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数字填图系统发表论文要求

数字填图系统发表论文要求

发布时间:

数字填图系统发表论文要求

链接:

30天论文写作发表进阶训练营。完结版,里面包含辅导课、直播课、音频课、视频课、PDF文档。

课程目录:

尔雅老师对四篇论文的解构修改辅导答疑

尔雅老师快速批量修改不同学科论文的教学示范

尔雅老师团队如何在30分钟找到论文选题并写出论文

对一篇弹幕英语教学论文的修改建议

对一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修改建议

解构描摹一篇好论文的实用技巧

如何通过知网迅速找到200篇优质文献

如何利用知网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做文献综述

如何批量下载200篇文献

......

首先看看你的要求是什么,做什么用的,什么样的期刊对你有更大的作用,自己要了解清楚 再发表 大学生现在发表论文的也挺多的。现在发表,主流是两个方法:直接和期刊联系,也可以通过机构 去操作 想要通过中间机构投稿的 要注意下 平台的信息可信度 ,或能淘宝第三方交易的 这样就比较好 ,像我就是这样的 嘿嘿 ~~~

发之前尽量用软件检测抄袭率 还有创新和实用性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而学术论文对个人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也是很好的锻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希望你们喜欢。 学术论文发表要求 1、确定自己的学术论文专业和分类方向。 2、查阅期刊,寻找合适自己学术论文的相关期刊,并对其规范性,合法性,及专业程度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评。 3、寻找代理机构或者杂志社。在此杂志之家网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确认其合法性,正规性了,对于这些机构,杂志社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评,并作出慎重的结论。 4、达成协议,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编辑或者审稿专家的意见对学术论文进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之后,杂志社或者相关机构会给你寄去样刊。 6、收到样刊,确认自己的学术论文已经成功发表。(记得确认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网去查询下有没有被收录) “9.11”对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内容提要“9.11事件”,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直接经济损失 爆炸事件使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的建筑物本身的损失约为50亿~150亿美元,其保险赔偿额将达300亿美元。爆炸事件造成失踪和死亡的人数超过5000人,人寿保险赔款总额预计超过60亿美元。航空公司已宣布裁员2万人,预计被辞退的员工将达10万人。美国每天有5.5万人乘坐飞机,因停飞而带来的损失每天高达数亿美元。目前,航空公司要求政府提供240亿美元的援助金,否则,公司就有破产的危险。旅游业因飞机停飞损失惨重。世贸中心大楼内的许多著名大型金融机构,其中包括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德意志银行、德国COMMERG银行、康特杰拉德公司、汤姆逊金融公司、CHARLESSCHWAB公司、BARDAYSCAPITAL公司、美林证券、美国运通公司等,损失惨重,前四天的业务损失额累计达10亿美元(每天业务损失在2.5亿美元左右),今后何时恢复运作还是未知数。 因股市和汇市停市,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下降1.8%,对日元的汇率下降1.5%。美国股市因“9.11事件”关闭四个交易日后到星期一开盘,当天纽约证券交易市场“道指”跌破9000点,“纳指”也惨跌115点。一周内“道指”共下跌1369.7点,跌幅超过14%,创战后单周下跌新记录,与年初比,“道指”下跌24%。“纳指”21日收于1423.19点,一周下跌16%,与年初比,跌去42%。一周内,美国股市市值损失达1.4万亿美元。“道指”和“纳指”双双步入熊市。以上是可以直接计算的损失,另外,还有许多不可直接计算的间接损失。 对美国经济的短期影响 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这一突发事件对于正处于步履蹒跚等待复苏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走势就不妙。2000年GDP增长近5%,200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3%,第二季度增长0.2%。原本预计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会回暖,然而发生这一事件后,复苏的步伐将大大减缓,不会呈现V型的发展曲线,而可能出现W或U型经济走势。根据美国《蓝筹经济指标》杂志在“9.11事件”后对美国四名经济学家的调查,其中81.8%的人认为恐怖事件使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状态,他们预计第三季度美国GDP将下降0.52%,第四季度将下降0.74%。 从金融领域看,由于证券、期货和物资市场的短期关闭,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严重的混乱并产生连锁反应。银行业,由于事件造成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一些公司和个人的信贷可能出现坏账,部分美国银行的坏账会迅速增加,从而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保险业,由于人寿险损失惨重,超出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一方面一些保险公司有破产的可能,另一方面,会导致增加以后的保险费用,从而扩大美国国民的保险支出。外汇市场,由于美元短期急剧下挫,全球汇市和黄金市场价格巨幅波动。资本市场的混乱、消费者信心的下降,打乱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既定计划,被迫在9月17日提前宣布今年以来的第八次降息,累计降息3.5个百分点,其力度超过了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 从国际贸易领域看,由于美国政府在事件当日宣布立即封闭全国所有的关口,美国中断了与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许多公司,尤其是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公司,如分布在东南亚的IT组装产业,由于生产环节中断,造成整个生产瘫痪。危机使世界黄金价格、白银价格飞涨。原油价格先是暴涨,后又猛跌。预计,其他如铜、贵金属的价格也将出现剧烈波动。如果战火烧到中东,后果将更加严重。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美国股市休市期间,全球股市就已先声下跌10%以上,美国股市复市的一周内全球股市继续下挫。一周内,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下降322点;法兰克福DAX30指数下跌328.75点;巴黎CAC-40指数损失256.62点;东京股市跌破1万点大关,滑落为18年来最低点;台湾股市报收于3591.85点,至9年以来最低水平;香港恒生指数收于8934点,为1998年10月以来最低点。初步预计,一周内受美国股市暴跌的影响,除美国以外的世界其他股市的市值损失也在1.5万亿美元左右。即是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股市市值一周内的损失相当于中国三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 资本市场受重挫,直接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今年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将下降40%以上,跨国购并减少1/3以上。投资收入的减少,将导致消费需求萎缩,全球对外贸易规模将大幅下降。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新加坡今年可能出现负增长;泰国旅游可能会减少20%。韩国主动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台湾半导体产业遭受沉重打击,经济增长率可能降至-1%;日本经济今年负增长已在所难免;欧洲期盼今年经济回升的愿望被美国的悲剧所打破。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对悲观的前景做出进一步预测。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世贸中心的中国公司被炸,是我国的直接损失。美国经济复苏雪上加霜,对中国外贸的打击将首当其冲。由于它可能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使消费需求减少,进口减少,而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出口比例的25%(按照美国的统计是40%),因此,这种影响将会在下半年显现出来,将直接影响中国今年下半年的外贸出口。对于中国外贸来说,今年可谓“祸不单行”,也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此外,中国民航飞往美国的航班直接受到危机影响,其他航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银行界的短期业务受到损失。危机引起的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加大中国的进口成本。对阿拉伯世界的项目可能遭遇抵制因而实际无法执行。企业到美国上市的国外融资计划受阻,股市也受到美国股市及世界股市暴跌的影响而低迷徘徊,从而影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以上谈的是爆炸事件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短期影响,但并不能因此认为,美国经济就进入了全面衰退,不能把它与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相提并论,那次危机是由于生产全面过剩以及金融系统全面瘫痪而引起的,本次危机是外来力量导致的,不是内部经济矛盾引起的。目前的生产过剩只是“新经济”部门的局部生产过剩,其他部门,如房地产业和一些传统工业部门并没有出问题,金融系统也没有瘫痪,因此,事件只是暂时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影响是短暂的,从长期看信心还会重建起来。这是因为: 第一,外国资本并没有完全撤离,只是在等待观望。它们认为:1美国经济强大,占全球经济的1/4以上。2一半以上的国外客户是为了寻求较高的利差(高于日本和欧洲)。3出于资本安全考虑,虽然世界一些地区,如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地区的利率大大高于美国,但由于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也难以与美国争夺资金。美国出了危机可以向其他国家动武,而别的国家出了危机则没有动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4美国证券资本的回报率也大大高于日本、欧洲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5美国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低。其流动性大大高于世界其他资本市场。6美国公开资本市场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更加注重保护创新和中小投资者,反对内部交易。7美国经济比较稳定,又有活力,不象欧洲和日本那样死气沉沉。 第二,美国劳动生产率仍是全世界最高的,失业率只有4.9%,比欧洲低,通胀率也只有2%~3%。此次轰炸并没有动摇美国的经济基础。 第三,美元受危机影响短期走弱,但从长期看,美国政府还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强势美元政策。强势美元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的依据是:从外贸来看,强势美元使美国进口的东西便宜;在资本市场上,全世界3/4的资本以美元计价,如美元贬值,这些资产将会贬值;从税收看,政府要减税,如贬值的话,今年平均每个美国人将获得400美元~500美元的税收收入将会大打折扣。此外,美国还可以到处借款,支撑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然而,美元价值确实被高估了,打个比方说,水有多高,堤就筑多高,若某一天美国经济整体不行了,就将发生山洪爆发般的决堤。 第四,若美国动武,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短期内会增加美国纳税人的负担,使劳动生产率下降,延缓经济复苏。但从历史上看,美国靠两次世界大战发财,二战后的越南战争刺激了美国106个月的经济增长。90年代的海湾战争,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经济短期衰退,但后来克服衰退后,美国经济持续了115个月以上的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目前,美国财政盈余,如果发动战争,美国扬言,不惜采用赤字财政来维持经济运转。从长期看,战争投资可以拉动国内需求,消化掉目前美国的过剩供给,使美国经济摆脱下滑的负面影响。 看了“学术论文发表要求”的人还看: 1. 发表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2. 发表学术论文的心得 3. 本科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4. 学术论文标准格式规范 5. 发表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2)

数字填图系统发表论文

一、主要研究任务

.1 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核心技术综合研究

主要针对数字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的相关技术进行集成研究。主要开展3S 技术、北斗技术、IP 卫星应用技术、网格技术、“云”计算技术、网格GIS技术以及上述技术的集成与协同技术的研究;开展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应用技术的研究,研究和总结满足数字化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

2.编制“数字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技术指南”

该指南涉及的内容包括:基于3S 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北斗组网、应急服务、实时遥感数据服务、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资源组织、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结点建设等内容。

3.数字化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应用系统和平台开发

基于我国卫星(定位、通讯、遥感)技术、GMSS(Global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技术、IP卫星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网格技术,建立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和平台。通过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和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统一的整合与集成,实现野外作业人员与驻地和野外工作站及大区中心的互联互通,开发应对突发事件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功能,全面提升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主要开发以下几个应用系统。

(1)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针对野外工作管理与服务需求,在数字填图系统(RGMap)系统基础上,开发基于双星(国产卫星+GPS)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与北斗卫星技术的集成,可收发应急信息、调度信息等服务功能。同时可采用北斗一号和GPS进行定位。

(2)基于综合卫星技术的数字地质调查信息平台

针对野外工作管理与服务需求,在数字地质调查信息平台(DGSInfo)基础上,集成了野外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服务平台,该平台除了目前可以满足野外地质人员单用户进行地质填图综合处理需要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如下功能:①能通过北斗卫星保障通信系统,连接野外数据采集器,跟踪野外地质人员轨迹,并能进行应急救援保障和态势管理。②在应急情况下,在驻地或工作站或中心根据数据资源的支持所做出的决策,直接指挥野外人员进行自救或给出最佳处置方案。③借助国土资源应急与远程会商系统的应用环境,搭建野外应急无线单兵传输系统,实现与结点大数据量地质矿产调查和数据服务实时传输,并自动整合在统一空间中。④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互联互通。可获取平台提供的十大基础数据库及其他结点发布的数据。⑤从遥感结点获取实时的遥感数据。

(3)基于通讯卫星技术应用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网格平台

针对野外工作管理与服务需求,在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GSIGrid)基础上进行扩展。主要扩展功能如下:①可在任一结点(如:拉萨、西宁、乌鲁木齐等3个野外站(或地调院)以及成都、西安、沈阳地调中心和北京中心与具有野外卫星数字化填图系统的地质人员建立连接,并同一时间跟踪不少于1000个移动目标的轨迹与通讯,并能与结点、野外驻地结点与移动目标的互动,实现生产调度和管理服务。②利用IP卫星技术,对连入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结点可共享数据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野外移动结点可利用主结点的资源进行相关的计算并返回结果,也可以直接传输双方所需的数据资源,进行专家会诊,也可完成生产管理等工作。③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根据地质调查遥感卫星数据服务系统给出的事发地点,在结点的平台上自动发现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服务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④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共享与协同,并互联互通,提升了通信能力和服务能力在野外工作管理方面的应用。⑤基于3S 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在应急救援保障处置方案、态势管理、生产调度等管理功能。⑥通过数字地质调查平台、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与IP卫星技术的集成,异地动态完成部分野外数据的检查、及时动态评价填图质量及重大问题的会诊,大大地提高了地质专家的使用率和质量监控的时效性。⑦借助国土资源应急与远程会商系统的应用环境,通过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实现野外应急无线单兵与结点的传输系统与天地一体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网格平台互连互通。⑧条件成熟时可开展通信控制流程-点对点方式、专线方式的应用。

(4)地质调查遥感卫星实时数据服务系统

在应急状态下可以快速获取用户需要的空间范围内的遥感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后生成基础遥感影像产品,并在地调专网环境下的门户网站的后台功能中提供访问接口。用户可以在地调专网环境下下载至其所在结点,支持从该结点通过IP卫星传送至移动驻地。

4.蓝牙北斗数据接入器产品研发

开发重量轻体积小功能强的通讯装置,并与野外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集成;可采用双星定位及北斗通信技术综合应用。集成研发符合野外地质调查特点的、可实现北斗卫星定位、通信、导航等功能的蓝牙北斗数据接入器产品开发。根据野外地质调查需求,重点是改变原来体积大、重量大不利于野外应用的情况,开发集成小、轻、灵敏度高的蓝牙北斗数据接入器,保证技术指标符合野外地质调查应用,经济指标满足推广应用。

5.构建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网格体系

初步形成拉萨、西宁、乌鲁木齐等3个野外站(或地调院)以及成都、西安和沈阳地调中心、北京等地网格结点,全面部署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网格平台,并对所辖的地勘队伍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和服务、结点资源服务、管理调度、应急救援保障和态势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建立野外工作管理、信息服务、应急响应3 种工作模式。

二、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

1.一体化的数字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信息化体系架构尚未建立

在基于我国卫星(定位、通讯、遥感)技术、GMSS技术、IP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和网格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编制数字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技术指南,重点是建立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北斗组网、应急服务、实时遥感数据服务,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资源组织、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结点建设等内容。由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结构复杂(任务类型多、工作地区的人员隶属单位复杂、通讯条件差、服务需求不确定性),特别是一体化的数字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信息化体系架构尚未建立。

2.四级组网体系在野外地质工作管理、服务与应急系统的架构一致性、协同性是一个难点

建立基于3S技术一体化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服务与应急架构。涉及当今前沿技术,如网格GIS技术、网格技术、云服务等技术。如何把野外移动人员、野外驻地营地、属地化的地质调查院、大区中心以及北京组成的5层应用层与基于3S 技术一体化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服务与应急系统的架构一致性、协同性是一个难点。

3.基于网格技术的移动结点与静态结点资源的互联互通技术

基于网格技术的移动结点与静态结点资源的互联互通技术。技术难点:①基于经济与技术双指标的考衡,建立满足野外地质调查工作需求的复杂北斗组网(动态与静态)技术。②结合卫星IP 网络传输解决方案,特别是借助国土资源应急与远程会商系统的环境,搭建具有大数据量实时传输特点的数字地质调查信息平台(DGSInfo)和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网格平台(GSIGrid)。重点是解决野外数据结点可以快捷、准确无误地连接到不同的专业网络系统中。③实时基础遥感影像数据库(大比例尺与小区域)、业务专题服务库和作业管理库3类主库及野外信息的共享和协同。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遍历100个以内目标。实现生产调度和应急事件处置。

4.野外工作管理、信息服务、应急响应三种工作模式的关键技术

加强野外工作管理、信息服务、应急响应三种工作模式的关键技术:①根据野外地质调查人员的应急请求,首先能够从数字地质调查平台、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与IP卫星的配合,提供必要的地质数据、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等数据,快速地为决策提供所需信息。②驻地平台可同时监控l0~20个移动地质员目标,项目工程师可掌握每个移动目标的态势,及时究偏或调整野外设计路线。并在应急状况下,可自动找出离请求目标最近目标、进行救援。③通过数字地质调查平台、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与IP 卫星技术的集成,实现野外驻地与地调中心或地调院总部的互通,完成部分野外数据的检查、及时动态评价填图质量及重大问题的会诊,大大地提高地质专家的使用率和质量监控的时效性。

5.基于网络(格)技术的地质三维空间信息服务技术

基于网络(格)技术的地质三维空间信息服务技术的研究,包括网络三维地球模型(与天地图数据的共享)、海量地理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三维空间信息建模及可视化、三维空间信息高效传输与分析机制、网络三维空间信息服务技术的研究,为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的表现形式提供支撑。

6.通讯装置——蓝牙北斗数据接入器产品研发

开发重量轻、体积小、功能强的接收与通讯装置——蓝牙北斗数据接入器产品,并与野外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与网格体系的集成,实现无人艰险工作区的信息互联互通。

将“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相结合,是我国卫星技术在野外地质调查领域的典型应用。一方面,“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的引入完善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功能,使其具备了通信功能,增强了系统的信息服务与安全保障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广泛应用为“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的推广提供了技术和硬件基础,有利于其在地质调查领域扎根和快速发展。

系统集成与研发的总体思路是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将“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技术与数字地质调查工作流程深度融合。软件方面,在地质调查的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数据整理和管理调度等各个环节中,将“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通讯和监控功能与成熟的数字调查软件系统集成,包括3个子系统:①数字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M ap);②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③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

一、数字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M ap)

数字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Map)适用于野外作业的移动结点,运行于掌上机中。系统支持北斗蓝牙移动模块和大部分种类的北斗移动一体机(要求屏幕尺寸不小于3.5寸,操作系统为Windows Mobile或Android系列)。其中,北斗蓝牙模块通过蓝牙功能与程序连接,一体机中的北斗模块通过串口直接与程序连接。由于掌上机存储的数据量较小,并考虑到便于用户从外部编辑,系统采用xml文件存储北斗数据。系统功能框架见图6-17。

图6-17 RGMap数字填图系统北斗信息管理模块功能框架图

系统功能模块分为基本功能、安全保障相关功能和主动响应功能等部分,除具备基本的北斗卫星定位与通信功能外,系统充分结合GIS、GPS和手机通信,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提供实时位置服务、通信服务和安全保障服务。

.1“北斗一号”与GPS双模式位置报送机制

位置报送是“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为野外地质工作提供的一项重要功能,使得野外地质调查人员不仅能够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并且能够将此位置信息告知他人,是实现野外工作实时监控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位置报送需要先进行定位,再通过北斗短信的方式将位置信息发送到指定的结点。由于“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自身的定位功能有所限制,如信号强度不高、定位受频度限制(一般民用卡的频度为1分钟,即每分钟可定位一次)等,系统采用了GPS与“北斗一号”卫星系统组合应用的方式,实现了利用1个频度报送位置的功能。

2.紧急短信的快速发送

用户可预先设置紧急短信发送的地址列表以及短信内容,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一键式报警。紧急短信按照地址列表中的顺序逐个发送,用户可对地址的优先级进行调整。由于野外驻地是最方便展开救援的结点,一般将其地址设在首位。紧急短信界面如图6-18所示。

3.北斗终端与手机的短信互通

通过指挥结点服务器的转发,实现北斗终端与手机的短信互通,在无手机网络的艰险地区也可以与外界保持实时沟通。北斗终端向手机发送短信时,系统会在短信前自动增加命令头“#PM[手机号]#”(图6-19),然后以自发自收的方式发出短信,当服务器监收到该短信后,即通过手机猫向该手机号码转发短信内容和北斗卡号:手机回复短信时,须编辑短信头“B[北斗卡号]M”,再加上短信内容一起回复到服务器的地址,由服务器完成向北斗终端的转发。流程如图6-20所示。

图6-18 RGMap北斗紧急短信

图6-19 RGM ap编辑手机短信

图6-20 北斗与手机短信互通流程

4.信息查询服务

目前包括单位公告信息查询和区域预警信息查询两项功能。单位公告信息查询功能可使野外地质调查人员方便地查询主管单位的最近公告(图6-21),以便掌握最新的工作动态。区域预警信息查询功能通过在指挥结点建立区域基础信息数据库,包括工作区域的预警、地质背景和地理人文等信息,方便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进入陌生区域时进行查询。

图6-21 RGMap公告信息查询

二、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 SInfo)

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适用于野外驻地或者省级地调院等中小型固定管理结点,同时具备北斗移动终端的所有功能和北斗服务器管理程序的部分功能。程序通过串口访问北斗设备,既可以连接北斗普通指挥机(下辖100用户),作为简单的管理结点使用,也可以连接北斗车载机、蓝牙模块等,作为移动终端使用。

系统由北斗设备获取数据,采用Access数据库存储数据,功能模块分为基本功能、北斗信息综合查询功能和北斗信息可视化功能等部分。具体功能及说明见表6-1,系统指挥监控界面见图6-22。

表6-1 DGSInfo北斗监控指挥系统功能列表

图6-22 DGSInfo北斗监控界面

北斗控制台(图6-23)是DGSInfo利用“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实现指挥和监控的核心工具。通过北斗控制台,用户可方便地实现下辖终端位置和短信的监控,可与其进行实时短信交流,并支持历史数据的查询和浏览。

图6-23 北斗控制台

1)信息有效时间设置:控制当前显示信息的有效时间,可设置时间值和时间的单位(mhi/h/d)。

2)图面信息刷新:可选择自动刷新和手动刷新两种模式。

3)当前显示用户:按照有效时间查询出用户定位信息。注意,此处为用户最新定位信息,故每个用户仅对应1条记录。

4)短信:按照有效时间查询出用户短信信息。可联动图面点,也可回复任意一条短信。

5)北斗事务队列:将北斗未执行的任务记录到队列中,频度允许后自动顺序执行。可对事务队列进行“暂停”、“删除”和“清空”等操作。注意:北斗事务进入队列分为主动和被动2种模式。“主动”事务是指本机直接操作产生的事务,如本机定位,本机通信,本机主叫其他用户等:“被动”事务是指其他用户发送的服务请求,如其他用户的最近用户查询、其他用户对本机的主叫查询等。程序中默认“主动”事务优先级较高,因此将插入队列最前,优先处理;“被动”事务优先级较低,将堆栈到队列末尾,等待频度,按顺序处理。

6)全国图查看:在所辖用户信息超出本图幅范围时,可利用此功能在弹出的全国图(1∶5000000)中查看。

7)恢复默认配置:将对话框中的某些配置恢复到系统默认值。

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集成北斗功能后,主要可用于野外项目的实时交流与指挥调度,从而实现驻地对野外作业人员监控和安全保障,并且对保证野外工作进度和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G SIG 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

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主要通过北斗卫星(定位、通信)技术,基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GSIG rid),在地调局、大区中心或野外工作站等固定结点实现对移动结点的移动轨迹和通讯信息实时监控,并能与野外驻地和移动目标进行互动通讯,实现现代化的生产调度和管理服务。同时利用中心结点丰富的数据资源,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提供查询服务,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采用B/S架构,以W eb三维地球为表现形式,地理地图引用国家测绘局发布的天地图,北斗信息数据采用Oracle数据库管理,主要功能包含实时监控(定位、通讯)人员信息查询、北斗历史信息(定位、通讯)查询、路线追踪、紧急搜救和交互通讯以及路径分析等(图6-24)。

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功能设计结构见图6-25。

图6-24 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监控指挥功能

图6-25 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功能设计结构图

由图6-25可以看出,系统的功能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①北斗信息管理系统:②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其中每个系统按照功能类型又可以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

北斗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功能类型可以划分为设备管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和综合服务三个模块,如图6-26所示:

1)设备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北斗指挥型用户机的串口连接、状态信息查看和信号强度查看等功能。实现对硬件设备信息的管理。

2)数据库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数据库创建和表信息的管理功能,主要包含:①北斗监控数据的接收和存储,将指挥机监听到的下属用户的北斗信息存储到北斗信息数据库中。②单位、人员和卡号信息管理:实现单位信息、用户信息、北斗设备卡信息的添加、删除更新、卡与人员绑定等功能,如图6-27所示。③公告信息管理功能:实现单位公告信息的添加、删除、更新等功能。④区域信息管理功能:实现单位区域信息,包括区域预警信息、区域地质信息和区域人文信息等信息的添加、删除、更新等功能。

图6-26 北斗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图

图6-27 单位、人员和卡号信息管理界面

3)综合服务模块:该功能模块充分利用下属用户的定位信息和中心结点丰富的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人性化服务。主要包括:①最近用户查询服务:解析下属用户最近用户查询请求中的包含的当前坐标位置,根据指挥结点数据库中存储的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并将查询的结果,包含最近用户的卡号、姓名和单位等信息以北斗短信的方式发送给服务请求用户。②区域信息服务:解析下属用户区域信息查询请求中包含的当前坐标位置和查询数据类型,根据指挥结点数据库中存储的区域信息获取查询用户所处区域的预警信息、地质信息和人文信息并通过北斗短信的方式发送给查询用户。通过该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安全防范,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③公告查询服务:用户通过公告查询可以在无常规移动通讯信号的盲区及时了解单位的动态。④手机短信转发服务:利用北斗一号指挥机和手机短信转发设备实现手机和蓝牙通讯定位终端之间的短信交互通信。

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的北斗信息具有在W eb客户端虚拟三维地球上实时显示、历史信息查询和路线追踪模拟等功能。系统的功能设计如图6-28所示。

图6-28 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功能设计图

1)实时监控显示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系统监控信息(北斗定位信息、北斗通信信息和紧急报警信息)的实时显示。主要包括:①定位信息实时显示功能:将监控时间段内的下属设备用户的空间位置在虚拟三维地球上按照一定的频度进行更新显示。监控的时间和刷新的频度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②通讯信息实时监视功能:将监控时间段内的下属设备用户之间的短信交互信息以对话的方式在W eb客户端进行显示。③紧急报警显示功能:解析下属设备用户发送的报警信息,以特殊标示在虚拟三维地球上显示用户的控件位置并在紧急报警用户列表中显示设备用户的设备卡号、用户姓名和单位等信息。并且系统会自动给单位的安全员手机发送救援短信,确保救援的及时性。④当天路线实时监视功能,系统将自动根据当天用户的北斗定位信息和短信上报位置信息模拟形成当天的运行轨迹,并在虚拟三维地球上动态显示。

2)信息查询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数据存储的历史的信息的条件查询和显示。主要包括:①人员信息查询:采用大区-省份-单位-人员四级目录管理,可以在虚拟三维地球定位显示查询用户的最近一次定位位置和人员的详细信息。②定位信息查询:可以依据省份、单位、人员和卡号等多种条件组合查询历史定位信息,并可以在虚拟三维地球定位显示某条查询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设备用户的信息。③通讯信息查询:可以依据省份、单位、人员和卡号等多种条件组合查询历史通讯信息,查询结果按照信息类型进行分类,并按照通讯时间倒序的方式以列表方式进行显示,如图6-29所示。④路线轨迹模拟显示:在虚拟三维地球上动态模拟显示设备用户的历史运行轨迹(图6-30)。

3)交互通讯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北斗指令的方式,利用指挥机与下属设备用户进行交互。主要包括:①短信交互:向下属用户发送短信,可以同时选择一个或多个下属用户。②主叫定位:以指令的方式主动获取设备用户的定位信息。③广播功能:向所有监控下属设备用户发送一条短信。此功能与向多个下属用户发送短信相比的优点是只占用指挥机的一个时间频度,不足是只有北斗指挥卡具备此功能,并且只能在多级管理结点中的某一层级实现,不能多层级同时实现(图6-31)。

图6-29 信息查询界面

图6-30 路线轨迹模拟显示界面

图6-31 短信交互通讯界面

4)基本工具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虚拟三维地球的距离量算、面积量算、行车路径分析和地球操作的基本功能。

一、内容概述

区域地质调查是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一定区域的地层、岩石、构造、矿化等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研究,阐明区域内各地质体的基本特征、相互关系和地质发展史,并按照地质制图原理制成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础工作,是衡量一个国家地质工作水平的基本标志,是世界各国地质工作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能和长期任务。因此,实现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地质工作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地质工作传统工作方式、提高现代化水平的关键。而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标准为支撑,实现从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数据整理、解释到室内成果图件、报告编制和输出全过程的数字化、数据库化、标准化和集成化,从根本上改变使用纸质地图、记录本、笔、目视定位、人工解释和制图的传统工作方式,提高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的实现能够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地质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的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工作方式、观念、技术、工作流程、标准、管理等一系列变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姜作勤,2008):

(1)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从野外使用纸质地图、记录本、笔和目视定位的传统工作方式变成使用基于掌上计算机和手写笔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文字和图形信息的交互式采集;从以人工解释和制图的方式变成使用基于GIS、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和数字制图软件的计算机辅助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持续了100 多年,具有成熟的规范和已经成为习惯的工作流程,用笔在纸质笔记本上记录得心应手,一切都很自然。新的工作方式使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不熟悉计算机系统操作的地质人员来说,同样的工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实际上,即使熟练操作,工作负担也不会比传统方式有太大的变化。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地质填图后续的过程中,如室内整理、成果输出及信息服务。

(2)地质调查所依据的标准、规范发生变化

包括采用新技术需要的标准和相应的管理规范。标准包括数字地质图及相应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地质描述用语(USGS称为科学语言)标准、空间定位标准、野外数据采集标准、地质信息的分类编码标准、数字制图标准、元数据标准等。管理规范包括新的填图规范,野外数据采集的质量检查规定,项目成果审查、验收及汇交规定,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岗位责任及工作量的规定等。

(3)调查评价的质量管理发生变化

包括野外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检查、项目审查、成果汇交的要求等。由于采用数字技术,需要完全不同的质量控制和检查、审查方法,要求对相关人员掌握与传统工作方式不同的技能。

(4)数字化成果的知识产权和产权的保护问题

与纸质报告和地质图不同,数字化的文字和图件是很容易被修改的。如何保障原始数据及成果数据不被修改、相应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是信息化面临的一项挑战。

(5)信息化对区域地质调查各个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

野外填图的地质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成果验收人员都需要掌握新的技能。

(6)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要求对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调整

涉及组织制定新的规范、规定新的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改变某些部门的职能、改变原有的人力资源配置、组织不可缺少的培训等。

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是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

1)野外数据采集的信息化是下列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掌上或手持计算机技术(包括适用于野外工作环境的硬件、操作系统、显示和接口技术)、可以嵌入掌上计算机的GPS全球定位技术、非键盘输入技术(手写识别、语音识别等)、用于野外数据采集的图形交互式输入和处理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与多种设备及室内处理系统的接口技术、数据质量的保证与评价技术、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相关标准等。

2)室内数据整理和解释的信息化是下列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多源地学数据的集成管理、处理和综合分析的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各种专业数据处理技术等。

3)成果表达与输出技术是下列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符合标准的数字化的字库、线型符号库和色标库、3D可视化技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设计和建库技术、web服务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等。

4)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要求将上述过程的信息化进行统一协调,制定不同阶段的标准接1∶3,采用与新的工作方式相适应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或规范。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开始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的第二代地质填图计划都将建立基于GIS的数字地质图数据库作为重点目标之一。美国1992年的地质填图协定和1997年、1999年两次重新授权都要求在参加国家协作地质填图计划NCGMP的州地质调查所及其他单位的配合下,由USGS负责建立国家地质图数据库——NGMDB。推进数字填图技术是实施NGMDB的重要内容。自1997年开始每年都召开研讨会,来自USGS、GSC、美国各州的地质调查所、有关的大学和公司的专家们交流讨论数字填图的技术和应用并出版论文集,有力地推动了野外数据采集的信息化(姜作勤,2008)。

三、资料来源

姜作勤.2008.国内外区域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的现状与特点.地质通报,27(7):956~964

数字填图系统发表论文步骤

(一)创建PRB 数据库

(1)拷贝数字化地形图至磁盘中,新建RgMapping、CF、CE文件夹。如,D:/Rg-Mapping。

(2)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上按说明加载操作平台(RGMapGIS桌面填图系统)。

(3)运行数字填图程序,单击【是】,重建RgMapping 文件夹所在路径,单击【OK】。

选择工作图幅,如:1:5万图幅选择→【河北】→【OK】→【紫石口】(右击放大窗口)→【Yes】→勾选拷贝背景文件→选择背景图层文件的目录(数字化地形图所在文件夹)→【确定】→【新建】。

(二)路线设计

(1)运行RGMapGIS数字填图程序-菜单【选择工作图幅】,选中相关图幅,单击【确定】,复位窗口,打开图幅PRB库。

(2)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室内PRB数据录入(新增)[野外手图]】→【设计路线】,此时窗口左侧状态栏显示Groute.wl为当前编辑状态(其他文件均为打开状态),在地形图设计路线位置画线,画线结束右击,弹出【野外路线基本信息】对话框(图7-3),依次填入内容(路线小结和路线批注不填写)→单击【OK】。

图7-3 野外路线基本信息录入

(3)选择菜单【PRB 工程】→【野外手图组织】,弹出“野外手图组织”对话框(图7-4),在新建路线名称中填入新建路线编号,如:L101,在参考路线前选框中打“√”,并选中后面框中的该条路线号,单击【新建】,生成路线工程,再单击【确定】,打开该工程。

(4)此时工程中仅有刚设计的路线,需添加背景图层,在窗口左侧状态栏右击,选择【添加项目】,弹出“MapGIS打开文件”对话框,找到背景图层文件夹,选择所有文件(一般),单击【打开】,复位窗口。

(5)选择菜单【PRB 工程】→【野外手图转到CF卡】,弹出“请选择CF卡的盘符”对话框(图7-5),选择路径、文件夹,单击【确定】,稍后弹出“工程文件已成功转到CF卡上”窗口。

图7-4 野外手图组织对话框

图7-5 CF卡盘符的选择对话框

(三)野外前准备

(1)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上加载掌上机驱动。

(2)掌上机连接至电脑,将RgMap2700(野外操作平台)、设计路线(上一步转出的CF卡)拷入掌上机(直接登陆的界面即可)。点击掌上机右下角连接图标,断开连接,取下掌上机。

(四)野外操作

(1)开启GPS电源,搜索到卫星。

(2)开启掌上机电源,点击【开始】→【程序】→【资源管理器】→【RgMap2700】→【RgMap2700】→填写路线编号及第一个地质点号,GPS校正,填入“X,Y”→【OK】→【OK】→【手图】→【打开地图】→【所选路线】→【编辑】→【GPS】→【GPS初始化】→【串口为COM8】→【波特率为4800】→【确定】→勾选【总是使用选定的设备】→点击【Rikaline】→【编辑】→【GPS】→【GPS信息】→【手工采点】→点击右上角“X”,关闭GPS信息框(GPS点闪烁处即为工作者所在地理位置)。

(3)【编辑】→【新增PRB 过程】→【地质点】→点击GPS点闪烁处-↑↓- -【编辑属性】(填入空白项)→【OK】。

(4)若无地质界线跳过此步,若有则【编辑】→【新增PRB过程】→【点和点间界线(流线)】→在地形图上相应位置做“B”(从西向东、均匀的画一条不间断线,穿过地质点)→ →【编辑属性】(填入空白项,界线两侧路线前进方向一侧为左地层)→【OK】。

(5)若有产状(地质点处)则【编辑】→【新增PRB过程】→【产状】→点击相应位置→ →编辑属性→【OK】。

(6)若有样品(地质点处)则【编辑】→【新增PRB 过程】→【采样】→点击相应位置→ →【编辑属性】→【OK】。

(7)前行观测地质现象。

(8)若有产状(非地质点处)则【编辑】→【GPS】→【GPS信息】→【手工采点】→点击右上角“×”,关闭GPS信息框(GPS点闪烁处即为工作者所在地理位置)→【编辑】→【新增PRB过程】→【产状】→【点击GPS点闪烁处】→ →【编辑属性】→【OK】。

(9)若有样品(非地质点处)则【编辑】→【GPS】→【GPS信息】→【手工采点】→点击右上角“X”,关闭GPS信息框(GPS点闪烁处即为工作者所在地理位置)→【编辑】→【新增PRB过程】→【采样】→点击GPS点闪烁处→ →【编辑属性】→【OK】。

(10)若有地质界线(非地质点处)则【编辑】→【GPS】→【GPS信息】→【手工采点】→点击右上角“X”,关闭GPS信息框(GPS点闪烁处即为工作者所在地理位置)→【编辑】→【新增PRB过程】→【分段路线(流线)】→在地形图上相应位置做“R”(沿工作者行进的航迹画一条不间断线,至GPS点闪烁处)→ →【编辑属性】→【OK】。

(11)若需地质点则同(3),若不需地质点则同(4)。

(12)重复(5)……

(13)路线结束时,【编辑】→【GPS】→【GPS信息】→【手工采点】-点击右上角“X”,关闭GPS 信息框(GPS 点闪烁处即为工作者所在地理位置)→【编辑】→【新增PRB 过程】→【分段路线(流线)】→在地形图上相应位置做“R”(沿工作者行进的航迹画一条不间断线,至GPS点闪烁处)→ →【编辑属性】→【OK】,一般的路线以R结束。

(14)若有不妥的描述,则【编辑】→【编辑PRB 过程】→相应选项→选择相应标注→ →【编辑属性】→【OK】。

(15)确定无误后,则【手图】→【转出PC 数据】→【OK】→【手图】→【退出系统】。

(16)点击左上角→【设置】→【连接】→【Bluetooth】→【关闭】→【OK】。

(五)PRB数据的室内整理

(1)运行RGMapGIS数字填图程序-菜单【选择工作图幅】,选中相关图幅(若与最后退出软件时所用的图幅PRB 库相同,则选【最近的图幅PRB 库】)→【确定】,复位窗口,打开图幅PRB 库。

(2)选择菜单【PRB工程】→【CF卡转入野外手图】,弹出“请选择CF卡的盘符”对话框,选择路径、文件夹,单击【确定】,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路线工程文件(如L101.map),单击【打开】,弹出“CE文件转换成功”窗口,单击【确定】。依次弹出“素描图数据”和“采集日备份”窗口,依次单击【确定】。

(3)选择菜单【PRB 工程】→【打开野外手图】→【弹出“野外手图组织】对话框(图7-6),单击【选择路线名称】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图7-7),打开刚转入的路线号文件夹,选择以路线号命名的工程,单击【打开】,复位窗口,显示路线PRB。

(4)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PRB数据质量程序检查】,目的是检查PRB过程有无逻辑错误,如无误继续下一步。

图7-6 野外手图组织对话框

图7-7 打开对话框

(5)地质点标注:选择菜单【PRB 数据操作】→【PRB 数据图式图例整理】→【PRB 数据整理与地质体标注】→【地质点图层标注(静态)】,弹出“选择路线”对话框,选中路线号,单击【确定】。

(6)产状要素标注: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PRB 数据图式图例整理】→【PRB数据整理与地质体标注】→【旋转产状图层实体】;再次选择菜单【PRB 数据操作】→【PRB数据图式图例整理】→【PRB数据整理与地质体标注】→【生成产状注释图层(静态)标注)】,弹出“选择路线”对话框,选中路线号,单击【确定】。

(7)合理调整、修饰路线中P、B、R以及产状、照片、素描图、样品和化石等的位置和形状,(主要是调整B、R的位置和形状)。

(8)单击右侧工具栏“编辑地质点” 按钮,使“Gpoint.wt”文件处于编辑状态,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PRB-R过程计算与点坐标重写】→【点坐标重写】;单击右侧工具栏“编辑R过程” 按钮,使“Routing.wl”文件处于编辑状态,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PRB-R过程计算与点坐标重写】→【PRB-R过程计算】。

(9)单击右侧工具栏“编辑地质点” 按钮,依次选择路线中地质点,完善地质点属性和内容;同理单击“编辑R过程” 和“编辑B过程” 按钮,完善路线中分段路线和地质界线的属性和内容。

(10)勾选左侧状态栏内的“Free wt”和“Free.wl”文件,在图中适当标注岩性代号或填图单位代号和必要的引线或辅助界线。

(11)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PRB 野外路线小结和自检】,弹出“路线小结与检查”对话框(图7-8),单击【该路线工作量统计】按钮,在路线小结对话框中出现该路线的工作量,分别填写路线小结和路线质量检查说明,单击【保存路线小结】和【保存路线质检】按钮,单击【OK】。

(12)重复步骤(4),无错误保存文件、工程,退出程序。

(六)PRB 数据的室内录入

(1)运行RGMapGIS数字填图程序-菜单【选择工作图幅】,选中相关图幅(若与最后退出软件时所用的图幅PRB 库相同,则选“最近的图幅PRB 库”)→【确定】,复位窗口,打开图幅PRB 库。

图7-8 路线小结与检查对话框

(2)选择菜单【PRB 工程】→【打开野外手图】→弹出“野外手图组织”对话框(图7-6),单击【选择路线名称】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选中设计好的路线工程,单击【打开】,复位窗口。

(3)添加P过程:单击右侧工具栏“输入地质点” 按钮,使“Gpoint.wt” 文件处于编辑状态,在图面待输入地质点的位置单击,弹出“地质点数据输入”对话框(图7-9),填写路线号和地质点号,地质点号是在路线号的基础上首字母改为D,后加1~9。完善其他属性,注意若点性为界线点,两界点填写A、B栏,三界点填写A、B、C 栏,并填写相互接触关系。单击【打开地质描述对话框】按钮,打开【地质点文字描述】窗n,填写有关地质现象的描述,单击【保存】、【OK】。

图7-9 地质点数据输入对话框

(4)添加R过程:单击右侧工具栏“添加R过程” 按钮,使“Routing.wl”文件处于编辑状态,在图面待画线的位置画线,画线结束右击,弹出“分段路线描述”对话框(图7-10),完善属性(R 编号从l开始,方向、本站距离和累计距离可自动求得),单击描述框下的【段首】按钮,在描述框内出现路线方向和距离等数值,在其后面补充分段路线描述。单击【保存】、【OK】。

图7-10 分段路线描述对话框

(5)添加B过程:单击右侧工具栏“添加B过程” 按钮,使“Boundary.wl”文件处于编辑状态,在图面待画线的位置画线,画线结束右击,弹出“地质界线”对话框(图7-11),完善属性(B编号从0开始,R编号填写B过程所属R 过程编号;以B过程线方向为前,左为左侧填图单位,右为右侧填图单位、)在描述框内填写界线性质。单击【保存】、【OK】。

图7-11 地质界线对话框

(6)添加产状单击右侧工具栏“添加产状” 按钮,使“Attitude.wt”文件处于编辑状态,在图面待录入产状的位置单击,弹出“产状”对话框(图7-12),完善属性(产状编号从1开始,R编号填写产状所属R 过程编号),单击【确定】。

图7-12 添加产状对话框

(7)添加照片 、样品 、化石 、素描 方法基本同步骤(6)。需重复添加PRB过程重复以上步骤。

(8)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PRB数据质量程序检查】,检查PRB过程有无错误。

(9)合理整饰,单击右侧工具栏“编辑R过程” 按钮,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PRB-R过程计算与点坐标重写】→【PRB-R过程计算】;勾选左侧状态栏内的“Free.wt”和“Free.wl”文件,在图中适当标注岩性代号或填图单位代号和必要的引线或辅助界线;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P RB野外路线小结和自检】,弹出“路线小结与检查”对话框(见图7-8),单击【该路线工作量统计】按钮,在路线小结对话框中出现该路线的工作量,分别填写路线小结和路线质量检查说明,单击【保存路线小结】和【保存路线质检】按钮,单击【OK】。

(10)保存文件、工程,退出程序。

(七)PRB 字典的编辑完善

(1)编辑一级字典:运行RGMapGIS数字填图程序-菜单【字典编辑】→【编辑字典】,弹出“字典编辑”对话框(图7-13),双击【一级字典编辑】框内需编辑的条目,弹出以该条目命名的文本文件(图7-14),输入补充内容,回车(注意必须键入回车,否则系统不予接受),保存退出。

图7-13 字典编辑对话框

图7-14 字典条目编辑窗

(2)编辑二级字典:运行RGMapGIS数字填图程序-菜单【字典编辑】-【编辑字典】,弹出“字典编辑”对话框,选择二级字典中所属第一级条目,在【添加第二级字典】按钮下的框中填写要添加的二级字典文件名,单击【添加第二级字典】,在第二级框中出现新添加的文件名,双击该文件名,弹出以该文件名的文本文件,填写文件内容,回车,保存退出。

(3)单击【OK】,退出字典编辑。

(八)实际材料库数据操作

实际材料库是以图幅PRB 库为背景制作的,随着PRB图幅库数据的不断变化,实际材料库也需要不断更新,在图幅PRB 库界面选择菜单【PRB 工程】,执行【更新实际材料图PRB内容】命令(图7-15)可以使实际材料库与图幅PRB 库保持一致,然后单击【打开实际材料库】,进入实际材料库界面。

图7-15 更新实际材料图菜单界面

1.B过程属性提取到地质体界线(G EO LINE)图层在实际材料图编辑时,地质体界线图层(G EO-LINE)的属性,可以由图层BOUNDARY的属性赋给。

打开实际材料库,勾选GEO LINE.W L图层,根据地质内容勾绘地质界线,将图层BOUNDA-RY.W L设为编辑状态,选择菜单【PRB 数据操作】,单击【B 属性提取Geoline[实际材料图]】(图7-16),在两个图层中各选择一条界线(属性相同的线实体),弹出“是否进行属性复制”的对话框,单击【是】,则BOUNDARY.W L 上的线属性就赋给了GEOLINE.W L图层上所选的地质界线。

图7-16 R属性提取到Geopoly面菜单命令界面

可以通过修改线属性命令来查看属性的提取情况。

2.R过程属性提取到地质面(GEOPOLY)图层

在实际材料图编辑时,地质体面图层(GEOPOLY)的属性,可以由野外采集图层ROUTING的属性赋给。

给地质体面图层(GEOPOLY)赋属性之前,需要先形成完整的地质图,打开实际材料库,在GEOLINE.WL图层完成地质界线的勾绘、连接,然后剪断线-线转弧段,新建一个临时区文件,对这个新文件拓扑成区,最后与GEOPOLY.WP文件合并,合并前先把临时区文件从图层列表框删去,然后执行合并文件,这时GEOPOLY.WP文件中的区已有属性结构。

将采集图层ROUTING也设为编辑状态,在图7-16界面单击【R 属性提取到Geopoly面[实际材料图]】菜单,先在ROUTING 图层中选择要复制的属性路线,再选择要赋值的面实体,弹出“是否进行属性复制”的对话框,单击【是】,则被选中RO UTING.w L属性就赋给了GEOPOLY.W P图层上所选的面

可以通过修改区属性命令来查看属性的提取情况。

3.实际材料图投影到编稿地质图

在1:25万图幅数字填图中,要求使用1:10万野外手图,而1:5万图幅数字填图一般要求使用1:2.5万野外手图,在实际材料库整理完毕后,需通过投影转换,将其投影到1:25万图幅或1:5万图幅中,以1:25万图幅为例,操作步骤如下:

(1)创建1:25万工作图幅PRB库打开,选择菜单【PRB数据操作】→【1:10万图幅PRB投影到1/25万】(图7-17),弹出“1:10万图幅投影到1:25万图幅”对话框(图7-18)。

(2)选中1:10万图幅编号,单击【投影到25万】,将所有1:10万图幅都投影后,单击【OK】返回1:25万工作图幅PRB库界面。

图7-17 1:10万图幅PRB投影到1:25万图幅的命令界面

图7-18 1:10万图幅PRB投影到1:25万图幅对话框

(3)在接图位置将不同1:10万图幅的线、区连接整饰。

1:2.5万图幅投影到1:5万图幅操作步骤同上述。

(九)PRB数据输出

工作图幅的各项数据和图件编辑整理结束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类输出。

1.按传统格式分路线输出野外记录

在图幅PRB 库界面选择菜单【数据输出】(图7-19),单击【PRB 数据输出】→【野外记录簿】,弹出“选择一个路线”的对话框,通过下拉菜单选择路线编号,单击【确定】,生成该条路线野外记录的文本文档。

图7-19 PRB数据输出菜单命令界面

2.根据采集圈层对自选属性进行报表输出

以输出图幅样品登记表为例,首先在图幅PRB 库界面下左侧图层区勾选SAM PLE.W T文件,选择菜单【数据输出】(图7-19),单击【PRB数据输出】→【采样登记表】,选择“点文件”单击【确定】,弹出如图7-20所示的对话框,选择要输出的字段名称,直接选中左边的属性字段即可。然后单击【确定】。显示表格“采样属性报表”(图7-21),可完成打印。

采样属性报表的表头为英文,要用中文,可利用“修改字段别名称”功能。在图7-19 界面单击【修改字段别名】,选择“点文件”单击【确定】,弹出如图7-22的对话框,选中左边的一个字段,在右边字段别名框内输入一个中文名称,然后单击【别名确认】,重复本过程,使所有要输出的字段都有中文名称,然后单击【确定】。重复上述生成“采样属性报表”的过程,新生成表格的表头即显示具有中文名称。

图7-20 选择要打样的字段对话框

图7-21 采样属性报表界面

3.PRB图形(野外手图、图幅PRB库、实际材料图)输出

利用此功能可以输出图幅各条路线的野外手图、图幅PRB 库图和实际材料图。

首先进入计划输出工程的界面,选择菜单【数据输出】(见图7-19),单击【PRB数据输出】→【PRB图形输出】,弹出工程输出窗口,形成图形输出视图(图7-23)。选择不同菜单可完成不同输出:①W indows输入:可与联接的外设进行图形打印输出;②光栅输出:可生成多种(tif、gif、jpg)图像文件;(3)可执行PostScript输出。

图7-22 修改字段名称对话框

图7-23 工程输出窗口

章节要点

1.“3S”技术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的统称。数字区域地质调查需要有“3S”技术支撑。

2.野外数据采集器是由野外数据采集设备和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3.数字填图技术是基于3S技术为一体的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化获取技术,及其数字化成果的一体化的组织、管理、处理和个性化的社会化服务计算机科学技术。

4.PRB数字填图技术:把野外地质调查观测路线的过程,用实体点——地质点(Point)、网链——分段路线(Routing)、全链或几何拓扑环——点和点间界线(Boundary)的数据模型和组织方式,对野外路线观测的对象及其过程的描述进行定义、分类、聚合和归纳,分层并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结合的储存在空间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模型称为PRB 数据模型.用PRB组合的关系描述野外路线观测描述的过程称为数字PRB过程,采用这种PRB过程进行数字填图的技术被称为PRB数字填图技术。

5.描述PRB基本过程组合的规则:地质点P过程是PRB 过程的核心。分段路线R过程、点间界线B过程必须隶属P过程。一个P过程可以有1个至n个R 过程,0个至n个B过程。

6.PRB数字填图技术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如下过程:①创建PRB数据库;②设计路线;③野外前准备;④野外操作;⑤室内整理。

思考复习题

*1.何谓“3S”技术?数字填图技术?PRB 数据模型、PRB 基本过程?

*2.计算机制图有哪些特点?

*3.PRB 数字填图技术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哪些?

4.PRB 数字填图技术室内整理包括哪些基本工作?每天是如何进行整理资料的?

*5.PRB 数字填图的实际材料图是如何形成的?

6.PRB 数据是如何输出的?

第一步论文查重。之所以放在第一步,是因为期刊天空一直都建议作者投稿前查重,这样既能提前发现自己论文重复率多少,又不会给杂志社编辑造成不良印象,更减少了投稿后再查重导致退修,进而论文发表时间周期增加。发表论文必经流程和步骤第二步:筛选期刊。针对自己的专业方向,论文内容领域,到相应分类的期刊当中挑选。期刊天空编辑提醒,有作者因为发表论文不符合期刊发表方向而退稿的。第三步选定期刊:需要根据自己评职称、毕业论文发表要求,期刊天空编辑指出,这些内容一般从职称文件当中可以了解到,例如:期刊级别,选定后要了解期刊发表论文要求。第四步论文发表:选定期刊之后,可以通过邮箱、在线投递、微信QQ等发送文件,期刊天空编辑介绍,之所以有这么多方式,是因为各投稿方式相应的处理效率呈提高的趋势。第五步等待审稿。期刊天空编辑温馨提示:论文审稿是整个论文发表过程当中时间周期最长的,没有退修的稿件属于正常时间周期,如果存在论文审稿有退修,那么发表周期就会相应的增加。发表论文期刊的级别越高,发表周期就越长。第六步对于顺利被期刊录用的论文来说,杂志社会发送录用通知函,缴纳版面费用之后,即可安排发表刊期。第七步发表见刊。在到了论文发表安排刊期时,论文就算是正式见刊发表,作者需等待杂志社寄送样刊就可以当做评职称材料上交。

有很多小伙伴们就会很奇怪了,当我们把毕业论文完成之后,要如何发表呢?那小编我今天就针对“发表论文流程”这一情况,为大家解答疑惑吧!

一般来说呢,发表论文流程分为以下六步:

一、投稿

投稿是指论文发表人员选择好投稿期刊之后,我们再通过邮箱、在线投稿窗口、QQ或者微信等方式将自己的论文稿件发送给编辑就好了。

二、审核(也俗称为审稿)

投稿之后,编辑会按照投稿的先后顺序对论文进行一个审稿过程,有的期刊杂志是会收取审稿费的,如果我们发表论文需要加急发表的话,是需要在投稿时标注清楚的,这个可能会产生加急费用。审稿环节是整个论文发表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它可以说影响了论文发表周期的长短,只因为论文审稿可能会反复进行。

三、审稿结果

审稿结果主要介绍通过审稿并被录用了的论文。通过杂志社论文三审的论文,杂志社会下发录用通知书,并注明好预安排在某年某期发表此篇论文,之所以是预安排,是因为还需要交纳版面费。

四、交费

交费就主要指的是版面费了,在我们交纳费用之后,论文才会正式进入安排刊期出版的流程。

五、安排发表

费用到位之后,便可以安排刊期了,并按照日期出版见刊。而少部分论文的发表可能会被延期,这样的现象也属于正常情况,原因就比如有人安排加急类似之类的问题。

六、寄送样刊

论文见刊之后,杂志社会给作者寄送一本样刊的,是作为用途上交的材料。到此整个的论文发表流程就基本结束了。

那么以上呢就是“发表论文流程”的六大步骤啦!那最后小编要提醒大家一点,在我们进行论文写作时一定要保证是自己原创的,这样的话在进行论文查重检测的时候也不会存在那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同时大家要记得去进行自查,保证论文更高程度的通过哦!

1. 准备论文:如果论文已经准备好了,按照论文找合适的期刊就好;如果论文没写好,建议还是先找合适的期刊,然后参照期刊的要求进行论文的写作,这样能更容易通过审核。2.投稿:将论文通过各种途径送到期刊编辑部。3.审核:核心期刊一般是同行评审制度,编辑部会把你的论文转发给三个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由他们提出意见,编辑部会举行会议研究这三个专家的意见后作出录用或者修改或者退稿的决定。这也是核心期刊审稿时间长的原因。普通期刊一般由编辑部自己审核,速度比较快。4.录用:审核通过后,编辑部会开一个录用证明给作者,作者支付相关版面费后就可以安排发表了。5.出刊:热门期刊的刊期通常排在一年以后了,而冷门的刊经常还在收上一年的版面。一般的出刊时间是在3-6个月左右,出刊后编辑部会付费邮寄给作者一本样刊。6.上网:如果是上知网的期刊,那么出刊1-3个月后,作者就可以在知网上检索到自己的文章了。至此,整个发表流程完成。

数字期刊网上投稿系统

先找到你的平台,再输入稿件名字就可以了

首先进去想要投稿的SCI期刊主页,找到期刊的投稿页面,英文显示为“online submission”,注册一下,然后登入即可投稿。PS:投稿前建议仔细阅读所投期刊的格式要求,并做修改,不然有很大可能会被秒拒

(1)知网系统。在知网检索期刊关键词

保研系统填发表论文

最好有1~2篇发表的论文,我们接手的学生一大半都是研究生或者保研的本科生,具体的你可以咨询我!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试试发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能力强者试试核心,我觉得有需要的可以准备准备了,以后工作了也能用得上,切身感受

保研当然需要论文。要获得保研资格,既要有出类拔萃的学习成绩,也要有相应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一般体现在论文、项目、发明、专利。相比较而言,论文容易一些。在保研过程中,论文其实就是所谓的“大招”。如果你有一篇甚至是几篇漂亮的文章,并且已经发表,无疑会对你的保研之路产生重要的帮助作用。不是说所有的论文都是对保研有用的。一般而言,核心期刊才是最有效的,而一般的CN号综合性期刊和学报,发表的价值不大。发表非核心,可以拿来凑数。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肯定有用的,帮助很大

  • 索引序列
  • 数字填图系统发表论文要求
  • 数字填图系统发表论文
  • 数字填图系统发表论文步骤
  • 数字期刊网上投稿系统
  • 保研系统填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