记》(德文)长篇小说德国btb出版社 6《呼喊与细雨》长篇小说台湾麦田出版社 2005 (46) 1《西.伦茨的<德语课>》随笔《上海文学》第三期 2《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随笔《上海文学》第三期 3《致保罗先生》随笔《作家》第四期 4《一个作家的力量》随笔《小说界》第六期 5《文学作品中有跳动的心脏》随笔《编辑学刊》第五期 6《余华:<兄弟>这十年》访谈《作家》第十一期7《兄弟》(上)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 8《兄弟》(上)长篇小说台湾麦田出版社9《古典爱情》(越南文)小说集越南文学出版社 2006 (47) 1《兄弟》(下)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回到现实,回到存在--关于长篇小说<兄弟>的对话》访谈《南方文坛》第三期 3《<兄弟>夜话》访谈《小说界》第三期4《一九八六》(法文版)中篇 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5《大仲马的两部巨著》随笔《编辑学刊》第一期 6《执着阅读》随笔《大学时代》第四期7《古典爱情》(九元丛书)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9《兄弟》(下)长篇台湾麦田出版社10《现实一种》小说集台湾麦田出版社11《鲜血梅花》小说集台湾麦田出版社12《战栗》小说集台湾麦田出版社 13《一九八六》(法文版)中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4《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法文版)短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5《活着》(瑞典文)长篇瑞典Ruin出版社16《兄弟》(越南文)长篇越南人民公安出版社 17《许三观卖血记》(越南文)长篇越南人民公安出版社 2007 (48) 1《录像带电影》散文《西湖》第二期 2《日本印象》散文《西湖》第二期 3《文学不是空中楼阁》散文随笔《文艺争鸣》第二期 4《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散文随笔《读书》第九期 5《飞翔与变形》散文随笔《收获》第五期6《阅读与写作》散文随笔《上海文学》第十二期 7《从大仲马说起》散文随笔《西部》第十一期 8《三十岁后读鲁迅》访谈《青年作家》第一期 9《“混乱”与我们时代的美学》访谈《上海文学》第三期 10《我能否相信自己》随笔集明天出版社 11《在细雨中呼喊》(英文版)长篇美国兰登书屋 12《许三观卖血记》(瑞典文版)长篇瑞典Ruin出版社 13《许三观卖血记》(希伯来文)长篇以色列Am Oved出版社 14《兄弟》(韩文版)长篇韩国人文主义者出版社 2008 (49) 1《兄弟》(法文版)长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兄弟》(英文版)长篇英国 3《兄弟》(日文版)长篇日本 4《我写下了中国人的生活--答美国批评家William Marx问》《作家》第一期 5《流行音乐的力量》《视野》第二期 6《轻盈的才华》《作家》第七期 7《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作家》第十期 8《有恒》《风后的心》《我的小鸟》《月城姑娘》诗歌《凉山文学》(第一期 9《中国早就变化了》《作家》第十五期 2009 (50) 1《飞翔和变形--关于文学作品中的想象之一》《文艺争鸣 》第一期 2《生与死,死而复生--关于文学作品中的想象之二》《文艺争鸣 》第一期 3《细节的合理性》《文艺争鸣 》第六期4《两位学者的肖像--读马悦然的<我的老师高本汉>>《作家》第十九期 5《“80后作家在对社会撒娇”》《羊城晚报》12月6号 6《被遗忘的革命》《纽约时报》5月31号7《兄弟》(英文版)长篇小说美国 Pantheon出版公司 8《兄弟》(德文版)长篇小说 9《兄弟》(意大利文版)长篇小说 10《兄弟》(西班牙文版)长篇小说 11《十八岁出门远行》(法文版合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010 (51岁) 1《一个记忆回来了》《文艺争鸣》第一期2《当德国成为领跑者》《京华时报》2010年7月6号 3《我想写出一个国家的疼痛》访谈《东吴学术》创刊号 4《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法文版)随笔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011 (52) 1《文学与经验》《文艺争鸣》第一期 2《文学中的现实和想象力》《延河》第三期 3《消费的儿子》《视野》第十二期 4《给赛缪尔.费舍尔讲故事》《大方》第二期 5《文学:想象,记忆与经验》复旦大学出版社 6《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随笔集台湾 7《十个词汇里的中国》(英文版)随笔集美国 2012 (53) 1《我们的安魂曲》《全国新书目》第三期 2013 (54) 1《<失忆>读后》《东吴学术》第二期 2《很生气》《纽约时报》评论版4月11号3《第七日》长篇小说新星出版社 4《间奏:余华的音乐笔记》随笔集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55) 1《小记童庆炳老师》随笔 《南方文坛》第一期 说明:《余华文学年谱》列表主要根据《余华文学年谱》(刘琳 王侃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一版一印)整理而成,时间截止到2014年(55岁),查阅方便直观;余华年龄仍采用书中年龄;书中有的作品发表前后重复,以前面为准;并对书中的遗漏(主要是1993年《活着》和1996年《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进行了补充;但仍可能有错误或遗漏,仅供参考!谢谢!

专著:普通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标准、汇编、古籍、多卷书、丛书等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3、析出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普通图书中析出的文献、会议文集中析出的文献等)、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报纸中析出的文献等)本硕博论文常写的参考文献就是从会议文集、期刊等专著、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因为我们大部分时候只是参考某某会议、某某期刊的某篇论文。4、专利文献: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年度索引等5、电子文献: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fcnsm 面临崩溃的法律 反对美国 的房价疯狂的了国际饭店看了 看风景价格的来看 见不得分开了个的风格的 国家的感觉就国家开发及开关即可加快各类价格较高 就 的开发的 两个dsl价值观的开始就两个开关家里的客观看了看价格空间广阔。

  • 索引序列
  • 有关余华的研究论文
  • 国外关于研究余华的论文
  • 研究余华的论文有什么意义
  • 为什么要研究余华的论文
  • 与余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