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是非常爽的,而且这样的女生都特别有自信,这样的女生大部分也非常优秀。
发表的论文数量过多、3个月就能完成一篇等。发表的论文数量过多,而且她年纪很轻只有31岁;3个月就能完成一篇,已经超过了不少博导。
会觉得特别的骄傲,她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还那么聪明那么优秀。
是一种感觉到非常有压力的体验。
我和我女票是在初中认识的,那时候她还挺呆萌的,成绩不是很突出,对她最多的回忆就是被老师提问回答不出来涨红脸。结果万万没想到啊,呆萌是装出来的,到了高中成绩就让我望洋兴叹了。高考,在数学发挥严重失常的情况下(100分左右)还是过了我们省份最好大学的投档线,最后去了一间211读差不多是最好的专业,该专业全国top10。
当然,在知乎这种研究生是标配,出国是常态的知友圈里根本算不上什么,但是对我来说算得上学霸了吧,而且在我们那里的偏远小城市,能上一本学校都能奖上万,能上211,985的是凤毛麟角。平时就是:
1、绩点碾压碾压再碾压。上学期最低分一科是91分,绩点完爆我这种没一科90+的学渣。
2、从来不用担心她考证不过考试挂科,如果她和我说这次没复习啊这次状态不好啊那是她撒娇了,请她吃一顿就好,等出成绩的时候妥妥90+。
3、一种到骨子里的谦虚。余秋雨有文: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圆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她从来不和我说她专业排名多少,成绩如何。只是很轻描淡写的说,没挂~(我是帮她选课才看到她成绩)被记者采访换做我早就发朋友圈装逼了,但是她压根没提。从来不说自己厉害,只赞别人聪明。
4、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也是学霸的共性吧,当集中于一件事情的时候,两耳不闻窗外事,无论手机震动多少次,都不会理会。
她发表的论文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她发表论文的效率特别高,所以很多网友都会担心她的起点太高了,最后发展如果没有亮眼成绩的,很难服众。
我觉得她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做到的,因为她的头脑是非常聪慧的,而且她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很敬佩她。
如果本科生能够在SCI上发表论文,那你就可以凭借这篇论文保研成功。因为SCI是权威的科研期刊,在这个期刊上发布论文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上海的一个大三学生用一个猪鼻子圈住了两篇SCI论文,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关于这个女孩的介绍。
这个女孩来自上海理工大学,不仅科研能力很好,并且本人的颜值也是很高,被网友称为高颜值学霸。这个女孩是材料与化学学院的常淑月,她对于科研是很感兴趣的,在大学的时候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猪鼻子纳米结构。我们要知道纳米是非常厉害的,如果一个东西的大小已经达到了纳米级别,那说明这个材料是非常精致的,能够运用到很多高科技领域。而这个女孩她就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很多的实验,直到写出了两篇SCI论文。
这个女孩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个女孩是非常努力的,在大学的时候就选了一个导师,跟着导师去进行学习。现在的大学是有学士导师的模式的,跟着导师就能够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也能够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实验。而常淑月就加入了一个教授的团队,她的科研之路由此打开。在导师的指导下,这个女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纳米结构,被她称为猪鼻子。因为这个结构长得非常像猪的鼻子,所以说团队就给这个结构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猪鼻子纳米结构。所以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这个女孩一直在实验室中做实验,通过了多次的实验,终于论证了这个结构是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并由此写出了两篇论文。
总结
小编对于这样的女孩也是非常佩服的,他们的科研能力是很高的,虽然有着高颜值的外表,但是却从来不凭借外表去做事,而是努力的耕耘,脚踏实地的走出每一步。
她发表的论文没有问题,有网友计算出她平均每三个月发表一篇论文,这样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网友会担心她今后的发展。
一辈子是特别传奇的,也是一个特别优秀的数学家。当时在学校也是一个特别知名的人物。
这个女孩子现在已经回国发展了,而且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
朱良璧先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在《数学年刊》 成功发表论文的女数学家。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优秀的院士,几代的数学家。
1931年的11月份,朱良璧在上海出生。1936年,她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数学系,毕业之后就留校开始做老师,到1977年退休朱先生一直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
1936年,朱良璧是作为按照学制时间如期毕业的学生之一。1937年我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朱良璧依然跟随浙江大学西迁,在衣物食物都匮乏的环境当中,她仍然一心扑在数学研究中并最终获得了优秀的成果。这么多年以来,不管外界如何纷扰也不管自己获得了多大的荣誉朱良璧先生一直默默的奋斗在教学的第一线,为学校和国家培养出来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数学人才。1943年9月朱良璧朱良碧与陈建功先生结婚。1952年,朱良碧调入了复旦大学做讲师,1958年,陈建功先生被调到杭州做杭州大学的副校长,朱良璧夫唱妇随也到了杭州大学,继续担任她的讲师工作。朱先生主讲的高等数学是当时是对各个系都开放的公共课,所以有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和学校的同事都记得朱先生的淡泊名利,温厚低调是朱先生给学生和同事留下最深的印象。
作为一名数学家朱良璧全身心投入去研究,作为一名老师她默默无闻坚持耕耘在讲台上,作为一名妻子她对自己的伴侣忠诚坚守。正是以一颗平常心创造了朱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朱良璧先生与陈建功先生对我们国家还有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推进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去学习和铭记。
2015年8月,27岁的她婉拒了导师的热情挽留,毅然选择回国,全职入职浙江大学工作,成为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平时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要多看书,去看一些课外杂志,丰富一下自己的内涵,学习中更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北大考古女孩凡尔赛发言,除了能够让我们看到学霸的幽默之外,也的确能够让我们看到,想要成为学霸,除了努力之外还是真的需要一些天分的。
当初这位北大考古女孩与全省第四的成绩考入了北大,如今仅仅还有不到半年,又一次到了高考季母校,请到了这位北大考古女孩回到母校发言。而这位女孩在被问到学习心得的时候,题所发言的内容的确是有一些凡尔赛的,可能对于学霸来说学习的确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由于这位北大考古女孩是文科生,所以分享了一些在文科方面的学习心得。对于地理这个科目而言,与其死记硬背不如通晓地图,地图对于地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就是历史和政治这两门科目,非常考验语文功底,与其死记硬背,不如多读多了解,在答题的过程当中更加依靠感觉。除了分享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心得之外,也分享了自己学习考古的心得,对于很多女生来说,考古是非常好的一门学科,学习的过程无异于公费旅游。
这位北大考古女孩除了分享自己有关于学习方面的心得之外,也谈及了如今对学弟学妹报考的建议。例如如今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将目光锁定在一些热门专业。但是这些热门专业在就业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压力,竞争也比较严峻,而一些较为冷门的专业不仅好就业,而且也能够发现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对于这种建议有一些家长和学生还是不认可的,毕竟热门的专业和人生薪资都会挂钩。每个人的选择都有所不同,将目光锁定于热门专业的同时,也可以回头看一看那些冷门专业的发展。
在不久之前,一个28岁的便已经成为博士导师的女士进入了人们的眼帘,据报道,这位博士年薪高达90万,安家费220万。这位女博士的成功,也为人们指明了一条逆袭的捷径。 一个孩子,需要从四五岁的时候便进入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甚至可以读研、读博。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人读完博士之后,一般都已经28岁左右了。但是今天的主人公李琳,她在28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博士导师了。
在我国以“文治”著称的宋朝,宋真宗赵恒大笔一挥写下《励学篇》勉励世人读书,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尤其朗朗上口。
在教育性别平等的当代,“颜如玉”们也有机会从书中汲取知识,自己筑造“黄金屋”了。
一则“28岁美女博士受聘名校,获220万安家费”的消息一出,立刻就冲上了热搜榜,网友们纷纷评论,“人家不仅比我美还比我有才啊”!
一、北大女博士李琳受聘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在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官网上可以轻易查询到北大女博士李琳的简介。
从相关资讯上来看,1991年出生的李琳教授、博士生导师,乌发如瀑,清丽端庄,唇角含笑。2014年到2019年,她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8岁博士毕业的同年7月起,就作为“优秀学术骨干”受聘于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而据新闻报道,该学院为已入职的李琳开出了十分优厚的待遇:70-90万元的税前年薪、180-220万元的安家费,外加300-400万元的科研经费。
一路看完,也难怪网友们热议了,确实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学霸,年纪轻轻就成了人生赢家啊!
二、一步一个脚印的学霸历练之路
翻看履历,李琳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就非常自律,养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19岁考上了211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014年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李琳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师从汤富酬教授,主要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开始了为期五年的硕博连读。
学术大神汤教授带领的这个实验室,每年都能稳定地发表数篇CNS论文,堪称学科领域金字塔尖儿的存在。
要知道据艾瑞深机构统计,2000-2018年,以第1作者单位的北京大学在三本国际公认的顶级学术权威期刊(美国《Cell》、英国《Nature》、美国《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一共才49篇!
勤勉的李琳在这样高端平台攻读直博,日复一日浸泡在实验室里力求得到一手精准的数据,并得益于汤教授的指导,在不少被国内外科技文献检索的权威平台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所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在如今高校评级教授、博导一般都将SCI论文、CNS论文的发表作为重要评判标准的背景下,读博期间就有数篇SCI论文在手的李琳,自然就能顺利成为教授、博导了。
李琳博士毕业的2019年正好赶上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严重缺人,于是开出了非常优渥的薪资条件大力引进人才。
李琳正好专业对口,成绩又优异,正好与校方的需求一拍即合,成功入职,拿下了令人艳羡的高薪。
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驳斥了社会上流传已久的“大学生的收入还比不上初中毕业去送外卖”等“读书无用论”,只要足够优秀,知识无价。
三、真正的男女平等是践行“社会人”教育
从历史上看,清朝晚期的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让接受正规教育、读书识字、出人头地不再是男性的特权。
第一位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女子学堂章程的有识之士就是著名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家梁启超,通过理论引领推动了上海等沿海城市兴起了自办女学的风潮,一大批女学堂相继成立。
女学的发展又迫使了清政府对史无前例地正式承认了女子教育在中国的合法地位,从法律层面终结了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女好无学”历史。
女性教育至今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只有通过读书,广大女性才能养成独立的人格,通过自主就业争取经济独立,才是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的“女权”基石。
李琳博士就是典型的通过一路读书敲开高等教育的大门,走上人生巅峰的“寒门贵女”杰出代表。
然而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思想阴影仍然存在于无数社会角落,不少女学生即使读到了大学,自己也自觉低男性一等,缺少强烈的事业进取心。
有人曾随机向30位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年轻女子发放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的“家庭和事业相冲突选择哪一个?”的回答中,选择家庭的人多达有24人。
可见其实不是女孩子即使读过书,将来挣钱也比不上丈夫,而是她们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动机本身就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强烈妥协性。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大潮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市场竞争激烈,职业需求越来越呈现出波动跳跃、超快节奏、严考绩效等高难度因素。面对现实的金钱诱惑,“早出社会早挣钱”“追热点选专业”等观念甚嚣尘上,对基础教育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不仅落后地区女童的入学、辍学问题仍然棘手,部分女大学生也会盲目选择“热门”专业,在市场瞬息万变后又陷入“读书还不如嫁人”的迷茫……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倡导“男女平等”是好事,但其实并不是创造机会让女童上学就是“平等”了。教育界长久以来一直都缺乏对于男女优势、男女互补、男女平等的两性教育科学论证和认识,一再提及“男女平等”实际上就是教育中存在许多看不见的“不平等”。
无数女孩子从一上学起,就被周围的人有意无意地灌输着“女生天生就学不好数理化”、“女孩子数学考不到满分是正常的”、“女生小时候成绩再好,中学后劲不足”等观念啊!潜移默化中渐渐产生自我怀疑,进而磨灭了斗志。
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官网上的明确公示,李琳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开发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表观速传学调控”,这其实比热搜所关注的“28岁美女博士”“220万安家费”更值得作为女性教育的励志榜样。
科学家没有国界,科学研究也没有两性之分,真正成功的“男女平等”教育就是一视同仁的“社会人教育”。
男女两性不是天然的敌人或对手,无论男性或女性,都不必太过纠结自身的性别特征而做出任何妥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
每个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的真正平等意义,就是让每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不受制于固有观念,激发个人潜能,积极进取并取得成功的权利。
主要是这名科学家的八篇论文就已经将世界的难题给解决了,让很多人都很佩服这位科学家的贡献
因为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才收获了这么丰厚的成果,而且攻克的可是世界难题,很牛。
杨雪,1993年出生于南京,从小就是个“学霸”。她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专业的学士学位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这位“90后”科研工作者自2011年起开始在国内进行研究论文的发表工作。凭借着出色的科研能力和极强的科研天赋,杨雪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生物物理学联合会等机构的认证。在科研领域中获得如此高评价也不是偶然。
杨雪曾经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对“细胞中如何找到合适的分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同时,也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从学生时代开始,她就把质疑当作一种习惯,她在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直接就业时就曾多次主动向导师提出自己的疑问。面对导师的一次次质疑,她始终坚信:“质疑并不是坏事”,这也可以让她更加专注于探索未知领域。
杨雪是一位真正的科学爱好者,她一直都在思考着有关生命科学的问题。很多时候,她不愿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去探索,而是会选择向未知的领域发展,她认为“对于科学,敢于质疑,并且敢于付出,这是最好的”!科学研究需要有一颗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心和勇气。然而在实验室里要有一个宽松活泼的氛围以及敢于去质疑的心态。
杨雪表示:科研研究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总能取得一些突破。在实验中,她会遇到一些麻烦,例如有时候在一些简单操作之后,实验结果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验证。她就会对这些细节进行反复地试验。有时试验失败了,她还会重新来做。“既然我已经知道答案,那我就尝试一下吧!我相信问题是没有那么简单的!”杨雪从不害怕遇到难题而放弃努力,也不害怕失败而畏首畏尾,她只想着让实验结果达到最好成绩。
最近,一位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斩获美国科学突破奖,奖金高达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76万元)。在 Science发表的6篇论文中,她主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对果蝇进行转录调控。此外,她还为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1)抑制剂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据悉,该奖是针对基础生物学领域(Biology、 Science、 Cell、 Nature)的重大研究成果而设立的。
获奖人将有机会获得100万美元奖金,其中一半将用于资助一位新发科研论文最多且优秀的年轻科学家。该奖项授予对基础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奖励他们在科学工作中取得的突破。该奖项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颁发了七届,每届都有超过40名科学家获奖。“杰出青年女科学家奖”是美国科学部设立的面向21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优秀学生和高级研究人员所颁发的综合性科研奖励项目之一。
这个奖项,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它颁发的机构,就在美国。它的主要奖励范围除了基础科研之外,还有对于未来科研发展方向的探索。作为“年度大突破”奖项,美国科学突破奖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优秀青年科学家。
这意味着他们会在进入一个新领域之前,已经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今年的评选过程中,更是吸引了全球著名学者参与进来,包括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亲自到现场领奖。不仅如此,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前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为年轻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和舞台。可以说在当下这样一个科学成果大爆发的时代下,青年学者们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