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抗日战争研究,史林,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 ,世界历史 ,安徽史学,西域研究,史学集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民国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学辑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文献,历史教学问题,中国地方志这些都是国内的核心刊物,都可以直接给它们投稿。具体投稿方式可以在网上查,也可以直接与他们电话联系。
2005年12月,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集千位方志工作者历经十年通力完成的《上海通志》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这是上海自建市以来出版的第一本通志。然而人们有所不知的是,编撰通志这项工作其实早在7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1932年,国民党中央责成“南社巨子”柳亚子担任上海通志馆馆长,负责编撰第一部上海市志,1937年,就在《上海通志》第一编《沿革》和第二编《公共租界》即将付梓之际,大战爆发,通志馆工作被迫停顿,志书也只能胎死腹中。然而,通志虽未修成,始于战端、毁于战乱的上海通志馆,依然是上海方志史中一朵盛开的奇葩,长在祸乱频繁的多事之秋,却绽放出绚烂夺目的瑰丽光芒。短短5年间,收集了大量相关文献,出版了三本《上海市年鉴》,两本《上海研究资料》,辑印了包含多种珍贵史料的《上海掌故丛书》,还在多种报纸上开辟副刊、发表研究综述,至今许多学术成果依旧是研究上海地方史的第一手资料,为方志工作的开展树立起垂直向度的标高。文献只是一张张静止的纸片的叠加,然而翻开这些凝固的文献,却自有一片流动的风景跃然纸上。壹 文献开发 一气化三清众所周知,编撰通志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非几年冷板凳不可告罄。这还不是最要紧的,若正好处在中国上世纪30年代那样兵荒马乱、文化事业朝不保夕的时代,就更是危险。通志馆最后被迫解散,志书也半途而废就是一个明证。但好在馆长柳亚子先生早有先见之明,预料到依靠国民政府办馆并非长久之计,所以在编志工作开展两年多后,就开始考虑对策,为上海地方志学能长期延续做好准备。■其一,出版定期刊物,发表已完成的志书草稿。既然名为上海通志馆,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自然就是市志的编撰工作,据柳亚子自述,“全书假定二十五个门类,二百几十个总目,六百几十个子目;字数至少在二百五十万言以上”。为了将这皇皇二百多万字的巨著顺利完成,通志馆成员分工协作,做了大量的史料整理、汇编工作,也陆续将各部分的草稿拟写出来。1933年4月,通志馆出版《上海市通志馆期刊》,将已写完的志书初稿陆续刊登在杂志上。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请教学者,更可求大众的批评”,二是“作为宣传之用,要国人能认识上海通志的重要”。从1933年6月至1935年3月,该刊共出版2卷8期,每卷4期,刊登通志稿11编。期刊出版以后,学界反响良好,惜其并非公开发售,而是定向赠阅,印数不多。于是1934年,上海通志馆择期刊中自成段落而又重要者抽印10种,每种印500部,定价发售,计有《吴淞江》《上海的风雨》《上海的银行》《上海的日报》《上海图书馆史》《上海的定期刊物》《上海的学艺团体》《上海在太平天国时代》《关于上海的书目提要》《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虽然最后市志未能得以出版,但从这2卷8期杂志及这10种抽印本内所刊载的文字中也可一见其依稀风貌。■其二,编撰年鉴,立安身立命之本。除了出版期刊,上海通志馆另一个创举就是编撰了上海市第一本年鉴。由于通志馆建立于国难频发之时,它的出生就决定了其多舛的命运。所以,1934年,通志稿完成一半之时,馆长柳亚子就与编辑部主任徐蔚南反复商议,要为通志馆的长期生存谋后路。第一个想到的办法就是编年鉴。“因为年鉴是每年要出的,只要年鉴一年一年出下去,通志馆也就可以因此而长期存在。”并且,今日之事即明日之史,“通志完成以后,需要有一个机构把上海新近发生的事继续记录下来,为今后的编志工作打好基础。”于是这一年,上海通志馆之下又成立了年鉴委员会,而成员即是通志馆编辑部的原班人马。他们一边继续编通志,一边开始编年鉴。1935年4月,第一本《上海市年鉴》出版。此后,1936年8月、1937年10月,通志馆每年出版一本年鉴,一共出了三本。除第一本由上海通志馆自行出版外,其余皆由中华书局代为发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图书馆还存有两本通志馆拟《上海市年鉴编辑计划》,发行时间分别为1934年11月和1936年1月,比年鉴的出版时间提前半年左右,上面标明了年鉴的编撰体例和具体分类,可见通志馆的编撰工作是非常认真细致的。■其三,创办副刊,扩大影响。而最能体现上海通志馆成就的,无疑就是在《大晚报》《时事新报》《民报》等大报上创办的一系列副刊。1934年,继年鉴委员会后,上海通志馆旗下的另一个组织上海通社也成立了,成员仍旧是通志馆编辑部人员,但分工却有所不同。若说编志是本职工作,编年鉴是为了通志馆长期生存谋后路,那么成立上海通社则是为了上海方志研究能持续开展打基础,准备以此为核心,将来不依靠政府拨款,自己建立一个研究上海历史的民间机构。上海通社成立后,为了扩大影响,让社会知道自己的存在、认同自己的努力,首先想到的就是创办一份专门提供上海历史情况的刊物,定期出版。苦于没有经费支撑,就想到创办副刊,借报纸版面开辟阵地,一来同样能实现初衷,二来还能赚取稿费作为上海通社的运作资金,一举双得。时任编辑部主任的徐蔚南凭借自己在新闻出版界的良好关系,说动了《大晚报》总编辑曾虚白,同意创办这样一个副刊。而副刊名,经过大家集体商议后,决定用“上海通”这个名字。理由有两条:一、通者,通晓也。这是说,我们这个周刊是通晓、精通上海的凡百事务的。二、“上海通”这三个字是从“上海市通志馆”这个馆名中取出来的,暗示二者两位一体,虽有公私之别,实为孪生姊妹。而上海通社这个组织名称也是跟着这个副刊名才确定下来的。1934年2月5日,投石问路的先河之举——《上海通》在《大晚报》上开始与读者见面,发表在该刊上的文章性质,发刊词中说得很明确,“虽则零星、简单、软性的,我们都不愿说废话和空话,希望能做到语必有据”,也即是说要注意科学性和娱乐性的统一。而实践也证明,这样的文字是受到大众欢迎的。《上海通》出版后,社会反响热烈,于是陆续有报刊要求上海通社开辟第二战场、第三战场。1935年,上海通社在《时事新报》上开了每周一次的《老上海》版;1936年,又在《民报》上半个月出刊一次《上海研究》。这一系列副刊的创办,为上海通社在学界树立了良好口碑。只是“报纸副刊、保藏不易;倘有遗漏,补置尤难”,于是1936年,上海通社决定择其中重要篇章集印成书。1936年5月,《上海研究资料》一书出版,三年后,1939年8月,《上海研究资料续集》出版,这两本书集结了上海通社在报刊上发表的各类文章,是研究上海史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1984年和1998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曾先后将其重新影印,足见其含金量。贰 文献收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上海通志馆不仅在文献开发方面颇有心得,能将单一史料转变成各种类别的出版物,在文献收集方面,也丝毫不逊色,从不拘于自身、闭门著书,而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各种渠道采集新鲜的史料。下面就收集渠道择其重要途径简要介绍一下。■一、图书馆、旧书店、地摊。照理说,编写市志,应该要向当时三分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法租界公董局和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索取资料,但以当时情况而论,这纯属妄想。所以,编写通志所需要的资料基本全靠通志馆成员自己搜集。主要就是去图书馆和旧书店找,有些书刊旧书店也不收,就要到地摊上去淘。当时,一些手工业公会、商业工会及其他同乡会组织每年都有一本报账的账目,叫“征信录”,其中的材料可以反映一个组织甚至一个行业的经济状况,有不少就散见在各地摊上被通志馆人员收购而去。1936年3月,上海通志馆编了一本《上海市通志馆收藏图书目录第一号:征信录目录》,将所有征信录名册记录在案,是一份很好的参考资料。■二、藏书楼。在旧中国,藏书最丰富的地方除了公共图书馆,就是各大私家藏书楼,但是藏书楼的一大弊病就是一般不对外人开放。饶是如此,通志馆成员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中搜集到了不少资料。比如,他们知道宁波天一阁有一本明朝弘治年间的上海县志,便辗转托人花了300元将其借出,拍照后归还。再比如,当时收藏各种中外文报纸最多的就是位于徐家汇耶稣会修士院里的天主堂藏书楼,负责编撰文化事业编的胡道静得知此点后,便和馆长套交情,得到特许进去看了一年报纸,摘抄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三、个人。除了各种藏书机构,一些学有所长的个人也对通志馆工作产生了促进作用。当时在《上海通》上刊载文章的就不全是通志馆成员撰写的,如对申曲颇有研究的徐蔚南夫人吴企云女士、搜集上海地方金石文献的孙鉴先生和研究上海地方史的金德建先生,都曾在《上海通》上发表过自己的心得之作。至于上海通社在副刊上所登载的启事——“如有关于上海之掌故等稿件者愿义务供给于《上海通》丛刊者,请寄上海萨坡塞路上海通志馆转交上海通社为荷”,则更体现了上海通志馆在材料收集方面海纳百川的胸襟。叁 回馈方法 《上海掌故丛书》通志馆也颇懂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通志馆在市志编撰过程中慢慢积累起了不少珍贵史料,通志馆同仁一致认为,“有些稀有的书,甚至是未刻的稿本,应当设法把它们印行,以广流传,供大家研究,以免万一散失,永不能弥补”。于是,通志馆决定用上海通社的公积金为保存上海历史文献做件好事,制定了《上海掌故丛书》的出版计划。列入第一集的就有《沪城备考》《淞南乐府》等14种书。民国24年8月,《上海掌故丛书》第一集十册出版。本来,第一集出版后,上海通志馆还准备印行丛书的第二集,包括《云间志略》等7种,后因经费问题未能出版。这些罕见的历史典籍,不论最后有没有出版,通志馆能有心将它们印行,以供广大读者传阅,就是一件千秋无量之功,也算尽了方志工作者一份绵薄之力。当年的上海通志馆是“乱世修志”,有太多的不方便和不得已,但即使环境如此恶劣,通志馆成员还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交出了一份辉煌的成绩。而我们现在正处于和平年代,理应更有可能将方志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上海通志馆在方志工作中一贯秉承的原则和灵活多样的方法,即使在现今仍有启示意义。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核心刊物查询网站: 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htm 到这可以找到中国所有核心刊物~~ 在给你点::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国家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名称目录 (此刊物级别目录执行时间为2001年1月起) 国家级学术刊物 1、《哲学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学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国语文》 16、《中国图书馆学报》 19、《历史研究》 22、《新闻与传播研究》 25、《高校理论战线》 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经济研究》 5、《经济管理》 8、《社会学研究》 11、《心理学报》 14、《外国文学评论》 17、《音乐研究》 20、《中国史研究》 23、《中国社会科学》 26、《光明日报》 29、《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 3、《财贸经济》 6、《法学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学评论》 15、《外语教学与研究》 18、《美术》 21、《世界历史》 24、《求是》 27、《人民日报》 30、《体育科学》 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刊物目录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重 点 刊 物 出 版 单 位 1、哲学 1、哲学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3 《哲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5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6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7 《宗教学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1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2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3 《经济法制》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4 《中国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5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6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 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9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10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11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部主办 12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学会 13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4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与国家税务总局主办 应用经济学 1 《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 4 《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5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6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价格学会 7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科院 8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9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0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业管理》 国家经贸委 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 13 《市场营销导刊》 中国市场学会与国家经贸委主办 3、法学 法学 1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 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3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中外法杂志 4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政治学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 社会学 1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杂志社 2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科院 3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书局 6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国际共运史学会 民族学 1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学刊》 中国社科院 4、教育学 教育学 1 《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 2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4 《课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6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7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 8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所 12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1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 1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学探新》 中国心理学会 5、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古汉语研究》 湖南大学 3 《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 4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5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6 《语言文字应用》 国家语委 7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0 《文学评论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 《读书》 三联书店 12 《语文建设》 文字改革委员会 13 《辞书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所 15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字理论研究会 16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7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8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中国典籍与文化》 国家教育部 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国语言文学 1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6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罗斯研究学会 7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语学院 9 《外语研究》 解放军外语学院 10 《中国英语教学》 中国英语研究会 11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12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 1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 2 《中国记者》 新华社 3 《现代广告》 中国广告协会 4 《国际广告》 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5 《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杂志社 6 《编辑学刊》 学林出版社 7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署 8 《中国图书评论》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学出版》 教育部 10 《图书发行研究》 中国发行协会 1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12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 艺术学 1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 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学院 4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5 《钢琴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杂志社 7 《艺术教育》 文化部 8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9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编辑部 10 《中国美术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师大 11 《装饰》 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版:中国装饰杂志社 12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3 《水彩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 14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5 《国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16 《连环画报》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17 《雕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18 《艺术与设计》 出版总署 19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21 《中国音乐教育》 教育部 6、历史学 历史学 1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科院 4 《考古》 中国社科院 5 《军事历史》 军事科学院 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档案馆 7 《抗日战争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国地方志》 北京 中国地方志办 9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10 《当代中国史研究》 国史学会 11 《欧洲》 中国社科院 12 《当代亚太》 中国社科院 13 《美国研究》 中国社科院 14 《考古学报》 考古杂志社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档案馆 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亚研究》 中国社科院 19 《西亚非洲 》 中国社科院 20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7、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 2 《管理现代化》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公共管理 3 《中国行政管理》 人事部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 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6 《国家图书馆馆刊》 中国国家图书馆 7 《图书馆杂志》 上海图书馆 8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刊 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 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1 《中国信息导报》 国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8博物馆学 图书情报文献学 1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 9、综合类 1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 《文物》 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华书局 4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论点摘编 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 6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现代传播:当代传播:mail: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新闻通讯: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记者: 新闻战线: 新闻与写作:新闻界: 新闻爱好者: 新闻大学:新闻知识:新闻实践:
这个不太清楚。似乎没听说过这个。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很难,因为现在学术类期刊上榜,对教师评级很关键。但投些学生学习辅导类的报刊杂志还是可以的,可以找当地这类报纸发行站(一般学校人知道)了解。
期刊投稿流程如下:拟题、筹谋、写作、投稿、修改、刊发。
拟题——学会将议题转换,把研究议题转向发表议题;
筹谋——确定自己的目标期刊,对期刊进行分析;
写作——定制性写作,以发表为导向,平时多读目标期刊;
投稿——投稿自查,评估自己的论文价值是否在发表平均水平上,抓住开会机会增加发表概率,客观分析拒稿原因;
修改——正确理解编辑部的意见,从编辑部和批评者的角度看文章,消灭漏洞,根据意见对症下药;
刊发——可适当咨询编辑刊发情况。
论文投稿期刊审核流程通常会有三审:初审-复审-终审。
初审、收到文章后一般会有征稿/执行编辑(managing editor)对论文进行格式与材料等初审。初审主要简单审核稿件是否符合本刊要求,审核作者资历和单位信息,然后看作者的信息是否完整,文章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复审、初审通过后会发给主编,主编看过后会进行评估,如果认为文章达到本社的基本要求就再把稿子递给领域相近的编委。编委会根据论文主题来邀请审稿人(同行评审),一般审稿人国内就2-3人左右,SCI期刊也就最多5人左右(质量越高的刊,审稿人越多且专业权威)。
审稿专家返回审稿意见后,编委会给主编作出建议(主编一个人是看不完所有文章的,所以一般都会采纳编委的意见)。总体来说,越好的期刊审稿人数越多,也越容易被拒稿。
审稿速度缓慢可能有种种因素:期刊编辑指导不够清晰;同行评审速度慢;来稿量增多;每篇论文的数据量增加等等。复审时,如果遇到社内有提出审稿意见,会将稿件退给作者修改,修改达到要求后进行录取,修改达不到要求就做退稿处理了。
终审、一般到了这一步,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基本不会退稿的。总编对标题、版式、内容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或批清,投稿者就按照杂志社的要求最后改改就好了。要求一般是将文章内的图片,表格等源文件发送给编辑,便于排版等等。
在你自己写好文章后,你自己去找SCI的一些期刊,你平时要关注这些期刊的信息和内容,选一个适合你文章方向的期刊,然后难度程度是你自己能够够得着的。
2020年下半年中科院给出了1个SCI期刊预警名单,该名单公布后,各大高校纷纷也将这些期刊列入本校SCI期刊的黑名单。
根据“模术狮”众多专家的分析,目前“审稿又快、质量又水”的SCI期刊,建议看看MDPI旗下的,但是呢,友情提醒:去年很多MDPI旗下的SCI期刊都被列为预警期刊了,此外,MDPI旗下的SCI、EI期刊有个显著的特点,初审通过率极低,尤其是中国作者的稿件。
1、非预警审稿慢
非预警SCI期刊中,审稿快的极少极少,自己投稿一般都要3~6个月才能获得一审返修意见,投稿到录用6~9个月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接触过超级多的大牛专家,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是投过去半年多了还没收到反馈意见。
2、推荐出版审稿快
委托专家推荐到Special Issue的稿件,审稿会快一些,因为Special Issue的审稿人都是主编认识的专家,主编可以请他们加快审稿进度。
3、稿件质量有要求
然而,无论您是自己投稿,还是委托专家推荐到Special Issue,稿件质量都是有要求的,太差的稿件肯定不行。
现在SCI期刊审稿流程是非常严格的,每篇稿件都要在投稿系统中经过如下流程:编辑初审、第1次同行评审、作者返修、多次同行评审和多次返修、出版社QA编辑质量把关、主编最终决定、Proof、出版、WOS数据库收录。太水的稿件,建议转投EI会议。
4、SCI收稿方向窄
不同于中文核心期刊,大部分SCI期刊收稿方向非常窄,很多稿件连初审都很难通过,更别提外审、录用了。具体投哪个期刊,需要根据您的研究方向、影响因子要求、中科院分区要求、录用时间要求、检索时间要求来匹配。
投稿格式是:稿件题目下面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是内文。内文结束处,是作者的姓名、地址、电话、邮箱、QQ等信息。如果是发电子稿件,主题栏要标明,投稿加稿件题目。题目、姓名、正文之间都要有0.5行的间距。写完作文,一定要认真地,逐字逐句地看过去,不能出现一个错字、别字。也不能忽视对标点符号的审核,不能一逗到底,也不能随意使用标点。
投稿的重复率要求
一般刊物论文投稿的重复率要达到百分之30以下。论文投稿时需要检查论文的重复率,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至于具体的重复率需要达到多少以下,还需要具体分析。一般刊物的重复率要达到百分之30以下。而有的期刊则要求会更严格,需要达到百分之15或20。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并且文科或理科的论文重复率要求也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文科论文的重复率会更高一些。
邮件开头称谓要使用敬称,基本的邮件礼仪。正文部分简单介绍自己及希望投稿至什么栏目。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以附件形式上传。邮件结尾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底款
1,点击邮箱,进入邮箱首页。
2,点击左上角的“写信”这一项内容,进入到写信模式中。
3,将要投稿的文章先放在TXT格式中,清除文章的空格和乱码等,再复制粘贴到发送电子邮件的正文中去。根据电子邮件上的编辑模板。
4,在正文中填写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在邮件“收件人”中填写编辑的额投稿邮箱,在主题中填写主题。一定要按照编辑的而要求填写。例如,有的杂志社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码,以便发放稿费时用到,则必须要填写。注意联系方式和正文最好不用一个字体,方便编辑审稿。
5,点击电子邮箱文件上方或者下方的“发送”,看到提示“邮件已发送”,表明你的投稿已经成功。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黑体,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字体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作者署名(五号、仿宋体)及单位信息(五号、仿宋体)标在题目下,(当作者单位不同时,应用1、2……标识区别)。需做作者简介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五号、黑体)写在题目后、正文前,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部分为五号仿宋体。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
(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
(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
“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
大部分期刊只要文章内容写得好,格式方面的问题都有返修的机会(当然,投稿前就把格式整理好是最好的,毕竟返修也耽误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不需要任何格式!!!论文不是作文,不能按照中学语文老师教的那样去写。不需要格式完全正确,但论文基本要素要有,并且最起码要让人看着舒服,全篇不分段、一行挨着一行、一段挨着一段。
回到主题,投稿到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点内容——
题目、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五项英译(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
一、戒“从一而终”
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那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
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共同关心的问题 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
解决问题 solve a problem
问题的关键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关键问题 a key problem
原则问题 a question/ matter of principle
悬而未决的问题 an outstanding issue
没有什么问题 Without any mishap
摩托车有点问题。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
问题不在这里。 That is not the point.
最近揭发出相当严重的贪污、受贿和官僚主义问题。 Serious cases of embezzlement, bribery, and bureaucracy have been brought to light recently.
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译出的佳作。
二、戒望文生义,机械直译
这多半是初学者犯的毛病,他们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黄牛(yellow cow——ox前误后正,下同)黄鹂(yellow bird ——oriole)
从小青梅竹马(green plum bamboo horse——grew up together)
黄瓜( yellow melon——cucumber) 紫菜(purple vegetable ——laver)
白菜( white vegetable ——Chinese cabbage)
红木(red wood——pad auk) 红豆杉(red fir——Chinese yew)
黑社会(black society ——sinister gang)
三、戒“水土不符”,习惯搭配失当
这的确是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它要求译者既有较高的中文修养,又要有较高的英文造诣,一知半解的人常常在此“翻车”。如:
写罢,掷笔在桌上。又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呼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
And tossed the pen on the table. He intoned the verses to himself, then downed a few more cups of wine. He was very dunk. Song-Jiang asked for the bill, paid, and told the waiter to keep the change.(沙博里译《水浒传·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目前,《水浒传》最好的英译本要数沙博里先生的本子了。沙博里出生在美国,青年时来到中国,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为了译好《水浒传》,据说他潜心研究了山东的地方志和旧时方言,可谓精诚所致,译著既“达”又“雅”。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古人没有用过钢笔,宋时用的还是毛笔,故the pen 应改为the writing-brush。
白洋淀的导游牌上,“红菱”被硬硬地翻译成Red Ling。菱角有对应词的,应改为Red Water Chestnut。这里常常有外国人参观,如此翻译,令人汗颜!
下面的几段译文就较好地照顾到了西方人的思维和理解习惯。
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周围寸草不生,若过此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It's impossible to get to the west," the old man replied, "The mountains are about twenty miles from here. You have to cross them to get to the west, but they're over 250 miles of flame. Not a blade of grass can grow anywhere around. Even if you had a skull of bronze and a body of iron, you would melt trying to cross them."
(詹纳尔译《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
美国把贸易和人权扯在一起,只会损害两国的经济利益。
The US policy of linking trade with human rights can only bring harm to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two countries.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hina can't develop in isolation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四、戒主语暗淡
主语是句子的灵魂, 定住译文的主语的是关键的一步棋。主语定偏了,整个句子将显得松散乏力,甚至会误导读者。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两国的利益。
Failure to settle this issue is bound impai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eriously.
If the problem is not solved , it is sure to affect the interes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在上面的两种译文中,显然第一种译文主语选得好,句子流畅。
共同的利益把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连接在一起。
What holds our two great nations together is the cement of common interests.
此句主语部分处理得颇为干练。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We grasp huge shields, clad in Rhinoceros Hide;the Chariots clash, the Daggers gashing wide.(杨宪益译《屈原·国殇》)
屈原一开篇就“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显然需要补充应有的主语。在《国殇》诗中,后面还有“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句子,可见屈原是以“局外人”的视角来写为国捐躯的将士的,而非把自己混为军中一员。译文中的主语应改为“They”较妥。
厨房里少了一条鱼,主人发誓要一查到底,揪出偷鱼的贼。
Finding a fish in kitchen was lost, the host swore to find out the thief who stole the fish.
尽管汉语中似乎有“厨房”“主人”两个主语,译者果断地选定了the host作主语。打点清晰,增强了句子的内聚力。
夏威夷的沙滩上,椰影婆娑,海风习习,一妙龄女郎正躺在白色的塑料椅上养神。
On the Hawaiian sandy beach, the coconut palms are whirling, the congenial sea breeze is blowing, and a young lady is lying in the white plastics chair resting to restore energy.
因为是轻松读本,又是描述性的文字,使用三个主语the coconut palms、the congenial sea breeze、a young lady仍是可取的。
1.加强自身基本素养
所谓基本素养,是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亦即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除了应该具有高尚的“译德译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之外,译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养,即一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这三方面的素养越高,越能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关于英语水平,应注意打牢基础,扩大词汇量,广泛阅读,最好能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训练同时并进,较之单攻翻译能更快提高英语水平。在汉语修养方面,应加强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知识的研修,多阅读、多写作、多练习修改文章。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要努力精通本职业务,多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经常阅览国内、外护理专业期刊,掌握学科发展动态。
2.在翻译实践中锤炼
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通过大量的实践而要提高翻译能力,无异于想学游泳却又不下水一样。当然,实践也要讲究科学性。初学者若无行家里手的指点,最好是先找一些难度切合自己水平且有汉语译文的材料进行翻译练习。自己的译文写成后同人家的.译文相对照。先看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准确,其次看看自己的表达是否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从中找到不足。随着水平的提高,可找些比较简单的本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文章进行翻译,以后逐步过渡到英文护理文献的翻译。坚持循序渐进多翻译多投稿,定会果实累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坚持每天都多少搞点翻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大有长进。
3.向他人学习并勇于创新
初学翻译的同志一方面可多读些英汉对照类阅读材料或有汉语注释的英语读物;另一方面还可根据译文类杂志上提供的某篇译文的原文出处去查找到相应的原文,继而进行对照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学习和吸收他人在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译表达等方面的长处,促进翻译能力的提高。如果是自己选材进行翻译,当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要虚心向他人求教。另外经常阅读一些有关翻译技巧的书籍,也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在翻译过程中,既不能拘泥于别人提供的译文,也不能受囿于以往形成的条条框框。随着翻译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根据翻译标准的要求去创造新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完善翻译工作。
1.道路崎岖不平。
赘译:The road is rough and bumpy.
2.祝你圆满成功!
赘译:I wish you complete success!
3.仓库全部塌下来。
赘译:The warehouse completely collapsed.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赘译:Hearing is vague, seeing is believing.
以上例句中的汉语原文十分自然,英语翻译则显累赘。以句1为例,“崎岖不平”乃汉语互文见义表达,同时也是出于协调平仄效果的考虑,中国人觉得并无不妥。但在英语中,rough 与bumpy 却属于明显无意义重复,英美人并不认可。句2的情形也一样,success已经是指“圆满成功”,否则就不能说success.句3中的 collapse指的就是“全部塌下”,如果仅是部分塌下,则不宜使用collapse.至于例句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也是属于互文见义的强调型修辞,译成英语只需取其一义即可。所以,上述例子的正确英译应该是:
1.The road is rough.
2.I wish you success!
3.The warehouse collapsed.
4.Seeing is believing.
不妨再来看几个类似句例:
5.他仍然还是个单身汉。
原译:He still remains a bachelor.
改译:He remains a bachelor. 或者:He is still a bachelor.
6.必须坚决禁止赌博。
原译:Gambling must be firmly banned.
改译:Gambling must be banned.
7.他们向我挥手。
原译:They waved their hands to me.
改译:They waved to me.
8.她是一位著名女企业家。
原译:She is a famous female businesswoman.
改译:She is a famous businesswoman.
当然,累赘型“中式英语”绝不仅限于以上类型,中国人的修辞风格、行文风格以及基于音义的对仗、排比等,也很容易导致累赘型英译。比如2006年“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市长论坛南京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9.我们承诺: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追求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努力实现我们城市的和谐统一。
这里所说的“天人和谐”“人际和谐”“ 身心和谐”“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无疑都体现中华文化的内涵。但是,如果将它们原样照搬地直译成英文恐怕就难免出现冗长和累赘。以“身心和谐”和“天下为公”为例,它们的英译分别是harmony between body and mind和the whole world as one community.可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市长论坛”的宣言中郑重其事地提出要追求基于阴阳五行之上的 "harmony between body and mind" 是不是恰当呢?至于在列举了那么多的“和谐”追求,以及“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目标后,再另加一个汉字语境下声势夺人,英语语境下却平淡无奇的对“天下为公(the whole world as one community)”的追求,似乎也有点不伦不类。“南京宣言”的英语文本对这段话是这样翻译的:
We are committed to achieving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people-to-people relationahips,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eties. We will work for fraternity, equality, and justice.
原文中“身心和谐”、“人人相亲”、“ 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四字格”表述在译文中统统被融进了整句话的意境和精神中,不另译出。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译文反而愈显蕴义明晰、简洁得体。既传达出原文的本质含义,又避免了照搬汉语行文风格而导致的英文表述拖泥带水,值得我们借鉴。
上海浦东新区华东路4111号
方志学·地方志与方志学——源流与发展·方志学的起源和发展
在方志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方志实践的逐渐深入,人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开始从理论上对方志加以探讨。这种理论,开始是初步的、零散的,后来逐渐系统化,最终形成了方志学。
汉郑玄在《周礼注》中,对《周礼》提到的“方志”、“四方之志”、“天下之图”等概念做了解释,对后世的史志学者影响较大。南朝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中也提到“二汉方志”的内容、门类。晋常璩在叙述《华阳国志》的选材上,认为单一记载方国史事或地理或人物,都不足以反映一域全貌,提出汇史事、地理、人物为一编的主张。唐李吉甫则认为,编纂区域志,应首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不能搜古略今,传疑失实。《隋书·经籍志》对唐以前的区域志、地理书的沿革源流进行了系统论述,为后世研究方志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两宋时期,方志的内容和体例逐渐固定下来,宋代志家对于方志理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如论方志性质,就有方志是古代地理书的发展、“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郑兴裔《广陵志》序)、古代图志籍的综括等等多种说法。论方志功用,则普遍提到志书的资鉴、教化作用;论方志编纂,则提出重事实、正伪谬、厚风俗、表人才的取舍选材原则,以及定凡例、分事任、广搜访、详参订的编修步骤。这时期的志家主要有马光祖、朱长文、郑兴裔、董弅、张栻、周应合等,方志理论多反映在一些志书的序文里。
元代志家在方志编纂学上创见颇多,如张铉在《至正金陵新志修志文移》上提出修志应用史书体例:首为图考,次述通纪,中为表、志、谱、传,终以摭遗论辨;统志应用《史记》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撰志应用信史笔风:不虚美,不隐恶;续志应详今略古等。这时期的志家还有黄溍、杨敬德、杨升云、欧阳玄等,对方志的性质、源流、功用都做了进一步探讨。
明代志家普遍将志书与史书列为同类著作,对于方志起源论说更加周详。在方志编纂上,则将文直事核、义严词工作为善志标准,提出 “三善”、“三长”、“四贵”、“七不书”等原则,达到了较高水平。志家如杨一清、张嘉谟、杨廷和、李维桢、姚九功、吕怀等都在各自的修志实践中发展了方志理论。
清代乾嘉时期,许多著名学者,如方苞、戴震、钱大昕、洪亮吉、章学诚等都亲身参与了修志实践。他们把各自的学术观点带进实践中,并在方志理论上反复研讨、辩论,逐渐形成了各种流派,发表了一些方志理论专著,方志学最终得以诞生了。清代方志学流派,主要是考据派和史志派。考据派又称地理派、纂辑派或旧派,代表人物是戴震、孙星衍、洪亮吉、李兆洛等。他们鄙视明以来方志的标新立异、繁芜乖谬,主张用考据学来指导地方志的研究和编纂,主张在修志中贵因袭不贵创新,信载籍不信传闻。应广泛搜集旧文献,详注出处,以资取信。他们尤其重视地理沿革的考订,并以此作为衡量志书的标准。史志派又称历史派、著述派或新派,代表人物是章学诚。他对方志的性质、体例、功用和编纂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方志理论。他认为方志属史,“乃一方之全史”,“并非地理专门”,否定了以地理沿革的考证作为衡量志书优劣的标准。从这个观点出发,他认为方志当用史体,并设计了 “三书”、“四体”结构。“三书”即:“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方志分立三书议》)“四体”即: “皇恩庆典宜作纪,官师科甲宜作谱,典籍法制宜作考,名宦人物宜作传。”(《修志十议》)这是对方志理论的重要贡献。他还认为通志、府州志自成体系,各有志例,不可相互分合,相互有无;指出州县应把志科的设置立为成法,编纂人员要通史体,要具备识、明、公三长,文人不可参与修志。在方志纂修上,他提出了简、严、核、雅四项衡量标准,并要求去除“五难”、“八忌”。章学诚的这些理论体现在他的论文《记与戴东原论修志》、《方志分立三书议》、《方志辨体》、《州县请立志科议》、《修志十议》之中,收入他的著作《文史通义》外编中,成为第一部方志理论专著。章学诚本人也被近现代学者公认为中国方志学的奠基者。除《文史通义》外,清代许多学者都发表了方志专论,如戴震《与段若膺论县志》、陆陇其《灵寿志论二十条》、朱鹤龄《复沈留侯论修志书》、程廷祚《修一统志议》、刘光谟《县志分篇议》、王棻《与戴鳌峰论修志书》等,从方志性质、功用、编纂方法上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民国时期,方志学理论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和推动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确立了独立的学科体系。1924年,梁启超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一文,明确提出了“方志学”这个学科概念,并力倡章学诚为中国方志学的奠基人。2.出现了许多对方志理论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如李泰棻《方志学》、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甘鹏云《方志商》、黎锦熙《方志今议》、寿鹏飞《方志通义》等。著名论文除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外,还有王葆心《方志学发微》(载《安雅》第4—6、8、12期)、于乃仁《方志学述略》(载《建国学术》创刊号)。专论章学诚方志理论的有张树棻的《章实斋之方志学说》(载《禹贡》第2卷第9期),张树棻还辑录了《章实斋方志论文集》。3.发表了许多关于新志纂修和评论的文章,尝试应用近代科学的新方法编纂方志,如邓之诚《省志今例发凡》 (载《地学杂志》第9卷第4—5期)、吴景超《中国县志的改造》(载《独立评论》第60期)、傅振伦《新志述略》 (载《新河县志》卷首)、《编辑北平志蠡测》(载《地学杂志》第19卷第1—2期)等。民国志家对于方志源流、性质、功用、编纂方法的讨论都取得了突破 (见后 “方志学专题研究综述”)。
建国以来,大规模的新志编纂促进了方志理论的探讨,从深度、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有关方志、方志史、方志学基本理论、方志编纂、方志应用的研究以及专志评论都已开展,并已发表了近万篇学术论文,出版了一大批专著,如傅振伦《中国方志学》、薛虹《中国方志学概论》、仓修良《方志学通论》、刘光禄《中国方志学纲要》、林衍经《方志学综论》、黄苇《方志论集》、何成顶主编《新编方志引论》、黄德馨等主编《中国方志学家研究》、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编《中国地方史志论丛》等,还出版了方志学辞典和反映1949年至1987年方志研究概况的 《中国地方志综览》。同时,学术活动也广泛开展,除专业学术刊物《中国地方志》外,各省市还拥有自己的专业期刊。此外,各种新志编纂会议、培训进修班也不断召开或举办。方志研究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业。