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几个不同层次的:吉林大学的《世界地质》,还有吉大、地大、北大、东北大学学报,这几个学校都有地质。除了世界地质以外都是中文核心期刊。《金属矿山》、《中国矿业》这两个都比较边缘,文章质量要求也不算太高,很容易发。《地球物理学进展》这个比较难发表一点,他的英文版《地球物理学报》应该是中国地质类期刊中SCI影响因子最高的了。还有你可以去CNKI,一般的高校网上图书馆都有入口,可以轻松查到上百中地质杂志。其实发表文章说白了就那么回事,发表了基本上没人看,也就自己图新鲜,看看自己的名字,如果不是那些非要找抄袭的JR,基本上没人仔细看,经历了硕博发论文的阶段后,猛然回头发现都是给钱就发的事,什么这编辑那编辑,P,强烈鄙视他们,一个个见到钱,垃圾都有创新意义。
我是18级经管学院的研究生,那就必推经管学院的马忠教授!首先,马忠老师的颜值是被吹爆的,先放两张图,一旦都看不出是60岁的人,哈哈~
听说马忠老师出身于教师世家,父亲是大学老师,也传承了父亲的负责认真。1987年从北交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班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直接被当时的经济系主任邀请留在母校任教。
早就听说过马忠老师的大名,第一次上马忠老师课的时候还特别紧张,果不其然,马忠老师确实非常严肃,每次在做pre的时候都心惊胆战,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要求特别高,课程报告完全布置成毕业论文的格式和要求,从这就可以看出来马忠老师对于学生的负责和认真,并且马忠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对课程内容进行延伸。虽然老师很严厉,但我们都受益匪浅,因此我非常幸运成为马忠老师的学生~
还有一位著名的学术大牛,经管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伊生教授。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资深会员(FCIOB)等,还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北京市教学名师。
刘伊生老师也是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在北交读本、硕、博,最后选择留在母校任教。刘老师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课题10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两百余人,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工程造价行业突出贡献奖等,主编、参编多项国家及团体标准。荣誉实在太多,都列不完啊~
1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Choosing Topics of English Majors’ thesis 范琳 环球论丛 Mar-08 ISBN978-7-5419-1093-02008年7月2 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及探索 邹宇锋1 管理科学文摘 2008.5 ISSN1002-7106王慧娟2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rles Dickens and Du Fu 王慧娟1 中国周刊 2008年第25期(2008.6.24) ISSN1671-3117邹宇锋24 论语用失误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杨梅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第28卷第4期 ISSN 1673-808X5 分级教学对慢班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 杨梅 山东文学 2008年第9期 ISSN0257-58176 外语学习者学习主体认知差异研究 杨梅 教学与管理 2008年第3期 ISSN1004-58727 对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乔娜1 现代学术研究 2008年第6期 ISSN 1814-2508陈毅2 2008.98 合理分级科学转变力促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 陈毅1 当代学术研究 2008.9 ISBN 978-7-80748-171-3乔娜29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教学的启示 冯雪萍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4 ISBN 978-7-5601-3829-910 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育 顾荣1 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8.4 ISSN1672-6278赵挺宇211 名词中间结构与名词结构歧义 杜惠芳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3期2008.5 ISSN 1009-9107李丽霞212 指代歧义的生成研究 杜惠芳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2期2008.5 ISSN 1009-910713 严复对自由的理解 罗建忠1 作家杂志 2008年第8期 ISSN1006-4044——对严译《群己权界论》的解读 屈妮妮2 下半月刊郑艾萍314 从英汉谚语的互译看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罗建忠1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2008年4月 ISSN1726-6276屈妮妮315 诗歌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 屈妮妮1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2008年4月 ISSN1726-6276——《关雎》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与分析 罗建忠216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部分问题及建议 屈妮妮1 时代文学 2008年8月 ISSN1005-4677罗建忠2 下半月郑艾萍317 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探究 赵 娟1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 ISSN1674-0092孟秀玲2 2008年4月18 语境——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王立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 2008年4月 ISBN-978-7-5601-3829-919 二外法语教学刍议 陈利利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 4月 ISSN1009-813520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概述 王伟力 青海师专学报 2008.5 ISSN 1007-01172008年9月21 大学生对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态度研究——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对学生的反拨效应 王伟力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3 ISSN 1673-98762008年9月22 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语教育について 乔亚英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第三卷第4期 ISBN 7-80198-470-6――日本文化の视点から―― 2008.423 麦琪—乔治·艾略特人本宗教的实践者 侯雅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3期2008.5 ISSN 1009-910724 做人的尊严 侯雅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5期2008.9 ISSN 1009-9107——《客人》的存在主义解读25 从《围成》的比喻解读隐喻的主观性 程瑾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第3期 ISSN 1009-5837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26 浅析《双城记》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张乃丹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第三卷第4期 ISBN7-80198-470-62008.427 我校大学英语自主听力教学改革初探 李亚妮1 中国高教研讨杂志 2008年4月 ISSN 1818-6539李 敏2 第20卷28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刘 瑶 华商 2008年9月上半月 ISSN1004-119229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与婚姻观 马 甜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4 ISBN 978-7-5601-3829-930 Relative pronoun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张晓容1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9月 ISSN 1539-8072李丽霞331 对外报道的“国际受众”特点及英译要求 张晓容1 中国校外教育 2008.11 ISSN 1004-8502窦 琴232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双关语的译法 张晓容1 语文学刊 2008年12期 ISSN 1672-8610殷延军2孟秀玲333 新西兰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田志强 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第五期 ISSN 1004-657734 Induced hydrolytic enzyme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against pathogen Rhizoctonia solani 田志强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8) 30:-5492(Print)5/5 1573-6776 (Online)35 ECMF-induced PR-proteins again damping-off diseas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田志强 Phytopathology Nov-08 0031-949X4/436 Ectomycorrhizal Fungi Induced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against Damping-off Diseas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田志强 Plant Disease Oct-08 0191-29174/437 A Survey of Common Problems in English Majors′Graduation Theses 高建梅 当代学术研究(第四辑) 2008年12月 ISBN 978-7-80748-171-338 The art of teaching English 常青 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四辑) 2008年12月 ISBN 978-7-5601-3829-939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知识、能力与运用能力 李婷 外语教学 2008年7月 ISSN 1000-5544(2008专刊)40 论素质教育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郑艾萍 教育与职业 2008年12月下 ISSN 1004-3985
投稿方式有两种,一是作者在网上自己找邮箱投稿,虽说网上投稿比较便宜,但是风险是比较大的,现在信息时代网络也多,而且审核过程中很难联系到人的,选择邮箱投稿的作者一定要小心了。二是选择论文发表平台投稿(我就是做这个的重庆橄榄果,可以问我),很多作者因为保险所以都会选择论文发表机构,费用上肯定是要比网上贵些,但是编辑与杂志社都有联系,可以根据作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发表的刊物投稿。在发表过程中作者可以随时联系编辑,可以了解论文发表的状况
直接回目前,裴树东的年龄是45岁。解决方法:要知道裴树东的年龄,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关于他的相关信息,例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这些网站上都有他的个人信息,包括他的出生日期,可以根据出生日期计算出他的年龄。此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他的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他的最新消息,从而知道他的年龄。
Gao Qingwei, Lu Yixiang, Zhao Yanfei.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 Analysis Based on Chirplet Transform, Proceedings of 2007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s, August, 2007, Vol.4, 437-440.Qingwei Gao, Yanfei Zhao, Yixiang Lu. Despeckling SAR Images Using 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 Combining with Contourlet Transfor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21-24,August, 2007, Qingdao, China.张德祥, 高清维, 陈军宁. 基于纹理一致性测度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仪器仪表学报, 2007, Vol. 28, No. 1, 158-162.Yanfei Zhao, Qingwei Gao, Dexiang, Zhang. Medical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s Based on PDE,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Vol.5, No. 2, 2007, 187-190.Qingwei Gao, Dexiang Zhang, Yang Wang. Speckle Reduction in Polarimetric SAR Imagery Combining by PWF and Stationary Wavelet Threshol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s,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ol.4, No.4, 2006, 589–599.Zhang De-xiang, Gao Qing-wei, Chen Jun-ning. Bayesian-based wavelet shrinkage for SAR image despeckling using cycle spinni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Vol.4, No.2, 127-131.Zhang De-xiang, Gao Qing-wei, Chen Jun-ning. Single Channel Speech Enhancement by De-noising Using 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Vol.4, No.1, 39-42.张德祥,方斌,高清维,陈军宁. 高阶非线性控制系统相平面的图解实现, 系统仿真学报, 2005, Vol.17, No.12, 2979-2982.孙兆奇,吕建国,高清维. 半连续Ag 膜的多重分形研究,电子显微学报,2006 年第1 期,30-34.吕建国,高清维,孙兆奇. 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的多重分形研究,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05 年第6 期,427-430.梁栋,沈敏,高清维, 鲍文霞等. 一种基于Contourlet 递归Cycle Spinning 的图像去噪方法,电子学报,2005 年第11 期,2404-2406.Gao Qingwei, Zhang Dexiang. Signal Denoising for DNA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by Combining Spatially Adaptive Thresholding and 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 Instruments 2005,Vol.6, 220-223.Qingwei Gao, Zhaoqi Sun, Zhuoliang Cao, Pu Cheng. Denoising of Raman spectrum signal based on 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 Chinese optics letter, 2004, Vol.2, No.2, 113-115.高清维, 李海鹰, 庄镇泉, 王涛.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噪声消除方法. 电子学报, 2003年第2期, 238-240.高清维, 李斌, 解光军, 庄镇泉. 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2年第12期, 1689-1694.高清维, 李川奇, 庄镇泉. 齿轮箱振动信号的复杂度分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2年第2期, 1-4.Gao Qingwei, Wang Yanmei, Li? Bin, Zhuang Zhenquan. De-noising of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 based on wavelet spatial adaptation, 仪器仪表学报, 2002年第2期, 111-114.
状态图基础
状态图类别
在我们开始讨论状态图设计方法以前,分清楚两种常用的状态图是很重要的。状态图(StateDiagrams)和扩展状态图(StateCharts)(后者是前者的一个扩展)。这两种类型我们都将讨论。和BetterStatePro都支持这两种类型,不过,我们关注的主要是扩展状态图。
传统上,有限状态机(FSMs)和它们的图表副本、状态图用来详细说明和设计交互(子)系统。因为它具有高度可视化和直观的特性,所以被普遍接受。FSMs可以描述有限和无限序列,这一特性再加上它的可视化功能,使它成为电子工业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
传统的状态图
状态图比相应的文本解决方案更易于设计、理解、修改和文档化。传统的状态图在过去几年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在今天的交互系统应用中存在局限性。在本节的后面,你将发现扩展状态图弥补了这些缺陷。传统状态图的局限性包括:
传统状态图很单调,它们不适合自顶向下的设计和信息隐藏。而且,自顶向下的设计概念需要能够交互的软件,这样可以让用户通过操作和浏览复杂的设计来获取信息。
传统的有限状态机必须是完全顺序的。然而,应用程序并不是这样。现代的交互子系统(我们称它为控制器)必须能够对环境中大多数实体发出的信号进行响应。考虑一个电话应答机控制器在接第一个电话时第二个电话等待的情况。一个传统的FSM需要计算第一个和第二个打电话者所有可能的状态组合,这会导致我们通常所说的状态溢出现象。
扩展状态图
为了弥补状态图设计的这些限制,DavidHarel在他的论文“扩展状态图:解决复杂系统的可视化方法”中描述了扩展状态图。该论文发表在计算机编程科学(1987)上。在增加了层次、并行、优先级和同步等功能的同时,扩展状态图保留了有限状态图的可视化、直观等特性。
下文讨论可用于传统状态图和扩展状态图的基础设计方法。后一部分讨论的是扩展状态图特有的设计方法。
状态图符号
状态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状态和代表状态改变和转换的箭头。状态通过大量不同类型的符号图形化表示。这些符号包括圆、矩形、圆角矩形等。BetterState使用圆角矩形来表现系统状态。
系统状态
在Webster的NewWorldDictionary(新世界字典)中对“状态”的定义如下:
“在给定时间、方法和行为的情况下,与某人或某件事相关的一组环境变量或属性集”
现发现有两位名为李海鹰的人:一是词曲作家李海鹰,现任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著作多个作品:《我不想说》《弯弯的月亮》、《牧野情歌》、《七子之歌》等。二是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发表多篇论文:《加强社区保健服务提高城市婴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城市社区保健规范化管理的应用》、《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因素的分析》、《城市社区儿童贫血的研究和预防》、《6063例儿童血铅水平的分析研究》。详细请看
我国有很多在国外留学后回国做出贡献的人,如华罗庚、李四光、邓稼先、周培源、钱学森、苏步青等。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主要成就:中国解析数论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名言: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后来,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越功勋。主要成就: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贡献。3、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的决心。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4、中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但海军部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在海军部所属单位任职便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外籍人员须加入美国籍才能参加。周培源当即向美方提出三条件:第一,不加入美国籍;第二,只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第三,可以随时离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学术成就: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研究并初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坐标有关”的重要论点。5、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1937年赴法国留学研究原子理论,被小居里夫妇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1948年,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们都再三劝说、挽留。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弹之父”。6、被誉为“中国现代火箭之父”的钱学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气动力专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在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在火箭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刚刚36岁的钱学森被聘请为美国麻省工学院的终身教授。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钱学森那里,他想:“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了报效新生而落后的祖国,钱学森从1950年起在美国向其当局正式提出回国申请。但是,美国当局却百般阻挠并加以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14公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了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可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始终没有屈服。通过五年的艰苦斗争,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归国的路程。回国后,钱学森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跃入世界前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7、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为了掌握科学、报效祖国,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以吃饱,而当时日本帝国大学还答应保留他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发来电报,请他前往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8、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早年为了支持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去,他就将自己家中积蓄的白银、首饰全都献给了祖国。1961年,当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钱财十分短缺时,身在苏联的王淦昌就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十四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至3万元)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转赠给祖国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将自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赠给了小学。主要成就: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2、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后来,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越功勋。3、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的决心。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中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但海军部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在海军部所属单位任职便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外籍人员须加入美国籍才能参加。周培源当即向美方提出三条件:第一,不加入美国籍;第二,只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第三,可以随时离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5、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1937年赴法国留学研究原子理论,被小居里夫妇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1948年,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们都再三劝说、挽留。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弹之父”。6、被誉为“中国现代火箭之父”的钱学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气动力专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在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在火箭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刚刚36岁的钱学森被聘请为美国麻省工学院的终身教授。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钱学森那里,他想:“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了报效新生而落后的祖国,钱学森从1950年起在美国向其当局正式提出回国申请。但是,美国当局却百般阻挠并加以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14公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了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可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始终没有屈服。通过五年的艰苦斗争,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归国的路程。回国后,钱学森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跃入世界前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7、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为了掌握科学、报效祖国,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以吃饱,而当时日本帝国大学还答应保留他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发来电报,请他前往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8、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早年为了支持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去,他就将自己家中积蓄的白银、首饰全都献给了祖国。1961年,当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钱财十分短缺时,身在苏联的王淦昌就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十四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至3万元)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转赠给祖国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将自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赠给了小学。
一、个人介绍
首先,经历长达一年的备考,这次终于如愿上岸,总分380,影视艺术135。你们此刻的纠结,迷茫,害怕,我都经历过,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只要你决定了考研,就永远不要想退路,一股气奋战到底,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迎接你!
二、择校
河海大学广播电视学报考人数相较于大热的新传专业会少很多,尤其是2020年开始进行了大幅度的扩招,今年更是在全日制招生37人的基础上,还招收了30名非全日制考试。河海大学实行校内调剂制度,如果没考上全日制,不介意的话还可以调剂到非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今年全国广电专业高分人数高涨的情况下,有这么一条退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初试复习
(一)专业课
(1)熟悉参考书目的基础知识点,复述一遍以上。
再怎么说,基础知识如果不能随时想起来个大概,都是不合格的。运用知识解题的前提是知道这个知识,否则一切白扯。但是时间短暂,想要在暑假之前就把知识点全部背一遍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做到每天学完的知识,第二天复习一遍留个印象,然后每半个月整体复习一遍防止忘记重要内容。这个功夫不难,但是必须要做。
(2)构建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
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在师哥的教学中,通常会区分理论类、史学类、实务类。
①理论类如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广电理论,理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相联系的知识点都可以串起来答题,非常方便。视角和实践的联系我就不多说啦~大家都懂,高分秘籍就在这里。
②史学类知识点包括新闻史、广播电视史。说实话,这部分现在考的不多了,而且比较好复习。通常都有时间脉络、朝代脉络或者国别脉络,需要大家画出时间线,并且知道每个报纸的特点。剩下的就靠圣典所教的基本模板去编就。
③实务类知识点包括新闻业务和广电实务。新闻业务同时需要快速抓住特点的能力,和想象…每一种报纸类型、记者报道特点,如果不代入实际情况甚至今年发生的热点事件,想象自己作为记者编辑时的表现,会很快学不下去的。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画出基本的框架图,防止丢失重要知识点。广电实务,古人云,能在书上看到的都不算难。真正难的,是连书都没有的…所以说实话,广电选作部分,你看完参考书也不会写,可是不看又不行…接下来再说吧,暑假先把基础打好了。
(3)笔记
对笔记,大家又爱又恨…笔记的作用无限大,写一遍笔记,一张卷子至少能得60%的分数。但是笔记的副作用同样不小,耗时耗力写完,发现之前写的都不记得了…所以我也不是特别要求非要有笔记,如果你做笔记的话,八月底也应当做完一大半,在九月20日之前,笔记必须全部完成。并且笔记应当遵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要求——
①绝不遗漏小点,防止考试丢分。当然这是废话囧…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点”,或者说得分点。你是不是不会~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内容,群里问我呗,我会告诉你的~
②字数尽可能少。按照采分点不遗漏原则,把书上内容大刀阔斧地删!一个采分点书上说了1000字,你删成15个字!只要让你能够记得住有这个采分点就够了!
(4)热点解读与扩展阅读
经过真题的训练,大家应该逐渐学会用视角去解题。不过真题毕竟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我们还需要对热点进行一下解读。热点解读和知识点复习也同样是一起的。对新闻学的同学来说,所谓热点很可能不是具体的热点事件(海底捞老鼠门、中印冲突),而是热点领域(舆论监督、政治传播)。所以抓住基础知识和答题视角,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平时关注一下热点,主要是用作答论述题的素材,以防自己还在用几年前的案例。这方面的功夫如果没做,也可以购买市面上的《新闻传播热点XX讲》,总结了全年的新闻传播热点,比自己费劲整理要方便很多。再进一步,如果连热点的答案也想要,也可以报相关的冲刺班等等,用万恶的金钱换取精力和时间。
但是有一个方面是热点解读阶段必须要看的。就是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类。类似于《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这样的书,正是这时候看的。
现在新媒体正是大热之时,也是我们考试逃不开的重要部分,别看考纲提到这部分比较少,但是新媒体这一部分无论在新闻理论还是在新闻事务上,都有足够的出题分量。如果大家对书上的内容仍不满足,建议大家搜索论文来读,搜索的关键词不用特别细致,这样你很容易找到“媒介融合”“网络新闻业务”“全媒体报道”“新闻报道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类型话题的相关文献,加上你自己的理解,很有可能就是考场上你遇到的某个论述题的答案。
然后,就不得不重点说一下广播电视学指定选作部分了,考研界有句话,叫“有书看,都不叫难”。最难的,是根本没有书看的知识点,广电实务,说实话,很不容易。因为它没书啊,全是热点,你说可恨不可恨。
你需要同时准备好传播理论中的技术学派观点,广播电视学理论中的一些社会学理论,以及广播电视最新发展热点。然后用理论去解释这个热点。对于广电的热点来说,按今年的架势,你需要准备的是:
① 融媒体转型的全部技术、机制、流程、细节。包括大数据新闻、新闻表达融合、移动新闻之流;
②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不同类型并且举出实例;
③《人民的名义》《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总之去年所拍摄的一系列的纪录片由于没有书,所以你只能通过其他零零散散的方式去准备。准备的方法有:①最新的书籍,如《融合与转型—重构中国电视》《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②期刊,如《现代传播》;③看电视,直接对央视1—13等频道进行总结,比看什么书都管用。
(二)英语二
河海大学广电今年响应国家号召实行改革,英语一改为英语二,难度下降的同时也需要各位考生保持警惕,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英语是否够强,因为通过观看历年报考河海大学的同学英语成绩,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考英语一,录取的同学英语成绩也普遍在75分以上,今年考英语二80分+的同学更是数不胜数。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3—5月份是打基础。首先,需要购买考研英语词汇每天背单词(背到上考场)。它可以更好的辅助我们比较形近词以及辨析每个词的不同词性,这对于英语二这种喜欢抠细节的阅读理解题目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大家可以看一些语法课,我个人比较推荐唐迟老师的长难句,他用数学解题的方式讲解,比较好理解运用非常适合应试,而且课程也比较短。
6月份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揣摩、去精读,不能说做完题目就丢在一边了,需要去分析每一个选项的错因以及正确选项的原因。对于真题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我们需要不断的记忆并且弄清楚其用法。
10月份可以开始准备英语作文了,可以每天背诵几个句子,保持一个语句输出的习惯,这样不至于到12月份再准备时措手不及。英语作文写作我比较推荐潘赟老师,她的九宫格写作方法很适合应试,但是推荐购买书籍不需要听她的课,她上课废话有点多。后期冲刺的时候每个老师的预测题目都要看一下,不至于出现自己不会写的题目。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报名外刊精读班,我就是报了一个经济学人班。阅读外刊后,即使我的语法比较差,我的考研阅读也基本没有长难句是看不懂的了,语感已经培养起来了。
(三)政治
1.政治建议7、8月份开始,不要听任何基础班课,听强化课,如果觉得自己政治还好基础可以,则不需要听课,我的建议是得把知识点串一遍,听完课你不记得,但是需要有个印象。
政治重心从开始复习到最后考试一定都是在选择题上,选择题是拉分项,我建议可以买肖秀荣来练题,肖秀荣1000题,但是我本人不太喜欢用书来做题,我是买的小程序来练习,当时买的是小白考研的政治刷题,我觉得很有用,其实和肖秀荣1000题有很多一样的题,一部分不一样而已,看个人的喜好,政治刷题也得二刷,你二刷你会发现自己第一次错的题第二次可能也在错,所以对于自己写错的题,得记住为什么错,以及正确选项是什么,反复错的题,应该多记多看,一直到后期也是这样。
3.关于后期大题
大题不用担心,11月份,各种名师会押题,在最后一两个星期背诵即可,当时背的是肖秀荣的,肖老师押题还是比较准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老师背诵,比如腿姐,徐涛之类的老师。
后期写题一定要做真题,时事政治部分可以不用写,并背诵自己写错的题,后期还建议写各位老师的选择模拟题,当时我买的是小白考研的名师选择押题,基本上所有的老师的模拟题都练习了,但是有些老师出的模拟题可能比较偏和怪,不需要太在意,模拟的作用是自己对真题拿捏一下难度,有时考试时在时事政治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题,那就是赚了。
肖四肖八是一定要做的,不做其他老师的可以,但是肖老师的题是一定得做的,并且建议二刷,甚至三刷,错题要回顾也要复盘,再次强调复盘很重要。
四、复试
复试笔试会在初试的基础上更加贴近专业一些,学校每年都会给出明确的考试大纲,但考试大纲的范围也很广泛,而且大纲上通常会写一句“复试采用现场考试的方式,仅供参考,部分考试内容超出范围,纯属正常”,这句话就很坑了。不过不同学院还是有很明确的取向的,基本上就是专业基础知识+老师主要研究方向。
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去CNKI查看一下学院老师的专业论文,这样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老师们都在研究什么,他们关注重点有哪些,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复试笔试也有助于复试面试。加试是看纪录片并且写观感,这个并不是很难。我面试的分数比较高,提前模拟过很多次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虽然在面试的时候,自我介绍很快就被老师打断了,但是据其他同学的反馈来看,我面试的时间特别久。首先是抽题,不同方向的抽题不一样,我回答的是新媒体方向的抽题,是基本知识。老师问地比较详细地是我的一篇发表论文,从中抽取了一些问题,我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了,整体比较顺利。老师比较看重学生的表达能力、整体气质,在问题回答中看中学生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是否了解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如果对于基本的学科前沿以及时事一问三不知的话,就比较尴尬了。复试录取是按照学院当年计划指标,从高往低录取,而不只是过分数线就可以。这才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因此一定要好好准备,反复模拟。
五、考研建议
根据一个过来的经历来说,这条路上肯定是漫长又煎熬的。学习确实是枯燥的,有的时候真的很想要放弃,但是每次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是自己向往的大学,这是一定为之努力的目标。在这条路上唯一就是坚持,是坚定自己要考研的决心,不要因为任何困难给自己找理由。努力走下去你就是最棒的自己!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科学家,化学家,赴美留学,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1年获博士学位。被选入美国最高荣誉sigmaxi科学会会员。誉满国际化学工业界,英国皇家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中国近代化学,细菌和病毒学的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其,弃仕途和金钱不要,立志不做官,不爱钱,以科学家造福中国。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中国为记念他的贡献,把国际的一颗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科学家,化学家。细菌和病毒学家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中国普及科学的先驱,统一化学名词的奠基人。郑贞文(1891年—1969年)字幼坡,号心南,福州长乐县人。1891年3月2日出生于福州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2岁时考取秀才,15岁赴日本留学。1909年他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攻读理论化学,1918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郑贞文是自然科学专门学会的发起人。翻译和编著了多种自然科学著作,积极将近代科学知识向国内广为传播,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气象学等多种学科。普及科学的先驱。将错综复杂的外国有机化学名词,译成统一的中文用语。统一化学名词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高鲁(1877~1947)中国天文学家。字曙青,号叔钦。福建福州长乐人。1905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后来获该校工科博士学位。1909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1911年回国报效中国。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创造发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机,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示并获奖。天文学家李元先生在一篇追念高鲁的文章中曾建议,我国第一座假天馆(即天文馆)应命名为“高鲁假天馆”,以纪念这位我国近代天文界中不朽的伟大人物。中国天文学一代宗师。中国近代和现代天文学双奠基人张钰哲(1902.2.16-1986.7.21),福州闽侯人,(1923年),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做纬度测定工作。 [随后在叶凯士天文台 观测研究工作。1929年,以论文《关于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张钰哲归回报效祖国。誉满国际天文学界,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中国近代和现代经济学一代宗师陈岱孙(1900.10.20-1997.7.27),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生于福州闽侯县。经济学家、教育家。1922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学士学位,并获最高荣誉金钥匙奖;1922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北大致词, “学无止境、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用在奉献”。这是他一生的写照。陈岱孙在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经济历史学说等方面,是中国近代和现代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中国法医学创始人,法医科学奠基人。林几(1897~1951),1897年12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书香世家。1918年考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前身。1924年由校方派往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学习两年,专攻法医学,后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深造两年。1928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创办《法医月刊》;建立“法医学研究会。中国近代和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法医科学奠基人。近代和现代中国森林病理学的创始人,中国高等真菌的奠基人。邓叔群(1902年12月12日-1970年5月01日),福建福州人,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先后获得森林硕士学位和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先后荣获“斐陶斐”奖和选为Sigma-Xi最高荣誉会员。为报效中国,谢绝校方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中国森林病理学的创始人,中国高等真菌的奠基人,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载入具有世界权威性辞典的唯一的中国人。中国鸟类地理学的开拓者,近代和现代鸟类学的奠基人。郑作新(1906.11.18-1998.6.27),出生于福建福州,生物学家,鸟类学家。1927年和1930年分别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获最高荣誉SigmaXi金钥匙奖。这是美国大学研究院奖励学生的最高荣誉。郑作新先生是享誉世界的鸟类学家、动物分类学家、教育家、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鸟类地理学的开拓者,近代和现代鸟类学的奠基人、中国乃至于全世界鸟类学和动物学界的一代宗师。福州是中国生物防治研究的先驱,中国昆虫学创始人,中国昆虫科学奠基人。刘崇乐(1901年9月20日—1969年1月6日),出生于上海,父母福州人,原籍福建省福州市。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昆虫学,获博士学位(1926年)。昆虫学家,中国昆虫学创始人,中国生物防治研究的先驱。他为中国科昆虫系统分类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中国昆虫科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家一代宗师,开拓物理电子学新领域的奠基人,物理学开拓者和奠基人。萨本栋(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字亚栋,福州闽侯县人,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24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萨本栋是中国物理学最早成就者,于1937年获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萨本栋比任何一位物理学家都旱被中国中央研究院承认的物理学家,他用英文撰写成专著,被誉为物理学巨著。开创了中国科学家编写的自然科学专著被外国人采用为教材的先例。近代和现代中国航天技术重要开拓者之一,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福建福州人,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3年(17岁),受当时“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热潮影响,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从此走上“航空救国”之路。1938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193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5年到杭州浙江大学航空系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大学航空系系主任。中国导弹之初,梁守槃被任命为总体设计师,于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序幕。中国最早生物化学家先躯,开拓者,奠基人,中国近代和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吴宪(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习化学,1916年获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录取为研究生;1919 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教;1946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兼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宪一生发表研究论文l63篇,专著3种。他开拓的领域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此外,还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他开拓的《一种血液分析系统》引发了一场血液化学方面的革命。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卓著,并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崇高声望和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近代和现代中国电信网络开拓者,数字电信奠基者因刘宜伦,1913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县谭头镇一个小商家庭。电信网络理论家、教育家。我国电信网络教学的开拓者,数字电信奠基者。1933年 到美国入普度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1936年,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37年又在该校获得电机工程硕士学位,此后又获得哈佛大学奖学金,转入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学习。1938年,取得通信工程硕士学位。 于1977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技术标准的30/32路脉码调制系统设备及配套专用仪表,为我国通信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开辟了新时代的道路。中国近代和现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化学家、宗教学家、中外思想学家。朱谦之(1899年-1972年),字情牵,福建福州市人。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东方学家,中外思想文化学家。1916年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文学研究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研究员。我国中外,通史方面最杰出的学者。他的代表作是《中国哲学对于欧洲之影响》。九·一八事变发生,使他深感到“以为欲救中国,须根本上从文化着手。深感于民族之不能复兴,乃由于文化之不能复兴。”中国地震、地磁研究开创者,海洋研究的奠基人,气象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蒋丙然,(1883年~1966年),原名幼聪,字右沧,福建闽侯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中国气象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天文学家,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和现代气象事业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创建人之一。为我国近代和现代天文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13年7月气象科正式开展工作,从此中国的气象事业正式起步,正如蒋丙然所说:“气象一名词,亦于此时在中国开一新纪元”。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海洋研究的奠基人。他是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意大利气象学会名誉副会长。开创地球物理教育事业,地球物理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国际地震波传播先驱者。傅承义(1909年10月7日—2000年1月8日),福建福州闽侯人,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名誉所长。 1940年进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系进修;1941年获得麦吉尔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6年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1947年回国到中央气象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并兼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傅承义主要从事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包括地震体波、面波、首波、地震射线及地震成因的理论等研究 。近代和现代中国石油化学领域开拓者和奠基人。萧光琰(1920—1968),中国物理化学家;福建福州人;一九四二年五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坡蒙那大学化学系。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曾专攻物理化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一九四七年任芝加哥大学冶金研究所研究员、一九四七年八月任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化学师。他在美国时,连得过四枚金质奖章。回国后,从事的“页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机理研究”和“电子酸性催化剂研究”填补了中国的空白。中国石油化学领域开拓者,石油化学领域奠基人。中国近代和现代小麦育种与遗传开创者,倡导三交和杂交育种科学家之一,小麦肓种奠基者。庄巧生(1916.8.5-)福建福州闽侯县人,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 被选为美国“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被授予“最高荣誉金钥匙”奖, 1946年10月到北平农业试验场任技正兼麦作研究室主任。庄巧生毕生从事小麦育种与遗传研究,主持育成10 多个冬小麦优良品种;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是国内倡导使用三交和杂交的少数育种学家之一,在推动数量遗传学和计算机在中国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及倡导改良小麦加工品质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参加主编《中国小麦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和《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等专著,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和繁荣作物科学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河海大学创始人,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海岸工程奠基者。严恺(1912.8.10--2006.5.7),祖籍福建褔州闽侯,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墨西哥科学院三冕院士,世界著名的水利海岸工程学家。河海大学创始人、校长、名誉校长,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 他致力于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和海岸带综合开发利用,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研究事业,为建立海岸动力学、海岸动力地貌学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长江葛洲坝和三峡枢纽工程建设、长江口和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学术成就,为江苏和全国水利建设及水利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黄河下游的治理计划》, 站洪水流量计算方法之研究《河槽过渡曲线之规划》,《潮汐问题》,《华东水利》。1957年《天津新港回淤问题的研究》。1963年《关于珠江三角洲整治规划问题的报告》,《三峡工程——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中国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中国的水利建设》,《中国海岸工程》,《海港工程》, 《中国南水北调》,《海岸工程》科研成果奖励,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近代和现代中国中南矿冶学院创始人,粉末冶金科学创建人,中国粉末冶金科学奠基者。黄培云(1917年8月23日-2012年2月6日),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省福州市,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专家,中国粉末冶金学科奠基人,中南矿冶学院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学术顾问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1941年抵达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45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院从事博士后工作;为了报效祖国,谢绝导师挽留,于1946年底偕夫人回到中国;1947年在武汉大学工学院矿冶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受命赴长沙参加中南矿冶学院筹建工作;11月1日中南矿冶学院成立,任教授,兼教务长、副院长。黄培云在中南矿冶学院相继创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粉末冶金教研室,第一个粉末冶金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座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粉末冶金工程中心,国家计委先后批准以该所为依托建设“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黄培云创立了粉末压制理论和烧结理论,研制成功多种用于核子、航天、航空、电子等领域的粉末冶金材料,进入了当代国际材料科学和高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引起了国际粉末冶金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中国近代和现代射电天文学开创者,射电天文学奠基者,中国光纤光谱望远镜建立者。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 。王绶琯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对提高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代和现代中国化学会创立者之一,开创了化学研究实验,中国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译名编审者,执掌国立编译了中国80个学科领域的统一译名首要奠基者。陈可忠先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人,生于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宣告正式成立,陈可忠当选为理事之一,又被推为会刊《中国化学会会志》的编辑之一。中国化学会是我国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中国化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化学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1926年9月,陈可忠由美国完成学业回国,在理学院化学系讲授有机化学。陈可忠在校内极力倡导树立研究风气,最早申请开辟了教授专用实验室,长日留校从事教学实验。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陈可忠任自然组主任兼专任编审。从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至1948年,陈可忠长期任职于国立编译馆,其间执掌国立编译馆达十二年之久。
1. 基础会计A(1-2)(6学分)课程目标: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以后学习和理解专业会计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作为会计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着重论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对于会计基本理论的阐述,力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介绍会计核算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对象等基本理论的同时,主要以工业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为例,阐述了包括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对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操作技能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程序,具备会计学的基础知识。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任永平、张佳春、陶琼、曹雅姝等编著,基础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先修课程:现代经济学建议选课对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工程类、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备注:双语教学(部分教师) 2. 财务会计(4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财务会计学》(上)的内容,主要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中基本和常见内容的会计处理和基本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课程内容: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内容;掌握资产要素中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的内容及会计处理;掌握负债要素中流动负债的内容和会计处理;掌握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和会计处理;掌握收入、费用、利润的内容和会计处理;掌握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通论》、《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公司理财》、《审计》、《会计理论专题》等课程打下基础。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徐文丽、徐宗宇主编,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建议选课对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工程类、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专业本科生 3. 公司理财(4学分)课程目标:掌握筹资、投资、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公司理财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课程内容:阐述现代理财的目标,内容,环境及方法;树立现代企业理财的新的观念。如效益观念,风险观念,边际观念,竞争观念,机会成本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等。掌握企业筹资决策技巧,能正确运用负债经营,提高财务杠杆效应,降低投资风险,掌握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以提高企业的价值。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戴书松、李远勤、方宗、陈可喜、李建华编著,财务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先修课程:财务会计建议选课对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工程类、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专业学生 4. 基础会计B(4学分)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课程内容:作为会计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在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如会计核算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对象等的基础上,结合工业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着重介绍设置账户、复式记账法、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基本核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程序,学习和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能初步掌握阅读主要会计报表所必备的基础会计知识。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任永平、张佳春、陶琼、曹雅姝等编著,基础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年先修课程:现代经济学建议选课对象:管理工程类、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备注:双语教学(部分教师) 5. 管理会计(4学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管理会计是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现代会计科学的新发展。它主要是为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尚未形成体系。故本课程重点介绍西方现代管理会计学中可以借鉴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现代管理会计的主体基本上可以区分为“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两个组成部分。教材与主要参考书:许金叶编著,管理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先修课程:会计学、建议选课对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工程类、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专业学生 6. 审计学(6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审计标准和审计法律责任,学会根据审计目标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采集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经济活动及资金收支情况发表审计意见,出具不同类型的审计报告。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主要分为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两部分。在审计理论部分,主要阐述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审计职业组织与结构。并以民间审计为主重点介绍审计标准和审计法律责任,如何根据审计目标制订审计计划,评估审计风险,并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估,选择适当的审计策略,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审计实务部分,主要介绍如何应用审计理论与方法进行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具体业务审计以及验资等活动。并熟悉标准无保留、保留、否定和无法表示意见等各种审计报告的出具条件和出具方式。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徐筱风、李寿喜主编,现代审计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先修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建议选课对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工程类、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法律类等专业本科生 7. 中级财务会计(4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财务会计学》(下)的内容,主要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中有关专题经济业务的帐务处理及报表的编制。课程内容:阐明企业财务会计有关专题的基础理论;掌握资产要素中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及会计处理;掌握负债要素中非流动负债的内容和会计处理;掌握费用中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和会计处理;掌握外币业务的理论和会计处理;掌握会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公司理财》、《审计》、等课程打下基础。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徐文丽、徐宗宇主编,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建议选课对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本科生 8. 成本会计(6学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产品制造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及编制成本报表和分析成本报表的各种方法。课程内容:阐述成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及成本会计对于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掌握产品制造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和编制成本报表及成本分析的方法:如因素分析法,差异分析法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许金叶、孙晶主编,成本会计—基于价值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建议选课对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本科生 9. 会计信息系统(6学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并具备相应的熟练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能力。课程内容:本课程是财经类大学会计专业、财务管理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习使用计算机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标志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即使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发生了变化形成一个新的会计信息系统——电算会计信息系统。本课程主要内容有:一是学习如何研究开发、设计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如:企业管理及其财务信息需求的编写等。二是如何应用财务信息系统,如应用金蝶ERP财务软件、用友ERP财务软件。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欧阳电平编著,会计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2009年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先修课程:会计学、建议选课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会计专业本科生、及其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工程类、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专业学生 10. 会计专业英语(4学分)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熟悉专业英语,提高阅读英文会计文献和用英语理解和处理会计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技能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外语常用及文章的语言结构,使学生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提高口语能力。本课程以英语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介绍资产,负债,权益,收益,费用,理论的会计处理方法;介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以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学完该课程,可以流利阅读英语财会文章。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约翰.J怀尔德等著,崔学刚改编,会计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建议选课对象:会计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11. 银行会计(3学分)课程目标: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以及商业银行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了解中央银行会计和商业银行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银行会计业务核算的基本程序。课程内容:阐述银行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以及财务分析的技巧。具体讲述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国库业务,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业务,贷款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核算;讲述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和贴现业务,现金出纳业务,联行往来业务,金融企业往来业务,外汇业务的会计核算以及商业银行本身的资产,收入,成本费用,权益核算业务。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王允平 李晓梅主编,商业银行会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 7月第二版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建议选课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 12. 外汇会计(3学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外汇业务原理,外币业务会计基本核算方法和外币报表换算业务等知识。课程内容:本课程以记帐本位币和汇兑损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出发点,主要阐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日常可能遇到的外币业务所常用的核算方法,由此进一步讲述外币投入资本和清算业务,对外投资和负债业务,外币营业收入和利润分配以及外币风险及会计处理。二是讲述外币资金报表的编制和外币资金报表换算的知识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徐文丽编,涉外企业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建议选课对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本科生 13. 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3学分)课程目标:了解预算会计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内容;掌握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及核算特点、预算会计的课目设置及账务处理办法以及预算会计和报表种类格式及编制方法。课程内容: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务部门,使用预算拨款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经营收支情况的一门专业会计。本课程主要阐述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及核算特点;阐述预算会计的课目设置及账务处理办法;阐述预算会计和报表种类格式及编制方法。教材与主要参考书:赵建勇主编,预算会计(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财政学建议选课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 14. 高级财务会计(4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租赁、所得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有关概念和会计处理。课程内容:本课程运用国际通用的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独资与合伙、公司、总分店经营不同组织形式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介绍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租赁业务、所得税、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及其交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以及公司整顿与破产清算等特殊业务专题的会计处理。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徐文丽著,高级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4月;徐文丽主编,高级财务会计 习题与解答,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建议选课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 15. 税法与税务会计(4学分)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有关税法与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程序。课程内容:本课程阐述我国税收法规的基本原理、现行规定,以及各种税收的征收对象,课税计算和会计处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的征收计算,以及会计核算。并了解各种税收的现行优惠政策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盖地主编,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五版先修课程:财务会计建议选课对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类等专业 16. 国际财务管理(4学分)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跨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内容:本课程阐述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国际筹资管理、国际企业投资、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跨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夏乐书、李琳主编,国际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公司理财建议选课对象:财务管理、会计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17. 高级管理会计(4学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动态及趋势,了解企业管理会计实践所遇到的理论及实际问题。课程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有效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的信息机制――管理会计也发生变化。本课程讲述的内容,是有关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动态及趋势及企业管理会计实践所遇到的理论及实际问题,如:资本会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等。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及专业知识面,为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首席财务官服务。教材与主要参考书:许金叶编著,管理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先修课程:管理会计建议选课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会计专业本科生、及其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工程类、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专业学生该信息浏览次数: 10032
这个算不算是在人肉呢
对神话传说的关注与研究,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这反映了一种共同的文化思潮:人们普遍希望能够从古人的精神遗存中,寻找认识文明社会种种问题的钥匙。而人类学派的进化论世界观和“以今证古”的学术原则与方法,正好适应了人们的这一精神期望。于是,神话研究领域中的人类学派取代语言学派在欧洲崛起,而且很快便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到20世纪初,人类学派神话学通过两条线传到了中国:一条线来自欧洲,一条线来自日本,为一些向往新思潮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接受。在“五四”前后,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欧洲人类学派神话学,对我国的神话研究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评论者指出:“以泰勒、安德留·兰等为代表(特别是兰氏)的英国人类学的比较神话学派,是19世纪后期到本世纪(按指20世纪)初年,在世界学坛上取得了压倒地位的一个学派。从20年代到40年代,我国神话、故事方面研究观点主要受到这一派的影响。当时这方面一些比较知名的学者如沈雁冰、赵景深、黄石及周作人等,都是接受了这一派的理论,并把它应用到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风俗的谈论、研究上的。”[1] “在马克思主义神话理论广为传播以前,人类学派的神话学在欧洲和日本都拥有很大的势力,起过积极的作用,并于本世纪(按指20世纪)初传到我国,为一些向往新思潮的进步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在‘五四’前后对我国的神话研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相当数量的研究者在接受人类学派神话理论的同时,进一步加以改造,并用之以探究中国神话和世界神话诸问题,从理论和方法上为我国的神话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 民间文学(主要是神话、传说、故事)研究者接过了西方人类学神话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文学的眼光加以改造,用以探究中国神话、传说、故事等领域里的问题,为我国的口头叙事文学研究乃至中国神话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初创时期,人类学派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一 人类学派神话学的传入人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19世纪后叶,欧洲文化人类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摩尔根、泰勒、弗雷泽、安德留·兰、马林诺斯基等一大批著名的人类学家,出现了《古代社会》、《原始文化》、《金枝》、《神话、仪式与宗教》、《文化论》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人类学著作。20世纪初,1903年,在几部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文明史著作(如高山林次郎的《西洋文明史》[上海文明书局版],白河次郎与国府种德的《支那文明史》[竞化书局版],高山林次郎的《世界文明史》[作新社版]等)里,人类学派的神话学说伴随着“神话”与“比较神话学”这些新鲜的词汇传入了我国。我国开始有人向国人介绍欧洲(古希腊罗马、北欧)的神话,并试图用西方的人文理论来解释和评述神话了。1907年留学日本的周作人读到鲁迅回国前订购的美国人该莱(gayley)编的《英文学上的古典神话》、法国人戴恩(taine)编的《英国文学史》,开始对安德留·兰( andrew lang, 1844~1912)的人类学派神话学说有所了解。他根据安德留·兰和该莱的神话观点写了一篇题为《三辰神话》的文章,寄给了鲁迅、许寿裳正在筹办中的《新生》杂志,可惜的是《新生》胎死腹中,这篇文稿也就没有出世。[3] 同年,鲁迅发表《破恶声论》的文言长文。这是继蒋观云《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1903年初在梁启超于东京主办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之后,中国神话研究史上又一篇较早发表的探讨神话诸问题的重要文章,其中对神话的一些见解,如神话的起源和特点、神话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对后世作家文学的影响等,显然受到西方人类学派神话学说的影响。[4]也是这一年(1907),周作人以周逴的笔名翻译了英国哈葛德和安德留·兰合作根据荷马史诗而撰著的神怪冒险小说《红星轶史》(原名《世界欲》)。周作人在《前言》中对作者之一的英国人类学神话学家安德留·兰作了简要的介绍。这可能是中国人第一次介绍安德留·兰的文字。1913-1914年周作人用文言文写的《童话略论》、《童话研究》(见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1932年)等文章,对安德留。兰的神话观点做了相当详细的阐述,是我国最早直接介绍人类学派神话学,并运用它来研究神话的重要文章。回顾历史,人类学派学说的传入中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翻译,二是绍介其理论与作品,三是运用其学说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神话和故事。先说翻译,在这一方面,上文已经说过,周作人有开创之功。赵景深也做了许多工作,他先后翻译了哈德兰德的《神话与民间故事的混合》(《新民意报·副刊》1923年第8期)和《神话与民间故事》(《小说月报》1926年第17卷第8期);麦苟劳克的《民间故事的探讨》(《文学周报》1927年8月 第4期)、《季子系的童话》、《友谊的兽的童话》(原载报刊待查)、《兽婚故事与图腾》(《民众教育季刊》1933年1月31日第3卷第1期)、《民间故事之民俗学的解释》(《青年界》1936年11月第8卷第4期)等。麦苟劳克的《小说的童年》一书,他差不多译全了。他不仅翻译,也在自己研究童话和故事的著述中,介绍和运用人类学派神话学的理论和方法。他的观点,可以用他的一句话来概括:“民间故事近来渐渐有人注意了,他的价值是在从故事里探讨古代的风俗礼仪和宗教,这是大家早已知道的。”[5]这种民间文学观,正是人类学派神话学、故事学的核心。除了赵景深以外,周作人翻译了英国哈里孙的《希腊神话引言》(1926),杨成志翻译了英国该莱《关于相同神话解释的学说》(中山大学《民间文艺》1927年第3期)、英国班恩《民俗学概论》一书的附录部分《民俗学问题格》(《民俗》1928年),郑振铎翻译了英国柯克士的《民俗学浅说》(1934年),等等。从日文的翻译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如小川琢治的《天地开辟与洪水传说》与青木正儿的《中国小说底渊源与神仙说》(汪馥泉译,1929年),小川琢治的《山海经考》(江侠庵编译,收入《先秦经籍考》下,商务印书馆1931年),松村武雄的《地域决定的习俗与民谭》(白桦译,1931),《狗人国试论》(周学普译,1933年)、《童话与儿童的研究》(钟子岩译,1935年)、《中国神话传说短论》(石鹿译,1936年)等等,都是一些有影响的著作和文章。此外,对泰勒、弗雷泽原作的翻译和介绍也散见于各种书刊之中。如周作人曾写《金枝上的叶子》,介绍弗雷泽的《金枝》(见《夜读抄》,1934年);苏秉琦曾译弗雷泽的《旧约中的民俗》第4章《洪水故事的起源》,收在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秋子曾译弗雷泽的《迷信与社会诸制度》(《民间月刊》1933年)与《外魂――见于民间故事的》(《文讯》1946年)等等。在人类学派学说的绍介方面,1906年新城王树枏著《希腊春秋》(8卷,兰州官报局藏版,日本三省堂书店发行)、1916年孙毓修著《欧美小说丛谈》(商务印书馆)与1923年谢六逸著《西洋小说发达史》(上海商务印书馆)等,在介绍西方神话与人类学派学说的同时,对中外神话进行了比较。二、三十年代出版过几部采用人类学派观点写作的普及性的神话理论专著,如黄石的《神话研究》(1927年),谢六逸编译的《神话学abc》(1928年),林惠祥的《民俗学》(1931年)与《神话论》(1934年)等等。在这里要对谢六逸的《神话学abc》多说几句。此书前半部分根据的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著名人类学家西村真次的《神话学概论》,后半部分根据日本著名神话学家高木敏雄的《比较神话学》编译而成。西村和高木两位都是人类学派神话学有造诣的研究专家,其理论自成体系,钟敬文曾受到他们的影响。谢六逸20年代初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28年,他把神话学看作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有意识地把人类学派神话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神话学史、神话基本理论、方法论),系统介绍给我国,对人类学派的传播,特别是对中国神话学的建立,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几部书不仅在中国神话学的初创阶段,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作为神话学、故事学的入门书,受到研究者与读者的重视与欢迎。其次,在研究方面,鲁迅、茅盾、周作人、赵景深、钟敬文、郑德坤、郑振铎等都运用人类学派神话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国神话的研究,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鲁迅有关神话的著述,如《破恶声论》(1908年)、《神话与传说》(《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讲义本,1923年)、《从神话到神仙传》(《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第一讲,1924)、《关于神话的通信――致傅筑夫、梁绳祎》(1925),以及他的某些神话见解(例如关于神话的产生、神话与巫的关系、神话演进为传说、神话的分类等),明显受到人类学派的影响。他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出“试察今之蛮民”,“证以今日之野人,揆之人间之心理”,这种取今以证古,以今日之蛮人来推测荒古无文时代人类心理的方法,也是人类学的方法。在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者,首推作家茅盾(沈雁冰、玄珠)。他从1918年开始研究神话,1923年在上海大学讲授希腊神话,1925年开始发表神话论文,“处处以人类学的神话解释法以权衡中国古籍里的神话材料”(《中国神话研究abc》序)。先后撰著了《中国神话研究》(写于1924年,发表于《小说月报》1925年第16卷第1 期)、《楚辞与中国神话》(《文学周报》1928年第8期)、《神话杂论》(1929年)、《北欧神话abc》(世界书局1930年)等等,都是人类学派在中国土壤上的产物。他1928年撰写的《中国神话研究abc》(1929年由世界书局刊行,1978年再版时易名为《中国神话研究初探》)成为中国神话学奠基性质的代表作,并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神话学史上开拓者与奠基者的学术地位。1978年,茅盾在为他半个世纪以前写作的《中国神话研究abc》再版撰写的前言中,回忆20世纪初叶新一代的文学家是怎样接受人类学派影响的时候说:我对神话发生兴趣,在1918年。最初,阅读了有关希腊、罗马、印度、古埃及乃至19世纪尚处于半开化状态的民族的神话和传说的外文书籍。其次,又阅读了若干研究神话的书籍,这些书籍大都是19世纪后期欧洲的‘神话学’者的著作。这些著作以‘人类学’的观点来探讨各民族神话产生的时代(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比较研究各民族神话之何以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其原因何在?这一派神话学者被称为人类学派的神话学者,在当时颇为流行,而且被公认为神话学的权威。当1925年我开始研究中国神话时,使用的观点就是这种观点。直到1928年我编写这本《中国神话研究初探》(引者按:即《中国神话研究abc》)时仍用这个观点。当时我确实不知道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神话何以发生及消失的一小段话:‘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当后来知有此一段话时,我取以核查‘人类学派神话学’的观点,觉得‘人类学派神话学’对神话的发生与消失的解释,尚不算十分背谬。[6]茅盾的这段话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在神话学的初创时期,不仅他本人,我国许多学者的神话见解,受到的主要是欧洲人类学派的影响。周作人在译介人类学派神话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研究方面,写了《神话与传说》(收入《自己的园地》,1923年)、《神话的辩护》(收入《雨天的书》,1924年)、《习俗与神话》(收入《夜读抄》,1933年)等等,进一步阐发了安德留·兰的人类学派观点。钟敬文二、三十年代写作的有关神话、故事的文章有二、三十篇之多,如《楚辞中的神话和传说》(1928年)、《与爱伯哈特博士谈中国神话》(1933年)、《中国神话之文化史价值》(1933年)与《老獭稚型传说底发生地》(1934年)等等,都很有见解。他的神话观点有自己的特色,在接受人类学派学说的同时,还汲取了社会学派的见解。赵景深的几部童话集子,如《童话论集》(1927年)、《童话学abc》(1929年)、《童话评论》(1935年)等,也都是用人类学派观点研究童话和神话的。追随茅盾,运用人类学派神话学说研究《山海经》的郑德坤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在《山海经及其神话》(《史学年报》1932年第4期)一文中,运用人类学派的万物有灵学说、心理共同说来探讨《山海经》与经中的神怪鸟兽。他说:“神话确能或明或晦地反映出原始人类心理状态的生活情形,是很可贵的文明史的史料。”在当时的《山海经》研究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郑振铎的《汤祷篇》(《东方杂志》1933年第30期)借汤祷的故事,旨在对中国的“蛮性的遗留”作一番清理,并由此指出,原始生活的古老的“精灵”常常会不经意地侵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为神话研究另辟蹊径。由于英国人类学派神话学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由文学家或文学理论家们们完成的,故而笔者把中国的人类学派神话学称之为文学人类学派。当然这里所说的神话学是广义的,包括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创立之始,该会主办的《歌谣》周刊以及《晨报副刊》、《语丝》等报刊,虽然也发表过一些翻译介绍英国人类学派、阐发研究其观点方法的文章,但该会及其所代表的流派所倡导的主要思潮是乡土研究[7],而《妇女杂志》等则成为文学人类学派的主要阵地,胡愈之早期的著名论文《论民间文学》,就是发表在此刊于1921年1月出版的第7卷第1号上的。关于我国的文学人类学派民间文艺学,赵景深曾写道:“关于神话和传说的研究,历来的学者多所争论。……直到人类学的解释出,神话和传说的研究方才愈加精密。完成此说的不可不推功于安特路兰(andrew lang)。……要走这条路第一步工夫便是搜集类似的神话和传说。……我国最初以人类学研究民间故事的自然要推《妇女杂志》社诸君。他们已很能做到照农民口吻一点不加修饰的复写下来这一层,却没有做到搜集大同小异的材料这一层,对于犯重复的故事每不采录。这一工夫最方才从单行本《徐文长故事》看到。《徐文长故事》重复的很多,均未删去,这便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处。”[8]《徐文长故事》收录同一母题的故事的不同异文的编辑方法,正体现了人类学派故事研究的方法和原则,被赵景深看作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间文艺学界的一个成功范例。文学人类学派演武的阵地,除了《妇女杂志》以外,还有一些影响很大的重要文学杂志,如《语丝》、《文学周报》、《小说月报》等。二 人类学派神话学说在中国的本土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西方各种新思潮涌入我国,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当时,一部分留学生和掌握外语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欧洲神话及其理论,并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方人类学派学说这外来的种子,能够在中国的土壤上成活、生根、开花、结果,有一个拿来、认识和消化的过程。在我国,人类学派学说的本土化主要表现在人类学派学说的文学化与中国化;换句话说,所谓本土化,指的是用人类学派的神话学说和方法去构建和解释作为文学的中国神话。上文我们说过,在世纪初“睁眼看世界”的开放浪潮中,对欧洲神话理论首先产生兴趣的是一批掌握外语、与外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家。他们最初接触神话,只是凭着文学家的兴趣和爱好,以文学家的眼光,从文学的角度去认识神话。例如,郭沫若开始仅仅从诗人的兴趣出发去欣赏神话(《神话的世界》,《创作周刊》1923年11月7日);鲁迅是为了和复古派、国粹派论争的需要而利用神话(见鲁迅1907-1908年的论文《破恶声论》、《摩罗诗力说》等);茅盾则为了穷本溯源,对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学作一番系统的研究而钻研古典神话(《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二》,《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周作人最初只是为了研究西洋文学必须具备一些入门的、典故性的基础知识而涉猎神话(《希腊神话二》,《夜读抄》北新书局1934年);钟敬文、赵景深则认为探讨民俗学与童话学必须同时旁及神话(赵景深《研究童话的途径》,《童话论集》1927年),等等。尽管各人研究神话的目的不同,时代先后不一,修养各有深浅,成就各异;但是,他们在世纪之初都不约而同地从不同渠道接受了人类学派的影响,并以此为武器去探讨中国的神话世界。神话首先是文学,中国文学史以神话为开端。首次提出并从理论上对此加以阐释的,是文学家史家的鲁迅。他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里,写的就是“小说的渊源:神话”;《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的开篇也是:“神话是文艺的萌芽”,明确地指出神话的性质是文学。神话在文学上定位的传统,自20世纪20年代鲁迅的阐明起,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没有改变。其间传袭者,除了前面提到的茅盾等文学家理论家,到40年代,由何其芳为代表的“延安学派”所继承,到50年代及其以后,袁珂加以发扬光大。神话是文学,但从神话学的学科来考察,神话的功能是多样的,它不仅仅是文学。正是由于神话的文学性质与功能被强调、被强化,所以在我国,神话学在其创始之初,从来就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即使在世纪初人类学派学说如此强大之时,也未能改变它依附于文学的性质。可以说,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家有关神话的主要言论,都是在“神话是小说的开端,文艺的萌芽”这个大前题下展开的。20世纪初,我国学者接触神话,是在“五四”前后,与知识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过程同步的,因此,他们的兴趣和抉择不能不受到“五四”民主与科学的革命精神的浸染,目的性很明确。以茅盾为例。一方面,他借鉴欧洲的人类学派,“处处用人类学派的神话解释法以权衡中国古籍里的神话材料”(《中国神话研究abc》序),认为“以此说为解释神话的钥匙,几乎无往而不合”(《人类学派神话起源的解释》,《文学周报》1928年第6卷)。另一方面,他善于吸取他人的精萃,化为自己的血肉,用以梳理中国的古神话问题。他对神话的一些基本看法,例如神话是原始人生活和思想的反映;神话和原始人的信仰和心理状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必须从原始人的宇宙观、从神话的性质和内容,对神话和仙话、传说、寓言等非神话作品加以严格区分;在比较中探求神话演变的踪迹等等,虽然对人类学派的理论多有借鉴,但是许多结论是经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神话的具体情况而得出来的。他重视原始人的生活和世界观对神话的性质、内容、产生和演变所起的制约作用,比起欧洲人类学家之更多地倾向于原始信仰、仪式与心理因素,可以看出茅盾的神话观点的独创之处。他主张学习外国,但反对一味摹仿,主张大胆创造。这种“自行创造之宏愿”(《一九一八年之学生》,《学生杂志》1918年1月),自始至终贯穿在他的神话研究之中。他借鉴欧洲的神话学,是为了“创造一个中国的神话的系统”(《中国神话研究abc》序),这种朦胧的学科意识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三 文学人类学派的历史贡献与局限在英国人类学派影响下出现的中国文学人类学派,是一个在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有过重要贡献的学术流派,即使一些不属于该流派的学者,也多少受到过人类学派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这个派别的观点和方法。但这个流派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钟敬文晚年在回顾他的学术道路时,对人类学派在我国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有过一段十分中肯的分析:这派理论在学术上的主要功绩,是它从进化论的观点去观察和说明人类不同时期神话的历史关系。它把“野蛮”时代的精神产物(神话)和所谓“文明”时代的同类文化现象联结起来,不把两者看作截然不相关的现象,从而给人文史现象以接近科学的解释,并打破了那种鄙视原始人群及其文化的偏见。其次,那些学者在建立自己的理论和具体论证上,是以当时所能看到的人类学资料为根据和凭证的。这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方法。那些只凭思辨的方法是很不相同的。这也是此派成为比较科学的神话学、故事学的主要原因,是它所以能够取代语言学派,并有广泛影响的主要原因。这一学派尽管在观点和方法运用上有种种缺点(例如某些学者指出,他们对于各民族的风俗、神话等只着重看到它的普遍形相,却忽略了考察它的特殊形相等),但是,它在神话学史上的突出地位是不能抹杀的。这个显赫一时的神话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它的心理主义。在对原始神话和民间故事等的解释上,它虽然也注意到作为社会现象的风俗等因素,但着重的却是原始心理(思想、信仰等)。对于原始人的生产活动、社会关系等在形成原始神话思维上的基础作用,那些学者并不怎样重视。作为文化产物的神话,它对原始社会(或稍后的社会)的作用,他们也很少注意。他们所热心解释的,是在较高社会里存在的“遗留物”的来源。其它如我们所重视的神话的性质、特点以及历史发展对神话的影响等,都不是它的着眼点。总之,它跟马克思主义的神话学有跟差别之处;而它的那些缺点,在我那时受过影响的论文里是迹象显然的。自然,这并不是说它对于我们毫无用处。它的某些因素或某些侧面是可以批判地吸收的。我们知道恩格斯的某些神话观点,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所阐述的不是没有关系的。[9](一)在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初创期和幼年期,文学人类学派的学者们采取翻译、转述等方式,译介了英国和日本人类学派神话学者的大量著作,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物,给中国学人带来了进化论的世界观,万物有灵观、心理共同说、图腾崇拜、遗留物(又称遗形说)等理论,以今证古、类型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泰勒、安德留·兰和弗雷泽的神话研究与成就,代表着人类学派兴起、发展与极盛三个重要阶段,他们的丰富理论和深远影响,远非万物有灵论、遗留物说、心理共同说、巫术与图腾制等几个核心观点所能概括,而我国二、三十年代对人类学派的介绍也远非全部。然而,他们的代表作《原始文化》、《神话与习俗》、《神话、仪式与宗教》、《近代神话学》、《金枝》、《旧约中的神话》、《图腾制与族外婚》等等,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经典的价值。(二)文学人类学派学者所撰著的若干有关神话与故事的研究著作,为中国神话学与故事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们以世界的眼光,采用归纳法、分类法和比较的方法,把发展的因素引进神话研究之中。强调搜集活态的口头资料,以以今证古的方法,从现代野蛮人的生活、思想和信仰去考察原始人的神话、传说,是人类学派学者们的治学原则,也是人类学派神话学的学科特点。遗憾的是,中国的文学人类学家们较多地停留在书斋研究上,而搜集活态的口头资料这一人类学的学科原则,则做得甚少,因此使学派的活力受到了局限,并没有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进一步发展积累多少可用的田野资料,显示出中国文学人类学派的天然的弱点,直到20世纪30~40年代社会-民族学派在西南地区崛起之后,才初步建立起田野调查的原则,活态资料的空白也才得到了一些弥补。(三)进化论是人类学派的理论基础。把生物的进化观机械地套用到人文科学之中,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类社会全都经历过从低级到高级、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套用到神话研究之中,认为各民族的神话都经历过从多神——一神,从兽形——半人半兽——人形的演变过程;而口头叙事从神话——传说——故事的发展,也是千篇一律的。人类学派的直线进化观,只看到对象的一般形相而忽视特殊形相的偏颇,给我国的神话研究带来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这些百度应该都有的
回答是:通常情况下,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徐桦的论文发布时间是2022年4月25日。
兰州大学好。1、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9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6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33人,博士学位教师730人。而青海大学专任教师中有博士548人,占比达40.1%,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90.43%。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双聘教授2人,青年项目1人。2、兰州理工大学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435项,累计实现科研经费6.9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4项、国家社科基金2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580篇,以第二单位在Nature、Science发表文章各1篇,获得甘肃省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省级科技一等奖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申请专利668项、获得专利授权667项。而青海大学校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科研经费总计超17亿元,鉴定科研成果87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奖85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次,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466篇。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是由徐桦发表的论文。该论文指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有效运营必需满足特定的空间要求,需要室内设计来激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该论文将从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进行综合探讨,找出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模式和创新措施。该论文发布于2017年6月, 即徐桦在清华大学完成毕业设计报告的时间。该论文以实际案例研究的方法来深入研究室内设计对文化创意类企业的影响,探讨如何结合文化创意类企业需求,实施良好的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