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杨军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杨军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

杨军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1) 俞梦孙 杨军 张宏金,微动敏感床垫睡眠检测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9:20(4):313-315(2) 杨军,睡眠周期的中医解读,2008科协年会论文集(3) 自然睡眠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医疗卫生装备,2008.9(171):280(4)杨军 俞梦孙 王宏山 张宏金赵显亮,多参数信息融合实现非脑电的睡眠结构分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2006:25(3):315-318(5) 杨军 俞梦孙 张宏金 赵显亮,飞行员睡眠时间的监测调查,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5:16(3):175-177(6)俞梦孙 杨军,床垫式低负荷睡眠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 18(6): 469-471(7)杨军俞梦孙 王宏山,多分辨分析提取心率变异性中的睡眠结构信息,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2:21(2):218-220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高分子化工专业本科,并进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疾病研究所工作。1997在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7–2001 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生命理工学研究科生物技术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获得在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奖学金资助在日本国立医薬品食品卫生研究所做博士后,之后于该所任研究员。2005年回国以“引进人才”到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活性材料实验室任教授。长年来在人工肝脏及肝脏再生医学相关的肝脏组织工程支架及肝细胞基因转染等生物材料及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学习工作,并取得了独创性研究成果。数篇研究论文发已被生物材料专业领域权威杂志Biomaterials录用,并多次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近年着眼于融合生物学、材料学及生物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开发基因工程生物合成生物活性材料及细胞生物反应器,研究三维仿生细胞外微环境构建的基本机制与技术;进一步揭示细胞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体内外促进组织再生的原理和规律;探索肝组织工程研究在体内外药物毒性评价及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杨晴教授发表论文

您好,涿州物探六分校的校长是杨晴。杨晴是涿州物探六分校的校长,他于2019年9月正式上任,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杨晴先生拥有多年的教育行业管理经验,他曾担任过多所中小学的校长,并在涿州物探六分校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晴先生的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以家长为依托,以学校为基础,以社会为支撑,以校园文化为支柱,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学校管理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持,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责任,以学校发展为宗旨,以学生成长为宗旨,以学校建设为根本,以学校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学校管理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持,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责任,以学校发展为宗旨,以学生成长为宗旨,以学校建设为根本,以学校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宗旨。”杨晴先生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涿州物探六分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努力推动学校的发展,让学校发展得更好,让学生受益更多。

您好,涿州物探六分校的校长是杨晴。杨晴先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拥有地质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涿州地质调查大队,担任副大队长。他于2002年被任命为涿州物探六分校校长,至今已有18年的校长任职经历。杨晴先生在任职期间,努力推动学校的发展,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学校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供你参考)摘 要谨慎性原则在世界各国的会计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会计制度也对该原则高度重视。本文界定了会计谨慎性原则涵义,分析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指出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适用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措施。关键词:谨慎性原则 会计实务 问题 措施目录摘 要 I引言 1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其要求 1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3(一)在资产的定义方面的运用 3(二)在企业收益方面的运用 4(三)在企业财务方面的运用 5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6(一)在操作中具有主观臆断性 7(二)与其他原则存在冲突 7(三)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8四、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8(一)适度的运用谨慎性原则 9(二)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9(三)协调与其他原则的冲突 9(四)内外结合,强化约束机制 10(五)进行充分会计信息披露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引言谨慎性原则在世界各国的会计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司和投资者都特别重视资本保全,所以会计界愿意按谨慎性原则来处理企业有关资产、财务及企业收益等问题。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首次提出是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领域在较大的范围内得到深层次的运用。就谨慎性原则本身而言,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采用谨慎性原则将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判断。如果不恰当的理解和应用谨慎性原则,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扭曲与失真,这同样是违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的。因此,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是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与理论界同样极为重视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谨慎性原则,笔者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事务中的运用作一番探讨。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其要求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原则之一,又称稳健性原则或安全性原则,是一般性的会计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形成的一种会计指导思想,要求会计人员在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理解谨慎性原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准确理解,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第二:过度谨慎与过度乐观同样都是不可取的。在会计实务中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谨慎性原则并没有影响信息用户的决策。谨慎性原则存在诸多争议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它不利于决策,而且与其他会计原则存在着冲突。事实上,这一观点是失之偏颇的。会计信息是否有利于经营管理者和使用者作出决策,主要是看它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前者来看,谨慎原则充分考虑了经济业务中的不确定因素,并使之体现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给投资者的是一份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从后者来看,谨慎性原则揭示了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使信息的相关程度大为增加。可见实施谨慎性原则比不实施更加可靠和具有相关性。也就是说,谨慎性原则并没有背离决策有用观。近几年证券市场上一些上市公司对会计处理的不稳健,导致了虚假利润,投资者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从而遭受损失就是例证。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1)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2)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3)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了谨慎性原则,而且《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下面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一)在资产的定义方面的运用2001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实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暂时在股份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根据谨慎性原则,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经济利益流人/流出法对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定义。《企业会计制度》第二章第12条指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流人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力,这种潜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单独产生现金流入。某些情况下则需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直接或间接产生现金流量。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不能确认为资产。根据该定义,资产的最重要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某项支出如果具有未来的经济利益的全部或部分,它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就只能作为费用或损失。根据该定义,那些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或因某些原因无法使用的设备如果仍然作为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借方,不仅会造成资产虚增,更会造成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失去真实性;因此,如果某项资产失去固有赢利能力,就不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而应在其失去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时候,确认为一项损失。与以往的准则与制度相比,该定义对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不仅体现资产的本质特征,而且强调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遏制资产与利润的虚增有重要意义。(二)在企业收益方面的运用从收益的确认的角度来看,目前,在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确认收人的具体原则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所奉行的基本原则,应是谨慎性原则。收入多计,会直接导致利润与净利润的虚增,不仅加大企业自身风险,也会产生严重误导。因此,目前就股份公司而言,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收人》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具体要求,不仅是企业自身防范风险所必须,也是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求。从谨慎性原则出发,不高估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短期投资所取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不再作为投资收益确认当期损益。(2)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则确认为当期损失。(3)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5)企业对财产清查中所发生的盘亏,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于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6)企业确定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7)企业对外担保、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业务可能产生的负债,应按照规定的项目以及确认的标准,合理地计提各项可能发生的负债,并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科目。(三)在企业财务方面的运用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会计报表分析是指以会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预测的一种手段。作为企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时应该持谨慎态度。下面就几个比较典型的财务分析指标所体现的谨慎性原则进行论述:1、对企业债务的确认对负债的确认同样要遵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负债的定义,同时也要注意具体相关规范的规定。负债,依据产生的事实是否明确,未来偿付金额日期和受偿人是否明确或者可以合理确定,负债可分为可确定负债与或有负债。或有负债的确认就应遵守《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或有事项》准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充分反映预计负债,并予以确认,也可使企业的经济风险得到有效释放,也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4条,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l)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因此,企业如有符合上述条件的或有事项情况,就应及时做出判断以便按照谨慎性原则,估计金额,并作为预计负债入账。2、流动比率的计算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应当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以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因此,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对于流动资产中各个项目的构成的考虑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两个公司具有相同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账款等货币性资产占有较高比例的公司,与存货比例较高的公司相比就有较强的流动性。另外,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最好应加上将有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如应收票据贴现、诉讼赔偿金等。3、速动比率计算速动比率是一种更及时地反映企业流动性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所谓速动资产是指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它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在有价证券上的短期投资等,但不包括存货和待摊费用等。速动资产不包括存货是因为存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相对较差,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待摊费用虽然属于流动资产,但是它的变现能力或偿债能力是非常低的,几乎是零。速动比率更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任何事物的运用都有其两面性,因此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也不例外,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归纳起来,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在操作中具有主观臆断性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比如,在期末存货计价时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谁低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可变现净值”如何计量确定,《制度》中表述为“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这三个估计,任何一个估计脱离实际较大,可变现净值就难以计算正确。也就不能排除人为因素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与控制。正是因为具有主观臆断性,谨慎性原则可能被企业用作虚减资产和利润的手段。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本意是对存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损失加以合理估计并及时确认,从而帮助企业在实际风险发生前化险为夷,保护债权人和所有者的利益。但目前却被某些企业作为“蓄意”高估损失和费用的手段。(二)与其他原则存在冲突谨慎性和其他的会计原则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冲突的一面(1)与可比性、一致性会计原则的冲突。可比性、一致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并且不得随意变更。但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因而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发生冲突。(2)与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的冲突。配比原则要求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计量,以便正确计算和考核成果;而谨慎性原则体现的则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利润的正常计算。(3)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谨慎性原则却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显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三)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的地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以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只要相同的交易和事项,就应当采取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于各单位的经济情况和财务状况不同,管理者的意图也不同,预计损失和确认收入的具体做法也不一定相同,这就很难使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当然,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其它问题,在此不再详细叙述。四、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针对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谨慎原则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应当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适度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运用程度,过度谨慎或不够谨慎都会降低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点而扩大其缺点,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提示,从而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等方面受到误导。可行的方案是寻找一个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以使谨慎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将自身的缺陷约束在最小的范围内。为此,要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加以约束。在会计实务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通过约束条件的限制,使得谨慎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将主要依据客观前提而定,减少了操作上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二)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打破了行业、所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界限,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谨慎性的会计政策,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如何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如何确认当期的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更有效,利润更真实,这都需要会计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人员既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又要重视会计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三)协调与其他原则的冲突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间的冲突是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协调,力争减少它们之间的冲突,应做到以下几点:(1)当冲突发生时,要正确处理各原则之间的使用顺序。在会计原则中,真实性始终居于首要位置。谨慎原则则需要在真实原则的控制下适度进行;若权责发生制与谨慎原则发生冲突时,谨慎优先;与其他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2)在确定会计核算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后,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选用的处理方法及影响程度予以说明。(四)内外结合,强化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作用与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结合,来强化约束机制。虽然《企业会计制度》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规定得更加规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难避免主观随意性。因此,为防止企业基于自身利益,以运用谨慎性原则为借口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把谨慎性原则当作成本、利润的调节器,就需要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体系,同时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优化会计行为,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五)进行充分会计信息披露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凡是与谨慎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判断的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做出全面陈述,包括谨慎性原则的若干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等。结语总之,谨慎性原则的充分贯彻和实施为补充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会计核算问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该原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中要注意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参考文献[1] 林斌:《论不确定性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2]黄凯红:《稳健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实际应用》,见《.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3]赵连卿:《浅析稳健原则及对其发展的思考》,见《上海会计》,2003年第11期。[4]杨晴:《稳健原则与配比性:会计准则中的两难》,见《四川会计》,2005年第12期。[5]陈向民:《企业契约与会计选择》,见《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6]刘怀德:《不确定性经济学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军校教授论文发表

挣钱。发一篇顶级期刊或者顶级会议,不仅对自己的学术生涯有提高,而且学校也会奖励自己钱,并且对评职称很有帮助。

首先,各省市即各级各类的高校在职称评定的条件上是不尽相同的。大体上是职称越低,要求越低,职称越高,要求越高。

其次,高校教师评职称分两类:教学型教师和教学科研型教师,教学型教师主要针对的是基础部的教师,即学校通用型课程和部分通用选修课程的教师,如大学英语(非专业英语)、邓论、马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育(非专业体育课)等课程的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师,即专业课教师,也就是各个系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师。这两类教师的职称评审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教学型教师的职称评审要求要低于教学科研型教师。

再次,重点高校与一般性高校、211院校与非211院校、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等的职称评审指标和条件也不完全一样。北大、清华等一类院校评教授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一些高职院校。同样是教授,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校的教授可以说是货真价实,而一些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自办高校的教授的水平可就参差不齐了。

回答你的问题:

杨强教授发表的论文

之前翻译了一本聪明人的个人发展指南,大家反响非常好,那本书是讲个人发展原则的,写的还不错。 我发现通过翻译来阅读英文原版书,感觉很不一样,不仅自己的阅读深度和读后收获更多,也能帮助更多的朋友接触到国外没有翻译过来的原版书。还是很好的。 接下来,我准备再翻译一本书,这本书是我的导师发给我的,主要讲研究生博士生如何开展自己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谈的,我觉得写的非常不错,我打算也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 翻译方式还是通过谷歌翻译加上个人校正的方式来做。希望大家也能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的大标题是“塑造你的研究前途”,副标题“一份给理工科的硕士博士成功毕业的指导”作者是Charles Ling(凌晓峰),是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很牛的一位教授。百度上有他的简历。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 Charles Ling(凌晓峰),男,1963年5月生,籍贯上海。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2015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及计算机科学系,后留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常青藤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四年内获得硕士和博士,之后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教,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杰出研究员,数据挖掘及商业智能实验室主任。 凌院士的研究主要在于开发计算机和人的智慧。他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网络应用,商务,医疗保健,生物信息等多个领域均有所建树,其研究兴趣包括搜索引擎和信息检索相关的机器学习算法,半监督学习(主动学习,协同训练),成本敏感学习,贝叶斯学习,数据挖掘以及相关应用。已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60多篇。现/曾任IEEE TKDE, ACM TIST,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等期刊副主编,全加华人协进会伦敦分会董事,北京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资深技术顾问, 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北京邮电大学高级访问科学家,等。曾任加拿大人工智能大会主席,中国微软研究院访问研究员,西安大略大学学生学者及中国教授协会主席,等。其与杨强教授合著的《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系统性的介绍了博士研究生所应具备的能力、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方法,该书的中文版在国内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被评为“年轻学者极有价值的方法指南”。 凌院士在大健康、儿童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在大健康方面,凌院士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开发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已经在加拿大落地(GoHealthNow),为众多慢性病患者以及有健身管理、减肥需求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凌院士将他在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研究集成并开发了一套全方位的思维策略,这些思维策略能够增强儿童大脑对数学、科学和其他领域的学习,曾受邀在国际认知科学大会上做大会特邀报告;由他编制出版的Power Thinking《高效思维策略》由 Curriculum Services Canada (加拿大课程服务中心) 推荐使用,已在安大略省几百所小学采用。 另一位作者是QiangYANG杨强,也是一名人工智能领域的教授。 好了,其他废话不多说,一天一章的进度,我们开始吧。

很多人都叫这个名字……抗洪救灾烈士19日凌晨,辉县市洪洲乡、黄水乡、上八里镇地区普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造成洪洲乡上游石门水库溢洪,洪洲乡酒精厂、力源沙场、黄水乡小庄村南水北调料场等地群众受困。 灾情发生后,人武部当即组成抗洪抢险先遣小组,并采取边开进边集结人员的方式,连夜组织100名民兵应急队员赶赴事发地点。部长谢晓东说:“当晚杨强正在值班,可以不去,可他对我说——受灾严重的洪洲乡离我家很近,情况我很熟悉,让我去吧。” 杨强主动向部长谢晓东提出:“受灾严重的洪洲乡离我家很近,情况我很熟悉,让我去吧。” 2时许,杨强和谢晓东赶到洪洲乡酒精厂附近。是时,暴雨如注,山洪夹杂着泥石冲击着群众房屋,两人随即分头组织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听说洪洲乡酒精厂还有20多名职工还没有出来时,杨强立即趟着一米多深的洪水,进入厂区组织群众转移。 当杨强引领群众转移到厂区外安全地带后,得知酒精厂50多岁的门卫周春富还没有出来,他再次掉头进入厂区,找到周春富后把他拉出大门。没想到,刚走出大门,酒精厂围墙突然被洪水整体冲垮,杨强被压在墙体下,经抢救无效,于3时10分壮烈牺牲。 在杨强的精神感召下,辉县市人武部参加抢险的民兵不怕牺牲、奋勇救援,共疏散群众280人,解救被困群众42名。杨强救出的苏春付说:“杨强是为救我才牺牲的,我想用我的命换回他的生命。” 杨强所在人武部政委郑健表示:“他的牺牲我们倍感沉痛,但他的精神我们又非常崇敬,我部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决心以他为榜样,坚决完成好抗洪抢险任务。”8月19日凌晨,河南省辉县市人武部正连职参谋杨强在抗洪救灾疏散受困群众中壮烈牺牲,年仅31岁。天驹投资集团董事长男,1966年出生,山东人,中共党员,现任天驹投资集团董事长。2001年度被各大报刊评为“陕西十大财经风云人物”和“中国快速增长企业十大杰出经理人”。2002年度又被团省委、省劳动厅和社会保障厅、省经贸委、省工商联评为“陕西省杰出兴业领头人”和“青年突击手标兵”;同年当选为西安市碑林区人大代表、陕西糖酒副食流通协会副会长。第十六届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专家杨强 主任医师、副教授、消化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消化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消化内镜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天津内科学会委员、天津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理学会委员。 专病治疗特长:从医时间24年,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临床及消化内镜诊断治疗,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良、恶性狭窄内镜治疗。消化道良性、早期恶性肿瘤的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经内镜胃造口治疗进食障碍,消化道营养导管,减压导管治疗等,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作为主要参研人员,完成科研课题5项,其中1项获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担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三人,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3部。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行政副院长杨强,男,1970年4月出生。1992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留校担任政治辅导员、系团总支书记等工作。1996年12月调学校办公室任秘书、行政科科长等职。2004年8月任化材学院行政副院长、工会主席等职。2008年3月任体育学院行政副院长、工会主席等职,分管学院行政、成人教育、工会等工作。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强,男,1964年10月生,湖北荆门人,经济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问题、 “三农”问题、闽台经贸关系等。 近几年主讲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财政学等。作为“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骨干教师,2008年6月该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该课程的其他老师一道一直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教改与精品课程建设。2005年9月,参与的“新世纪高师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改项目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福建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3月,主持的“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获福建师范大学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科研和获奖成果有:2007年7月出版《我国个人收入公平分配》专著1部(33.4万字),该著作2009年10月获福建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在《红旗文稿》、《当代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为《经济研究参考》和《人大复印资料》相关专题全文转载或摘录;另在《国际先驱导报》、《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学家茶座》等国内有影响的报刊发表经济评论、经济随笔20余篇;主持或参与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以及福建省教育厅项目等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强,男,汉族,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现任国网信通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 他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在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光环网、中电财广域网、国电集团等发电及辅业集团的广域网等项目的建设中,均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圆满完成北京市政府为迎接奥运会对重点街道架空线路的入地改造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的各种困难,他积极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查勘、研究方案。经过努力,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近百公里的光缆入地工作,将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光环网所受影响降至最低,确保了飞华公司所服务的电力行业用户和社会用户的通信业务稳定,保障了国家电网公司通信光缆的安全畅通,为公司“迎峰度夏,奥运保电”期间电力通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在2008年初抗冰抢险工作任务中,为保障国网生产调度信息安全畅通,保障电力企业客户广域网线路不受大的影响,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在应急电路调配、客户沟通和业务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现出很强的大局意识和敬业精神。曾荣获中电飞华公司“抗冰抢险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杨振宁教授论文发表

1、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

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

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2、玻色子多体问题

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

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

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不过,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3、杨—Baxter方程

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1967年,杨振宁发现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费米子量子多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矩阵方程,后被称为杨—Baxter方程(因为1972年Baxter在另一个问题中也发现这个方程)。

1967年,杨振宁还写了一篇于翌年发表的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此问题的S矩阵。后来人们发现杨—Baxter方程在数学和物理中都是极重要的方程,与扭结理论、辫子群、Hopf代数乃至弦理论都有密切的关系。

杨振宁当年讨论的1维费米子问题后来在冷原子的实验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他在文中发明的嵌套Bethe假设方法次年被Lieb和伍法岳用来解出了1维Hubbard模型。Hubbard模型后来成为高温超导的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

4、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

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

在这个工作中,杨振宁和Byers将规范变换技巧运用于凝聚态系统中。相关的物理和方法后来在超导、超流、量子霍尔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5、非对角长程序

1962年,杨振宁提出“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从而统一刻画超流和超导的本质,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

这是当代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关键概念。1989到1990年,杨振宁在与高温超导密切相关的Hubbard模型里找到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本征态,并和张首晟发现了它的SO(4)对称性。

杨振宁成就有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获鲍尔奖、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1999年获昂萨格奖、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2022年被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等等。

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今属肥西县)。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一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千个字。1928年,杨振宁父亲自美国归来。同年随父赴厦门大学,进小学二年级。1929年,其父应聘清华大学,举家赴平,居于美院华院西院十一号;入读教员子弟学校成志小学三年级。

1933年,小学毕业,入读城内绒线胡同天主教圣公会崇德中学,离家在校寄宿,曾因考试偷看被罚。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

相变理论杨振宁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

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

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三、介绍邓嫁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一、学术成果

1、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

1969年,杨振宁和杨振平将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问题推进到有限温度。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模型在有限温度(T>0)的严格解,这个模型和结果后来在冷原子系统中得到实验实现和验证。

2、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

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

在这个工作中,杨振宁和Byers将规范变换技巧运用于凝聚态系统中。相关的物理和方法后来在超导、超流、量子霍尔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3、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对称性是物理学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20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之一。从经典物理以及晶体结构,到量子力学与粒子物理,对称性分析是物理学中的有力工具。杨振宁对粒子物理的诸多贡献表现出他对对称性分析的擅长。

他往往能准确利用对称性,用优雅的方法很快得到结果,并且突出本质和巧妙之处。1999年,在石溪(Stony Brook)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杨振宁被称为“对称之王。

4、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 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

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二、论文著作

1、论文:大约300篇发表于《物理评论》《物理评论通讯》等

2、著作:

《论文选集与后记1945-1980》(英文)

《杨振宁文集》(中文) 、《曙光集》(中文)

2018年5月,杨振宁及其夫人翁帆编著的科学随笔《晨曦集》出版发行。

此外,还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基本粒子发现简史》《读书教学四十年》《科学、教育和中国现代化》《科学的品格》《新世纪的科技》《20世纪的物理学》《对称与物理》等。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1、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

2、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

3、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

4、作家江才健:杨振宁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有标志意义的事。中国一向自视为天朝大国,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败,自此一蹶不振,信心大失。

杨振宁的获奖,如他自己所说,是“帮助改变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不但影响许多年轻学子投身物理,他后来的思言行止,也对中国人的学术文化带来深远影响。

  • 索引序列
  • 杨军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 杨晴教授发表论文
  • 军校教授论文发表
  • 杨强教授发表的论文
  • 杨振宁教授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