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浙大杨清发表论文

浙大杨清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浙大杨清发表论文

1936年榆中毕业后先后就读于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此间,曾获文科檀香山讲学金和学士学位。接着又考入重庆中央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43年毕业并获心理学硕士学位。先后在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南昌中正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任心理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他有深厚的古汉语基础,通晓英、俄、德、法等多种外语。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杨清被错划为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和职称。“文化大革命”期间,心理学被打入冷宫,杨清也上山下乡接受劳动改造,后调回东北师大,次年即被迫退休,回到了夫人的家乡四川省自贡市。1979年,吉林省省委决定撤销对杨清同志的错误决定,恢复其政治名誉和教授职称。是年春,杨清回到东北师范大学。年近古稀的杨清不顾身体多病,将全部精力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上,他打破当时教授不给本科生上必修课的惯例,由夫人陈宝翠担当助教,亲自为82级本科生上课;他潜心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读后断想》(三联《读书》杂志),整理出版书籍《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和《心理学概论》,其中《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作为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科学地评述西方心理学各流派研究成果的著作,刊行后在国内心理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在生命最后的岁月中,杨清还主编了《简明心理学词典》,并组织翻译了安德森的《认知心理学》一书,将西方心理学的新思潮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在心理学领域著作甚丰,所著《心理学概论》在学术界引起重视,曾一再重印,被评为优秀著作。此外,他还与人合编了《教育心理学大观》,合译了《认知心理学》,主持编写《简明心理学辞典》。他还有很多社会兼职,先后任中国心理学理事、吉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长春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及《心理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编委、《心理学史》副主编、长春市政协常委、民盟吉林省委员会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民盟东北师大支部主任委员等。是长春市第一、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杨清治学严谨,培养了大批心理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心理科学做出了卓越贡献。1983年6月3日零时,杨清先生与世长辞,享年68岁。

1、基于MODTRAN的双查找表法反演高光谱数据的水汽含量 陶东兴;赵慧洁;贾国瑞; 9-142、小入射角条件下气动光学成像偏移 张士杰;李俊山;孙李辉;胡双演; 15-213、PV型HgCdTe线阵探测器对强光反常响应机制研究 邱伟成;王睿;江天;许中杰;程湘爱; 22-284、运动状态对卫星多谱段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王付刚;张伟;汪洪源;侯晴宇; 29-365、用于彩色屏显的双层耦合光栅设计 尤勐;黄战华;蔡怀宇; 37-426、基于光纤拉锥模场匹配技术的光子晶体光纤低损耗熔接 杨清;施解龙;孙伟胜;黄图斌; 43-487、多层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郑晶晶;闻映红;祁春慧;裴丽;魏淮;宁提纲;简水生; 49-558、空间激光通信组网光学原理研究 姜会林;胡源;丁莹;付强;赵义武;董科研;宋延嵩;娄岩; 56-609、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步长恒模算法 邸雪静;童程;张霞;张晓光;席丽霞; 61-6510、基于光纤参量环形镜的光毫米波副载波产生 李恒文;江阳;徐静;周竹雅;王顺艳; 66-7111、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超宽带滤波特性及其切趾优化 杨颖;顾铮; 72-7912、基于干涉原理的虚拟光学加密系统 秦怡;张帅;巩琼;李根全;吕晓东; 80-8513、双波长数字全息相位解包裹方法研究 王羽佳;江竹青;高志瑞;蔡文苑;伍江涛; 86-9114、方孔微通道板结构缺陷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李旭;何飞;李达;陈波; 92-10115、零视距地物长波红外特征场景仿真研究 胡海鹤;白廷柱;郭长庚;韩强;孙玉杰;崔建平;张罗莎; 102-11016、高分辨率开环液晶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 齐岳;孔宁宁;李大禹;夏明亮;宣丽; 111-11817、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方位失调角精确测量方法 杨志勇;周召发;黄先祥;张志利; 119-12318、眼镜式立体显示中的串扰分析及消除方法研究 夏振平;李晓华;崔渊;陈磊; 124-13119、基于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平滑器的检测前跟踪算法 林再平;周一宇;安玮;徐洋; 132-139

陈元晖(1913-1995),男,1913年9月18日生,汉族,福建省福清县城头村人。三岁时,父亲到印尼谋生,客死印尼。他15岁在本村小学毕业,上中学时一面劳动一面读书,由于成绩好,两年初中毕业。1930年入福州师范学校,1933年毕业后在福州实验小学当教师。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他进入大学后,在抗日爱国思想激励下,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京市学生救国会,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迁往重庆,1938年5月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郑重选择了人生的方向。1939年任党支部书记,毕业前夕,在中央大学有的进步同学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党组织为防不测,通知陈元晖去延安。陈元晖于1940年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后,先被分配到青年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编辑《中国青年》杂志。不久专任《中国青年运动史》编辑。1941年延安成立中央研究院,组织决定他到中央研究院的教育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42年中央党校成立,中央研究院改为中央党校第三部。陈元晖随之在中央党校第三部第五支部学习与研究。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元晖随党校校部队伍转赴东北,1946年11月抵达哈尔滨,被分配到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任秘书,1947年成立哈尔滨大学,车向忱校长调陈元晖任副教务长并兼任教育系主任和实验小学校长。他亲自给教育系学生讲授教育学课。1949年,陈元晖调入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东北大学,任教育问题研究室副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研究室工作期间,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教育学理论,整理中国教育史资料,为后来教育系的建立和教材建设创造了条件。1951年,东北师大成立教育系,陈元晖任系主任。在筹建过程中他提出:“先办好中学,才能办好大学的教育系。”校长采纳了他的意见,先任命他为附中校长,全面负责附中的筹建工作。在附中教师队伍建设中,他十分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他曾提出:“附中教师应当是教育家,不要做教书匠。”要求教师既要有先进教育理论指导,又要有创造精神。他曾多次为全校教师和干部做学习辅导报告。为附中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在他80寿辰时附中师生送给他的条幅写道:“创建附中,功在百世”。在创建教育系的过程中,同样体现着他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有先进教育理论的引导,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在当时条件下,首先组织老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同时着力选拔与培养青年教师。为此,他亲自主讲教育学课。积极创办研究生班,为补充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在研究生班和本科的教学中,都特别重视基础学科,在教育学科的学习中,要求首先学好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史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基础科学好了,其它课程才能学好。在教学与学习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倡导科学、严谨的教风与学风。为东北师大教育系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陈元晖于1954年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任教育编辑室主任。中央教育研究所成立后,参加教育史组研究。1961年成立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机构,他任教育组组长,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1964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文革”期间,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1970年,也曾到河南信阳“五·七”干校劳动改造,1971年返京。1981年,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教育)评议组成员。1982年,主持筹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任第一任会长,兼任《社会心理研究》主编。1983年,国务院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同年离休后,以更高的热情,一面从事学术研究,一面培养博士生。陈元晖同志于1995年10月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作为学者,陈元晖一生著作极为丰富。《教学法原理》、《中国教育学七十年》、《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中国现代教育史》、《论冯特》、《论儒化》等,是他在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哲学各方面的代表作,在各阶段还发表过多篇论文。《陈元晖文集》(上、中、下)三卷110余万字,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丰富了中华教育遗产的宝库,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杨清(1915-1983),男,字天诚,陕西省府谷县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读期间成绩优异,曾荣获檀香山奖学金。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师从著名心理学家艾伟教授,并于1944年获得硕士学位。1945年至1950年间,曾任教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国立中正大学文法学院、国立重庆大学和国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其间发表论文《小学国语默读诊断测验试编报告》,并参与编写了《教育心理学大观》(商务印书馆)。1950年,党中央号召知识分子支援东北的文化建设,杨清遂携夫人陈宝翠由重庆来到东北师范大学。杨清精通英、法、俄、德四国语言,在翻译和研读大量西方心理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为学生开设了“西方心理学史”课程。此外,他还发表了论文《论情感底本质并批判詹姆斯底情绪论》。杨清曾当选为长春市人大代表,历任长春市政协常委、民盟吉林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和民盟东北师大支部主任委员等职。1954年起开始担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长春分会理事长。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杨清被错划为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和职称。“文化大革命”期间,心理学被打入冷宫,杨清也上山下乡接受劳动改造,后调回东北师大,次年即被迫退休,回到了夫人的家乡四川省自贡市。1979年,吉林省省委决定撤销对杨清同志的错误决定,恢复其政治名誉和教授职称。是年春,杨清回到东北师范大学,曾先后担任教育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吉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编委。年近古稀的杨清不顾身体多病,将全部精力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上,他打破当时教授不给本科生上必修课的惯例,由夫人陈宝翠担当助教,亲自为82级本科生上课;他潜心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读后断想》(三联《读书》杂志),整理出版书籍《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和《心理学概论》,其中《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作为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科学地评述西方心理学各流派研究成果的著作,刊行后在国内心理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在生命最后的岁月中,杨清还主编了《简明心理学词典》,并组织翻译了安德森的《认知心理学》一书,将西方心理学的新思潮介绍给国内的读者。杨清治学严谨,培养了大批心理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心理科学做出了卓越贡献。1983年6月3日零时,杨清先生与世长辞,享年68岁。 王逢贤(1928-),男,1928年7月生,辽宁省大连长海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生班。1953年至今一直在东北师范大学从事教育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终身性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东北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副组长;吉林省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教委师范院校教育学系列教材编委会成员;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材编委会顾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天津教育科学院顾问等职。王逢贤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和学子,倾心与学术界同仁合作共勉。他是教育系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时,第一位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也是教育系培养出的第一批博士的导师。大多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他对本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他在现代教育发展战略、教育本质与功能、教育目标与课程、教育过程优化、教师素质与专业化、教育法制化与教育创新,尤其在德育研究方面有许多的建树,在海内外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曾发表论文和笔谈近百篇,其中获省部级奖20多项,《中国教育现代化与跨文化交流结合点的选择》在国内外发表,曾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主编和参编著作10多部,主编《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引论》曾获教育部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德育新论》(与鲁洁教授合作编著)曾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教育学一等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他经常应国内有关单位的邀请,参与学术评审、讲学和策划等活动,也应加拿大、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学术组织的邀请,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讲学、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博士生、指导访问学者和征文活动。由于他在教育基本理论教学和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1988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香港柏宁顿孺子牛教师奖,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1998年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2000年被东北师范大学聘为荣誉教授(终身性),2002年被吉林省评为荣誉省管优秀专家。他被称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顾明选:《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教育》,《光明日报》2002年9月9日),是加拿大RuthHayone编写出版的《Portraits of Inauential Chinese Educators》一书中介绍的中国学者之一。该书称王逢贤教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教学家”。 梁忠义(1930-),男,教授,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双阳县人。1953年毕业于东北师大政治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大教育研究生班教育史专业。曾任东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外国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比较教言学科组成员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科组组长,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吉林省政府决策专家咨询组成员,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中华日本学会理事,吉林省高教学会副会长等。1985年由吉林省政府授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获“吉林英才”奖章,199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主要著作有:《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技术教育手册》,东北师大出版社;《现代外国教宵》,大连海运出版社;《战后日本教育——日本经济现代化与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实用教育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日本经济现代化与教育》,东北师大出版社;《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引论》,吉林教育出版社;《日本教育发展战略》,吉林教育出版社;《战后日本教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当代日本社会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当代日本职业训练》,山西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 金和德,男,1923年7月生于浙江省金华县。199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金和德1951—1954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是建系后的第一届学校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职,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1987年东北师范大学创设了教育服务区和实验区,进行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在教改的大潮中,金德和教授长期深入教改第一线,他的足迹遍布了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东丰县等,亲自对农村中小学培训教师,帮助搞教改和科研工作。1990年金德和教授主持了“农村三结合教育体系研究”评题,并和富维岳教授共同主持了“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评题,并出版了《农村三结合教育体系研究》和《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两部著作,曾获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金和德教授是东北师范大学开展农村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带头人之一。金和德教授以自己渊博的教育理论和多年在小学从事教学和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在支援农村基础教育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受农村广大师生的欢迎。被东丰县赠予“师德楷模”牌匾与农村教育专家的称号。金和德教授在小学语文教法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在吉林省乃至全国有广泛影响。先后出版过《小学实用教育学》曾获吉林省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金和德教授曾荣获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英才奖、吉林省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育厅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1993年金和德教授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吴杰,男,1921年2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1950年8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是建国后第一位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工作的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生,一生均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工作。在教育系任助教、讲师、教授、室主任、副系主任等职。吴杰教授在教育系一直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教育系第一位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是教育系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点的主要研究生的导师和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点的奠基人。吴杰教授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14名,均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和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吴杰教授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在教育学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面,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他的研究工作贯穿两条主线: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和科学技术在各个发展阶段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影响。用这种研究思路全面、系统地探索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最早的,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编著的《教学论——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一书,该书1990年4月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组织的首届文科科研优秀成果奖。除该书外,他主编了东北三省高师教材《教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出版)、他还撰写了《从凯洛夫教育思想体系中解放出来》等多届有份量的论文。他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的分支学科教育学编写组的副主编和撰稿人,是“七五”期间国家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全国群书编写出版计划重点项目《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编委。曾任全国教育控制论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省教委“四年制初中课程设置与中和教材的实验研究”课题组顾问;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特约通讯员。1988年5月30日吴杰教授病故。 李桂林,男,1924年2月生于吉林省磐石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入东北师范大学(原东北大学)历史系学习。李桂林教授是教育系建系初期第一批从东北师范大学各个系调入的青年教师之一。1952年开始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育系副系主任、系主任。李桂林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成果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也是教育系教育史硕士学位点的创始人之一,是教育系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带头人。他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进修生,他培养的多名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国内有关单位的骨干力量。1964年,他编写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东北师范大学铅印)是国内该学科最早的教材,曾被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的等多所师范院校使用。通过在国内去江西等地调查,搜集资料,最后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1月出版),曾被河南、辽宁省、陕西省等多所师范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他还主编了《中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著有《中国现代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是陈元晖主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中的《普通教育》卷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他发表了《评生活教育》等多篇有份量的论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专聘他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培养了7名硕士毕业研究生,其中2名成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日本东京大学的历史学者,曾两次专访李桂林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生也曾专访李桂林教授。李桂林教授曾任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教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史从书编委会常务编委。 郭占基,教授,男,山东招远人,生于1929年,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郭占基教授195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担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郭占基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在教育心理学方面有较大的影响。他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的创始人之一,是教育系教育心理学最早的硕士生导师。他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进修生、多名教育心理学硕士毕业生,大多为所在单位的骨干。他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出版)教育心理分支学科编写组副主编;是中国心理学会编辑的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心理研究成果《中国心理科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一书的编委;是《实用教育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副主编。在心理学教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参编和统稿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是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副主编,是《教育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主编之一,还翻译了日本的《社会学习心理》(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他撰写了多篇有分量的论文,其中《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学习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之一》(《教育研究》1981年第6期)一文,1990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首届教育科学评奖优秀成果二等奖。曾主持中华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人际关系对学生社会性动机发展的影响》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青年友谊观调查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第3期)一文,在《中国心理科学》一书中,作为重要成果予以肯定(见该书第634页)。郭占基教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报》编委、吉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评审组成员。

清华大学杨健发表论文

英美文学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长期以来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类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美文学类论文范文篇1 从英美经典电影分析英美文学女性形象 [摘要]很多英美经典电影,都是以英美文学为蓝本进行改编的。将文字转换为银幕上的画面,这样的变化,更有利于观众对原作中角色的定位。女性角色,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文学话题制造的永恒话题。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背景的变化,也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本文以一些经典的英美电影,对比那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包括对爱情的执著、自我价值的追求、悲剧色彩和独立自主的方面。 [关键词]英美电影;英美文学;女性形象 一、引 言 女性角色,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文学话题制造的永恒话题。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背景的变化,也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从莎士比亚时期开始,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英国、法国、美国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开始展现出不一样的活跃程度,特别是随着电影产业的兴起,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更加有利于对原作中女性形象的深刻展示。在这一点上,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英美电影,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诠释了电影视角下的女性角色新特点,其中对于女性主义的形象表现极为突出。 二、女性对于爱情的执著 爱情,是英美文学作品中一直延续的格调。无论是辉煌的史诗巨制,还是社会小人物的刻画写实,其中都有着爱情的主题。在爱情面前,电影,或者说原作中的这些女性角色们,敢于为了爱情反抗传统,反抗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世俗。改编自美国作家罗伯特的小说《廊桥遗梦》的电影中,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之间的爱情,突破了家庭与婚姻的禁制,两人的爱情在当时是一种被唾弃的行为,是对婚姻的背叛,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在电影中,弗朗西斯卡在意大利长大,嫁人后随丈夫来到了美国。源于意大利的浪漫,弗朗西斯卡在美国乡村的生活无聊至极,在她与罗伯特的爱情中,尽情洋溢着自身的浪漫风情,这是冲破了世俗枷锁的爱情。弗朗西斯卡的爱情让观众落泪,是因为她没有因为爱而放弃自己的家庭,她仍旧记得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但却为了爱希望自己死后能与罗伯特在一起。 在原著中,弗朗西斯卡这一角色,对其爱情的描写文字较多,而在电影中,人们通过女演员眉宇间的那抹思念,很直接地理解了她对罗伯特执著的爱以及对家的责任感。爱情与女性之间,似乎是文学作品中必然保留的桥段,以英美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英美电影中,爱情的主旋律,不仅是对这些文学作品的一种致敬,更符合潮流下的电影要求。 又如在《简?爱》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是一种纯粹的爱,而无其他杂糅的情感。当简?爱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虽然罗切斯特的豪宅已经被他那个疯子般的妻子烧毁,虽然罗切斯特因此而失明,但是简?爱按照心中对于爱的执著,认为这样的罗切斯特仍旧是自己的最爱。简?爱因为自己的爱而成为罗切斯特的天使,罗切斯特的余生因为简?爱而精彩。 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在尊重英国女性作家奥斯汀原著的基础上,小说中的人物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爱情,一直被人们所谈论。伊丽莎白的爱情观中,没有金钱财富,没有地位差距,有的是彼此之间的了解,是两人之间的彼此相爱。通过电影中,达西的傲慢与伊丽莎白的渴望平等,不难让观众理解原著中的那个对爱情很执著的伊丽莎白。虽然爱着达西,但是伊丽莎白的爱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不需要无聊的高姿态和耍酷态度。 伊丽莎白这样的爱情观,也正是原著作者奥斯汀的爱情观。我们在看这些英美电影时,对于银幕中的女性形象有着更加直观的理解,而爱情这种在银幕上独特表现的情感,更容易让我们通过电影了解原著中女性的爱情世界,那是一个执著的感情观。 但是这样的爱情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很难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女性的爱情执著观,带来的往往是爱情悲剧。在电影《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对于爱情也是固执的,哪怕被自己的爱人阿尔芒误会,她仍旧默默地承担着因为爱情而带来的伤害。不管爱情的结果怎样,对于爱情,这些女性仍旧是那么执著与肯定。 三、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权主义 在众多的英美电影中,都很好地再现了原著中反抗男权的思想,即强烈的女权主义。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最为显著的表现点。目前,改编的英美电影中,多以20世纪初期的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蓝本,而这些文学作品中,开始阐述女权主义,反对男权。这种现象并不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所独有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很多的女性实际上开始走出家门,进入了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而这些女性正是反抗男权的代表,她们的身上少了些浪漫的气息,但是却多了一些职业性的元素。她们更加关注社会、政治等话题,这些女性角色,追求的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很多的英美电影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小说《飘》中,女性角色斯嘉丽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而在以《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中,观众对于那个富家大小姐斯嘉丽印象深刻。影片以南北战争为背景,战争夺取了斯嘉丽家庭的一切,而斯嘉丽在重重困难中,从一个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大小姐,成长为一个智慧的现代女性。 斯嘉丽这个女性形象在原著中,属于写实人物,米切尔对于这个人物没有泾渭分明的描述,而是做了真实的叙述。在电影中,这种感觉更加直观一些,斯嘉丽似乎是一个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所以,很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不再是一个独立于外的弱势群体,导演与作者都在强调女性角色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她们有着自我价值。在电影《名利场》中,那个为了跻身上层社会的蓓基,按照现代的评判观点来看,用“女强人”来形容蓓基更加合适。 她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惜卖弄自己的学识、自己的歌声,甚至自己的肉体,蓓基一直在展示着自己的价值所在。无论是勾引好友艾米利亚的哥哥乔斯,还是对克劳莱家族继承人的罗登,蓓基都成功地将自己的价值融入计谋当中。 这些女性形象,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是对男权的一种反抗,女权思想在电影或小说中都毫无掩饰。在电影《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本是巴黎的一个名妓,但是她爱上了阿尔芒,并与之在乡下同居。 阿尔芒的父亲认为是玛格丽特葬送了儿子的前程,胁迫玛格丽特移情别恋,而阿尔芒信以为真,愤怒下当众羞辱玛格丽特。玛格丽特终因病而亡,而阿尔芒事后知道了缘由后,悔恨不已。玛格丽特的死,是爱情悲剧的表现,更是对男权世界一种无声的反抗。同样地,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一开始,伊丽莎白因为达西的高傲而没有接受他的表白。 我们通过电影,再去原著中寻找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会发现奥斯汀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伊丽莎白与达西那奇妙的爱情。直到达西改掉了自己的“臭毛病”,伊丽莎白才真正地接受了达西。伊丽莎白虽然爱着达西,但是对于达西的那种大男子主义很厌恶,她故意地对达西冷漠,也正是对男权的一种反抗。在哈代的《无名的裘德》改编成电影后,苏的“新女性”形象更加凸显,她敢于追求自我的价值而反抗学校的规定,敢于直面对裘德的爱。 四、悲剧色彩浓重的女性形象 以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英美电影中,很多女性形象都是悲剧性的。这些女性形象虽不至于占据英美文学作品的大半,但是在我们观看的很多英美电影中,这样的悲剧色彩,似乎更受到导演和编剧的欢迎,也更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更多是与作品创作背景下的大多数女性有着明显的思想和行为区别。正是因为这些女性角色“前卫”的行为,造成了她们悲剧的产生。这些悲剧多体现在女性的爱情上,还有社会阶级的残酷压榨上。 例如,在雨果的《悲惨世界》中,芳汀这个角色,被赶出了工厂,死在了医院里。她本有一个美好的爱情,但是却被情人抛弃,独自带着女儿珂赛特。在改编的音乐剧《悲惨世界》中,芳汀被迫去那个她永不想涉足的地方,卖了自己的头发、牙齿,甚至是身体。当I Dreamed a Dream响起时,芳汀的悲剧终究发生了。对于芳汀的死,是悲剧的结局,也是她的解脱。 又如,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这个角色,是莎士比亚在17世纪塑造的形象,而那个时期的英国女性,和中国的传统女性一样,对父亲和兄长十分尊敬,甚至达到了盲从的地步。然而奥菲利亚深爱着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对她的表白,被奥菲利亚的父亲否决。当奥菲利亚的父亲被哈姆雷特杀死后,奥菲利亚崩溃了。她一直在无声地承受着一切,但悲剧的脚步没有因为她停止。一个纤弱的女子,一个温柔的女子,一个性格柔弱的女子,在那个年代注定了她的悲剧色彩。 在英美文学中,女性的悲剧色彩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电影改编后,这种女性悲剧更加真实。她们与周围生活的格格不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除去《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这种被社会压到无法喘息的女性外,还有爱情带来的悲剧。例如在《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的爱情就是一个悲剧,她有着自己的家庭,却爱上了罗伯特。 这样的爱情就是一个悲剧,在道德的束缚下,在伦理的谴责下,弗朗西斯卡的爱情只能以悲剧结束,四天深入骨髓的爱情,折磨了弗朗西斯卡的后半生,这样的悲剧让观众更加心痛。同样地,在《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也是一个女性悲剧形象的代表。凯瑟琳对于爱情的渴望极其矛盾,她希望自己的爱情是不受世俗影响的纯净的爱,还期望能够找到身世好、家境富裕的白马王子。凯瑟琳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是纯净的,为此不惜打破社会的道德枷锁。而凯瑟琳还是放不下对财富的向往,她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成为山庄的女主人。这是世俗中“美好”的婚姻,但她对爱情的矛盾,让她无法割舍爱情,最后为之付出了生命。 五、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无论是对爱情的执著,还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抑或是悲剧性的色彩,通过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表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英美文学作品中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这也是女性主义在文字上的宣泄,在银幕上的爆发。在19世纪,简?奥斯汀、勃朗特等一大批女作家走向英美文学的高处,她们反对男权,发扬女性主义。例如,在勃朗特的《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她积极向上,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了男主人公罗彻斯特。 在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爱情中,简?爱一直保持着克制和清醒,她嘲笑那些可笑的权贵,她向往平等。简?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简?爱对于爱情的追求,一直保持着独立。她知道了罗彻斯特有妻子后,不愿贬低自己的地位价值,选择离去。而当她认识到自己对罗彻斯特的情感后,不顾罗彻斯特的失明和一无所有,仍旧回到罗彻斯特的身边。简?爱的容貌也许并不出众,但是她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她追求独立和自主,她有更加吸引男性的自我修养和精神追求,特别是简?爱对于经济独立的认识。这都是独立自主女性形象的表现。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中,简?爱都让我们感叹不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女性!同样的女性特质,我们在《名利场》中的蓓基身上也能看到一些,蓓基的“女强人”特点,正是她独立自主的一些体现,虽然她一直想傍上一个富翁。 六、结 语 女性形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爱情还是自我价值,抑或是悲剧色彩和独立自主方面,都有着吸引人的地方。通过电影的展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似乎活了过来,以电影来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加耐人寻味,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闲来无事,可以走进影院,去回顾一下这些英美经典。 [参考文献] [1]辛淑兰.超越傲慢与偏见:从女性视角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幸福婚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2]黄治康.《呼啸山庄》的女性意识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3]王盈盈.从女性视角解读美国电影《廊桥遗梦》[J].电影文学,2013(08). [4]陶曦,李雯倩.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J].电影文学,2010(12). 英美文学类论文范文篇2 浅析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二者关系 摘 要:通过英美文学作品与我国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发现,英美文学主题,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定位为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而我国文学作品人和自然的关系为相互统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主题;人和自然 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在“人和自然”的主题方面存在差异,是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和研究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作品的重要线索。 一、英美文学发展的分析 英美文学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长期以来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英国文学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英国与美国语言因为同属于一个英语体系,长久以来认为美国文学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两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 文化 的等外在力量的影响,以及遵循文学内部自身规律,其文学发展历经了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维多利亚、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战后则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中古英语时期的文学较以前在扩展主题、丰富类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而且深受到__的影响,传奇小说及诗歌逐步流行。 二、英美文学中人和自然的主题分析 尽管英美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多元化,但社会的存在无外乎人和自然,世界上好多文学作品都是反映“人和自然”这一主题的,当然英美文学也不例外。 英美文学作家在作品中力图揭示在特定条件下主宰人的行为的两种力量:一方面是遗传,是人内在的力量,具体来说是描写人对其生物本能的依赖,即人追求爱情、金钱和享受的不可压抑、无法阻挡的欲望。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是外在的力量,是作家对人所生存的社会的研究,具体来说,是描写高度文明的社会给人造成的威胁与围困。民族传统依据每个民族生活的社会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能长久地在民族成员中保留下去。 自然,既是人类的母亲和摇篮,又是人类的敌人和战场。这种矛盾的关系,体现在人类的自然观念中,便是两种对立的心态: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这种对立一直贯穿英美思想、文学传统的始终。就文学家个体而言,他们的思想观念及其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显示出一种深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和变动性。有的礼赞、崇拜自然,有的在对抗、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显人的尊严和价值,有的聚焦于特殊的人化了的自然环境,有的呈现出一种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的交融,有的显示出超时代的远见卓识。 三、我国文学作品中人和自然的分析 我国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的 故事 含有丰富的泛神论思想:自然界的一切都神圣不可毁坏,因为一切都是从一个叫“盘古”的巨人身体长出来的———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 收藏 ;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云,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 传说 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人类应该爱护自然和其他一切生命。 四、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中“人和自然”对比分析 在探讨英美文学中的“人与自然”时,实际上是包含着比较与借鉴的意图的。通过通读惠特曼、梭罗等人的作品,我们了解到他们都是受到过我国宗教和哲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我国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天人统一的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事实上,现代西方某些哲学、伦理学在理论建构之际,就已经吸收了一些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统一的智慧。德国学者格罗伊从东西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对立特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以印度佛教和我国道教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人与自然”与英美作品中反映的“人和自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遗憾的是我国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急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大量引进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忽略对本国文化传统的建设与更新,如今已面临比西方国家更为严峻的自然问题。目前我国在大力倡导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在这样一个思潮巨变的历史时刻,一方面,作家们应该大力弘扬我们祖先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大力推出优良作品;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有责任感,要注重社会的我和自然的我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健红.论英美文学教学的道德关联性[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11).

浅谈家长怎样与孩子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可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放纵、宠爱多于正确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造成了在当今社会家长无法跟孩子沟通的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的研究,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看看你的孩子是在哪种情况下成长的: 第一,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第二,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第三,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第四,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第五,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己; 第六,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把握目标; 第七,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别人多一份关爱。 怎么才能让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一、要树立威信,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这是家长与孩子真诚沟通的基础。试问,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个一问三不知、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能培养出好孩子吗? 二、要营造氛围,注意亲子教育。 大多数家长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家长可以与孩子同看一本书,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这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 三、要少批评,多赞美 ,让孩子自尊、自信。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这也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关键。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千万不要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当然,孩子关键性的缺点是要纠正的,但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沟通时,给孩子机会,潜移默化,缩短距离,疏导情绪,能进能退。总之,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将导致失败。

浅谈家长怎样与孩子交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可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放纵、宠爱多于正确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造成了在当今社会家长无法跟孩子沟通的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的研究,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看看你的孩子是在哪种情况下成长的: 第一,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第二,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第三,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第四,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第五,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己; 第六,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把握目标; 第七,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别人多一份关爱。 怎么才能让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一、要树立威信,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这是家长与孩子真诚沟通的基础。试问,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个一问三不知、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能培养出好孩子吗? 二、要营造氛围,注意亲子教育。 大多数家长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家长可以与孩子同看一本书,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这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 三、要少批评,多赞美 ,让孩子自尊、自信。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这也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关键。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千万不要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当然,孩子关键性的缺点是要纠正的,但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沟通时,给孩子机会,潜移默化,缩短距离,疏导情绪,能进能退。总之,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将导致失败。

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过高要求总是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可能是每个家长都所期望的,可它并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你去看看(社会科学前沿),以此为思路开始着手呗~~·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发表论文

杨振宁迎来了她百岁的生日,他的科学贡献有很多,他是著名的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家获得者,所以他的成就是很大

中国能够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其实得益于有很多的科学家,他们无私的为中国做着贡献,就是因为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杨振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有13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而他这些成就也给全世界带来了影响。当然,他除了给世界带来影响。他也给中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他曾经在1971年就回国,她是中美关系解冻后第一位来华访学的知名华裔科学家。后来他回到美国,更是发起了保钓运动,他是保钓运动的精神导师。当时,中美处于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并不了解,但是他回到美国以后,开始正面地报道了许多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地位,所以他每次到一个国家,大家都会让她讲一讲现在的中国,所以它在促进中美建立邦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78年,他还建议中科大创建了首期少年班,在40多年来的少年班,诞生了,十多位著名的科学家,他还成立了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纽约进修。所以它是催生了第一批学术留学,提高了中国的科学水平。

杨振宁建立了一流的物理实验室60多座,其中包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并且为清华和南开大学一共筹集了2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而且他也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了30多篇的论文,一下子提高了,我国的物理研究水平,提高了我国科学在世界当中的地位。

2004年,他还在清华大学讲课,对于提高清华大学物理水平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且他在清华大学授课不要工资,她甚至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的一处豪宅,向清华大学捐助了100万。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杨振宁奖学金,杨振宁基金会,他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不断的促进清华大学的科研水平。

杨振宁(英文名: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男,安徽省合肥县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是最早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中华民国)籍人士和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之一(另外一名是李政道)。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杨振宁的贡献,感谢阅读。

1.杨振宁在特殊时期为中美建交,为改善两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1年杨振宁作为第一个到中国访问的美籍科学家,对中国外交破局至关重要。杨振宁还创建了全美华人协会,任第一任会长,领导几百万在美华人促进中美建交。

2.杨振宁三次救了邓稼先的性命(分别是1940、1941年两次从日本人的追杀和轰炸当中救了邓稼先,1971年回国访问救邓稼先于性命危难之际),如果没有杨振宁,或许就没有后来的邓稼先,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研究也许会受到较大影响。

3. 杨振宁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职20多年,年薪是100万人民币,但杨振宁把所有的收入完全捐给了清华大学用来建设高等物理研究所。另外,杨振宁把自己美国的房子卖掉,又给清华大学捐了120万美元,累计约740多万美元(就此一点就证明杨振宁回国养老的说法是很荒谬的)。

4.杨振宁建立“杨振宁讲座”、“杨振宁基金会”、“杨振宁奖学金”提供了基础研究的资金,这是相当难得的精神。

5.以清华大学名义杨振宁署名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这是大部分科学家一辈子也难以做到的科研成果,客观上提升了中国的科学影响力。

6.杨振宁利用自己在科学界巨大的影响力和资源、人脉帮助中国建立了60余座一流实验室。

7.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一共筹集2亿美金的科研经费。

8.直接推动了冷原子、凝聚物理科研成果,将中国的物理研究水平直接提高了几十年。

福建农业杨清发表论文

- Liu SP, Zhu YP, Xie C, Jue DW, Hong YB, Chen M, Hubdar AK, Yang Q(2012)Transgenic Potato Plants Expressing StoVe1 Exhibit Enhanced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Plant Mol Biol Rep,- Wei Q, Feng ZH, Wang QY, Wang B, Zhang YF, Yang Q (2012)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s in transgenic potato tubers by over-expression of 3GT gene. Plant Biotechnol Rep,6: 69–75- Wang QY, Chen Q, He ML, Mir PY, Su JY and Yang Q (2011): Inhibitory effect of antioxidant extracts from various potatoe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colon and liver cancer cells, Nutr Cancer. 63(7):1044-1052- Xie YJ, Cui WT, Yuan XX, Shen WB, Yang Q (2011) Haem Oxygenase-1 is Associated with Wheat Salinity Acclimation by Modulat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Homeostasi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53( 8): 653-670- Xie YJ, Xu S, Han B, Wu MZ, Yuan XX, Han Y, Gu Q, Xu DK, Yang Q and Shen WB (2011) Evidence of Arabidopsis salt acclimation induced by up-regulation of HY1 and the regulatory role of RbohD-deriv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ynthesis. Plant Journal, 66(2):280-292- Li C, Huang B, Yan XH, Wang LJ, Yang Q, and Wei WH, Cloning,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repetitive sequence flanking telomere and homologous to canrep in Brassica napus. Botanical Studies,2010, 51: 421-430- Guo JL, Yu CL, Fan CY, Lu QN, Yin JM, Zhang YF, Yang Q(2010)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otato TFL1 gene involved in tuberization regulation.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ue, 103:103-109- Zhang F, Wang Z, Huang QS, Huang LP, Yang Q (2010)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GIP-encoding Gene from Solanum torvum. Agriculrural Sciences in China, 9(6):921-927- Wang Z, GuoJL, ZhangF, Huang QS, HuangLP, and YangQ(2010)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by cDNA-AFLP of Solanum torvum upon Verticillium dahliae Infection. Russ. J. of Plant Physiology, 57(5):676-684- Wang Z, Chen CQ, Yuan XX, Xu S, Yang Q, Shen WB (2009) Mitigative effect of exogenous carbon monoxide on cell death in rice suspension-cultured celld under salt stress.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45(7):643-646- Zeng BY, Wang Z, Zhang YF, Yang Q, Lu W. (2009) Cryopreserva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 L.) embryonic cell suspensions by encapsulaition-dehydration.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45(6):603-606- Hong He, Rachid Serraj, Qing Yang(2009)Changes in OsXTH gene expression, ABA content, and peduncle elongation in rice subjected to drought at the reproductive stage. Acta Physiol Plant 31(4):749–756- Liu SQ, Xu L, Jia ZQ, Xu Y, Yang Q, Fei ZJ, Chen HM, Huang SW (2008) Genetic association of ETHYLENE-INSENSITIVE3-like sequence with the sex-determining M locus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Theor Appl Genet. 117:927-933- Guo JL, Yang Q. (2008)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LFY homologous gene from poato. Plant Mol Biol Rep 26:324-334- Liang F, Shen LZ, Chen M and Yang Q (2008) Formation of intercellular gas space in the diaphragm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erenchyma in the leaf petiole of Sagittaria trifolia. Aquatic Botany, 88(3):185-195- Liang F, Wang Z, Guo JL, Shen LZ and Yang Q (2008) Dynamic changes of mineral element in the cell wall of growth cells detected by CSEM-EDX. Pre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35(2):1-11- ZOU HW, WU ZY, ZHANG XH, WANG YQ, YANG Q, CAO MQ, and HUANG CL (2008)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ize ZmASK1, a Homologue to Shaggy/GSK-3-like Gene, Involved in Plant Responses to Abiotic Stresses. ACTA AGRONOMICA SINICA, 34(2): 184−191- Zhang JJ, Hao GP, Wu ZY, Zhang XH, Wang YQ, Yang Q, Cao MQ, Liu SG and Huang CL (2008) Nucleotide variation in ATHK1 reg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its association study with drought tolerance.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7 (3): 224-233- Xing YJ, Yang Q, Ji Q, Luo YM, Zhang YF, Gu K and Wang DZ (2007)Optimization of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for sweet potato embryogenic callus using-glucuronidase (GUS) as a reporter.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 6 (22): 2578-2584- Guo JL,Yang Q,Liang F, Xing YJ and Wang Z (2007)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Novel CONSTANS-like From Potato. Biochemistry, 72(11):1241-1246- GUO Q, XIANG AL, YANG Q and YANG ZM(2007)Bioinformatic identification of microRNAs and their target genes from Solanum tuberosum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2(17):2380-2389- Zhang SH, Yang Q and Ma RC (2007) Erwinia carotovora ssp. carotovora Infection Induced Defense Lignin Accumulation and Lignin Biosynthetic Gene Expression in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49 (7): 993-1002- Qiao F, Yang Q, Wang CL, Fan YL, Wu XF and Zhao KJ (2007) Modification of plant height via RNAi suppression of OsGA20ox2 gene in rice. Euphytica, 158 (1-2): 35-45- Jiang MH, Huang XQ, Li L, Li Y and Yang Q (2007) Effects of genotype and hormones on the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potato plant. Seeds, 26(8): 1-4- Zhang SH, Yang Q and Ma RC (2006)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BrMyb from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diseased Chinese cabbage.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6 (5): 516-522- Zhang Y, Guo JL, Lu QN and Yang Q (2006)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HYA cDNA from wild potato (Solanum pinnatisectum).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42(6): 1081-1086- Xiao X., Zhang XH, Yang Q, Zou HW, Wu ZY, Yu R, Cao MQ and Huang CL (2006)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ZmSPK1, A Protein Kinase from Maize,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 21(3): 1-4- Li YY, Wang Z, Liang F, Shen LZ, Yan JY, and Yang Q (2006) RAPD analysis of the genomic DNA of CMS line 70 and its maintainer line 71 in onion. Biotechnology Bulletin, 6: 100-102- Lu QN,Yang Q and Zou HW(2006)Effects of cerium on the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s and express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in in-vitro potato tissue .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4(4):479-484- Lu QL and Yang Q (2006)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anthociaynin biosynthetic genes in wild potato.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 5 (10): 811-818- Zou HW, Wu ZY, Xiao X, Zhang XH, Cao MQ, Jia WS, Huang CL and Yang Q (2006) Gene expression analyses of ZmPti1, encoding a maize Pti-like kinase, suggest a role in stress signaling. Plant Science 171: 99-105- Zou HW, Yang Q, Zhang XH, Zhao JR, Wu ZY, Wang FG and Huang CL (2006)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ize ZmSPK1, a Homologue to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2. African Jounal of Biotechnology 5 (6): 490-496- Shi RJ, Yin Y, Wang Z, Chen M and Yang Q (2006) Cloning and analysis of full-length cDNA of StoVe1 gene from Solanum torvum.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 44(4):638-642 (in Chinese)- Xu LL, Lu D, Lu W, Zhang RX and Yang Q (2006) Establishment of suspension cell line of rice (Oryza sativa L.)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a on biomass.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 44(4):612-616 (in Chinese)- Li Y Y, Yang Q and Yan J Y and Chen M (2006) Cytoplasmic Male-Sterility of Onion (Allium cepa L.) 63A Is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e Degeneration of the Tapetum. Acta Agronomica Sinica 32(3):369-372- Zhang y, Yang Q and Chen M (2006) In-vitro production of microtubers from wild potato.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33(2):369- Wang YH, Wu ZY, Zhang XH, Huang CL and Yang Q (2006) Stable transfortion of phaC2 gene in tobacco chloroplast genome and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transgen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14(2):213-218(in Chinese)- Shi RJ, Zhao ML and Yang Q (2006) Cloning and analysis of glutathione reductase gene from Leymus multicaulis.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34(2):61-67(in Chinese)- Qiao F, Fan YL, Yang Q and Zhao KJ (2006) RNAi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research. Biotechnology belletin 4: 20-24- Xiao X , Zhang X , Yang Q , Zou HW , Wu ZY , Yu R , Cao MQ and Huang CL (2006)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ZmSPK1 , A Protein Kinase from Maize ,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 21(3):1-4- Wang YH, Wu ZY, Zhang XH, Chen GQ, Wu Q, Huang CL and Yang Q (2005) Synthesis of medium-chain-length-polyhydroxyalkanoates in tobacco via chloroplast genetic engineering. Chinese Science Belletin 50 (11): 1113-1120- Shi RJ, Zhao ML and Yang Q (2005) Cloning and Analysis of cDNA segment of glutathione reductase in Leymus multicaulis. Acta Bot. Boreal.-Occcident. Sin. 25(5): 881-886 (in Chinese)- Zhao CL, Guo WM, Yang Q and Chen JY (2005) Cloning of full-length F3’H of Nanjing hongxu (Prunus Mume) by gDNA-based TAIL-PCR. Acta Bot. Boreal.-Occcident. Sin.25(12): 2378-2385七、科研合作1.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马铃薯研究中心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八、讲授课程1. 现代分子生物学(硕士/博士, 获校级和省级优秀研究生课程)2.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硕士/博士,校级研究生重点建设课程)3. 分子细胞生物学(硕士,博士)4.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博士)5. 细胞工程(本科)

学院董事长简介兰思仁,男,畲族,1963年9月出生,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董事长,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林学会理事长、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福建省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州植物园)管理处主任、党委书记(期间挂职任中共龙岩市新罗区委副书记);福建省林业厅产业发展处处长,福建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期间挂职任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副司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长期从事林业、园林、森林公园建设和城市景观设计等方面研究,著有《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主编和参编《中国森林旅游学》等科技著作4部,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多个市级区域林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获部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福建省青年科技奖”。学院党委书记简介翁善波,男,1953年2月生,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党委书记,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1975年10月毕业于福州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84年任福建林学院总务处副处长,1989年任福建林学院林工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主任,1990年9月任福建林学院林工系党总支书记,1995年9月任福建林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兼学工部长,1995年12月任福建林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00年10月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9年7月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理事长,在高校后勤管理研究领域有较深厚的积累。学院院长简介黄一帆,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福建省重点学科临床兽医学学科带头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兼任中国绿色食品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中兽医学分会理事、中国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分会常务理事、华东区中兽医研究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中兽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动物医学教学及科研工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表彰的“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证书。出版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70多篇。金山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林金菊,女,1956年11月生,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副研究员。1980年毕业于福建林学院森林采伐与运输机械化专业。先后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学生处秘书、党总支副书记(主持)、教务处副处长(正处级)等职。长期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曾获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校“师德标兵”、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获得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主持或参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金山学院常务副院长郭文硕,男,回族,1963年8月生,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常务副院长、金山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先后担任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党总支委员、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系主任、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主任、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挂职)等职务。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福建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福建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理事等。曾被评为“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长期从事“森林病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福建省计委农林水产高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10多项,其中:1、《锥栗疫病的研究》获2002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毛竹叶斑枯病的研究》获200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3、《防治马尾松毛虫绿僵菌的研究与应用》获2003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三完成人);培养博士研究生毕业2人,硕士研究生毕业13人。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金山学院党委副书记童庆满,男,1974年1月出生。福建清流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副书记,助理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福建农业大学地环系农业土壤与化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7月起在福建农业大学校办秘书科工作,1999年12月任福建农业大学党(校)办秘书科副科长,2003年1月任福建农林大学党(校)办正科级秘书,2007年8月任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 ,2011年9月任现职。金山学院副院长朱朝枝,男,1963年3月生,福建云霄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副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会秘书长、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承担《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农村发展规划》、《农村发展研究法》、《农业现代化专题》、《持续发展与推广学》等本科、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近10年来,每学年均为本科生授课320学时,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和同行的好评。被中宣部等14部委联合授予“中国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先进个人”、被团中央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称号, 并先后获得“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福建省优秀教师”、“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授予“福建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独立主编全国“十五”、“十一五”统编教材7本,其中《农村发展规划》获全国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主持的《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于2006年获福建省精品课程称号,2009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负责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09年入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50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农业多功能性产业培植等领域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 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项目设计20余项。金山学院副院长郑国华,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历任园艺系园艺教工党支部委员,园艺系园艺场场长,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任园艺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园艺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教学承担了果树专题、果树史、园艺产品运销学、果树栽培学、果树生理学、果树生态学、科技论文写作等研究生、本科生课程。科研主要研究方向:园艺植物生理生态与采后处理。近几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亚热带果蔬保鲜出口的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橄榄优质丰产高效栽培与示范推广”、“枇杷抗冻机理及创新栽培技术推广研究”、“冰核细菌与枇杷冻害关系研究”、“早熟水蜜桃引种及推广研究”、“早熟水蜜桃引种及标准化栽培新技术研究”等。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7人,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得奖励或荣誉有: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2009年被福建农林大学评为“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先进个人”, 2009-2010年度被福建农林大学评为“支持工会工作优秀党政领导”, 2010年度被福州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10年度被福建农林大学评为“师德标兵”。金山学院副院长洪涛,男,1976年1月生,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副院长,管理学硕士,助理研究员。1999年7月毕业于福建林学院水土保持专业。先后在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处、武平县东留乡党委(挂职)、校迎评促建办公室、校教务处、金山学院工作,历任学生处秘书、乡党委副书记(挂职)、学院办公室主任、学院党委秘书、学院工会副主席等职。曾获福州市总工会“先进工会工作者”、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校“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先进个人”。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简介肖知亮,男,1972年5月生,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农业推广硕士,副教授。1997年7月毕业于福建林学院交通系森林工程专业。先后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学院团委副书记、学院党总支秘书、校学生处资助中心副主任、金山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等职。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曾多次获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主持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福建省计生委项目等课题研究。

兰思仁,1963年9月生,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福建省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党委书记(其间挂职任中共龙岩市新罗区委副书记),福建省林业厅产业处处长。2006年1月起任福建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其间挂职任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司副司长)。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是郑金贵。简介:郑金贵男,汉族,1949年10月生,泉州永春人1、现任职位:现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正厅级)、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10月获福建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1984年1至6月赴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1985年5月至1998年8月,历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研究员;1998年8月调任福建农业大学校长, 1999年福建省教育厅评定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10月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2、荣誉称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福建省优秀专家” “福建省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3、兼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第一带头人,中国作物生物技术学会副会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理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福建省科协副主席等。4、研究成果: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物技术、农产品品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出版著作5部(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培养博士后5人,博士生15人,硕士生35人。

杨振宁在清华发表的论文

杨振宁迎来了她百岁的生日,他的科学贡献有很多,他是著名的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家获得者,所以他的成就是很大

杨振宁1977年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 杨振宁回国后对祖国老化的物理学教育科研体系进行了整理,并参与新一代国产核电站研究建造,为中国绿色安全能源做出很大贡献。

一、学术成果

1、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

1969年,杨振宁和杨振平将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问题推进到有限温度。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模型在有限温度(T>0)的严格解,这个模型和结果后来在冷原子系统中得到实验实现和验证。

2、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

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

在这个工作中,杨振宁和Byers将规范变换技巧运用于凝聚态系统中。相关的物理和方法后来在超导、超流、量子霍尔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3、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对称性是物理学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20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之一。从经典物理以及晶体结构,到量子力学与粒子物理,对称性分析是物理学中的有力工具。杨振宁对粒子物理的诸多贡献表现出他对对称性分析的擅长。

他往往能准确利用对称性,用优雅的方法很快得到结果,并且突出本质和巧妙之处。1999年,在石溪(Stony Brook)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杨振宁被称为“对称之王。

4、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 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

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二、论文著作

1、论文:大约300篇发表于《物理评论》《物理评论通讯》等

2、著作:

《论文选集与后记1945-1980》(英文)

《杨振宁文集》(中文) 、《曙光集》(中文)

2018年5月,杨振宁及其夫人翁帆编著的科学随笔《晨曦集》出版发行。

此外,还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基本粒子发现简史》《读书教学四十年》《科学、教育和中国现代化》《科学的品格》《新世纪的科技》《20世纪的物理学》《对称与物理》等。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1、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

2、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

3、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

4、作家江才健:杨振宁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有标志意义的事。中国一向自视为天朝大国,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败,自此一蹶不振,信心大失。

杨振宁的获奖,如他自己所说,是“帮助改变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不但影响许多年轻学子投身物理,他后来的思言行止,也对中国人的学术文化带来深远影响。

在天文学和教育学有杰出贡献,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杨振宁1977年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杨振宁回国后对祖国老化的物理学教育科研体系进行了整理,并参与新一代国产核电站研究建造,为中国绿色安全能源做出很大贡献。杨振宁—米尔斯方程是非阿贝尔量子场论的基础,使中国人对同位旋相互作用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和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及麦克斯韦方程有同等重要意义。他的规范对称场论和构建的标准模型理论让中国人对自然有了更深刻认识。

扩展资料: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振宁

  • 索引序列
  • 浙大杨清发表论文
  • 清华大学杨健发表论文
  •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发表论文
  • 福建农业杨清发表论文
  • 杨振宁在清华发表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