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孙荣鑫发表论文

孙荣鑫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孙荣鑫发表论文

孙荣鑫(馨);张悦(睿)荣我很喜欢宝宝,希望可以采纳

单鑫鑫发表的论文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1、 文稿要求内容精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研究报告”、“综述”一般在3500字(2版)最多不超过3版(包括图、表)。英文摘要和英文题目必须是中文的译文(中文150~300字,外文不超过250个实词)、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作者单位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实验与技术”、“研究简报”要附英文题目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单位名称;“论文摘要”等文章一般在1000字以内。2、 来稿请提供激光打印稿一式两份(A4纸小4号通栏打印,作者自留副本),并附作者工作单位证明介绍信。稿件须注明联系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第一作者个人信息(性别、职称、所获学位、现研究方向等),以便处理稿件时能及时与作者联系。3、 文中所用计量单位及符号均按近期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非许用单位,务请换算成许用单位。来稿务必做到清稿定稿。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符号,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在首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4、 文中插图随文排(先见文,后见图)。曲线图一律要求电脑绘制;照片必须黑白分明,影像清楚,如是显微镜或电镜照片应注明倍数。文中画一方框,表明其插图位置,并将图题、图注写在方框下,图及照片大小一般不超过45mm×65mm;同一稿件图及照片尺寸尽可能相同,不用圆形照片;图片实际宽度(指印出后的横向长度,包括坐标轴的刻度值名称等在内)一般不超过70mm;特殊情况不超过125mm。图中文字、数字和符号应与正文一致,图题、表题(包括图表内项目)要注明英文。5、 论文第1页注脚处,请注明科研项目来源,并附课题号及受资助情况(各种科技发展基金、科技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资助等,务必注明项目编号)及第一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情况。本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具有前沿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秀论文将优先发表,并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刊发表的论文,凡涉及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者,请及时与本刊联系,提供获奖复印件或单位证明。6、 参考文献仅限于公开发表的且是主要和最新的(最好近3年的),其排列顺序不分文种按论文中引用文献次序列出。研究报告限10篇以内,进展与综述限15篇以内。文献必须注明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著录如下:专著(书):著者(前3名,3名以上加“等”,下同).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讫页.期刊:著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讫页.会议录 论文集 论文汇编:著者.题(篇)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讫页.科学技术报告:著者.题(篇)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讫页.7、 为传播作者的学术思想和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均被认为已获得作者无稿酬提供情报检索期刊摘录转载的许可。8、 来稿需附单位介绍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及电子信箱。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删改,一年刊登期内切勿一稿两投,稿件不退,请自留底稿。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地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录用。9、 来稿或订阅请邮局汇款寄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微生物学杂志》编辑部;亦可银行汇款至工行朝阳市燕都支行,务必注明联系人姓名。

鑫发论文发表

明创期刊网是,我1万元

有人说现在在网上找论文发表相关代发网站不靠谱,很多都是,人的。其实还是有很多网站是讲信誉的。个人认为只有有责任感觉的,自有为他人着想的,自有那些真心想帮助的那些人,才能够在互联网上生存下去。至于那个网站的论文发表服务比较好一些,还真不好说。这个只有通过你自己的通过一次次交流与沟通,来判断这是否是一个正规的期刊。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校长,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铸造分会理事长,云南省耐磨耐热耐蚀材料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损及失效预防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委员。1996年获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教育部第五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研究方向:金属耐磨材料加工、半固态材料加工。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ISPT收录论文10篇,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科研成果“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及“控制冷却贝氏体耐磨铸钢”实现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昆理工鑫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云南省热处理协会副理事长,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和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制备加工一体化新技术研究。先后主持过十二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云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二项;云南省省长基金一项;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云南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基金一项;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基金一项;中国有色高校科学基金一项。在国内外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15篇论文分别被SCI,EI,ISTP收录。获得三项发明专利;六项实用新型专利。有五项科研课题通过云南省及有色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二项成果获省级科技三等奖。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材料成形与加工技术及其工程模拟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计委攻关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教委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教改项目等十余项。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50余篇论文,其中被SCI.、EI.收录6篇次,获1999年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获2004年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复合带材异步轧制工艺基础及理论研究》一部。合作获发明专利三项。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金属间化合物制备研究、机械合金研究、新材料制备研究。主持过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兼任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委员会委员、全国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专家。 研究方向:材料制备与加工工程、计算机仿真模拟。共完成科研项目24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39篇(本);在国内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11项;主讲过8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独立编写约20万字的教材一本,并参加一本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独立完成其中约5万字的章节。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校光电子新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美国材料科学研究会会员,国际拉曼光谱杂志顾问、编委,巴勒斯坦物理学会名誉会员,化学物理学报光谱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编委、副主编。研究方向:光电子功能材料物理及应用、钙钛矿结构薄膜、纳米材料、拉曼光谱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共获中国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邮电部技术进步三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六项,获授权专利7项。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理学院激光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工程光学学会SPIE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9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4月获云南省优秀工作者称号。研究方向:信息光学及数字图像处理研究。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被SCI、EI、ISTP、SA等引用60余篇(次);出版专著《激光热处理优化控制研究》和《激光的衍射及热作用计算》两部。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材冶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功能材料 纳米材料主持、参加过包括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子课题、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目前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各一项。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生物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主持过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二层次人才基金4项科研;参与国家基金和省基金8项。承担二层次人才项目“溶胶-凝胶法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现主持中-意国际合作项目“骨再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激光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和热场模拟》专著一部,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属SCI检索源杂志的共10余篇。多年从事激光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催化剂载体、微滤和纳滤材料的研究开发;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材料加工新技术近十年来,科研工作主要是对连续挤压理论和工程应用进行系统研究,1996年提出了多材料连续挤压复合的工艺原理。自主设计并制造了连续挤压复合工业机型,形成了示范性工艺流程,具有年产1000吨精密异型材的生产能力。根据连续挤压及喷射沉积的发展需求,2004年提出了喷射沉积连续挤压的技术集成思路,将先进的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相结合,为高性能材料的短流程、近终形、高成材率的加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属于材料成形技术方面的前瞻性工作,目前在研项目为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喷射沉积连续挤压高合金材料基础研究”。先后主持省基金、国家基金、云南省重点项目、省科技攻关、浙江省科技攻关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研究方向:多孔金属材料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1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加工技术-加工部分”,出版“多孔泡沫金属”译著一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目前主要从事多孔金属材料(泡沫金属和金属蜂窝)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现在网络确实很多,有的收过定金就跑了,更别说录用了,有的录用也是假录用的,需要找个可靠的。。就俺朋友就在品 优刊这边发的文章,人家那叫一个专业啊伱可以看看的,望采纳!!!

李鑫发表论文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防范措施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防范措施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当前网络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资金的融通、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型业务模式。本文通过讨论互联网金融当前所面临的风险,进而讨论从若干体系入手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应对。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引言:

近几年,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金融业与互联网慢慢开始融合,并造就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产物,并逐步发展起来。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也在逐渐形成。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国内大多数机构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没有清晰地认识,导致对其评估和监管没有应对措施,其对国家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导致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于是,亟待增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剖析,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风险加以应对,对于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有重要意义,也能促使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以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进而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提出管理意见。

1、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同时,其所隐含的风险也在逐渐积累,若缺失对风险准确清晰地认知,风险一旦失去控制则会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打击,本文拟对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为其有效评估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撑。

1.1、操作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处于互联网的世界中,一般消费者的防范心理缺失,加之现在消费者对于流量需求较大,便促使大众网民在有免费热点的时候就会不假思索地连接,有些热点是由不法分子所建立,一旦连接成功,就会有后台监控已经连接的手机,使不法分子对消费者账户肆意妄为,所以,消费者在连接热点时务必当心。

1.2、技术风险

金融业的数字化特征是明显的一个特征,加之互联网金融与现代通信技术相互融合,其所依托的信息技术也比较复杂。首先主要是与技术层面多出状况,开发难度较大,并且开发之后的维护成本较大,维护比较耗费时间,并且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若选择了不恰当的方案,则较容易引起开发风险,若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了相对陈旧的技术方案,可能会导致业务不通畅,业务成本增加,最终被淘汰;如果出现企业技术支持与客户选择终端无法兼容,便会影响业务的开展和推进。其次,安全对于互联网金融及其重要,互联网金融依靠加密手段确保数据完整和准确,如果技术遭到泄密,便会造成巨大损失。最后,互联网本身是在网络端运行,其自身复杂程度较高,如果遇到病毒侵入事件,可能会致使网络崩溃,严重者会造成体系崩溃;当数据流较大时,系统需要对多单密集的交易数据进行处理,可能会导致服务器过载,导致宕机,影响平台稳定性;在传输数据过程中,一旦数据被窥探,便会影响交易的安全。

1.3、信用风险

信用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必不可少的驱动因素,如果没有了信用,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将受到极大制约,其信用风险包括违约还有欺诈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模式的创新,不像传统金融有法律制度的约束和限制,当前缺乏的是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由于缺乏制裁,出现了交底的违约成本,互联网金融违约风险加大,无论是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或是其客户,都暗含着较大的违约风险。违约风险在P2P业务中表现尤为明显,对整个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金融在传统金融领域时有发生,当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更是屡见不鲜,比如平台内部人员为一己私利采取的欺诈行为,如篡改数据。外部欺诈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盗取账号、盗密码的.事情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时有发生,不管是内部或者是外部的这些欺诈,都会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将会产生失信事件和违法犯罪。

1.4、运营风险

互联网金融运营较为复杂,所面临的风险繁多,涉及面广。常见如流动性风险、市场选择的风险、资金平衡的风险、利益协调机制缺失带来的风险。首先提及的是流动性风险,不管是传统金融或是互联网金融,保持适当的流动性都是必须的,但由于监管缺乏,互联网金融企业并不会准备充足的存款准备金,风险资产拨备制度,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突发现金流缺乏和短期负债增加,则很大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风险,之前许多平台跑路的事情,诸多原因就是流动性风险导致的。其次,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客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相互作出的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平台运营方难以对客户资信程度作出判断,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加上渠道不通畅,客户对于平台的信用缺乏了解,也会加大市场选择的风险。资金平衡风险也常发生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对于互联网金融运营企业来说,和传统金融业一样,既要保证对汇集的资金进行高效产出,也要留存一定量的资金进行资金应急,进而保证资金合理周转变得复杂,由此引发的资金平衡风险则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业务开展中,为了吸纳投资者存款,互联网金融企业常以较低风险、较高收益承诺来打广告,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会有各种意外,导致承诺失效,投资者利益因此受损,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业务关联的第三方平台也会出现利益受损,当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极易导致矛盾。

1.5、法律监管风险

互联网金融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其自身发展,法律监管的缺乏是阻碍其良性发展的因素之一。法律法规缺失导致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间刚没多久,当前适用于传统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应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事物,互联网金融产业平台验证的制度和方法不够完善,导致监管乏力。主体资格合法性风险,当前我国出台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制度和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出台的制度不能有效制约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以及如何定义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要对其产业内部企业进行牌照制管理,都没有一定的结论,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法性风险不可以忽视。由于监管缺乏,导致的洗钱等风险,类似淘宝实名认证却依然有假货横行一样,互联网金融平台实名制也依然不能杜绝洗钱等非法行为的出现。

2、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很快,但是如何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评估是当下必须关注的事情,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帮助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2.1、创建互联网金融普识体系

互联网金融到今天这个程度,许多民众已经知道这个事物并已经亲身接触,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随意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缺乏必要的认识,进而导致其风险意识弱化,因此,应当加强宣传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互联网金融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但是它的属性与功能并未改变,和传统金融的业务模式并无多大区别,支付、投资仍是其主体功能,并未跨越现有金融体系的范围,所以,应当最先普及互联网金融的知识给广大民众,让其对互联网金融有个清晰地认识。再者,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认识也有待提高,不管是平台还是平台客户,需谨慎行事,很多投资者一心只想高收益,把自己许多资产投向互联网金融相关平台,几乎没多少人能洞察背后的风险,不懂得投资切忌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盲目信任一个平台,一方面错失了其他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资产回收风险加大。最后,应当提升诚信度,提高平台与客户之间的诚信度,坚持诚信原则,方能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稳中向好。

2.2、构建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体系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产生的事物,具备一定的网络属性,作为其准入门槛之一的技术风险较高,表现在技术选择、技术支持,及其系统的安全性,都有较高的风险,所以,有必要构建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体系。无论是设备如硬件、还是软件,或是通信技术等,都需要减少对外国产品的依赖,提高网络安全,再者,增强网络防护,加强网络环境净化,努力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运行机制,优化用户身份认证体系,防止不法分子入侵,进行数字认证识别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保障。

2.3、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也是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尤其是在征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应增强内控,建立风控机制和团队,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发证;另外,提高个人信用,完善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将个人信用评级机制引入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促使其发展稳中向好;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平台应当与传统金融机构数据共享,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库中有个人征信记录,资源互通,以便更好服务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客户自身。

2.4、建立并健全互联网技能运营风险管理体系

互联网金融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业务运营的风险,当下需要建立健全运营风险管理体系,相关平台和企业应当搜集有效信息,建立机制保证信息相关可靠及时完整,为客户提供信息保障;加强对资金的监管,谨防互联网金融平台滥用客户资金,最后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方的监管,防止风险波及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而给客户带来损失。

2.5、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

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导致政策出台的节奏跟不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当前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较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走在法律边缘,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法律体系显得十分迫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防止风险过度集中;其次,在现有传统金融法律法规基础上,充分考虑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将互联网金融监管有效纳入其中;最后,切实保护消费者全意,有效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健康发展。

3、结语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相互融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驱动金融创新的力量。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错综复杂,相关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需要。有关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重道远,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全面细致,更加合理的评估,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发展更有保障、更有活力、更有前途。

参考文献

[1]高丽华.互联网金融下余额宝的风险防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16).

[2]卓武扬,胡阿思,宫兴国,等.我国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风险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9(06).

[3]周智祥.浅析互联网金融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9(22).

[4]董昀,李鑫.中国金融科技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文献述评[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05).

[5]余雪扬,孙芳,王伟.后整治时期完善我国P2P网贷行业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一个制度供给视角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2).

[6]罗艾筠,李慧敏.风险防范视域下对股权众筹的法律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2).

近年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四阶梯技术筛查诊治宫颈癌前期病变》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年,第7期。 2.《女性肾移植患者合并下生殖道癌晚期病变临床分析》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年,第7期。 3.《子宫颈电热圈直流术(LEEP)》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年,第2期。 4.《子宫颈病变诊治技术的发展史(述评)》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年,第1期。 5.《女性生殖道常见炎症的诊治与进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年,第9期。 6.Evaluation of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 prospective study. Eurogin 2003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ervical Cancer in the New Millenium . 7.《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第5期。 8.《应用计算机协助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子宫颈涂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年,第5期。 9.《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年,第11期。 10.《应用微波与激光技术治疗宫颈与外阴病变的对比性研究》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年,第1期。

侯继华,黄建辉,马克平. 2004. 东灵山辽东栎主要树种种群11年动态变化. 植物生态学报. 28(5): 609-615杨景成,黄建辉,潘庆民,韩兴国. 2004.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学特性. 植物生态学报. 28(5):623-629黄建辉,韩兴国,杨亲二,白永飞.2003.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生物多样性. 11(3):240-247杨晶,黄建辉,詹学明,李鑫,杜丽华,李凌浩,2004. 农牧交错区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日动态观测与测定方法比较. 植物生态学报 28(3): 318-325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2003.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生态学报. 23(4):787-796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2003.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14(8):1385-1390黄建辉,白永飞,韩兴国.2001.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影响机制及有关假说.生物多样性. 9:1-7黄建辉,韩兴国.2001.关键种,关键在哪里?植物生态学报 25:505-509王瑾,黄建辉.2001.暖温带地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植物生态学报. 25:375-380白永飞,李凌浩,黄建辉,陈佐忠.2001.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与植物功能群组成对群落初级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植物学报. 43:280-287渠春梅,韩兴国,苏波,黄建辉,蒋高明.2001.西双版纳片断化热带雨林常绿乔木幼树水分利用效率的边缘效应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5:1-5苏波,韩兴国,渠春梅,黄建辉.2001.东灵山油松纯林和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土壤氮素矿化/消化作用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5:195-203李贵才,韩兴国,黄建辉.2001.哀牢山木果柯林及其退化植被下土壤无机氮库的干季动态特征.植物生态学报. 25:210-217渠春梅,韩兴国,苏波,黄建辉,蒋高明.2001.云南西双版纳片段化热带雨林植物叶片S13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植物学报. 43:186-192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2000.几种常微量元素在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20(2):229-234黄建辉,李海涛,韩兴国,陈灵芝.2000.暖温带两种针叶林生态系统中茎流和穿透雨的养分特征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4(2):248-251苏波,韩兴国,渠春梅,黄建辉.2000.箭叶锦鸡儿群落加速亚高山草甸-箭叶锦鸡儿-硕桦林演替系列的演替进程.植物学报. 42(7): 751-757苏波,韩兴国,黄建辉,渠春梅.2000.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NUE)及植物对养分胁迫环境的适应策略.生态学报. 20(2):335-343黄建辉,韩兴国.1999.土壤生物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2,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黄建辉,韩兴国,陈灵芝.1999.森林生态系统根系生物量研究进展.生态学报.19(2):270-277严昌荣,陈灵芝,黄建辉,韩兴国.1999.中国东部主要松林营养元素循环的比较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3(4):351-360苏波,韩兴国,黄建辉.1999. 15N自然风度法在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的应用.生态学报. 19(3):408-416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1998.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植物生态学报. 22(5):398-402黄建辉,韩兴国,陈灵芝.1998.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有机物质的变化.植物学报. 40(4):362-369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1998.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进展.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1,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18-236严昌荣,韩兴国,陈灵芝,黄建辉,苏波.1998.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叶片中δ13C种间差异及时空变化.植物学报. 40(9):853-859于顺利,马克平,陈灵芝,黄建辉.1998.东灵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于重建实验.植物生态学报. 22(3):275-280苏波,韩兴国,黄建辉,朱伟兴.1998.稳定性15N同位素在自然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1,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8-217黄建辉,高贤明,马克平,陈灵芝.1997.地带性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纬度特征研究.生态学报. 17(6):611-618黄建辉,Jill Baron,Dan Binkley.1996.溪流两边的湿地对其含氮量的贡献(英).植物生态学报. 20:289-302高贤明,黄建辉,万师强,陈灵芝.1997.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演替的生态学研究.II 群落的a多样性.生态学报. 17(6):619-625黄建辉,韩兴国,1995.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3:31-37韩兴国,黄建辉,娄治平.1995.关键种概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与存在问题.植物学通报.12(生态学专辑):168-184黄建辉,韩兴国.1995.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和方法.植物学通报. 12:195-223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1995.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II,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学报. 15(3):226-234黄建辉,陈灵芝.1994.北京东灵山地区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植物学报 36(增刊):178-186黄建辉.1994.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初探.生物多样性 2: 103-107江洪,黄建辉,陈灵芝等.1994.东灵山植物群落的排序、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植物学报. 36(7):539-551黄建辉,陈灵芝.1991.北京百花山附近杂灌丛的化学元素含量特征.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5(3):224-233

陈鑫发表论文

陈鑫,男,笔名涤古子、沙金、三金,1964年生于福建龙岩,毕业于南昌陆军学院和厦门大学。曾从军二十载,现任厦门市美术馆馆长助理、二级美术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长国画山水兼擅漆画艺术,多次举办过个人画展,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展览并获奖,参与策划组织首届全国漆画展、厦门漆画双年展、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展。 参加主要展览、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2000年于厦门图书馆举办“千禧年陈鑫山水画展”,山水长卷作品《美在鹭岛》、《闽山吟》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收藏。2001年,国画作品获2001中国国际科技博览会书画大展金奖、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文化部第十一届“群星奖”银奖。2002年11月参与策划首届全国漆画展。2003年国画作品参加惠灵顿美术交流展。2004年组织和参加厦门书画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中日美术交流展,参与策划协调第十届全国美展雕塑展。2005年作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学术邀请展,参与策划、筹备和协调中国美协落户厦门的全国漆画双年展,并参与举办厦门2005中国漆画展。2006年,国画作品获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组织和参加厦门书画家代表团赴台湾开展厦门·高雄·基隆两岸三港书画展,参加海峡情·中原风全国中国画展,参与策划美术馆新馆系列开馆展。2007年,参与协调和组织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暨厦门国际漆画邀请展。2008年,国画作品获第四届亚洲新意美术交流展优秀作品奖。2009年,漆画作品《山静千秋》参加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论文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美术创作论坛并在大会交流。2010年,策划、协调和组织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厦门展、福建美术晋京作品厦门汇报展;漆画作品《山静千秋》入选福建美术晋京作品展,国画作品《大山的回响》参加客家土楼全国国画作品展。2012年始于《一》系列漆画创作,漆画作品《一碗饭》参加第三届全国漆画展。《山西工人报》整版介绍陈鑫国画艺术。2013年漆画作品《一盏灯》参加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参与2013中韩漆画艺术交流展。国画作品参加盛世丹青全国名家中国画邀请展。国画作品及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在泉州泓翰美术馆举办家在云端——陈鑫山水画作品展。出版中国美协会员作品集《陈鑫画集》。参与庐山采风创作活动。2014年国画作品参加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漆画作品《一盏灯》发表于《美术》第4期。国画山水作品参加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参与四川美丽彭州采风创作活动和浙江临安雅集采风创作活动,参与五味杂陈——刘维海、陈鑫、张金榜、杨达生、黄文渊书画作品展。2015年,国画作品参加“艺术厦门艺术博览会”展览,参加全国画家浙江东阳采风创作活动和厦门画家川西采风活动。

你急什么 啊 小弟

陈鑫,南昌大学管理学院信管专业2012级学生。初见陈鑫,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阳光”,这种朝气不仅来自于她的微笑与从容,更来自于一个当代大学生杰出代表所特有的自信与乐观。 学习上,陈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在校期间,她共发表过5篇论文,其中3篇CSSCI全文发表;本科前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特等奖学金3次、二等奖学金2次。 社团工作上,陈鑫的表现也同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她曾先后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兼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南昌大学先进个人,拥有丰富的学生干部及社会工作经历,共获得过8项国家或省部级、9项校级、2项院级荣誉奖项。 另外,她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曾和朋友一起组织支援“雅安地震”的募捐活动,短短三天时间,便募集了多达32399.3元的善款。 出色的履历,极强的亲和力和社交能力使她拥有了独特的个人魅力,她是学弟学妹眼中的“鑫姐”,是同学们眼中的“鑫爷”,更是老师眼中独一无二的“全能鑫”。 问到成为学霸的秘诀时,陈鑫说,“我很喜欢我的专业,信管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结合了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计算机等很多学科,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她的论文发表在人文社科类出版物巨擘——著名的CSSCI期刊上,与学术结缘,离不开她平时对课程设计的积累。而“学霸鑫”的成功不仅在于兴趣和积累,更在于她对学科研究的热爱和刻苦钻研。“其实科研并不难,难的是静下心来,当你真正热爱专业的时候,你就会投入,就是这么简单。”尽管她口述的如此轻松,但我们依然不难想象在她成功背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辛勤付出。 全面发展,全能多面,陈鑫不仅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在学生工作方面更是建树卓著。她和学生团队共同打造的#最美团支书#微博线上活动,迄今阅读量已达到四千多万次,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同时团中央给予了高度评价。谈到那次活动,她微笑着讲述了整个筹备策划过程。“所有人都特别开心,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眉宇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此外,她还以校团委宣传学生干部总负责人、“团学时空工作室”主任、校“网促会”会长的身份,作为江西省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办的“高校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培训班”。“我很喜欢跟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过程”,她热爱并坚持学生工作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纯粹。 要强努力的陈鑫,并不满足于学生工作,她还积极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她曾在全球500强企业——华硕集团担任华硕的“硕市生”种子教官,负责团队文化建设和日常培训,并于2014年初参与华硕集团在上海举办的“精英骨干实训营”,接受了系统的团队管理和团队文化建设的培训;同年又参加了华硕集团在三亚举办的暑期夏令营,最终成功通过素质拓展、团队合作等项目考核,获得华硕集团总经理石文宏先生亲笔签名的结业证书。 也许有人会觉得陈鑫平步青云,一路坦途,殊不知她也曾面临着诸多困境。即使困难当道,陈鑫也毫无惧色,所表现出的成熟与洒脱令人折服。她说:“其实现在想想,一路走来遇到的所有‘困难’都不是困难,这些所谓的‘困难’都一个个解决了不是么?确实有过迷茫、艰辛、挫折,但是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坚持一下,问题总会解决的。我明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从未抱怨生活,我感激取得的成绩,更感激遇到的苦难。一路上或苦或甜的经历都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可以勇敢的接纳和面对生活,有家人、朋友、老师和同学的支持,有一颗矢志不渝的心。” 我一直疑惑陈鑫是如何将有限的精力均衡到学习与工作中,并且能在两个方面都取得骄人成绩。今天,她给出了答案,“其实我认为学习和学生工作并不冲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我“平衡”学习和学生工作的秘诀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真正的投入进去。当然啦,只是投入是不够的,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生工作肯定会占用一部分学习时间,所以我会把更多的休息时间花在学习上,我并不比其他同学聪明,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或许是因为笨鸟先飞真的有用吧。” 关于学生工作,陈鑫说她在其中收获最多的就是感恩,感恩团队,感恩朋友。“我很感激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在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收获了一帮同甘共苦的朋友,同时我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优秀的人作为榜样,不断向他们学习。” “对于未来,我并没有对自己提出条条框框的要求。其实未来不论做什么,能够遵循内心的向往,然后无所畏惧的地迈开脚步,用自己最喜欢最舒服的方式去生活就够啦。”面对未来,陈鑫选择随心而行,不假规制,自由自在地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就是我所接触到的陈鑫,一个暖心善良,奋进勇敢,自然洒脱的全能学霸女神! (作者 张悦)

LS素额同学么。。。额怎么不认识这个ID……

  • 索引序列
  • 孙荣鑫发表论文
  • 单鑫鑫发表的论文
  • 鑫发论文发表
  • 李鑫发表论文
  • 陈鑫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