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论文发表后责任编辑撤稿

论文发表后责任编辑撤稿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后责任编辑撤稿

撤稿是指已被期刊录用的文章被撤下来。通常撤稿分为两种情况:①发表前,作者主动要求撤稿,称为“withdraw”;②发表后被编辑部撤稿,称为“retraction”。上述两种情况在撤稿时间上不同,其对作者及期刊的影响也不同。前者只要作者有充分的理由要求撤稿,就无伤大雅,且不会对作者造成负面影响。后者不仅对作者声誉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整个学术生涯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可能期刊也会因此蒙上污点。一般来说,由期刊决定文章是否被撤稿,但作者发现文章中出现了错误,或发现研究无效、存疑等,也可跟期刊编辑沟通撤稿。这些可能是作者无意识地犯错,但也可能造成学术不端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要明白撤稿的原因,以及该如何去避免撤稿,学点小编接着给大家分析。二、撤稿原因根据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的指南,撤稿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作者自身原因撤稿作者因自身可能不愿在此期刊上发表,从而选择撤稿。因自身原因撤稿的因素有很多,具体的需作者自己向编辑部说明,通过一定的流程,提交撤稿申请,造成的损失需要自行承担。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如因作者个人原因导致撤稿两次,编辑部会在2年内,拒收署名此作者的稿件,这就相当于期刊将作者拉入了黑名单。2、编辑部撤稿如被编辑部撤稿,就比较麻烦。文章没有大问题,一般编辑是不会撤稿的。被编辑部撤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学术不端行为如捏造、伪造实验结果或数据、论文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等,都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这种情况可能不只是被撤稿,还会追究作者相关责任,甚至会被期刊拉入黑名单中。所以急需发表论文的作者,一定要避免学术不端的行为出现。②差错差错一般指作者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出现失误或不能复现数据结果,抑或有明确证据表明论文结果不可靠时,就会面临撤稿。③其他原因论文有着重大利益冲突,违反审阅规则,以及侵犯版权或其他法律问题等原因。涉及这些问题,也会被期刊编辑撤稿。三、如何避免撤稿避免论文撤稿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避免学术不端的行为,坚守学术道德底线。不剽窃、造假及篡改他人文章等等。当然,有些错误并非作者主观意愿造成,如把一篇文章作为研究基础,结果发现此篇文章的研究成果是不可靠的,进而开展的工作都属于无效的。这种基于不真实数据上的研究很容易引发后续的重要错误。所以,研究及论文撰写中,要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反复校对,并要进行细致的甄别。

期刊投稿责任编辑

显示的责任编辑就是负责你这个稿件的编辑。一般投稿后都有杂志的编辑分批审核的,你的文章会按栏目或者随机分配给不同的编辑审核,而这个编辑就是你论文审核的负责人,包括检测查重率,内容审核,专业性审核,都是属于这个人负责。

责任编辑就是负责对那篇稿件进行编辑、校对和排版的人,出了编辑格式、错别字、明显的前后矛盾、排版问题和病句等问题由他负责,但一般不对文章内容和观点负责。你说的可能是瞭望东方周刊的那件张冠李戴的事情,该办的都办了,以后少出错、多监管、把好关就是了。另外,一般对单篇稿件有审稿人,编辑到杂志,或者网站上去以后,才有责任编辑一说,前面的审稿人则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观点负责。审稿对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会有所偏差,所以编辑和审稿人的工作是非常重要和要求富有经验的,但对责任编辑所负责的编辑格式、错别字、明显的前后矛盾、排版问题和病句等问题,一般都以客观问题为主。你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审稿署名的,一般在编辑部或编辑中心内部有发稿、审稿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多人署名,也就是对文章内容和观点多人负责,但这却不是责任编辑的工作。

编辑部一般编辑有三种:

1、总编辑:负责总体来稿的审核、筛选等。

2、执行编辑:负责报纸(杂志)的整体版面设计,调整各版面的材料配搭关系等,不直接负责各个版面的工作。

3、责任编辑:负责某一个版面的设计、排版等具体工作。(你如果经常看报纸,就会在某一版面看到责任编辑:XXX。)

期刊整理技巧

有些期刊会在给作者的修改通知中显示责任编辑和学术编辑的名字,那么作者要注意学术编辑附加的修改建议,也要注意学术编辑的名字。

那么在提交修改稿的时候在修改答复里要准确称呼处理自己稿件的学术编辑。如果是张三编辑处理了你的稿件,你在修改答复里却称呼的是李四编辑,那么就太不认真了。

更换学术编辑一般可能存在以下原因,原来负责该稿件的学术编辑不能继续处理该稿件,比如生病或者外出度假等。或者主编和管理编辑喝酒喝大了把稿件号码相近的修改稿指派给新的学术编辑了。

期刊投稿责任编辑复审

这是正常的,论文发表审核过程本就有多个步骤,只是根据刊物的不同可能会省一些步骤。

发表论文外审后进行复审什么意思?外审和复审都是期刊审稿的主要环节,一般期刊正常的审稿流程是初审、外审、复审,初审通常由杂志社编辑完成,外审也叫专家审,是由外部专家学者完成的,复审就是主编终审,期刊审稿流程对于大多数期刊来说都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时间长短有所不同。

相关拓展

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

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最终的法律关系形成,还需满足有投稿→愿接受→遵守事先公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投稿

科技期刊稿件审理过程一般包括初审、复审和终审,即“三审制 度”。为了进一步保证期刊出版质量,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提出期刊出版单位应严格执行稿件的“三审制度”,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并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采访、编辑、审核、刊发等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审”制度,强化终审责任,不得刊发、转载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和网络信息,除出于国家安全、保密等特殊原因外不得使用权威人士、有关人士、消息人士等概念模糊新闻消息来源。

三审责任制度是出版社保证图书质量的中心环节。稿件交来后,要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在三审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问题。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一般为责任编辑),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主要负责从专业的角度对稿件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审查,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要写出初审报告,并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一般情况,需要在审稿之前过一遍黑马校对,以提高初审质量,避免一些低级错误。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复审应审读全部稿件,并对稿件质量及初审报告提出复审意见,作出总的评价,并解决初审中提出的问题。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非社长、总编辑终审的书稿意见,要经过社长、总编辑审核),根据初、复审意见,主要负责对稿件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倾向、学术质量、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等方面做出评价。如果选题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内容,属于应当由主管部门转报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备案的重大选题、或初审和复审意见不一致的,终审者应通读稿件,在此基础上,对稿件能否采用作出决定。

编辑在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编程策划、印制策划和营销策划比较成熟之时,提出选题立项申请的选题报告,提交审批。我认为全程策划是围绕选题进行的。仍然应该称为选题策划,选题策划应该是全程的、全面的。选题报告的提出者一般是选题的策划者,也是选题项目的初审(一级审批)者。一般情况下,选题立项后选题策划者也成为该项目在社内的第一责任人,是该项目的责任编辑之一、二级审批者应为编辑部门负责人,三级审批者为总编辑或社长,或分管选题工作的社领导。

发表造假论文编辑责任

论文造假违规会对不同的涉事人做出不同的处罚,1.对于尚未获得学位而进行论文造假,取消涉事人的学位申请资格、2.在获得学位后被发现论文造假,则撤销涉事人的学位资格并且从处罚开始之日起三年内,禁止涉事人进行任何学位申请、3.是在读学生被发现论文造假,除了撤销学位申请资格外还会开除学籍、4.是在职人员论文造假,不仅撤销相关学位资格,而且涉事人还需要接受所在单位的纪律处分。

论文造假怎么处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涉事人尚未获得学位而进行论文造假,则取消涉事人的学位申请资格;2、涉事人在获得学位后被发现论文造假,则撤销涉事人的学位资格并且从处罚开始之日起三年内,禁止涉事人进行任何学位申请;3、是在读学生被发现论文造假,除了撤销学位申请资格外还会开除学籍;4、是在职人员论文造假,不仅撤销相关学位资格,而且涉事人还需要接受所在单位的纪律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三)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的;(四)伪造、变造船舶户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户牌,或者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的。

教学部规定,对这种行为,如果是未取的学位的,撤销其学位申领资格;已获得学位的,撤销其学位资格,同时自处理之日起三年内,剥夺其学位申请的资格,如果是在读学生还可开学除其学籍。

要。期刊要审核全部刊登的论文,如果论文质量有问题,他们要负责任的。

自己投稿期刊的责任编辑

显示的责任编辑就是负责你这个稿件的编辑。一般投稿后都有杂志的编辑分批审核的,你的文章会按栏目或者随机分配给不同的编辑审核,而这个编辑就是你论文审核的负责人,包括检测查重率,内容审核,专业性审核,都是属于这个人负责。

1.责任编辑主要负责期刊的编排、定稿、送主编终审、刊后审读等工作,是当期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主要责任者。 2.责任编辑负责所在期刊稿件内容的审核和编排;政治性错误检查;规范的检查和统一,栏目的确定;中英文目录的编定;封面和版权页的核准;校样的审阅、统编、统校、核红、付印;录用通知名单确定等工作。 3.责任编辑接受主编签发的稿件后,即应着手对内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更改,或与负责该稿的同志共同协商解决。 4.责任编辑要按规定日期发稿,做到“齐、清、定”,稿件处理流程如下: 月刊:每月初1日前将该期稿件交主编,4日前核阅后交技术编辑排版,9日前出版社印刷。 双月刊:双月20日前将该期稿件交主编,25日前交出版社印刷。 季刊:出刊10日前将该期稿件交主编,18日前交出版社印刷。 年刊:稿件齐、清、定后每年6月30日前出版。 5.校样排出后,责编即将校样分发给有关编辑校阅,编辑对校样的修改如有不妥或因版式需要,责任编辑有权删改,但尽可能征得原编辑的同意。 7. 负责当期杂志出刊的质检即刊后自检工作,填写质检报告后并同当期杂志报送中心存档。 8.负责原稿、作者校样的整理存巻。 只要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就是尽职的编辑。

编辑部一般编辑有三种:

1、总编辑:负责总体来稿的审核、筛选等。

2、执行编辑:负责报纸(杂志)的整体版面设计,调整各版面的材料配搭关系等,不直接负责各个版面的工作。

3、责任编辑:负责某一个版面的设计、排版等具体工作。(你如果经常看报纸,就会在某一版面看到责任编辑:XXX。)

期刊整理技巧

有些期刊会在给作者的修改通知中显示责任编辑和学术编辑的名字,那么作者要注意学术编辑附加的修改建议,也要注意学术编辑的名字。

那么在提交修改稿的时候在修改答复里要准确称呼处理自己稿件的学术编辑。如果是张三编辑处理了你的稿件,你在修改答复里却称呼的是李四编辑,那么就太不认真了。

更换学术编辑一般可能存在以下原因,原来负责该稿件的学术编辑不能继续处理该稿件,比如生病或者外出度假等。或者主编和管理编辑喝酒喝大了把稿件号码相近的修改稿指派给新的学术编辑了。

  • 索引序列
  • 论文发表后责任编辑撤稿
  • 期刊投稿责任编辑
  • 期刊投稿责任编辑复审
  • 发表造假论文编辑责任
  • 自己投稿期刊的责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