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可以帮忙
EQ3090自卸车的总体设计注塑模具闹钟后盖设计轿车的制动系统设计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液压伺服系统设计双梁起重机毕业设计论文轿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垫片级进模设计外罩塑料模设计推动架的钻床夹具设计透明塑料盒热流道注射模设计数控机械设计论文汽车起重机主臂的毕业论文汽车覆盖件及塑料模具设计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矿石铲运机液压系统设计机械手夹持器毕业设计论文及装配图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毕业论文立体车库设计滑座装配设计自动导引小车(AGV)系统的设计重庆长安CM8后地板工位焊装夹具设计变速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拨叉(CA6140车床)夹具设计油壶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400型水溶膜流研成型机设计推动架夹具设计基于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型的手机外型快速设计某高层行政中心建筑电气设计螺旋输送机设计卷扬机传动装置设计带式输送机毕业设计冲压模具设计catia逆向车模处理与Proe实体重建超精密数控车床关键部件的设计注塑模-圆珠笔笔盖的模具设计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 数控多工位钻床设计柴油机喷油泵的专用夹具设计齿辊破碎机详细设计齿辊破碎机详细设计带式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带式输送机的PLC控制典型零件的加工艺分析及工装夹具设计电子钟后盖注射模具设计风力发电机设计论文攻丝组合机床设计鼓式制动器毕业设计花生去壳机毕业设计活塞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静扭试验台的设计矿井水仓清理工作的机械化冷冲模设计普通卧式车床数控改造传动剪板机设计汽车差速器及半轴设计切管机毕业设计清车机毕业设计清新剂盒盖注射模设计双螺杆压缩机的设计提升机制动系统填料箱盖夹具设计洗衣机机盖的注塑模具设计铣床的数控x-y工作台设计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钥匙模具设计轴向柱塞泵设计组合件数控车工艺与编程五金-冲大小垫圈复合模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斗式提升机设计提升机制动系统设计双螺杆压缩机的设计液压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FX2N在立式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万能铣床PLC控制设计
刮目相看!中国花7亿造全球“最大”船用柴油机,向科研人员致敬
我这里有,我正好在写造船史方面的论文,但是挺多的。你具体是哪个方面,或者哪个时期,我挑选以后发给你吧! 已经发过去了,请查收!分两个压缩包!
提供一些内燃机车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机车主电路接地判断与查找 2、机车无流无压的分析与处理3、机车动轮擦伤原因分析及防止 4、励调器在内燃机车上的应用5、柴油机飞车原因分析 6、机车运用中突然停机的分析与处理7、JZ—7机车制动系统的改进 8、电喷系统在柴油机上的应用9、东风4B内燃机车空气滤清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10、机车轮缘喷油器的改进 11、联合调节器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12、异步牵引电动机恒功率调节的分析 13、LKJ—2000型监控装置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14、DF4B内燃机车辅助传动系统交流化研究 15、提高机车粘着重量利用率的措施16、东风4B内燃机车抱轴瓦辗片故障分析及对策 17、增压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8、机车行车安全 24、铁路内燃机车修理制度研究25、内燃机车车体损伤形式分析 26、内燃机车气缸活塞部件损伤分析27、内燃机车维修制度发展研究 28、内燃机车节能研究29、内燃机车实行部分状态修研究 30、降低内燃机车运用成本研究31、机务段布局设计 33、内燃机车维修研究34、机车制动系统研究 35、DF4型机车机油压力低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43、重载列车制动计算方法的探讨 45、货运内燃机车交路调整的探讨46、内燃机车柴油机运行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 47、内燃机车柴油机连杆无损探伤工艺研究48、机车柴油机故障诊断的趋势分析方法探讨 49、机车司机室人机工程分析50、计算机在内燃机车上的应用 51、机车轴承的故障诊断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理论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有两点需注意:1.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2.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二.燃烧是关键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在此不讨论,汽车画报曾做过介绍)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完成这4个过程,发动机运转两周。理解4冲程过程如下1.活塞在顶部开始,进气阀打开,活塞往下运动,吸入油气混合气2.活塞往顶部运动来压缩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更有威力。3.当活塞到达顶部时,火花塞放出火花来点燃油气混合气,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运动。4.活塞到达底部,排气阀打开,活塞往上运动,尾气从汽缸由排气管排出。注意:内燃机最终产生的运动是转动的,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最终由曲轴转化为转动,这样才能驱动汽车轮胎。三.汽缸数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上面所描述的是单汽缸的运动过程,而实际应用中的发动机都是有多个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较常见)。我们通常通过汽缸的排列方式对发动机分类:直列、V或水平对置(当然现在还有大众集团的W型,实际上是两个V组成)。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发动机在顺滑性、制造费用和外型上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配备在相应的汽车上。四.排量混合气的压缩和燃烧在燃烧室里进行,活塞往复运动,你可以看到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来度量。汽车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间。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一般来说,排量表示发动机动力的大小。所以增加汽缸数量或增加每个汽缸燃烧室的容积可以获得更多的动力。五.发动机的其他部分凸轮轴 控制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火花塞 火花塞放出火花点燃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发生。火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放出。阀门 进气、出气阀分别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来吸入油气混合气和排出尾气。在压缩和燃烧时,这两个阀都是关闭的,来保证燃烧室的密封。活塞环 在气缸壁和活塞中提供密封:1.防止在压缩和燃烧时油气混合气和尾气泄漏进润滑油箱。2.防止润滑油进入汽缸内燃烧。大多“烧机油”的汽车就是因为发动机太旧:活塞环不再密封引起的(尾气管冒青烟)活塞杆 连接活塞环和曲轴,使得活塞和曲轴维持各自的运动。润滑油槽 包围着曲轴,里面有相当数量的油汽油的分类90号、93号、97号是三种标号的无铅汽油(现在的汽油早已告别了有铅的时代),此外还有95号,100号等。不同的标号指的是此标号汽油辛烷值的大小,如:93号汽油,指汽油的辛烷值是93,而辛烷值又表示此标号汽油的抗爆性,汽油的标号越高,也就是辛脘值含量越高,越不容易发生爆燃,也就是说燃烧时发动机的抗爆性越好。应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选用汽油,压缩比高的车辆应该选用高标号汽油,从而保证在发动机不发生爆燃的情况下动力输出最佳、成本最低。压缩比是指发动机气缸的总容积(即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压缩比=气缸的总容积/燃烧室容积)。压缩比是发动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参数,它表示活塞在下止点压缩开始时的气体体积与活塞在上止点压缩终了时的气体体积之比。从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来说,压缩比应该越大越好。压缩比高,动力性好、热效率高,车辆加速性、最高车速等会相应提高。但是受汽缸材料性能以及汽油燃烧爆震的制约,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又不能太大。通常,压缩比在7.5~8.0应选用90号车用汽油;压缩比在8.0~8.5应选用90号~93号车用汽油;压缩比在8.5~9.5应选用93号~95号车用汽油;压缩比在9.5~10应选用95号~97号车用汽油。一般可以在汽车说明书中查到压缩比,除说明书以外,有的车辆生产厂也会在油箱盖内侧标注推荐使用的燃油标号。车主应严格按发动机不同的压缩比,选用相应标号的车用汽油,才能使发动机发挥出最佳的效能。如使用比规定要求低号数的无铅汽油,发动机将出现爆震现象。一般在急加速及爬坡时出现爆震现象,如果由于汽油标号低,使发动机长期出现爆震,将会损坏发动机,甚至打坏活塞、缸体等。但是选择汽油也不是标号越高越好,汽油标号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发动机的压缩比。压缩比、点火提前角等参数已经在发动机电脑中设置,车主只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选择汽油就没有问题。盲目使用高标号汽油,其高抗爆性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也会造成金钱的浪费。如果查不到自己车辆的压缩比,请尽量使用高标号汽油,以免对你的爱车造成伤害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有何不同两篇论文请参考
机械类毕业设计类资料你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九爱图纸或者9icad,网站里面有上万机械图纸和上千套机械毕业设计(图纸+说明书),相信这些资料对你做毕业设计一定会有帮助的。
现在的论文大多都要钱的,免费的很少啊。我都找了好长时间了,是关于减速器壳的工艺设计。都要钱的,郁闷!
你还是别找人帮你代写了,你要相关的资料我可以帮你下载一些。
目前只找到《船舶柴油机》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其他的还没找到
我这里有,我正好在写造船史方面的论文,但是挺多的。你具体是哪个方面,或者哪个时期,我挑选以后发给你吧! 已经发过去了,请查收!分两个压缩包!
盐城群盛环保和杭州云天荣业还有盐城科德科技这几个公司做这种设备比较有经验,可以根据你实际情况予以实际。你可以百度一下
为了提高船舶的操纵性,满足船舶狭水道低速航行及靠离码头等各种机动工况的需要,船舶侧向推进器(side thruster)装置在各种类型的船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现代大型海洋运输船舶、港内作业船舶、海洋工程船舶等等,我整理的这一篇文章就是关于船舶推进器装置的使用与管理的论文,有这一方面兴趣的同学们不妨看一看哦!
摘要: 为了提高船舶的操纵性,满足船舶狭水道低速航行及靠离码头等各种机动工况的需要,船舶侧向推进器 (sidethruster)装置在各种类型的船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现代大型海洋运输船舶、港内作业船舶、海洋工程船舶、海洋石油服务船(三用船)的靠离平台作业,采用单手柄操纵方式(ioystiek),即用一个手柄就能综合操纵电动舵、桨和侧推器,能方便地操作;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0Sitioningsystem,Dp),使船舶定位在预先设定的位置。相对而言,由于平时船舶侧推装置使用时间较短,管理上易产生疏忽大意,导致各种故障的发生。因此根据本人长期从事对船舶侧推装置使用与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探讨。
关键词: 船舶;侧推器;使用与管理
1 、船舶推进器
船舶推进器是船舶上提供推力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将船舶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转换成推力,推进船舶。推动船舶前进的机构。它是把自然力、人力或机械能转换成船舶推力的能量转换器。推进器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主动式和反应式两类。靠人力或风力驱船前进的纤、帆(见帆船)等为主动式,桨、橹、明轮、喷水推进器、螺旋桨等为反应式。现代运输船舶大多采用反应式推进器,应用最广的是螺旋桨。
在19世纪30年代,瑞典的前任军官约翰•爱立信和英国工程师弗兰西斯•佩蒂特•史密斯两人都设计过用螺旋桨推进的船。他们从古希腊人那儿得到启发。古希腊人使用阿基米德螺旋,即一种"瓶塞钻"状装置来提水。佩蒂特•史密斯的试验是成功的,他建造了一艘有木制螺旋桨的船,螺旋桨的一部分突然折断了。奇怪的是,这个木制螺旋桨变短了,船反而走得更快了。这说明变短的木制螺旋桨推进效率高度。
布鲁内尔工程师受到启发,在他设计、建造的"大不列颠号"上使用了螺旋桨推进器。这艘螺旋桨推进的轮船在1845年第一次横渡了大西洋。螺旋桨推进器在船舶上广泛采用。
船舶螺旋桨是一种水螺旋桨,其原理是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水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螺旋桨桨叶像一小段机翼,桨叶上的水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即船舶推进力。
在普通螺旋桨的基础上,为了改善性能,更好地适应各种航行条件和充分利用主机功率,发展了以下几种特种螺旋桨。①可调螺距螺旋桨:简称调距桨,可按需要调节螺距,充分发挥主机功率;提高推进效率,船倒退时可不改变主机旋转方向。螺距是通过机械或液力操纵桨毂中的机构转动各桨叶来调节的。调距桨对于桨叶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好,在拖船和渔船上应用较多。对于一般运输船舶,可使船-机-桨处于良好的'匹配状态。但调距桨的毂径比普通螺旋桨的大得多,叶根的截面厚而窄,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其效率要比普通螺旋桨低,而且价格昂贵,维修保养复杂。②导管螺旋桨:在普通螺旋桨外缘加装一机翼形截面的圆形导管而成。此导管又称柯氏导管。导管与船体固接的称固定导管,导管被连接在转动的舵杆上兼起舵叶作用的称可转导管。导管可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这是因为导管内部流速高、压力低,导管内外的压力差在管壁上形成了附加推力;导管和螺旋桨叶间的间隙很小,限制了桨叶尖的绕流损失;导管可以减少螺旋桨后的尾流收缩,使能量损失减少。但导管螺旋桨的倒车性能较差。固定导管螺旋桨使船舶回转直径增大,可转导管能改善船的回转性能。导管螺旋桨多用于推船。③串列螺旋桨:将两个或三个普通螺旋桨装于同一轴上,以相同速度同向转动。当螺旋桨直径受限制时,它可加大桨叶面积,吸收较大功率,对减振或避免空泡有利。串列螺旋桨重量较大,桨轴伸出较长,增加了布置及安装上的困难,应用较少。④对转螺旋桨:将两个普通螺旋桨一前一后分别装于同心的内外两轴上,以等速反方向旋转。因可减小尾流旋转损失,效率比单桨略高,但其轴系构造复杂,大船上还未应用。⑤直叶推进器:由4~8片垂直的桨叶组成。直叶推进器上部呈圆盘形,桨叶沿圆盘周缘均匀安装,圆盘底与船壳板齐平相接,圆盘转动时,叶片除绕主轴转动外,还绕本身的垂直轴系摆动,从而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所以可使船在原地回转,不必用舵转向,船倒退时也不必改变主机转向。但因机构复杂,价格昂贵,桨叶易损坏,仅用于少数港务船或对操纵性能有特殊要求的船上。
2 、船舶侧推器装置的分类
按侧推器安装在船舶上的位置分:侧推器安装在船脂,称为舶侧推(bowthruster)。侧推器安装在船娓,称为舰侧推(sternthruster)。按侧推器数目分:一个侧推器,大多数在船舷;两个侧推器,一脆一娓或船循两个;三个侧推器,船舷两个,船娓一个;四个侧推器,两脆两娓。按侧推器驱动方式分:电驱动式侧推器 (eleetriemotor)。柴油机驱动式侧推器(dieslengine) 按螺旋桨螺距是否可变分:螺距固定的,称为定距桨侧推器螺距可变的,称为变距桨侧推器现代船舶的侧推器多数是可调螺旋桨,操作灵活,左右方向的改变及横移力大小的调整只需改变桨叶的螺距角即可。本文以螺距桨是否可变和驱动方式这两个分类特点来讨论侧推器。主要讨论电驱动定距侧推器和电驱动变距侧推器。而柴油机驱动式侧推器在此不作讨论分析。
3 、工作特点及故障分析
3.1电驱动定距桨侧推器
该侧推器是由电动机通过齿轮箱传递螺旋桨动作。其特点是定螺距,正倒车有级变速。结构上较为简单,管理上方便。主要故障:
(1)运行中轴承异常声响
原因:轴承损坏:齿轮箱无油或系统中有空气。
(2)运行中突然停车
原因:电源无电或保险丝烧坏,热保护环节作用(高温保护、热保护继电器动作)。
(3)不能正倒车,不能变速
原因:刹车装置没有松开,直流调速失效(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元件有故障)。
3.2 电驱动变距桨侧推器
该侧推器是驾驶台遥控/原地启动控制,电动机动力输出,液压变螺距。其装置由调距桨、传动轴、调距机构、液压系统,操纵系统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调距桨包括可转动的桨叶,桨毅和桨毅内部装设的转动桨叶的转叶机构等。调距桨的转叶机构是将来自动力油缸的往复运动转变为转动桨叶的回转运动的机构。
传动轴是由电动机(大马达)通过联轴器与立轴相连,立轴与螺旋桨轴经齿轮啮合传动。
调距机构包括产生转动桨叶动力的伺服油缸、伺服活塞、分配压力油给伺服油缸的配油器、给桨叶定位和桨叶位置反馈的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等。其主要任务是调距、稳距以及对螺距进行反馈和指示。
伺服油缸、伺服活塞、分配压力油给伺服油缸的配油器、给桨叶定位和桨叶位置反馈的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等。其主要任务是调距、稳距以及对螺距进行反馈和指示。
操纵系统主要由操纵台、控制和指示系统组成。作用是按预先确定的控制程序来调节调距桨的螺距,以获得所要求的工况。工作特点:操作灵活,反应快,但结构复杂,管理要求相对较高。主要故障:
(1)运行中侧推螺距不能变化或不能动作。
原因:电磁阀卡阻或泄漏,安全阀起跳或泄漏,冷车时正常工作而热态时不能工作,主要由于配油阀泄漏引起的.
(2)侧推单方向动作
原因:电磁阀卡阻,反馈电位器线路破损或绝缘不良。
(3)运行中侧推突然停车
原因:负载超整定值,过载保护停车;电机高温保护停车;螺距限位凸轮动作停车;滤器脏堵,低压停车。
(4)侧推启动失败
原因:电机缺相;电源电压过低;非零螺距启动;低油压保护;启动过程中星形-----三角形转换时间继电器故障;桨叶有异物(水下有异物卡住);侧推带载启动(长期不使用,有海洋生物在桨叶上生长。
(5)侧推启动成功,但冷车时螺距不动作,热车时能动作。
原因:环境温度过低,没有保温,选配油种不适合周围环境温度,即粘温特性差。
(6)电动机绝缘低
原因:侧推舱室通风口有海风海水吸入,舱室排风机转向错误而变成吸风机,电机的烘潮装置失效。
4 、管理上的建议
由于船舶侧推装置体积大,又是水下装置,如何正确地使用和管理,准确地判断故障点,排除故障以减少船舶停航、坞修时间,节约船舶维修成本,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运营率,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4.1 对于电驱动定距桨侧推器:
(1)定期进行控制箱保养;
(2)加强舱室通风:
(3)保持齿轮箱的正常液位;
(4)修理后,齿轮箱加油过程中进行放空气;
(5)保持齿轮箱呼气通畅
4.2 对于电驱动变距浆侧推器
(1)定期进行控制箱保养
(2)保持舱室通风良好;
(3)按操作程序起动侧推;
(4)定期清洗液压油滤器,清洗完毕后放空气;
(5)定期化验油样,或结合坞修更换系统油;
(6)根据区域作业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油种;
(7)尤其在冬季,如渤海湾区域作业,应加强舱室的防冻保温工作;
(8)对于有多个侧推器的船舶,由于各工况不同,对某个长期不使用的侧推,应择时运转,防止海生物生长过多;
(9)对执行小油缸,电位器定期检查螺丝紧固;
(10)对于尸LC控制侧推器,要注意对备用电源(蓄电池)的管理工作
5 、结论
本文对船舶推进器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船舶侧推器的一些故障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手段,对船舶推进器的管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这些看法可能存在一些疏漏,本人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加以改正。
参考文献
[1]申永山.双旋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无刷直流电动机及控制系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2]李代金.水下热动力推进系统闭环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钱程.某五体船推进系统方案设计与操纵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我这里有,我正好在写造船史方面的论文,但是挺多的。你具体是哪个方面,或者哪个时期,我挑选以后发给你吧! 已经发过去了,请查收!分两个压缩包!
张桂芳丧门星
发电原动机单缸排气高温原因分析?发电机单缸排气高温的原因有:(1)油头雾化不好引发不完全燃烧(包括启阀压力低、漏油及喷孔堵塞);(2)气缸、活塞工况不佳,扫气压力或压缩压力太低;(3)排气阀漏气或排气腔结碳严重;(4)高压油泵柱塞偶件过度磨损,调节齿条松动或定时滞后;(5)排烟温度表显示不正确。 发电原动机单缸排气低温的原因分析?发电机单缸排气低温的原因有:(1)高压油泵内磨损严重造成内泄漏使供油量不足;(2)高压油泵调节齿条松动;(3)进气阀或排气阀严重烧蚀以致该缸无法发火;(4)高压油泵出油阀漏或卡在开位;(5)单缸供油定时超前;(6)排烟温度表坏了。 发电机透平多长时间进行解体检修?如何检修?(1)通常透平解体检修的时间应按相应的说明规定进行。并应根据排气温度、扫气压力、运转时否平稳、有无不正常噪音等判断透平工作正常与否,而提前拆检。(2)检修时拆装步骤可根据说明书要求,应严格按照要求的拆装顺序进行,拆出后转子可泡在肥皂水中半小时,再清洗干净。(3)注意事项:a. 拆出的轴承应泡在干净的透平油中;b. 拆装过程中应保护好转子叶片,防止碰伤和刮伤;c. 按要求拆之前先测量“K”值,保证安装后“K”值不变,并用手拨动轮子能平滑转动。 发电机连杆大端轴承轴瓦磨损过限应如何处理?如何判断过限:(YANMAR机为例)(1)出铜面积>30%;(2)比新瓦厚度小0.04mm以上的。如何处理:(1)更换备件,一般上下瓦应同时更新;(2)(除非是因轴瓦已烧损)在没有新备件时,仅仅是‘露铜’超过30%的旧瓦可暂代用。 如何对发电原动机油系统滑油进行分滤?多长时间进行?如何用压铅法测量发电机的主轴承间隙?(1)松开轴承压盖螺栓,拆出轴承上盖。(2)拿两条铅丝,用手弯成波浪型,截取长度约为轴颈圆周三分之一长。(3)擦干净轴颈和上轴瓦表面,把两铅丝分别用牛油沾放在上瓦上或主轴颈上,前后各一根摆在离边缘约四分之一的总宽度处。(4)装上轴承上盖。按要求分步均匀上紧螺栓。(5)重新松掉螺栓,拆下轴承盖,取出铅丝,用千分尺分别在铅丝中部及两端各测取三个厚度,前后共六个点取平均值即为该轴承的间隙。 怎样判断发电机喷油器雾化质量的好坏?雾化质量的检查包含三项内容:(1)启阀压力:在试验台上测量启阀压力与规定值是否相符;(2)密封性检查:包括针阀与针阀体圆柱面、针阀与阀座锥面两处密封性。通过泵油至略低于启阀压力,停止泵油后观察油压降落的速度,此速度不能大于规定范围。同时观察或触摸喷孔处有否滴漏发生(一般连续泵油3次后停下检查),若喷孔处只有轻微潮湿而无燃油滴漏者为密封性良好。(3)雾化质量:在试验台上手动泵油时细心观察喷柱形状、数目、油滴细度和分布情况,注意查看在达到启阀压力之前和喷射之后喷孔处有否燃油滴漏。良好的雾化质量应是喷注符合要求,并且无油滴涌出或渗漏。整个喷射过程伴有清脆的吱吱声。 发电机曲柄箱内部检查通常检查哪些项目?曲柄箱内部检查的内容主要有:(1)边盘车边用螺丝刀拨动连杆,看连杆大端轴承是否活络。(2)用手锤检查曲柄箱内部各螺丝的紧固情况,包括连杆螺栓和锁紧螺丝,主轴承固紧螺栓或撑杆螺栓。(3)检查缸套有否漏水及缸套内表面状况。(4)手动泵油检查各润滑点出油是否正常,活塞冷却油喷嘴出油是否正常。(5)检查滑油质量是否良好(颜色、气味、手感)。(6)检查油底壳有否杂质、水迹、机箱有否漏水。影响柴油机喷油器雾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燃油雾化的因素主要有:(1)喷油压力。(2)喷孔构造。(3)燃油品质。(4)喷射背压。(1)先把系统油通过驳运泵或分油机驳入滑油循环柜或滑油沉淀柜,开蒸汽加热至60度左右让其沉淀一两天,勤放残水进行粗分离。然后启动机油分油机进行循环分离,尽量采用小流量,缩短排渣时间,温度加热至85摄氏度左右,连续循环分油48小时左右。注意头几个小时可能太脏将造成分离盘堵塞,而引发跑油,此时须解体清洁分离片然后再工作。(2)分滤间隔通常每3个月进行一次,分完后取样送检以确定滑油能否继续使用。(3)新船上的副机大多可以在停机后直接对油底壳内的滑油进行分离,可在每次停用时直接循环分离24小时左右。
技师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大部分的参评者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实际上,答辩是全面展示自己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答辩人陈述
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心得体会。
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 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答辩教师提问的范围在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内,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提问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让答辩人对关键问题作详细、展开性论述,深入阐明。答辩教师也会让答辩人解释清楚自述中未讲明白的地方。论文中没有提到的漏洞,也是答辩小组经常会问到的部分。再有就是论文中明显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答辩人比较紧张而导致口误,也可能是答辩人从未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不要紧张,保持镇静,认真考虑后再回答。还有一种判断类的题目,即答辩教师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提问,这就需要答辩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精神高度集中,正确作答。仔细聆听答辩教师的'问题,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组织好语言。回答问题时要求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完整全面、重点突出。如果没有听清楚问题,请答辩教师再重复一遍,态度诚恳,有礼貌。当有问题确实不会回答时,也不要着急,可以请答辩教师给予提示。答辩教师会对答辩人改变提问策略,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式的问题,降低问题难度。出现可能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可以与答辩教师展开讨论,但要特别注意礼貌。答辩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切不可与答辩教师争吵,辩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
论文答辩常见问题:
【故障现象】96款奔驰S320,发动机型号M104,直列六缸。无规律启动困难,并且提速时有黑烟。
【检查的思路】
(1)故障,可以检查数据流;
(2)用示波器检查点火波形和喷油波形;
(3)用燃油压力表检查系统燃油压力。如果燃油压力过低,故障在供油系统;如果油压正常、喷油波形正常,但点火能量低,故障在点火系统;如果油压正常、点火波形正常,但无喷油信号,故障在喷油控制系统;如果油压正常,无点火信号和喷油信号,则故障在转速传感器等判缸信号上。如果油压和点火、喷油波形都正常,则问题要考虑机械或其他故障。
【论文亮点】1、偶发性故障;
2、奔驰中高档车系;
3、故障诊断排除时比较有条理性,不靠经验或者换件盲目维修。
【问题一】奔驰车系S、C、B的意义?
答:B-Class:比较新,家用MPV
C-Class:定位一般家用,相当于奥迪A4或者宝马3
E-Class:比C级略高,相当于奥迪6或者宝马5
S-Class: 顶级豪华车,在E级之上
A-Class:最小的奔驰,相对应于宝马的Mini
M-Class:城市用越野车
CL、SL多为跑车系列。
【问题二】从此次维修案例获取了哪些经验?
答:电控汽车维修必须把握正常工作的三个基本条件:1、高压缩压力(略高于1.2Mpa);2、良好的混合气(理论空燃比14.7);3、强大而正时的火花(次级电压在15~25kv,点火提前角控制在0°~11°)。
并且在故障诊断与排除时注意检查的基本原则:先外后内、先简后繁、先熟后生、代码优先、先备后用。
【问题三】维修中经常要用的数据有哪些?
答:汽缸压缩压力,一般介于0.9~1.6Mpa
良好混合气空燃比:14.7
燃油压力0.28~0.35Mpa 。怠速一般在0.19Mpa,高速控制在0.32Mpa。
无负荷状态下喷油脉宽2.8-3.0ms ,提速后保持在2.6-2.8ms
怠速空气流量为12-18kg/h ,折合3.3-3.6g/s ,随着转速上升,进气流量增加。
【问题四】此维修案例中是因为燃油压力调节器膜片损坏,燃油进入进气歧管启动困难,提速冒黑烟。为什么电控系统中要有燃油压力调节器?其作用是什么?如何通过结构来实现燃油压力调节?
答:因为对喷油量的控制,就是通过控制喷油持续时间和喷油压力。但是因为喷油压力=燃油压力+进气歧管真空度,进气歧管的真空度随着节气门的开度变化而变化。假设燃油压力一定,那么当节气门关闭时,进气歧管真空度大,实际是负压,则喷油压力也大;而当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增大直至全开,进气歧管真空度减少,喷油压力也减少。这样,由于喷油压力不同,在相同的喷油时间内,在不同节气门开度下的喷油量就会不同,导致电脑无法通过控制喷油持续时间来精确控制喷油量。
所以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就是保持燃油压力与进气管之间的压力差保持恒定,通过膜片结构将燃油压力控制在0.25Mpa左右,让喷油压力在不同节气门开度下保持定值,喷油量多少就唯一取决于喷油时间的长短,电脑就能通过控制喷油脉宽来精确控制喷油量。
燃油压力调节器的结构特点:压力调节器一般安装在供油总管上,它是一个金属壳体,中间通过一个卷边的膜片将壳体内腔分为弹簧式和燃油室,弹簧一般设定弹力250kpa作用在膜片上,而燃油室直接通向燃油总管。当供油总管的燃油进入燃油室的压力超过预设值,膜片上顶,克服弹簧压力,使膜片控制的阀门打开,燃油室过剩的燃油就会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箱,保持油压。
所以,在本维修案例中,当经常变化节气门开度,进气歧管真空度也反复变化时就会带动膜片上下运动,膜片就容易产生撕破,燃油室中的油就会进入到进气歧管中,在真空力下被吸入到进气歧管,产生过浓混合气,启动后过浓混合气随汽油进入汽缸使火花塞浇湿,不能正常着车。连续启动后,过浓混合气会排出汽缸,混合气达到正常值就能着车,而提速后,因为燃油压力上升,无法调节,喷油脉宽变大,喷油量过多,同样产生不完全燃烧,必然产生黑烟现象。
一般提问几个论文中涉及的技术难点,创新点,主要应该回答新颖 独到之处。评委提问主要看你对论文是否清楚,以此判断是否是别人写的挂你名字。注意说自己清楚 擅长的,千万别不懂装懂。遇到不懂的可以坦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